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广东卷)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古诗阅读题(含答案)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古诗阅读题(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作用【试题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
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
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
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试题考点】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试题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
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
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
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
最后两句借续下残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难以排遣的愁情。
【诗歌赏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
2014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驰骋/聘请饶恕/夙愿塞翁失马/敷衍塞责B.瑕疵/遐想遏止/摇曳是否/臧否C.诽谤/磅礴洗涤/嫡亲累积/劳累D.渗透/掺杂俯仰/辅导屡见不鲜/鲜为人知【答案】A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
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
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
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A.连篇累牍 B.如鲠在喉 C.梳理 D.受众【答案】B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C.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大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答案】C【解析】A项,成分残缺。
B项,表意不明。
D项,结构混乱。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
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
近年高考语文病句分类解析

近年高考语文病句分类解析表意不明1.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对昆曲《牡丹亭》华美的唱腔和演员娴熟的技巧惊叹不已,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了奇妙的平衡。
(2016·浙江卷)表意不明。
‚赞美昆曲‛应该改为‚赞美《牡丹亭》‛。
2.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2014·广东卷)费解。
改为:‚《环境保护法》此次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人们在环境保护优先于经济发展的原则上已达成共识并将其写入法律。
‛3.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暇,充满幻想。
(2006·浙江卷)歧义。
歧义,‚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是指‚我‛还是指‚你‛或两者皆是,不明确。
可改正:‚……我与你认识的时候,你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
4.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2012·山东卷)歧义。
‚公开谈及‛和‚极不负责任的‛主语是‚在野党‛还是‚财务大臣‛表意不明确,存在歧义。
5.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2013·山东卷)歧义。
‚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有歧义。
6.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2014·山东卷)歧义。
‚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有歧义。
7.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2015·江苏卷)歧义。
应在‚70周年‛后加‚纪念日‛;‚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有歧义,可改为‚有来自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
8.这部形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坑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2014年广东省3+证书高职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和答案

试卷类型:A 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25小题,总分值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本大题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艄.公/俏.丽檀.香/耽.搁率.直/概率.B. 干燥./急躁.松散../贩.卖古刹./刹.车C. 钝.角/纯.粹侵.扰/钦.羡暴.晒/曝.光D. 收敛./捡.拾萧.瑟/嚣.张节省./省.悟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堆砌赋闲鉴定将功折罪B. 浸润魅力堕落退壁三舍C. 缝隙编缉溃败螳臂当车D. 浩瀚垂涎枷琐励精图治3.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几年不见,她已经长得像个十五、六岁的大姑娘了,安静的坐在那里。
B. 厂长让秘书确定来宾乘坐的列车什么时候到站?以便提前做好接站工作。
C.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为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D. 人的情绪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欢乐、兴奋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情绪;另一类是抑郁、愤怒等有损身心健康的情绪。
4.在以下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莱茵河两岸城市的历史最早要到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人运来了石头,用石块铺路,建造宫殿、兵营、庙宇和别墅。
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一、新课标I卷(适用地区:山西、河南、陕西、河北)高考作文题: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
根据此材料写作文。
二、2014年新课标II卷高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北京卷高考作文题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四、上海卷高考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五、天津卷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
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
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抢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卷4117页……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2014年广东省3 证书高职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和答案解析

试卷类型:A 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25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艄.公/俏.丽檀.香/耽.搁率.直/概率.B. 干燥./急躁.涣.散/贩.卖古刹./刹.车C. 钝.角/纯.粹侵.扰/钦.羡暴.晒/曝.光D. 收敛./捡.拾萧.瑟/嚣.张节省./省.悟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堆砌赋闲鉴定将功折罪B. 浸润魅力堕落退壁三舍C. 缝隙编缉溃败螳臂当车D. 浩瀚垂涎枷琐励精图治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几年不见,她已经长得像个十五、六岁的大姑娘了,安静的坐在那里。
B. 厂长让秘书确定来宾乘坐的列车什么时候到站?以便提前做好接站工作。
C.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为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D. 人的情绪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欢乐、兴奋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情绪;另一类是抑郁、愤怒等有损身心健康的情绪。
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莱茵河两岸城市的历史最早要到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人运来了石头,用石块铺路,建造宫殿、兵营、庙宇和别墅。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大全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大全2014年新课标II卷高考作文题(适用省:内蒙古、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海南、吉林、新疆、黑龙江、云南、宁夏)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4年新课标I卷(适用地区:山西、河南、陕西、河北)高考作文题: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
根据此材料写作文。
2014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老规矩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2014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2014年广东卷: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
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
2014年广东省高考卷(语文)

