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基础知识
电梯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十、 无机房电梯介绍
但是这一产品比前两代有了技术方面的突破, 特别是主机的突破应该说对无机房技术的普遍 应用提供了十分好的契机;不过共振共鸣问题 没有彻底解决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设计缺陷。同 时该种技术限制了速度及提升高度的提高。
由此而推出的第四代无机房电梯,从根本 上解决了前三代无机房电梯的缺陷,首先是安 全隐患得到解决,其次是共振共鸣问题的解决, 第三是速度上只要主机生产企业能够供应,提 升高度及速度不存在技术问题。所以第四代无 机房电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无机房电梯。
1845年英国汤姆逊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液压升降机; 1853年,美国技师奥的斯设计制造了一种绳索断裂 后,轿厢不会坠落的电梯的安全装置,开创了升降机工 业或者说电梯工业新纪元。 1857年,奥的斯在美国制造出了用蒸汽机驱动的载 重量为204.1kg、梯速为0.2m/s、速度为0.2m/s、行程为 五层的乘客升降机;
四、电梯主要部件的作用及安装位置5
(三)、层门口主要部件
1. 层门:设置在各层站的封闭门。 2. 层门门锁:装在层门内侧,门关闭后门锁锁紧,
同时接通控制回路,门锁 未锁好,电梯不能运行。 3. 呼梯盒:装在层门侧, 4. 层楼指示、到站钟等: 装在层门上方
五、电梯主要参数:
1. 电梯用途: 2. 额定载重: 3. 额定速度: 4. 层/站数: 5. 轿厢尺寸: 6. 门的型式 7. 拖动方式: 8. 控制方式:
十一、液压梯介绍
一、 液压梯的特点 液压梯是通过把油压入油缸使柱塞作直线运动,
然后直接或间接的轿厢做上下运动。 与曳引电梯相比有以下特点:
1.不需要机房,在地面设置也很灵活,且机房面积 占的不大,由于一般不设对重,井道利用率高,其 主要负荷由液压缸支承,对井道结构和强度要求低。
电梯基础知识

第一章概论一.电梯是现代物质文明和垂直运输工具电梯的雏形是公元前1115年至1079年间我国劳动人民发明辘轳。
1852年,世界上第一台在德国柏林电梯诞生了,采用电动机拖动。
以后,美国出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梯.美国人奥的斯研究出电梯的安全装置,开创了升降机工业或者说电梯工业新纪元.1857年,世界第一台载人电梯问世,为不断升高的高楼提供了重要的垂直动输工具。
1889年奥的斯公司在纽约试制成功第一台电力驱动蜗轮减速的电梯,这一设计思想为现代化的电梯奠定了基础,它的基本结构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二.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一般由以下几部份组成:1。
曳引系统2。
导向系统3。
门系统4。
轿箱系统5。
重量平衡系统6. 电力拖动系统7. 电气控制系统8。
安全保护系统三.电梯的分类按驱动方式分类:1. 交流电梯2. 直流电梯3。
液压电梯4。
齿轮齿条电梯5。
螺杆式电梯6。
直线电机驱动的电梯按用途分类:1。
乘客电梯2。
载货电梯3。
病床电梯4。
服务电梯5。
观光电梯7. 车辆电梯8. 船舶电梯9。
建筑使用电梯10。
其它还可以按其它方式分类。
第二章电梯的驱动根据电梯使用的不同要求,电梯的驱动可采用曳引驱动,液压驱动,卷筒驱动,及齿轮齿条,螺杆驱动等方式。
一.曳引驱动曳引驱动是采用曳引轮作为驱动部件。
钢丝绳悬挂在曳引轮上,一端悬吊轿箱,另一端悬吊对重装置,由钢丝绳和曳引轮之间的摩擦产生曳引力驱动轿厢作上下运行。
1. 绕绳方式电梯曳引钢丝绳的绕绳方式主要取决于曳引机组的位置,轿厢的额定载重和额定速度等条件.在选择,确定绕绳方式时应考虑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合理的能耗及有利于钢丝绳使用寿命的延长。
2。
曳引力计算在曳引轮槽中能产生的最大有效曳引力是钢丝绳与轮槽之间摩擦系数和钢丝绳绕过曳引轮包角的函数.3. 提高曳引能力的措施a。
改变绳槽形状及绳槽材料,提高摩擦系数。
b。
增大包角c. 增加轿厢自重4。
钢丝绳在曳引轮槽中的比压计算(参见教材)5。
