《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合集下载

中国民间美术的教案示例

中国民间美术的教案示例

中国民间美术的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在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及代表作品3. 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与发展4. 中国民间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5. 欣赏与分析民间美术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历史发展。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与分析。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美术作品,体验民间美术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

2. 准备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3. 准备制作民间美术作品的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与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及代表作品,展示相关作品图片或实物。

3. 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创作手法。

4. 实践环节:分组让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美术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民间美术在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中国民间美术的信息,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实践等。

2.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创作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创意、技巧和完成度。

3. 学生分享:评价学生在课后搜集资料并进行分享的内容丰富度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

2.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课堂教学或讲座,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

3. 开展民间美术主题的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才华。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表现调整教学策略。

【试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试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试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doc教案章节:一、导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和代表作品。

3. 培养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分类。

3. 展示:展示中国民间美术的代表作品。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术,什么是民间美术。

2. 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和分类。

3. 组织学生观看中国民间美术的代表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讨论。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回答出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能列举出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和代表作品。

3. 学生能表达出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剪纸艺术教学目标:1. 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和特点。

2. 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3. 培养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讲解剪纸艺术的历史和特点。

2. 示范:示范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3. 实践:学生进行剪纸创作实践。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和特点。

2. 组织学生观看剪纸作品的展示和示范。

3. 引导学生进行剪纸创作实践,并提供指导和帮助。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回答出剪纸艺术的历史和特点。

2. 学生能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3. 学生能完成剪纸创作作品,并表达出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三、泥塑艺术教学目标:1. 了解泥塑艺术的历史和特点。

2. 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3. 培养对泥塑艺术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讲解泥塑艺术的历史和特点。

2. 示范:示范泥塑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3. 实践:学生进行泥塑创作实践。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泥塑艺术的历史和特点。

2. 组织学生观看泥塑作品的展示和示范。

3. 引导学生进行泥塑创作实践,并提供指导和帮助。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回答出泥塑艺术的历史和特点。

2. 学生能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省级课比赛一等奖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省级课比赛一等奖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省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案《中国民间美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民间美术》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民间美术的起源、民间美术的分类及特点、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重点讲解剪纸、泥塑、年画等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形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分类,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让学生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激发传承和发扬民间美术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民间美术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重点:剪纸、泥塑、年画等民间美术形式的欣赏与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剪纸工具、泥塑材料、年画样品等。

学具:剪刀、彩纸、泥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一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简要介绍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1)讲解民间美术的分类及特点。

(2)以剪纸、泥塑、年画为例,详细讲解其制作方法及艺术特点。

3. 实践:(1)分组进行剪纸、泥塑、年画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2)强调民间美术的价值和传承意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中国民间美术》2. 内容:(1)民间美术的起源与发展(2)民间美术的分类:剪纸、泥塑、年画等(3)民间美术的特点:寓意丰富、形式多样、色彩鲜明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请分析剪纸、泥塑、年画等民间美术形式的特点。

2. 答案:(1)民间美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经历了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的发展,至今仍在传承。

(2)剪纸:以剪刀为工具,通过剪、刻、撕等手法,表现寓意吉祥的图案。

泥塑:以泥巴为材料,手工捏制成各种形象,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年画:以木板印刷为主,表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色彩鲜艳,寓意美好。

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课程名称:中国民间美术
课程时长:1小时
适用年级:4-6年级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技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各种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图片;
2. 绘画用纸、颜料、毛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回顾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2. 探究(10分钟):
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如年画、剪纸、刺绣等,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表达方式。

3. 实践(30分钟):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间美术形式,并根据其特点进行绘画实践。

可以选择剪纸、年画或其他中国传统绘画形式。

教师可以示范绘画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绘画过程中的体会和创作心得。

5. 归纳总结(5分钟):
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和所获得的经验,让学生总结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课后延伸活动:
1. 鼓励学生继续研究中国民间美术,了解更多的绘画形式和技法;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历程;
3. 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用他们学到的知识绘制一幅中国民间美术作品。

评估方式: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创作表现;
2. 评估学生的绘画作品,看他们是否能运用所学的技法和表现出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教案标题:传统中国民间美术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学习和掌握中国民间美术的基础技法和表现风格;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4. 提高学生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2. 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史;3. 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型和表现形式;4. 中国民间美术的基础技法讲解和实践。

