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阅读理解及答案)
《回家的日子》阅读理解及答案

《回家的日子》阅读理解及答案《回家的日子》阅读理解及答案回家的日子回故乡的路再短,感觉也很长,是如潮水般的思念拉长了回家的路。
从定好日子回家开始,心灵已经上路。
从这一刻起,想家的心绪如同进入汛期的河水,每时每刻都在上涨,一次比一次强劲地撞击胸膛。
但是很奇怪,每次见到母亲之前,我总觉得自己见到母亲的那一刻定会情感决堤。
可每当看见母亲,我情感的浪潮就一下子变成了舒缓的河水。
听父亲说,从得到我要回家的信儿开始,母亲的话明显多了,一天不知道要念叨多少回:儿子要回来了,儿子要回来了。
父亲常开玩笑说,你妈把见到你当做上场比赛了越临近越兴奋。
可母亲每次见到我,都很淡定,就好像我是这天上午刚出门似的。
人说母子连心,看来这话多少有点道理,要不然,我的情感变化怎么与母亲一样呢!只要我提前打电话告诉母亲到家的时间,我到家时总是见到母亲在院门边择菜。
每回母亲总是以这种方式等待她的儿子。
如果实在等得太着急了,她也不会到路口去张望,就是想出去看看,也一定找个由头。
有次我比预计时间晚到家七八个钟头,母亲往路口的小店跑了好几趟,不是买袋盐就是买瓶酱油。
来回十来分钟的路,母亲都要走上半个多小时。
母亲见到我,连忙站起来,双手在围裙上揩了又揩,问声回来了,语气很平常。
我发现,即使我离家再久,母亲也不会像别的母亲见到孩子那样拉着我的手左看看右瞧瞧,她好像从不细细打量我。
就是近几年她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了,也从不会离我很近,我也没发现她特意看看我。
可我身上的一点点变化,母亲总能看得出。
母亲笑得很甜,皱纹爬满了脸,如风吹过水面。
没等我走近,母亲就先进了屋去了厨房,忙着为我做吃的。
我站在母亲身后,发现母亲的白发又多了,个头好像又矮了些。
我想抱住母亲,可抬起的手却是在抹眼角。
我心里酸酸的,眼眶里湿湿的。
我对母亲说,妈,别忙活,说说话吧。
母亲说,没什么忙的,不耽搁说话的。
每到这时候,都是我先说离家这些日子的事,然后母亲会说家里的事。
这些话,平常电话里都是说过的,可我们还是像第一次说那样津津有味。
回家阅读答案带他回家阅读答案

回家阅读答案带他回家阅读答案阅读龙应台的《回家》,完成后面小题。
(20分)①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放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
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
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
②她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地方?”③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这是香港。
我们要去搭火车。
”④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说:“我不认得这里,我要回家。
”⑤身为医生的弟弟本来像个主治医师一样,背着两只手走在后面,就差身上没穿白袍,这时一大步跨前对妈妈说:“这就是带你回家的路,没有错。
快走吧,不然你回不了家了。
”说话时,脸上不带表情,看不出任何情绪或情感,口气却习惯性地带着权威。
三十年的职业训练使他在父亲临终的病床前都深藏不露。
⑥妈妈也不看他,眼睛盯着磨石地面,半妥协、半威胁地回答:“好,那就马上带我回家。
”她开步走了。
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
⑦陪她在乡下散步的时候,看见她踩着碎步戚戚低头走路,我说:“妈,不要像老鼠一样走路,来,马路很平,我牵你的手,不会跌倒的。
试试看把脚步打开,你看——”我把脚伸向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势,“你看,脚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
”她真的把脚大跨出去,但是没走几步,又戚戚低头走起碎步来。
⑧从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吗?从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吗?弟弟在电话里解释:“脑的萎缩,或者用药,都会造成对空间的不确定感。
”⑨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霎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
她在卧房里四处张望,仓皇地说:“这,是什么地方?”我指着墙上一整排学士照、博士照,说:“都是你儿女的照片,那当然是你家喽。
”(10)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看过去。
半晌,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
(11)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不认得了。
2024届湖北中考全真练习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湖北中考全真练习语文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一次演讲,一副对联,一次旅行……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
班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默语同学参加朗诵比赛,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2分)A. 默语注意到多音字词,他这样读:肖像xiāo 鲜为人知xiǎn 敷衍塞责sè 果实累累léiB. 默语希望读出词人苏轼的“狂”劲和豪兴,他这样处理节奏: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C. 默语想抒发对旧中国贫穷、落后的强烈感情,他这样处理重音: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D. 默语想读出表达卢州桥上石狮子千姿百态、形态优美的特点,他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表连):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小言说“青”字加上偏旁可以组成许多新的汉字,下面方框内应该填什么字呢?请你帮小言完成。
(2分)□卫填海山□水秀□天霹雳树欲□而风不息3、山水之城,美丽之地。
默语同学全家计划今年暑假到重庆旅游,于是默语上网做旅游攻略。
浏览网页时,发现了一副有关重庆的对联,准备共享给家人朋友,但在编辑时不小心打乱了部分文字内容(即“万国风”“天下客”),请你帮忙恢复对联。
(2分)(提示:朝天门,位于重庆市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是重庆以前的十七座古城门之一。
塘沽港,又名塘沽新港,现名为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是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
)上联:朝天门喜迎下联:塘沽港笑纳4、5、你知道“咸亨酒店”店名的文化内涵吗?“咸”是“全、都”的意思,“亨”是“顺遂、通达”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万事顺利,一切通达”。