钢丝绳在绳槽中的摩擦系数(参见教材)6. 曳引轮绳槽磨损的原因影响钢丝绳寿命的因素,一般也同样影响曳引轮的寿命,有如下几方面的因素:a。
简易电梯知识点归纳总结

简易电梯知识点归纳总结1.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动机带动钢丝绳或液压缸,使电梯的升降舱厢上下运动。
电梯通常由机房、轿厢、对重、导轨、悬挂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构成,各部分协同工作,实现电梯的正常运行。
1) 机房:机房通常设置在电梯井顶部或地下室,内部安装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用于驱动电梯升降。
2) 轿厢:轿厢是电梯运送人员或货物的装置,通常由钢板和门组成。
内部还配备有控制面板和安全设备。
3) 对重:对重是电梯升降的平衡重量,在轿厢上升时,对重下降,反之亦然。
4) 导轨:导轨用于引导电梯轿厢的运动方向,保证轿厢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5)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通常由钢丝绳(或钢带)和各种连接部件组成,用于连接轿厢和对重,保证电梯的升降运动。
6)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电梯的大脑,通过按钮、传感器和控制器等组件,实现对电梯的调度、监控和保护。
2. 电梯的类型根据驱动方式和使用场景的不同,电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乘客电梯、货物电梯、自动扶梯、观光电梯、医用电梯等,下面对其进行简要介绍:1) 乘客电梯:主要用于运送人员,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包括住宅、商业综合体、办公楼等。
2) 货物电梯:主要用于运送货物,适用于工厂、仓库等场所,能够承载较重的货物。
3) 自动扶梯:一种沿着倾斜轨道运动的电梯,主要用于繁忙地段的客流运输,如商场、地铁站等。
4) 观光电梯:设计独特、外观漂亮,通常安装在风景名胜区或高层建筑内,供游客观光使用。
5) 医用电梯:满足医疗设施对电梯的特殊需求,如医院内的病人转运和医疗设备搬运等。
3. 电梯的安全知识电梯是一种特殊的运输设备,使用和维护中需要注意安全事项,下面简要总结几点:1) 乘梯安全:乘客在乘坐电梯时,应注意遵守电梯使用规则,等待有序上下,不在电梯内吸烟、乱扔垃圾等,遇到电梯故障应按规定操作或及时报警。
2) 日常维护:电梯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故障检修等,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电梯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电梯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一、电梯的基本构造1. 电梯的组成部分电梯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轿厢、对重、导轨、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
- 轿厢:用于承载乘客或货物的部分,通常由钢板焊接或者冲压而成,其尺寸和承载能力根据不同的需求而定。
- 对重:用于平衡轿厢的自重,一般安装在导轨上,并通过钢丝绳与轿厢相连,起到平衡作用。
- 导轨:用于引导轿厢的升降运动,通常分为直线导轨和曲线导轨两种,能够确保轿厢稳定地运行。
- 驱动系统:用于推动轿厢的运行,通常包括电动机、减速器、钢丝绳等组成。
- 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系统和操作系统,用于控制电梯的运行、开关门等功能。
2.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轿厢上升或下降,在运行过程中,对重与轿厢的重力平衡,保证轿厢的稳定运行。
控制系统根据楼层按钮的指令,控制电梯的运行。
当电梯到达指定楼层时,控制系统会让电梯停在该楼层,并打开门。
