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模拟试题带答案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模拟试题带答案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模拟试题带答案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模拟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

A.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B.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

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D.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2.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上述反映了丝绸之路的

A.背景

B.内容

C.时间

D.作用

3.2016年11月,中央开展监察制度的试点改革。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秦王朝在中央设立的官职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B.太尉C.郡守D.御史大夫

4.为了巩固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合并州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叫“光武中兴”,他是

A.刘邦B.曹操C.光武帝刘秀D.汉武帝

5.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

A.秦朝疆域辽阔 B.秦朝统一货币 C.秦朝统一文字 D.秦朝统一度量衡

6.修建骊山陵墓、长城和驰道以及阿房宫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是

A.沉重的赋税B.繁重的徭役C.残酷的刑罚D.可怕的殉葬

7.造纸工艺的进步使得书写材料发生了根本革命。导致这场“革命”的造纸技术革新家是()

A.张角B.蔡伦C.董仲舒D.张衡

8.刘秀建立东汉后,励精图治,使汉王朝出现“中兴”局面,但东汉中期以后国势却日渐衰落,导致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

A.黄巾起义的打击B.皇帝年幼,无法主政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D.州牧割据,威胁中央

9.“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下列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李冰B.蔡伦C.祖冲之D.毕昇

10.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共同原因

A.刑法残酷B.骄傲自大C.剥削沉重D.失去人心

11.司马迁写作历史前,游历各地,搜集民间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在此基础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史记》的著述。这表明司马迁著史()

A.坚持“有闻必录”原则B.轻视文献记载的价值

C.忽略实地考察的真实性D.注重搜集鉴别历史材料

12.对大泽乡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秦朝的统治B.因秦朝的残暴统治而引起

C.领导人是陈胜吴广D.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标志性事件

13.下列史实,可以通过下图所示著作了解的有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②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太学

③蔡伦改进造纸技术④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4.下列关于秦末农民战争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②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③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历史上永放光芒④灭秦以后,他们建立了新兴的东汉王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5.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秦朝

A.加强文化控制B.分封,行郡县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D.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16.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又薄又软的纸,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这充分表明()

①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②经济、实惠、轻便是我国古代造纸所追求的目

标③造纸的目的是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④考古发现的纸是宦官蔡伦所造

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

17.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使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B.导致农民纷纷弃农经商

C.导致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削弱了D.是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措施之一

18.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朝代建立于哪一年?

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09年

C.公元202年D.公元前202年

19.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丝绸之路向内地输入的主要是丝绸

B.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大贡献

C.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D.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

20.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秦末农民战争和()

A.统一中国B.焚书坑儒C.楚汉之争D.修筑长城

2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改变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货币作为标准,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秦国所使用的货币是A.五铢钱B.刀币C.半两钱D.布币

22.2007年7月8日凌晨,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活动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晓,中国长城成功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迹”。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B.西起咸阳,东至鸭绿江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23.如表列出了东汉后期几位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种现象造成了

皇帝和帝殇帝冲帝质帝少帝

即位年龄1012814

寿命(岁)2723914

A.黄巾起义

B.曹操专权

C.光武中兴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4.如下图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单位:万人),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以德化民,勤俭治国B.罢兵归农,休养生息

C.颁推恩令,削爵夺地D.减轻刑罚,裁减官员

25.公元前207年,项羽起义军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决定性战役是()

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可知李白称赞的是秦始皇。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从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先后攻灭韩、赵、魏等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是秦始皇加强对秦朝统治的措施,不合题意,排除;故选择B。

【点睛】

理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是解题的关键,说的是秦王嬴政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史实。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体现了丝绸之路的作用和影响,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D。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他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知道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5年,刘秀建立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东汉初期,为了巩固统治,朝廷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上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5.C

解析: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为消除战国齐国文字的差异,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C项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秦朝的措施,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A项不合题意;秦朝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是经济方面的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D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所给“建骊山陵墓、长城和驰道以及阿房宫”等信息,可知这些工程在修建过程

