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动植物野外实习调查与报告

合集下载

野外植物调查实习报告

野外植物调查实习报告

野外植物调查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为了深入理解和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提高我们对植物的识别和分类能力,培养我们的实践操作技能,激发我们对植物学研究的兴趣,我们参加了本次野外植物调查实习。

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 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 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 学习掌握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野外实习还可以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以及保护自然、热爱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野外植物调查实习于2022年7月1日至7月10日,在四川农业大学校园及其周边地区进行。

实习地点包括校园内的植物园、实验农场、周边的山林和河流等地。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按照指导老师的安排,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习内容:1. 植物识别与分类:我们在指导下,对校园内的植物园进行了系统的参观和学习,观察和识别了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学习了植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系统。

2. 植物标本制作:我们采集了各种植物的标本,并按照标本制作的要求,进行了整理、压制、干燥和装订等操作,掌握了标本制作的基本技能。

3. 植物生态调查:我们对周边的山林和河流进行了生态调查,观察了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分布特点,了解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4. 植物种群数量统计:我们对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了数量统计,分析了植物种群的分布和数量特征。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野外植物调查实习,我们取得了以下收获:1. 知识方面: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系统,掌握了植物识别和分类的方法,扩大了我们的植物知识范围。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7篇)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7篇)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7篇)植物学野外篇1说这一次实习,其实也不是一次实习,因为这次实习中有一天,而且是在野外进行的,没有直接参与到公司工作中去,不过这次实习的收获还是不小的,虽然不是很正式的,但是总是有收获的!实习完全结束已经两天,虽说实习报告里面已经写很长的感想,但是这里还是想对这一次野外实习做一下总结,主要是经验和教训。

我不是地质专业的,所以一开始就没有很用心,这是第一个教训:即无论做什么,一旦做了就必须要认真对待,并且必须无条件高要求完成,不然就不做。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时间怎么办,次要的任务要不要放一放?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在任何时候只能全神贯注做一件事,选择主次,一件一件地来。

以前的经验证明同时做两件事,我达不到那样的水平。

有了第一个问题,后面的也就必然发生:在实习之前没有作任何的准备工作。

至少应该了解一下,地质实习应该注意些什么,实习过程中要记录一些什么,实习要求有哪些知识准备的要求(包括学过又已经忘记了的)。

还有就是有必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一来做到心中有数,二来防止实习完了之后书已经被借完了。

到要写报告的时候,我去图书馆没有借到一本书。

如果说前一个说明了预习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就是提醒我时刻记得复习。

每天实习之后,完全应该把一天的内容整理一下,写一个日志,以使以后的总结更方便一些。

我也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可是一拖再拖,一天也就很快过去了,结果到最后对每天实习的内容没有一点印象,图也会不出来。

这也说明了今日事今日毕的重要性。

事实上,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每天必做的至少包括晚上留出一段时间来复习一天的功课,回顾一天的收获。

无论是实习还是其它的学习,绝对不能再像前两个学期一样在最后一个月临时抱佛脚。

一个实习最终就是要得到一个报告,这也是实习的目的之一。

因此对实习报告的准备一点也不能含糊,除了前面讲的实习前的预习之外,还包括每天的日志整理。

每天整理的时候就应该标出来重点,绘出必要的图形,当然这要在你知道实习报告要写什么的前提之下(可以问上一届)。

野外动植物实习报告

野外动植物实习报告

野外动植物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本次野外动植物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结合起来,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实习,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观察和分析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掌握动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地点选择在了我国一处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中。

在实习期间,我们跟随导师参观了不同的生态环境,如森林、湿地、草原等,并进行了实地观察和采集。

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主要进行了植物的观察和采集。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放大镜和望远镜观察植物的细节特征,并学会了如何正确地采集植物标本。

在采集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如叶子的形状、花朵的颜色等,并记录下来。

在实习的第二天,我们重点观察了动物的行为和生态习性。

我们跟随导师参观了不同的动物栖息地,如树林、湖泊等,并观察了动物的生活状态。

我们注意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如体型、羽毛颜色等,并记录下来。

在实习的第三天,我们对采集到的植物和动物标本进行了整理和分类。

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制作植物标本,并将动物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其内部结构。

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进行了实习总结。

我们分享了在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并讨论了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这次野外动植物实习,我们对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态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和分析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并掌握了动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同学在实习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够强烈,存在随意采摘植物和捕捉动物的行为。

