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的注射成型工艺

合集下载

PC-聚碳酸酯注塑常见缺陷分析及解决方法和注塑参数

PC-聚碳酸酯注塑常见缺陷分析及解决方法和注塑参数

PC-聚碳酸酯注塑常见缺陷分析及解决方法和注塑参数PC-聚碳酸酯的加工工艺和注塑参数PC可注塑、挤出、模压、吹塑、热成型、印刷、粘接、涂覆和机加工,最重要的加工方法是注塑。

成型之前必须预干燥,水分含量应低于0.02%,微量水份在高温下加工会使制品产生白浊色泽,银丝和气泡,PC在室温下具有相当大的强迫高弹形变能力。

冲击韧性高,因此可进行冷压,冷拉,冷辊压等冷成型加工。

挤出用PC分子量应大于3万,要采用渐变压缩型螺杆,长径比1:18~24,压缩比1:2.5,可采用挤出吹塑,注-吹、注-拉-吹法成型高质量,高透明瓶子。

PC合金种类繁多,改进PC熔体粘度大(加工性)和制品易应力开裂等缺陷,PC与不同聚合物形成合金或共混物,提高材料性能。

具体有PC/ABS合金,PC/ASA合金、PC/PBT合金、PC/PET合金、PC/PET/弹性体共混物、PC/MBS共混物、PC/PTFE合金、PC/PA合金等,利有两种材料性能优点,并降低成本。

PC/ABS合金中,PC主要贡献高耐热性,较好的韧性和冲击强度,高强度、阻燃性,ABS则能改进可成型性,表质量,降低密度。

PC-聚碳酸酯的注塑工艺参数PC-聚碳酸酯注塑常见缺陷分析及解决方法收藏聚碳酸酯(PC)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不仅透明度高,冲击韧性极好,而且耐蠕变,无毒性,使用温度范围宽,尺寸稳定性好,电绝缘性优良,耐候性能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照明用具、电子电气设备、家用电器、包装等行业。

另外,随着高分子材料技术的突飞猛进,其改性新品种不断出现,也极大地扩大了它的应用领域。

同时,其加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PC塑料是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苯环、异丙基、醋键的线性聚合物,这种结构使其既有刚性又有一定的柔韧性,以及良好的耐高温能力,但同时存在着树脂的熔体粘度高、对水分敏感等不足,给注射成型加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川。

其加工工艺特性是无明显熔点,在正常加工温度即230一320℃范围内熔体粘度高,粘度对剪切速率的敏感性小而对温度的敏感性大,近似于牛顿流体行为;对水分敏感,高温下树脂易水解;制品易产生内应力等。

PC料的注塑工艺

PC料的注塑工艺

PC料的注塑工艺PC性能优异,透明度较高,冲击韧性好,耐蠕变,使用温度范围宽,PC的工艺特性是:熔融粘度对剪切率的敏感性小,而对温度的敏感性大,无明显熔点,熔融体粘度较高,高温下树脂易水解,制品易开裂。

针对这些特性,我们特别要注意区别对待:要增加熔体的流动性,不是用增大注射压力而应采用提高注射温度的办法来达到。

要求模具的流道、浇口短而粗,以减少流体的压力损失,同时要用较高的注射压力。

树脂在成型加工之前需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使其含水量控制在0.02%以下,此外,在加工过程中对树脂还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重新吸湿。

不仅需要合理的制品设计,还应正确掌握成型工艺,如提高模具温度对制品进行后处理等可以减少或消除内应力。

视产品的不同状况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注塑成型工艺另外,尖端开口需比浇口直径少0.5至1MM,且段道愈短愈好,约为5 MM。

1、注射温度必须综合制品的形状、尺寸、模具结构、制品性能及要求等各方面的情况加以考虑后才能作出。

一般高分子PC在成型中选用温度在270~320℃之间,过高的料温如超过340℃时,PC将会出现分解,制品颜色变深,表面出现银丝、暗条、黑点、气泡等缺陷,同时物理机械性能也显著下降。

2、注射压力对PC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内应力、成型收缩率等有一定的影响,对制品的外观及脱模性有较大的影响,过低或过高的注射压力都会使制品出现某些缺陷,一般注射压力控制在80~120MPa之间,对薄壁、长流程、形状复杂和浇口较小的制品,为克服熔体流动的阻力,以便及时充满模腔,才选用较高的注射压力(120~145MPa),从而获得完整而表面光滑的制品。