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征发沉重的徭役,所以B符合题意;沉重的赋税说明人民受到的剥削严重,题干未体现,所以A不符合题意;残酷的刑罚说明秦朝刑罚的严苛,题干未体现,所以C不符合题意;秦代的殉葬已经不像奴隶制社会时期一样非常盛行,题干未体现,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东汉的蔡伦改进了纸,造纸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积累和交流,促进了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故B符合题意;张角、董仲舒、张衡与改进造纸工艺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故C符合题意;黄巾起义的打击、皇帝年幼,无法主政属于客观因素,故AB选项不符合题意;州牧割据,威胁中央与题干无关,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根本原因”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的信息,所学

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的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为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促成这一变化;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造纸术的相关知识,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原材料廉价易得,便于推广。造纸术的改进为人类提供了书写的材料,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保存和传播,至今依然影响着人类的社会。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秦朝暴政,具体表现有刑法残酷,剥削沉重,如赋税、徭役繁重,最终引发农民起义,推翻秦朝,而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在秦朝灭亡

后与刘邦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但是项羽刚愎自用,骄傲自大,迷信武力,也失去人心,最终失败,因此AC对应秦朝灭亡的原因,B对应项羽失败的原因,D是两者失败的共同原因。故选D。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司马迁写作历史前,一方面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获得史料,一方面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以补充史料之不足,使史料和考察结果相互印证,具有史料考证意识。故题文材料表明司马迁著史注重搜集鉴别历史材料,故D项正确;A材料中并为反映出来,排除;BC违背了题文的“游历各地,搜集民间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BC项排除。所以答案选D。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刘邦推翻了秦朝的统治,A项符合题意;大泽乡起义因秦朝的残暴统治而引起;领导人是陈胜吴广;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标志性事件。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故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太学在《史记》记录范围内。①、②项正确,A符合题意;③、④项,蔡伦为东汉人,李春为隋代造桥匠师,其所处时代都在西汉武帝之后,不可能出现在《史记》中。故③、④项错误。BCD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秦末农民战争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故①正确;②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故②正确;秦未农民战争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历史上永放

光芒,故③正确;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和刘邦经过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故④错误。故选①②③组合,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1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片可知,这是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措施。秦统一全国后,为了巩固国家统一,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统一,便利于经济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秦朝通过“焚书坑儒”等措施而加强文化控制,排除A;材料无关地方行政管理,排除B;统一文字是在秦灭六国实现国家统一以后的举措,统一后的官方字体是小篆,排除C。故选D。

16.A

解析: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材料,可以判断反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纸的发明便利了世界文明的传播,由东汉便宜的纸原料取代西汉昂贵的纸原料,反映经济、实惠、轻便是我国古代造纸所追求的目标,选项①②符合题意;而选项③④不符合史实,因为纸的目的是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播,宦官蔡伦造纸是历史记载的;因此只有选项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汉朝初期货币可以私铸,政府对经济掌控的能力影响下降,不利于中央集权。汉武帝禁止民间铸钱和地方郡国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掌控,最终加强中央集权,实现经济大一统,故排除C,D符合题意;汉武帝的措施就是要改变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局面,排除A;汉武帝的措施实际是压制商业的发展,起到稳定农业和安定人心的效果,排除B。故选D。

1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结束后,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懂我国古代王朝的更替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沿着古代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输入内地,因此丝绸之路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西汉汉武帝时期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大贡献,B排除;丝绸之路是西汉与西域交往和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C排除;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新疆地区,通向西亚和欧洲,D排除。故选A。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坑灰未冷山东乱,”提到的重大事件是秦末农民战争,“竹帛烟销帝业虚”提到的重大事件是焚书坑儒,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故选择B。

2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钱币是圆形方孔半两钱。C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五株钱。A不符合题意;刀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铸币之一。主要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燕等国。B不符合题意;布币,春秋战国时期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秦长城起止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城的修建是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在燕、秦、赵三国旧长城基础上修补而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故选C。

23.D

解析:D

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东汉后期几位皇帝的即位年龄小,寿命短。东汉中后期,由于小皇帝继位,引发外戚专权,皇帝长大后依靠宦官夺权,造成宦官乱政。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使东汉后期时局动荡不安。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抓住题干图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东汉后期几位皇帝的即位年龄小,寿命短,造成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西汉时期封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中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陆续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故C符合题意;以德化民,勤俭治国、罢兵归农,休养生息、减轻刑罚,裁减官员是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措施,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

