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晤礼仪
伊斯兰礼仪

猪貌丑、怪异,性贪婪、愚笨。
猪喜污秽。
性恶无常。
乱伦交配。
餐饮礼仪:
1.饭前洗手 2.饭前洗手不擦 3.念泰思米 4.用手吃 5.少说话 6.用右手 7.吃自己前面的 8.吃完剩余的 9.不要靠物或躺着吃 10.喝茶时不要吹
9.不要靠物或躺着吃 10.喝茶时不要吹 11.舔指头 12.舔盘子 13.饭后洗手
9、不食猪肉,不用猪皮制品及带猪形 图案的饰品,同时不要谈狗,不要送带 有动物形象的礼物。因为在他们看来, 动物形象会带来厄运。 10、一般会见和宴请的场合,往往只有 男性,女性毫无社会地位。 11、洽谈业务时,沙特人员常被来往人 员打断。阿拉伯人认为这是“家庭”的 延伸,不认为是失礼。tຫໍສະໝຸດ anks涉外礼仪——伊斯兰
• 300000764046129713440012367_950.jpg
组员:薛吉 110510246 侯宇航 110510258 毕强 110510259 唐浩栋 110510149
伊斯兰教礼仪 一、重大禁忌 二、餐饮礼仪 三、着装礼仪 四、会晤礼仪
重大注意事项:
一、饮食禁忌: 严禁吃自死物; 严禁食血液; 严禁食用诵非安拉之命而宰杀的动物; 禁止食用猛禽猛兽;禁酒。 二、1、禁止男性穿戴高贵服饰; 2、禁止妇女显露美姿和妆饰; 3、严禁改变人类原造的矫饰行为; 4、严禁男人佩带黄金 饰物; 5、忌讳穆斯林穿外教服饰; 6、禁止男女模仿。
三、忌当面抽烟,也不要在公共场合抽 烟
四、忌拍摄宗教过程的照片。更不要给 妇女拍照,可能会给你带来杀身之祸。
五、右手针对高贵的事物,左手是用于 底下的。净下,擤鼻等
Tip: 1、猪貌丑、怪异,性贪婪、愚笨。 2•、3猪000喜00污76秽40。46129713440012367_950.jpg 3、性恶无常。 4、乱伦交配。
商务谈判的见面礼仪

商务谈判的见面礼仪使商务谈判成功的因素很多,但礼仪在谈判中的效应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贯穿于谈判的整个过程,不仅体现着自身的教养与素质,而且还会对谈判对手的思想、情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很可能会影响谈判对手是不是愿意和你再谈判下去。
以下是关于商务谈判的见面礼仪,欢迎大家阅读!商务谈判过程中应注意的礼仪规范商务谈判中的礼仪分为很多,包含的内容很广,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注意。
在商务礼仪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尊重为本,善于表达,形式规范。
一、迎送礼仪迎送礼仪也是商务谈判中一项基本的礼仪,要确定好迎送的规格,准确掌握来宾抵离的时间,做好接待工作。
二、服饰礼仪总的要求是朴素大方和整洁,不要求服装多么华丽,但一定给人舒适,深沉和活力的感觉,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三、谈吐礼仪在一定意义上,商务谈判即是交谈的过程,所以在该过程中恰当和礼貌的交谈能使谈判更加顺利,有效的进行。
四、会谈礼仪会谈礼仪是商务谈判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其中有很多重要的细节,例如要确定好会议室的不知情况,注意室内的湿度;要注意客人开始礼貌迎接;要合理安排双方的主次位置;还有拍照留念是要按主宾次序合理安排。
五、其他礼仪细节其他礼仪细节包括宴请礼仪,馈赠礼仪和日常礼仪要根据来客的情况,身份注意细节,合理安排。
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重要性分析商务谈判不仅仅是谈判各方基于经济利益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各方所具有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沟通.谈判会受到各自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最难以把握的就是文化因素,相当一部分谈判因此而失败,这就直接影响了商务活动的进行。
而我们所讨论的礼仪正是文化因素的产物,懂得把握和运用商务礼仪,将会为商务谈判的成功奠定基础,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决定一次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失败,具体表现在:一、礼仪在谈判准备阶段作用在商务谈判前一般公司都要为公司谈判做准备,这时候运用到的礼仪包括个人形象礼仪、谈判环境布置礼仪等。
政务的会晤社交礼仪

政务的会晤社交礼仪在日常工作中,国家公务员往往需要会晤各式各样的客人,在过程中要讲究基本的会晤礼节。
