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译[精选]

合集下载

降压变电站电气设计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

降压变电站电气设计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

毕业设计 / 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220kV降压变电站电气设计院系机电与动化学院专业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xxxx 班姓名xxxxxx评分指导教师xxxxxxxxxxxxxxxx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要求1.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3)研究方法;4)实行计划。

5)主要参照文件:许多于5 篇,此中外文文件许多于1 篇。

2.撰写开题报告时,所选课题的课题名称不得多于25 个汉字,课题研究份量要适合,研究内容中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看法。

3.开题报告的字数许多于 2000 字(艺术类专业许多于 1000 字),格式按《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本科毕业设计 / 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撰写。

4.指导教师和责任单位一定审察署名。

5.开题报告独自装订,本附件为封面,后续表格请从网上下载并用A4纸打印后填写。

6.此开题报告合用于全校各专业,部分特别专业需要更改的,由所在系在基础上提出调整方案,报学校审批后履行。

xxxxxxx学生姓名xxxx 学号xx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 xx院系机电与自动化指导教师xx 职称讲课老师学院课题名称220kV 降压变电站电气设计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 设计目的联合我国电力现状和地区电力需要状况,给各部门供给充分、靠谱、优良、低价的电能,优化发展变电站,提升电能质量,并依据地区用电规模和将来的发展,联合当地地理环境,使设计出来的220kv 变电站充分表现出安全性、靠谱性、经济性和先进性。

1.2 设计意义跟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水平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停提升,电力系统在整个行业中所占的比率渐渐变大。

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巨大的,严实的整体,各种发电厂、变电站分工达成整个电力系统的发电、变电和配电的任务。

电力系统是公民经济的重要能源部门,而变电站的设计是电力工业建设中比不行少的一个项目。

因为变电站设计的内容多,范围广,逻辑性强,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种类、不同性质负荷的变电站设计所重视的方面是不同样的。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开题报告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传输和分配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围绕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展开研究,旨在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高效能力。

二、背景介绍110kV变电站作为中压电网与高压电网之间的关键节点,承担着电能的输送和转换任务。

其电气部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对电网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次设计将依据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电气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三、设计目标1. 确保变电站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2. 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3. 减少能源损耗,提高电网供电质量;4. 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

四、设计内容1. 变电站布置方案设计:根据变电站的地理位置和用地条件,合理规划变电站的布置方案,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和通风条件。

2. 变电站主变压器设计:根据变电站的负荷需求,选择合适的主变压器容量,并进行相应的冷却系统设计。

3. 变电站开关设备设计:根据电网的运行要求,选择合适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并进行电气连接图的设计。

4. 变电站保护与自动化设计:根据变电站的安全保护要求,设计合理的保护装置和自动化系统,确保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的及时切除和自动重启。

5. 变电站接地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接地系统,确保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与地之间具有良好的接地连接,以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6. 变电站照明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确保变电站的各个区域都能得到良好的照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五、设计方法与工具1.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电气系统布置和连接图的设计;2. 依据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参数计算;3. 使用电气仿真软件,对电气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优化设计方案;4. 借助电气设备厂家提供的软件,进行设备参数配置和系统调试。

110kV变电站的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的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110kV变电站的设计学院:电气信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刘浩学号0323指导教师:金国彬2010年 3 月14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括1篇外文资料;对于重要的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1.文献综述: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5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一、引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组成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电力网中线路的连接点,其作用是变换电压、汇集和分配电能。

变电站能否正确运行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问题,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为了达到优质、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要求,必须建立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变电站,进而实现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

近年来,为了满足经济快速增长对电力的需求,我国电力工业在高速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

电气设备的制造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改进。

除空气绝缘的高压电气设备外,GIS、组合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高压配电装置也有了新的发展;计算机监控微机保护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全面推广采用。

我国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发达国家连续发生严重的电网事故的时期,我国电网的运行比较稳定,保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110KV变电站一次设计文献综述

110KV变电站一次设计文献综述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一、选题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国家提出了加快城网和农网建设及改造、拉动内需的发展计划[1]。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在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110kV变电站的建设迅猛发展。

科学的变电站设计方案能够提升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适应性,降低配电网损耗和供电成本,减少电力设施占地资源,体现“增容、升压、换代、优化通道”的技术改造思路[2]。

同时可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节约占地面积,使变电站的配置达到最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二、变电站建设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了保障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持续的城镇化进程,我国电力系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电网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

由于我国电力建设起步比较晚,目前我国变电站主要现状是老设备向新型设备转变,有人值班向无人值班变电站转变,交流传输向直流输出转变,在城市变电站建设中,户内型变电站大幅增加。

