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治风剂 试卷2

合集下载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治风剂)-试卷2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治风剂)-试卷2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治风剂)-试卷2(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小活络丹的药物组成不包含(分数:2.00)A.地龙B.天南星C.乳香D.全蝎√解析:解析:小活络丹的药物组成包含:川乌炮、草乌、地龙、天南星、乳香、没药。

小活络丹的趣味方歌:二乌南星乳没龙。

2.小活络丹的功用不包含(分数:2.00)A.祛风除湿B.化痰通络C.活血止痛D.补益肝肾√解析:解析:小活络丹的功用: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主治:风寒湿痹。

3.温病热邪久羁,灼伤真阴,症见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有时时欲脱之势治宜选用(分数:2.00)A.增液汤B.复脉汤C.大补阴丸D.大定风珠√解析:解析:大定风珠所治证乃温病后期,邪热久羁,灼伤真阴;或者误汗、妄攻、重伤阴液所致,治当滋阴养液,以填补欲竭之真阴,平息内动之虚风。

主治手足瘛疭,形消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时时欲脱者。

4.羚角钩藤汤的功用是(分数:2.00)A.凉肝熄风,滋阴养血B.清热凉肝,滋阴潜阳C.凉肝熄风,增液舒筋√D.清热凉肝,镇惊安神解析:解析:羚角钩藤汤的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主治:热盛动风证。

综观全方,以凉肝熄风为主,配伍滋阴、化痰、安神之品,标本兼治,为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

5.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分数:2.00)A.羚角钩藤汤√B.镇肝熄风汤C.天麻钩藤饮D.半夏白术天麻汤解析:解析:羚角钩藤汤的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主治:热盛动风证。

综观全方,以凉肝熄风为主,配伍滋阴、化痰、安神之品,标本兼治,为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镇肝熄风汤的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天麻钩藤饮的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功用: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6.方药配伍中寓“清金制木”之义的是(分数:2.00)A.泻白散C.羚角钩藤汤√D.镇肝熄风汤解析:解析:羚角钩藤汤以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为“清金平木"的体现;镇肝熄风汤配龟板、天冬、玄参、白芍,滋阴壮水,使阴充以制阳,属顾本之法,“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凉膈散配伍特点“以泻代清”;泻白散是“清中有润,泻中有补”。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治风剂)模拟试卷3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治风剂)模拟试卷3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治风剂)模拟试卷3(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大秦艽汤的药物组成中不包含A.生地黄B.熟地黄C.防风D.黄连√大秦艽汤的药物组成:秦艽、甘草、川芎、当归、白芍、细辛、川羌活、防风、黄芩、石膏、白芷、白术、生地黄、熟地黄、白茯苓、川独活。

2.大秦艽汤的药物组成中具有能够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的药物不包含A.生地√B.当归C.白芍D.川芎大秦艽汤所治证是由于体虚外受风邪,风邪初中经络所致,方中用四物汤来达到养血活血,使血足而筋自荣,络通则风易散,寓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并能制诸风药之温燥,此题具有诱惑的是生地和熟地,考生容易混淆,应该引起注意。

3.大秦艽汤的加减应用中“如心下痞”,加下列哪味药A.紫苏B.桔梗C.枳实√D.厚朴大秦艽汤的加减应用:若无内热,可去黄芩、石膏等清热之品,专以疏风养血通络为治。

原方有“如遇天阴,加生姜煎七八片;如心下痞,每两加枳实一钱同煎”的用法,可资参考。

作为重点方子,考生要仔细认真,对于组成、主治、功用、方义、加减变化等都应知道。

4.大定风珠的功用是A.滋阴熄风√B.镇肝熄风C.滋阴潜阳D.增液舒筋大定风珠所治证乃温病后期,邪热久羁,灼伤真阴;或者误汗、妄攻、重伤阴液所致,治当滋阴养液,以填补欲竭之真阴,平息内动之虚风。