那么政务的会晤社交礼仪有哪些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政务的会晤社交礼仪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政务的会晤社交礼仪一:称呼主艺术称呼,一般是指人们在交往应酬中彼此之间所采用的称谓语。
选择正确的、适当的称呼,既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又体现着对他人的重视程度,从中还表明了双方关系的亲疏关系。
国家公务员在正式场合所使用的称呼,主要应注意如下两点。
1. 采用正规称呼。
在工作岗位上,人们所使用的称呼自有其特殊性。
下述5种称呼方式,是国家公务员可以广泛采用的。
(1)称呼行政职务。
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对外界的交往中,比类称呼最为常用。
它意在表示交往双方身份有别。
(2)称呼技术职称。
对于具有技术职称者,特别是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者,在工作中可直称其技术职称,以示对其敬意有加。
(3)称呼职业名称。
一般来说,直接称呼被称呼者的职业名称,往往都是可行的。
(4)称呼通行尊称。
通行尊称,亦称泛尊称,它通常适用于各类被称呼者。
诸如“您”、“同志”、“先生”、“小姐”等等,都属于通行尊称。
不过其具体适用对象亦小有差别。
一般而言,对自己人,宜称之为“同志”;对外人,则宜称其为“先生”或“小姐”。
(5)称呼对方姓名。
称呼同事、熟人,可以直接称呼其姓名,以示亲密无间。
但对尊长、外人,显然不可如此。
2. 避免错误称呼。
以下4种错误称呼,都是国家公务员平日不宜采用的。
(1)庸俗的称呼。
国家公务员在正式场合假如采用低级庸俗的称呼,既失礼又失自己的身份。
诸如“哥们儿”、“朋友”、“小姐”、“老板”等等,均不宜出自国家公务员之口。
(2)他人的绰号。
在任何情况下,当面以绰号称呼他人,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3)地域性称呼。
有些称呼,诸如“爱人”、“师傅”、“小鬼”等,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
一旦对其不分对象地滥用,往往出错。
(4)简化性称呼。
在正式场合,有不少称呼不宜随意简化。
会见的礼仪与技巧

会见的礼仪与技巧会见的礼仪与技巧商务交往中经常有会见活动。
而在会见中只有既讲究实在,又讲究艺术,才能够取得会见的最佳效果。
下面介绍一些会见礼仪与技巧! 会见的礼仪与技巧1(1)问候时最好点名道姓。
迈进会客室的门,你的第一句话可能是:“你好,见到你很高兴。
但这却不如说:“王经理,你好,见到你很高兴。
据测,后者比前者要热情得多。
(2)若对方没请你坐下,你最好站着。
坐下后不应掏烟,如对方请你抽烟,你应说:“谢谢。
请记住,切莫把烟灰和火柴头弄到地板上,那是很不得体的。
(3)主动开始谈话,珍惜会见时间。
尽管对方已经了解到你的一些情况和来访目的,你仍有必要主动开口。
你可再次对某些问题进行强调和说明。
这不仅仅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也是礼貌的需要。
(4)请不要急于出示你随身带的资料、书信或礼物。
只有在你提及了这些东西,并已引起对方兴趣时,才是出示他们的最好时机。
另外,你得事先准备好,当对方询问你所携带资料中的有关问题时,你应给予详细的解释或说明。
(5)保持相应的热情。
在谈话时,你若对某一问题没有倾注足够的热情,那么,对方会马上失去谈这个问题的兴趣。
(6)当愤怒难以抑制时,应提早结束会见。
愤怒会使你失去理解他人和控制自己的客观尺度。
它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把事情搞得更糟。
(7)学会听的艺术。
听有两个要求,首先要给对方留出讲话的时间,其次要听“听话听音”。
如对方首先讲话,你不可打断对方。
应做好准备,以便利用恰当的时机给对方以响应,鼓励对方讲下去。
不能够认真聆听别人谈话的人,也就不能够“听话听音”,更不能机警、巧妙地回答对方的问题。
记住:不论是社交场合,还是在工作中,善于听乃是一个人应有的素养。
(8)避免不良的动作和姿态。
玩弄手中的小东西,用手不时地理头发、搅舌头,清牙齿,掏耳朵,盯视指甲、天花板或对方身后的字画等,这些动作都有失风度。
也不应忘记自己的身份去故作姿态,卖弄亲近:“咱俩无话不谈,要是对别人,我才不提这个呢!”俚话和粗话更应避免。
公务会谈礼仪的规范和策略

公务会谈礼仪的规范和策略公务会谈是指各国政府间进行的有关国家利益的会谈,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和策略。
在公务会谈中,合适的礼仪和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双方的沟通和合作,达成共识,取得良好的谈判结果。
下面是公务会谈礼仪的常见规范和策略。
一、礼仪规范:1. 尊重和友好在公务会谈中,双方应相互尊重,以友好的态度展开交流。
双方代表应保持礼貌,不得嘲笑、贬低对方,避免激烈的言辞和争吵。
