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衣剂及其应用
谈谈小麦种衣剂应用技术

5 .在 鲜 牛 粪 中 加入 大 豆 粉
每
5 O千 克 鲜 牛 粪加 入 5 O克黄 豆 粉 . 放 入 缸 内搅拌 均 匀 . 在2 5 ℃ 温度 下 密封 3 ~ 5天 . 施 用 时对 3倍 的水
6 .在 圈肥 中加 入 过 磷 酸钙 在
等 吸 附性 强 的 物质 人 粪 尿 养 分 含
J’ 衣剂 两种 种衣 剂 与一 般拌 种 剂( 如 干拌 、 湿 拌 和 浸种 所 用 的农 药 粉剂 、 可湿 性 粉 剂 、 悬浮剂 、 乳 油等) 禹 不 同 一般 拌 种剂 是植 物保 护措 施 . 柏 而种 衣剂 可使 良种 标准 化 , 又具 有植
—
种 衣剂 ⑦ 优质 种衣 剂为半 透 明薄膜 附着 在种子 表 面 .色泽 均匀 一致 . 能
他 药肥 , 以免 造 成沉 淀 、 成 膜性 差 、 药
力, 促进种 子发 芽 ②选种 : 晒种后 对 种子 进行 筛选 。除去 种子 中的小粒 、
破粒 、 草子 、 杂物 及带 有病 虫 的子粒 ,
保证 播种 用 的种子 大小整 齐均 匀
2 .做 好 拌种 的 发 芽试 验 拌 种 后 种 子 的 发 芽率 是 决 定 拌 种 剂 产 品
一 种: 晴 天将 种子 摊 露 于 阳光下 晒 2 ~ 3
种 成本 ,对 防控小麦检疫性有 害生物 药掺 入颜 料调 制而 成 . 有 杀 虫农 药 的
惦
一
:
存 1 . 拌种前进行种子处理 ① 晒 在坚 固密闭 的容器 内 .贴 上标签 . 放 在远 离 火 源 、 热源且小孩 、 家 畜 不
量高 , 分 解快 。 肥 效迅速 , 但 易 于 流 失, 如果将干土 、 草 皮 等 吸 附 能 力 强 的 物质 放 入 粪 池作 覆 盖 物 或 掺 拌 在
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分析

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种衣剂是种子包衣技术下的药剂,使用种子包衣技术对农作物种子进行拌种处理,就能灭杀种子表面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同时也能在种子上形成一个保护层,让种子播种后的抗病虫害能力得到提升。
本文总结了农作物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效果,指出了应用该技术时要关注的各项事宜,并对种子包衣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做出了深度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种子包衣技术;种衣剂;应用引言:种子包衣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常用种子处理技术,其主要应用在播种前的种子处理环节,在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中,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早期的病虫害,对提升种子发芽率、成活率以及植株抗病能力都有重要影响,这对提高作物产量也有一定作用。
为了确保该技术的正确使用,发挥出种衣剂的各项功效,就要在应用种子包衣技术时确保各技术要点得以满足。
1.农作物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效果1.1 具有增产增收作用在选好农作物种子后,就可以根据当地病虫害流行规律选择使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这样就能让农作物苗期获得较好的抗病虫害能力,让其成苗率得到提升。
另外,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后其出苗率会比未经过包衣处理的种子提升5%左右,而对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可以提高到80%左右。
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后,能够让农作物苗期获取生长上的促进效果,这对增加农作物产量有积极影响。
经过包衣处理的农作物种子整体的苗情素质能显著提升,具有相应功效的种衣剂能够让农作物植株更加健壮,能够发挥出保苗、齐苗、增强抗逆性并促进根系发育的作用,这就能够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打下良好基础,进而获取产量的提升效果。
有相关统计表明,玉米经过包衣处理后,其产量可提升10%左右;而大豆经过包衣处理后,总产量可提升16%左右,其他适用种子包衣技术的农作物产量提升效果也能保持在6%-10%之间。
1.2 处理成本低,回报收益高我国的种子包衣技术目前已趋于成熟,市场上的各种种衣剂价格低廉,同时具有较好的质量,即便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种子包衣技术,其包衣处理成本也较低。
种衣剂拌种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种衣剂拌种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种衣剂是一种可直接涂在种子表面的化学药剂,目的是为了增强种子的萌发力和抗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对于小麦来说,种衣剂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防治方式。