酒店起这个名字,寄托了开店者的良好愿望。
春天开在回家的路上阅读题

春天开在回家的路上阅读题一、字词理解类(5题)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泥泞”中的“泞”()- “摇曳”中的“曳”()解析:“泞”读nìng;“曳”读yè。
这是考查对生字读音的掌握,需要平时多积累。
2.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 “踉跄”:- “静谧”:解析:“踉跄”在文中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静谧”指安静,常用来形容环境。
理解词语要结合文章语境。
3. 文中有一个词“姹紫嫣红”,请再写出两个描写春天花朵色彩的四字词语。
解析:答案可以是“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等。
这是考查对描写色彩词语的积累。
4. 从文中找出与“模糊”意思相反的词语。
解析:答案可能是“清晰”。
这是考查对反义词的理解,需要在文中仔细寻找。
5.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花辫吹拂B. 芬芳茸毛C. 伶仃仿拂D. 休涩朦胧解析:正确答案是B。
A项“花辫”应为“花瓣”;C项“仿拂”应为“仿佛”;D项“休涩”应为“羞涩”。
这是考查对字词书写的辨析。
二、语句理解类(5题)6. “春天开在回家的路上,一路的芬芳像是故乡的召唤。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解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的芬芳比作故乡的召唤,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故乡对游子的吸引,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7.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路边的野花,虽不名贵,却开得肆意洒脱,仿佛是大自然最不羁的孩子。
”请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解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野花比作大自然最不羁的孩子,“肆意洒脱”“不羁”等词生动地写出了野花自由自在生长、开放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野花的喜爱之情。
8. 如何理解“回家的路,在春天里缩短,又在思念里拉长”这句话?解析:“在春天里缩短”是因为春天的美景让人心情愉悦,归心似箭,感觉回家的路变短了;“在思念里拉长”是因为对家乡的思念很强烈,急切想回家却还未到家,这种等待让回家的路感觉很漫长。
9. 找出文中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并分析其描写顺序。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正文部分开始)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有一只小鸟在森林里飞得很高。
它从来没有下过地,也不会下。
因为它认为自己是天空的主人,地面上的一切与它无关。
结果有一天,它迷了路,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它飞了很久也没有找到方向,虚弱地掉到了地上。
这时,有个善良的小动物过来了,告诉它回家的路。
小鸟非常感激,向小动物说:“感谢你,我以为我再也飞不回天空了!”小动物微笑道:“天空只是你的一部分生活,地面也是你的另一部分生活。
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另一种美妙!”问题:(1)小鸟为什么飞不回家?(2)小鸟最终是怎么找到回家的路的?(3)小动物对小鸟有何教导?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天下午,小华和妈妈一起去公园散步。
小华兴奋地拿着相机,准备寻找美丽的风景拍摄。
到了公园后,小华看见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它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小华兴高采烈地追赶着蝴蝶,试图把它拍下来。
然而,随着蝴蝶飞入花海的越来越深,小华逐渐感到了疲倦。
正当小华想要放弃追赶时,他的妈妈走到了他身边,轻轻地说:“亲爱的,你看看这片花海,这样美丽的景色我们应该慢慢欣赏,而不是急于追逐。
有时放慢脚步,才能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问题:(1)小华为什么想要把蝴蝶拍摄下来?(2)小华疲倦时,妈妈对他说了什么?二、词语运用1. 根据句子意思,选出方框中的词语填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我们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不能因为____(放纵/束缚)自己的兴趣而影响学习。
学习语文要多读好书,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提高文字理解能力,也可以丰富想象力,激发____(灵感/愤怒)。
在网络时代,孩子们更容易____(游戏/休息)过多,忽视了身体的锻炼。
2. 根据句子意思,选出正确的词语填空。
我们应该____(重视/保持)每一次合作,而不是只关注结果。
杰克是一个____(热情/冷漠)的人,他总是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回家》阅读及答案

《回家》阅读及答案《回家》阅读及答案①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摆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①。
红磡(kàn)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我们准备搭九广铁路北上。
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
②她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地方?③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这是香港。
我们要去搭火车。
④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我不认得这里,她说,我要回家。
⑤我在一旁小声提醒哥哥:快走,火车要开了,而且还要过海关。
⑥弟弟这时一大步跨前,对妈妈说:这就是带你回家的路,没有错。
快走吧,不然你回不了家了。
⑦妈妈也不看他,眼睛盯着磨石地面,半妥协、半威胁地回答:好,那就马上带我回家。
她开步走了。
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
⑧陪她在乡下②散步的时候,看见她踩着碎步窸窸窣窣低头走路,我说:妈,不要像老鼠一样走路,来,马路很平,我牵你手,不会跌倒的。
试试看把脚步打开,你看──我把脚伸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势,你看,脚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
她真的把脚跨大出去,但是没走几步,又窸窸窣窣低头走起碎步来。
