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课件

合集下载

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随着1924年列宁的逝世和斯大林的上台,新经济政策被慢慢废除。
1928年,斯大林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 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建国思想,逐步形成了代替新经济政策的斯大林模式。
主要内容
农业方面 工业方面
流通方面 补充内容
这就使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阶段过渡的道路。后来,因斯大林上台而被逐步取消。
俄罗斯在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推翻了资 产阶级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维埃俄国或苏 俄。
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 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1921——1922年度,全国税额比上个年度减少 43.3%。
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20年代初,美国企业家哈默和列宁之间建立的友谊就说明这一点。 1921年,阿曼德·哈默才23岁。 可是,他已成了在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的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 这年6月,他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 他原先是想帮助苏俄人民医治当时流行的斑疹伤寒,但大量事实使他更为饥荒所引起的灾难而震惊。他立刻 用100万美元在美国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运到苏俄去销售。 这件事被列宁知道了。他热情地邀请哈默来克里姆林宫会面。 列宁用英语同哈默交谈,对哈默说: “你们和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我们是个落后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美国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 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 说到这里,列宁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本《科学的美国人》杂志,一边翻着,一边说道: “瞧!这是你们人民作出的成绩。这就是进步的含义,高楼大厦,发明,发展机械来替代人的双手。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通过减税降费、加大政府投资等措施,为企业提供财税支持,促进企 业扩大生产和投资。
货币政策
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如降准降息、加强金融监管等,保持货币供 应和信贷合理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产业政策
制定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创新、扶持新兴产业、优化传统产业,推动 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发展政策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区域布局,推动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通过政策引导,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 升级和转型,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保障民生福祉
深化改革
新经济政策注重民生改善,通过增加就业 、提高居民收入、加强社会保障等措施, 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新经济政策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 措,旨在打破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市场活 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主要措施
财政政策
新经济政策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 就业压力。
促进社会公平
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监管,新经济政策有助于打破行业垄断,缩小收入差距,促 进社会公平正义。
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提升国际地位
新经济政策的成功实施,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 位和影响力。
促进国际贸易合作
新经济政策倡导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推动了我 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和合作。
02
03
政策协调问题
新经济政策涉及多个部门 和领域,需要协调各方面 的利益关系,确保政策的 一致性和连贯性。
改革阻力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 问题,导致一些企业和个 人对改革持保留态度,改 革阻力较大。
资金和技术短缺
在实施新经济政策过程中, 资金和技术支持的短缺成 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对挑战的措施
加强政策协调

高二历史新经济政策的实施(PPT)2-2

高二历史新经济政策的实施(PPT)2-2

坚冰已经打破 ——十月革命
思考:“坚冰”是指什么?用什么去打破这“坚冰” 呢?
严峻的形势
军事:组建红军,抵抗 敌人进攻
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Leabharlann 外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 ¾国土被敌人所占,工厂停工,人民挨饿
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
用什么去打破这“坚冰”呢?
;股票知识 股票知识
在一个温暖的下午,我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摔倒在坚硬的道路上,鲜血染红了裤脚,钻心的疼痛,使她流出无助的眼泪,痛苦的呻吟引来周围人好奇的目光。 我突然明白助人为乐,快乐别人,更快乐自己。伸出我们的双手吧,去帮助哪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我赶紧跑了过去,小心翼翼的扶起她,看着她的表情,我心里非常的难受,仿佛被什么抓了一下。老奶奶感激地说:“谢谢你,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我微笑着说:“不用谢,助人为乐是我应该做的。”听了我的话,老奶奶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PPT课件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PPT课件

3,戈尔巴乔夫改革:
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评价: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缺少客观决
策和相应配套改革,仍没有放弃传统做法。经济改革受挫后转向政治领域,
最终202导1/4致/8 苏联解体。
12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8
13
探究4l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称“粮食税是从战时共 产主义到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的过渡”。这时的自由贸易, 政府规定只允许在指定的地方范围内进行。……到1921年秋, 列宁发现这种 “用工业品换取农产品”的“商品交换失败了”。 农民根本不愿有组织地同国家交换工业品,而是直接把自己多余 的粮食和农产品变成商品涌入市场。针对这个问题列宁指出“我 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 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 ――佟宝昌《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回顾与思考》
第20课
2021/4/8
1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2、时间: 3、目的: 4、内容: 5、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是在 战时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
(1)积极作用:
6、评价
2021/4/8
(2)局限性
2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2、目的: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2.0上21/4述/8 材料体现了列宁什么样的精神?
7
探究3 材料一 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 而强化了,1920—1921年度的粮食收购量翻了一番。农民的 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 满1.,“在战彼策得”格引勒发、严莫重斯的科政等治城、市经发济生危了机工。人利罢用工市和场抗和议商游品行货。币 农关民系和,工部人分的国不有满企情业绪实也行牵国动家着资军本队主士义兵。。1921年2月28日喀 琅2.斯19塔29德-1发93生3经水济兵危叛机乱。,…… 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 什开维创克资”本的主政义治国口家号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材3.计料划二和市1场93都2是年经,济美管国理出的现手20段0万,人不的是流区浪别大资军本。主1义9和33社年会, 失业人数将近1700万。 …… 中产阶级的积蓄和家产荡然无存, 社主会义地的位标一准落。千丈。几十万少年失学,几百万青年没有就业, 许回多答家:庭连照明的蜡烛都没有。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之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名师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之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名师课件
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
得了么胜?利分…析…消应极当说后我果们的实原行因“。战时共产主义”
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 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 们实行的。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 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目的:应付战争、巩固政权、向共产 主义过渡。
材料四:在列宁看来:“‘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 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适应无产阶级 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列宁选集》 第4卷第517页。) 但在当时的多数共产党人看来,却正好相反。他们始终认 为,向国家资本主义倒退的“新经济政策”才是一种“临 时的不得已办法”。而取消商品、货币、私有制和市场的 共产主义,才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从刚一提出即遭到了在联共中央中拥 有多数地位的“左”派共产主义者激烈的集体反对并展开 了论战。“列宁善于发现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矛盾,他 曾原原本本地研究了马克思关于世界革命的理论,提出了 向社会主义前进的新计划--新经济政策。但是对这项新计 划,甚至连他最亲密的战友们也感到不理解。“ (尼古 拉·津科维奇《领袖和战友》,第77页。)——网络资料
当时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材料五:4年世界大战和3年国内战争,整个国 家满目疮痍,1920年国民收入只有40亿卢布, 比1917年还少70亿;工业总产值只及1913年的 14%,其中钢和生铁的产量只及1913年的5% 和3%,煤也只有1/3;谷物总产量比1913年减 产1/3。全国陷入一片饥荒,人民连基本的面包和 衣服都得不到满足。此时1920--1921年苏俄又 遭遇了大旱灾。粮食极端匮乏,原料能源缺少,工 厂也无法开工。