种衣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化学类种衣剂,另一类是生物制剂种衣剂。
生物制剂种衣剂包括了微生物制剂,如红枣根固氮菌、赤霉素分泌菌等,以及植物提取物生物制剂,如茶多酚、黄酮等。
对于小麦领域来说,最常用的化学类种衣剂是多菌灵、氟吡呋喃等。
多菌灵可以防止多种真菌病的发生,如小麦赤霉病、小麦根腐病等,而氟吡呋喃则可以防止小麦蚜虫和叶螨的危害。
那么种衣剂拌种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究竟如何呢?以下是一些研究成果供大家参考:1. 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非常常见的病害,常常导致小麦失收。
多项研究表明,种衣剂拌种可以有效地防止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其中,多菌灵和嘧菌酯均具有显著的防病效果。
例如,有研究表明,在田间试验中,使用多菌灵拌种后的小麦种子发芽率、出苗率、株高、千粒重等均显著高于未拌种的小麦,同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率也减少了60%以上。
小麦蚜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会导致小麦生长迟缓、叶片变黄甚至死亡。
氟吡呋喃是一种常用的种衣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蚜虫的危害。
3. 对小麦根系的促进效果除了防虫防病之外,种衣剂拌种还可以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使用一种生物制剂种衣剂(包括了红枣根固氮菌和赤霉素分泌菌)拌种的小麦,在田间试验中,收获量比未拌种的小麦提高了约10%,同时小麦根系的生长也更加健壮。
总之,种衣剂拌种对小麦的病虫害防治效果显著,同时还可以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但是,在使用种衣剂时也需要注意,尽量选择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的种衣剂,避免农药残留问题。
种衣剂使用方法

种衣剂使用方法一、戊唑醇1、1中文通用名:戊唑醇1、2制剂: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2%戊唑醇湿拌种剂1、3 作用特点:戊唑醇是三唑类杀菌剂,主要对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起抑制作用。
该药属低毒杀菌剂,能迅速被植物有生长力的部分吸收并主要向顶部转移。
不仅杀菌活性强,还可以促进作物生长,使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有效分蘖增加,提高产量,适用于小麦、玉米、高粱、大豆、油菜、瓜类等作物拌种。
1、4 防治对象及方法:⑴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纹枯病、锈病、白粉病、大麦散黑穗病、燕麦散黑穗病,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100-150克,兑水1、5—2公斤,搅成糊状,拌种100公斤,充分拌匀后,阴干播种。
也可用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3-50克,拌种100公斤,拌匀后,即可播种。
⑵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大豆锈病、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300-600克,兑水2-3公斤,搅成糊状,拌种100公斤,充分拌匀后,阴干播种。
也可用6 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30-200克,拌种100公斤,拌匀后播种。
⑶防治油菜菌核病、瓜类苗期病害,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10-15克,或60克/升戊唑悬浮种衣剂3-5克,拌种10公斤。
⑷本品也可兑水灌根,防治香蕉叶斑病、茶树茶饼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轮纹病、梨树黑星病。
1、5 注意事项:⑴该药处理过的种子,严禁再用于人食或动物饲料。
⑵药剂处理过的种子必须与粮食分开存放,以免污染或误食。
⑶拌种及拌种后进食前,要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洗净脸、手和胳膊。
1、6 中毒解救:本品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不慎接触皮肤或溅入眼睛,应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
该药无特殊解毒药剂,误食后,应立即催吐、洗胃,送医院对症治疗。