当所有的乘客进出完成后,控制系统会在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电梯门并继续运行。
二、电梯的安全知识1. 电梯的安全操作规程- 乘坐电梯时,应按楼层按钮,不得在电梯内乱动或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乘客和电梯的正常运行。
- 当电梯出现异常或故障时,乘客应保持镇定,按下电梯内的紧急报警按钮,并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 在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不要乘坐电梯,应采取适当的疏散方式离开建筑物。
2. 电梯的日常维护和安全检查- 定期进行电梯维护保养,检查电梯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运行,保证电梯的安全性能和舒适性。
-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检查电梯轿厢、对重、钢丝绳、导轨、控制系统等部件是否有异常,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三、电梯的故障处理1. 电梯的常见故障- 电梯无法启动或停止: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电动机故障或控制系统故障引起的,需要检查相关部件并进行修理。
- 电梯无法平稳运行:可能是由于导轨、对重、钢丝绳等部件损坏或老化所致,需要进行检查和更换。
- 电梯门无法正常开合:可能是由于门轨偏移、门闩故障或控制系统故障引起的,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相关部件。
电梯基础知识培训资料完整版doc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电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电梯的结构组成电梯井道电梯轿厢及门系统电梯牵引系统电梯控制系统2.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起升和停靠过程电梯的紧急制动系统电梯的平衡系统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二、电梯的分类和用途1.电梯的分类根据使用场所的分类根据驱动方式的分类根据速度的分类根据载重量的分类2.电梯的用途住宅电梯商业电梯酒店电梯医院电梯工厂电梯三、电梯的维修与保养1.电梯维修的基本概念预防性维修紧急维修定期维护2.电梯维修的流程报修与问题诊断维修计划和工作安排维修执行和记录维修结果评估和控制3.电梯保养的重要性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延长设备寿命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四、电梯的安全管理1.电梯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电梯法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电梯维修管理规范2.电梯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安全隐患排查安全管理责任分工安全培训和教育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3.常见的电梯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电梯乘坐事故电梯停运事故电梯维修事故防止电梯安全事故的措施五、电梯的未来发展趋势1.智能化技术在电梯领域的应用电梯自动运行系统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电梯故障预警系统2.节能环保技术在电梯领域的应用电梯能量回收技术电梯节能控制系统电梯节能材料的应用3.