高一历史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课件

高一历史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课件
俄国十月革命 1917 年11月(俄历十月) 苏联成立—1922.12.30 苏联解体-1991.12.21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第1节、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坚冰已经打破
思考:“坚冰”是指什么?用什么去打破这“坚冰” 呢?
严峻的形势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
评价
1、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内容: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项目 农业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工业政策
贸易政策 分配制度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管理建设方法、手段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经济体制方面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的作用:P119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 积极方面: 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 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 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消极方面: 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 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 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 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小结: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课堂练习
1、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有偿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 B、有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惧制 C、纳税后农民剩余粮由国家统一支配 D、用余粮收集制代替固定粮食税 2. 新经济政策中对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业采取的政策是 A、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 B、允许本国的资本家经营 C、允许外国的资本家投资经营 D、由国家与外国资本家合作经营 3、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表述正确的是 A、布尔什维克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目标 B、布尔什维克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实践 C、布尔什维克部分地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4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制订新经济政策时最基本的依据是 A、从俄国的国情出发 B、利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C、加强和巩固工农联盟 D、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PPT优选课件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PPT优选课件

2020/10/18
7
2、道路已经指明
思考:“道路”是指什么?什么政策指明了这种
“道路”
的方向?
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 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当时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十分困难, 工厂停产,一些工厂的工人开始骚动,举 行罢工,要求改善生活。广大农民反对余 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
20世纪30年代苏联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之一 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译作
生活的教科书 执著于信念而坚韧不拔的崇高人格的展现 就它对读者影响的力量和深度来说,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给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 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 耻。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可以说,我的整个鲜血和生命,都已经献给世界 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内容 评价
2
1、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国内:被推翻的剥削阶级企图通过武装暴乱恢 复其失去的政权,是苏俄内战爆发的主要起因。
国际: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一方面派军队侵 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国国内反革命力量, 使内战更尖锐化和复杂化。
国内战争:(三年)1918-1921
202主义政策的内容
2020/10/18
11
小结: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2020/10/18
12
谢谢您的聆听与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内容:

广东省阳江两中高一历史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课件

广东省阳江两中高一历史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课件

利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消极方面: 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在国内战争结束仍实施,给国家带来极大危机
(新经济政策) 三、道路已经指明
1、背景
四年大战和三年 内战的破坏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失误
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工人、农民不满 阶级敌人乘机叛乱
面临严重的经济 和政治危机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4、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 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 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5、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 点是( )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积 极 作 用
实施工作重心转移:阶级斗争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消除危机。
经济建设
稳定政治形势、巩固政权。 探索到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局限: 后来的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 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 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1.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判断政策 是否正确 的依据: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十年“文革”使经 济濒临崩溃,社会 一片混乱。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鼓励私人开办企业, 同时,向国外大力 招商。 农村经济全面振兴, 国民经济得到发展, 人民生活固练习
⒈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无偿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 B、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农民的实际负担大大减轻 D、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⒉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制订新经济政策的基本依据是: A、俄国的国情 B、允许私人经济成分存在 C、巩固工农联盟 D、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⒊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B、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C、工业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D、促进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学思之窗” • 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 敌人提供物质的保障。
思考:战时共产主 • 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 义政策是否是苏俄 尝试。
• 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
理想的政策? 的正确道路
• 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并非是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正确途径。
经济体制方面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
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积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 极 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起到了巩固工农联 方 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面 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
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 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措施: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的任务,退出一战。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
坚冰已经打破 ——十月革命
思考:“坚冰”是指什么?用什么去打破这“坚冰” 呢?
严峻的形势
军事:组建红军,抵抗 敌人进攻
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 ¾ 国土被敌人所占,工厂停工,人民挨饿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
道路已经指明
•思考:“道路”是指 什么?什么政策指明 了这种“道路” 的方 向?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
新经济政策
背景
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 战争的破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失误
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工人、农民不满 阶级敌人乘机叛乱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 政治危机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你知道现今世界上还有哪些 国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何时 何地诞生的?现在的情况如 何?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无产阶级专政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无产阶级
专政的国家):苏 俄
•建立:1917年11月十月革命。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
新经济政策
标志: •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通 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 决议 内容:
•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解除工业国有化 • 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 • 取消食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管理建设方法、手段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消 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 极 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 方 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 面 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
判正 断确 政的 策依 是据 否在

1.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2.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3.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4.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 的根本的利益
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
用什么去打破这“坚冰”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来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根本目的:巩固新生的苏 维埃政权 •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 •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 特殊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 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