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楢山节考》看东亚文化圈中的“贱老”民俗

从《楢山节考》看东亚文化圈中的“贱老”民俗
从《楢山节考》看东亚文化圈中的“贱老”民俗

从《楢山节考》看东亚文化圈中的"贱老"民俗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08级博士生胡玲玲

《楢山节考》是今村昌平根据深泽七郎发表在权威文学杂志《中央公论》上的著名短篇小说《楢山小调考》改编而成的。"节"就是歌的意思,片名大意是山歌的介绍和研究。该片1983年获得了第3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影片所讲的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日本信州深山里一个偏僻的村落。小山村后的楢山连绵不断,峰顶终年积雪,将村庄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由于生活的极端贫困,村子里没有多余的粮食让没有生产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吃。这里有个习俗:每户人家,只有大儿子可以娶妻生子,其他男人只能干活,不许结婚,他们被称作"奴崽"。至于老年人,一到了70岁,就要由儿子背到村后的楢山上去,任其自行消灭。

"树墩儿"家的阿玲婆69岁,也快到该参拜山神的年龄了,但她的身体却还是那么硬朗,结实的牙甚至还咬得动松子和蚕豆。阿玲婆对于自己要去参拜楢山似乎并不很在意,只是忙于操办大儿子续弦的事。她的第二桩心事是二儿子利助,他身为"奴崽",无权娶妻,这让她从心里可怜他。她决心在去参拜楢山之前给他找个女人,让他尝尝男女之欢的滋味。深秋,红叶已经落尽,阿玲婆终于把上山前该料理的事情都办清了,于是便放心地决定了上楢山的日期。最终由大儿子辰平依照村里的规矩背着母亲上了楢山。影片最后下起了大雪,山顶上雪花纷飞,身着银装的楢山仿佛一座神山,默默无语。

《楢山节考》表现了日本北部山区楢山村残酷的生存状况,影片扣住人类生存发展意识这一线索,反映了日本边远山区人民的求生意识与手段。这部以人性论的观点表现日本山区的贫困和人民愚昧的影片震惊了国际影坛,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事实上,"贵壮贱老"的观念及习俗在世界的许多国家许多民族中都曾存在过,而且东亚地区的这一习俗具有更强的相似性。就我国而言,民族学的资料显示," 贵壮贱老" 习俗圈在我国北方地区覆盖面是非常广泛的。从地域上看, 东到日本海和鞑靼海峡, 北极黑龙江以北, 西至大漠的广大地区,均在历史上存在过这种习俗。从民族上看, 肃慎族系的肃慎、挹娄、勿吉、黑水靺鞨, 东胡族系的乌桓、鲜卑和契丹, 以及匈奴人等,在文献中都明文记载有" 贵壮贱老" 之习俗。

"匈奴,......壮者食肥美, 老者饮食其余。贵壮健, 贱老弱。" (《汉书·匈奴传第六十四上》)

"乌桓者......贵少而贱老, 其性悍塞。怒则杀父兄, 而终不害其母, 以母有族类, 父兄无相仇报故也。"(《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

"东肃滇氏一名挹娄, 妇贞而女淫, 贵壮而贱老......性凶悍,以无忧哀相尚。父母死, 男子不哭泣, 哭者谓之不壮。"(《晋书·列传第六十七·四夷》)

"突厥者, 盖匈奴之别种, ......其俗被发左衽, 官庐毡帐, 随水草迁徒, 以畜枚射猎为务。贱老贵壮, 寡廉耻, 无礼义, 犹古之匈奴也。"(《周书·列传第四十二·异域下》)"其地气候大寒, ......重壮贱老, 母拜于子, 子据于父, 出入皆少者在前, 老者居其后。"(《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吐蕃上》)

"靺鞨, 盖肃慎之地, 后魏谓之勿吉? ?俗皆编发, 性凶悍, 无忧戚, 贵壮而贱老。"(《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北狄》)

"百姓丁壮者驱之以归, 羸老者咸杀之, 或断手凿目, 弃之而去" , 或" 收丁壮弃老而去" (《旧唐书·吐蕃传》)

对于此类习俗形成的历史原因,青海师范大学的罗嗣忠、黑龙江民族博物馆的于学斌和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赵静敏等学者已从多方面加以探讨。" 贵壮贱老" 是一种观念形态, 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社会发展程度等方面的产物。毋庸置疑,恶劣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导致"贱老"习俗形成的根本原因。上述各民族虽然所处时代、分布地域不尽相同,但其生存环境基本相似, 居处多为"不食之地" 。如匈奴、鲜卑、丁零先后所处的大漠南北, 据《汉书·匈奴传》云" 幕北寒苦, 无水草之地" , " 胡地沙卤, 多乏水草......胡地秋冬甚寒, 春夏盛风" , 有时" 连雨雪数月","大雨雪, 一日深丈余" 等等;肃慎分布区也是" 土地多山险......处山林之间, 土气极寒" (《后汉书·挹娄传》);羌与吐蕃所处的青藏高原,"气候多风寒, 五月草始生, 八月霜雪降" (《旧唐书·党项羌传》), " 雷、雨、风、雹、霰、雪, 每隔日有之......其草细不过三寸" (《册府元龟·外臣部·吐蕃国》)。

以上这种地理环境的特性就决定了上述各族只能采取"逐水草迁徙"、"因射猎禽兽为生业"的游牧射猎或半牧半农的生产方式。民族学研究显示, 这两种生产游动性很强,不仅劳动场所不固定, 处于经常迁徙之中, 而且劳动产品也不稳定。不仅年老者难于胜任这种跋山涉水、出没荒漠草地、高山森林的强体力劳动,而且游牧经济又十分脆弱, 一但遇上天灾和瘟疫, 牲畜则大批死亡。如西汉地节三年, 匈奴遇大饥荒,"人民畜产什死六七" (《汉书·匈奴传》);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匈奴中年连旱蝗, 赤地数千里, 草木尽枯, 人畜饥疫, 死耗太半"(《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又如贞观元年, 据有大漠南北的突厥族,"其国大雪, 平地数丈, 羊马皆死, 人大饥" 、" 频年大雪, 六畜多死, 国中大馁" (《旧唐书·突厥传》)等等。因此, 在原始的条件下, 这两种生产都很难供应人类的衣食之需, 人们将时刻面临食物告罄的威胁之中,《魏书》就曾有他们"田畜射猎, 不足给食"的记载。在这种恶劣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老弱之人成为部族发展的障碍, 影响了部族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整体实力。所以崇尚壮健、轻视老弱观念的形成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恶劣的生存条件使社会成员普遍形成了不以"贱老"为耻,反以为荣的社会心理。社会处于蒙昧状态,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很少,老人丧失向大自然索取现成食物的健壮体魄后便成了集体的累赘。在这种特殊条件下,社会成员是并不把"贱老""弃老"习俗作为残忍行为来看待的。相反,杀死非生产的成员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合乎道德的责任,是基于氏族发展的集体利益的,是最符合生物发展规律的不成文的社会契约。人类学调查材料表明,在原始部落的生存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老人借口衰老了,自己坚持要别人把他杀死","这时候死于亲近的人手中,在他们看来是所有碰到的灾难中最小的灾难了"。[1]电影《楢山节考》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邻居阿松告知阿玲婆一家说,在西山看见了阿玲婆早年离家出走的丈夫。阿玲婆和辰平闻迅赶去,却不见丈夫的踪影,阿玲婆疑心是撞见了鬼。这时,辰平才向母亲坦白:因为他父亲不肯背祖母上山,辰平认为是可耻的事,为此谴责了父亲,结果两人争吵起来,当时年仅15岁的辰平竟然一时冲动用猎枪打死了父亲。阿玲婆不但没有责备儿子,而且认为利平之死是受到神的谴责,并安慰辰平不用再为此事内疚。应该说这个与当今价值观念反差极大的细节就是上述社会心理的艺术化再现。