电梯行业的发展趋势电梯的多功能化发展电梯安全性能的提高电梯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总结:通过本文,我们对电梯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电梯的结构、工作原理、分类和用途、维修与保养、安全管理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深入了解电梯的基本知识,对于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维修效果以及确保乘客的安全十分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电梯的运行原理和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电梯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2024电梯培训ppt全新(2024)

2024/1/29
27
10
03 电梯维护与保养
2024/1/29
11
电梯日常维护与保养内容
01
02
03
清洁电梯内外部
保持电梯门、轿厢、按钮 、显示屏等部位的清洁, 去除灰尘和污渍。
2024/1/29
检查电梯运行状况
测试电梯的上下行、开关 门、紧急制动等功能是否 正常。
润滑电梯部件
对电梯导轨、门轮、轴承 等部件进行定期润滑,确 保运转顺畅。
2024/1/29
5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
防超速和断绳保护装置
层门和轿门联锁保护装置
缓冲器
紧急停止开关和报警装置
当电梯运行速度超过一定值或 曳引绳断裂时,该装置能迅速 将轿厢制停在导轨上,并保持 静止状态,避免发生人员伤亡 和设备损坏事故。
2024/1/29
层门和轿门在未关闭时,电梯 不能启动运行,以防止人员或 物品掉入井道造成事故。
,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电梯应急处理
03
制定电梯应急处理预案,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
保障乘客安全。
21
电梯相关法规与标准解读
电梯相关法规
介绍国家及地方有关电梯安全的法律法规,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法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等。
电梯相关标准
解读电梯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 范》、《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等。
当电梯由于控制失灵、曳引力 不足或制动失灵等发生轿厢或 对重蹲底时,缓冲器将吸收轿 厢或对重的动能,提供最后的 保护,以保证人员和电梯结构 的安全。
6
在紧急情况下,按下紧急停止 开关可以使电梯立即停止运行 。同时,报警装置可以向外界 发出求救信号,以便及时得到 救援。
电梯的基础知识

乘坐电梯注意事项1严禁在电梯内外拍、踢、撞击、倚靠、强扒梯门和摇晃打闹;2 .禁止在轿门和层门之间逗留、用身体阻挡梯门;3 .严禁超载使用电梯;4 .切勿乘坐有异响、轿厢内无照明、电梯门关不上、轿厢地板与楼层不水平等状态异常的电梯;5 .勿让学龄前儿童、高龄老人或无民事行为责任能力的人员独自搭乘电梯;6 .遇火灾、地震或其它灾害时,请勿乘坐电梯。
被困在电梯里时应该怎么办?电梯都配备有通风系统另外,电梯有很多缝隙这些缝隙一般来讲足够人的呼吸需要1 .保持镇定,稳定情绪,不要自行向电梯外翻爬;2 .找到电梯内的紧急报警装置,通过报警装置向外界求救,或者拨打“96333”热线报警求助,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应急处置中心“96333”热线全天候待命,全力保障电梯应急救援处置;3 .向外发出求救信息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采取相关措施,不可擅自采取撬门、扒门等错误的自救行动,应该在电梯内静待专业人员开门救援。
电梯急速下坠该怎么办?1迅速把每层楼的按键都按下,当紧急电源启动时,电梯会马上停止继续下坠;2 .头、背部紧贴电梯内部呈一直线,运用电梯墙壁作为脊椎的防护;3 .如果电梯内有扶手,紧握扶手,防止因重心不稳而摔伤;4 .如果电梯内没有扶手,用手抱颈避免脖子受伤;5 .膝盖呈弯曲姿势,借用膝盖弯曲来承受重击压力;6 .脚尖点地、脚跟提起以减缓冲力。