抓住题干图表信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是解题的关键,从关键词“汉武帝”的措施,排除西汉初年统治者的措施。

25.C

解析:C

【解析】

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河,项羽破釜沉舟,巨鹿一战,项羽起义军以少胜多,大破秦军.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军取得大败秦军主力的决定性战役,故选C。

七年级历史期末易错题

七年级历史期末易错题整理(09---13年) 1.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开始于(D A.炎黄部落联盟的形成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说法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2.下列最能体现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B)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兼爱,非攻” 3.黄河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被称为“害河”,下列人物与两汉时期治理黄河无关的是:(C) A.汉武帝 B.汉明帝 C.杜诗 D.王景 4.为汉匈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事件是:(D) ①张骞通西域②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③呼韩邪单于归汉④昭君出塞 A.①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③ D. ③④ 5.从下面的历史短句台词(片断)中,可以得知他们正在学习(A) 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爱卿,辞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B.汉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 C.王昭君出塞 D.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6.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后,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C) ①河西走廊②安息③今新疆境内④大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7.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传入我国是在(B) A西汉初年 B 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8.佛教和道教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利用,其共同的原因是( A )(13年) A.宣传的内容都有麻醉人民的作用 B.都认为忍受苦难能进入长生不老的最高境界 C.都主张修生养性,得到成仙 D.都宣扬放弃欲望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 9.三国时期,台湾地区被称为(D) A琉求 B琉球 C夷州 D夷洲 10.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B) A.发生在公元4世纪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D.战后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1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C) A.江南气候温暖湿润 B.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土地肥沃 12.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史(12年)

2020年中考英语易错题解析一

2020年中考英语易错题解析一 1.Because he was ill yesterday,so he didn't go to work. (×) Because he was ill yesterday,he didn't go to work. (√) He was ill yesterday,so he didn't go to work. (√) [析] 用though,but表示"虽然……,但是…… "或用because,so 表示"因为……,所以……"时,though和but 及because和so 都只能择一而用,不能两者同时使用。 2.The Smiths have moved Beijing. (×) The Smiths have moved to Beijing. (√) [析] 不及物动词后接名词或代词作宾语时,要在动词之后加上适当的介词;但不及物动词后接home,here,there等副词作宾语时,动词之后不必加任何介词。 3.The box is too heavy for him to carry it. (×) The box is too heavy for him to carry. (√) [析] the box既是这句话的主语,也是不定式to carry的逻辑宾语,若句末再加上it,就和the box重复了。 4.Each of the boys have a pen. (×) Each of the boys has a pen. (√) [析] 复数名词前有表个体的each of,one of,every,either of等词组修饰,或有表否定的neither of,none of 等词组修饰时,谓语动词要用单数形式。 5.例:那是你心软!我不就是一个例子吗?

(易错题精选)初中英语语音的全集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 1.Which “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has a different pronunciation(发音) ? A.machine B.children C.teacher D.chair 2.下列各组字母中,不符合字母顺序的为________. A.C; D; E B.D; G; J C.L; M; N D.A; L; J 3.与“Gg”含有相同读音的字母的是________。 A.Jj B.Tt C.Kk D.Hh 4.下列各组字母中全部是元音字母的是 ____。 A.a, e, o, r B.a, i, u, e C.o, u, e, n 5.根据朗读基本知识要求,以下哪个句子应该在句末读升调? A.When do you get up every day? B.Which subject do you like better, English or Chinese? C.Can I try it again? D.Here you are. 6.选出下列字母中都含有相同音素 ......的一组字母:________。 A.Ff; Ll; Hh B.Gg;Tt; Zz . C.Bb; Dd; Jj D.Aa;Kk; Xx 7.There is__________ “s”and __________ “u”in the “sun”. A.a;an. B.an; a C.an; an D.a;a 8.下列字母书写格式正确的是 ____。 A.B.C.D.9.Choose one of the letters with different pronunciation. A.cake B.face C. apple D.late 10.China is ________ancient country and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come to learn Chinese culture. A.a B.an C.the D./ 11.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has a different stress(重音)? A.country B.famous C.outside D.repeat. 12.His father bought him a new / t??/ for his birthday. A.tool B.tail C.tall D.toy 13.Which word of the following doesn't have the same stress as the others? A.Subject B.Product C.Request 14.Which pronunciation is not the same as the others? A.win B.with C.king D.rice 15.Which has the different sound of the letter group ‘igh’ from the other words? A.high B.night C.weight D.right