5.消风散的药物组成不包含A.当归B.苦参C.生地D.苦鲜皮√消风散的组成: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

消风散的趣味方歌:朱妈通知老高,当地竞产牛子裤风。

——术麻通知老膏,当地荆蝉牛子苦风。

6.大定风珠中具有滋阴潜阳。

重镇熄风的药物不包含A.龟板B.鳖甲C.牡蛎D.钩藤√大定风珠的趣味方歌:五嫂卖母鸡,吵架骂干弟阿龟——五芍麦牡鸡,草甲麻干地阿龟,应熟记方歌,排除A、B、C,另外大定风珠由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阿胶、麦冬、麻仁)加味变化而成。

方剂学习题15治风剂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方剂学习题15治风剂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治风剂复习思考题及答案复习思考题【研究生入学考试样题】A ABC D1.龟板与鳖甲同用的方剂是(2014 年)A.桑螺蛸散B.羚角钩藤汤C.大定风珠D.天麻钩藤饮2.天麻钩藤饮中含有的药物是(2015 年)A.川牛膝B.牡蛎C.龟板D.鳖甲B B DA.玄参川楝子天冬B.鲜生地川贝母生白芍C.高良姜川楝子小茴香D.玄参麦冬丹参1.属于镇肝熄风汤组成的药物是(2007 年)2.属于清营汤组成药物的是(2007 年)X A B C D1.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含熟地黄的是(2009 年)A.大秦艽汤B.地黄饮子C.阿胶鸡子黄汤D.大定风珠2.组成药物中含有牛膝的方剂有(2014 年)A.天麻钩藤饮B.独活寄生汤C.血府逐瘀汤D.羌活胜湿汤【执业医师考试样题】A1A B D E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者,治宜选用(2007 年)A.温胆汤B.镇肝息风C.羚角钩藤汤D.天麻钩藤饮E.半夏白术天麻汤【练习题】A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平息内风剂的适应证A. 阳邪亢盛,热极动风B.肝阳偏亢,肝风内动C.温病邪热伤阴,阴虚生风,虚风内动D.下元虚衰,虚阳浮越,痰浊上犯之瘖痱E. 以上都不是2.消风散的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是A. 当归、生地、知母B.荆芥、防风、苍术C.川芎、地肤子、白鲜皮D.蝉蜕、苦参、胡麻E.牛蒡子、石膏、木通、甘草3.消风散中具有养血活血,滋阴润燥作用的药物是A.川芎、生地、胡麻仁B.赤芍、生地、麦冬C.川芎、当归、胡麻仁D.赤芍、当归、生地E. 以上都不是4.川芎茶调散的组成不包含的药物是A.荆芥、防风B.藁木、蔓荆子C.羌活、白芷D.细辛、薄荷E.川芎、甘草5.羚角钩藤汤的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是A.桑叶、菊花B.川贝、竹茹C.僵蚕、夏枯草D.生地、白芍E.甘草、茯神木6.镇肝熄风汤的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是A.牛膝、赭石、元参B.龙骨、牡蛎、龟板C.芍药、天冬、茵陈D.鳖甲、生地、枸杞E.麦芽、甘草、川楝子7.羚角钩藤汤的功用除有凉肝息风外,还有A.清热生津B.滋阴养血C.补血安神D.滋阴潜阳E.增液舒筋8.具有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功用的方剂是A.镇肝熄风汤B.大定风珠C.地黄饮子D.阿胶鸡子黄汤E.天麻钩藤饮9.大定风珠的功用是A.镇肝息风B.凉肝息风C.滋阴息风D.化痰息风E.柔肝息风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镇肝熄风汤原书加减法A.心中热甚者,加生石膏一两B.痰多者,加胆星二钱C.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八钱、净萸肉五钱D.大便不实者,去龟板、赭石,加附子三钱E. 以上都不是11.温病后期,症见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治风剂)-试卷1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治风剂)-试卷1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治风剂)-试卷1(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大秦艽汤的药物组成中不包含A.生地黄B.熟地黄C.防风D.黄连√大秦艽汤的药物组成:秦艽、甘草、川芎、当归、白芍、细辛、川羌活、防风、黄芩、石膏、白芷、白术、生地黄、熟地黄、白茯苓、川独活。