此外,部分同学在观察和记录动植物特征时不够仔细和准确,需要进一步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实习建议为了更好地进行野外动植物实习,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实习地点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解和熟悉,准备好必要的实习工具和设备。

植物学野外实践报告(2篇)

植物学野外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植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植物的生长、发育、分类、分布、生理、生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植物学理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野外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观察、采集和记录,加深对植物形态、生态习性和分布规律的认识。

二、实践时间与地点实践时间:2023年10月15日-16日实践地点:XX省XX自然保护区三、实践目的1. 学习植物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2. 识别常见植物种类,掌握植物分类学知识。

3. 了解植物生态习性,观察植物群落结构。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

四、实践内容1. 准备工作在实践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植物学基础知识、准备野外调查工具等。

我们准备了以下工具:指南针、地图、记录本、相机、采集工具(如剪刀、手套等)。

2. 野外调查(1)观察植物形态在自然保护区,我们首先对植物形态进行了观察。

通过比较叶片、茎、花、果实等部位的特征,我们识别了多种植物,如银杏、松树、柳树、杨树、枫树等。

(2)记录植物信息在识别植物的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植物名称、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情况等信息。

同时,我们还拍摄了植物的照片,以便后续整理和分析。

(3)采集植物标本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植物标本的采集方法。

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了采集、压制和标签标注。

3. 植物群落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了解了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

我们发现,该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

4. 讨论与总结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植物识别困难、采集工具使用不当等。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及时解决了这些问题。

通过讨论和总结,我们认识到野外实践的重要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五、实践成果1. 识别了50余种植物,掌握了植物分类学知识。

2. 采集了100余份植物标本,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和目的植物学野外实习是植物学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

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加深对植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们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二、实习地点本次实习选择了本地的自然保护区作为实习地点。

该保护区位于山区,环境条件适宜,植被种类繁多,是开展植物学野外实习的理想场所。

三、实习过程及成果在实习期间,我们分成小组进行了多个实地调查和研究项目。

1. 植物标本采集和鉴定我们小组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植物进行标本采集和鉴定。

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花果部位、叶子形状等,我们学习了植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了解了一些常见的植物科、属和种。

2. 植物生态调查我们小组选择了一个特定的生态环境,并进行了植物生态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观察了植物的生存状况、株高、根系生长等,记录了植物的分布情况和种群数量,并分析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3. 植物组织解剖实验我们在实验室进行了植物组织解剖实验,通过切片和染色等技术,观察了植物的细胞结构和组织构成。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植物的组织结构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也揭示了植物的适应性和生长特点。

四、实习总结和收获通过这次植物学野外实习,我对植物的分类、形态、生态特征和组织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我提高了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技能。

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在植物学研究方面的发展方向。

植物学野外实习是一次珍贵的学习经历,我相信这次实习一定会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有很大的帮助。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植物科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植物野外实习报告总结

植物野外实习报告总结

植物野外实习报告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加了植物野外实习活动。

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植物学知识水平,还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

首先,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对植物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不同的植物生境,如森林、湿地和草原等,观察了各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态环境。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如何识别植物种类,了解了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态功能。

这些实地观察和学习使我对植物的分类、特征和演化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提高了我的植物学知识水平。

其次,实习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自己动手采集植物标本,进行压制和制作。

通过亲自动手,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采集植物标本,掌握了制作标本的技巧。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提高了我的实验技能。

这些实践操作不仅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我对植物学的兴趣。

再次,这次实习培养了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分组进行观察和采集,共同完成任务。

在团队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这次实习让我更加热爱自然和生态环境。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增强了对自然保护的意识。

同时,通过了解不同植物种类的分布和生态环境,我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激发了我保护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决心。

总之,这次植物野外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通过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植物学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热爱。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我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植物学研究和生态环境保护中。

野外动植物实习报告

野外动植物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本次野外动植物实习于2023年8月15日至8月21日在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

实习队伍由来自我国XX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20名学生和2名指导老师组成。

本次实习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长白山的自然生态环境,掌握动植物野外调查和观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野外实习,将课堂上学到的动植物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对动植物学知识的理解。

2. 提高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动植物野外调查、观察、采集、鉴定等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科学素养:通过野外实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 丰富知识储备:使学生了解长白山地区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实习内容1. 动植物资源调查:对长白山地区的植物群落、动物种类、生态环境等进行调查,了解不同地区的动植物分布特点。