初一历史与社会易错题本(自己原创)附答案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b1986693.html, 新世纪教育网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免费下载 第 1 页 共 2 页 1、C 、 2、A 、 3、B 、 4、A 5、A 、 6、B 、 7、A 、 8、C 、 9、C 、 10、C 、 11、C 、 12、A 、 13、B 、 14、D 15、A 、 16、C 17、C 、 18、D 19、D 20、B 21、D 22、C 23、D 24、D 25、A 26、A 27、A 28、A 29、B 30、A 31、B 32、C 33、A 34、D 35、D 36、A 37、B 38、D 39、A 40、平坦辽阔 热带 草原 呈半环形 由沿海向内分布 41、A 42、麦利奴 袋鼠 树袋鼠 43、D 44、A 45、C 46、B 47、A 、 48、B 、 49、C 、 50、B 、 51、A 、 52、河南 53、1、非洲及拉美多个国家,虽然石然天然所丰富,但经济和政治都不是很发达,人们很贫穷 2、1、国家管理不完善, 2、人才科技落后 3、黑色:石油 绿色:绿洲农业 4、石油换来的金子,要用来开发绿洲农业 5、1石油枯竭 2、战争 3、懒惰 6、国家发展不能过分依赖有限的资源,更要关注制度的完善,合理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4、拉丁美洲 55、1、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河 大高加索山脉 55、2、苏伊士运河 55、3、白令海峡 56、C 57、B 58、B 、 59、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区、市 ) 乡(镇)三级 60、D 61、C 62、A 、 63、A 64、D 、 65、A 66、A 、 67、B 、 68、C 、 69、A 、

初中英语易错题集锦

初中英语易错单选题 1 What do you think ______solve the problem ? A.you can do B.can you do C.you can do to D.can you do to 2 In the past he often made his sister___, but now he is often made __by his sister. A.to cry; to cry B.cry; cry C.to cry; cry D.cry; to cry 3 The teacher told us that the sun ____in the east. A.rises B. rose C. raises D.raised 4 He lives in a village _____there are a lot of trees. A. there B. where C.that D.which 5 He ________ Alice for ten years. A. married to B.has married to C.has married D.has been married to 6 We need fifteen more people _____our team to do the job. A.but B.except C.as well D.besides 7 They won`t allow us ________ at this beach. A.swimming B.to swim C.swam D.swim 8 Is this factory ______you visited last week? A.that B.where C.the one D.in which 9 The reason ___he was absent from the meeting was ___his car broke down on the way. A.that; because B.why; that C.that; that D.for; that 10 Is the river_____ through that town very large? A.which flows B.flows C.that flowing D.whose flows 11 The teacher told me that the students I wanted to see were seen___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just now. A.playing B.to be playing C.play D.to play 12 The red rose is the only one _____I really like. A.which B.who C.that D.whom 13 All the apples _____ fell down were eaten by the pigs. A.those B.which C.what D.that 14 Don`t forget the day ______you were received into the Youth League. A.when B.that C.at which D.where 15 I prefer______ at home to _____outside. A.staying, playing B.to stay, play C.staying, play D.to stay, playing 16 The box is _____what I saw in the shop. A.same as B.the same like C.the same that D.the same as 17 The pen ______she writes letters is broken. A.which B.that C.with which D.by which 18 Would you like to ______us in our discussion.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模拟试卷(带答案)(4)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模拟试卷(带答案)(4) 一、选择题 1.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使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B.导致农民纷纷弃农经商 C.导致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削弱了D.是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措施之一 2.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变化3.《史记》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皇帝)。”这表明 A.政权系统,尚不完备B.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C.君相矛盾,尚不突出D.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4.“阿房,阿房,亡始皇”是在秦朝时期流传的一句童谣,从中你能解读到准确信息是 ( ) A.陈胜吴广为起义进行迷信宣传B.始皇焚书坑儒,加速灭亡 C.阿房宫建立直接导致秦朝灭亡D.秦朝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5.造纸工艺的进步使得书写材料发生了根本革命。导致这场“革命”的造纸技术革新家是() A.张角B.蔡伦C.董仲舒D.张衡 6.每当提起历史,我们就会想到那是离我们很久远的事情,其实,我们就生活在历史中,历史离我们很近。下列活动,我们从中感受不到历史演进脉搏的是( ) A.阅读《史记》B.到博物馆参观 C.采访老红军战士D.和同学交流认识历史的途径与方法 7.秦统一六国后,福建首次被纳入中央王朝行政建制,属闽中郡,其郡守产生的方式是A.世袭继承B.地方推荐C.皇帝任命D.考试选拔 8.“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这次“真正的统一”是() A.禹建立夏朝B.嬴政灭六国,建立秦朝C.汉武帝大一统 D.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9.1973年,在威海市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见下图),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绾),法度量则不壹(统一),嫌疑者皆明壹之。”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①统一了六国 ②确立了皇帝称号 ③统一了度量衡

