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电计算公式
电工最全常见计算公式

电工最全常见计算公式展开全文一、计算所有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 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 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①电流:I=I1 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3、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4、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①电压=电流*电阻即U=RI②电阻=电压/电流即R=U/I③功率=电流*电压即P=IU电能=电功率*时间即W=Pt【符号的意义及其单位】U:电压,V;R:电阻,Ω;I:电流,A;P:功率,W ;W:电能,J ;t:时间,S ;⑴Q=I2Rt普适公式)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R=R1+R2⑷U1/U2=R1/R2 (分压公式)⑸P1/P2=R1/R26、并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1/R=1/R1+ 1/R2 [ R=R1R2/(R1+R2)]⑷I1/I2=R2/R1(分流公式)⑸P1/P2=R2/R17、定值电阻:⑴I1/I2=U1/U2⑵P1/P2=I12/I22⑶P1/P2=U12/U228、电功:⑴W=UIt=Pt=UQ (普适公式)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⑴P=W/t=UI (普适公式)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二、电工计算口诀:(一)简便估算导线载流量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两倍半,温度八九折,铜材升级算。
电工电气必备常用计算公式与单位

电工电气必备常用计算公式与单位一、电路计算公式和单位:1.基本电流公式:I=V/R,其中I为电流(单位:安培/A),V为电压(单位:伏特/V),R为电阻(单位:欧姆/Ω)。
2.电功率公式:P=IV,其中P为功率(单位:瓦特/W)。
3.电能公式:E=Pt,其中E为电能(单位:焦耳/J),P为功率(单位:瓦特/W),t为时间(单位:秒/s)。
4.电容公式:C=Q/V,其中C为电容(单位:法拉/F),Q为电荷(单位:库仑/C),V为电压(单位:伏特/V)。
5.电感公式:L=Vt/I,其中L为电感(单位:亨利/H),V为电压(单位:伏特/V),t为时间(单位:秒/s),I为电流(单位:安培/A)。
6. 交流电压公式:U = Ui*sin(2πft + ϕ),其中U为电压(单位:伏特/V),Ui为最大电压(单位:伏特/V),f为频率(单位:赫兹/Hz),t为时间(单位:秒/s),ϕ为初始相位(单位:弧度/rad)。
二、电机计算公式和单位:1. 转速公式:n = 120f / p,其中n为转速(单位:转/分钟/rpm),f为频率(单位:赫兹/Hz),p为极对数。
2. 力矩公式:T = 9.55P / n,其中T为力矩(单位:牛米/N·m),P为功率(单位:瓦特/W),n为转速(单位:转/分钟/rpm)。
3. 电动机效率公式:η = Pout / Pin × 100%,其中η为效率(单位:%),Pout为输出功率(单位:瓦特/W),Pin为输入功率(单位:瓦特/W)。
三、变压器计算公式和单位:1. 变比公式:a = Ns / Np,其中a为变比,Ns为副边绕组匝数(单位:匝/turn),Np为主边绕组匝数(单位:匝/turn)。
2. 电压变比公式:Ep / Es = Np / Ns,其中Ep为主边电压(单位:伏特/V),Es为副边电压(单位:伏特/V),Np为主边绕组匝数(单位:匝/turn),Ns为副边绕组匝数(单位:匝/turn)。
常用电计算公式完整版

常用电计算公式完整版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能量形式。
在使用电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电量、功率和电流等的计算。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电计算公式:1.电量的计算:电量(Q)=电流(I)×时间(t)单位:库仑(C)2.电流的计算:电流(I)=电量(Q)/时间(t)单位:安培(A)3.电压的计算:电压(V)=功率(P)/电流(I)单位:伏特(V)4.功率的计算:功率(P)=电压(V)×电流(I)单位:瓦特(W)5.电功的计算:电功(W)=功率(P)×时间(t)单位:焦耳(J)6.交流电功的计算:交流电功(W)=电压(V)×电流(I)×功率因数(PF)×时间(t)单位:瓦特时(W·h)7.电阻的计算:电阻(R)=电压(V)/电流(I)单位:欧姆(Ω)8.串联电阻的计算:串联电阻(RT)=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单位:欧姆(Ω)9.并联电阻的计算:并联电阻(RT)=1/(1/电阻(R1)+1/电阻(R2)+1/电阻(R3)+...)单位:欧姆(Ω)10.电功率因数的计算:电功率因数(PF)=有功功率(P)/视在功率(S)11.视在功率的计算:视在功率(S)=电压(V)×电流(I)单位:伏安(VA)12.电容的计算:电容(C)=电量(Q)/电压(V)单位:法拉(F)13.阻抗的计算:阻抗(Z)=电压(V)/电流(I)单位:欧姆(Ω)14.交流电角频率的计算:角频率(ω)=2π×频率(f)单位:弧度/秒(rad/s)这些公式可以用于解决各种电路问题,如计算电路中的功率损耗、电流、电压和阻抗等。