二、多﹒福1、1中文通用名:多菌灵﹒福美双1、2制剂:15%多﹒福悬浮种衣剂1、3 作用特点:本品为固定型种衣剂,两元复配而成。
高效低毒,对子囊菌和半知菌类有效。
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作用。
种衣剂拌种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种衣剂拌种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近年来,我国小麦种植业面临诸多病虫害威胁,给小麦产量和品质带来了较大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小麦病虫害,农业科研人员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逐渐推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方法,其中种衣剂拌种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治方式。
种衣剂拌种可以通过种子表面涂覆杀菌剂和杀虫剂,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抗病虫能力,从而达到防治小麦病虫害的目的。
本文将从种衣剂拌种原理、方法及其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种衣剂拌种原理种衣剂拌种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在种子表面涂覆杀菌剂和杀虫剂,形成一层保护膜,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抗病虫能力。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小麦的生长势和产量,还可以有效防治小麦病虫害。
具体来说,种衣剂拌种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发芽率:通过在种子表面涂覆杀菌剂,可以有效抑制种子表面的病菌生长,减少因病菌造成的种子腐烂,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2. 增加幼苗抗病虫能力:通过在种子表面涂覆杀虫剂,可以有效阻止病虫对种子和幼苗的侵害,提高幼苗的抗病虫能力。
3. 促进幼苗生长:在种子表面涂覆一定的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增强植株的抗逆性,进而减少病虫害对小麦的危害。
种衣剂拌种的原理是通过对种子进行涂覆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增加幼苗抗病虫能力,从而达到防治小麦病虫害的目的。
1. 选择种子:选择外观完好、品质优良的小麦种子作为拌种的原料。
2. 制备种衣剂:按照配方将杀菌剂、杀虫剂、生长调节剂等原料混合搅拌,制成种衣剂。
3. 拌种处理:将待拌种的小麦种子与种衣剂充分混合均匀,使每颗种子表面均匀涂覆种衣剂。
4. 晾晒干燥:将拌好种衣剂的种子晒干,待种衣剂充分固化后即可播种。
5. 播种:将种好衣剂的种子按照正常的播种规格进行播种。
3. 提高产量和品质:种衣剂拌种可以提高小麦的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势,减少病虫对小麦的危害,进而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4. 降低农药使用量:通过种衣剂拌种,可以将杀虫剂、杀菌剂等农药直接涂覆在种子表面,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大田农作物种衣剂使用技术

Z i x u n t a i种衣剂处理种子是最重要、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植保手段之一,目前已成为本地病虫害春防工作的主要内容,使用种衣剂处理种子,在我区的占很大的比例。
一、种子处理方式种子处理包括药剂拌种、闷种、浸种及种衣剂技术。
种衣剂是一种用于作物或其他植物种子包衣的、具有成膜特性的物质,通常是由有效成分(杀虫剂、杀菌剂等)、成膜剂、分散剂、防冻剂和其他助剂加工制成,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覆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的保护膜的制剂。
同浸种、拌种、闷种相比,种衣剂处理技术具有药力持效期长、一药多效、保水抗旱、促进种苗品质、提高种子发芽率等优点,是一项把防病、治虫、消毒、促长融为一体的种子处理技术。
二、种衣剂的基本特点种衣剂一般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成膜性。
经包衣的种子不需要晾晒和烘干,包衣后可立即装袋备用。
第二,缓释性。
包衣种子在土壤中就像1个“小药库”,缓慢释放,持效期一般40—60d,比一般药剂浸种和药剂拌种药效长2—4倍。
第三、内吸传导。
种衣剂成分中的杀虫剂和杀菌剂主要是呋喃丹、多菌灵、福美双等农药,具有高效、内吸、传导的作用。
它们被种子吸收后,随种子发芽、出苗内吸传导到植株地上部位,继续起着防病、治虫作用。
