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本

地域文化本
地域文化本

1【多选题】中原文化进入黑龙江主要是通过历代()。选择一项或多项:

A.士大夫

B.士兵

C.移民

D.流民

2【多选题】“闯关东”文化的影响()。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闯关东”铸就了黑龙江人独有的性格特征

B. “闯关东”丰富了黑土文化的内涵

C. “闯关东”促进了东北方言的形成

D. “闯关东”带来了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

3【多选题】黑土文化的特征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黑土文化的多元性

B.黑土文化的厚重性

C.黑土文化的边缘性

D. 黑土文化的包容性

4【多选题】黑土文化的包容性突出体现在()。选择一项或多项:

A.接纳“日本遗孤”是博大胸怀的展现

B. 北大荒是“知识青年”的第二故乡

C.善待犹太人是人道主义的光辉记录

D. 北大荒是“流人”、“右派”的安身地

5【多选题】黑土文化的多元性除城市建筑的多元,还表现在()。选择一项或多项:

A.风俗习惯的多元

B.方言词汇的多元

C.宗教信仰的多元

D. 文化消遣的多元

6【多选题】黑土文化的精神内涵()。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

B.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

C. 和谐友爱的团队精神

D.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7【多选题】黑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黑土文化对观念制度的贡献

B.黑土文化对精神气质的贡献

C. 黑土文化对文化艺术的贡献

D.黑土文化对文明起源的贡献

8【多选题】鲜卑族人的“贵少贱老”的伦理习俗的价值核心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尚勇

B.“崇武”

C.“伦理”

D.“道德”

9【多选题】黑龙江省总体生态环境呈现特殊的多样性和相对的整体性,居全国之首的有()。选择一项或多项:

A.木材产量

B.矿产资源

C.森林覆盖率

D.木材蓄积量

10【多选题】在黑龙江的历史文化中,高峰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金源文化

B. 龙口文化

C. 大汶口文化

D. 渤海文化

11【判断题】黑龙江省早在距今三至四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选择一项:

12【判断题】明代是黑龙江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选择一项:

13【判断题】1946年,哈尔滨成为第一座被中国共产党解放的城市。选择一项:

14【判断题】黑土文化的主源是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选择一项:

15【判断题】以着名学者刘白羽为代表的学界,通过对黑龙江流域文明的发生、发展进行梳理,揭示了一段曾被忽略的历史:黑龙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选择一项:

16【判断题】金源文化可以说是目前发现的黑龙江流域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文化。选择一项:

17【判断题】女真金国所建立的北魏王朝连接着汉唐两座中国封建文明的高峰,是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第一个政权。选择一项:

18【判断题】作为渤海国的主体民族,靺鞨族是一个相当封建化的民族,这与其自建立至繁荣,始终与中原唐朝保持着良好的臣属关系息息相关。选择一项:

19【判断题】道教堪称渤海国的国教,而道教在一定地区也有所流行,萨满教则是渤海国边远地区群众的民间信仰。选择一项:

20【判断题】“金源文化”时期,大诗人元好问堪称近代东北第一文人。选择一项:

21【判断题】萨满教堪称满洲族特有的宗教文化。选择一项:

22【判断题】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龙江县一带。选择一项:

23【判断题】一个人,一匹马,一杆枪是森林狩猎的赫哲族。选择一项:

24【判断题】精于骑射,弋猎禽兽,务农敦本是以弧矢定天下的满族。选择一项:

25【判断题】萨满教是以“万物有灵”为核心信仰的多神崇拜教。选择一项:

形考2

1【多选题】渤海国的文学形式主要有()。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骈文

B. 诗歌

C. 散文

D. 小说

题目2【多选题】由于政治的不断扩张,“金源文化”呈现出一个不断完善、更新的动态发展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流落异代

B. 女真原始

C. 借才异代

D. 中州文派

题目3【多选题】“金源文化”长足发展的表现()。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女真大小字的创制

B. 在文学艺术、审美文化方面

C. 制度文化进一步完备

D. 建筑艺术成就辉煌,者主要体现在金对于国都的建设上

题目4【多选题】满族文化独立性和创造性体现为()。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旗民二重制的实行

B. 绿营军的建立

C. 科举制度的创建

D. 八旗制度的创立

题目5【多选题】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渔猎民族主要有()。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满族

B. 鄂伦春族

C. 赫哲族

D. 蒙古族

题目6【多选题】黑龙江流域少数文明的三种文明形态的特征()。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借助工业化的工业文明

B. 顺从“生长期”理念的游牧文明

C. 以人为本的农耕文明

D.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渔猎文明

题目7【多选题】反映了黑龙江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中的社会结构、伦理思想和宗教观念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居住禁忌

B. 仁者爱人

C. 尊长敬神

D. 协和万邦

题目8多选题】萨满文化的主要观念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灵魂说

B. 道统说

C. 九天三界说

D. 气运说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肃慎

B. 东胡

C. 濊貊

D. 满族

题目10【多选题】黑龙江流人的类型主要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在各种战争中被俘虏的战

B. 统治阶级内部与统治者意见相左的“罪臣”

C. 反对当时政府统治的“败军之将”

D. 真正犯有各种罪行的流人

题目11【判断题】我国早在3000年前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就存在“桦树皮文化”。选择一项:

题目12【判断题】“流人文化”是指历代“流人”在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的各种关系中创造与传播的一切知识(精神与物质)的总和。选择一项:

题目13【判断题】在我国历史上,“流人”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篇。选择一项:

题目14【判断题】明代是东北流人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时期。选择一项:

题目15【判断题】1898年东北地区第一所小学“铁路小学”在哈尔滨南岗开办。选择一项:

题目16【判断题】1905年俄侨考布切夫创办了哈尔滨第一家电影院。选择一项:

题目17【判断题】1906年,哈尔滨犹太人建立了犹太妇女慈善社,是哈尔滨出现的第一个犹太人慈善机构。选择一项:

题目18【判断题】朝鲜族在婚礼仪式上特别讲究迎亲队伍的规模,有的要组织上百人,一路上唢呐齐鸣、鼓钵震天。选择一项:

题目19【判断题】蒙古族在婚礼仪式上骑马接新娘,到了男家,新郎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绕三圈。选择一项:

题目20【判断题】鄂伦春人是今天世界上唯一能用鱼皮缝制衣服的民族,其鱼皮服饰是中国北方民族服饰中最具特色的精品,在世界服饰文化上也独树一帜。选择一项:

题目21【判断题】赫哲人对猎获的兽皮进行加工,制成了各种皮衣皮裤、皮帽及皮靴,渐渐第他们将本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也融入服饰之中,于是也就有了今天还让我们为之惊叹的具有北方狩猎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符号。选择一项:

题目22【判断题】达斡尔族的“左衽”服饰是区别其他民族的重要特征。选择一项:

题目23【判断题】抹黑节是广泛流传于北方各族间的古老习俗。选择一项:

题目24【判断题】黑龙江出现的第一批具有近代工人阶级特征的产业工人是19世纪80年代末的漠河金矿的工人。选择一项:

题目25【判断题】大众文化载体——报刊长期形成的自由表达思想的城市文化为哈尔滨左翼思想的形成,对哈尔滨成为东北左翼文学策源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选择一项:

形考3

1【多选题】黑龙江流人在历朝历代的流人历史中都存在流人对自己命运的抗争和对统治者残暴统治的反抗,这些反抗主要表现在()。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起义

B. 逃亡

C. 集体暴力斗争

D. 个别的报复性手段

题目2【多选题】流人对黑龙江文化的贡献除史上流芳的黑龙江流人及作品外,还有()。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流人促进了黑龙江地区边境的安定

B. 流人促进了黑龙江文化的发展

C. 流人促进了黑龙江官办、私塾教育的发展

D. 流人促进了黑龙江经济的发展

题目3【多选题】黑龙江近代移民潮主要表现在()。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民国政府支持下的移民垦荒

B. 明朝移民屯垦戍边

C. 躲避战乱进行移民

D. 清政府的“移民实边”

题目4【多选题】黑龙江移民的贡献()。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使东北人口的民族构成和主流构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B. 有利于黑龙江疆域的形成

C. 对东北的经济开发和文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D. 落后民族的统治者被先进民族的文化所征服

题目5【多选题】俄侨文化作为哈尔滨近现代城市文化中的一种特色文化,对于哈尔滨城市文化的积淀和丰富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建筑艺术

B. 生活习俗

C. 新闻出版

D. 教育

题目6【多选题】黑龙江流域的婚姻习俗有()。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传统的婚姻仪式

B. 成婚的年龄

C. 约定俗成的婚姻制度

D. 传统的订婚仪式及聘礼

题目7【多选题】东北饮食文化的类型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渔猎民族的饮食文化

B. 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

C. 农耕民族的饮食文化

D. 畜牧民族的饮食文化

题目8【多选题】黑龙江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贵人伦

B. 天人合一

C. 原始自然崇拜观念的体现

D. 贵和尚美

题目9【多选题】黑龙江沦陷后,以()等为代表的北满作家群,以哈尔滨为活动中心,积极进行抗日救亡运动,他们举办了“维纳斯助赈画展”,成立“维纳斯画会”。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关沫南

B. 萧军

C. 萧红

D. 金剑啸

题目10【多选题】诞生于烽火中的抗联文化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激情迸发的抗日作品

B. 文化界的抗日救亡运动

C. 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

D. 传播抗日思想的抗日报纸

题目11【判断题】1937年,关沫南与关毓华、佟醒愚等左翼文学左翼文学家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选择一项:

陕南地域文化论文

试论陕南安康地域文化精神 文化运动实质上是一种精神运动。分析一个区域性的文化现象,实际上进行的是寻求精神归宿的工作。一个经济相对落后,处于“文化”边缘的社区所提示的精神元素,必定和“贫困”这个我们最为熟悉的名词有关。因为熟悉,我们不必进一步解开这个名词的全部内涵。然而,当代文化精神已非经济所指定的特殊区域,也非个性、风格史等所能包容解答。即:一个经济相对落后区域的群体,一个因物质困顿导致精神困顿而徘徊的群体,因为精神上的贫困,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失落”,这种“失落”与“感伤”正好催化出一种精神。这是一种何等悲壮的精神!在四面海风吹不到的遥远的内陆安康,在秦岭巴山的重重围屏里,狂飚般的奋起精进,旋风似的扶摇直上。前后十五年,竟有数百部文艺书籍出版,数十台有影响的大戏产生,数以百计的绘画作品在国际国内获奖并参展,音乐舞蹈长足发展,在省内外产生影响,书法艺术蓬勃旺盛,人才辈出。纵观安康的经济状况,面对如此丰富的精神产品,不能不在安康诞生一个新的文化辞条。即:文化的贫困精神。 一、作为文化上的安康之历史提示 文化成为精神之后是没有历史的。但历史又是现代人的精神佐料。在文化上,我们不能不同意这种观点“一切民族史都是一部现代史。”这样,我们便于确定事实上的安康与文化学上的安康二者之间的关系。 丁文先生是我们安康文坛上的奇人。他所著《安康文学史话》,实际上已提示了安康文化的全部秘密。他在该书中这样发问:“翻开安康志书,历史沿革叙述周详,文事却记载不多。文艺作品入志最远的是唐代,隋之前千余年几乎是一片空白。……安康文学何以千年寂寞?”丁文先生实际上又在本书的第五章作了解答。这就是九百年前第一篇描写安康的散文《忘归事记》。此文写道:“人丁稀少,城市萧条破败,水陆交通不便,气候阴湿,人易患病,虫兽出没,危机四伏”。真是一派贫困之极的景象。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贫困也没有多少改变。“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大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成为安康这个特殊地域代代文人的千古感叹。 有了贫困的感觉,有了感伤和感叹,也就有了诗有了文章。安康的文化艺术就是在贫困的抗争中产生和发展的。 有使命感的文学艺术家不会蔑视“贫困”。相反,“贫困”则可能演化为精神美酒。作为提示,首先我们不能不从历史上的几位安康文化人的行为中透视我们今天的精神源头。也就是贫困造就出的智慧,贫困产生的精神力量。 一千多年前,安康西关出了一位足以使所有安康人永远骄傲的巨人怀让。一位佛教改革家,一位“顿悟禅”的实践者。“磨砖作镜”的故事导出了先进的“佛学观”,继而才有了“禅学四境”及“打车与打牛”的禅解。是这位安康文化史上的先驱,在方法论上提出了解

地域文化形考三答案

形考三答案 一、单选题 (1/20)、在民间,人们对土地公的崇拜是属于( )。(3分) 3638108 A、图腾崇拜 B、神灵崇拜 C、祖先崇拜 D、自然崇拜 (2/20)、下列哪位神是由火神变为水神的?( )(3分) 3638109 A、龙母 B、北帝 C、祝融 D、波伏神 (3/20)、妈祖圣诞,也称“天后诞”,是在农历()举行。(3分) 3638110 A、三月二十五日 B、三月二十四日 C、三月二十六日 D、三月二十三日 (4/20)、打签问卜、换鼓求雨是()的仪式之一。(3分)

3638116 A、雷神崇拜活动 B、营老爷活动 C、拜祭妈祖活动 D、拜祭龙母活动 (5/20)、五子朝王是()一项民俗活动。(3分) 3638118 A、波罗诞 B、北帝诞 C、妈祖诞 D、龙母诞 (6/20)、崇拜石狗是()的风俗。(3分) 3638117 A、雷州地区 B、梅州地区 C、江门地区 D、韶关地区 (7/20)、龙母生辰诞(正诞),为(),拜祭期从初一到初十。(3分) 3638111 A、五月初九

B、五月初八 C、五月初十 D、五月初七 (8/20)、中山咸水歌是用()演唱的。(3分) 3638122 A、中山话 B、疍家话 C、普通话 D、广州话 (9/20)、人们对龙母的崇拜是属于( )。(3分) 3638106 A、图腾崇拜 B、神灵崇拜 C、祖先崇拜 D、自然崇拜 (10/20)、人们对北帝的崇拜是属于( )。(3分) 3638107 A、图腾崇拜 B、神灵崇拜 C、祖先崇拜 D、自然崇拜

(11/20)、佛山祖庙供奉的是()。(3分) 3638113 A、南海龙王 B、北帝 C、赵佗 D、南帝 (12/20)、目前,全球大约有5000座大小不一的妈祖庙(天后庙),都是从福建()的妈祖庙“分灵”出去的。(3分) 3638114 A、福州 B、泉州 C、湄洲 D、漳州 (13/20)、明朝首推的书家是陈献章,广东新会白沙乡人,世称陈白沙。他长于草书,尤其 出名的是,他以“()”为书写工具,书法自成一家。(3分) 3638125 A、猪毛笔 B、羊毛笔 C、茅龙笔 D、牛毛笔 (14/20)、广东()妈祖庙为省内最大的妈祖庙。(3分) 3638115

黑龙江地域文化论文

地域文化课程 期末作业 姓名:李德龙 学号:1523001200043 学校: 成绩:

黑龙江地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黑土地养育了龙江人。一方文化成就了一方人,龙江精神成就了一代代龙江人。如果有一种精神是龙江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那便是龙江人的闯的精神。 随着文化大融合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文化从地球上消失或即将消失,它们被人们遗弃或被其他的文化所同化。然而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就会没有自己的精神,没有精神的民族不可能引领时代的潮流。龙江人的文化包含龙江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作用下的文化,改变或脱离这些原有的文化,城市的历史文化将大大丧失,其特征也会逐渐被磨灭。黑龙江是个多种文化共存的地方,自然环境和特定历史在人文精神塑造过程中都曾起到过至关重要作用,如何处理好原有文化间的融合,并保留各自的特色是构建龙江发展的精神支持的关键。 一、黑龙江地域的特色 地域辽阔的黑龙江,四季交替分明,文化底蕴深厚,物产资源丰富,建筑风格别异,因此北国冰城,黑土地,北大仓,东方小巴黎等多种美誉。 黑龙江的黑土地域文化是区别于其他北部省份的特有的文化,其既包含于中华文明,又带有其鲜明的个性,其特征多受影响于萨满文化,中俄交流文化,以及文革时期的南北融合文化,以及龙江人特有的闯关东文化。 二、摈弃黑土文化中旧的落后的社会意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不总是同它所依赖的社会物质基础的化完全一致,而是或前或后,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保持着动态的对应。作为黑土地上各种社会意志的总概括的黑土文化也不例外,也包含着进步和落后两种社会意识。黑土文化中所包含的进步社会意识,是黑土文化的主流、主导力量和本质表现,它适应、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代表了黑土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黑土文化中旧的落后的社会意识,就是那些阻碍、制约经济文化发展的社会意识。它是黑土文化的非本质表现,次要部分,是在黑土文化发展过程中被否定的社会意识。这种旧的落后社会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1.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农民惰性心理黑龙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为生活在这时的世世代代人民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那就是大自然过于丰厚的恩赐易使人们过分地依赖自然,缺乏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勇气和创造能力滋生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惰性心理。正像马克思所说:“过于富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就像小孩离不开引带一样,它不能使人自身的发展成为一种自然必然性。长期以来,黑龙江的各民族虽然生活在

