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课件:机械运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2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24张PPT)

【理解与运用】
1.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VS t
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点拨:隐含了v一定)
2. 一个物体沿平直的高速公路运动,在10s 内通过 60m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该物体在 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运动的快慢
情景创设
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 前一阶段,“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快。判断依据是什么? 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 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你同意“裁判员”的观点吗?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课件展示】:下图是甲伦敦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起跑6秒后的 情景,谁运动的快?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下图乙是决赛成绩表, 谁运动的快?依据又是什么的?
➢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 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
也可以用公式
来计算它的速
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说到某一物 体的平均速度, 一定要指明是在 哪段路程内的平 均速度。
自行车运动员做 变速运动
【强调】
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掌握其不变性,理解并牢 记匀速直线运动概念。
v/(m/s)
t/s
• 【拓展】-----生活中的物理 • 例:交通标志牌的意义 • (以小轿车的限速为例) • 表示该路段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是
120Km/h; • 从该标志牌处到徐州还有 100Km
• 【活学活用】
• 在不违反交通的情况下,上图中的轿车从 此刻到达徐州至少需要多少mi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课件-第2节_运动的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课件-第2节_运动的描述

2019/4/29
25
*请你找出歌词及古诗中所选的 参照物: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孤帆
青山或太阳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电梯里的人以自己为参照物,则电梯是 静止的
2019/4/29
9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3.相对静止 以相同速度向相同方向运动的物体
彼此间相对静止。即以其中的一个为 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
2019/4/29
10
你能判断参照物?
1、“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的运动以地__球____为参照物 2、“月亮穿过云层”,月亮的运动以云__层___为参照物
2019/4/29
19
6.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
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B )
A 河岸上的树
B 船舱
C 迎面使来的船 D 河水
7、一个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一辆汽 车也由南向北行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
物,此人:( B ):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
2019/4/29
7
③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
④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时,常以地面或地面 上固定不动的物体做参照物。因此物理学中 一般选取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 物。
2019/4/29
8
问题3、
你说出地面上的人和电梯里的人
各是选取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吗?
地面上的人以大地为参照物,看到电梯 是运动的
2.黑板以__太_阳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__教_室_为 参照物是静止的。
2019/4/29
15
3、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__线____且_速__度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
运 动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不__相__等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的 平均速度:
快 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V=s/t=15km/0.5h= 30km/h (3)t=s/v=15km/40km/h=0.375h=22.5min 答:(1)标志牌“熊家塚15km”是指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塚的路程 s=15km;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30km/h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22.5min.
慢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其通过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常考速度估测: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___m_/_s_;男子百米赛中运动员的平均速 度约为10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 5 m/s;声音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3_4_0_m__/s__。
s-t、v-t图像的理解及计算
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 错误的是( D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长 教室每层楼高约3 m;课桌的高度约75_cm__;物理课本的
度 和
长度约26 cm,宽度约18 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8 cm;
时 间
一张纸的厚度约0.1 _m_m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1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19张PPT)

3. 单位换算: (1)1 m/s=__3_._6__km/h. (2)10 m/s=__3_6___km/h. (3)72 km/h=__2_0___m/s. (4)54 m/s=_1_9_4_.4__km/h. 知识点2 匀速直线运动 4. (2017雅安)如图1-3-7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
s-t图象,甲、乙两物体从同一
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甲为参照物,乙是___运_动____ (填“静止” 或“运动”)的;当
时间t=__4__s时,两车相距8 m.
5. (2017青岛)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 的是( C )
6. (2017济宁)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 其s-t 图象如图1-3-8所示. 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C ) A. 物体在6 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 B. 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 s内静止 C. 物体在前2 s内和后2 s内的 速度相等 D. 物体在6 s内的平均速度为 2.5 m/s
知识点3 变速运动 【例3】(2017六盘水)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 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1-3-5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前2 s内,小刚跑得较快 B. 两人都做变速运动 C.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 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4.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54 km/h=__1_5__m/s;25 m/s=__9_0__km/h;
324 km/h=__9_0__m/s;300 m/s=__1_.8_×__1_公式
可知,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
体,其速度(C )
A. 与路程成正比
B. 与时间成正比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汇总 课件31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汇总  课件31张PPT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s t
.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_增__长_ (选填“缩短”或“ 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 量时间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 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一定要注意 在释放小车的同时开始计时,到碰到挡板的同时停 止计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 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大(选填“偏大”或“ 偏小”).
3、电影《闪闪的红,前后两句中的
参照物分别是 ( B )
A.河岸 河岸
B.河岸 竹排
C.竹排 竹排
D.竹排 河岸
4、甲、乙两列火车,以甲为参照物,得出乙向 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的运 动情况是 ( D )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________且速度________
的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
间成________。
(2)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种图象
3.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
路程上或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它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
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 0.24m/s.若s2 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 则小车通过上半 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0.2 m/s.
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 快 (选填“快”或 “慢”),是在作 变速 运动 (选填“匀速”或 “变速”).
在探究斜面上下滑的小车的速度变化的实验中:(1)
8、整个宇宙都是由_运__动____的物质组成的,绝 对 静止____的物体是没有的,平常我们所说的运动 或静止是相_对__的___ 的,物理学中物把体__位置__的_ 变化 _叫做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章 机械运动 运动的快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章 机械运动 运动的快慢