第四,种衣剂冬季不结冰,夏季不分解,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一般可贮存3年。
第五,多效性。
种衣剂由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元复配而成,所以种衣剂具有多效性。
三、种衣剂选用要点及使用技术选用种衣剂要把握以下几方面:一是正确认识不同型号种衣剂的主要作用,了解当地主要病虫害及发生情况,对症用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种衣剂使用效果;二是把好种衣剂的质量关。
检查种衣剂成效成分含量和配套助剂是否符合要求。
此外,要检查种衣剂的成膜性,是否在20min内成膜,不脱落,不粘连。
还要检查药剂的稳定性和贮藏期;三是使用前,一定要将种衣剂摇匀,消除沉淀。
种子包衣时最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试验,找出合理用药量。
种衣剂是农药加工的一种剂型

种衣剂是农药加工的一种剂型,是用于种子包衣、具有成膜特性的一类制剂,全称种子包衣剂。
在寒地稻种植区种衣剂的大面积应用是在本世纪初期,水稻种衣剂的大面积应用,不仅提高了药剂对水稻恶苗病和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而且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对水稻恶苗病和立枯病的防治措施,减少了药剂的使用,提高了水稻的秧苗素质。
这项新技术不仅能提高种子出苗率、确保苗全、苗壮、苗齐,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和增加作物产量,而且能节约种子,减少用药、用工、降低成本和隐蔽用药净化环境的功效,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生态效益。
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新技术。
种衣剂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激素、肥料或有益微生物等,也是种衣剂中直接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其种类、组成及含量直接反映种衣剂的功效,常用的杀虫剂、杀菌剂主要有呋喃丹、多菌灵、福美双、咪鲜胺等高效广谱性农药。
通常根据作物种类及病虫害防治对象加以选择。
而在寒地稻区水稻种衣剂一般以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为主要成份,其中杀菌剂主要防治恶苗病与立枯病等苗期病害,真正的种衣剂一次包衣解决了水稻恶苗病与立枯病两种病害的防治,整个育苗期不需另防立枯病。
同时解决了苗床消毒,床土可以不消毒,对于是否调酸无要求,简化了操作规程,与应用杀菌剂浸种、床土必须消毒、播种后施药防治苗期立枯病相比,节省了生产成本,缓解了春季农时紧张等,所以近几年寒地稻作区水稻种子包衣技术大面积推广与应用,并被农民接受,种衣剂的种类与品种随之增多,但应用比较广的为含有多菌灵+福美双成份的种衣剂,应用这种种衣剂育苗,浸种时药膜不脱落,可防治立枯病、恶苗病、绵腐病、粉籽等病害,药效好、药效稳定。
水稻浸种不用加药剂、床土不用药剂消毒,提高出苗率、成苗率,根白、根多、盘根好,苗齐苗壮,对水稻安全,而且秧苗素质好于其它类种衣剂,总之应用含多菌灵、福美双成份的种衣剂,省种、省药、省工、省本、增产、增收,高效低毒、绿色环保,经济效益显著。
种衣剂特点及使用技术

种衣剂特点及使用技术作者:张亚娟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年第01期种子处理是最重要、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植保手段之一,它能有效地防治地下害虫、黑穗病等病虫害,目前已成为我省各地区病虫害春防工作的主要内容,我县种子处理面积已占整个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0%左右。
种子处理包括药剂拌种、闷种、浸种及种衣剂技术。
种衣剂是一种用于作物种子包衣的,具有成膜特性的物质,通常是由有效成分杀虫剂杀菌剂等、成膜剂、分散剂、防冻剂和其它助剂加工制成,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覆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的保护膜的制剂。
同浸种、拌种、闷种相比,种衣剂处理技术具有使用方便、防治成本低、药力持效期长、一药多效、保水抗旱、促进种苗品质、提高种子发芽率等优点,是一项把防病、治虫、消毒、促长融为一体的种子处理技术。
一、种衣剂的特点1、成膜性。
经包衣的种子不需要晾晒和烘干,包衣后可立即装袋备用。
2、缓释性。
包衣种子在土壤中就像一个“小药库”,缓慢释放,持效期一般40~60天,比一般药剂浸种和药剂拌种药效长2~4倍。
3、内吸传导。
种衣剂成分中的杀虫剂和杀菌剂主要是克百威、多菌灵、福美双等农药,具有高效、内吸、传导的作用。
它们被种子吸收后,随种子发芽、出苗内吸传导到植株地上部位,继续起着防病治虫的作用。
4、种衣剂冬季不结冰,夏季不分解,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一般可贮存三年。
5、多效性。
种衣剂由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多元复配而成,所以种衣剂具有多效性。