另外,从民间文学的角度看,东亚地区均流行着"弃老型"故事。根据民间文学研究家刘守华教授的搜集,流行于中国的"弃老型"故事异文共有十四篇,它们是:汉族地区江浙一代的《大鼠》,湖北的《斗鼠记》、《八斤猫》、《不杀老人》、《人过花甲》、《家有老是个宝》,山西的《花尾狸猫》,河北的《六十还仓》、《金毛鼠》,黑龙江的《八斤猫制服千斤猫》;蒙古

族地区的《花甲老人》;朝鲜族地区的《花甲葬的规矩是咋改变的》;维吾尔族的《一块黄金》、《老年人的智慧》。而云南大学人文学院的李道和先生不仅把中国境内的异文扩充到了53例,还把"弃老型"故事的类别作了细分,即"智决难题"、"换位触动"两个亚型,前者偏于理性认知,后者偏于情感触动。中国的"弃老型"故事以《斗鼠记》最为典型,其主要情节是:古时某王公立了一个规矩:"老人无用",凡是上了60 岁的老人,就要送进山上的"自死窑"里,让他们活活冻死、饿死。这习俗一代一代往下传,没有人敢违抗。有一年,"外国黄毛子"送来一只像黄牛那么大的"犀鼠",要同这个国家斗鼠。如斗败了,就得向它称臣纳贡。王公放出凶猛的老虎,也被犀鼠斗败,全国上下焦急不安。这时,有个农民杨三,不忍心让老父在"自死窑"里受罪,每天偷给他送饭供养。谈及斗鼠事,老人便告诉他:找10只10多斤重的猫,关在一个笼子里,不给食吃,令其互相吞噬,留下最强的那只体重刚好达到13斤半的猫,就可以斗败犀鼠。农民报告王公,照此办理,果然斗败犀鼠,保持了国威。王公奖赏农民,他说出真相,王公由此认识到"老人是个宝",便下令废除了弃老于"自死窑"的习俗。

朝鲜半岛的"弃老型"故事一般被称为"高丽葬"故事。"高丽葬"故事的梗概如下:

高丽时期有个残忍的习俗叫做"高丽葬"。国王规定,老人到了60 岁就得扔到山里,让他们活活冻饿而死。有一位孝子不忍心把已到60 岁的老父扔到山里,便把老父偷偷藏了起来,每天送饭供养。后来,敌国送来几个东西,让高丽国王分辨长得一模一样的两匹骒马的母子关系,两头粗细一样的木棒的根梢,颜色一样、大小相等的两条蛇的雌雄。如不能分辨,敌国就要发兵侵略高丽。国王立即召集君臣商议此事,可是满朝文武毫无办法,举国上下也无人拿出对策。那个孝子谈及此事,老人便告诉儿子:给那两匹骒马少量的草料,如果是老骒马必然推草料给小骒马吃;把那木棒扔到水里,根部必然沉到水下,梢部必然浮在水面上;把那两条蛇放在柔软的绸缎上面,躁动不安的必定是雄,温顺不动的必定是雌。那孝子报告国王,国王向敌国照此回答,挫败了敌国的侵略野心。国王要奖赏那孝子,他说出真相,国王由此猛醒过来,认识到"老人有用",便下令废除了弃老于山中的恶习。[2]

以上两例都属于"智决难题"型,叙述废除"高丽葬"来由的故事中,还有与上记故事不尽相同的故事类型,其梗概如下:

从前有弃老的习俗。有一农民其父逢70 高龄,他用背架把老父背到山中,留下少许饭菜和背架,立即下山。走了一会儿,他回头一看,发现一起上山的小儿子很吃力地背着空背架尾随而来,他心中很纳闷便问道:"为啥不扔掉那背架?"小儿子随口回答:"等你也到了和爷爷差不多的岁数,不是也应该由我来背到山上扔掉吗? 留着它有用。"听了此话,他恍然大悟,重新返回山中把老父背回家里,好好供养。从此,弃老的习俗逐渐销声匿迹了。[3]

这个故事即属于张道和先生所说的"换位触动"型。而日本的" 弃老型"故事版本也颇多, 据统计已达29篇之多。[4]坪田让治编的《日本民间故事》中有《弃老山》一文,情节与"高丽葬"非常相似,天神给国王出的难题有识别蛇的雌雄、指认方直正等的两块檀木的根尾等。这个故事的一种异文《年高智不衰》,[5]则说弃老的习俗是"西纳罗公国的大公"规定下来的,以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为驱逐对象。将弃老习俗之废止归之于情者多见于文学作品,如《今昔物语集》说有子欲弃其母,负之入山,母于子背,以手折路旁之枝抛于途,子问母何故,母答恐儿忘却归路。子感悟,负母归养。可见这一类型的故事在日本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从结构主义故事学的角度分析,上面介绍的"弃老型"故事有共同构成要素,原因是什么呢?东亚各国的学者们普遍认为,印度佛经《杂宝藏经》中的"弃老国缘"故事是流行于东亚各国的"弃老型"故事的原型。说过去有一弃老国, 国法驱弃老人, 有一大臣孝顺, 在地下掘一密室孝养老父, 借老父的智慧解答了天神的问题, 终于使国王改变了弃老法令。这篇故事通过汉译佛经约在公元5 世纪就传播到中国。根据这个历史事实,刘守华教授指出:"载入佛经的《弃老国》故事的传播,无疑对中国及其邻近地区这类故事的构成发生过巨大影响。"[6]但我们不

能简单把这些故事看作印度故事的翻版,普列汉诺夫曾有一个著名论断" 一个国家的文学对于另一个国家的文学的影响, 是和这两个国家的社会关系的类似成正比例的。" [7]据专家论证"弃老型"故事可能产生在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过渡期,或母系社会晚期、父系社会早期。这个时期,人逐渐体认到老有所用的客观性和人都要老的必然性;前者显示了人类社会观的合理化,后者则折射了伦理观的逐步完善。"弃老型"故事正是对人类由弃老到敬老这一认知过程的反映。人们于是借用印度故事的结构形式,结合本地实际风俗、风物,编出了这一系列传说故事。在这里,社会伦理的认知过程、风俗习惯的演变历史乃至整个人类由野蛮而文明的历史进程,都在弃老型故事中得到了反映。

民族的风俗习惯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当产生它的历史条件发主变化时, 它也会随之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友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以及儒家"忠孝为本"道德伦理观的广泛传播," 尊老敬老" 逐渐成了东亚地区"国教"式的文化传统,人类也从弃老到敬老的精神发展史中逐渐获得了人性的自觉和文明的进步。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老龄问题日趋严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今村昌平重拍《楢山节考》,表现生命的含义与重量感,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参考书目:

[1]廖海波:《影视民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

[2]刘守华:《比较故事学论考》,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版

[3]陈勤建:《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版

注释:

[1] 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第86-87页

[2] 《韩国民族文化百科大事典》第2卷第445页,[韩]雄津出版社1996年

[3] 《韩国民族文化百科大事典》第2卷第44页,[韩]雄津出版社1996年

[4] [日]枝浦生:《弃老山和两墓制遗迹》, 载日本《口承文艺研究》第6号(1983年)

[5] 《亚非民间故事》,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版

[6] 刘守华:《比较故事学》,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165页

[7] 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 三联书店1961年版, 第1页

1

东亚文化圈111

东亚文化圈 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存在着若干个文明与科学的中心。以这些中心为内核,出现了若干文化地理板块,叫做“文化圈”,即由主要文化特质相同或相近、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多个文化群体(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共同构成的有机文化体系。由于不同民族、国家、地区间“文化位势差”的存在,导致先进文化自然向相对落后的一方传播,落后文化一方主动地汲纳、消化先进文化。两者的统一,就形成了文化圈。而东亚文化圈就是这众多世界文化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什么是东亚文化圈 复旦大学的姜义华教授认为,所谓“文化圈”,亦即一种“文明系统”,系统中的诸多国家享有基本共同的传统文化属性、文化特征,但它并不排斥现代性下的普世性和多元性;在强调同质性的同时,并不否认异质性。姜教授认为,不宜用某一民族的文化来标明或涵盖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就是说,不能用中国的文化来涵盖东亚的文化。他认为用“东亚汉文化圈”、“汉字文化圈”等名称来指代东亚文化圈是不合理的。中国东亚周边国家各有自身的民族文化,虽然汉字曾为东亚一些族群创造自己的语言系统时部分采用,在推进这些族群的文化交往和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宜将这些族群和地区统称为“汉文化圈”或者“汉字文化圈”。 南通师范学院副教授羽离子首先对欧洲东亚研究会主席汪德迈对“汉文化圈”的特征,即“使用汉字的区域”及“筷子”文化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一解释也未能对文化圈的确切内涵作出系统和有说服力的诠释。他认为,尽管学界在使用“汉文化圈”这一名词时将其当作了一个表面上很明确的专业术语,实质上其概念仍然是不可捉摸的。他个人建议使用“泛汉文化圈”的概念,因为这一概念所体现的模糊性可允许定性更松动些,在使用上也更具弹性,在理解上也更灵活一些,也使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更容易接受一些。 蔡豫在文章《东亚文化圈的历史分期初探》中这样定义东亚文化圈:“由主要文化特质相同或相近,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多个文化丛相连接所构成的有机文化体系。文化圈的重要因素有二:(1)多个文化丛具备共同文化要素。(2)多个文化丛有机相联。 概而言之,文化圈即一元有机的文化世界”。 综上所述,可以这样理解东亚文化圈:东亚文化圈是指历史上受中国及中华文化(或汉文化)影响、过去或现在使用汉字、并曾共同使用文言文(日韩越称之为"汉文")作为书面语(并不使用口头语言的汉语官话作为交流媒介)、受中华法系影响的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的文化、地域相近区域。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为汉字、中国式律令制度与农工技艺、中国化佛教。这些要素给东亚诸国的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深刻影响。 二、东亚文化圈的地理范围 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认为东亚文化圈的中心在古代中国文明的核心地区中原,中原文化是它形成的大本源;东亚文化圈的地理范围,东边是朝鲜、日本,东南是越南及其以南、

东方文化与东亚文化特质

东方”这个历史上约定俗成的人文地理概念,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两河流域的古亚述人将太阳升 起的东方称为“亚细”(意为“日出之地”)、古罗马人认为凡在东边的国家都属“亚细亚”,这是现在“亚洲”(Asia)一词的来源。而“东方”这一概念的外延比“亚洲”更广泛,地理学家把亚洲及北非洲 称作东方(East),并依次划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三个部分,其范围西至塞路斯、土耳其和埃及、东到中国、朝、日本,南达、印度河流域各国以及印度尼西亚诸岛、北抵太平洋西北部沿地区。 除地理学概念的东方外,还有历史概念的东方(Orient),它是伴随1、世纪欧洲人发现 东西洋航路、并适应其向东进行经济扩张的需要而产生的。一批西方学者在考古发掘的科学实证活动中,开始系统地对亚洲和北非洲一些文明古国的语言、文字、历史、宗教、艺术、风俗及其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东方学”。1年法国学者商博良对埃及象形文字成功地 进行了破译,此后英国学者H··林等对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解读告捷,使东方学得到突破性的 发展,从而奠定了埃及学、亚述学等东方学学科的基础。 与此同时,东方文学的研究也被纳入东方学的领域。精通梵语的英国学者威廉·斯最早确认梵文与希腊文、拉丁文、德文和波斯文之间的关系,并于1年把《达翻译成英语,第一次把印度古代文学介绍给西方。不过,早期有关东方文学的探索,基本上是处于发掘材料、确认语言文字、整理古典文献和译解作品的阶段。直到2世纪初俄国学者图拉夫的《东方文学论文集》等研究论著的问世,才标志着东方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已经发展起来。 年建国以后,我国习惯上将世界分为欧美和亚非拉两大阵营,与此相应,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界长期形成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将西方文学换称为“欧美文学”,东方文学换称为“亚非文学”。在国内高校中文系“外国文学”这门课程中,东方文学与亚非文学只是称谓不同,而内涵则基本一致。故而,东方文学与亚非文学这两个概念是可以互换的。就亚非文学的整体而言,自然应该包括中国文学在内,但由于我国高校中文系开设“中国文学史”,所以,在讲亚非文学时基本上不讲中国文学。 尽管由西方学者建立起来的东方学极大地促进了东方文化和东方文学研究的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文化殖民主义倾向十分强烈,因此,上述那种从西方人眼中观察、研究出来的东方形象与实质上的东方面目相去甚远,从而造成西方人对东方世界形成了一种极为矛的看法:一方面他们极力歪、低东方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从而以为白种人高于一切有色人种,欧洲才是世界文明的唯一发源地,是人类文化的中心;但是另一方面,源于异国情调的神秘向往,使他们在精神上虚构出一系列“东方神话”的意象。 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把世界历史划分为4个王国:东方王国(包括中国、印度和波斯)、希腊王国、罗马王国和日耳曼王国。他认为世界历史的走向大体与太阳运行轨迹相似,也是从东方走向西方,东方是世界物质和精神历史的起点。可见黑格尔承认了东方各国光辉的历史成就。当今较为流行的共识是把世界文化划分为4大体系:欧洲文化体系、阿——伊斯兰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和汉文化体系。欧洲及其相关的美洲、澳洲拥有统一的种族类型、基于同一语系的语言和同一模式的文化传统,这决定了欧美澳三洲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一脉相承,有着历史进程的整体性和共同性。相比之下,包括三大文化体系的东方世界却是个纷繁的复合体、无论在地理、种族,还是在语言、心理素质、宗教、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千差万别,自成体系。如印度文化体系除印度外,