教学过程:第一节: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课时:3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2.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中国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3. 教师进行简单的讲解,概括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史(课时:40分钟)1. 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史,包括不同时期的主要风格和表现形式;2.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3.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和分析。

第三节: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型和表现形式(课时:50分钟)1. 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型和表现形式,如刺绣、陶瓷、木雕等;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3.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

第四节:中国民间美术的基础技法讲解和实践(课时:80分钟)1. 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基础技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2. 教师示范基础技法的运用,让学生观摩并提出问题;3. 学生进行基础技法的练习和创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2. 学生能够简单描述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史;3.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型和表现形式;4. 学生能够使用中国民间美术的基础技法进行创作。

教学资源:1. 图片和实物展示;2. 教学课件和PPT;3. 绘图纸、颜料和画笔。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民俗博物馆,加深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理解;2. 组织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或创作活动,提高其绘画能力和创造力;3. 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继续学习中国民间美术,并进行创作练习。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以及如何将民间美术元素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准备创作材料,如画纸、画笔、彩泥等,供学生实践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民间美术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民间美术形式。

3. 作品欣赏: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理解其独特魅力。

4. 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美术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交流能力。

2.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或演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

3.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展览或博物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合适,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民间美术知识掌握程度,通过笔试或口试进行评估。

2. 评价学生的民间美术欣赏和创作能力,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进行评估。

3. 评价学生的传承意识,通过学生的创作和表现进行评估。

省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省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省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案《中国民间美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民间美术》的第2课《中国民间美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分类及特点;剪纸、年画、泥塑等民间美术品的鉴赏与制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美术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民间美术品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民间美术的分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剪纸、年画、泥塑等民间美术品。

学具:剪刀、彩纸、泥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民间美术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民间美术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讲解与示范(1)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民间美术的分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示范剪纸、年画、泥塑等民间美术品的制作方法。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民间美术品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民间美术分类:剪纸、年画、泥塑等特点:民间性、地域性、实用性、审美性2. 制作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民间美术在我身边”为主题,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品进行制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与指导。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其他地区的民间美术,增强对民间美术的全面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民间美术比赛或展览,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众多门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认识民间美术中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对专业美术创作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民间美术中包含着多民族的艺术创作,应重视民间美术作品的收藏和研究。

2、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展示民间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来自民间,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总结其艺术特点,最后学生谈自己对民间美术的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民间美术重在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懂得弘扬民族精神,要保护民族民间的艺术,提高保护的自觉性是民间美术鉴赏的根本目的。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通过具体作品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作品中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民俗生活内容和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审美理想。

教学难点:中国民间美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体系和创作经验的积累,学生容易从专业美术角度挑剔民间美术的不足,教师应当多引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学生:放过。

教师:如今,放风筝已经是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原本走向衰落的风筝工艺随着放风筝在民众中的普及,又走向了繁荣。

教师问:那你们知道风筝属于哪一种美术门类?学生答:民间美术。

教师:非常好,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民间美术的海洋(板书课题),了解民间美术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的美感。

二、讲授新课:1、民间美术的定义: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A、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民间美术的作品,请学生观看并总结回答以下问题:*这些作品的作者是什么人?*这些作品是用来干什么的?*他们反映了作者的什么?B、教师由学生的回答同学生一起总结出民间美术的定义。

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作的,用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

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导语】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

欣赏民间美术作品首先要搞清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以其视觉上的优势是自发的、乡俗的艺术语言。

本课的文字部分阐述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方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等等方面。

而大量的图片是对以上内容的直观展现,因此,应结合图片和教材文字内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一些手法有个认知上的了解,并且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文化内涵有个认知上的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挂饰、玩具、风筝、剪纸、面具、刺绣、织锦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物、图片展示和文字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强烈对比的手法,从而形成了民间美术特有的装饰风格。

2、对一些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规律即色彩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
行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情感。