乘电梯,这些行为暗藏危险!1反复按开关门按钮,不会加快开关门速度,反而影响电梯运行程序的灵敏度;2.电梯超时反复等人,干扰设计好的程序,影响电梯的灵敏度,造成电梯电脑程序紊乱;3.运送装修垃圾、扔杂物,会使杂物掉入电梯内部运行部位,导致"卡壳”而停止运行;4.搬运家具、建材等重物时撞击电梯,使电梯因受撞击而错位,引发电梯紧急制动关门或坠落事故;5.电梯有额定承载量,超过荷载范围会采取报警等自我保护措施,超载时强行挤入电梯,可能导致电梯程序紊乱、失灵。
电梯基本知识

第一章电梯第一节电梯的基础知识一、电梯的分类(一)按用途分类1、乘客电梯2、客货(两用)电梯3、载货电梯4、车辆电梯5、病房电梯6、住宅电梯7、杂物电梯8、观光电梯9、船舶电梯10、其他电梯(二)按拖动方式分类1、曳引式电梯2、液压电梯3、齿轮齿条电梯(三)按提升速度分类1、低速电梯:指速度为1m/s>V的电梯。
2、中速电梯:指速度为1.75m/s<V<2.5m/s的电梯。
3、高速电梯:指速度为2.5m/s<V<6m/s的电梯。
4、超高速电梯:指速度为6m/s<V的电梯。
(四)按有无司机分类1、有司机运行2、无司机运行3、有/无司机联合运行(五)按控制方式分类1、群控电梯2、并联控制电梯3、集选控制电梯4、信号控制电梯第二节电梯的结构及性能电梯一般由机房、轿厢、厅门、井道和井底五部分组成。
一、机房:控制柜、引机、限速器、选层器、配线板、电源开关、开门扳手、盘车手轮。
1、控制柜:是按照轿厢内的指令、层站召唤信号和安全保护装置信号的要求,经逻辑分析判断,向电力拖动系统、制动器、开门机等机构发出向上或向下起动、运行、减速制动、停站、开关门等操纵指令的装置。
2、曳引机:是电梯升降的原动力源,是通过曳引绳与曳引论的摩擦所产生的牵引力来实现轿厢升降运行的驱动装置。
3、限速器:是为电梯限速保护装置于安全钳、缓冲器共同构成电梯的机械安全装置。
这些安全装置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最后的综合的安全保障。
二、轿厢:轿厢、对重、安全钳、层门召唤按钮、轿门、导靴、导轨加油盒、开关门机构。
1、轿厢:是用来安全运送乘客及货物至目的层的箱体装置。
2、对重:对重又称平衡重,起平衡轿厢载重量的作用。
3、安全钳:是在限速器操纵下,使电梯轿厢紧急制停在轨道上的一种安全装置。
它对电梯的运行提供最后的综合的安全保护,只在电梯轿厢或对重处于下行状态下时才起作用。
4、层门召唤按钮:是发出指令信号使曳引机拖带轿厢向上、向下起动、运行、减速制动、停站、开关门的操作指令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电梯与自动扶梯基本常识1 定义(1)电梯:是用于高层建筑物中的固定式升降运输设备,它有一个装载乘客的轿厢,沿着垂直或倾斜角度小于15°的导轨在各楼层间运行。
(2)轿厢:是直接运载乘客的类似于车厢的部分,一般在门关闭后是一个封闭的箱体。
(3)轿门:轿厢的门,乘客从轿内看到的自动开、闭的门。
它跟随轿厢一起上下运行。
(4)层门(厅门):设置在各楼层电梯入口处的门,它不随电梯上下运行,但随轿门一起开启或关闭。
(5)呼梯盒(或称召唤盒):设置在各楼层电梯入口层门的旁边,一般有上下两个带箭头的按钮,供乘客召唤轿厢来本层站时使用。
(6)轿内操纵盘:安装于轿厢内壁上,有代表各楼层的数字按钮,还有开关门按钮以及紧急呼叫按钮,主要供进入电梯后乘客选择目的楼层使用。
(7)自动扶梯:带有循环运行的梯级,用于倾斜向上或向下连续输送乘客的运输设备。
直观看起来它就像移动的楼梯,同时伴随移动的扶手带。
(8)自动人行道:循环运行的走道,就像放平了的自动扶梯,一般用于水平或倾斜角度不大于12°的乘客和由乘客携带物品的运输。
2 分类(1)乘客电梯:用于运送乘客的电梯,一般用于办公楼、宾馆等场合。
(2)病床电梯:用于运送病床(含病人)医疗设备的电梯,主要设置于医院等场合,其特点是载重量和轿厢面积不能太小,否则就无法装运病床及氧气瓶、吊瓶架等抢救设备。
(3)住宅电梯:供居民住宅楼使用的电梯,其轿厢的形状和大小除考虑运送人员外,同时要考虑能运送一些家具、电器及担架或轮椅。
(4)观光电梯:主要安装于宾馆、商场、高层办公楼场合,有一面或几面的井道壁和轿厢壁是透明材料,乘客在乘坐电梯时,可以观看轿厢外的景物。
第四章轿厢和对重在曳引电梯中,轿厢和对重悬挂于曳引轮两侧,轿厢是运送乘客或货物的承载部件,也是唯一乘客看到的电梯结构部件。
使用对重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电动机的负担,提高曳引效率。
卷筒驱动和液压驱动的电梯很少用对重,因为这两种电梯轿厢均可以靠自重作用下降。