二、种衣剂的选用要点选用种衣剂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正确认识不同型号种衣剂的主要作用,了解当地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对症用药,最大限度地发挥种衣剂使用效果。
2、把好种衣剂的质量关,检查种衣剂有效成分含量和配套助剂是否符合要求。
此外,要检查种衣剂的成膜性,是否在20分钟内成膜,不脱落,不粘连,还要检查药剂的稳定性和贮藏期。
3、使用前,一定要将种衣剂摇匀,消除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衣剂及其应用种衣剂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粉末状的;有的是预制成型长久存放,也有的现制现用。
在悬浮剂、粉剂、可湿性粉剂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要求有效成分能逐步释放而对作物发芽生长无毒害作用,种衣膜具有透水性、透气性,不影响种子生命和呼吸作用。
种衣剂具有高效、经济、安全、残效期长和多功能等特点。
种衣剂特点在土壤中遇水膨胀透气而不被溶解,从而使种子正常发芽、使农药化肥缓慢释放,具有杀灭地下害虫,防治种子病菌,提高种子发芽率,减少种子使用量,改进作物品种。
种衣剂紧贴种子,药力集中,利用率高,因而比喷雾、土壤处理、毒土等施药方法省药、省工、省种;种衣剂隐蔽使用,对大气、土壤无污染,不伤天敌,使用安全;种衣剂包覆种子后,农药一般不易迅速向周边扩散,又不受日晒雨淋和高温影响,故具有缓释作用,因而有效期长。
有效成分:种衣剂建议用咯菌腈、精甲霜灵、多福克、多菌灵、福美双、克百威、等。
种衣剂的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种子处理是最重要、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植保手段之一,目前已成为黑龙江省病虫害春防工作的主要内容,目前全省种子处理面积(折本田)达400万公顷,占整个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0%。
种子处理技术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药剂拌种,二是药剂闷种,三是药剂浸种,四是种衣剂技术。
种衣剂一般是由有效成份及助剂组成。
是一种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覆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的保护层膜的农药制剂。
种衣剂中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及微肥、激素等。
种衣剂由于具有使用方便、防治成本低、药效持久等特点,比较符合黑龙江省地多人少的省情,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以往生产中较难解决的问题,如地下害虫、种传、土传病害的防治等。
因此,一经推广,即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短短几年内,已在该省普遍应用。
1 黑龙江省种衣剂使用现状1.1使用量逐年加大,应用作物进一步拓宽黑龙江省最早是从1987年开始,在绥化、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地进行了种衣剂防治玉米、大豆种传、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的试验及示范,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广应用,据统计,1992年最早大面积推广使用种衣剂时,全省应用面积仅为6.7万公顷左右,1996年应用量迅速上升到1800t(吨),应用面积达133.3万公顷,而截至到2000年年底,全省各类种衣剂使用量已达4500t,推广应用面积超过333.3万公顷。
种衣剂所应用作物及防治对象也进一步拓宽,最初种衣剂仅用于大豆、玉米两种作物,而目前种衣剂已可应用到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甜菜、马铃薯等作物。
1.2品种繁多,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已登记并在黑龙江省推广使用的种衣剂品种就达40余种,生产厂家20多家。
其中,销售量大,知名度高的厂家及品种有:江苏铜山县农药总厂的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和20%克福悬浮种衣剂、天津北方种衣剂中试厂的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中种集团黑龙江种衣剂有限责任公司的35%、20%克福悬浮种衣剂和11%福酮种衣剂、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化工厂的35%、30%多克福悬浮种衣剂和20%福克悬浮种衣剂、北农(海利)涿州种衣剂有限公司的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有限公司的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和30%多福克悬浮种衣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合成助剂厂的35%、30%多福克悬浮种衣剂和8.1%黑穗克星、哈尔滨益农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的30%多克福悬浮川衣剂和15%克福种衣剂、山东华阳农药股份有限公司的25%克多福种衣剂和20%呋福种衣剂、黑龙江省龙达种衣剂厂的20%呋福种衣剂等。