3、保压压力及保压时间保压压力的大小及保压时间的长短对PC 制品的内应力有较大的影响,保压压力过小,补缩作用小,易出现真空泡或表面出现缩凹;保压压力过大,浇口周围易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在实际加工中,常以高料温和低保压的办法来解决。

保压时间的选择应视制品的厚薄、浇口大小、模温等情况而定,一般小而薄制品不需要很长的保压时间,相反,大而厚的制品保压时间较长。

聚碳酸酯生产工艺流程

聚碳酸酯生产工艺流程

聚碳酸酯生产工艺流程
聚碳酸酯是一种合成聚合物,由碳酸二酯单体经过聚合反应合成而成。

以下是聚碳酸酯的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配制:首先需要准备碳酸二酯单体和反应助剂,如催化剂和稳定剂。

碳酸二酯单体可以通过酯交换反应或氯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催化反应得到。

2. 聚合反应:将碳酸二酯单体和反应助剂加入反应釜中,控制温度和压力,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的条件可以根据不同的聚碳酸酯种类和要求进行调整。

3. 雄蜂阶段:聚合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高分子链之间的交联,形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这个阶段称为雄蜂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以获得所需的聚合物品质。

4. 催化剂中和:雄蜂阶段结束后,需要添加中和剂来中和残留的催化剂。

中和剂的选择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来确定。

5. 精炼和干燥:对反应得到的聚碳酸酯进行精炼和干燥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水分。

这可以通过真空提取或热风干燥等方式进行。

6. 制备成型料:聚碳酸酯可以通过将其溶解在溶剂中,然后挤出、注射或压制成型,制备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成型料。

7. 成型加工:将聚碳酸酯成型料进行各种加工,如挤出成型、注塑成型、吹塑成型等,以制备所需要的最终产品。

8. 检验和包装:对成型后的产品进行检验和包装,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以上是聚碳酸酯的生产工艺流程的基本步骤。

根据不同的聚碳酸酯种类和要求,还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的加工和处理步骤。

pc模压成型工艺

pc模压成型工艺

pc模压成型工艺
PC模压成型工艺是一种塑料加工方法,通过将粉状、粒状或纤维状的塑料放入模具中,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其成型并固化。

以下是PC模压成型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1. 材料准备:PC(聚碳酸酯)材料需先进行干燥处理,以降低其含水量至0.02%以下。

通常干燥条件为100-120℃,至少持续4小时以上。

2. 温度控制:炮筒温度应控制在270-320℃之间,避免超过340℃以防止PC分解。

熔体粘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因此适当的温度对PC塑化是有利的。

3. 注射压力与速度:由于PC流动性差,需要使用较高的注射压力,同时要注意避免产生过大的内应力。

注射速度一般采用中速或慢速,对于薄壁、小浇口、深孔、长流程制品,推荐使用多级注射方式。

4. 保压压力与时间:保压压力的大小及保压时间的长短对PC制品的内应力有较大影响。

保压时间应根据制品的厚度、浇口大小和模温等因素来确定。

5. 模具设计:在设计胶口时,应考虑采用S形侧进胶或扇形进胶,以避免在高压充填中增加材料的剪切应力。

同时,模具设计应考虑充分的排气和顶出机制。

6. 模温控制:模具温度应控制在85-120℃,通常在80-100℃就可以。

对于形状复杂、较薄或有较高要求的制品,可以适当提高模温。

7. 固化过程:在模压过程中,模压料中的树脂将经历黏流、胶凝和固化三个阶段,树脂分子链将从线型变为不溶不熔的空间网状结构。

综上所述,PC模压成型工艺需要精确控制多个参数,包括材料的干燥、炮筒温度、注射压力与速度、保压压力与时间、模具设计以及模温控制等,以确保最终制品的质量。

聚碳酸酯的注塑成型工艺及特性研究

聚碳酸酯的注塑成型工艺及特性研究

广东化工2019年第7期·150 · 第46卷总第393期聚碳酸酯的注塑成型工艺及特性研究郭斌,韩军慧,齐贵亮,李军艳(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31)[摘要]PC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但熔体粘度大,流动性差,注塑成型加工困难,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其工艺特性,严格控制成型工艺条件。

如果工艺控制不当不仅影响制品的表面质量,而且还会大大降低制品性能。

本文首先分析了PC的注塑成型工艺特性,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影响PC注塑制品质量的工艺因素,包括原材料干燥处理、注射温度、注射压力、保压压力、保压时间、模具温度、螺杆转速与背压以及制品后处理等。