2019年广东地域文化形考一答案

题目1 广府民系使用的是()。 选择一项: A. 闽南方言 B. 南越方言 C. 粤方言 D. 广州方言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粤方言 题目2 琼雷文化是指湛江和海南。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 广府民系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带,通行广州话。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 南越国的第一代君主是()。 选择一项: A. 赵昧 B. 赵良 C. 赵元 D. 赵陀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赵陀 题目5 潮汕人特别重视宗族血缘关系,与()闽地望族移入潮州有很大关系。选择一项: A. 明清时期 B. 宋元时期 C. 唐朝

D. 近代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宋元时期 题目6 人类在岭南生活远的最早遗迹是在韶关发现的()遗迹。选择一项: A. 大汶口 B. 马坝人 C. 客家人 D. 河姆渡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马坝人 题目7 闽越第一代君主无诸曾称雄于今天的()。 选择一项: A. 福建一带 B. 江西一带 C. 广东一带

D. 广西一带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福建一带 题目8 广东各方言都较多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特点。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9 宋朝最后一个皇帝赵昺最后是在()赴海而死的。选择一项: A. 广州湾 B. 广东雷州的徐闻 C. 广东新会的崖门 D. 广东的伶仃洋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广东新会的崖门

题目10 "崇文尚武”是()的文化特点之一。 选择一项: A. 客家民系 B. 潮汕民系 C. ABC的答案都是 D. 广府民系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客家民系 题目11 潮汕话也有人称为"福佬话”,在潮汕话中,"福佬”与"鹤佬”谐音,实际上是"河洛”的讹传,所以,潮汕话来自于中原古音。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2 广东各方言都较多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特点。从语音方面看,粤闽客三方言的声调中都保留着古代汉语的平声,而平声在北方方言里则已完全消失。

最新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更新版)

最新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更新版) 100%通过 2015年秋期电大把《地域文化》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 1. 首创“飞白书”体的书法家是(1.00分) A. 褚遂良 B. 蔡邕 C. 锺繇 D. 刘德昇 2.《杂体诗》30首的作者是(1.00分) A. 谢朓 B. 谢灵运 C. 江淹 D. 庾信 3.《贞观政要》的作者是(1.00分) A. 魏徵 B. 吴兢 C. 岑文本 D. 姚崇 4.被称为“北方书圣”的书法家是(1.00分) A. 褚遂良 B. 郑道昭 C. 锺繇 D. 孙过庭 5.被南阳人称为“召父”的召信臣所属的朝代是(1.00分) A. 唐朝 B. 西汉 C. 隋朝 D. 东汉 6.被后人称为“商圣”的是(1.00分) A. 张衡 B. 张仲景 C. 范蠡 D. 吴道子 7.书法理论著作《九势》作者是(1.00分) A. 锺繇 B. 蔡邕 C. 蔡文姬 D. 刘德昇 8.《祭十二郎文》的作者(1.00分) A. 白居易 B. 元稹 C. 韩愈 D. 元结 9.散文成就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作家是(1.00分) A. 杜甫 B. 白居易 C. 韩愈 D. 李商隐 10.《壮悔堂集》的作者是(1.00分) A. 史可法 B. 侯方域 C. 彭而述 D. 王铎 11.《驴山公九锡文》的作者是(1.00分) A. 范缜 B. 谢灵运 C. 袁淑 D. 谢朓 12.《治安策》的作者是(1.00分) A. 韩非子 B. 李斯 C. 蔡邕 D. 贾谊 13.山水画论《林泉高致》的作者是(1.00分) A. 郭熙 B. 李迪 C. 李唐 D. 吴道子 14.被后人称为“科圣”的是(1.00分) A. 郑国 B. 李诫 C. 褚少孙 D. 张衡

地域文化(专)论文要求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地域文化(专)》课程论文写作规范 一、选题指南 1.结合自己学习体会和当前社会需求谈谈学习地域文化的收获和意义。 2.选取三秦名山一例,介绍其景点、相关传说,并发掘其文化内涵。 3.介绍一位三秦古代诗人,并以其主要文学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成就。 4.介绍一下家乡饮食文化,分析其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5.考察你所在的地区历史和现状,谈谈陕西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二、具体要求: 1.从以上选题指南中任选一项进行写作;在选题指南基础上自定论题,不能偏离主题。 2. 论文应立论准确,文必对题,有自己的观点和体会,理论应联系实际,有所创新。 3.论文要求规范化,全文包括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五部分。内容摘要字数为100—150字,关键词3—5个,参考文献至少在5篇以上,并在文尾列出。论文字数要求2000字以上。 4.不在选题指南范围内写作,以及复制、抄袭别人论文者,论文内容雷同者均以零分计。 三、论文评价标准 1. 选题正确15分 2. 论点、论据40分 3. 材料、数据20分 4. 写作规范性15分 5. 字数要求10分 附件:论文格式要求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专) 分校(工作站)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年月