双方可以通过称呼、握手等方式表达对彼此的尊重和友好。
2. 仪容仪表公务会谈的代表应注意仪容仪表的整洁和正式。
着装应简洁大方,不宜过于庄重或随意。
双方应避免戴帽子、口香糖、吸烟等不礼貌的行为。
代表的坐姿也应端庄,不可趴在桌子上或趴在椅子上。
3. 会场布置公务会谈的会场布置应简洁、正式。
会场应布置整齐,桌椅摆放要合理,不要有杂物散落。
会场上可以放置国旗、会标等标志物,以增加仪式感。
会场的温度、光线等环境要适宜,以确保代表的舒适度。
4. 会谈程序公务会谈的程序应按照约定进行。
会谈开始时,双方代表应互相致意,介绍自己的身份和机构。
会谈过程中,双方应遵守主持人的指示,按照议程进行讨论。
会谈结束时,双方代表应致谢,表达对对方的感谢和支持。
二、策略:1. 了解对方利益在公务会谈中,了解对方的利益是谈判取得成功的基础。
双方代表应充分研究对方的国家情况、政策立场和谈判目标,了解对方的关切和底线。
通过对对方利益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会谈的节奏和方向。
2. 善于沟通公务会谈中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双方代表应善于倾听和表达,避免干扰对方发言和插嘴。
代表的发言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避免废话和冗长。
在交流过程中,双方应保持平和的语气,避免争吵和攻击对方。
3. 技巧运用在公务会谈中,双方代表可以运用一些谈判技巧来达成目的。
代表可以运用互惠原则,提出双赢的方案,促使对方接受。
代表还可以利用时间压力,设置截止日期,迫使对方做出决策。
代表还可以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对方改变立场或接受某种观点。
会晤寒暄礼仪

会晤寒暄礼仪寒暄是会晤双方见面时以相互问候为内容的应酬谈话,属于非正式交谈,本身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它的主要功能是在打破彼此陌生的界限,缩短双方的感情距离,创造和谐的气氛,以利于会晤正式话题的开始。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会晤寒暄礼仪。
会晤寒暄礼仪万事开头难,会晤开始前也离不开寒暄。
音乐始于序曲,会晤起于寒暄。
寒暄和言辞是会晤和商务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是人与人之间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寒暄是会客中的开场白,是坦率深谈的序幕。
言辞则是人们互相接触交往而进行的谈话,它是人们增进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方式,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言辞又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重要形式。
要使寒暄与言辞达到预期的交往目的,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礼节。
寒暄是会晤双方见面时以相互问候为内容的应酬谈话,属于非正式交谈,本身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它的主要功能是在打破彼此陌生的界限,缩短双方的感情距离,创造和谐的气氛,以利于会晤正式话题的开始。
说第一句话的原则应是:亲热、贴心、消除陌生感。
寒暄方式类型问候型寒暄问候寒暄的用语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礼貌的问候语,如“您好” 、“早上好” 、“节日好” 、“新年好”之类,这些是受外来语的影响在近几十年中流行开来的新型招呼语。
过去官场或商界的人,初交时则常说:“幸会! 幸会!”表现思念之情的问候语,如“好久不见,你近来怎样?”“多日不见,可把我想坏了!”等等。
表现对对方关心的问候语,如“最近身体好吗?”“来这里多长时间啦? 还住得惯吗?”“最近工作进展如何,还顺利吗?”或问问老人的健康,小孩的学习等。
表现友好态度的问候语,如“生意好吗?”“在忙什么呢?”这些貌似提问的话语,并不表明真想知道对方的起居行止,往往只表达说话人的友好态度,听话人则把它当成交谈的起始语予以回答,或把它当作招呼语不必详细作答,只不过是一种交际的触媒。
攀认型寒暄俗话说:“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
”人际互动中的关系也是这样。
会面礼仪知识点

会面礼仪知识点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会见各种不同的人,无论是商务会面、社交聚会还是面试等,都需要遵守一定的会面礼仪。
正确的会面礼仪不仅可以为我们营造良好的形象,还能够有效地促进沟通与合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会面礼仪知识点,帮助大家在各种场合下都能够得体地展现自己。