北京的传统文化

北京的传统文化 高二一班岳婷 24 北京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法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农民家都是四合院。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北京的胡同 老北京,老胡同,已经成为北京文化的一个象征。到北京不到北京的胡同看看,那您可太遗憾了。全世界所有的城市都有街、巷,称谓大体相同,某某街、某某道,而只有北京叫“胡同”。北京的胡同里蕴含着浓郁的平民气息,多彩的百姓风情,像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北京的京剧 京剧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剧,又叫梆子。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 京剧是流传北京、河北、天津及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在国外,它往往代表着中国的戏曲艺术,所以又被称为“国粹”。 北京的小吃 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清代《都门竹枝词》云:“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这些小吃都在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叫卖,人们无意中就会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称之为“碰头食”。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黄宇20031810609 金融6班 祖先留给世界的“四大发明”,留给我们一叠叠厚厚的典籍,一座座古老的建筑,还有“沉重”的思想文化。当每一个人开始打开传统的大门时,瞅着鳞次栉比的故宫千间房,望着活如烟海的发黄的书页,我们张大着嘴巴、目瞪口呆。面对着一大堆宝藏。我们不知去拿哪一件,不知哪一件是我们最需要的,我们想都拿走,却又无能为力,于是不如都不拿吧!存起来吧。另一方面,现代的物质文化是太丰富了,又是那么的简单、直接,何不去享受这些呢!我们对物质的需要得到大大的满足,同时,物质的丰富又大大刺激了我们的需要。千年历史抛给了我们一个难题,怎样去处理两者呢? 建筑、绘画、文学、宗教留给我们的是无遐的思考,在物质基础上,祖先给我们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在其中,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故宫的皇朝的威严、敦煌厚重的信仰、八大山人的空远的意境。在那个时代,哲人、文人们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在文章上耗费了大半生的精力,在极端贫困之中,仍高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今天,我们困惑,吃不饱,为什么不去工作,不去挣钱,文化能支撑一个人的生活吗?我们身在高度物质化的社会里,和社会的频繁接触中偶尔会思考一些,偶尔会欣赏一下古代的思想,但那些内容太多、太枯燥、太晦涩,我们用电视剧的形式去“篡改”历史,没有人反对,多么生动形象,符合现代生活气息。不知道的人认为传统文化不过如此,知道的人痛心疾首。我们堂而皇之的在历史前面加上了现代。现代的历史——多有现代气息的一个词。 北京的古建筑正在受到“围剿”,那些古老的胡同正在消失,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正受到“侵蚀”,南京的古城墙也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段段地“塌倒”,这便是现代人的态度,至少是许多人的“传统”意识。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真是越来越虚弱,正颤抖着迈向21世纪。也许是中国人被传统束缚的太久太久,所以反抗的精神也越大,摆脱的力量也越大。传统文化的外在物质表现建筑、绘画等的逐渐消失是历史的必然,但其中的精华精神文明不应被历史所遗忘,我们能够跳出传统的文化束缚吗?可以在一个新的阶段开始吗?当然不可能,但我们

老北京习俗

老北京习俗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一顶新毡帽!?老北京人过年,一般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旧时北京的一首民谣中说:老婆老婆你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腊月初八,家家熬腊八粥,传说这天为佛祖得道之日。当年释迦牟尼用钵化缘,化得五谷杂粮充饥,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腊月初八也用多种米、豆熬粥供佛。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灶仪式,人们在灶君神像前供上关东糖、清水和秣草,送灶君爷?上天?。人们如此尊重这位灶君,是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灶之后,人们开始准备过年。家家都要彻底清扫,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门上贴门神,门框上贴春联,门楣上挂?挂笺?,门前插芝麻秸,屋内窗上贴剪纸,墙上贴年画。 除夕和初一是春节的高潮。当时的旧俗很多,既不许动剪刀,也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三十晚上,大街小巷不时传来?送‘财神爷’的来了?声音,于是家家户户都有人跑出门外,以几枚铜元请过?财神爷?,在家里面恭恭敬敬地供起来。除夕之夜,照例不睡觉,叫做?守岁?。大家围炉共坐,笑语喧阗,喜上眉梢,欢腾室内,小孩子们则在街上放鞭炮。夜半子时,合家坐到一起吃?更岁饺子?,即开始了新的一年。 北京春节期间,另一番盛况就是庙会和民间组织的各种花会。旧时的北京城内及郊区,共有七百余座庙宇,春节期间,大小庙宇均向香客、游人开放。在庙内及门前设有集市,称做庙会,北京庙会以白云观、大钟寺、东岳庙等处最为著名。郊区的花会在春节期间最为活跃,几乎村村都有,花会表演的项目繁多,有高跷、旱船、太平鼓、地秧歌、幡会、狮子、小车、竹马等。有些村子还要搭上大棚,悬灯结彩,表演各种节目。 喜气洋洋的气氛,五颜六色的年画,劈啪做响的鞭炮和人们暖融融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温暖

从《楢山节考》看东亚文化圈中的“贱老”民俗

从《楢山节考》看东亚文化圈中的"贱老"民俗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08级博士生胡玲玲 《楢山节考》是今村昌平根据深泽七郎发表在权威文学杂志《中央公论》上的著名短篇小说《楢山小调考》改编而成的。"节"就是歌的意思,片名大意是山歌的介绍和研究。该片1983年获得了第3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影片所讲的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日本信州深山里一个偏僻的村落。小山村后的楢山连绵不断,峰顶终年积雪,将村庄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由于生活的极端贫困,村子里没有多余的粮食让没有生产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吃。这里有个习俗:每户人家,只有大儿子可以娶妻生子,其他男人只能干活,不许结婚,他们被称作"奴崽"。至于老年人,一到了70岁,就要由儿子背到村后的楢山上去,任其自行消灭。 "树墩儿"家的阿玲婆69岁,也快到该参拜山神的年龄了,但她的身体却还是那么硬朗,结实的牙甚至还咬得动松子和蚕豆。阿玲婆对于自己要去参拜楢山似乎并不很在意,只是忙于操办大儿子续弦的事。她的第二桩心事是二儿子利助,他身为"奴崽",无权娶妻,这让她从心里可怜他。她决心在去参拜楢山之前给他找个女人,让他尝尝男女之欢的滋味。深秋,红叶已经落尽,阿玲婆终于把上山前该料理的事情都办清了,于是便放心地决定了上楢山的日期。最终由大儿子辰平依照村里的规矩背着母亲上了楢山。影片最后下起了大雪,山顶上雪花纷飞,身着银装的楢山仿佛一座神山,默默无语。 《楢山节考》表现了日本北部山区楢山村残酷的生存状况,影片扣住人类生存发展意识这一线索,反映了日本边远山区人民的求生意识与手段。这部以人性论的观点表现日本山区的贫困和人民愚昧的影片震惊了国际影坛,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事实上,"贵壮贱老"的观念及习俗在世界的许多国家许多民族中都曾存在过,而且东亚地区的这一习俗具有更强的相似性。就我国而言,民族学的资料显示," 贵壮贱老" 习俗圈在我国北方地区覆盖面是非常广泛的。从地域上看, 东到日本海和鞑靼海峡, 北极黑龙江以北, 西至大漠的广大地区,均在历史上存在过这种习俗。从民族上看, 肃慎族系的肃慎、挹娄、勿吉、黑水靺鞨, 东胡族系的乌桓、鲜卑和契丹, 以及匈奴人等,在文献中都明文记载有" 贵壮贱老" 之习俗。 "匈奴,......壮者食肥美, 老者饮食其余。贵壮健, 贱老弱。" (《汉书·匈奴传第六十四上》) "乌桓者......贵少而贱老, 其性悍塞。怒则杀父兄, 而终不害其母, 以母有族类, 父兄无相仇报故也。"(《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 "东肃滇氏一名挹娄, 妇贞而女淫, 贵壮而贱老......性凶悍,以无忧哀相尚。父母死, 男子不哭泣, 哭者谓之不壮。"(《晋书·列传第六十七·四夷》) "突厥者, 盖匈奴之别种, ......其俗被发左衽, 官庐毡帐, 随水草迁徒, 以畜枚射猎为务。贱老贵壮, 寡廉耻, 无礼义, 犹古之匈奴也。"(《周书·列传第四十二·异域下》)"其地气候大寒, ......重壮贱老, 母拜于子, 子据于父, 出入皆少者在前, 老者居其后。"(《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吐蕃上》) "靺鞨, 盖肃慎之地, 后魏谓之勿吉? ?俗皆编发, 性凶悍, 无忧戚, 贵壮而贱老。"(《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北狄》)