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开本为A4纸;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 左装订线0.5cm 2.装订顺序:封皮→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装订。 3.中文摘要:【摘要】和【关键词】均为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各关键词间距3个空格,摘要行距为固定值25磅。 4.正文: (1)标题:黑体二号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2)正文: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1.5倍行距; (3)一级标题格式:序号为“一、”,小三号黑体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4)二级标题格式:序号为“(一)”,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5)三级标题格式:序号为“1.”,起首空两格,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号宋体,加粗; (6)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五号宋体加粗;内容五号宋体;单起页。格式如下: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 6.页码:从正文起排,页面底端居中。

电大地域文化形考作业

1. 首创“飞白书”体的书法家是(B) A. 褚遂良 B. 蔡邕 C. 锺繇 D. 刘德昇 2.《杂体诗》30首的作者是(C ) A. 谢朓 B. 谢灵运 C. 江淹 D. 庾信 3.《贞观政要》的作者是(B ) A. 魏徵 B. 吴兢 C. 岑文本 D. 姚崇 4.被称为“北方书圣”的书法家是(B) A. 褚遂良 B. 郑道昭 C. 锺繇 D. 孙过庭 5.被南阳人称为“召父”的召信臣所属的朝代是(B) A. 唐朝 B. 西汉 C. 隋朝 D. 东汉 6.被后人称为“商圣”的是(C) A. 张衡 B. 张仲景 C. 范蠡 D. 吴道子 7.书法理论著作《九势》作者是(B) A. 锺繇 B. 蔡邕 C. 蔡文姬 D. 刘德昇 8.《祭十二郎文》的作者(C) A. 白居易 B. 元稹 C. 韩愈 D. 元结 9.散文成就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作家是(C) A. 杜甫 B. 白居易 C. 韩愈 D. 李商隐 10.《壮悔堂集》的作者是(B) A. 史可法 B. 侯方域 C. 彭而述 D. 王铎 11.《驴山公九锡文》的作者是(C) A. 范缜 B. 谢灵运 C. 袁淑 D. 谢朓 12.《治安策》的作者是(D) A. 韩非子 B. 李斯 C. 蔡邕 D. 贾谊 13.山水画论《林泉高致》的作者是(A) A. 郭熙 B. 李迪 C. 李唐 D. 吴道子 14.被后人称为“科圣”的是(D) A. 郑国 B. 李诫 C. 褚少孙 D. 张衡 15.《述归赋》的作者是(C) A. 耿介 B. 高拱 C. 何景明 D. 吕坤 16.在宋代使“隶法复兴”书法家是(C) A. 黄庭坚 B. 蔡襄 C. 王洙 D. 苏轼 17.游记散文《茅阁记》的作者是(C) A. 韩愈 B. 萧颖士 C. 元结 D. 贾至 18.《大任先生传》的作者是(D) A. 李斯 B. 蔡邕 C. 贾谊 D. 阮籍 19.《神灭论》的作者是(D) A. 袁淑 B. 谢灵运 C. 蔡邕 D. 范缜 20.被称作“红杏尚书”的诗人是(D) A. 程颢 B. 宋庠 C. 程颐 D. 宋祁 21.被称为“成周”的城市是(B) A. 登封 B. 洛阳 C. 开封 D. 商丘 22.被后人称为的“诗圣”的是(B) A. 白居易 B. 杜甫 C. 李贺 D. 李商隐

地域文化(本)论文要求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地域文化(本)》课程论文写作规范 一、选题指南 1.结合自己学习体会和当前社会需求谈谈学习地域文化的收获和意义。 2.结合当地某一人文旅游资源,谈谈对地域文化的认识。 3.以当地典型的民俗事象为例,挖掘其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 4.对当地饮食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5.考察你所在的地区历史和现状,谈谈陕西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二、具体要求: 1.从以上选题指南中任选一项进行写作;在选题指南基础上自定论题,不能偏离主题。 2. 论文应立论准确,文必对题,有自己的观点和体会,理论应联系实际,有所创新。 3.论文要求规范化,全文包括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五部分。内容摘要字数为100—150字,关键词3—5个,参考文献至少在5篇以上,并在文尾列出。论文字数要求2500字以上。 4.不在选题指南范围内写作,以及复制、抄袭别人论文者,论文内容雷同者均以零分计。 三、论文评价标准 1. 选题正确15分 2. 论点、论据40分 3. 材料、数据20分 4. 写作规范性15分 5. 字数要求10分 附件:论文格式要求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年月

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开本为A4纸;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 左装订线0.5cm 2.装订顺序:封皮→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装订。 3.中文摘要:【摘要】和【关键词】均为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各关键词间距3个空格,摘要行距为固定值25磅。 4.正文: (1)标题:黑体二号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2)正文: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1.5倍行距; (3)一级标题格式:序号为“一、”,小三号黑体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4)二级标题格式:序号为“(一)”,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5)三级标题格式:序号为“1.”,起首空两格,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号宋体,加粗; (6)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五号宋体加粗;内容五号宋体;单起页。格式如下: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 6.页码:从正文起排,页面底端居中。

2017春新地域文化(本)形考作业(二)_0002

1. (D)荒淫无道,宠爱褒姒,废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立褒姒子伯服为太子,宜臼奔申国。 A. 晋文侯 B. 晋文公 C. 晋献公 D. 周幽王 2. (A)之乱祸及重耳和夷吾,晋献公派寺人披到蒲邑刺杀重耳,情急之中,重耳越墙而逃。 A. 骊姬 B. 褒姒 C. 貂蝉 D. 妲己 3. 魏国的疆域在三晋国家中较次于(D)。 A. 韩国

B. 齐国 C. 楚国 D. 赵国 4. 公元前482年,夫差在两败齐国之后,与晋、鲁等国会盟于(B)(今河南封丘)。 A. 渑池 B. 黄池 C. 蟒河 D. 侯马 5. 所谓春秋霸主就是中原诸侯国的(A)。 A. 盟主 B. 国王 C. 天子 D. 太子 6.