它们在电力工程、电子工程和实验室中经常被使用,帮助人们理解和分析电路中的各种参数。
需要提醒的是,在进行电计算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单位和数值。
此外,这些公式只是电计算中的基础公式,实际问题可能涉及更复杂的电路结构和参数关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推导和分析。
用电量的计算公式

用电量的计算公式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而用电量的计算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此,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用电量计算公式,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电能的使用和管理。
1. 电能的计算公式电能是指电流在电路中流动所产生的能量,通常用千瓦时(kWh)作为计量单位。
其计算公式为:电能(kWh)= 功率(kW)×时间(h)其中,功率是指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的乘积,通常用千瓦(kW)作为计量单位;时间则是指电能的使用时间,通常用小时(h)作为计量单位。
例如,一个家庭的电视机功率为200瓦,每天使用10小时,则该电视机每天的电能消耗量为:电能(kWh)= 0.2kW × 10h = 2kWh2. 电费的计算公式电费是指电能的使用所产生的费用,其计算公式为:电费(元)= 电能(kWh)×电价(元/kWh)其中,电价是指每度电所需要支付的费用,通常由当地的电力公司制定。
例如,某地区的电价为1元/kWh,某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为200kWh,则该家庭本月的电费为:电费(元)= 200kWh × 1元/kWh = 200元3. 电池容量的计算公式电池容量是指电池所能存储的电能量大小,通常用安时(Ah)作为计量单位。
其计算公式为:电池容量(Ah)= 电流(A)×时间(h)其中,电流是指电池充放电时的电流大小,通常用安培(A)作为计量单位;时间则是指电池充放电的时间,通常用小时(h)作为计量单位。
例如,某电池在放电时的电流为5A,可以持续放电6小时,则该电池的容量为:电池容量(Ah)= 5A × 6h = 30Ah4. 家用电器功率的计算公式在选购家用电器时,我们需要了解其功率大小,以便选购合适的电器。
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公式为:功率(瓦)= 电压(伏特)×电流(安培)其中,电压是指电器工作时所需要的电压大小,通常为220伏特;电流则是指电器工作时所需要的电流大小,通常用安培(A)作为计量单位。
电气计算公式

电气计算公式电气计算是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电流、电压、功率等一系列与电气设备和电路相关的参数计算。
在电气工程中,有一些常用的电气计算公式,以下是其中一些常用的电气计算公式:1.电流计算公式-电流(I)=电荷量(Q)/时间(t)-电流(I)=电压(U)/电阻(R)-电流(I)=功率(P)/电压(U)2.电压计算公式-电压(U)=电流(I)×电阻(R)-电压(U)=功率(P)/电流(I)3.功率计算公式-功率(P)=电流(I)×电压(U)-功率(P)=电流(I)²×电阻(R)-功率(P)=电压(U)²/电阻(R)4.电阻计算公式-电阻(R)=电压(U)/电流(I)-电阻(R)=电压(U)²/功率(P)-电阻(R)=功率(P)/电流(I)²5.电容计算公式-电容(C)=电流(I)×时间(t)/电压(U)6.感应电流计算公式-感应电流(I)=磁通量(Φ)/时间(t)7.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计算公式- 串联电阻(R_total)= R1 + R2 + ...- 并联电阻(R_total)= 1 / (1/R1 + 1/R2 + ...)8.电容的串联和并联计算公式- 串联电容(C_total)= 1 / (1/C1 + 1/C2 + ...)- 并联电容(C_total)= C1 + C2 + ...9.电感的串联和并联计算公式- 串联电感(L_total)= L1 + L2 + ...- 并联电感(L_total)= 1 / (1/L1 + 1/L2 + ...)10.有功功率计算公式- 有功功率(P)= 电流(I)× 电压(U)× cos(θ)(其中,θ为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这些公式是电气工程中最常见和常用的计算公式之一,通过这些公式的使用,可以方便地进行电气设备和电路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常用电计算公式

常用电计算公式计算电流Ij=P /Ucos 式中I,一计算电流(A) P一有功计算负荷(w) U一额定相电压(V)直流计算U*I 交流UI CosΦ单相视在功率的计算式:S=UI=根号(P平方+Q平方)(P=有功功率,Q=无功功率,U=电源电压,I=电流)三相视在功率的计算式:S=1.732×U×I什么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功率三角形?三相电路的功率如何计算?一、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路中,凡是消耗在电阻元件上、功率不可逆转换的那部分功率(如转变为热能、光能或机械能)称为有功功率,简称“有功”,用“P”表示,单位是瓦(W)或千瓦(KW)。