最后总结了PC注塑制品常见的缺陷类型、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聚碳酸酯;注塑成型;成型工艺;工艺特性;热处理;制品缺陷分析[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9)07-0150-02Study on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and Properties of PolycarbonateGuo Bin, Han Junhui, Qi Guiliang, Li Junyan(Institute 53, China North Industries Group Corporation, Ji’nan 25003l, China)Abstract: PC has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but has a large melt viscosity, poor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iculty in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ing. It must ful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its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and strictly control the molding process conditions. If the process is not properly controlled, it not only affects the surfac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but also greatly degrades the product's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C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rocess factors affecting its product quality, including raw material drying, injection temperature, injection pressure, and pressure holding pressure, pressure holding time, mold temperature, screw speed and back pressure, and post-processing of products. Finally summarize the common defects,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PC injection molding products.Keywords: polycarbonate;injection molding;forming process;process characteristics;heat treatment;product defect analysis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通用工程塑料,其冲击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电绝缘性优良,无毒,透明,耐蠕变,使用温度范围宽,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绝缘制品、食品包装以及航空等领域[1-2]。

PC砖生产工艺

PC砖生产工艺

PC砖生产工艺
PC砖是一种由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制成的无机高分子
材料,它具有优良的透明性、耐候性和耐冲击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汽车等领域。

以下是PC砖的生产工艺。

首先,将聚碳酸酯颗粒放入注塑机中进行熔化。

注塑机会将聚碳酸酯预热至一定温度,使其熔化成为可流动的熔融物质。

经过熔融后的聚碳酸酯称为塑料注射料。

接下来,将熔融的聚碳酸酯从注射机中注入到模具中。

模具是根据PC砖的设计要求制作而成的,通常具有两个模块,一块
固定,一块是活动的。

熔融的聚碳酸酯会在模具的闭合下形成一块均匀的塑料块,称为注射件。

然后,注射件冷却并固化。

在注射件形成后,模具会维持一定的压力将注射件冷却至固化点,使得聚碳酸酯重新固化成为
PC砖。

接着,将PC砖从模具中取出。

模具打开后,PC砖会由模具
中取出,通常使用自动机械手或人工来进行取出操作。

取出的PC砖对于质量的检验非常重要,需要观察其透明性、平整度、尺寸等指标,确保符合要求。

最后,将PC砖进行包装和存放。

合格的PC砖会经过清洁、
质检等程序后,进行包装,常用的包装方式包括塑料薄膜包装、纸盒包装等。

包装完毕后,PC砖会被储存到仓库中,等待出
售或使用。

总结起来,PC砖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聚碳酸酯熔融、注射成型、冷却固化、取出、包装和存放等环节。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可以制造出优质的PC砖产品。

PC塑料的主要性质及成型工艺要求

PC塑料的主要性质及成型工艺要求

PC塑料的主要性质及成型工艺要求
PC(聚碳酸酯)俗称“防弹玻璃胶”,属结晶性塑料,下面对其主要性质及成型工艺简述如下:
一.聚碳酸酯(PC)的主要性质
1.外观透明,刚硬带韧性.燃烧慢,离火后慢熄.
2.PC料耐冲击性是塑料中最好的.
3.成型收缩率小(0.5-0.7%),成品精度高,尺寸稳定性高.
4.化学稳定性较好,但不耐碱,酮,芳香烃等有机溶剂.
5.耐疲劳强度差,对缺口敏感,耐应力开裂性显著.
二.聚碳酸酯(PC)的主要成型工艺要求:
1.PC在高温下即使对微量水份亦很敏感,故成型前应充分干燥,使含水率降到0.015-0.02%以下. 干燥条件:温度110-120℃,时间8-12小时.
2.流动性差,须用高压注塑,但注塑压力过高会使产品残留内应力而易开裂.
3.PC料粘度对温度很敏感,提高温度时,粘度有明显下降. 啤塑温度参数:前料管240-260℃,中260-280℃,后220-230℃. 料管温度勿超过310℃,PC 料成型提高后料管温度对塑化有利,而一般塑料加工,料管温度控制都是前高后低的原则.
4.模具的设计要求较高:模具的设计尽可能使流道粗而短,弯曲部位少,用圆形截面分流道;仔细研磨抛光流道等,总之是减小流动阻力以适合其高粘度塑料的填充.另外熔料硬易损伤模具,型腔和型芯应经热处理淬火或经镀硬铬.
5.注射速度太快,易出现熔体破裂现象,在浇口周围会有糊斑,产品表面毛
糙等缺陷或因排气不良(困气)而使产品烧焦.
6.模温以控制在80-100℃为宜,控制模温目的是减小模温及料温的差异,降低内应力.
7.成型后为减小内应力,可采用退火处理,退火温度: 125-135℃,退火时间2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
以上有关PC塑料的主要性质及成型工艺要求需在实践中掌握和熟练运用。