2.有些公路旁每隔1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如何利用里程 碑估测自行车的速度?
答案:可以从一个里程碑处开始计时并骑着自行车往 前行,到另一个里程碑处停止计时,算出经过两个里程碑 所用的时间t,再用速度公式 算出自行车在两个里程 碑之间行驶的平均速度。
3.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 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答:刘翔的平均速度为8.52m/s.
计算题解题规范
①写明已知条件,写明必要文字描述,写好解。 ②写明使用的公式,计算过程中需要带有单位。 ③进行总结,写好答。
小练笔
下列哪一个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 )
A.正在启动的汽车
B.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C.被抛出去的石块
D.在高处自由落下的石块
归纳总结
解析:前50 m的平均速度: 后50 m的平均速度: 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前50 m的平均速度为8.33 m/s;后50 m的平均 速度为7.14 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7.69 m/s。
4.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 (2011)如下表所示。
站次 1 2 3 4
站名 北京南 济南西 南京南 上海虹桥
那么这些速度之王的速度是 如何判断的呢?
知识点1 速度
判断速度的实验方法有两种: ①通过比较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谁经过的路程长,谁就速度快。
②通过比较两个物体经过的路程相同,谁花的时间越短,谁速度快。
物理学规定,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越大,速度就越大;或单位路程内时间越少,速度就越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共2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共20张PPT)
10
模拟演练 4. 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30圈,如图11-6 所示,线圈长度是__5_.0_0__c_m__,金属丝的直径是 __0_.1_7__c_m__.
11
课后作业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长度的测量 1. (2017贵港)大山同学在中考体育考试中立定跳远 跳出了218___c_m___(填适当的单位)的好成绩. 2. (2017怀化)如图1-1-7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__1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2_._8_7__cm.
14
5. 如图1-1-9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32 min__1_0__s, 合_1__9_3_0__s.
6. 小柳计时如图1-1-10所示,由图可知所用的时间为 ___8__s.
15
知识点3 误差 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8.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 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 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1_2_._3_5__c_m___.
C. 0.518 mm
D. 0.052 cm
8
模拟演练
3.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
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
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
A. 2.36 cm
B. 2.357 c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2.35 cm
D. 2.4 cm
9
知识点4 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例4】小明采用如图1-1-5所示的方法测硬币的直径, 测得该硬币的直径是__2_._5_0__c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完整第一章机械运动-(共56张)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完整第一章机械运动-(共56张)ppt课件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3_._2_6_c_m__, 准确值为__3_._2_c_m__,
估计值为_0_._0_6_c_m
可编辑ppt
8
0 cm
1
物体的长度是 1.10cm
可编辑ppt
9
2.70cm
3.55cm
可编辑ppt
10
• 下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cm ,
• 物体的长是 3.2cm
34
【刨根问底】:
时间相同通过比较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相 同通过比较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快慢,那么如果时间 和路程都不一样,我们该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呢? 【课本想想议议3】 小明跑100m用时17秒,小明跑50m用时8s,又该如 何比较他们谁跑得快呢?
能否计算出一秒钟他们各自能跑多少路程? 这种比较的方法实际上是上述中的哪一种方法?
可编辑ppt
44
S1
金属挡板
s3t3 t1
S2
t2
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便于测量时间
金属挡板的作用:便于测量时间
可编辑ppt
45
实验数据表格: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0.6 m S2=0.3m
t1=4s t2=2.5s
V1= 0.15 m/s V2= 0.12 m/s
S3=S1-S2=0.3m t3= t1- t2=1.5s V3= 0.2 m/s
常用单位: km /h或 km h1读作“千米每时”
换算关系: 1 米/秒 = 3.6 千米/时
汽车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
___汽__车__每__秒__通__过__的__路__程__是__1_5_m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2、在下列图中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时,方法正确
的是【C 】,读数为
A. 0 1 2 3 cm
B. 4 5 6 7 8 cm
cm 8 9 10 11 12
C. 6 7 8 9 10 cm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量程
0
1
2
3
4 (cm)
零刻度线
分度值
量程:刻度尺一次最多能测出的长度 分度值:刻度尺上最小的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本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4_.5___cm, 分度值是___1____mm。
用两把不同分度值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
分度值越小的刻
度尺,精确度越
0
1
2
3 高。即4刻(度cm尺) 精
该物体的长度为_1_.6_6_c_m___,准确值为确__1到_.6_c的_m_程___度__取_,决估
计值为__0_._0_6_c_m_
于它的分度值。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1_.6_c_m__,准确值为___1_c_m_______,估 计值为___0_._6_c_m_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_3_._5_0_c_m_,准确值为__3_._5_c_m______,估 计值为__0_._0_0_c_m_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2_._7_7_c_m__,准确值为__2_.7_c_m_______,估 计值为___0_.0_7_c_m_
该物体的长度为__2_.2_c_m___,准确值为___2_c_m_______, 估计值为_0_._2_c_m___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0
1
2
3
本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4_____cm, 分度值是___1____cm。
4 (cm)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3、长度测量 ※测量工具:
基本工具:刻度尺 如:米尺、钢尺、皮卷尺、钢卷尺
精密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刻度尺的使用: 1、测量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 和零刻度线位置。
A:物理课本的长度 B:墨水瓶的高度
C:钢笔的长度.
D.铅笔芯的直径.
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 ( B ) A 1米 B 2米 C 5米 D这可能
是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B )
A.粉笔
B.物理课本 C.课桌
D.黑板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知识结构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的描述
速度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重点内容
单位及换算
长度 刻度尺的使用
三个物理量

