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器材安全标准和使用方法
健身设备管理规定范本

健身设备管理规定范本第一部分:设备使用规定1.设备使用目的本管理规定旨在确保健身设备的安全使用和保养,促进健身设备的正常运营,并保障用户的健康和安全。
2.设备使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健身设施内的健身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跑步机、哑铃、健身车等。
3.设备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使用健身设备前,用户必须了解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确保自身身体状况适合进行健身锻炼。
(2)若用户有任何身体上的不适或疾病,应在使用设备之前请教专业医生的意见。
4.设备使用操作规范(1)用户在使用健身设备前,应按照设备上的说明进行正确的操作。
(2)使用设备时,用户应保持身体平衡,避免突然停止或改变动作,以免发生意外。
(3)如有需要调整设备的部位或设置,应事先停止运动。
5.设备安全事项(1)使用设备时应注意保持设施内的安静和秩序,避免与他人发生碰撞或造成伤害。
(2)如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损坏,应立即上报管理人员,禁止继续使用。
(3)禁止在设备上进食、吸烟或带入易燃易爆物品。
第二部分:设备维护与保养规定6.设备日常维护(1)设备管理人员应按照设备生产商提供的维护手册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2)对于常见故障或易损部件的更换,应保证及时进行,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7.设备清洁保养(1)健身设备的表面和触摸部位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以保持卫生环境。
(2)使用者在使用完毕后,应从设备上清理掉汗水、油脂等污渍,保持设备的整洁。
8.设备损坏和维修(1)如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损坏或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管理人员。
(2)设备管理人员应及时对损坏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
第三部分:设备安全管理9.设备故障应急处理(1)一旦发生健身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设置警示标志或其他警示措施,以防止其他人员误操作。
(2)对于设备故障的处理,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或维修。
10.设备安全事故的处理(1)对于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和事故,应立即报告管理人员,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
体育器材安全使用教育制度范文

体育器材安全使用教育制度范文一、引言随着体育运动的日益普及,对体育器材安全使用的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体育器材的正确使用不仅可以提升运动效果,还可以保障运动员的安全。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体育器材安全使用教育制度,以确保每位运动员在锻炼中的安全。
二、体育器材安全使用的重要性体育器材安全使用对于运动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合理使用体育器材可以保障运动员的安全,避免因为器材使用不当而导致的意外伤害。
其次,正确使用体育器材可以提高在运动中的效果,从而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
因此,制定体育器材安全使用教育制度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体育器材安全使用教育制度的内容1. 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器材的维护与保养为了确保器材的安全使用,制度应明确指定专门负责器材的维护与保养的人员。
这些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器材存在的问题,确保器材的正常功能和安全性。
2. 制定器材使用规定制度应明确规定器材的使用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禁止未经指导人员许可私自使用器材;(2)禁止在器材不适宜的场地或环境下进行使用;(3)禁止使用破损、老化或存在质量问题的器材;(4)禁止将器材用于非指定的用途;(5)禁止在未经教练指导或无专业人员陪同的情况下使用器材。
3. 器材的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中应规定定期对器材进行检查和维修,并明确检查和维修的时间周期和责任人。
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器材存在的问题,确保器材的正常功能和安全性。
4. 加强运动员的安全教育制度应规定加强运动员的安全教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向运动员普及使用器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正确使用器材;(2)教育运动员使用器材时的注意事项,如遵循器材使用规定、合理选择器材、注意保护个人安全等;(3)提醒运动员在使用器材时要保持良好的体态和姿势,避免不正确的运动方式导致的伤害。
5. 建立事故紧急应急机制制度应建立事故紧急应急机制,明确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责任人。
训练器材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训练器材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对训练器材的管理,保障器材的正常使用,提高器材的利用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管理训练器材的单位和部门。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的遵守和执行是每个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本规章制度。