2. 动植物采集与鉴定:学习动植物采集、标本制作、鉴定等基本技能,掌握常见动植物的特征。

3. 生态环境观察:观察长白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了解生态环境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4. 动植物生态习性研究:对部分动植物进行生态习性研究,如繁殖习性、食性、迁徙等。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准备:在实习前,指导老师对实习内容、注意事项、安全措施等进行详细讲解,并为学生提供实习所需的工具和资料。

2. 野外调查:实习期间,学生分组进行野外调查,按照实习指导书的要求,对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采集和鉴定。

3. 动植物采集与制作:在野外采集过程中,学生学习了动植物采集、标本制作、鉴定等基本技能,掌握了常见动植物的特征。

4. 生态环境观察:学生观察了长白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了解了生态环境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5. 动植物生态习性研究:部分学生选择了对部分动植物进行生态习性研究,如繁殖习性、食性、迁徙等。

五、实习成果1. 动植物资源调查报告:学生根据野外调查结果,撰写了长白山地区的动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植物学野外实习_报告

植物学野外实习_报告

一、前言植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植物的生命现象、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生理生态、遗传变异、分类系统等。

为了更好地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我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植物学野外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掌握植物形态学术语,观察植物多样性,了解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我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1. 目的(1)通过野外观察,熟练掌握和应用植物形态学术语。

(2)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

(3)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4)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5)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加强学生对植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

(6)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7)培养独立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2. 意义(1)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验证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

(4)全面锻炼和提高综合素质,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地点本次实习地点选在我国某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植被丰富,物种繁多,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

2. 实习内容(1)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2)采集植物标本,掌握植物采集、压制、制作标本的方法。

(3)识别植物,掌握植物形态学术语,了解植物分类学知识。

(4)调查植被类型,了解植被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5)进行植物生态考察,分析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3. 实习成果(1)采集植物标本100余份,包括被子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等。