论汉字文化圈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01年第2期(总第111期) 论汉字文化圈Ξ 史继忠 (贵州省文史馆研究员,贵州贵阳 550001) 摘 要:“汉字文化圈”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局限于汉族,而且影响国内许多民族,并辐射到东亚及东南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汉字;文化圈;民族 中图分类号:H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3X(2001)02-0045-04 On the Cultural Circle of Chinese Characters SHI Ji2zhong (Guizhou History Culture Institute,Research Fellow,Guiyang,Guizhou,550001,China) Abstract:“The cultural circle of chinese characters”makes an impontant part of world culture l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Han nationality but has influenc upon many minorities at home,In addition,it has exerted a great impact upon East Asia and S outh2 east Asia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 ey w ords:chinese characters i cultural circle;Nationality “文化圈”的理论,是德国的格雷布内尔和奥地利的施密特创立的,核心是文化传播论。文化的多元性是无可否认的事实,然而,在历史长河中,有的淘汰,有的衰落,有的崛起,于是,获得优先发展并处于强势的文化,便向四周辐射,影响其他文化,形成一个具有某些共同因素的文化圈。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文化圈,说法不一。即令把它减少到最低限度,“汉字文化圈”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不仅存在,而且范围极广,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汉字是它的重要标帜,用汉字来表现各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制度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等等。在这里,汉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正如法国学者汪德迈在《新汉字文化圈》中所说:“这一文化区域所表现的内聚力一直十分强大,并有鲜明的特点。它既不同于印度教、伊斯兰各国,内聚力来自宗教的力量;又不同于拉丁语系或盎格鲁—撒克逊语系各国,由共同的母语派生出各国的民族语言。这一区域的共同文化根基,源自萌生于中国而通行于四邻的汉字。” 站在世界文化的高度看,“汉字文化圈”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它是对世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圈之一,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本文分三个层次叙述:汉族、汉字和汉文化的形成为“本圈”;由于它的主导作用 而影响国内其他民族形成“内圈”;而它在国外的扩散则构成“外圈”。 一 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人口超过10亿。汉族的形成,与别的民族显然不同。如果说世界上许多民族走的是“同源异流”逐步分化形成道路的话,那么,汉族则走的是“异源同流”的路,融合了许多民族成份,吸收了多种民族文化,逐渐成长壮大。对此,毛泽东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 汉族的形成,无论如何也不能脱离“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背景。汉族渊源于“华夏”,而“华夏”则是夏、商、周不同部族的结合体,谓之“诸夏”或“诸华”。秦汉是“华夏”演变为汉族的重要时期,前提是中原经济发达、文化高涨、政治空前统一,因而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形成共同的文化特征,于是周边民族便把汉朝版图内具有这种文化特征的人统称为“汉人”。魏晋南北朝,匈奴、鲜卑、羯、氐、羌纷纷内迁,中原汉人大量南移、文化交融,血缘混杂,促进了汉族的发展。唐代呈开放势态,许多“胡人”留居中原,一部分汉人又移往边疆、吸收的民族成份更加广泛。宋辽金元时期,西夏、契丹、女真、蒙古相继而起,北方民族南下,有相当一部分融入汉族。明 Ξ收稿日期:2000-12-24

北京民俗博物馆详解

北京民俗博物馆详解 商户描述 推荐理由: 始建于元代延佑六年(1319),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占地6万平方米,古建376间,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宫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的东岳庙为国家祀典之所,民间祭祀活动则更为盛大,成为具有丰厚底蕴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心,故修复后辟为北京民俗博物馆。每逢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本馆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北京民俗博物馆是了解北京、认识北京的窗口。 营业时间:逢周一闭馆,每天10:00-16:00开门。 交通路线:公交:101、109、110、112、750、813、846、855、858等神路街站均可到达。地铁:朝阳门站下车向东500米即到。 更多详情

场所介绍 北京民俗博物馆(北京东岳庙管理处)是北京唯一国办民俗类专题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141号,馆址设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岳庙内。 北京东岳庙始建于元代延祐六年(1319年),由元代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吴全节出资修建,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后经明清两朝不断扩建,逐渐形成中路正院和东西跨院的建筑格局。全庙占地约47400平方米,古建300余间,集中体现了元、明、清三代建筑风格,堪称古建瑰宝。历史上的东岳庙为国家祀典之所,民间祭祀活动则更为盛大,成为具有丰厚底蕴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心。1996年,北京东岳庙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成立北京东岳庙管理处和北京民俗博物馆。1999年,北京民俗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建设成为北京民俗的研究中心、展示中心和活动中心是北京民俗博物馆的建馆宗旨。先后举办有“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等各类学术研讨会数十次,出版有《北京民俗论丛》、《老北京传统节日文化》等书籍。馆内常年举办民俗展览,推出了《人生礼俗文物展》、《老北京商业民俗文物展》等大型展览十余部。在春节举办的东岳庙庙会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逢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游园活动。依托馆内东廊院建设的东岳书院为公众提供传统文化讲座服务。博物馆已逐渐成为京城市民和各地游客了解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特色介绍 1、民俗展览