聚碳酸酯(PC)的各种性能及其成型特性(个人总结含图表)

聚碳酸酯(PC)的各种性能及其成型特性(个人总结含图表)

聚碳酸酯(PC)的性能聚碳酸酯(PC)是一种线型碳酸聚酯,分子中碳酸基团与另一些基团交替排列,这些基团可以是芳香族,可以是脂肪族,也可以两者皆有。

双酚A型PC是最重要的工业产品。

双酚A型PC是一种无定形的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韧性、透明性和耐热性。

碳酸酯基团赋予韧性和耐用性,双酚A基团赋予高的耐热性。

而PC的一些主要应用至少同时要求这两种性能。

表2-30列出了通用级聚碳酸酯的性能。

表2-30 通用级聚碳酸酯的性能力学性能聚碳酸酯的缺点是耐疲劳强度较低,耐磨性较差,摩擦因数大。

聚碳酸酯制品容易产生应力开裂,内应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强迫取向的大分子间相互作用造成的。

如果将聚碳酸酯的弯曲试样进行挠曲并放置一定时间,当超过其极限应力时便会发生微观撕裂。

在一定应变下发生微观撕裂时间与应力之间的关系依赖于聚碳酸酯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如果聚碳酸酯制品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因温度过高等原因发生分解老化,或者制品本身存在缺口或熔接缝,以及制品在化学气体中使用,那么,发生微观撕裂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其极限应力值也将大幅度下降。

热性能聚碳酸酯的耐热性较好,未填充聚碳酸酯的热变形温度大约为130℃,玻璃纤维增强后可使这个数值再增加10℃。

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同时又具有优良的耐寒性,脆化温度为-100℃。

低于100℃时,在负载下的蠕变率很低。

聚碳酸酯没有明显的熔点,在220-230℃呈熔融状态。

由于其分子链刚性大,所以它的熔体粘度较高。

电性能聚碳酸酯由于极性小,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吸水率低,因此具有优良的电性能。

表2-31列出了通用级聚碳酸酯的电性能。

表2-31 通用级聚碳酸酯的电性能耐化学药品性能聚碳酸酯对酸性及油类介质稳定,但不耐碱,溶于氯代烃。

PC有较好的耐水解性,但长期浸入沸水中易引起水解和开裂,不能应用于重复经受高压蒸汽的制品。

PC易受某些有机溶剂的侵蚀,虽然它可以耐弱酸、脂肪烃、醇的水溶液,但可以溶解在含氯的有机溶剂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碳酸酯的注射成型工艺
聚碳酸酯的注射成型工艺是一种特殊的注射成型方式,它可以使用聚碳酸酯材料进行成型。

聚碳酸酯是一种合成树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寒性、耐腐蚀性、耐热性和机械加工性。

因此,它在许多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汽车零部件、管道、滚筒辊等。

聚碳酸酯的注射成型通常采用熔融成型的方法,即将聚碳酸酯熔融后注入模具内,然后冷却固化。

此外,还可以采用低温注射成型,即在低温条件下使用冷压力将聚碳酸酯材料注入模具内,然后冷却固化。

在聚碳酸酯的注射成型过程中,必须首先将原料混合均匀,并经过热处理,使其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以便将其注入模具中形成所需的产品形状。

而且,将原料混合成聚碳酸酯的混合物时,必须注意混合物的温度,以保证其有足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接下来,需要将混合的聚碳酸酯放入注射机中,并进行加热,使其具有足够的流动性。

然后,将熔融的聚碳酸酯以合适的压力注入模具内,以形成所需的产品形状。

接着,要进行冷却,使聚碳酸酯冷却固化,以保证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

最后,需要进行切割和抛光,以使产品具有良好的外观效果。

在切割过程中,要注意温度,以免损坏产品的外观和性能。

同时,也要注意产品的表面抛光,以使其具有良好的外观效果。

总之,聚碳酸酯的注射成型工艺是一种复杂的成型工艺,其成功完成的关键在于正确的选择和控制模具、原料、温度、压力等参数。

它的优势在于可以生产出高精度、复杂形状的产品,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