2.大秦艽汤的主治不包含A.口眼歪斜B.舌强谵语√C.恶寒发热D.运动受限大秦艽汤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

口眼歪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或恶寒发热,苔白或黄,脉浮数或弦细。

B中谵语一般多属邪热内扰神明,属实证,见于外感温热,温邪内人心包或者阳明湿热证、痰热扰乱心神等。

C中恶寒发热是由于风邪外袭,邪正相争所致。

A、D是由于体虚风邪乘虚内入,加之血弱不能养筋所以会出现口眼歪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等运动受限表现。

3.大秦艽汤的药物组成中具有能够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的药物不包含A.生地√B.当归C.白芍D.川芎大秦艽汤所治证是由于体虚外受风邪,风邪初中经络所致,方中用四物汤来达到养血活血,使血足而筋自荣,络通则风易散,寓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并能制诸风药之温燥,此题具有诱惑的是生地和熟地,考生容易混淆,应该引起注意。

4.大秦艽汤的加减应用中“如遇天阴,加下列哪味药七八片”A.附子B.生姜√C.砂仁D.豆蔻大秦艽汤的加减应用:若无内热,可去黄芩、石膏等清热之品,。

专以疏风养血通络为治。

原方有“如遇天阴,加生姜煎七八片;如心下痞,每两加枳实一钱同煎"的用法,可资参考。

作为重点方子,考生要仔细认真,对于组成、主治、功用、方义、加减变化等都应知道。

5.大秦艽汤的加减应用中如心下痞加下列哪味药A.紫苏B.桔梗√C.枳实D.厚朴大秦艽汤的加减应用:若无内热,可去黄芩、石膏等清热之品,。

专以疏风养血通络为治。

原方有“如遇天阴,加生姜煎七八片;如心下痞,每两加枳实一钱同煎"的用法,可资参考。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方剂学治风剂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方剂学治风剂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方剂学治风剂[单选题]1.大定风珠所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A.真阴大亏,虚风内动B.痰浊上逆,引动肝风C.阴血不足,风自内生D.阳阳偏亢,化(江南博哥)风上旋E.邪热亢盛,热极动风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大定风珠证乃温病后期,邪热久羁,灼伤真阴,或因误汗、妄攻,重伤阴液,致虚风内动。

掌握“平息内风”知识点。

[单选题]2.羚角钩藤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包括A.霜桑叶B.淡竹茹C.茯神木D.石决明E.滁菊花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羚角钩藤汤的组成是羚角片、霜桑叶、京川贝、鲜生地、双钩藤、滁菊花、茯神木、生白芍、生甘草、淡竹茹。

方歌:俞氏羚角钩藤汤,桑菊茯神鲜地黄;贝草竹茹同芍药,肝热生风急煎尝。

掌握“平息内风”知识点。

[单选题]3.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是镇肝息风汤的组成药物A.白芍、甘草B.龟板、牛膝C.鳖甲、天麻D.白芍、牡蛎E.龟板、牡蛎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镇肝息风汤的组成是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方歌:镇肝息风芍天冬,玄牧茵陈赭藤龙;龟板麦芽甘草楝,肝风内动有奇功。

掌握“平息内风”知识点。

[单选题]4.天麻钩藤饮的组成药物中含有A.生龙骨B.生牡蛎C.川牛膝D.生龟板E.生鳖甲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天麻钩藤饮的组成是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方歌:天麻钩藤石决明,栀芩杜膝与寄生;夜藤茯神益母草,头痛眩晕失眠宁。