初中英语易错题及解析

1.That pen _____ 10 yuan. A. spends B. takes C. costs D. pays 1.答案:C四个词虽都为花费,但spend主语必须为人,故剔除,take后跟双宾语,故也剔除,pay的意思多为付款,支付,与本语境不符,cost又可翻译为“值”所以此题选C 2.We _____ supper last night. A. have B. has C. had D. are having 2.答案:C “last night”表示为过去时,故A排除,再因为是点动词,故D排除,时态选择一般过去时,have过去式为had 故选C 3.Tom studies _____ Jack. A. as carefully as B. so carefully as C. as careful as D. so careful as 3.答案:A固定句型,as......as 中必须加形容词或副词原级,意为“和……一样”故选A 4.There is _____ in today’s newspaper, and you should read it. A. important something B. important nothing C. nothing important D. something important 4.答案:D 当多个形容词修饰名词的时候,观点形容词排在事实形容词之前,故排除AB,根据语境”you should read it”意为你应该读它,说明有一些重要的事情,故选D 5.Please remember _____ the door when you leave. A. close B. to close C. closing D. Closed 5.答案:B本题考查动词不定式,首先语法上排除AD,remember to do sth 意为记得去做某事,remember doing sth 意为记得做过某事,本题译为:请当你离开的时候记得去关门,故选B 6.I think collecting model cars will _____ more space. A. take up B. take off C. take in D.take down 6.答案:A 本题考查翻译,本题译为我认为收集模型车将会_____更多的空间take up意为占用,take off意为脱下,take in意为吸收,take down意为记录,故选A 7.They are still playing. They _____ ready for their coming exam now. A. get B. got C. has got D. should get 7.答案:D get ready for意为准备做某事,本题翻译为:他们仍然在玩,他们_____现在准备考试,所以根据翻译选D,应该准备 8.He _____ four hours _____ the house two days ago. A. Spend; cleaning B. Spend; to clean C. Spent; cleaning D. spent; to clean 8.答案C“two days ago”体现时态为过去时,排除AB,固定句型spent doing sth 故选C 9.Look, some boys are playing football, and _____ are playing basketball. A. others B. other C. the other D. another 9.答案:B 本题考查几个“另外几个”的辨析,the other 意为特指的另外一个,another指再一个,other意为泛指的另外一个,others为other的复数形式,指另外几个,本题,some boys 为泛指,又因为为复数be动词are 故选A 10.My grandma often _____ interesting stories. A. says B. talks C. speaks D. tells