国外变电站主要是交流输出向直流输出转变。

而数字化智能变电站也是国内外变电站未来发展趋势。

1、无人值守变电站: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起步较晚,变电站运行管理的理念也有很大差异,使我们的变电站无人值守运行水平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我国,许多220 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已经开始由监控中心进行监控,基本上实现了变电站无人值守。

但作为国内电网中最高电压等级的500 kV和330 kV变电站,即使采用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也都是实行有人值守的管理方式。

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各个电压等级变电站都能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

由此发现,在国内外无人值守变电站之间、国内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之间都还有很大的差异[4]。

全面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对我国电网建设有非常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1提高了运行可靠性;2加快了事故处理的速度;3提高了劳动生产率;4降低了建设成本。

110KV降压变电站文献综述

110KV降压变电站文献综述

110KV变电站设计文献综述摘要: 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电力已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

要科学合理的驾驭电力必须从电力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上理解和掌握其精髓,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目前,国内110kv及以下中低压变电所的主接线为了安全、可靠起见多选单母线接线。

另外,合理的选择各种一次设备也能够提高变电所的安全系数及其经济性。

关键词: 变电所;安全;可靠;经济The 110KV Substation Design LiteratureReview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era, power has becom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It must b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manage electricity from the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its essence so 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ower system and operating efficiency,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economic efficiency. The subst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ower system and it directly affects the security and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electricity system as a whole, so it is the contact intermediate links of power plants and the user. It plays the role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energy. At present, domestic of 110kv and following in the low-voltage substation, the main wiring for safety, reliability sake of multi-menu Busbar. In addition, a reasonable choice of a variety of primary equipment can improve the safety factor of the economy of the substation.Keywords: substations; safety; reliable; economic0 前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引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电能转换、配电和维护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作用。

本开题报告旨在介绍和分析110kV变电站的设计要求和主要工作内容。

背景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负责将高电压的输电线路转换为适用于城市和工业用电的低电压,以及提供供电的可靠保障和维护。

110kV变电站是中等电压范围内的重要设备,因其输电距离较近、工作压力适中,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和工业电力系统中。

设计目标本次设计旨在完成一个满足以下要求的110kV变电站:1.供电可靠性:确保高质量的电力供应,避免停电和电压波动的发生。

2.安全性: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火灾事故和人员伤亡。

3.经济性:合理控制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环保性: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设计内容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标,本次110kV变电站设计将涉及以下主要内容:1.变电站规模确定:根据输电线路的长度和负载需求,确定变电站的容量和规模,并选择合适的技术参数。

2.设备选型和布置:选择合适的变压器、断路器、开关设备等主要设备,并合理布置在变电站的平面布局中。

3.保护措施设计:设计适当的保护措施,包括过电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4.自动化系统设计: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智能运行。

5.环境影响评估:评估变电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措施减少电磁辐射和噪音污染。

6.施工和验收标准: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7.运行规程和维护策略:制定运行规程和维护策略,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长寿命。

方法和技术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1.系统分析和仿真: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析和仿真,评估电压、电流等参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设备选型和技术参数优化:根据变电站的需求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参数,并优化其性能。

3.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采用现代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和过程的监控、控制和管理。

110kV变电站的初步设计开题报告_2

110kV变电站的初步设计开题报告_2
2、变电所主变型号的选择原则
3、如何设计变电所电气主接线,使其在满足技术性的基础上,还能使成本最低
4、如何选择短路点,可以使短路计算的工作量小,且能满足要求
5、根据不同设备的选择原则,选择不同的电气设备
6、防雷保护的规划设计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确定变电所主变型号,选择最佳的电气主接线方案,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选择和校验所需的电气设备。
设计本课题,是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和进一步的理解、认识,学习和掌握发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发变电站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我们提高知识理解应用水平,认真对待.
设计本课题,是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和进一步的理解、认识,学习和掌握发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发变电站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我们提高知识理解应用水平,认真对待.
洛阳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系(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3年3月20日(学生填表)
课题名称
110KV变电站的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
周宁
专业班级
B110434
课题类型
工程设计
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师
王璇
职称
讲师
课题来源
生产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电力资源是一种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各个领域中已获得了广泛应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工业将逐步跨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变电站设计是将本专业所学知识进行一次综合运用的过程,从理论上来说它涉及到电力系统课程的各方面内容,以及发电厂电气部分和继电保护的部分内容。可见它涉及面的广泛。从工程上来说,它相当于实际工程设计的一部分,其意义也是十分重要的。

