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

合集下载

政治学概论名词解释

政治学概论名词解释

政治学概论名词解释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和政府行为的学科,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概念。

以下是对一些政治学常用术语的简要解释:1. 政治:指涉及权力和权力关系的集体决策过程和行为。

政治:指涉及权力和权力关系的集体决策过程和行为。

2. 国家:拥有特定的领土、人口和政治权力机构的组织。

国家:拥有特定的领土、人口和政治权力机构的组织。

3. 政府:指领导国家并制定和实施法律和政策的机构。

政府:指领导国家并制定和实施法律和政策的机构。

4. 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对公民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对公民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5. 权力:指掌握决策的能力和机构的影响力。

权力:指掌握决策的能力和机构的影响力。

6. 选举:是公民通过投票选择政治领导人或决策机构的过程。

选举:是公民通过投票选择政治领导人或决策机构的过程。

7. 国际关系:指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与互动。

国际关系:指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与互动。

8. 立法: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来管理社会,决定和规范公共行为。

立法: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来管理社会,决定和规范公共行为。

9. 行政:指政府机构管理和执行法律和政策的过程。

行政:指政府机构管理和执行法律和政策的过程。

10. 司法:通过法庭来解决法律争议和保护公民权利的过程。

司法:通过法庭来解决法律争议和保护公民权利的过程。

11. 政治意识形态:指一组透过政治观点来解释和评价世界的价值观和体系。

政治意识形态:指一组透过政治观点来解释和评价世界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12. 权力分立:指将政府权力分散到不同机构和部门,以避免滥用权力。

权力分立:指将政府权力分散到不同机构和部门,以避免滥用权力。

以上是政治学中一些常见术语的简要解释。

这些概念是了解政治现象和政府行为的基础,有助于深入研究政治学领域。

政治学概论——精选推荐

政治学概论——精选推荐

第一章绪论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国际政治:是国家、国际组织及其他政治行为主体,在参与国际社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政治关系的总和。

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解释:▲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将政治看做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解释:▲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所揭示的政治现象的范围:▲时间范围▲界定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国家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

因此,政治学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的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这就要求在研究中根据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阶级状况来揭示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研究各种国家形态更替和政权组织形式变化的规律;研究国家活动和职能及其得以实现的方式和手段;研究国家制定政策,处理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其它各种政治关系和问题的方式、方法。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与其相关科学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交叉就出现新政治阶级学、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政治人类学、政治文化学等边缘学科。

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自从人类创造出哲学以来,它就与政治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
• 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 • 1、氏族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2、氏族制度的特点 • (1)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 (2)氏族制度的组织机构---议事会,是一切
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 • (3)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 3、原始民主制的特征
• (1)原始民主制是原始社会氏族内部的共同事务 的管理体制,而不是一种国家形式。
• 二、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 1、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 治文化水平。
• 2、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借鉴和吸收外国政治的 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3、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 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列宁曾经说过:“国家问题是一 个最复杂最难弄清楚的问题,也 是一个被资产阶级的学者、作家 和哲学家弄得最混乱的问题。”
•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任何阶级 都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 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
• (4)政治的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 可以对政治概念作如下界定:政治是阶 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 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 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原始民主制是氏族全体成员享有的民主制 度。而不是国家产生后的阶级民主。
(3)原始民主制中的权力是处于社会之中的 “自然发生的共同体的权力”,而不是像国家 权力那样成为独立的、站在社会之上的支配主 体。
• 二、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 • 1、国家的产生 • (1)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
界大战。 • (3)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政治学概论名词解释

政治学概论名词解释

一1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3阶级分析:即在考察阶级社会中的任何政治现象时,都应找出它所体现的阶级关系,从本质上深刻揭示政治现象的阶级本质。

质上深刻揭示政治现象的阶级本质。

二4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

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

5神权论:亦称君权神授论。

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利来源于神,即上天或上帝。

权利来源于神,即上天或上帝。

6公共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

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

7主权:在国内部,主权是指至高无上的权力,即在社会各种类型的权利中,国家权利的效度最高;在国际关系中,主权是指一个国家的权利的独立性,主权是指一个国家的权利的独立性,即一个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即一个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利。