中考历史必须知道的易错题

中考历史必须知道的易错题 中国古代史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 6.佛教没有被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 中国近代史 1.最先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2.在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曾经有过“同病相怜”的相同命运。1850年一部中国人编写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地历史地理的著作传入日本,日本有识之士争相传阅,奉为海防宝鉴的著作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爱国的进步的运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但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4.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是事件是明治维新和新文化运动。 5.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辛亥革命主张“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公车上书”的背景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反封建性质来说的。 6.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毛泽东最大的贡献是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孙中山先生没有亲身参与武昌起义和北伐战争。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它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8.在二十世纪20年代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件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向井冈山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9.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在1949年。 10.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是在渡江战役后。 中国现代史 1.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是开国大典。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运动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是发生在文革时期而不是改革开放时期。 3.党的历史上重要的理论创新及意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及发展,使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人民当家作主;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使中国人民正在逐步摆脱贫穷走向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诞生指引中国人民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重大的制度创新及意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立,很好的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和共同繁荣;“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港澳顺利回归,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行的大的制度创新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立;国有企业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等,这些制度创新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表明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进步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6.新中国成立时中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中考英语易错题集锦精选

中考英语易错题集锦 一、名词、冠词 1.– What can I do for you? -- I’d like two _______. A. box of apple B. boxes of apples C. box of apples D. boxes of apple 答案: B. (选择其它三项的同学要注意仔细看题.不要马虎, 这里box 和apple都是可数名词) 2.Help yourself to _________. A. some chickens B. a chicken C. some chicken D. any chicken 答案: C (选择A的同学要注意chicken当鸡肉讲时不可数) 3..________ it is today! A. What fine weather B. What a fine weather C. How a fine weather D. How fine a weather 答案: A. (选择B的同学要注意weather不可数. 选择C和D的同学要注意weather是名词, 要用what来感叹.) 4.Which is the way to the __________? A. shoe factory B. shoes factory C. shoe’s factory D. shoes’ factory 答案: A. (选择D的同学注意这里不是指名词所有格, 而是名词作形容词的用法.类似的用法如: pencil box; school bag等.) 5.This class ________ now. Miss Gao teaches them. A. are studying B. is studying C. be studying D. studying 答案: A. (选择B的同学要注意, 当这种概念名词当“人”讲的时候要做复数处理.类似的还有: the police are running after the thief等) 6.We will have a _________ holiday after the exam. A. two month B. two-month C. two mo nth’s D. two-months

中考英语易错题盘点及答案解析

中考英语易错题盘点及答案解析 来源:E度英语网整理2010-12-28 09:39:34 [标签:中考英语易错题]小学精华资讯免费订阅 这次给大家收集整理了中考英语易错题77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名词、冠词1. What can I do for you? - I d like two _______. A. box of appleB. boxes of applesC. box of applesD. boxes of apple 答案: 2011中考英语考前错题 中考即将来临,小编特别为大家整理了考前易错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2套错题本各种……[详细] 中考填报考生会犯四点“常规错误” “十六个字”玩转中考| 中考前40天如何有效复习 三段四步法写作技巧| 考前50天快速提高写作能力 如何准备中考阅读题| 2011中考完形填空选项构成 这次给大家收集整理了中考英语易错题77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名词、冠词 1.–What can I do for you? - I’d like two _______. A. box of apple B. boxes of apples C. box of apples D. boxes of apple 答案: B. (选择其它三项的同学要注意仔细看题.不要马虎, 这里box 和apple都是可数名词) 2.Help yourself to _________. A. some chickens B. a chicken C. some chicken D. any chicken 答案: C (选择A的同学要注意chicken当鸡肉讲时不可数) 3.________ it is today! A. What fine weather B. What a fine weather C. How a fine weather D. How fine a weather 答案: A. (选择B的同学要注意weather不可数. 选择C和D的同学要注意weather是名词, 要用what来感叹.) 4.Which is the way to the __________? A. shoe factory B. shoes factory C. shoe’s factory D. shoes’factory 答案: A. (选择D的同学注意这里不是指名词所有格, 而是名词作形容词的用法.类似的用法如: pencil box; s chool bag等.) 5.This class ________ now. Miss Gao teaches them. A. are studying B. is studying C. be studying D. studying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模试题(含答案)(2)