⑨从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吗?从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吗?弟弟在电话里解释:脑的萎缩,或者用药,都会造成对空间的不确定感。
⑩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乍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
她在卧房里四处张望,仓皇地说:这,是什么地方?我指着墙上一整排学士照、博士照,说:都是你儿女的照片,那当然是你家喽。
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看过去。
半晌,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
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不认得了。
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过渺茫从窗帘的缝里射进来,刚好映出了她灰白的头发。
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2024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是()。
A. 河流(hé liú)B. 树叶(shù yè)C. 美丽(měi lì)D. 鸟巢(niǎo cháo)2. 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是()。
A. 晴朗(qíng lǎng)B. 喜悦(xǐ yuè)C. 洒脱(sǎ tuō)D. 欢呼(huān hū)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 “你吃饭了吗?”“是的,我吃过了。
”B. “今天的天气真好!”“是呀,我们可以去公园玩。
”C. “你喜欢什么颜色?”“我喜欢蓝色。
”D. “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小明。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暑假是在冬季。
()2.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3. 大象的耳朵像扇子。
()4. 冬天会下雪。
()5. 狮子和老虎是同一种动物。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___________是一种大型猫科动物,生活在非洲草原上。
2. ___________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会赏月、吃月饼。
3. ___________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可以载人载物。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 请简述一下长城的历史意义。
2. 请简述一下春节的习俗。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 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型造两个句子。
2. 请用“如果……就……”的句型造两个句子。
3. 请写一段关于春天的描写,要求用到至少三种修辞手法。
4. 请写一段关于友情的议论,要求用到至少三种论证方法。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_________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_________》一书。
3. 《_________》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回家路上》阅读理解教案

《回家路上》阅读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回家路上》,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情节、角色、情感以及主题,并能够提出几个自己的问题和寻找答案。
二、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的能力。
2.分析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和行为。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思考和探索故事的主题和含义。
2.通过分析角色的行为和情感,理解故事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1.阅读教学法。
2.讨论教学法。
五、教学步骤:1.饮用火锅,在温暖和谐的氛围中开始讨论,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介绍故事《回家路上》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回家路上》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主人公小明是一个喜欢发现和探险的孩子,他喜欢独自一人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在这一天,他决定自己走回家。
就在小明走了几个小时后,天突然变暗了,他开始害怕,并尝试在电线、石头和横杠上找到箭头的方向。
在他非常迷茫无助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只飞蛾,它在他的眼前掠过,引导他找到了回家的路。
3.阅读故事后,分组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将他们的想法、观点、疑问分享给其他的小组成员,讨论故事让大家感到的情感和主题等。
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听取彼此的意见和观点,并集思广益,为整体的讨论提供更加充分和多角度的思维。
4.教师引导,让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
在小组讨论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描述小明的性格?小明独自一人决定回家,这是什么原因?飞蛾是如何帮助小明找到正确的方向的?故事的主题是什么?等等。
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并对学生的参与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
5.总结教学在本节课的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并给出自己的评价和建议。
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提升。
六、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情节、角色、情感以及主题。
2.学生能够提出几个自己的问题,并能够寻找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家的路
朱道能
①那年年三十,我和妻子回老家看一年多未见面的儿子,由于耽误了最后一趟班车,只能去公路上拦车,可年三十的公路上,哪还有往日的车水龙马?