这几家所生产的种衣剂合计销售使用量约为3500t,占整个种衣剂市场的85%左右。
由于生产厂家多,品种重复,因此种衣剂销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价格一降再降,降幅越来越大。
以35%多克福种衣剂为例,最初每吨价位在3500元左右,而2000元每吨价格降到了2500元,降幅达40%。
1.3配方较为单一,防治效果难以令人十分满意目前推广使用的种衣剂品种虽多,但配方以克百威(呋喃丹)+多菌灵+福美双,含量有35%、30%和25%;及克百威(呋喃丹)+福美双,含量有20%和15%等配方为主,这类产品占种衣剂总量的90%以上。
通过试验示范及生产应用,目前已知这类种衣剂对地下害虫中的蛴螬、大豆粮潜蝇、苗期害虫中的跳甲及种传、土传病害中的大豆根腐病、大豆孢囊线虫较为有效,而对地老虎、玉米丝黑穗病则无效。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有些厂家为追求低成本,尽可能地降低种衣剂中的主要成份克百威的含量,导致种衣剂的药效下降。
1.4种衣剂销售、使用趋于规范,但市场管理及使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仍有待于加强经过近几年的市场整顿,我国种衣剂品种的登记数量有了较大的提高,种衣剂的使用技术趋于规范。
目前,黑龙江省的应用的绝大多数种衣剂都属“三证”齐全,且已经农技推广部门进行了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并在此基础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
但经调查,仍有少数厂家将未登记或未在黑龙江省进行过试验示范的种衣剂品种直接销售给农民,而造成药害,给农民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在另一方面,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对种衣剂的使用存在着误区,把种衣剂当作是“万能的”灵丹妙药,认为要防治苗期病害必须用种衣剂。
实际上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往往比较单一,有的是虫害较重,有的是病害较重,在这些地区中单独使用杀虫剂或杀菌剂即可达到防病或防虫的目的。
这种情况下使用种衣剂可能反而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而且造成药剂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
2 今后发展趋势2.1种衣剂配方的多样化种衣剂一药可兼治多种病虫害,是有发展前途的农药剂型。
通过研制筛选,将可开发出更多的种衣剂配方,以解决更多的生产问题。
2.1种衣剂配方的多元化除主要杀虫、杀菌成份外,种衣剂中的微量元素的种类及含量的调整将越来越成为影响种衣剂推广的因素。
2.3种衣剂配方的低毒性化寻求以持效期长、毒性低的杀虫剂替代种衣剂中的高毒性的克百威,以适应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发展要求。
目前已有厂家生产出不含克百威,而是用毒性较低的丁硫克百威作为杀虫成份的种衣剂,也有些厂家正在研制生产出更低毒的拌种药剂制成种衣剂,用以防治地下害虫。
近二十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种衣剂的推广使用力度,使用范围和面积越来越大,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
但是,随着种衣剂产品市场的扩大,也出现了品种多、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一些假冒伪劣产品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
为此,在今年小麦秋种即将到来之际,为使农民朋友更方便、准确、有目的地选择使用小麦种衣剂产品,现把目前已取得农业部批准登记并在登记有效期内的合法小麦种衣剂产品集中简要介绍如下,各地可根据本地病虫害实际发生种类选择使用(各个产品的具体使用剂量请参照标签或说明书要求)。
种衣剂是由农药原药(杀虫剂、杀菌剂等,有的还加入微肥、激素)、成膜剂、分散剂、防冻剂和其他助剂加工制成的,可直接或经过稀释后包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的保护层膜的农药制剂。
种衣剂包于种子表面,药、肥等缓慢释放,在一定生长期内为种子和幼苗提供充足的养分和药物保护,可杀灭地下害虫,防治种子带菌和苗期病害,促进种苗健康生长发育,提高种子发芽率,改进种苗质量,增强种苗抗逆性,节省用种,最终起到保产、增产作用。