理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利。

8国家的政治职能: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现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

管理职能。

9契约论:契约论的基本论点,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10国家的社会职能: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

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它执行国家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意志,受根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制约,志,受根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制约,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的社会职能也具有政治性国家的社会职能也具有政治性质。

大一上学期末政治学概论知识点速查

大一上学期末政治学概论知识点速查

大一上学期末政治学概论知识点速查学期末将至,大一政治学概论课程的考试即将到来,为了帮助同学们对政治学概论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以下为大一上学期政治学概论知识点速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政治学基本概念
1.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 政治学的定义和特征
- 国家、政府、政治制度、政权
2. 政治学的基本原理
- 政治学的历史渊源
-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 政治学的学科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政治学基本理论
1. 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
- 政治权利的概念和特征
- 政治权力的来源和性质
- 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的关系
2. 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
-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 各国政治体制的比较与分析- 政治制度的变革和发展趋势
三、国家和政府
1. 国家的基本概念
- 国家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 国家主权和国家统一
2. 政府的组织和职能
- 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 各级政府的组织结构
- 政府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四、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学
1. 政治文化的内涵和形式
- 政治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 政治社会化和政治文化的传承- 不同政治文化的比较和交流
2. 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
- 政治制度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 社会变革对政治制度的挑战
- 和谐社会建设和政治制度的持续发展
以上为大一上学期政治学概论知识点的速查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以上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大家学业有成,考试顺利!。

政治学概论(完整版)

政治学概论(完整版)

政治学概论(完整版)第⼀章政治⽣活中的国家第⼀节国家与国家形成理论1、国家的含义与特征1.1 国家的含义“国家”在汉语中由“国”和“家”两个汉字组成。

最初, 两者是分开使⽤且有区别的, 如《尚书》中的“天⼦建国, 诸侯⽴家”,但由于“家国同构”的统治思想的需要, 这⾥“家”的理解已经超越⼀般意义上的家庭, 上升为各诸侯国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 这实际上为“国”、“家”并提奠定了基础。

所以, 中国古代许多典籍中还有“国”、“家”合在⼀起的说法, 如《荀⼦》中的“国家⽆礼则不宁”。

但有⼀点需要注意, 在中国古代, ⼤⼀统的国家常常被称为“天下”,“国家”并不是指今天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与西⽅学说中“state”的国家观念相等同的国家观念是近代才形成的。

从国家的词源学来考察,凸显了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意义。

同时国家之所以为国家,其不可或缺的乃是公共权威中⼼的存在,否则国家仅有地缘意义⽽⽆政治意义了。

西⽅政治学对国家的界定众说纷纭。

政治哲学探讨的是国家的本性,由此⽽形成两⼤流派:⼀是古典取向的共同体说;⼆是近代取向的契约从政治共同体的⾓度理解国家,揭⽰了国家的本源意义,或者说展现了国家的理想形态,⽤以关照和判断国家的现实形态;近代契约论则认为国家乃是基于个⼈利益的基础上建⽴的,⼈们正是基于某种共同的利益才不得不联合成国家,国家的终极⽬的也在于实现个⼈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对国家的定义来⾃于恩格斯。

恩格斯在其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给国家下了完整的定义:“国家是表⽰:这个社会陷⼊了不可解决的⾃我⽭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摆脱这些对⽴⾯。

为了使这些对⽴⾯,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于在⽆谓的都争⽃中把⾃⼰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种表⾯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量,这种⼒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但⼜⾃居于社会之上并且⽇益同社会脱离的⼒量,就是国家。