②当时,我看到路边有一家三口人,也在焦急地张望着。
一问,也是拦车回家的,还是河南老乡。
一直等到下午4点多,我们终于看到一辆“豫L”牌号的空货车,轰隆隆驶了过来。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上”,几个人便冲上公路……随着一阵刺耳的刹车声,一个黑黑胖胖的司机跳了下来,吼道:大过年的,你们找死啊?
③许是听到一声声熟悉的乡音,司机的脸色缓和下来了。
他说:前面没座位了,只能坐车厢了。
一个人30元,要上就快。
当我们手忙脚乱地爬上车厢,一股腥臭味扑鼻而来,原来这是一辆拉猪的货车。
坐下后,我们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后轻松地聊起家常来。
林姓老乡谈他卖菜起早摸黑的劳累,我谈摆地摊日晒雨淋的辛苦,然后就是一阵唏嘘。
而两个女人谈论的,则是家里的孩子。
林大嫂说,儿子叫虎子,两岁。
老家还有一个七岁的女儿,叫大妮,跟着爷爷奶奶过,一年了,都想不起大妮的模样了。
说到这里,她哽咽起来。
妻子咬着嘴唇,别过脸去。
④虎子很乖,躺在妈妈的怀里,一声不吭。
我掏出买给儿子的玩具手枪,递了过去。
虎子一见,喜欢得不得了,睡着了,还紧紧抱在怀里。
⑤走到半路,下雪了,雨夹雪。
风一刮,透心地凉。
我跟妻子一对眼,就挪动身子,围挡在母子俩面前。
无声中,四人相视,轻轻一笑。
⑥雪越下越大,风也一阵紧似一阵。
跟见就要进入河南境内了,突然,车停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司机敲着车,喊:下来活动一下,车走不了了。
⑦原来公路结冰打滑,前面出车祸了。
司机听说孩子睡着后,大着嗓门嚷,咋不早说哩?赶快抱到驾驶室去,感冒了咋办?我们心头一热,就跟司机聊了起来。
他说因为货款到不了位,所以拖到过年才往回赶。
这时,离公路不远处的村子里,传来了一阵阵的鞭炮声。
我轻叹一声: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啊!
⑧不知过了多久,车子终于蠕动起来了。
这时,林大嫂一个人爬上了车厢。
她说虎子还在睡觉,另外一个换班司机抱着。
车子虽然开动了,却是单边放行,不但蜗牛般缓慢,且走走停停……
⑨昏昏沉沉中,我听到司机喊了一声:信阳的老乡,到家了!和老乡挥手告别后,我跑到驾驶室边,刚把手伸进口袋,司机说了一声:快回家吧。
然后一加油门,轰的一声,开走了。
等我回过神来,只看到两个红色的尾灯,一闪一闪……
⑩又跌跌撞撞地走了十几里山路,我们终于推开了家门。
11妻子把提包一放,伸手抱过儿子,一声声地喊:骏儿,妈妈回来了……娘说:别喊了,睡实了。
早上就拉着爷爷的手,到村口去接你们,一直等到11点才睡着……
12妻子把头埋在儿子胸前,紧紧地抱着。
这时,我才想起买给儿子的玩具手枪来──呵呵,就算送给虎子的新年礼物吧。
13这时爹开腔了,对娘说:“你别光顾着说话了,赶快热饭热菜,一起吃团圆饭!”我一愣:你们还没吃饭?爹拿出一挂鞭炮,憨憨一笑:________我鼻子一酸,连忙接过爹手中的鞭炮,快步走到院中。
14噼噼啪啪,在欢快的鞭炮声中,我们家也过年了!
(选自2015年1月14日《河南日报》,有改动) 13.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来。
(3分)
年三十拦车回家,深夜与等待中的父母放鞭炮过年。
14.第⑤⑥段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分)
环境(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年三十天气寒冷,突出了“我”和妻子对他人的关爱,也为下文司机关爱孩子,免收车费的情节作铺垫,把故事一步步推向高潮。
15.从货车司机的语言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吼骂”说明他有点粗鲁,不讲究;当听说孩子睡着了,“大着嗓门嚷”说明他热心、善良;下车时不收车费,一句“快回家吧”说明他厚道、乐于助人。
16.第B13段老父亲说了一句怎样的话,令“我”的鼻子不禁一酸呢?试着写出来。
(3分)
示例:瞧你说的,过年,过年,一家人不一起过,还算啥过年啊!
17.歌曲《回家的路》中有这样几句歌词:回家的路/拍一拍肩上沾染的尘土/再累也一样坚持的脚步/回家真的幸福。
请结合小说中“我”的回家路,说说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3分) 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