它反映了交流电源在电阻元件上做功的能力大小,或单位时间内转变为其它能量形式的电能数值。
实际上它是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瞬时转变为其他能量形式的电能数值。
实际上它是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瞬时功率的平均值,故又称平均功率。
它的大小等于瞬时功率最大值的1/2,就是等于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有效值与通过电阻元件中电流有效值的乘积。
二、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路中,凡是具有电感性或电容性的元件,在通过后便会建立起电感线圈的磁场或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
因此,在交流电每个周期内的上半部分(瞬时功率为正值)时间内,它们将会从电源吸收能量用建立磁场或电场;而下半部分(瞬时功率为负值)的时间内,其建立的磁场或电场能量又返回电源。
因此,在整个周期内这种功率的平均值等于零。
就是说,电源的能量与磁场能量或电场能量在进行着可逆的能量转换,而并不消耗功率。
为了反映以上事实并加以表示,将电感或电容元件与交流电源往复交换的功率称之为无功功率。
简称“无功”,用“Q”表示。
单位是乏(Var)或千乏(KVar)。
无功功率是交流电路中由于电抗性元件(指纯电感或纯电容)的存在,而进行可逆性转换的那部分电功率,它表达了交流电源能量与磁场或电场能量交换的最大速率。
实际工作中,凡是有线圈和铁芯的感性负载,它们在工作时建立磁场所消耗的功率即为无功功率。
总用电量计算公式

总用电量计算公式
总用电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总用电量计算公式。
1.用电功率乘以用电时间:
总用电量=用电功率×用电时间
这是最基本的计算公式,适用于电器功率不变的情况。
2.复杂电器时段功率加权求和:
总用电量=Σ(电器功率×电器使用时间×用电时段权重)
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计算不同时间段使用不同功率的电器所消耗的总电量。
用电时段权重是指不同时间段的电价、电网负荷等因素的权重。
3.瞬时用电功率积分:
总用电量= ∫(瞬时功率× dt)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瞬时功率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的总用电量。
通过连续不断地积分瞬时功率的变化,可以得到总用电量。
4.结算电量计算公式:
总用电量=峰时段半小时电量+平时段半小时电量+谷时段半小时电量这个公式用于电力公司的结算电量计算。
根据不同的用电时段,分别计算峰时段、平时段和谷时段的电量,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总用电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提供了常见的总用电量计算方法。
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例如可以考虑功率因数、电压波动等因素对总用电量的影响。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可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计算。
电工电力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工电力常用计算公式大全⑴串联电路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I1=I2=I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U1+U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R1+R2U1:U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W1+W2W1:W2=R1:R2=U1:U2P1:P2=R1:R2=U1:U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⑵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I=I1+I2各处电压相等U1=U1=U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R=R1R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W1+W2I1:I2=R2:R1W1:W2=I1:I2=R2:R1P1:P2=R2:R1=I1:I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Pe/Ps=(Ue/Us)的平方2.