110KV变电所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所设计开题报告
然而在国内,变电站的设计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可靠性还欠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给电力行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电力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城市和农村用电量和密度越来越来高,需要更多的深入市区农村的变电站,以减少线路的功率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等,然而这些变电站占地面积大;二是城区地价昂贵,环境要求严格,在稠密的市区选择变电站址相当困难。在农村,农田的保护非常严格。我国开始开发新的技术,即建设地下变电站。而建设地下变电站可以利用城化绿化带或者利用大厦的地下室。例如前者有上海人民广场,北京王府井220kV变电站,还有北京西单110kV变电站。
通过网络及杂志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能源不是很丰富,进而导致电力资源不是充足。为了满足国内的需求,减少在网路中的损耗,这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变电设计理论。比较完善的变电站设计理论,是真正的做到了节约型,集约型,高效型。发达国家通过改善优化变电站结构,降低变电站的功率损耗,尽可能地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尽可能地使变电站的灵活性提高,尽可能地提高经济性。
110KV降压变电站是电网建设和电网络改造中非常重要技术环节,所以做好110KV变电站的设计是我国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在目前的电网建设中,尤其是在110KV变电所的建设中,土地、资金等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存在重复建设、改造困难、工频电磁辐射、无线电干扰和噪声等环保问题、电能质量差等问题已成为影响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成本和运行质量的重要因素。这已经违背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110KV变电所需要采用节约资源的设计方案,要克服通信干扰和噪声、既要保证电能质量和用电安全等问题,同时还要满足以后电网改造简单、资源再利用率高的要求。
1、电气主接线是根据电力系统和变电所具体条件确定的,它以电源和出线为主体,在进出线路多时(一般超过四回)为便于电能的汇集和分配,常设置母线作为中间环节,使接线简单清晰、运行方便,有利于安装和扩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译[精选]开题报告正文:一、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课题来源于生产实践,与其研究的内容以及变电站的研究水平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电力已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要科学合理的驾驭电力必须从电力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上理解和掌握其精髓,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众所周知,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存储的二次能源。

电能的发、变、送、配电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须相互协调与平衡。

变电和配电是为了电能的传输和合理的分配,在电力系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其都是由电力变压器来完成的,因此变电所在供电系统中的作用是不言而语的。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压、超高压变电站的设计和运行系统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因此,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与可靠性以及综合自动化程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是电力企业的首要目标。

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一般安装有变压器及其控制和保护装置,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为了保证在送变电过程中的供电可靠性,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变电所的设计规范。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电力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发展,电源和电网建设的任务仍很重。

做为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面临电力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双重挑战,如何合理的设计一个变电所,使之在技术上、管理上适应电力市场化体制和竞争需要,促使电网互联范围的不断扩大,是这次设计的主要目的。

二、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自1882年有电以来,电力工业已经走过了120多年的历程。

解放前,我国电力工业和其他工业一样,处于极端落后的状态,并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中,电力工业以很高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到1988年全国发电设备容量已达11000万kw,其中火电占75,,与1949年相比增长了58倍。

1998年全国装机容量已达到277 GW以上,跃居世界第2位。

特别是进入本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力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17多GW,实现装机容量8年翻一番,终于缓解了近50年的持续缺电局面,使电力供应有所缓和。

虽然从1997年开始到1998年,全国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有了缓和,局部地方出现了电力供大于求,但是我国的用电水平还是很低的。

到1998年,全国人均占有装机容量0.22 kW,发电量只有927 kw?h,这一水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为发达国家的1/6,1/10,与富裕的小康生活水平对电力的要求也相差甚远。

电网结构薄弱,特别是500 kV网架在大部分电网中尚未真正形成,电网的安全性差,可靠性低,自动化水平不高,电网调峰容量不足,损耗大,供电质量差,远远不能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对电力供应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我国电力工业2个方面的任务:1、首先是电力工业要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以足够的电力来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任何国家在工业化时期,电力都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是基础。

2、电力的发展促进电力市场的形成,特别是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将为电力市场的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也只有发展了电力市场、完善市场机制,才能进一步促进电力的健康、快速、高效的发展。

我国电网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实施的步骤是:1、要以三峡电网为中心,推进全国联网,三峡电网先向北与华北的联网,以及与西北的联网,向南与华南的联网,向西则随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电力外送,使三峡电网继续扩展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2、要配合大型水电站和火电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大“西电东送”和“北电南送”的力度,实现以送电为主的“送电型”联网;3、在不断加强各大区自身电网结构的基础上,在适当的时机和地点按照利益均沾、互惠互利的原则,采用交流或直流,实现以联网效益为主的“效益型”联网,并把“送电型”联网与“效益型”联网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全国联网与加强各地区电网自身网架的建设结合起来,最后推进全国联网的形成和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发展我国电网与周边国家电网的互联。

现阶段我国主要进行的变电站典型设计,是通过对现有变电站样本进行评估、类比、组合, 形成典型化设计方案, 并以新技术为依托, 不断优化, 形成一系列定制化产品,满足城市、农村电网建设需求。