掌握“平息内风”知识点。

[单选题]5.羚角钩藤汤中配伍霜桑叶和滁菊花的用意是A.清肝明目B.缓急柔筋C.清热平肝D.祛风解痉E.息风止痉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羚角钩藤汤主治肝热生风证,风盛于内,桑、菊既能清热平肝,又兼疏散风热,使肝热从外疏散,共为臣药。

掌握“平息内风”知识点。

[单选题]6.羚角钩藤汤与天麻钩藤饮二方均具有的功用是A.清热平肝息风B.滋阴增液舒筋C.清热活血止痛D.滋阴潜阳息风E.滋阴清热安神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羚角钩藤汤擅长凉肝息风,增液舒筋。

方剂学――第十八章 治风剂

方剂学――第十八章 治风剂

方剂学――第十八章治风剂一、填空题1.川芎茶调散中薄荷、荆芥的作用是___。

2.川芎茶调散具有______之功;主治______。

3.独活寄生汤主治___。

4.大定风珠的君药是___、___。

5.镇肝熄风汤中具有条达肝性作用的药物是___、______、__ ____。

6.用于治疗风疹、湿疹的代表方剂是___。

7.镇肝熄风汤的功用是___。

8.大定风珠主治证的病机是___。

9.主治破伤风的方剂是___。

10.羚角钩藤汤的功用是___。

11.镇肝熄风汤中怀牛膝的作用是___。

12.牵正散的药物组成是___。

13.大秦艽汤和独活寄生汤组成中均含有___方。

14.天麻钩藤饮主治___。

15.小活络丹方中的君药是______。

16.羚角钩藤汤中贝母、竹茹的作用是______。

17.阴虚风动证宜用______方治之。

二、单项选择题1.平熄内风剂不包括()A.玉真散B.羚角钩藤汤C.天麻钩藤饮D.大定风珠E.镇肝熄风汤2.下列哪项不是独活寄生汤的功效()A.熄内风B.祛风湿C.补气血D.止痹痛E.益肝肾3.镇肝熄风汤的脉象是()A.脉弦而数B.脉弦C.脉弦长有力D.脉浮弱E.脉弦细4.以下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焦温病,邪客卫分,方用银翘散B.上焦温病,邪在肺络,方用桑菊饮C.中焦温病,方用大承气汤D.中焦温病,方用黄连解毒汤E.下焦温病,耗伤真阴,方用大定风珠5.大定风珠主治证的症状不包括()A.神倦B.���SC.抽搐D.脉气虚弱E.舌绛苔少6.风邪初中经络,口眼歪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治宜选用()A.独活寄生汤B.地黄饮子C.小活络丹D.大秦艽汤E.川芎茶调散7.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治宜()A.小活络丹B.独活寄生汤C.柴葛解肌汤D.九味羌活汤E.川芎茶调散8.独活寄生汤所治之久�w,其病机为()A.湿热相搏,外受风邪B.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C.气虚致瘀,瘀阻脉络D.湿热下注,筋脉弛缓E.风痰阻络,经隧不利9.由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苍术、苦参、知母、当归、石膏、胡麻、生地、木通、甘草组成的方剂是()A.天麻钩藤饮B.大定风珠C.消风散D.小活络丹E.镇肝熄风汤10.具有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作用的方剂是()A.大秦艽汤B.羚角钩藤汤C.小活络丹D.天麻钩藤饮E.当归拈痛汤11.大定风珠是由《温病条辨》加减复脉汤再加()组成的。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总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总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总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我国目前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A.《刘涓子鬼遗方》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五十二病方》D.《普济方》正确答案:C解析:《五十二病方》是于1973年在湖南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先秦时期的、我国目前现存最古老的方书。

而《刘涓子鬼遗方》原为晋人刘涓子初辑,后经南齐龚庆宣整理而成,主要收录和论述金疮、痈疽、疥癣、汤火伤等外科方剂,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外科的用药成就,为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外科方书。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由北宋政府组织编纂的、堪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