马克思主义既强调对国家本性的探讨,以对现实国家进⾏价值判断和关照批判,有着重对现实国家的现象还原,对其形态做科学描述,并将两个⽅⾯有机的加以结合。

2023年4月自考行政管理专科政治学概论

2023年4月自考行政管理专科政治学概论

2023年4月自考行政管理专科政治学概论一、主题概述政治学概论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了政治理论、政治原理、政治制度、政治过程等内容,对于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4月的自考行政管理专科政治学概论考试即将举行,作为考生,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和重点知识,以便顺利通过考试,并且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有所裨益。

二、政治学概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政治学概论的概念政治学概论是政治学的入门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政治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通过政治学概论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政治学这门学科的整体认识和基本理解,为深入学习和研究政治学奠定基础。

2.政治学概论的重要性政治学概论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和实际应用意义。

政治学概论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提高政治素养,培养正确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

政治学概论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政治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

再次,政治学概论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政治的本质和规律,为今后的行政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三、深入学习政治学概论的方法和途径1.系统学习课程教材政治学概论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和依据,系统学习教材内容是深入理解政治学概论的基础。

通过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可以全面掌握政治学概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应对考试和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学习政治学概论的重要环节,通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可以与老师和同学们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加深对政治学概论的理解和把握。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促进自己的思维和认识上的突破。

3.多维角度分析案例和实践政治学概论的学习需要联系实际,通过多维角度分析政治案例和政治实践,可以丰富学生的政治视野,提高政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特殊的历史现象。

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建立以暴力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利用法律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调节利益分配,解决社会冲突的活动。

政治学是研究人类政治活动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任何一种政治学说,都是某些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直接反映。

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的学说,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

第一节政治学研究对象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政治”一词最初指古希腊的城邦,即城市国家。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称其为国家的活动。

中国古代对其理解的核心含义是统治。

古往今来主要分两种观点:(一)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以及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解释。

(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一)对政治的解释共分五种:(1)道德观点,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孔子,柏拉图(2)法律现象,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凯尔逊(3)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4)“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孙中山(5)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

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权威性价值分配说:政治是为社会做出和执行权威性价值分配(具有约束力的决策)的行为或相互交往。

(二)对政治的本质和含义归纳:(1)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3)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

(4)活动:是科学、艺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来研究它。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提示了政治现象的范围,主要有两点:一是时间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兼爱上》
2020/4/25
20
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 统治的意思, • 是讨论治国之道,就是根据特定的政治伦
理原则来建立国家制度
• 并通过制度来治理国家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近代把政治合用,构成政治。
2020/4/25
21
(二)学者对政治的定义
2020/4/25
22
1、 政治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2020/4/25
8
政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 有关政治知识是人类社会知识的有机组成
部分
• 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并列构成
社会科学的四大学科。
• 是重要的基础学科,
2020/4/25
9
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说:
• 政治分析帮助一个人了解他所生活的世界 • 帮助他在面临各种可能的选择途径时,能
2020/4/25
2
哈佛第28任校长傅思德说: 哈佛教育是帮助学生找到
• passion, • compassion, • inspiration。 • Flashes of inspiration
2020/4/25
3
100年哈佛的校长艾略特门墙上
• "Enter to grow in wisdom"; • 进入本校在智慧中成长
• 政治是权力的获得、保持和运用。 • 中国法家:韩非子,政治的主要内容是法、
术、势
• 核心是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2020/4/25
27
马基雅维利
• 政治是谋求权力, • 维护权力, • 使用权力。 • 夺取权力、 • 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 • 政治的目的不过是夺取并保持权力。
公共生活的意思。 伦理政治观 :政治至善的生活
2020/4/25
16
中世纪时期:
• 政治是指与宗教有关的神学统治理论。 • 神学政治观
政治:世俗之城的生活,政治是指世俗政 治生活领域内的权力斗争。
2020/4/25
17
中国传统的政治的概念
• 先秦文化中都有政治一词 • 《尚书·毕命》:“道洽政治,泽润生民” • 《周礼·地官·遂人》:掌其政治禁令
2020/4/25
25
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
• 君权神授。 • 《诗经》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 董仲舒: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中世纪神学政治:政治被归结为一种超自
然,超尘世的上帝的力量。
• 阿奎那:国王是上帝的仆人,一切权力源
自于神。
2020/4/25
26
3、 政治就是权力的角逐
2020/4/25
18
政与治是分开的,
• 政:指的是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 • 如启以夏政,而作禹型。 • 《论语》:为政必先正名。 • 正名是孔子政治指导的原则,是一种政治手段。 • 为政为德,以统治者的道德规范和礼制对人民进
行教化。
2020/4/25
19
治:指管理和教化人民,
• 如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 又指社会安定、秩序良好 •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性则乱“《墨
2020/4/25
6
一、政治学的学科地位
• 学问分为两类 • 使人感到快乐的:民俗研究、电影艺术 • 不那么让人感到快乐的:政治学、法学 • 法国学者博洛尔《政治的罪恶》: • 政治本身有一种灰暗的特性
2020/4/25
7
• 人作为人,总是希望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 • 政治总是一种权力与利害关系 • 政治现象总是潜藏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 它是对人的意志的扭曲 • 并且把它引向人们自己也始料未及的方向。
• 政治是对善、正义、自由、秩序、安全、
幸福一类的价值或理想生活目标的追求。
•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 • 理想国就是正义之国。
2020/4/25
23
亚里士多德
• 城邦的目标就是追求至善,实现正义
• 完成某些善业
2020/4/25
24
孔子“政者,正也”
• 其身正,不令而行 •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是一种正义和善。
2020/4/25
12
二、 政治的概念