有关电路的公式⑴电阻R①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R=密度×(L÷S)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R=U÷I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R=UU÷P⑵电功W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W=UIT(普式公式)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W=PT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W=QT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W=I×IRT(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W=U?U÷R×T(同上)⑶电功率P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P=UI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P=IIR(纯电阻电路)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P=UU÷R(同上)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P=W:T⑷电热Q电热等于电流平方成电阻乘时间Q=IIRt(普式公式)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Q=UIT=W(纯电阻电路功率=1.732*额定电压*电流是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功率=额定电压*电流是单相电路中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P=1.732×(380×I×COSΦ)是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感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 (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Y型接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
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
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式中 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例1某单位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圈。
求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各为多少 [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有功功率P=12kW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视在功率S=15kVA③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公式(3),得无功功率Q=8l kVar④由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代入公式(4),得功率因数cosφ= 0.8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式中 N——选定转数P——实际功率kW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CT——电流互感器交流比(二)根据实际测试的时间(S)。
求电度表误差式中 T——N转的标准时间st——用秒表实际测试的N转所需时间(s)注:如果计算出的数是正数,电度表决;负数,则是慢。
【例】某用户有一块750转/kW·h上电度表,配有150/5电流互感器,接有10kW 的负载,现场测试60s圆盘转了5圈。
求电度表误差是多少〔解〕①先求电度表转5圈时的标准秒数由公式(1),得T=72s②由公式(2)得出电度表误差ε=20%,快20%。
三、配电变压器的高低压熔丝选择方法(一)先计算变压器高低压侧的额定电流式中 S——变压器容量kVAU——电压kV(二)高压熔丝=Ix(1.5~2.5)(2)(三)低压保险丝=低压额定电流(I)(3)(例)有一台50kVA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压10kV,低压侧的额定电压 0.4kV。
求高低压的额定电流各是多少 A高压侧应选择多少A的熔丝低压侧应选择多少A的保险丝〔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高压电流I= 2.8 A②将数值代入公式(l),得低压电流I=72A③高压侧熔丝=2.8x(1.5~2.5)=4.2~7A可选择5A的熔丝。
④低压额定电流是72A,可选择80A的保险丝。
四、架空线路铝绞线的截面选择简捷公式(一)首先计算负荷矩M=kW.km(二)选用铝导线时,每kW·km可按4mm2估算,即;导线截面S=M·4mm2[例]某单位在离配电变压器800m处按一台10kW的电动机。
应选择多大截面的错绞线〔解〕①先把m化成km,即800m=0.8km②计算负荷矩M= 10 x 0.8=8kW·km③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导线截面S= 8 x 4=32mm2,应选用35mm2的铝绞线。