第一步:提前了解对方身份和背景在会面之前,了解对方的身份和背景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
这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社交媒体等方式来获取相关信息。
对方的身份和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更准备会面内容和态度。
第二步:准时到达会面地点准时到达会面地点是一种基本的尊重对方的表现。
无论是商务会面还是社交聚会,都应该提前合理规划时间,确保自己能够按时到达。
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无法准时到达,应提前通知对方并道歉。
第三步:着装得体会面时的着装需要根据具体场合来选择。
在商务会面中,我们应该穿着正式、得体的服装,给人以专业和可靠的印象。
在社交聚会中,可以根据活动的性质和主题选择适当的服装,展现自己的个性与风格。
第四步:自我介绍与握手礼仪当我们与对方见面时,首先要进行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应简洁明了,包括姓名、职位和所属单位等基本信息。
在进行自我介绍时,应注意语速和语调,保持自信和亲切的表情。
自我介绍之后,握手是常见的会面礼仪。
握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握手要坚定有力,但不要过于用力;握手时间应适中,一般持续2-3秒;握手时要保持目光交流,展现自信和尊重。
第五步:注意言谈举止在会面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避免过于随意或冒犯对方。
要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例如感谢、请问、对不起等。
同时,要尊重对方的意见和观点,避免打断或质疑对方。
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适当地提出,但要注意语气和方式,保持友好和善意的沟通。
第六步:注意身体语言除了言谈举止,身体语言在会面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保持自信的姿态,站立或坐立时保持挺拔的姿势。
眼神交流也是身体语言的一部分,在与对方交流时要保持眼神交流,表达出真诚和专注。
两国会晤国旗摆放6面

两国会晤国旗摆放6面一、两国间的重要会晤近期,两国之间将举行一场非常重要的会晤,这场会晤将对两国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在这次会晤中,国旗的摆放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代表了两国的身份和尊严,还反映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二、如何合理摆放国旗国旗的摆放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
以下列举了六面国旗的摆放方法,以确保整个会晤的庄重和典礼感。
2.1 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两国国旗应该呈对称摆放,以表达两国平等和友好的态度。
具体的摆放方式如下所示:1.首先,将两国国旗大小相同地竖立在会场的正中央,高度相等。
2.在两国国旗的左右两侧,各摆放一面同样大小的两国国旗,维持对称的效果。
3.国旗的位置应与其他重要旗帜相对应,例如联合国旗、国际组织旗帜等。
2.2 会议室内在会议室内,国旗的摆放也要遵循特定的规则和要求。
以下是在会议室中摆放六面国旗的方法:1.将两国国旗分别以相同的大小竖立在会议室的正中央,高度一致。
2.在两国国旗的左右两侧,各摆放一面同样大小的两国国旗,形成对称的布局。
3.在两组相对的国旗之间,放置一面高奖国旗或者会晤主办国旗,以突出会晤的重要性。
2.3 宴会厅摆放在宴会厅举行的重要晚宴上,国旗的摆放要更加庄重和隆重。
以下是宴会厅中摆放六面国旗的方法:1.将两国国旗分别以相同的大小竖立在宴会厅的主位上方,高度一致。
2.在两国国旗的左右两侧,各摆放一面或多面同样大小的两国国旗,形成较为庄重的布局。
3.在主位的上方,可以悬挂两国的国徽或者特殊标志,以彰显两国的身份和地位。
2.4 其他场合在其他场合,国旗的摆放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需要根据会晤的性质、规模和地点等因素来确定国旗的摆放方式。
无论如何调整,都要尽量保持规矩和庄重,以体现会晤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三、国旗摆放的意义合理摆放国旗不仅是一种礼仪和规范的要求,更是对两国会晤的尊重和重视。