(A)在魏文侯、魏武侯和魏惠王时期国势达到极盛,为图谋在中原地区的发展,于魏惠王六年(前364),将国都由安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 A. 魏国 B. 齐国 C. 楚国 D. 韩国 7. 班固所说的晋水在今山西(A)西南晋源一带。 A. 太原 B. 长治 C. 晋城 D. 陵川 8. 山西古代史上最独特的一个社会现象就是春秋末年的三家分 晋,姬姓贵族统治的晋国被(C)三个独立的异姓异氏诸侯国所取代。 A. 宋、赵、魏 B. 韩、秦、魏 C. 韩、赵、魏

D. 韩、赵、齐 9. 使晋国一分为三,这在列国中是罕见的、仅有的,这与晋国实行“(C)”制度有关。 A. 曲沃代翼 B. 下宫之役 C. 国无公族 D. 胡服骑射 10. (C)是李悝集当时各国法律之大成而定,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地主阶级法典。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天子衰微,诸侯争霸,是中国战国时代最为显著的政治特点。错 A. 错误 B. 正确

地域文化论文(2)

浅析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表现 [摘要]三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到秦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本文主要从开拓进取与封闭保守、浓厚农耕文化特色、怀旧历史惰性三方面来分析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上表现。 [关键词]三秦文化地域特征自然条件经济条件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印记。三秦文化亦是如此,受到秦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是显著的,下面主要从早期开拓进取与后期封闭保守、浓厚农耕文化特色、怀旧历史惰性三方面来分析三秦文化在地域特征上的具体表现。 一、三秦文化早期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后期逐渐倾向于封闭保守 三秦大地地处中国内陆地区,地形较为封闭。因而文化受其影响,倾向于封闭保守。 (一)三秦地区主要地域条件 北部黄土高原群山环绕,北有横山山脉、西有子午岭、东南是黄龙山,另外向东以黄河天然与晋地隔离,交通极为不便。秦地南部以以山地为主,位处秦岭山脉和巴山山脉之间,虽山清水秀,但交通不便,特别是众多山区较为封闭。关中有秦川平原,然而地形的封闭性更为突出,它三面环山,东面临水,使关中平原与外地天然隔离开来。而关中平原发达的农业经济使其具备了自我发展,不依赖外地,并进而形成独立封闭的发展模式的条件。 (二)地域条件对三秦文化发展进程的大体影响 在这种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三秦文化自然收到了该地域条件的极大影响,反映为该文化开拓精神不够,更多倾向于封闭保守。 1.早期的开拓进取精神 然而影响文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三秦文化早期受建都关中的国家文化尤其是汉唐文化的直接影响,关中平原易守难攻,是军事要地。关中盆地中心的泾渭河冲积平原面积较为广阔,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气候适宜,农业兴起很早极为发达。关中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悠久。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条件,有许多王朝在关中建都。仅长安一地,建都时间就长达一千二百五十年。有周、秦、西汉、新(王莽)、隋、唐六个同一王朝,还有更始帝刘玄、建世帝刘盆子、汉献帝刘协、晋愍帝司马邺、前赵刘曜、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等十一个政权①。建都关中,使秦地的交通发达起来,打破了地形上的阻塞和封闭。以长安为中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网。“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汉代时向西经河西走廊、新疆,可达月氏(阿姆河流域)、安息(伊朗及两河流域),最远已经到达波斯湾。 首都是国家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国家的文化首先波及影响到的是国都所在地区。三秦文化直接收到了建都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汉唐盛世的文化精神,如开放改革、融合纳新、开拓创新等精神。司马迁生于韩城,是在三秦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三秦文化所具有的伟大精神。他积极进 ①《陕西军事历史地理概述》编写组,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第8页。