五、拉线坑与电杆的距离和拉线长度的计算公式(一)拉线坑与电杆的距离计算公式L=h·ctga(m)式中 h——电杆高度(电杆在地面与拉线悬挂点间的高度)a——拉线与电杆的夹角(技术规程规定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采用45,在地形限制的情况下可采用30或60)注: Ctg45=1 ctg30=1.732 ctg60=0.577(二)使用楔型线夹扎上把,uT型线夹扎下把时拉线长度计算公式:L=h/sina十上下把绑扎长度——拉线棒露出地面的长度式中 h——电杆高度(电杆在地面与拉线悬挂点间的高度)ma——拉线与电杆的夹角注: Sin45=0.707, Sin30=0.5,Sin60=0.866。
[例]有一根终端杆打一条拉线,电杆在地面与拉线悬挂点间的高度是8m,电杆与拉线的夹角是45,拉线上把使用楔型线夹,下把使用uT型线夹,上下把绑扎长度 lm,拉线棒露出地面lm.计算拉线坑与电杆间的距离和拉线长度各为多少m [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拉线坑与电杆间的距离L=8m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拉线长度L=11.3m电缆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6.钢丝铠装:根数= {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2×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
电缆线径计算方法??电线电缆的规格都是用横截面积表示的如等,但是怎么估算里面铜线或铝线的直径呢,要是电缆进场,怎样检测线的粗细是否合格。
?? 通常可以将导线的截面积除以导线股数,再除以后开平方,其值乘以2就可以算出线径。
用千分尺检测线径大小按前面步骤反算就可以求出导线截面面积。
如平方独股铜线线径,计算(2)×(2)××1股=平方,这就是合格的国标线径!单相电知识、耗电量、功率、电流、电压的关系A、耗电量单位:千瓦.小时 (KW∙H),简称“度”B、功率(P)单位:瓦特,简称瓦(W)C、电流(I)单位:安培,简称安(A)D、电压(U)单位:伏特,简称伏(V),家用电源一般是单相交流电,电压为220伏;工业用电源是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伏。
E、功率=电流×电压,即P=U×IF、耗电量=功率×用电时间,即耗电量= P× T。
耗电量的单位是度,1度电是指1000瓦的功率使用1小时所消耗的用电量。
三相电知识三相电负载的接法分为三角形接法和Y形接法。
三角形接法的负载引线为三条火线和一条地线,三条火线之间的电压为380V,任一火线对地线的电压为220V;Y形接法的负载引线为三条火线、一条零线和一条地线,三条火线之间的电压为380V,任一火线对零线或对地线的电压为220V。
三相电电器的总功率等于每相电压乘以每相电流再乘于3,即总功率=电流×电压(220V)×3(W=U×I×3)三相电电表三相电电表有机械表、普通电子表、磁卡电子表三种,一般规格为:(6)、5(20)、10(40)、15(60)、20(80)、 30(100) (电压3×380/220V~)。
注:电表的负荷,可通过选配不同变比的电感线圈以达到使用要求。
如:规格为3x1(2)A 的电表配电感线圈使用,选电感线圈变比为1:50,则每相可承载的最大额定电流为100A。
三相电负载的接法分为三角形接法和Y形接法。
三角形接法的负载引线为三条火线和一条地线,三条火线之间的电压为380V,任一火线对地线的电压为220V;Y形接法的负载引线为三条火线、一条零线和一条地线,三条火线之间的电压为380V,任一火线对零线或对地线的电压为220V。
三相电电器的总功率等于每相电压乘以每相电流再乘于3,即总功率=电流×电压(220V)×3(W=U×I×3)耗电量、功率、电流、电压的关系A、耗电量单位:千瓦.小时 (KW∙H),简称“度”B、功率(P)单位:瓦特,简称瓦(W)C、电流(I)单位:安培,简称安(A)D、电压(U)单位:伏特,简称伏(V),家用电源一般是单相交流电,电压为220伏;工业用电源是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伏。
E、功率=电流×电压,即P=U×IF、耗电量=功率×用电时间,即耗电量= P× T。
耗电量的单位是度,1度电是指1000瓦的功率使用1小时所消耗的用电量。
空气开关空气开关,又称自动开关,低压断路器。
原理是:当工作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短路、失压等情况下,自动切断电路。
目前,家庭总开关常见的有闸刀开关配瓷插保险(已被淘汰)或空气开关(带漏电保护的小型断路器)。
目前家庭使用DZ系列的空气开关,常见的有以下型号/规格:C16、 C25、C32、C40、C60、C80、C100、C120等规格,其中C表示脱扣电流,即起跳电流,例如C32表示起跳电流为32安,一般安装6500W热水器要用C32,安装7500W、8500W 热水器要用C40的空开。
三相电电表三相电电表有机械表、普通电子表、磁卡电子表三种,一般规格为: (6)、5(20)、10(40)、15(60)、20(80)、 30(100) (电压3×380/220V~)。
注:电表的负荷,可通过选配不同变比的电感线圈以达到使用要求。
如:规格为3x1(2)A 的电表配电感线圈使用,选电感线圈变比为1:50,则每相可承载的最大额定电流为10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