2014年广东省高考卷(语文)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维2.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所见的第一位仙姑是?A. 警幻仙子B. 绛珠仙子C. 碧痕仙子D. 瑞珠仙子A. 画蛇添足B. 亡羊补牢C. 狐假虎威D. 完璧归赵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哪部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荀子》5.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中,宋江是第一个上梁山的好汉。
(×)2.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句话是正确的。
(√)3. 《离骚》是屈原在流放期间创作的抒情长诗。
(√)4. “四大名著”指的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青青子衿,______。
”(《诗经·郑风·子衿》)2. “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发生在______。
4.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5. “______,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
2.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3. 请解释“文以载道”的含义。
4. 请列举唐代两位著名边塞诗人及其代表作。
5. 请简述《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分析《离骚》中屈原的忧国忧民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驰骋./聘.请饶恕./夙.愿塞.翁失马/敷衍塞.责B.瑕.疵/遐.想遏.止/摇曳.是否./臧否.C.诽谤./磅.礴洗涤./嫡.亲累.积/劳累.D.渗.透/掺.杂俯.仰/辅.导屡见不鲜./鲜.为人知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
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
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
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A. 连篇累牍B. 如鲠在喉C. 梳理D. 受众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C.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大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
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
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感所产生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
A.④①③⑥②⑤B.④③①⑤⑥②C.⑤③④①②⑥D.⑤④③①⑥②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
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
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
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
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
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
”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
敞曰:“此所谓驳也。
”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
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
其后官取潴①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
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
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
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
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②益牢。
将论囚,敞曰:“冤也。
”亲按问之。
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
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
敞穷治其事,伟伏罪。
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
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
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
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
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
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
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 [注]①潴:蓄积。
②傅致:罗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素习知山川道径素:向来B. 将论囚论:讨论C. 持府县短长持:挟制D. 卒之付御史决决:判决6. 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口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②伟即变前狱,至口四五,卒之付御史决③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口以讽谏A. ①且②则③所B. ①以②于③因C. ①且②则③因D. ①以②于③所7.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B.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C.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D.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它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B. 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
C. 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刘敞被召还之后,他马上翻供。
D. 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9.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①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4分)②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3分)(2)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3分)10.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望江怨送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
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
怪人催去早。
[注] ①杪: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子曰:“,。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2)开荒南野际,。
,草屋八九间。
(陶渊明《归园田居》)(3)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4)元嘉草草,,。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讲,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
我们知道,人的独立意识,产生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分裂。
这种分裂是文明的结果,同时也带来了文明的问题。
于是,生的孤独、爱的寂寞、死的烦恼,便成为一切文明社会中所不可避免的精神疾患。
为了解除这些疾患,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而且需要精神的慰藉,这也便是“终极关怀”的动因所在。
大致说来,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一般认为,艺术的价值是多重要,这其中既有认识论的内容,也有伦理学的成分。
而在我们看来,认识内容的多少并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徐悲鸿笔下那幅不太合乎解剖学原理的《奔马》便不会价值连城了;伦理成分的强弱也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贝多芬谱写的那首不太具有道德色彩的《月光》便不会被千古称颂了。
说到底,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于认识,不在于教化,而在于给人想象的空间和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所进行的精神关怀。
相对而言,我们可以将这种精神关怀分为初级和终极两种类型。
所谓“初级关怀”,是对人们生活情绪的放松、抚慰、宣泄,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
比如我们在一天的辛苦劳作之后,到影院中去观赏一部惊心动魄的美国大片,到歌厅里去唱几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精神波澜、深刻的灵魂触动,但总归是一种精神享受。
所谓“终极关怀”,则是对人们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追问,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
比如我们在孤独、寂寞或遇到情感危机的时候去音乐厅欣赏一部交响乐,去歌剧院观看一部悲剧,虽然不见得开心、解闷儿,但常常会有一种心灵的触动、情感的慰藉。
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不同境遇中的欣赏者来说,这两种艺术各有其存在的理由。
但是,就艺术自身的价值而言,后者显然要比前者更有意义。
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哪怕是写平平常常的事物,也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加以理解。
譬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写的那首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从字面上看,通俗易懂,仿佛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但它之所以被人们千古传颂,自有其“终极关怀”的重要意义。
那“一岁一枯荣”的生命历程,就像代代不息的人生一样,在宿命的轮回中不断燃起新的希望。
一首40个汉字的短诗如此,一场戏剧、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更是如此。
古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域从而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无不具有形而上的“终极关怀”。
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本体论并不发达,宗教也并不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此古人的“终极关怀”往往是通过审美活动加以实现的,这种“代偿功能”也正是中国古典艺术特别发达的原因所在。
我们知道,文明的人类之所以陷入异化的痛苦,乃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利刃斩断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原始纽带。
因此作为治疗异化痛苦的古典艺术,最常用的方式是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断裂重新弥合起来,从而将短暂的现实人生与永恒的自然存在联系起来,将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的族类生活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