康德 :思维就是凭借概念的认识
• 我们知识来自内心的两个基本的来源, • 其中第一个是感受表象的能力(对印象的接受性) • 第二个是通过这此表象来认识一个对象的能力
(概念的自发性)
• 知性一般来说可以被表现为一种作判断的能力。
2020/4/25
13
EDGE:什么科学概念可以放入普通 人的智力工具库。
• 我们一般人是靠经验生活,往往顺从偏见、
集体迷思、道听途说科
• 概念的可以作为一种智力资本提升普通人
智力水平。只要你学会准确使用这些概念,
• 如在政治学中合法性、权威、权力、治理
等概念
2020/4/25
14
聪明是新的性感
• 确定性的无用性。不确定性是知识的最初源头,
科学的根基是向怀疑保持开放。
• 亚自我。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亚自我,各自负责不
同的功能。所以有的人,在行为中有不一致的地 方和非理性。
• 折中原则。你并无特殊之处,世界上发生的大部
分事情只是自然的。
• 集体智商。人类的关键不是个人智慧,而是网络
现象,分工,
2020/4/25
15
(一)古人对政治一词的理解

古希腊罗马时期:
• 是指城邦(polis,Politics),城市国家 • 是指对城邦的各种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 即当时的国家活动。 • 政治就有城邦国家中的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的
作出明智的选择。
2020/4/25
10
帮助他影响政治体系中的各种变革 这种迪欧指出,政治学通过深入分析一种现
存的情势状态中的共识结构,
• 揭示了社会叙事的弥散式断裂。
• 在这里,政治学超越了一般性的共识而拓
展了情势。
• 亦即,突破了看似不可能突破严格的限制
第一讲 政治学的学科地位
及研究方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新浪微博:赵丽江的话
2020/4/25
1
《吕氏春秋·诬徒》 达师之教也,使弟子
• 安焉、乐焉、休焉 • 游焉、肃焉、严焉 • 安心、快乐、悠闲、自适、庄重、威严 • 此六者得于学,则邪辟之道塞矣, • 理义之术胜矣。(彰显)
• 视徒如己,师徒同体。
• "Depart to serve better thy country and
thy kind."
• 离开后服务国家与人类
2020/4/25
4
• 什么是政治 • 何为精英 • 共和国的特征 • 美国政府与朝鲜政府有何不同
2020/4/25
5
本章重点
• 关于政治的概念 •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 方法与范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