一、选择题 1.“在30年代,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大国崛起》这段解说词评论的是() A.“科技立国”政策B.罗斯福新政 C.斯大林模式D.改革开放 2.如图所示的战役 A.标志二战达到最大规模B.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D.宣告二战欧洲战事结束 3.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这说明罗斯福 A.对工业进行了调整 B.逐步走向了独裁 C.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D.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增多”“达到最大规模”这些关键词直接有关的事件是A.凡尔登战役B.日本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诺曼底登陆 5.20世纪30年代关国充当了欧洲绥靖政策的积极伙伴。一件事情的发生,促成了类国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外交和对日绥靖政策的终结。这件事情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B.德国闪击波兰 C.日本偷袭珍珠港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6.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A.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B.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C.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D.慕尼黑会议割让苏台德 7.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人类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②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A.②④B.①③④ C.①②D.①②③④

(完整版)2018年中考英语易错题汇编

18年中考英语易错题汇编 1. ---We?ll do what we can ____English well this term. ---It?s high time for you to work hard. A. study B. to study C. be studied D. be studying 答案:A, 解析:因为大家知道情态动词后接动词原形,但是请大家分析下句子的成分,这里的what we can 实际省略了do,这个what we can do 在句子中作宾语从句。正确答案是B,用动词不定式作目的状语。后面回答的it's time for sb.to do sth.....对某人来说是时候去做...这是固定用法。 2. ---I don?t think your team can beat theirs. ---____. But we could if Lin Tao were on the team. A. No, we can?t B. Yes, we can?t C. Yes, we can D. No, we can 答案:A, 解析:在think,believe这类词接的宾语从句,否定要提前。而对于否定句的回答,与习惯相反,yes是“不”no 是“是的”B,D结构不正确,首先要排除。而我们看后面的BUT,表示转折,说明回答者的队没有打赢。那么就是we can't. 正确答案是A。翻译为“是的,我们没有赢” 3. ---Have you finished your work yet? ---No, not yet. I think it?ll take _____ ten minutes. A. another B. other C. others D. more 答案:A, 解析:another +数词+名词固定用法,another表示“另外的,再” 根据题目意思,可以判断是需要再花10分钟,所以答案是A。 4.Roy made several kites, but _____ of them can fly high in the sky A.neither B. none C. all D. most 答案:B, 解析:neither "两者中任何一个都不" all "三者或三者以上都" most"大部分" 根据题目意思,只有none表示“一个都没有”没有确定的数量,不知道是2个还是3个或3个以上。 5. ---Will you be back ____ five in the afternoon? ---I?m not sure, maybe later than that. A. in B. before C. for D. until 答案:B, 解析:in 只能接一段时间,before "在...之前" for 接一段时间,until“直到...."答案为B。 6. ---I?m sorry to have kept you waiting long. ---Never mind. I ____ here for only a few minutes. A. have been B. have come C. have arrived D. waited 答案:A,

冲刺中考历史易错题典型题答材料解析三个要点

冲刺中考历史易错题典型题答材料解析三 个要点 中考前最后的这段时间对历史与社会学科来说,这是中 考复习备考的关键时刻,也是知识融会贯通,由量到质的一 个蜕变的过程。常言道:“有备无患,自保而全胜。”意即是做足、做好充分的战前准备,才能保全自己,继而破敌取胜。考试也是如此,考前准备得充分与否,直接决定了考试的最 终结果。但这个准备可是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上的、思想上的、心理上的、生活上的……等等。针对《历史与社会》的学科特点,我在此抛砖引玉,说一说我对各位考生的复习 建议。 通过对历史与社会学科考试说明的分析,可以看出, 2005年中考的命题将会注重体现新的课程理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 注重考查学生收集、阅读材料,并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 信息的能力; 注重考查学生用历史、发展、综合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 的能力; 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命题会体现时代,会贴近学生和社会。而且在题型和题 面语言、题面问题情境的设置上都会更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

点,充分加强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分发挥历 史与社会教育的社会功能。 我们一起结合例题作以简单的分析。 例题1:下列事件与穆罕默德无关的是 A.基本上完成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B、在麦加开始传教 C、世纪初创立伊斯兰教 D、阿拉伯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判断式逆向选择题,解逆向选择题的方 法有:直接判断法、排除法、肯定与否定结合法。该题采用 排除法最好。该题题干要求是与穆罕默德无关的事,采用排 除法,先排除表述正确三项,选项A、B、C都表述正确,排除后剩下的一项,即D为正确答案。解答本题应注意题 型是逆向选择题,要克服思维定势。解题的关键是能准确回 忆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例题2: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一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一 身丝袍出现在罗马大剧场,轰动一时。后来,身着中国锦衣 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请回答:材料中提到恺撒身着丝袍出现于罗马大剧场, 此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最新中考英语易错题分类汇编解析 单项选择易错题 完整版 (3)