一.轿厢1. 轿厢的组成轿厢一般由轿厢架,轿底,轿壁,轿顶等主要构件组成。
各类电梯的轿厢基本结构相同,由于用途不同在具体结构及外形上将有一定的差异。
轿厢架是轿厢的主要承载构件,它由立柱,底梁,上梁和拉条组成。
轿厢体由轿底板,轿厢壁,轿厢顶等组成。
轿内设置:一般轿内设有如下部分或全部装置,操纵电梯用的按钮操作箱;显示电梯运行方向及位置的轿内指示板;通讯联络用的警铃,电话或对讲系统;风扇或抽风机等通风设备;保证有足够照明度的照明器具;标有电梯额定载重量,额定载客数及电梯制造厂名称或相应识别标志的铭牌;电源及有/无司机操纵的钥匙开关等。
2. 轿厢地板有效面积的确定(参见教材)3. 轿厢结构的设计计算(参见教材)4. 轿厢的称重装置分为机械式,橡胶块式和负重传感器式。
二.对重对重是曳引电梯不可缺少的部件,它可以平衡轿厢的重量和部分电梯负载重量,减少电机功率的损耗。
三.补偿装置电梯在运行中,轿厢侧和对重侧的钢丝绳以及轿厢下的随行电缆的长度在不断变化。
随着轿厢和对重位置的变化,这个总重量将轮流地分配到曳引轮的两侧。
为了减少电梯传动中曳引轮所承受的载荷差,提高电梯的曳引性能,宜采用补偿装置。
1. 补偿装置的型式采用补偿链,补偿绳或补偿缆。
2. 补偿重量的计算四.导轨1. 导轨的主要作用为轿厢和对重在垂直方向运动时导向,限制轿厢和对重在水平方向的移动。
安全钳动作时,导轨作为被夹持的支承件,支撑轿厢或对重。
防止由于轿厢的偏载而产生的倾钭。
2. 导轨的种类导轨通常采用机械加工方式或冷轧加工方式制作,分为"T"形导轨和"M"形导轨3. 导轨的连接与安装导轨每段长度一般为3-5米,导轨两端部中心分别有榫和榫槽,导轨端缘底面有一加工平面,用于导轨连接板的连接安装,每根导轨端部至少要用4个螺栓与连接板固定。
4. 导轨的承载分析五.导靴轿厢导靴安装在轿厢上梁和轿底安全钳座下面,对重导靴安装在对重架上部和底部,一般每组四个。
导靴的主要类型有滑动导靴和滚动导靴两种。
a. 滑动导靴-主要用在2米/s以下的电梯固定式滑动导靴弹性式滑动导靴b. 滚动导靴-主要用在高速电梯中,也可应用于中等速度的电梯。
第六章门系统电梯有层门和轿厢门。
层门设在层站入口处,根据需要,井道在每层楼设1个或2个出入口,不设层站出入口的层楼称盲层。
层门数与层站出入口相对应。
轿厢门与轿厢随动,是主动门,层门是被动门。
一.门的主要类型电梯门主要有两类,滑动门和旋转门,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滑动门。
滑动门按其开门方向又可分为中分式,旁开式和直分式三种。
二.门的结构型式电梯的门由门扇,门滑轮,门地坎,门导轨架等部件组成。
层门和轿门都由门滑轮悬挂在门的导轨(或导槽)上,下部通过门块滑与地坎相配合。
1. 门扇电梯的层门和轿门均应是封闭无孔的。
特殊情况除外。
不论是轿门和层门,其机械强度均应满足:当门在锁住位置上,用300N的力垂直作用在门扇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分布在5平方厘米的圆形面上其弹性变形应不大于15mm,当外力消失后,应无永久变形,且启闭正常。
2. 门导轨架与门滑轮轿门导轨架安装在轿厢顶部前沿,层门导轨架安装在层门门框上部。
门滑轮安装在门扇上部。
3. 门地坎和门靴门地坎和门靴是门的辅助导向件,与门导轨和门滑轮配合,使门的上,下两端均受导向和限位。
门在运动时,门靴顺着地坎槽滑动。
有了门靴,门扇在正常外力作用下就不会倒向井道。
三.门的传动装置1. 自动开门机门的关闭,开启的动力源是门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轿门运动,再由轿门带动层门一起运动。
门电机采用切换电阻调速时,则由安装在曲柄轮转动轴上的行程开关来实现。
曲柄轮上平衡锤的作用是抵消关门后的自开趋势。
2. 门的联动机构为了节省井道空间,电梯门大多是用二扇,三扇或四扇。
极少使用单扇门。
在门的开关过程中,当采用单门刀时轿门只能通过门系合装置直接带动一扇层门,层门门扇之间的运动协调是靠联动机构来实现的。
中分式层门联动机构旁开式层门联动机构3. 层门自闭合装置电梯大部份事故出在门系统上,其中,由于门不应打开造成的事故最为严重。
所以在轿门驱动层门的情况下,当轿厢在开锁区域以外时,层门无论因何种原因开启,都应有一种装置能确保层门自动关闭。
这种装置可以利用弹簧或重锤的作用,强迫层门闭合。
目前重锤式用得较多,重锤式始终用同样的力关门,而弹簧式在门关闭终了时的力较弱。
四.门锁电梯层门的开和关,是通过安装在轿门上的开门刀片来实现。