以下是合理摆放国旗的重要意义:3.1 展示两国的友好关系合理摆放国旗可以展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代表着两国之间的平等和互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会晤礼仪
本文是关于四、会晤礼仪,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要会晤方方面面的人员。
一定要热情、友好,讲究基本的会晤、礼仪。
(一)介绍
l、自我介绍
时间要简短,态度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
要正视对方双眼,胸有成竹,不慌不忙。
语气要自然,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
既不要小里小气,畏首畏尾,又不要虚张声势,矫揉造作。
不要过分谦虚,也不可夸大其辞。
2、他人介绍
要遵守“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规则。
介绍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认识时,应先介绍职位、身份低者,后介绍职位、身份高者。
介绍年长者与年幼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年幼者,后介绍年长者。
介绍女士与男士认识时,应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
介绍已婚者与未婚者认识时,应先介绍未婚者,后介绍已婚者。
介绍同事、朋友与家人认识时,应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同事、朋友。
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
介绍先到者与后来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后来者,后介绍先到者。
为他人作介绍时,不要辞不达意,敷衍了事。
被介绍者在介绍者询问自己是否有意认识某人时,一般不应拒绝或扭扭捏捏,而应欣然表示接受。
实在不愿意时,则应说明缘由。
当介绍者走上前来,开始为被介绍者进行介绍时,双方均应起身站立,面含微笑,大大方方地目视介绍者和对方,神态庄重、专注,互致问候。
必要时,还可作进一步的自我介绍。
不要拿腔拿调,端架子或心不在焉。
3、集体介绍
当被介绍者双方地位、身份大致相似,或者难以确定时,应当先介绍人数较少的一方或个人,后介绍人数较多的一方或多数人。
地位、身份为尊的一方即使人数较少,甚至仅为一人,也应最后介绍,而先介绍另一方人员。
有时,被介绍的不止两方。
此时需要对被介绍的各方进行位次排列。
排列的具体方法:一是以
其负责人身份为准;二是以其单位规模为准;三是以单位名称的英文字母顺序为准;四是以抵达的时间的先后顺序为准;五是以座次顺序为准;六是以距介绍者的远近为准。
进行多方介绍,应由尊而低卑。
(二)握手礼仪
1、次序
“尊者决定”原则。
位尊者要首先伸出手来。
位低者只能在此后予以响应,不贸然抢先伸手。
具体而言,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握手,应由职位、身份高者先伸出手。
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应由年长者先伸手。
女士与男士握手,应由女士先伸手。
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应由已婚者先伸手。
先到者与后来者握手,应由先到者先伸手。
在接待来宾时,较为特殊:当客人抵达时,主人要先伸手与客人相握。
而在客人告辞时,客人要先伸手与主人相握。
上述握手的先后次序可用于律己,不必苛求于人。
2、方式
行至距离握手对象约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
握手时用力适度,上下稍许晃动三四次。
与人握手时,应面含笑意,目视对方双眼,并且热情问候,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傲慢冷淡。
如果迟迟不握他人早已伸出的手,或是一边握手,一边东张西望,甚至忙于跟其他人打招呼,都是不应该的。
常见的手位。
单手相握,手掌垂直于地面,称为“平等式握手”,表示不卑不亢。
掌心向上,表示谦恭、谨慎,叫作“友善式握手”。
两人双手相握,再以左手握住对方右手的手背,适用于亲朋故旧之间。
双手相握时,左手除握住对方右手手背外,还可以握住对方右手手腕、右手手臂、按住或拥住对方右肩,这些做法除非是至交,不要滥用。
在与人握手时,不可毫不用力,使对方感到缺乏热忱与朝气。
也不要使劲用力,否则有挑衅之嫌。
握手时两手不可稍触即分,好似在走过场,又像是对对方怀有戒意,也不可拉住异性或初次见面者的手长久不放。
3、禁忌
不要在握手时争先恐后,要遵守秩序,依次而行。