明清时期的《普济方》是我同古代规模最大的方剂大全。

知识模块:总论2.下列属于“八阵”内容的是A.寒热B.表里C.温凉D.补泻正确答案:A解析:明代张景岳鉴于“古方之散列于诸家者,既多且杂,或互见于各门,或彼此之重复”,因而“类为八阵,曰,补、和、攻、散、寒、热、固、因。

”知识模块:总论3.“君、臣、佐、使”组方基本理论,最早见于A.《伤寒杂病论》B.《千金方》C.《五十二病方》D.《黄帝内经》正确答案:D解析:《素问·至真要大论》曰:“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这是关于“君、臣、佐、使”组方基本结构理等《删补名医方论》等。

而《医方考》是我国第一部方论专著,着意于释方训义,是明代吴昆所著。

浆剂、冲剂、片剂等论的最早论述。

知识模块:总论4.水肿,且腰以上肿甚者,宜选用的治法是A.汗法B.和法C.托法D.消法正确答案:A解析:汗法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外,凡是腠理闭塞,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热不解的病证,皆可用汗法治疗。

例如:麻疹初起,疹点隐而不透;水肿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而有恶寒发热;疟疾、痢疾而有寒热表证等均可应用汗法治疗。

知识模块:总论5.下列关于“八阵”内容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寒方之制,为除热也B.固方之制,固其泄也C.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D.用散者,散其实也正确答案:D解析:《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引》中说:“补方之制,补其虚也”;“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攻方之制,攻其实也”;“用散者,散表证也”;“寒方之制,为清火也,为除热也”;“热方之制。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治风剂)模拟试卷3.doc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治风剂)模拟试卷3.doc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治风剂)模拟试卷31 大秦艽汤的药物组成中不包含(A)生地黄(B)熟地黄(C)防风(D)黄连2 大秦艽汤的药物组成中具有能够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的药物不包含(A)生地(B)当归(C)白芍(D)川芎3 大秦艽汤的加减应用中“如心下痞”,加下列哪味药(A)紫苏(B)桔梗(C)枳实(D)厚朴4 大定风珠的功用是(A)滋阴熄风(B)镇肝熄风(C)滋阴潜阳(D)增液舒筋5 消风散的药物组成不包含(A)当归(B)苦参(C)生地(D)苦鲜皮6 大定风珠中具有滋阴潜阳。