电大(本科)地域文化作业一

地域文化作业一 一、填空题 1、岭南东部汉族的“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以及福佬民系。 2、广府民系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其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 3、广东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主要包括黎、壮以及畲三个民族。 4、最早记载“疍民”的典籍是晋代的《华阳囯志》。 5、光孝寺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佛寺。 二、名词解释 1、福佬民系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并有一部分由福建迁入广西。 2、蛋民“蛋民”既是水上民居。由于没有固定的地域居所,其以为家室的舟榵漂泊不定,分布又相当广泛,体质特征与珠江口各县水网地段的陆上居民相似,其群体内通用语言为广州方言,虽然语音上有所变异,但未发现有属于其他语系语族的特殊要素,所以解放后没有被认定为一个“民族”。 3、“三妹山”传说中的广东刘三妹是唐中宗年间的人,最早记载刘三妹的文字为宋人的《舆地纪胜》,提到阳春县有“三妹山” ,刘三妹“坐化于岩石之上,因名” 。 4、惠能惠能是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继法人,我国南宗教派的创始者。其拜五祖弘忍为师,得传衣钵,回到韶关南华市大倡顿悟法门,宣传“见性成佛” ,成为南宗始祖,有《坛经》流传于世。 5、粤俗好歌广东人在喜庆时候用于欢迎来宾的歌曲,种类有:送花歌、山歌......等等都可称为“粤俗好歌”。 三、简答题 1、试概述百越古族的风韵特点。 答:百越古族的风韵特点是由黎、壮、畲三族风俗文化体现出来的。如:黎族妇女的文脸的习俗,壮族妇女喜用黑布帕包头,畲族妇女至今保持穿“凤凰装”等等这些都是体现百越古族的风韵特点。 2、岭南民俗的主要特色有哪些? 答:岭南民俗的特色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1)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迸发出撞击的火花。古老的生活方式,风习礼仪使人从中领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2)活泼多样,充满水乡浪漫情调。那些轻歌曼舞的节日风情。“三月三”是这样,“耍歌堂”也是这样,年晚“游花街”更是这样。

湖南地域文化形考答案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参考答案[第1题](单选题) 湖湘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它有三个重要的渊源,以下不属于这三个渊源的是 A.上古本土文化 B.楚文化 C.中原文化 D.吴文化 [第2题](单选题)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时期为荆州南境。 A.周朝 B.夏朝 C.商朝 D.汉朝 [第3题](单选题) 距今约6500年前,湖南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A.大溪文化阶段 B.舞水文化阶段 C.澧水文化阶段 D.屈家岭文化阶段 [第4题](单选题)湖南独立建省是在 A.清朝 B.周朝 C.明朝 D.汉朝 [第5题](单选题)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湖湘士人再一次充当了急先锋。以下不属于近代湖湘革命派人物的是

A.秋瑾 B.章士钊 C.宋教仁 D.陈天华 E.蔡锷 F.黄兴 [第6题](单选题)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一方面,他又是 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A.王夫之 B.王阳明 C.张栻 D.周敦颐 E.朱熹 F.胡安国、胡宏父子 [第7题](单选题) 1876年,湖南人()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 先驱人物。 A.郭嵩焘 B.贺长龄 C.魏源 D.陶澍 [第8题](单选题)湖南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湖南()发现的栽培稻谷实物,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早的实 例.距今为12000年至14000年,这说明湖南先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实现了由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转变。 A.道县玉蟾岩遗址 B.澧县的彭头山遗址 C.城头山遗址 D.九嶷山

中国地域文化赏析论文

中国地域文化赏析 班级学号:1001014101 姓名:项洁 上课时间:周四第9,10节

中国地域文化赏析论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地域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整地讲它体现为发展道路、理论体系、社会制度。 作为实践的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道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没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作为实践的思想理论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符合当今中国国情,成功地指导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并不断被实践证实其正确性。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表现为一种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本质区别,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相比,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作为—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经历—个从不完善、不成熟到相对完善和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中国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地域文化具有意识文化与地区文化的两重性。同时,还具有时间流动性和波动性,与不同时代的行政区域变换相关,具有时空特性。 地域文化是旅游景区空间文化建构和形象策划中不可或缺的素材,即使是视觉风景质量高,仅凭视觉形象就会造成巨大冲击力的旅游地也需要以文化色彩烘托气氛,这样才能营造一个独特,饱满的旅游形象。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解释与地域文化。 (一).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的真实性和关 联性

湖南地域文化形考答案

湖南地域文化形考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参考答案[第1题](单选题) 湖湘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它有三个重要的渊源,以下不属于这三个渊源的是 A.上古本土文化 B.楚文化 C.中原文化 D.吴文化 [第2题](单选题)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时期为荆州南境。 A.周朝 B.夏朝 C.商朝 D.汉朝 [第3题](单选题) 距今约6500年前,湖南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A.大溪文化阶段 B.舞水文化阶段 C.澧水文化阶段 D.屈家岭文化阶段 [第4题](单选题)湖南独立建省是在 A.清朝 B.周朝 C.明朝 D.汉朝 [第5题](单选题)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湖湘士人再一次充当了急先锋。以下不属于近代湖湘革命派人物的是 A.秋瑾 B.章士钊 C.宋教仁 D.陈天华 E.蔡锷

F.黄兴 [第6题](单选题)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一方面,他又是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A.王夫之 B.王阳明 C.张栻 D.周敦颐 E.朱熹 F.胡安国、胡宏父子 [第7题](单选题) 1876年,湖南人()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A.郭嵩焘 B.贺长龄 C.魏源 D.陶澍 [第8题](单选题)湖南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湖南()发现的栽培稻谷实物,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早的实例.距今为12000年至14000年,这说明湖南先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实现了由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转变。 A.道县玉蟾岩遗址 B.澧县的彭头山遗址 C.城头山遗址 D.九嶷山 [第9题](单选题)从地形上看,湖南西部为 A.武陵——雪峰山脉 B.五岭山脉 C.幕阜——罗霄山脉 D.洞庭湖平原 [第10题](单选题)湖南的行政区域至()代以后开始了相对稳定,湖湘文化产生和形成有了较为稳定的区域环境。