每个层门上都有一把门锁,有些中分式层门上各装一把门锁。
层门关闭后,门锁的机械锁钩啮合,同时层门电气联锁触头闭合,电梯控制回路接通,此时电梯才能启动运行。
五.门入口的安全保护装置乘客电梯轿门的入口应设置安全保护装置,以免在关门过程中夹伤人。
正在关闭的门扇受阻时,门能自动重开。
常用的门入口安全保护装置有以下几种:接触式保护装置-安全触板非接触式保护装置光电式保护装置超声波监控装置电磁感应式保护装置第七章安全钳与减速器安全钳是一种使轿厢(或对重)停止运动的机械装置。
凡是由钢丝绳或链条悬挂的载人轿厢,均需设置安全钳。
当底坑下有过人的通道或空间时,对重也需设置安全钳。
安全钳设在轿厢架下横梁上,并成对地同时在导轨上作用。
限速器是一种限制轿厢(或对重)速度的装置。
通常安装在机房内或井道顶部。
张紧装置置于底坑内。
安全钳和限速器必须联合动作才能起作用。
一.限速器限速器按其动作原理可分为摆锤式和离心式两种。
下摆锤式限速器是利用绳轮上的凸轮在旋转过程中与摆锤一端的滚轮接触,摆锤摆动的频率与绳轮的转速有关,当摆锤的振动频率超过一预定值时,摆锤的棘爪进入绳轮的止停爪内,从而使限速器停止运转。
离心式结构的限速器又可分为垂直轴转动型和水平轴转动型两种。
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安装所需空间小。
在设计或选用时,应注意到以下问题: a. 限速器动作速度b. 限速器绳的预张紧力c. 限速器绳在绳轮中的附着力或限速器在动作时的张紧力d. 限速器动作的响应时间应尽量短二.瞬时式安全钳它的特点是,制动距离短,轿厢承受冲击厉害。
分为如几种:楔块型瞬时式安全钳偏心块型瞬时式安全钳滚柱型瞬时安全钳三.渐进式安全钳特点是钳体弹性夹持型,制停距离远,轿厢平稳。
第八章轿厢和对重用缓冲器缓冲器是电梯极限位置的安全装置。
当电梯超越底层或顶层时,轿厢或对重撞击缓冲器,由缓冲器吸收或消耗电梯的能量,从而使轿厢或对重安全减速至停止。
一般缓冲器均设置在低坑内,有的缓冲器装于轿厢或对重底部随之运行。
因此在底坑内必须设置高度至少为0.5m的支座。
强制驱动电梯,还应在轿厢顶部设置能在行程的上限位置起作用的缓冲器。
如装有对重,应在对重缓冲器被完全压缩之后,才使装于轿厢上部的缓冲器动作。
一.缓冲器的类别和性能要求电梯用缓冲器有两种主要形式:蓄能型缓冲器和耗能型缓冲器。
蓄能型缓冲器指的是弹簧缓冲器,主要部件是由圆形或方形钢丝制成的螺旋弹簧。
锥形弹簧目前已很少使用。
蓄能型缓冲器只能用于额定速度不超过1.0m/s的电梯。
耗能型缓冲器适用于任何额定速度的电梯。
耗能型缓冲器应满足:当载有额定载荷的轿厢自由下落,并以设计缓冲器时所取的冲击速度作用到缓冲器上时平均减速度不应大于1g,减速度超过2.5g以上的作用时间不应大于0,04s。
二.弹簧缓冲器弹簧缓冲器在受到冲击后,它使轿厢或对重的动能和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变形能,由于弹簧的反作用力,使轿厢或对重减速。
当弹簧压缩到极限位置后,弹簧要释放缓冲过程中的弹性变形能,轿厢仍要反弹上升产生撞击。
撞击速度越高反弹速度越大。
因此弹簧式缓冲器只能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1.0m/s的电梯。
弹簧缓冲器一般由缓冲橡皮、缓冲座、弹簧、弹簧座组成,在底坑中并排设置二个三个,对重底下常用一个。
为了适应大吨位轿厢,压缩弹簧由组合弹簧叠合而成。
行程高度较大的弹簧缓冲器,为了增强弹弹簧的稳定性,在弹簧下部设有导套或在弹簧中设导向杆,也可在满足行程的前提下加高弹簧座高度,缩短无效行程。
三.液压缓冲器液压缓冲器在制停期间的作用力近似常数,从而使柱塞近似作匀减速运动。
油压缓冲器是利用液体流动的阻尼,缓解轿厢或对重的冲击,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
在使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油压缓冲器所需的行程比弹簧缓冲器减少一半。
各种液压缓冲器的构造虽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相同。
当轿厢或对重撞击缓冲器,柱塞向下运动,压缩油缸内的油,使油通过节流孔外溢,在制停轿厢或对重过程中,其动能转化成油的热能,即消耗了电梯的动能,使电梯以一定的减速度逐渐停止下来。
当轿厢或对重离开缓冲器时,柱塞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