重镇熄风的药物不包含(A)龟板(B)鳖甲(C)牡蛎(D)钩藤7 张锡纯在镇肝熄风汤中配伍生麦芽的用意(A)舒达肝气(疏肝解郁)(B)消食化积(C)健脾开胃(D)和胃调中8 牵正散的组成药物是(A)僵蚕、白附子、薄荷(B)蜈蚣、白附子、全蝎(C)全蝎、白附子、僵蚕(D)蜈蚣、白附子、僵蚕9 小活络丹的功用不包含(A)祛风除湿(B)化痰通络(C)活血止痛(D)补益肝肾10 羚角钩藤汤的功用是(A)凉肝熄风,滋阴养血(B)清热凉肝,滋阴潜阳(C)凉肝熄风,增液舒筋(D)清热凉肝,镇惊安神11 方药配伍中寓“清金制木”之义的是(A)泻白散(B)凉膈散(C)羚角钩藤汤(D)镇肝熄风汤12 下列哪一项不是小活络丹的功用(A)行气(B)祛风(C)除湿(D)化痰13 大秦艽汤中用以凉血、清热的药物是(A)石膏、黄芩、生地(B)石膏、知母、生地(C)黄芩、赤芍、生地(D)黄芩、赤芍、知母14 大秦艽汤中配伍白芷的主要用意是(A)祛风散寒(B)祛风止痉(C)散寒祛湿(D)散寒通痹15 川芎茶调散中用薄荷的用意是(A)制燥疏风(B)清利头目(C)利咽透疹(D)疏肝行气15 A.疏风清热B.疏风止痛C.两者都选D.两者都不选16 川芎茶调散的功用17 大秦艽汤的功用17 A.清泄肝热B.疏肝理气C.两者都选D.两者都不选18 张锡纯在镇肝熄风汤中配伍生麦芽的用意19 张锡纯在镇肝熄风汤中少佐茵陈的用意是19 A.祛风通络B.活血止痛C.两者都选D.两者都不选20 牵正散的功用21 小活络丹的功用21 A.乳香B.没药C.两者都选D.两者都不选22 小活络丹的药物组成23 牵正散的药物组成24 治风剂的作用(A)疏散外风(B)平熄内风(C)疏风清热(D)凉肝熄风25 大秦艽汤中能清风邪郁而化热的药是(A)生地(B)石膏(C)黄芩(D)白芍26 大秦艽汤的配伍特点(A)祛风清热(B)养血通络(C)疏养结合(D)邪正兼顾27 羚角钩藤汤的功用(A)凉肝熄风(B)镇肝熄风(C)滋阴潜阳(D)增液舒筋28 镇肝熄风汤的配伍特点(A)急则治标(B)重镇潜降(C)标本兼顾(D)平肝疏肝29 消风散的功用是(A)疏风除湿(B)补虚扶正(C)活血消斑(D)清热养血30 牵正散中用热酒的功用是(A)宣通血脉(B)引药入络(C)活血散瘀(D)祛风止痉31 镇肝熄风汤中配伍龟板、天冬、玄参、白芍体现了(A)标本兼顾(B)滋阴壮水(C)益阴潜阳(D)滋水涵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治风剂)-试卷2(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小活络丹的药物组成不包含(分数:2.00)A.地龙B.天南星C.乳香D.全蝎√解析:解析:小活络丹的药物组成包含:川乌炮、草乌、地龙、天南星、乳香、没药。

小活络丹的趣味方歌:二乌南星乳没龙。

2.小活络丹的功用不包含(分数:2.00)A.祛风除湿B.化痰通络C.活血止痛D.补益肝肾√解析:解析:小活络丹的功用: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主治:风寒湿痹。

3.温病热邪久羁,灼伤真阴,症见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有时时欲脱之势治宜选用(分数:2.00)A.增液汤B.复脉汤C.大补阴丸D.大定风珠√解析:解析:大定风珠所治证乃温病后期,邪热久羁,灼伤真阴;或者误汗、妄攻、重伤阴液所致,治当滋阴养液,以填补欲竭之真阴,平息内动之虚风。

主治手足瘛疭,形消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时时欲脱者。

4.羚角钩藤汤的功用是(分数:2.00)A.凉肝熄风,滋阴养血B.清热凉肝,滋阴潜阳C.凉肝熄风,增液舒筋√D.清热凉肝,镇惊安神解析:解析:羚角钩藤汤的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主治:热盛动风证。

综观全方,以凉肝熄风为主,配伍滋阴、化痰、安神之品,标本兼治,为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

5.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分数:2.00)A.羚角钩藤汤√B.镇肝熄风汤C.天麻钩藤饮D.半夏白术天麻汤解析:解析:羚角钩藤汤的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主治:热盛动风证。

综观全方,以凉肝熄风为主,配伍滋阴、化痰、安神之品,标本兼治,为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镇肝熄风汤的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天麻钩藤饮的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功用: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6.方药配伍中寓“清金制木”之义的是(分数:2.00)泻白散A.B.凉膈散C.羚角钩藤汤√D.镇肝熄风汤解析:解析:羚角钩藤汤以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为“清金平木的体现;镇肝熄风汤配龟板、天冬、玄参、白芍,滋阴壮水,使阴充以制阳,属顾本之法,“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凉膈散配伍特点“以泻代清”;泻白散是“清中有润,泻中有补”。

7.治疗风疹、湿疹,苔白或黄,脉浮数者,宜用的方剂是(分数:2.00)A.玉真散B.消风散√C.仙方活命饮D.大秦艽汤解析:解析:消风散的功用:疏风除湿,清热养血;主治:风疹、湿疹。