第四条训练器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器材的合理配置、科学使用、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器材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第二章器材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责任第五条为了加强对训练器材的管理,设立器材管理部门或者委托专人负责器材管理工作。
第六条器材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维护器材档案、制定器材管理计划、管理器材库存、定期检查器材使用情况、制定器材维护保养计划等。
第七条器材使用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器材的调配、使用和保养工作,并定期检查器材的使用情况。
第八条器材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应建立器材管理档案,对器材进行清单登记,做到明码标价,确保器材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第三章器材的购置、调配和报废第九条器材的购置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购置计划,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采购,确保器材的质量和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第十条器材的调配应根据实际需要和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器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
第十一条器材的报废应根据器材的使用寿命和技术状况进行评估,对已经损坏或无法修复的器材及时进行报废处理,不得再继续使用。
第四章器材的保养和维修第十二条器材的保养应根据器材的使用频率和要求进行定期保养,确保器材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
第十三条器材的维修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十四条器材的保养和维修工作应做好记录和档案,详细记录器材的保养情况和维修记录,以便查阅和管理。
第五章器材的使用安全和保护第十五条器材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要求,遵守使用原则,确保人身和器材的安全。
第十六条器材的保护是每个使用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必须加强对器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器材的完好和安全。
第六章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第十七条对器材的管理应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教案-手铐的使用(JG-243唐熊阳)

教学训练法教案课目:手铐的使用教官:唐熊阳(JG-243)学时:60分钟学材:公安民警警械武器使用训练教程Ⅰ教学提要●教学对象分析:姚安县公安局2011年新招录的公安民警共10名,他们中有一部分系部队转业或毕业于公安院校,具备一些基本的警务实战基础技能,有一部分毕业于普通院校,对警务实战基础技能完全不了解。
●教学内容:一、手铐使用的基本常识1、手铐的定义;2、手铐的种类;3、手铐的基本结构;4、使用手铐的法律依据;5、手铐携带及使用前的检查;6、上铐的基本要求。
二、手铐的取出、持握及放回;三、上铐的基本方法;四、上铐的基本技术。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各位民警对手铐使用的基本常识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训练,使各位民警能够正确的掌握几种基本的上铐方法及上铐的基本技术,增强基层民警使用手铐的基本技能,提高民警在执法战斗中的安全意识及自我防范意识。
●教学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分组练习、检查验收、小结讲评●教学时间:60分钟: 讲解示范(15分钟)组织训练(30分钟)分钟)小结讲评(10分钟)●教学要求:1、学员要求:(1)学员要遵守课堂纪律,严禁在课堂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2)认真听讲,认真学习,积极练习;(4)仔细揣摩,刻苦训练,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3)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要及时提问。
2、教官要求(1)教官要以身作则,认真讲解、示范;(2)认真备课,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场地和器材。
●教学重点:1、上铐的基本方法;2、上铐的基本技术。
●教学难点:1、背手上铐、俯卧上铐的基本动作要领;2、上铐时的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地点:姚安县公安局民警训练基地●教学器材:●教官分工:主讲教官1名:负责教案编写,组织教学训练,掌握教学进程。
辅助教官1名:负责场地布置,分组指导训练,辅助主讲教官的教学。
Ⅱ教学进程●教学准备:、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向教官报告上课前培训民警应到人数及实到人数。
队伍队形:教官2、下达课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指出教学重点、难点,提出教学要求。
训练安全要求

训练安全要求
本文主要介绍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安全前提
在进行各种体育训练活动之前,应该认真学习相应的知识,了解相关的安全注
意事项。
穿戴服装
1.鞋子应该具有良好的支撑性、防滑性和缓震性,并且要穿合适的鞋码。
2.穿紧身、透气、舒适的服装,应该避免穿过于宽松的衣服。
3.挑选透气性、质地优良、舒适的袜子,避免过于厚重的袜子。
界限标志
1.安全标识应该清晰、明显,训练场所上应有专门标志对场地进行标注。