通过变电站典型设计, 归并工程流程, 统一技术标准,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项目实施不确定性, 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降低将来运行成本。

变电站典型设计是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 通过典型化、标准化, 提高工程整体效益。

在过去十多年来(110kV电力网络和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1l0kV电力网络已下降为配电网络,大多数l10kV变电站也沦为负荷型的终端变电站。

现在国家正在重点发展电网,形成全国统一的联合电网。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电能极度紧缺,电力资源紧缺是制约他们发展的一个重要因数。

为了满足需求这些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来降低电能的损耗,比如说增高电压就是一种比较方便、实用的方法,这些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变电设计理论。

比较完善的变电站设计理论是真正做到了节约、集约、高效等特点。

总之,发达国家通过改善变电站结构,降低变电站功率损耗,尽可能地提高变电所的灵活性,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性的目的。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目标及可行性分析研究内容:1、选择主变的容量和台数;2、确定电气一次主接线方案;3、短路电流的计算;4、选择各级导线型号和截面;5、选择一次电气设备;6、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计算;7、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8、设计说明书、计算书、设备清单各1份;9、图纸:电气主系统接线图、继电保护图、平面布置图研究目标:在设计中要充分体现设计的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可行性分析:1、该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通过我的努力应该可以达到。

2、该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指导老师和咨询的途径已经具备。

3、该课题完成需要阅读《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继电保护系统》、《电力工程概论》等书籍。

4、该课题需要进行互联网进行资料查询,需要到图书馆进行相关期刊杂志的查询工作,需要准确的计算,需要设备选型和校验,需要设计继电保护的配置,完成CAD制图。

5、该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物质、环境条件不是很高,通过努力能够较好的解决。

四、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1周:结合设计内容复习所学的专业知识,做好理论准备;其次进行与设计有关的调研活动及其资料的收集,完成开题报告。

2周,选择主变的容量和台数;确定电气一次主接线方案。

3-5周短路电流计算,选择各级导线型号和截面,选择一次电气设备。

6周防雷保护和接地设置计算,继电保护计量装置配置。

7—10周,完成有关图纸的绘制。

11—12周,整理并撰写设计说明书五、主要参考文献《电力系统分析》何仰赞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发电厂电气部分》姚春球中国电力出版社《供电技术》余健明机械工业出版社《继电保护原理》刘学军中国电力出版社《高电压技术》周泽存中国电力出版社《电力工程概论》韦刚中国电力出版社指导教师审阅意见: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备注:文献综述摘要: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电力已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要科学合理的驾驭电力必须从电力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上理解和掌握其精髓,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目前,国内110kv及以下中低压变电所,主接线为了安全,可靠起见多选单母线接线。

另外,合理的选择各种一次设备也能够提高变电所的安全系数及其经济性。

关键词:变电所安全可靠经济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存储的二次能源,同时也是[3]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

电能的发、变、送、配电和用电,几乎是在同[2]一时间完成的,须相互协调与平衡。

变电和配电是为了电能的传输和合理的分配,在电力系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其都是由电力变压器来完成的,因此变电所在供电系统中的作用是不言而语的。

【2】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因此,变电所的作用显得有为重要。

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变电所的设计规范。

安全可靠地发、供电是[10]对电力系统运行的首要要求。

(1)变电所的设计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

(2)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10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

(3)变电缩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的确定设计方案。

(4)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1]用地的原则。

其次,变电所所址的选择,应根据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设计一所安全、经济、灵活的变电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电气主接线方案的选定电气主接线是整个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主干。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指的是变电所中汇集、分配电能的电路,通常称为变电所一次接线,是由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4]感器、母线、避雷器等电气设备按一定顺序连接而成的。

它是电力系统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份。

变电站主接线形式应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并且应满足运行可靠、简单灵活、操作方便和节约投资[2]等要求。

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为:(1)供电可靠性。

主接线的设计首先应满足这一要求;当系统发生故障时,要求停电范围小,恢复供电快。

(2)适应性和灵活性。

能适应一定时期内没有预计到的负荷水平变化;改变运行方式时操作方便,便于变电站的扩建。

(3)经济性。

在确保供电可靠、满足电能质量的前提下,要尽量节省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减少用地面积。

(4)简化主接线。

配网自动化、变电站无人化是现代电网发展必然趋势,简化主接线为这一技术全面实施,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5)设计标准化。

同类型变电站采用相同的主接线形式,可使主接线规范化、标准[1]化,有利于系统运行和设备检修。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调度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及新设备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形式亦有了很大变化。

目前常用的主接线形式有: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单母线分段带旁路、双母线、双母线分段带旁路、1个半断路器接线、桥形接线及线路变[6]压器组接线等。

1997年后建成的变电站中接线型式以单母、桥形和线路变压器组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