第七章、近代多元文化圈的形成 第二节、东亚文化圈

壹、區域與特色── 一、區域:東亞文化圈涵蓋的區域主要有中國、韓國、越南、日本等地,而以中國文化為主要的文化擴散中心。 二、特色:(一)內涵:東亞文化以中國的文明為基礎,漢字、儒教、律令、中國化的佛教及科技為其五大特色。 (二)依據:西嶋定生提出四要素說;高明士則加科技一項,即天文、曆法、陰陽學與算學、醫學等。貳、形成過程── 一、中國:儒家思想自漢武帝時代(B.C. 140-B.C. 87)開始受到重視,與漢字系統和律令法制等皆為文化的要素。 (一)漢代: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歷代都以儒家思想、輔以法家治術,作為統治國家的核心思想。 1.原因:(1)儒者尊君:儒家豐富的知識與其王道的政治理想,頗能擡高君主的身價與其崇尚虛名的心態。 (2)利於統治:儒學強調社會秩序與個人對家國的義務,適應於以農為主、重視宗族的民間社會。 2.結果:儒家思想成為華夏民族重要的價值觀,與此配套的還有漢字系統及中國的律令法制等文化要素。 (二)唐代:1.宗教的興盛:漢末到唐代(魏晉南北朝)的混亂期,道家及佛教的思想盛行,成為穩定社會的力量。 2.佛教的漢化:佛教更以組織嚴密的宗教傳播方式在中國發展,甚至具有政治及經濟上的影響力。 (三)宋代:1.知識分子掌握利權:儒家思想、律令制度與佛教等核心的價值體系,已為上層菁英階級所持有。 2.愚民政策維繫社會:透過傳統市集的說書、戲曲表演等民間休閒活動,深入下層社會民心深處。 二、韓國:即古代朝鮮;西元前四世紀,中國的金屬文化傳入,後擴散至日本;漢武帝時,朝鮮曾為中國郡縣。 (一)漢字:據考古發現,至遲在戰國晚期,漢字已輸入朝鮮半島;漢族也曾在平壤成立政權,利於漢字流通。 (二)儒學:1.發展:朝鮮三國(高句麗、新羅、百濟)都強調灌輸儒家精神,作為維持貴族社會秩序的一種手段。 2.事例:朝鮮與中國往來密切,文化交流不斷;高句麗即仿中國制設立太學(372),教授儒家經典。 (三)律令:中國古代的律法發達;朝鮮也明顯地受到唐律(高句麗)及明律(李朝)的影響,中國文化的影響甚深。 (四)佛教:佛教傳入(372)後,逐漸擴散至各階層;時至今日,中國化的佛教仍是許多韓國人心靈的重要寄託。 (五)小結:1.影響:十九世紀後半,韓國向西方及日本學習,中國文化才受到挑戰,但文化的影響依舊存在。 2.事例:南韓國旗運用中華文化中的太極圖與八卦,象徵陰陽互生,兩儀互動等宇宙自然的和諧。 三、越南:越南自瀛秦以來直到唐代,長期由中國統治;因此漢字及中國文化亦隨著統治權的行使而傳入越南。 (一)簡史:1.三國:孫吳建國,士夑出長交州,禮賢下士,文風大盛。其後,中國繼續統治至五代後晉時期。 2.宋初:十世紀獨立(939)後,政權數度易主;1070年(北宋),越南設立學校,實施中國式的科舉。 3.明初:明軍介入政爭(1407),越南又成為中國領土;後雖獨立(1428),但文化上明顯具中華色彩。 (二)特色:1.律令:除受到唐律影響外,十五世紀時(明代),越南更以唐律、明律為參考,制定了六卷的刑律。 2.漢字:(1)影響:越南文字在說明哲學、技術、官僚組織,以及文學方面等,仍然使用大量漢字。 (2)事例:越南話語的「謝謝」,發音為“Cam on”,也很接近河洛話語的「感恩」一詞。 3.其它:十八世紀末,法國勢力漸漸滲入越南南部(交阯支那),越南的政治及文化始受到西方影響。 (三)小結:中華文化對越南影響至今猶存。正因文化上的距離相近,使得越南現在成為台商南向發展的據點。 四、日本:三世紀時,藉中國文獻的記載,進入有史時代;四世紀時,以畿內大和為中心的統一國家大致形成。 (一)漢字:西漢末年,漢字已輸入日本列島,此由今日在九州到畿內的考古遺跡所發現王莽時代的貨幣可知。 1.簡史:東漢光武中元二年(57),中國史書記載「倭奴國」奉貢朝賀;自此以後,日本與中國接觸頻繁。 2.淵源:日本與朝鮮往來頻繁,透過朝鮮,日本自然接觸到漢字;而歸化至日本的中國遺民亦傳授漢字。 (二)儒家:五世紀初,百濟博士王仁攜論語、千字文等經典赴日,為學問輸日之始,儒家思想亦是此時傳入。 (三)文物:經過三個世紀,至七世紀(隋)初,日本為因應隋、唐與新羅的壓力,急欲吸收高度文化使其更生。 1.簡史:(1)聖德新政:593年,推古天皇即位,外甥聖德太子(574-622)攝政,奠定國家由衰轉勝的基礎。 (2)大化改新:孝德天皇在位時(645-654),實行大化革新(646),派出遣唐使,大量吸收中華文化。 2.內涵:(1)代表:用漢字進行文字整理,輸入許多文物制度、生活習慣、學術思想及大乘佛教、禪宗等。 (2)其它:佛像及建築藝術也直接間接由中國或朝鮮的百濟傳入;由於皇室熱心吸收,發展快速。 (四)律令:律為刑法,令為行政及民法,合而為治國法典。八世紀的養老律令(718),即受到唐朝法律的影響。 (五)小結:1.漢字使用的普遍:時至今日,漢字仍在日本社會與知識界中,與假名文字同樣扮演重要的角色。 2.傳統中國的影響:政府官員的職稱也充滿中華文化的色彩,如主管衛生部門的稱為「厚生省」。 (1)代表:值得一提的,世界各地頗受好評的日本清酒,從古至今清酒的首席釀酒師都稱為杜氏。 (2)原因:根據學者考證結果,正是出自中國的酒神──杜康;可見日本受中華文化影響之深遠。參、檢討── 一、中國文化歷久不衰:中華文化是東亞各國文化上的母國,中國對於此區內的影響力與中國的國力形成正比。 二、東亞世界華風不減:十九世紀中葉,西力東侵,中國文化才逐漸式微;但是各國至今仍見中華文化的痕跡。肆、補充── 一、關鍵字詞:朝鮮、日本、越南、漢字、儒教、律令、中國化的佛教、科技、漢武帝、陽儒陰法、大化革新。 二、東亞世界:西嶋定生,〈東亞世界的形成〉《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二卷,北京,中華書局。 「『東亞世界』是以中國文明的發生及發展為基軸而形成的。在黃河中游地區誕生的中國文明,在質的發展過程中,從華北到華中、華南,不斷擴大其領域,而及於中國全土。隨着中國文明的發開,其影響進而到達周邊諸民族,在那裏形成以中國文明為中心,而自我完成的文化圈。……所謂自我完成的文化圈,是指在這個文化圈的共通諸文化,受到在中國起源的文化的影響,同時,在這個文化圈內,諸文化又具有獨自的和相互關聯的歷史結構。……具體的說,這樣的『東亞世界』,是以中國為中心,包括其周邊的朝鮮、日本、越南以及蒙古高原與西藏高原中間的河西走郎地區東部諸地域……它的領域是流動的,不是固定的。……構成這個歷史的文化圈,即『東亞世界』的諸要素,大略可歸納為一、漢字文化,二、儒教,三、律令制,四、佛教等四項。其中,漢字文化是中國創造的文字,但漢字不只使用於中國,也傳到與其語言有別又還不知使用文字的鄰近諸民族。由是在這個世界相互表達意志乃成為可能,同時也使中國的思想、學術的傳播成為可能;而其他三項…… 也都以漢字作為媒介,在這個世界裏擴大起來。儒教,是由春秋時代孔子之教開始,到漢代成為國教,以後長時期作為中國王朝的政治思想。傳到周邊民族,尤其是朝鮮、日本後,影響國家的政治思想或者社會倫理思想。 律令制,是以皇帝為至高無上的支配體制,通過完備的法制加以實施,是在中國出現的政治體制。此一體制,亦被朝鮮、日本、越南等採用……。至於佛教,不用說是從印度經由中亞而傳到中國;此處所說的佛教,不僅指宗教,與其一起的建築、雕刻、繪畫等佛教美術也隨之普及。上述除了律令制以外的『東亞世界』超越時代的共通性的要素,均屬於精神文化諸現象……是思想上乃至宗教上的文化圈。。」 三、東亞世界的形成: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二卷,出版資料仝前,1993年10月。 「作為『東亞世界』……的這些國家,其服屬並不是永遠的,而是中斷的。由於漢武帝對南越、閩越以及朝鮮的出兵,結果使這些國家……均被郡縣化,而接受中國王朝直接的統治。……漢代還曾授予……東夷之高句麗、扶餘等國王號或者侯號。……後漢……光武帝末年,首先將金印賜予倭的一個小國『奴國』的使者。此事表明,以朝鮮的樂浪郡為媒介,而間接受中國王朝影響的日本,由此開始與中國王朝直接的接觸。……但是這個時代仍未能使『東亞世界』的形成達成。……後漢王朝……三世紀時,在三國分立的形勢中滅亡……這三個政權,均試圖將各個外族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中。魏是朝向……鮮卑及高句麗、朝鮮,吳是朝向越人諸部族……倭女王卑彌呼由魏冊封為『親魏倭王』……四世紀初……樂浪郡為高句麗征服,中國王朝結束對朝鮮半島的直接統治……朝鮮半島進入三國鼎立狀態。同時倭國也大致由大和政權統一。然而東方諸國,彼此抗爭,為了擴張自己勢力,紛紛遺使朝貢中國,以求得庇護。……此後,朝鮮三國及倭國要各自孤立地展開其歷史,已經不可能。 他們相互間經常隨着中國王朝的動向而推展其歷史,並且通過這種複雜的政治關係,將中國的制度文物輸入各自國家。此時風靡於中國的佛教,就是以這個複雜的冊封體制作為媒介而傳播到各國,各國此時在公文方面使用的是漢字,而儒教的經典也傳進來。作為中國的藩國,對於規定制度的律令似也不能不關心。……六世紀末,隋統一中國……此時日本(倭國)從中國王朝的藩國地位脫離,有意作對等的國交,但對中國文物制度的讚仰却逐漸強化。……代之而起的唐朝,持續冊封體制。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斷然進行大化革新……相互抗爭的朝鮮三國中,百濟和高句麗因為違反唐朝的冊封關係,受到唐朝大軍的攻擊而滅亡,只有新羅仍作為唐朝的藩國而存續着。……十世紀初葉唐朝滅亡……越南脫離中國王朝的統治而獨立,日本也弛緩了律令制……五代之後,成立了宋朝,中國再次出現統一王朝……與鄰近諸國的關係,和唐朝相較,有着顯著的不同,中國王朝已經不是主宰『東亞世界』冊封體制的宗主國……但……宋朝依然是『東亞世界』的中心,是這個世界的支配者,只不過這種支配不是在政治方面,而是在經濟與文化方面。宋朝改變了『東亞世界』的原理,並使之持續下來。…… 宋朝……國內經濟的發達,進而需求國外的市場,於是南海地區、高麗、日本甚至遼、金地區一帶,均包含在其市場圈內。……結果,宋錢不只流通於國內,在『東亞世界』各地也作為其市場圈的通貨而流通着……另一方面,宋朝開始大量印刷書籍……透過商業交易而行銷於各地。……精神文化……物質文化,也隨着商業交易的波紋而傳達各地,其技術的傳播使遼、高麗及日本的陶瓷器製造日漸發達,宋朝的佛教傳至高麗、日本…… 南宋的朱子學傳至朝鮮,其後成為李朝的國學;鐮倉末期傳至日本,又成為日本朱子學的基石。經過這些變化,