根据农药成分,常见种衣剂类型1、2.5%灭菌唑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99034,登记防治对象为散黑穗病。
2、300克/升氯氰菊酯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20021995,登记防治对象为地下害虫。
3、30克/升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200134,登记防治对象为散黑穗病、全蚀病、纹枯病。
4、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PD20050014,登记防治对象为散黑穗病、纹枯病。
5、2%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20021000,登记防治对象为散黑穗病。
6、0.2%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20021865,登记防治对象为纹枯病。
7、2%戊唑醇干粉种衣剂:登记证号LS2000732,登记防治对象为散黑穗病。
8、1.5%三唑醇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981467,登记防治对象为纹枯病。
9、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PD20050196,登记防治对象为根腐病、腥黑穗病。
10、3%辛硫磷水乳种衣剂:登记证号LS98895,登记防治对象为地下害虫。
11、15%多〃甲拌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PD20040049、PD20040216、PD20040348、PD20040766、LS20031613,登记防治对象为纹枯病、地下害虫。
12、20%多〃甲拌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PD20040740,登记防治对象为纹枯病、地下害虫。
13、17%多〃克〃酮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97566、LS981278、LS99867、LS991420,登记防治对象为白粉病、地下害虫。
登记证号LS991276,登记防治对象为全蚀病。
登记证号LS20031013,登记防治对象为全蚀病、地下害虫。
14、16%多〃克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97676,登记防治对象为苗期病害、苗期蚜虫、地下害虫。
登记证号LS20001476,登记防治对象为纹枯病、地下害虫。
登记证号LS981243,登记防治对象为地下害虫。
15、17%多〃克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20001499,登记防治对象为散黑穗病、地下害虫。
16、6.5%丁硫〃酮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991514,登记防治对象为地下害虫。
17、14%多〃福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97973,登记防治对象为黑穗病、根腐病。
18、15%多〃福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981529、LS20001018、LS20011869、LS20022001、LS20042303,登记防治对象为黑穗病、根腐病。
19、17%多〃福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99460、LS991072,登记防治对象为根腐病、黑穗病。
20、11%福〃酮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98792,登记防治对象为锈病、白粉病。
21、3.5%甲柳〃酮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981244,登记防治对象为地下害虫(对白粉病有预防作用)。
22、17%多〃福〃甲拌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99376、LS991099,登记防治对象为黑穗病、地下害虫。
23、15%福〃克〃酮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991084,登记防治对象为黑穗病、地下害虫。
24、14%福〃甲柳〃戊唑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991475、LS991730,登记防治对象为地下害虫、纹枯病。
25、10%福〃甲柳〃戊唑油基种衣剂:登记证号LS20011636,登记防治对象为纹枯病、地下害虫。
26、20%多〃甲拌〃锌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991499,登记防治对象为地下害虫。
登记证号LS991670,登记防治对象为地下害虫(兼治纹枯病)。
27、20%多〃福〃唑醇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20011668,登记防治对象为纹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