(2)识别植物种类30余种,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公山野外动植物实习
日期:2013、7、8指导教师:谢影、王四川、程滨、杜晓光、何梅
器具:4A纸若干、铁锹、采集袋、枝剪、标签、绳子、棉花、毒瓶
环境:八公山是淮南市的市直辖区,位于淮南市西部。人文景观丰富,境内大小山峰四十余
座、古泉遍布。八公山地质公园分布着前寒武纪和寒武纪的沉积地层
植物:
艾草: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明显、侧根多、基生叶具长柄、头状花序椭圆形
蚱蜢:通常为绿色、褐色或黑色、蚱蜢亚科、无脊椎动物、蝗虫
蝈鼕:全身鲜绿或黄绿色、鼕斯亚科、杂食性动物
蝗虫:体有绿色或褐色、植食性动物、触角呈短鞭状、咀嚼式口器
螳螂目:
螳螂:全身绿色或褐色,头部三角形、触角短、肉食性动物、螳螂科
鞘翅目:
天牛:触角很长、植食性昆虫、成虫体呈长圆筒形、背部略扁
金龟子:无脊椎动物、杂食性昆虫、金龟子科
马齿苋:一年生肉质草本、叶对生、倒卵状锲形、全株无毛、盖裂
车前草:多年生草本、叶根生、具长柄、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蒴果
鹅掌楸:落叶乔木、叶大互生、背面粉白色、花单生枝顶、聚合果
益母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基生叶圆心形、叶交互对生、气微苦
葱兰、常绿草本、叶基生、花梗短、花单生、蒴果近球形
植物:
蜘蛛:蛛形纲、蜘蛛目、步足4对、腹部不分节、节肢动物门
与教师之间的了解与默契,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总之这次实习既难忘又收益匪浅。
日期:2013、8 15
系别:生命科学系
时间:2013、7、7教师:谢影、王四川、程滨、杜晓光、何梅器具:无
任务:认识及欣赏动植物
环境:焦岗湖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西南部综合毛集试验区内,被誉为‘华东白洋淀’
旅游资源类型属于自然景观兼人文景观。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具有原始性、稀有 性、生物多样性等特点
植物:荷、马尾藻
动物:水鸟、野鸭
感受:今天的野外实习很轻松,置身荷花与芦苇荡中让我们疲惫的心情一扫而光。体会到 什么是生态之美。由于我组搭乘的游艇太慢以至于我们在芦苇荡呆的时间过短没有 更加深入的了解动植物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柘树:桑科、有枝刺、聚合果、落叶乔木或灌木、小枝具硬刺
腊梅:腊梅科、外轮花被黄色、叶对生、灌木、叶近革质
构树:乔木、小枝密生粗毛、雄花序葇夷状、雌花序球状
一年蓬:茎粗壮、上被短密毛、中央花非舌状
蛇莓:草本、花黄色、边缘有齿、花托在成熟时膨大或变肉质
三角枫:双翅果、叶裂较少、叶对生、
臭椿:子房上位、奇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翅果
日期:2013、7.5教师:程滨、何梅
器具:4A纸若干、棉花毒瓶、镊子、捕虫网
环境:上窑位于淮南市东部,是淮南市近郊的一颗绿色明珠,以森林景观为主题。
属北亚热带与温暖带落叶阔叶林区,植物种类139种。植被多为人工栽植和天然次生,
海 拔较低植被无垂直分布变化。境内为石灰岩组成的低山丘陵
昆虫纲:
直翅目:
贴梗海棠:落叶丛生状灌木、叶卵形互生、有枝刺、花梗短簇生于枝条上
连翘:木犀科植物、落叶灌木、枝细长并开展呈拱形、叶片卵形
齚酱草:多年生草本、多分枝、叶互生、小叶无柄、茎匍匐或斜生
翻白草:蔷薇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根肥大、茎直立、小叶狭长椭圆形 地榆: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多成纺锤状、茎直立、羽状复叶
鸡爪傶:落叶小乔木或乔木、树冠伞形、树皮光滑
小叶女贞:叶端盾圆、小枝有毛、叶对生
黄连木:树科、奇数羽状复叶、先花后叶、圆锥花序、核果
益母草:唇形科、草本、花两侧对生、伞状花序、有香味
丝棉木:卫矛科、蒴果、叶对生、茎圆
龙葵:一年生草本、叶互生、被子植物、黑色浆果
算盘子:木本、叶互生、叶全序
麻栋:乔木、幼枝黄色、叶长椭圆状披针形
动植物野外实习调查与报告
指导教师:谢影、何梅、程滨、王四川、杜晓光
1前言
野外实习是动植物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理论只有应用于实际才能凸显出理论的价值。
野外实习不仅可以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实践能力、团队精神,一切从大局
出发。
2、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形态和特征,了解制作标本的相关过程,用实际巩固理论。 注意把不
潮虫:甲壳纲、潮虫亚目、咀嚼式口器、具趋光性、节肢动物门
马蜂:膜翅目、咀嚼式口器、足较长、翅较发达、飞翔迅速
蜜蜂:膜翅目、咀嚼式口器、后足为携足粉、腹部近椭圆形
感受:今天动植物实习时同时进行的,山路崎岖不平,教师与学生有时相聚太远,无法沟通
导致很多植物没有认识。从另一方面实习的艰苦磨练了我们的意志。
胸虎甲:虎甲科、体铜蓝色、咀嚼式口器、触角形状多样
膜翅目:
蚂蚁:蚁科、触角有明显的膝状弯曲、体壁具弹性、为社会昆虫