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

《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80、0 分) 1 ()从社会治乱出发,认为应该“兼而爱之”。(1、6分)1、6分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正确答案:B 我得答案:B 答案解析: 2 民粹主义主张以()为中心。(1、6分) 1、6分 ?A、 个人 ?B、 国家

政党 ?D、 群众 正确答案:D 我得答案:D 答案解析: 3 ()得诗称为文天祥在狱中得精神支撑。(1、6分)1、6分 ?A、 李白 ?B、 孟浩然 ?C、 杜甫 ?D、 李商隐 正确答案:C 我得答案:C 答案解析: 4 务实哲学传统得积极意义不包括()。(1、6分)1、6分

有利于接受唯物主义 ?B、 有利于促进树立全民宗教信仰 ?C、 使中国人具有天然得革命传统 ?D、 有利于中国得改革开放 正确答案:B 我得答案:B 答案解析: 5 国外关于传统得代表性著作《论传统》就是()得著作。(1、6分)1、6分 ?A、 巴特勒 ?B、 希尔斯 ?C、 庞德 ?D、 弗罗斯 正确答案:B 我得答案:B 答案解析:

6 中国人崇尚真理得悲剧精神最初体现在()。(1、6分)1、6分 ?A、 儒家经典 ?B、 远古神话 ?C、 唐宋诗词 ?D、 明清小说 正确答案:B 我得答案:B 答案解析: 7 在先秦各家中,()特别强调自由。(1、6分) 1、6分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墨家 正确答案:C 我得答案:C 答案解析: 8 经验主义哲学容易导致()。(1、6分) 1、6分 ?A、 肯定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B、 否认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C、 只承认直接经验,不相信间接经验 ?D、 只承认间接经验,不相信直接经验 正确答案:C 我得答案:C 答案解析: 9 从义离不开利这个角度上说,利就就是()。(1、6分)1、6分 ?A、 善