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戴着墨镜,不要在握手时将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不要在握手时另外一只手依旧拿着东西而不肯放下,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好像是为了应付,不要在握手时长篇大论,滥用热情,过份客套,不要在握手时仅仅握住对方的手指尖,好像有意与对方保持距离,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或者上下左右抖个没完,不要以不洁的手与他人相握,不要在与人握手之后,立即揩拭自己的手掌,不要拒绝与他人握手。
(三)常见会面礼
1、点头礼
在会场等不宜与人交谈之处遇到熟人,在同一场合碰上已多次见面者,遇上多人而又无法一一问候之时,行点头礼。
做法是头部向下轻轻一点,同时面带笑容,不宜反复点头不止,也不必点头幅度过大。
2、举手礼
行举手礼的场合,与行点头礼的场合大致相似,适合向距离较远的人打招呼。
做法是,前臂向前方伸直,右手掌心向着对方,其他四指并齐,拇指叉开,轻轻向左右摆动一两下。
不要将手上下摆动,也不要在手部摆动时用手背朝向对方。
3、脱帽礼
在进入他人居所、路遇熟人,与人交谈、握手或行其他会面礼时,在升挂国旗、演奏国歌等情况下,自觉摘下帽子,置于适当之处。
4、注目礼
起身立正,抬头挺胸,双手自然下垂或贴放于身体两侧,笑容庄重严肃,双目正视被行礼对象,或随之缓缓移动。
在升国旗、游行检阅等情况下,适用注目礼。
5、鞠躬礼
脱帽立正,双目凝视受礼者,男同志双手应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同志双手则应下垂搭放在腹前。
下弯的幅度越大,所表示的敬重程度就越大。
鞠躬的次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四)称呼礼仪
l、工作中的称呼
党内要以称同志为主,此外,还有下列称呼。
(1)职务性称呼。
如“科长”,“王科长”,“王雪科长”等。
(2)职称性称呼。
如“教授”,“张教授”,“张安教授”等。
有时,也可以约定俗成的简化,如,可将“赵工程师”简称为“赵工”。
(3)学衔性称呼。
如“博士”,“杨博士”,“杨峰博士”等。
(4)行业性称呼。
如将教员称为“老师”,将教练员可称为“教练”。
(5)姓名性称呼。
一是直呼姓名。
除非正式场合,一般不直呼他人姓名。
二是只呼其姓,不称其名,但要在它前面加上“老”、“大”、“小”。
三是只称其名,不呼其姓。
(6)通用性称呼。
如以“同志”相称,再如,对商界、服务业从业人员可称呼“小姐”、“女士”、“先生”,未婚者称“小姐”,已婚者或不明确其婚否者则称“女士”。
2、敬称。
以“您”称呼他人,表示恭敬之意。
对于有身份者、年长者,可以“先生”相称。
其前还可冠以姓氏。
对教育界、文艺界人士以及有成就、有身份者,可称之为“老师”,在其前,可加上姓氏。
对德高望重的年长者,资深者,可称“公”或“老”,如“李公”、“孙老”。
(五)名片礼仪
1、递上自己的名片,应郑重其事。
要起身站立,走上前去,使用双手或者右手,将名片正面面对对方,交予对方。
不要以左手递交名片,不要将名片背面面对对方或是颠倒着面对对方,不要将名片举得高于胸部,不要以手指夹着名片给人。
若对方是少数民族或外宾,则最好将名片上印有对方认得的文字的那一面面对对方。
与多人交换名片,应注意先后次序,或由近而远,或由尊而低,不要“挑三拣四”。
当然,也不要滥发名片。
双方交换名片时,位低者一般要首先把名片递给位尊者。
2、接受他人的名片。
要立即停止手中所做的事情,起身站立,面含微笑,目视对方。
接受名片时,宜双手捧接,或右手接过。
接过名片,要认真看,并口头
道谢,不要一言不发。
若需当场递上自己的名片,要在收到对方名片后再进行,不要一来一往同时进行。
3、索取他人的名片。
若无必要,不要强索他人名片。
若索要他人的名片,不要直言相告,可主动递上本人名片,并询问对方。
如,“今后如何向您请教?”“以后怎样与你联系?”。
4、婉拒他人索取名片。
不要直截了当,要以委婉的方法表达此意。
(六)会晤座次礼仪
总体上讲,会晤时要恭请来宾就座于上座。
1、相对式。
宾主双方面对面而坐,通常又分为两种情况:双方就座后一方面对正门,另一方背对正门,此时讲究“面门为上”;双方就座于室内两侧,并且面对面地座,此时讲究进门后“以右为上”。
2、并列式。
宾主双方“平起平坐”,具体分为两类情况:双方面门而坐,此时讲究“以右为上”(若双方不止一人时,双方的其他人员可各自分别在主人或主宾的一侧按身份高低依次就座);双方一同在室内的右侧或左侧就座,此时讲究“以远为上”,即距门较远之座为上座,应当让给客人。
3、居中式。
讲究“居中为上”,即以居于中央的位置为上座,请客人就座,以两侧的位置为下座,由主方人员就座。
4、主席式。
适用于在正式场合同时会见两方或两方以上的客人。
此时,一般由主人面对正向而坐,其他各方则背门而坐。
有时,主人亦可坐在椭圆桌的尽头,而请各方就坐于两侧。
5、自由式。
自由择座。
进行多方会见时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