2.标志之中应包括了示意图、训练内容以及该项目的特殊要求。
体育器材
1.球类体育器材应该符合国家标准、有正当购置渠道、稳定、耐用、美
观。
2.训练器材和场地应该具备防护措施以及保持整洁、无障碍、干燥、无
安全隐患。
3.在运动训练中,各种设备器材应使用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器械。
(如膝
盖保护器、头盔等)
安全措施
1.统筹考虑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长时间的单独练习需有教练或其他工
作人员保护。
2.训练活动应预见难度程度,以及教练判断相应的训练模式、器材、场地位置等。
2.在进行俯卧撑、引体向上等高空运动中,如有身体异常感应及时中断,
并取得及时的医疗帮助。
总结
提高体育训练的安全性,宣传体育运动技能水平,是许多人所关注的话题,也
是此篇文档试图想表达的主旨。
以上介绍的安全要求仅供参考,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
体育室安全使用制度(四篇)

体育室安全使用制度是为了确保体育室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保护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所制定的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育室安全使用制度:1. 准入规定:只有通过相应的身体检查和健康状况评估的人员才能使用体育室。
2. 使用时间规定:规定体育室的开放时间,禁止在非开放时间使用。
3. 使用对象:确定体育室的使用对象范围,比如只允许学生、员工或会员使用。
4. 使用设备规定:规定使用者只能使用指定的体育设备,禁止使用损坏或不合格的设备。
5.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供使用体育设备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正确的姿势和使用规范,以避免意外伤害。
6. 穿着规定:规定使用者在体育室内必须穿着适当的运动服装和鞋子,禁止穿戴不合规定的装备。
7. 紧急情况处理:提供应对突发情况(如火警、地震等)的紧急处理措施和应急设备。
8. 禁止规定:规定禁止在体育室内吃东西、饮水、吸烟等行为,禁止携带危险物品。
9. 人员监督规定:规定体育室内应有专人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10. 违规处理规定:规定对违反体育室安全使用制度的行为采取一定的纪律处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体育室安全使用制度,具体规定可以根据具体体育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同时,对于使用者而言,也要遵守相应的规定,保证自身安全。
体育室安全使用制度(二)为了保障学生在体育课、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促使学生快,乐健康的开展有关体育活动,学校商量特制定如下制度:一、体育老师思想上首先应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高度重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安全教育。
二、体育老师在上体育课、组织体育活动时,每一节课均应严格按学校教学常规要求施行教学,课前应整队前往操场,活动前应做好活动的准备动作,并强调安全防范有关要求,活动中体育老师应自始至终在场指导、监管。
三、体育老师在组织学生活动之前,应认真检查有关活动器材是否安全,严禁使用已损坏的可能导致学生意外伤害器材,如有器材被损应提前通知学校予以修理或更新。
体育器材安全使用教育制度范本

体育器材安全使用教育制度范本一、背景介绍:近年来,体育运动在学校和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参与。
为了保证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加强对体育器材的安全使用教育。
通过建立体育器材安全使用教育制度,可以提高学生和社会群众对体育器材安全使用的认知和意识,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目的和意义:1.切实保障学生和社会群众在体育活动中的人身安全;2.提高学生对体育器材的使用技能和安全意识;3.建立和完善体育器材的使用和管理制度;4.加强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三、制度内容:1.学校体育器材使用管理责任制:(1)学校设立体育器材使用管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2)体育器材管理岗位负责对体育器材进行巡查、维护和管理,保证器材的正常使用;(3)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测、维修和更换,确保器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体育器材使用教育及培训:(1)每学期开展体育器材使用教育培训,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器材;(2)定期组织运动场所安全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3)建立体育器材使用问题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学生和教师使用器材中的问题。
3.体育器材使用规范:(1)体育器材使用前,要进行检查,确保器材无损坏、漏洞等安全隐患;(2)禁止私自改装、拆卸、调整体育器材,只能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调整;(3)体育器材使用时,要根据器材的使用说明和安全要求进行操作,严禁乱用;(4)体育器材使用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并归位,保证器材的整齐和安全。
四、宣传与推广:1.制作宣传海报和标语,宣传体育器材安全使用知识,提高学生和社会群众的安全意识;2.通过校内广播、班会等形式,宣传体育器材安全使用知识和制度,引导学生遵守规定;3.定期组织体育器材安全使用知识竞赛、宣传活动等,增加宣传的覆盖面和参与度。