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大秦艽汤的功用:疏风清热,养血活血;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

玉真散治破伤风。

仙方活命饮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

8.下列哪一项不是小活络丹的功用(分数:2.00)A.行气√B.祛风C.除湿D.化痰解析:解析:小活络丹的功用: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主治:风寒湿痹。

9.制川乌、制草乌二药同用的方剂是(分数:2.00)A.独活寄生汤B.大秦艽汤C.羌活胜湿汤D.小活络丹√解析:解析:小活络丹的趣味方歌:二乌南星乳没龙。

10.大秦艽汤中用以凉血、清热的药物是(分数:2.00)A.石膏、黄芩、生地√B.石膏、知母、生地C.黄芩、赤芍、生地D.黄芩、赤芍、知母解析:解析:大秦艽汤中生地、石膏、黄芩清热,是为风邪郁而化热者设11.风中经络,口眼歪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者,治宜选用(分数:2.00)A.大秦艽汤√B.小活络丹C.活络效灵丹D.牵正散解析:解析:大秦艽汤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

口眼歪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或恶寒发热,苔门或黄,脉浮数或弦细。

小活络丹主治:风寒湿痹。

肢体筋脉疼痛,麻木拘挛,关节厨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舌淡紫,苔白,脉沉弦或涩。

亦治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瘀血,而见腰腿沉重,或腿臂问作痛。

活络效灵丹主治:气血凝滞证,心腹疼痛,腿疼臂疼,跌打瘀肿,内外疮疡及症瘕积聚。

牵正散主治:风中头面经络。

口眼歪斜,或面肌抽动,舌淡红,苔白。

12.大秦艽汤中配伍白芷的主要用意是)2.00(分数:A.祛风散寒B.祛风止痉√C.散寒祛湿D.散寒通痹解析:解析:大秦艽汤中配伍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等辛散之品,祛风散邪,加强君药祛风之力,并为臣药;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

口眼歪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或恶寒发热,苔白或黄,脉浮数或弦细;功用:疏风清热,养血活血。

13.川芎茶调散中用量独重的药物是(分数:2.00)A.薄荷叶√B.川芎C.荆芥D.细辛解析:解析:川芎茶调散的药物组成包含:薄荷叶、川芎、荆芥、细辛、防风、白芷、羌活、炙甘草。

其中薄荷用量独重,以其之凉,可制诸风药之温燥,又能兼顾风为阳邪,易于化热化燥之特点。

14.川芎茶调散中用薄荷的用意是(分数:2.00)A.制燥疏风√B.清利头目C.利咽透疹D.疏肝行气解析:解析:川芎茶调散中薄荷用量独重,以其之凉,可制诸风药之温燥,又能兼顾风为阳邪,易于化热化燥之特点。

15.川芎茶调散的遣药组方规律不包含(分数:2.00)A.外风宜散B.以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C.疏风而不燥D.疏风止痛√解析:解析:川芎茶调散的配伍特点:综合本方,集众多辛散疏风药于一方,升散中寓有清降,具有疏风止痛而不温燥的特点,共奏疏风止痛之功。

川芎茶调散遣药组方的主要理论根据是:(1)外风宜散。

(2)以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

D 项疏风止痛是其功用。

二、 B1型题(总题数:4,分数:16.00)A.祛风通络B.活血止痛C.两者都选D.两者都不选(分数:4.00)(1).牵正散的功用(分数:2.00)B.C.D.解析:(2).小活络丹的功用(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牵正散的功用:祛风化痰,通络止痉;主治:风中头面经络。

小活络丹的功用: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A.阿胶B.鸡子黄C.两者都选D.两者都不选(分数:4.00))2.00阿胶鸡子黄汤的药物组成是(分数:(1).A.B.C. √D.解析:(2).黄连阿胶汤的药物组成是(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阿胶鸡子黄汤的药物组成是:陈阿胶、生白芍、石决明、双钩藤、生地、清炙草、生牡蛎、络石藤、茯神木、鸡子黄。