结合所学内容概述丝绸之路开通与东亚文化圈形成的关系

结合所学内容概述丝绸之路开通与东亚文化圈形成的关系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最早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它包括通过阿富汗北部的丝绸之路、通过西藏到尼泊尔和印度的商路、海上商路,以及在张骞的时代就存在的连结印度阿萨姆和中国西南部的路线。 日本与中国最早开始交往是通过丝绸之路,后汉书中有记载历史上最早的中日关系“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在隋唐时期,日本的遣唐使也带回了很多的物品,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往来频繁,7世纪后期,新罗与唐婵往来频繁且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以新罗人为最多,唐朝进口的物品中以新罗货居首位。 宋代还鼓励商船往来,把征税叫做“抽解”或“抽分”,把官方买取叫做“博买”或“博易”。宋元两代市舶司贸易有 400 多年之久,形成了一个环中国海的稳定的贸易系统,一个宏伟的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使东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越发的便捷,它是连接东亚、西亚和地中海的一条世界贸易的古道。但是丝绸之路上传递的不仅有丝绸, 还有一种信息。在丝绸之路上流动的是一种夹带着精神的物质。通过丝绸之路,中西文明第一次碰撞,并在以后的历次碰撞中互相激发、互相学习、互相从对方的体系中汲取本文化发展需要的养份,相互滋润,使得人类在征服与被征服中不断地向前发展。 长期以来,汉字作为传播文化信息的重要媒介物,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为核心,逐渐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以及越南等周边地区,形成了所谓的东亚文化圈。之后这些地区的语言系统中不断演变和发展成新的文字形态。且东亚文明的文化基石是儒家思想或儒家伦理,它对东亚农业、工业和现代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巨大作用的根源在于,儒家学说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形成了一种适合中国乃至东亚特色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又培育生发出一条底蕴深厚的文化价值魅力链。 丝绸之路并不只是一条简单的直线,而是一条以主干道为依托而形成的具有辐射性的四通八达的商道。丝绸之路被认同并投入使用的最初动因是人们需要利用它进行物物交换,然而同时信息的传播也随着物质的交换在相同的时空产生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信息遵循了一种自高级文明部落向次高级文明部落流动的秩序。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国与东亚的原有道路得以衔接起来。,这些地区是当时中国丝绸贸易的集散地,也是世界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中心。这条以传播丝绸到外国的航路, 在传播丝绸的同时,对促进各国之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传播和影响,起了重要的 媒介作用。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有关人员: 一、课题题目: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 班级:高一【4】班 起止时间:2014年07月24日至2014年09月08日 二、学科领域:历史文化类 三、指导老师:肖金明 四、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张宇成:负责上网查阅资料 徐铭扬朱炜涵:负责邀请指导老师参与并询问老师相关问题 楮文才:负责整理资料 王世杰:负责将讨论结果写为研究报告并上交 课题小组组长:王世杰 课题小组组员:楮文才徐铭扬朱炜涵张宇成 课题小组指导老师:肖金明 内容提要: 首先,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然后,我们的课题小组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采取注重实事求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有:上网,上书店查找资料;询问历史科老师、对历史颇有研究的人士;小组讨论、分析。 其次,经过我们课题小组的努力,克服了种种阻碍,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已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了成功。 最后,通过我们课题小组的讨论分析我们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与流变,曾经有过五次大的西学东渐过程。虽然使我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它的质与核还是很本色的。这是由于我国民族文化构成的特殊性所致。这其中是有了儒、释、道、法、名、阴阳等类文化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可能,而由这些类文化构成的我国传统文化,又极其充分地适应了中国人的攻守进退等各个方面的生存与繁衍的需要。这之中既有它的社会性,也有它的自然性;既有它的群体性,也有它的个体性;就个体讲,有心理调节的需要,也有一个人年龄、体质、细胞活力和“力必多”的原因。所以我国传统文化比起其他诸如西方文化来要牢固得多,包容性要强得多。它不仅在种种冲击下,保持了自己本体性,而且还兼容和同化了许多我国其他民族的文化,如蒙古族文化和满族文化等,以及其他外国文化。 本次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传统文化对现代文明有何影响?对于这一影响我们有何启示?正文:

东亚文化研究

《东亚文化研究》 《东亚文化研究》是一本学术性比较高的著作。张立文,本书的作者。是一级教授、著名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 在50多年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教学研究中,建构了中国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新人学的理论思维体系,率先建构了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和危机(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价值)的和合学哲学体系,培养了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访问学者、进修生近百名。 《东亚文化研究》为我的论文写作提供很大帮助。众所周知,韩国和中国共属我们东亚文化圈。家门口的异国情调。同处亚洲大陆东部,又共属儒教文化圈,地缘的临近为中韩两国的文化的交流提供便利条件。共同的外貌特征,相同的姓氏,名字,这些客观条件带来的熟悉与亲切感打破了跨国文化交流的第一道屏障。然而,中韩两国文化终究有不同之处。单一民族带来的强烈民族气息使韩国充满了浓郁的异国情调。 现代化在东亚(包括东南亚)的胜利进展是二战后最令人激动的现象之一。如果说,日本的繁荣还只是非西方国家发展的特例,亚洲“四小”的成绩又因其相对狭小的规模而限制其普遍意义,那么中国,东盟,印支国家的急起直追,迫使人们重新认识东亚奇迹。90年代以来,东亚持续上升的趋势,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为展望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文化圈的前景提供了基础。 追溯根源,在历史地位上存在着一个极其广袤的中华文明圈。此文明圈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汉文化的学习和认同。汉文化圈包括中国,日本,越南,朝鲜等。经过中国国文化改造过的佛教,传入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在宗教影响下的绘画,医学,建筑,音乐和人物,都带有强烈的中国文化特色。儒学在日本,朝鲜,越南已深入到各自的生活方式,伦理观念,政治制度之中,与在汉“文化圈”的核心地区—中国的表现形态非常接近。 从中国到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似乎在公元4,5世纪时已经形成。唐,宋时波斯人与阿拉伯人的祖先也利用这些航线。到广州,杭州,等地传教与通商。元世祖忽必烈视中国“海洋政策”的鼻祖,除了两次东征日本外,曾用“舟师”去征伐战成和交扯。 这些知识都是在读东亚文化研究才了解到的。现在深感东亚文化的深邃与悠久。我们作为现代化的东亚人也要好好研究,探讨,了解东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做一个合格的东亚现代人民。我们每个人都要之努力!

老北京民俗文化亟待拯救_人生故事

老北京民俗文化亟待拯救 天桥,作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曾经的天桥鼓曲,演艺名家,吸引了许多人驻足流连。京韵大鼓创始人刘宝全、北京琴书泰斗关学曾、西河大鼓马派创始人马连登父女、奉调大鼓演员魏喜奎等一批鼓曲艺术大师,成就了那个时代的辉煌。然而时过境迁,随着大师们的离去,天桥的鼓曲艺术,逐渐消失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几乎销声匿迹了。 近年来,在文化部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宣武区一直在积极挖掘、整理、挽救民俗文化,特别是老天桥艺人留下的绝活儿。日前,宣武区文化馆联合天桥曲艺茶社举办了首届曲艺鼓曲培训班,面向全市“海选”弟子,免费学习鼓曲,其中包括京韵大鼓、单弦、岔曲、河南坠子、北京琴书、西河大鼓等,给天桥曲艺的未来注入了新的希望。

老北京民俗工艺 古老的记忆 2009年12月24日,老北京民俗手工技艺展演在新北纬饭店举行,当天下午不到3点钟,就陆续有民间艺术家前来展演。天桥皮影雕刻的艺人路宝刚、制作毛猴的艺人萧掌柜、雕刻核桃饰品的艺人核桃卢、胡同张,以及剪纸张、内画鼻烟壶、绢人、老北京木车的制作等宣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艺人,纷纷亮相,意欲现场制作,给宾客一展老北京绝活儿。 展演还没有开始,师傅们像变戏法一样,从自己带来的皮箱里搜罗出自己精心制作的老北京手工艺品,一一摆放好,等待来客。这些师傅,都是老北京手工技艺的传承人,个个身怀绝技,不容小视。剪纸艺术

家张晓林,为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创作了一幅题为《奥运之光照中华》的作品,据说用纸140张,面积达到了90平方米,还因此荣获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北京京城百工坊的刘星,凭借精湛娴熟的技艺,现独揽北京料器第七代传人宝座;玩核桃出“道”的卢晓荣,用核桃切片制作的花瓶、笔筒等工艺品独具特色;历经10年亲手打造“京城百米老街”的“胡同张”张毓隽,笔下的醋铺、鞋铺、蒸锅铺,几乎完全还原了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市井风情。 老北京民间文化 坚守的十年 为了张毓隽热爱的老北京民间文化艺术,妻子王玲玲和丈夫坚守了1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