胡蜂:胡蜂科、肉食性昆虫、咀嚼式口器、身体分头胸腹、
无尾目:
蟾蜍:蟾蜍科、皮肤粗糙、背上长满了皮脂腺
鳞翅目:
菜粉蝶:粉蝶科、体黑色、翅白色
金凤蝶:凤蝶科、体翅金色、有光泽、属完全变态昆虫
黄粉蝶:粉蝶科、节肢动物、翅柠檬色
蜈蚣目:
蜈蚣:扁长节肢食肉动物、每一节皆有角一对
潮虫:咀嚼式口器、为甲壳虫动物唯一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
同翅目
蟋蟀:触角比体躯长、蟋蟀科、雄性善鸣好斗、雌性的产卵管裸出
蜻蜓目
豆娘:体型娇小、休息时翅束于背上放、细长且软弱的飞行昆虫
蜻蜓:胸部斜列、足接近头部、触角小、成虫有两对等长的窄而透明的翅
感受:由于下午的实习考试,同学们的观察并不仔细和深入,都是单独行动,缺乏统一性
后言:
这次实习我们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在努力后我们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也收获
了很多实习经验。
在大自然的学习,加上老师的从旁指导,学起来很轻松,对学习过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激
发了同学们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对生物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深了同学之间,同学
感受:今天是实习的第二天我所在的小组是植物实习,我的工作是负责拿小铁锹,帮助老师
采取地下的标本,我们没有进行小组分类。 由于是大一上学期学的植物学,对植物知
识有很多已遗忘,所以我拿着小铁锹主动采集标本。谢老师细心为我们解答疑惑,所
采的植物在实验室又讲了一遍。在实习中同学们有序的协作使这次上窑之行收获颇丰 焦岗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实习
玉带蜻:褐色或黑色、飞行技术高超、蜻科、特征十分突出
半翅目
蝽:体壁坚硬而体略扁平、刺吸式口器、分泌臭液、以植物为食
圆马陆目:
马陆:又名千足虫、身体多节、头部有触角、味臭
下午任务:4:00
对上午捕捉到的动物进行分类标表记
感受:今天是实习的第一天,虽然下着小雨,但仍扑不灭同学们的热情。我带着本小组
有顺序的进行捕捉、诱杀。我们组抓的多位节肢动物,全为昆虫纲。我们不但收获了
快乐更收获了知识。
上窑森林植物野外实习
日期:2013、7、6指导教师:谢影、王四川、何梅 器具:小铁铲、枝剪、标签、绳子 采集事项:
1、选取标本要选择特征明显的部分
2、标本一般要有叶、花或果实、
3、标本要用枝剪以保持标本的完整性
4、草本植物的根茎、根系尽量挖取
5、放标本入袋时要轻放、不与其它植物交叉
茅莓:蔷薇科、落叶小乔木、三出复叶互生、顶端小叶较大、有不规则锯齿
蛇莓:蔷薇科、多年生草本、茎细长、叶互生、边缘有锯齿
夹竹桃:龙胆目、夹竹桃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枝下部叶对生、
一叶荻:大戟科、蒴果、叶互生、叶柄短、茎多分枝、
棠梨:蔷薇科、落叶乔木、单叶互生、伞房花序、梨果球形、花白色 凤尾蕨:多年生蕨类植物、根粗壮、茎短、叶二型、边缘尖锐锯齿 海金沙:多年生攀缘草本、一回羽状复叶、小叶片基部有关几节 苍耳:菊科植物、一年生草本、叶卵状三角形、两面有贴生糙伏毛 蛇床:一年生草本、茎直立、表面有纵沟纹、叶互生、基生叶有长柄
野山楂:落叶灌木、枝密生、有细刺、叶倒卵形、伞房花序
合欢:落叶乔木、树冠伞形、二回偶数羽状复叶、荚果线形、
深山含笑: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叶互生革质、无托叶痕、 葎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藤本、上胚轴不发达、有分枝、叶对生、聚花果 杜梨:叶片菱状卵形或长卵形、托叶被毛、边缘有粗锐锯齿
下午任务:
标本压制:
乌柏:乔木、叶全缘、花单性、蒴果、两面绿色
钦麻:草本、叶圆心形、花黄色、分果、
乌蔹莓:草质藤本、小叶椭圆形、花黄绿色、浆果
板栗:乔木或灌木、背面有毛、叶较大、叶面有毛、壳斗科
水杉:落叶乔木、叶对生、线形、球果、叶羽状条形
五角枫:叶掌状五裂、落叶乔木、裂片较宽、果核
香椿:落叶、蒴果椭圆形
朴树:榆科、叶二分之一有锯齿、叶有毛、核果暗橙色
在植物学教师的指导下开始把上午采集到的植物进行修剪、压制、保存。
1、修剪一一剪去标本上多余无用的枝叶、露出花或果实。
2、编码一一按顺序把所采集的植物进行编号。
3、 压制在最下层放一木质木板,在底层铺一层草纸,将标本整齐的平铺,再盖上
层草纸
4、叠纸——新的标本每天换纸一次,脱落的花果必须与标本压在一起。
龙湖公园动植物实习
日期:2013、7、9指导老师:谢影、程滨、王四川、杜晓光、何梅
环境:龙湖公园位于田家庵西北部城市中心区,北临淮河,南依舜耕山,是淮南市唯一一座
综合性市级公园,园内建有“百花园”“动物园”两个园中园。
动物:东北虎、狮子、豹子、猴、孔雀、熊等
植物:五角枫、槐树、黑松等
上午十点我们陆续返校准备下午的实习考试
决明子:雌蕊一枚、种子扁平、花黄色、荚果、子房上位、豆科、小灌木
黄锦:掌状复叶、小叶全缘、花两侧对生、子房每室有1或2胚珠
马鞭草:叶对生卵形、花冠淡紫色或蓝色、茎四方形、草本
楸树:子房一室、单叶对生、枝叶无毛、子房每室有2至多数胚珠
泡桐:乔木、花萼革质、花冠略呈二唇形、中轴胎座、子房2-4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