3、通过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具体了解并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放假期间,同学们可能会去外地旅游,那除了浏览景色之外、还会带回一些当地很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比如:食品、工艺品等,但食品会被吃掉,因为不能保存,而那些工艺品却有纪念意义的,同学们知道吗?这些工艺品其实都是一些民间艺术品,具有很浓厚的地方特色。

那我想请问在座的同学们去外地都收集了哪些民间工艺品呢?请你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并介绍一下它有什么让你喜欢和不喜欢的地方?为什么?
(提问调动学生的展示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同学们发言,介绍自己的工艺品:惠山泥人、剪纸、风筝、蜡染、小香包、绣花工艺品等)
师:你们真有眼光,这些工艺品非常漂亮,你们说说这些民间工艺品是什么地方吸引你的呢?说一说你的感受吧!
生:①小泥人是它可爱的造型。

生:②风筝是它的美丽的色彩。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总结:是鲜艳夺目色彩把我们的眼球吸引住了,好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吧。

课件出示课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二)授课:
1、课件出示:广义民间美术和狭义民间美术。

广义的民间艺术泛指活跃于民间的美术,包括工艺、曲艺、杂技、戏法等各种艺术形式。

狭义的民间艺术特指民间美术与工艺。

师: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运用乡土、自发的艺术语言,完美的体现了民间百姓意识中美好的愿望。

师:同学们带来的这些民间艺术品,种类很多,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民间美术都有哪些种类呢?(发言、归纳)民间美术种类:(教师边讲解边放课件,增加直观感受,加深印象)
2、课件展示:民间美术的图片欣赏,图片播放中加入动听的民间音乐《春江花月夜》,情景交融。

(1)民间玩具。

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及综合材料所制玩具等。

(2)染织刺绣。

包括蜡染、印花布、织锦、刺绣。

(3)民间服饰。

包括民族服装、绣花荷包、鞋垫。

(4)各地剪纸。

包括窗花。

(5)纸扎灯彩。

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

(6)绘画。

版画、年画。

(7)雕塑。

彩塑、小型泥人、木雕、面塑等。

(8)戏具用品工艺。

包括木偶、皮影、面具等。

(9)编织。

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纸编等
师:(1)这么多、这么美的民间美术作品,创造者是谁?(是民间的能工巧匠,是普通的劳动人民。

)(2)在民间美术品中常出现什么形象?(花卉、人物、动物等大多是吉庆有余、福禄寿喜、祛病避邪的主题。

寄托着劳动人民的向往美好生活愿望,代表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好恶)(3)民间美术作品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形象古拙、概括、简练,即抓住了形象的主要客观特征,又进行大胆的取舍、夸张、变形。

)(4)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如何?(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提取自然形象的色彩并进行夸张和随心所欲的搭配,常采用互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雨绿、蓝玉黄等单纯鲜艳的色彩搭配,体现一种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

色彩表现为饱满、艳丽,清新、多施以纯度较高的原色。

色彩搭配采用了强对比手法,形成了特有的装饰风格。

)(5)做个小游戏:“买东西”。

(对本课的主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有一个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主动的参与学习改变偏见,并将偏见变为积极的认识)(运用对比自然真实的物品与装饰风格的作品的不同色彩体现,加强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手法的理解)教师准备好许多不同款式的鞋垫,让
部分学生上扮演“顾客”,为自己的“店铺”提“意见”。

学生小声议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没有色彩的鞋垫没有人买,而色彩鲜艳的鞋垫买的人却多呢?给我们深的印象是什么?教师及时分析运用文字说明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明确民间生活的环境、状态以及老百姓的追求与信仰是形成民间美术色彩搭配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现象、大胆提炼归纳的装饰风格,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三)布置学生课堂作业:(1)选择的下图中其中一个,用所学的民间色彩对比的方法彩绘空白图形中。

(2)学生彩绘图形,教师巡回指导时以小组比赛的方式鼓励学生的绘画热情。

(四)作业展示:优秀作业展示:肯定、鼓励,总结优秀原因。

特色作业展示:肯定创意,学生发言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鼓励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

(五)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延伸:民间美术经常使用的色彩大体只有少数几种,但在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灵巧的手下却变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

而我们同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许多民间美术的知识,希望以后能创造出很出色的作品。

同学们都知道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让我们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华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灿烂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