五、监督与评估:1.建立学生和家长反馈机制,及时了解体育器材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2.定期进行体育器材安全使用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和教师进行纠正和指导;3.制定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流程,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4.评估学校体育器材的安全性和使用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使用制度。
运动器械安全管理制度

运动器械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运动器械的安全使用,确保运动场所的安全和稳定,提高运动者的体验和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体育场馆、健身房等设施内的运动器械,以及所有使用这些器械进行锻炼的人员。
三、安全管理人员1. 体育场馆或健身房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由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每天定期巡查运动器械的安全状况,并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2. 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熟悉运动器械的使用规定和维护方法,保证其能够胜任工作。
3. 安全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系统,记录每台器械的维修记录和使用情况,及时掌握器械的使用寿命和损坏情况。
四、器械维护1. 运动器械的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清洁、润滑和更换易损件等,确保器械的使用安全和稳定。
2. 器械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不得私自更改器械结构或使用不符合规定的配件。
3. 器械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每次维护的内容和时间,以备查验。
五、器械使用1. 运动器械的使用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器械的使用方式和强度。
2. 在使用器械前应进行热身运动,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3. 在使用器械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受伤。
4. 器械使用后,应及时将器械归位,保持场地的整洁和安全。
六、应急处理1. 在运动器械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2. 在处理事故或故障时,应保持冷静,避免导致更大的伤害。
3. 事故处理后,应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和报告,查清事故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七、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人员,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包括警告、停止使用器械等处罚措施。
2. 对于故意破坏器械或造成事故的人员,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对于长期发生违规情况的场馆或健身房,应采取措施限期整改,直至暂停营业。
八、附则1. 本安全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2. 本安全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体育场馆或健身房所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降器(保护器) 类型
在保护和下降过程中,通过它与保护绳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来减 小操作者所需的握力。 • “8”字:最早、最常见的下降器,国际攀岩比赛指定用下
降器。
• ATC:深受攀登者喜爱的下降器,有替代“8”字的趋势。
• GRIGRI:最昂贵的下降器,可以自锁,但只能用于单绳。
• STOP:可做长距离安全下降的下降器,可以自锁,但价格 较贵,自重较大,也只能用于单绳。
进行检
阴凉、干燥的地
查,每两 方
4.清洁无泥沙,无化学剂(如油漆、溶剂、酸碱等)污染
周由专人
仔细检查
5.绳头紧固无散开
一次,并 保持清洁,每半
填写《训 年应视情况清洗
6.护套与内芯的相互滑动小于1%
练器材定 一次,在清水中
期检查录 用中性洗涤剂清
危险使用史 1.无长时间阳光直接曝晒史
表》
洗,然后将绳摊
– 动力绳因为有一定的延展性,故能有效的承受因攀登者坠落而产 生的冲击力又不会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静力绳 (Static Rope)
– 下降专用,延展性近似于0,不能用于保护会产生冲坠的攀登
绳索的构造
依照制造绳索的材料来讲,大臻可区分为天然纤维材质以及化 学纤维材质两种。
但是现在使用于野外的几乎都是尼龙化纤材质的绳索。这一类 的制品,比起天然纤维材质如马尼拉麻之类更有强度;质量也较 轻、较柔软,也较具耐久性。此外,它也有在悬挂重物时,伸展 性大、易于滑动的特征。相反地,却也有不耐热、不耐摩擦及不 防紫外线的缺点。
开在干净的地板
2.无接触热源、油类、酒精、汽油、油漆、溶济和酸碱、电池等化学上,让其自然阴 Nhomakorabea剂史
干
3.无踩踏、坐卧、乱扔乱拖(谨防岩屑、细砂留存纤维之间而造成缓 慢切割)史
4.无严重磨损(如将绳子跨在尖利的岩角或岩面上负重或横向摩擦) 及重砸、重压史
5.无滥用(如拖拉汽车或捆包货物)史
6.无遭坠落系数大于2(坠落系数=坠落距离/保护时放出绳索的长度) 的严重冲坠史
CE* 欧共体检测认证,和UIAA标准基本相同。
登山器材至少应遵循以下两个标准中的一个:UIAA(国际登山联 合会标准)、CE(欧洲标准),而绳索和头盔则必须要求有 UIAA的认证。
绳索类型
在攀登者与保护者之间建立一种可靠的远程联接,或为操作者提供 安全的平稳过渡。 • 动力绳 (Dynamic Rope)
训练器材例行检查项目及时间表
器 检查项目 材
正常标准
检查时间
维护保养
绳 外观及触感 1.直径正常无膨胀变粗,不变扁,下垂后直、顺,不扭曲,垂性好
每次使用 绳索每次用后要
索
前后均由 解开所有绳结,
及
2.柔软度正常无变硬
挂摘该项 整理平顺并收拢
扁
目的教练 好,妥善贮存于
带
3.触感平滑,无挑线、磨损及割破、刺穿
注:所有金属器械磨损超过1mm应及时报废!