时间
单位及换算 计时器的使用

描述运动快慢


速度 公式:v=s/t

刻度尺
测量
秒表
一个相对性: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3、累积法
适于测纸的厚度,细金属丝的直径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0
1
2
3
本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4_0____cm, 分度值是___1_0___cm。
4 (dm)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1)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2)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能斜放; (3) 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若零刻 度已磨损,可以从其它刻线量起。); (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D.
读数
测量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数字又包括准确值和估计值
测量结果
准确值 数字
估计值
单位
刻度尺上可以读出的 分度值以上的数字
用眼睛估计出来的, 估计到分度值的下 一位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_3_._2_6_c_m_,准确值为__3_._2_c_m______,估 计值为__0_._0_6_c_m_
4、长度特殊测量
1、平移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2、软线、滚轮法(化曲为直法)
适于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适于测较长的曲线例如运动场的跑道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10
10
dm cm
10
※单位换算及过程 7.5dm=__________m
7.5dm=7.5×0.1m=0.75m
2.5m=__________cm 2.5m=2.5×100cm=250cm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2、估测长度
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6cm的是( B ).
(参照物的选择)
一、长度测量
1、长度单位
基本单位:米(m)
1千米(km)=103米 1分米(dm)=10-1米 1厘米(cm)=10-2米 1毫米(mm)==10-3米 1微米(μm)=10-6米
1纳米(nm)=10-9米
※单位进率
103
103
103
103
Km------m-------------mm------μm-----nm
小明测量多次同一物体长度,得到的结果如下: A、1.21cm B、1.22cm C、1.20cm D、1.11cm
则错误的是(D )
几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得到的结 果如下: A、0.121dm B、1.22cm C、12.0mm D、1.210cm
则错误的是(D )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