中考英语易错题分类汇编解析单项选择易错题 1 What do you think ______solve the problem ? A you can do B can you do C you can do to D can you do to 2 In the past he often made his sister____, but now he is often made ___by his sister. A to cry; to cry B cry; cry C to cry; cry D cry; to cry 3 The teacher told us that the sun ____in the east. A rises B rose C raises D raised 4 He lives in a village _____there are a lot of trees. A there B where C that D which 5 He _________ Alice for ten years. A married to B has married to C has married D has been married to 6 We need fifteen more people _____our team to do the job. A but B except C as well D besides 7 They won’t allow us ________ at this beach.

A swimming B to swim C swam D swim 8 Is this factory ______you visited last week? A that B where C the one D in which 9 The reason ____he was absent from the meeting was ____his car broke down on the way. A that; because B why; that C that; that D for; that 10 Is the river_____ through that town very large? A which flows B flows C that flowing D whose flows 11 The teacher told me that the students I wanted to see were seen___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just now. A playing B to be playing C play D to play 12 The red rose is the only one _____I real like. A which B who C that D whom 13 All the apples _____ fell down were eaten by the pigs. A those B which C what D that 14 Don’t forget th e day ______you were received into the Youth League.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模试卷(附答案)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模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这里为“抵御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而发生的著名战役是 A.官渡之战B.涿鹿之战C.巨鹿之战D.淝水之战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中的“烈士”“壮心”分别指的是 A.项羽灭掉刘邦 B.诸葛亮光复汉室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D.曹操统一全国 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由游牧转入农耕,积极学习汉族文化;中原汉族地区也出现了争用胡人家具、学习胡人乐器歌舞的现象。这种现象体现了当时哪一时代特征 A.民族政权并立B.民族交融加速C.经济重心南移D.国家统一安定4.以下是某部古文献的部分目录和内容,这部文献最有可能是 A.《齐民要术》B.《伤寒杂病论》C.《兰亭集序》D.《水经注》 5.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请判断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3世纪的是 A.禹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 B.苻坚于383年发动淝水之战 C.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 D.西晋于280年灭掉吴统一全国。 6.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石窟艺术是随着某宗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该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A对应的朝代是() A.商朝B.北魏C.夏朝D.东周 8.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郦道元B.贾思勰 C.祖冲之D.李时珍 9.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 10.佛教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两千多年来,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同时,渗入到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浓重的一笔。下列图片中体现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的是 A.B. C.D. 11.对于北魏时期出现的“胡人汉服”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 ②说明当时已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④北方少数民族有穿汉族服装的喜好 A.①② B.②③④

中考英语易错题30例解析

1. ---We'll do what we can ____English well this term. ---It?s high time for you to work hard. A. study B. to study C. be studied D. be studying 解析:这题可能会误选A,因为大家知道情态动词后接动词原形,但是请大家分析下句子的成分,这里的what we can 实际省略了do,这个what we can do 在句子中作宾语从句。正确答案是B,用动词不定式作目的状语。 2. ---I don't think your team can beat theirs. ---____. But we could if Lin Tao were on the team. A. No, we can't B. Yes, we can't C. Yes, we can D. No, we can 解析:在think,believe这类词接的宾语从句,否定要提前。而对于否定句的回答,与习惯相反,yes是“不”no 是“是的”B,D结构不正确,首先要排除。而我们看后面的BUT,表示转折,说明回答者的队没有打赢。那么就是we can't. 正确答案是A。翻译为“是的,我们没有赢” 3. ---Have you finished your work yet? ---No, not yet. I think it'll take _____ ten minutes. A. another B. other C. others D. more 解析:another +数词+名词固定用法,another表示“另外的,再” 根据题目意思,可以判断是需要再花10分钟,所以答案是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