上升器类型
利用倒齿与绳索的单向咬紧,使其在正常状态下,仅能在绳 索上向上移动,起到顺绳上攀和固定保护空中作业者的作 用。适用于9~11mm绳
头盔
头盔主要用于防止高空落物以及避免攀登者因失手引起的碰撞,在做 攀登、下降、空中行进、跳跃等高空项目时,必须佩戴头盔。戴 头盔要将下颌护带系好,松紧程度以头盔不会因摇晃及碰撞而脱 落,长发必须盘入头盔中。
适用。
安全带类型(二)
• 坐式安全带 – 训练用 穿戴方便、全部可调,装备环数量较少。 – 教练用 穿戴略为麻烦,需要反扣、腿部部可调、装备环数量较多。
安全带穿着注意事项
• 分清正反、上下、左右,不可颠倒、扭曲。 • 选择大小型号相配,穿着松紧适度。 • 带子必须反扣,反扣的带子长度大于8厘米。 • 穿好后必须进行复查。 • 攀登过程中不能解开安全带。 • 器械挂环不能用于任何形式的保护。 • 穿好安全带后,不得随便坐在地上。
7.无接触火焰史
训练器材例行检查项目及时间表
扁带类型
在保护系统中作软性连接。 • 机械缝(Sling):抗拉力达22kN。 • 手工打结(Runner):抗拉力随扁带(或圆绳)的性质及打结的方
式不同而改变,正确地打上水结后,约能达到20kN。
铁索类型
在保护系统中作刚性连接。 • D型(铝合金或钛合金)
– 几乎全部负荷是由开口对面的长边承受,因此承受拉力 大
练器材安全标准和使用方法
路漫漫其悠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登山用品的国际通用标记
UIAA UIAA 国际登山联合会(UNION INTERNATIONAL ALPINE ASSOCIATIONS)安全检测认证。针对不 同装备有详细检测指标,如DYNAMIC 1 ROPE检 测 标 准 要 求 IMPECT FORCE 小 于 12KN , UIAA FULLS大于5。
• O型(钢制) – 负荷由两边平均分担,缺点是承受拉力小,优点是摩擦 力小,园动性好
• 改良D型(铝合金或钛合金) – 体积小,腰果型,开口大,不带丝扣,操作方便
铁锁性能指标
• 纵向拉力:约为20kN。 • 横向拉力:约为7kN。 • 开门拉力:约为7kN。
铁索使用注意事项
• 保证纵向受力。 • 丝扣锁在使用过程中要拧好丝扣,但不宜过紧。 • 尽量避免坠落,若坠落高度超过3m,并撞击到硬物,就要报废。
性能指标
• 动力绳性能指标 – 直径:9.5~12mm,常用的为10mm或10.5mm。 – 抗拉力:22~30kN。 – 弹性系数:6%~8%。
• 静力绳性能指标 – 直径:9.5~12mm,常用的为10mm或10.5mm。 – 抗拉力:22~30kN。 – 弹性系数:1%。
绳索使用注意事项
• 通过国际登联(UIAA)或欧洲标准(CE)的认证。 • 每次使用前仔细进行检查,被落石击中后要立即进行检查。 • 绝对避免放在锐利的边沿进行横向切割。 • 不准踩、拖或当坐垫,以防岩屑、细沙留在纤维里面,缓
慢切割绳子,这种伤害是肉眼无法看到的。 • 避免接触油类、酒精、汽油、油漆、油漆溶剂和酸碱性化
学药品。 • 个人装备,不准转借。 • 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 严禁购买旧绳子。
安全带类型(一)
为攀登者和保护者提供一种舒适、安全的固定。 • 全身式安全带:
– 避免头向下从中掉落,能将冲击力平均分散到整个躯干部 份,减少对下背部的伤害,对小孩子和髋骨太窄的大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