黄连阿胶汤的药物组成是:黄芩、黄连、芍药、陈阿胶、鸡子黄。

A.乳香B.没药C.两者都选D.两者都不选(分数:4.00)(1).小活络丹的药物组成(分数:2.00)A.B.C. √D.解析:(2).牵正散的药物组成(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小活络丹的药物组成:川乌炮、草乌、地龙、天南星、乳香、没药;牵正散的药物组成: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热酒。

A.胡麻B.当归C.两者都选D.两者都不选(分数:4.00)(1).消风散的药物组成(分数:2.00)A.B.D.解析:(2).麻子仁丸的药物组成(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消风散的药物组成: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

麻子仁丸的药物组成:麻子仁、杏仁、芍药、枳实、厚朴、白蜜、大黄。

三、 X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16.镇肝熄风汤的配伍特点(分数:2.00)A.急则治标√B.重镇潜降√C.标本兼顾√√平肝疏肝D.解析:解析:镇肝熄风汤的配伍特点:急则治标:肝阳亢奋化风,气血上逆无制,故重用牛膝配代赭石,遏止上亢之肝阳,平降上逆气血,从而达到熄风之目的,为急则治标之法;重镇与潜降相伍;标本兼顾:方中配龟板、天冬、玄参、白芍,滋阴壮水,使阴充以制阳,属顾本之法;平肝佐以疏肝。

17.镇肝熄风汤方中茵陈、川楝子、生麦芽的功用(分数:2.00)A.清泄肝热√B.补益肝肾C.疏肝理气√D.滋阴清热解析:解析:镇肝熄风汤的配伍特点:急则治标:肝阳亢奋化风,气血上逆无制,故重用牛膝配代赭石,遏止上亢之肝阳,平降上逆气血,从而达到熄风之目的,为急则治标之法;重镇与潜降相伍,但是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过用重镇之品,势必影响其条达之性,故又以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清泄肝热,疏肝理气,以遂其性,以上俱为佐药。

18.消风散的功用是(分数:2.00)A.疏风除湿√B.补虚扶正C.活血消斑D.清热养血√解析:解析:消风散主治:风疹、湿疹。

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功用: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19.消风散的配伍特点包括(分数:2.00)A.祛风√B.祛湿√C.清热√D.养血√解析:解析:消风散的配伍特点:诸药合用,以祛风为主,配伍祛湿、清热、养血之品,祛邪之中,兼顾扶正,使风邪得散、湿热得清、血脉调和,则痒止疹消,为治疗风疹、湿疹之良方。

20.牵正散中用热酒的功用是(分数:2.00)A.宣通血脉√B.引药人络√C.活血散瘀D.祛风止痉解析:解析:牵正散用热酒调服,以助宣通血脉,并能引药人络,直达病所,以为佐使。

21.镇肝熄风汤中甘草的作用(分数:2.00)A.调和诸药√B.和胃安中√C.补虚益气D.清热解毒解析:解析:镇肝熄风汤肝阳亢奋化风,气血上逆无制,故重用牛膝配代赭石,遏止上亢之肝阳,平降上逆气血,从而达到熄风之目的,为急则治标之法;重镇与潜降相伍。

甘草调和诸药,合生麦芽能和胃安中,以防金石、介类药物碍胃为使。

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

22.镇肝熄风汤中配伍龟板、天冬、玄参、白芍体现了(分数:2.00)A.标本兼顾√√滋阴壮水B.C.益阴潜阳√D.滋水涵木√解析:解析:方中配龟板、天冬、玄参、白芍,滋阴壮水,使阴充以制阳,属顾本之法龟板、白芍益阴潜阳,镇肝熄风,玄参、天冬下走肾经,滋阴清热,合龟板、白芍滋水以涵木,滋阴以柔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