《地域文化》课程论文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年月

陕北特色饮食文化之浅见 摘要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依山傍水,龙蟠虎踞。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经有华夏、东夷、苗蛮、匈奴、契丹、鲜卑等上百个民族在这里征战、居住,因此,陕北的传统饮食是在充分吸纳了各民族、各地区优秀的饮食元素的基础上,加以改良而形成的,花色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具有很强的容合性。使得其饮食文化与关中地区即代表陕西风格的关中饮食文化有很大区别,常说的陕西八大怪主要指关中饮食,而陕北的饮食习惯另有特色之处,它属于草原文化过度带,饮食带有满蒙风味和关中风味。 关键词:小米山羊肉荞面 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从商周时代起,猃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卢水胡,鲜卑,氐,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先后以战胜者的雄姿,走上这块历史舞台。陕北人胸膛星有游牧民族的热血在澎拜.饮食习惯有游牧遗风。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逢年过节更是如此。 一、安塞小米 安塞小米,陕西省安塞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延安安塞小米久负盛名,先秦、西汉军屯时期,便有大面积种植,有鲍家营、谭家营、东营、冯家营等屯军垦荒要地。隋唐宋元,农牧杂柔,时农时牧,农业受限,但谷子始终是当时农牧民的大宗粮食作物。明清时期,农耕再兴,农牧携伴同行,耕作农业得到全面发展,谷类作物不仅种植面积广阔,而且品种更加齐全。据民国安塞县志记载:“安塞境内宜粟,他郡不及,其米淅之汁为脂。其种有龙爪、狼尾、猪粪、竹叶青、马拖韁、焦泥黄、大期限、小期限、红小料等。”1935年安塞解放后,陕甘宁边区时期开展大生产运动,鼓励垦荒,“小米加步抢”打破了-的经济-,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小米随着全国解放而享誉四海,闻名遐迩。解放后,小米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0万亩左右,种植技术不断改进,单产逐年提高,亩产由1949年的25公斤提高到2010年的300公斤,总产也由1949年的318万公斤增加到2010年的800多万公斤。延安安塞小米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高。安塞小米色泽金黄,颗粒浑圆,晶莹明亮,粘糯芳香,油脂丰富,久贮不变,平均含蛋白质13.46%,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全国为12.4%)。蛋白质中含有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平均含脂肪4.5%,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含量的85%,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其粗纤维含量在几种

地域文化(本科)形成性考核(网考)

地域文化(本科)形成性考核(网考)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人类是()。 B. 巫山人 2. 抗战时期寓居重庆的作家()将重庆吊脚楼称为“世界上最奇怪的建筑”。 C. 张恨水 3. 全国大佛的前五位中,重庆的大佛就占了几位()。 C. 三 4. 巴族的舞蹈出现在古代史籍的记载中的是( )。C. 《巴渝舞》 5. “巴蛇食象”的传说在远古时代的( ) 中流传甚广。A. 巴人 6. ()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奠定今日的格局。 D. 1997 7. 1926年,重庆合川人()在重庆创办了民生公司。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民生公司成为最大的 民族资本航运企业。 B. 卢作孚 8. 古代巴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是在()。C. 大巴山 9. 1911年,重庆蜀军政府成立后任都督的是()。B. 张培爵 10. 万盛石林系我国第二大且最古老石林,形成于()。 A. 奥陶纪 11. 抗战爆发后,战时中国的航空中心是()。D. 重庆 12.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农民起义军领袖( )称帝于重庆,国号大夏。 D. 明玉珍 13. 川江船工们在拉纤等劳动生产中产生的说唱艺术是( )。C. 川江号子 14. 大宁河栈道,连绵三百里,江岸悬崖有()个栈道石孔,全是在悬崖山岩中凿成。 A. 6888 15. 重庆开埠以后重庆江津人卞小吾自办的一家宣扬民主革命的报纸是()。 A. 《重庆日报》 16. 1936年,由成都经重庆到达贵阳的()公路全线通车,全长979公里,这是四川第一条对外交通干线。 C. 川黔 17.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竹枝词的作者是( )。A. 刘禹锡 18. 巴渝先民的主要交通形式是()。C. 水路 19. 大足石刻以艺术的形式来表现()融合的思想灵魂。D. 儒释道三教 20. 巴人以( )为图腾。C. 蛇 21. 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化,企图侵吞民间股银,出卖国家路权,由此引发了声势浩大的()运动。 B. 保路 22. 重庆川剧最有代表性的是近年来屡获大奖金奖的( )。D. 金子

地域文化形考

地域文化 一 1、公元前506年,吴国伐楚。吴王拜孙武为主将,率军与楚军进行决战的地点是(柏举) 2、鲁国的稷下学宫,在齐鲁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错 3、下列人物中,没有到过“稷下学宫”讲学收徒的是(孔子, 老子) 4、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作战指导原则。对 5、齐鲁立国前,在今山东地区生活的土著居民是( 东夷人) 6、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孟子) 7、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墨子名翟, 墨子是一位科学家)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孙武本姓陈, 孙武本为齐国人,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 9、继黄帝之后,担任夷夏部落联盟的盟主的是(颛顼) 10、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 11、齐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错 12、封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祭泰山的形式来神化帝王,以树立帝王的威信。对 13、在抗倭战斗中,戚继光根据当地丘陵众多、河渠纵横的情况,创立了在战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鸳鸯阵) 14、下列军事思想中,属于姜尚的是(韬光养晦, 修德施仁, 文伐) 15、五德终始学说的创立者是邹衍。对 16、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战国时代,墨家一直与儒家并称“显学”。对 17、下列地名中,不属于古代九州之列的是(广州, 莱州) 18、汉武帝时,齐鲁之地的儒生代表人物是(申培, 公孙弘, 倪宽) 19、孟子早年就学于孔子的儿子子思的弟子。错 20、齐景公时期,曾入鲁问礼的一位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是(晏婴) 21、“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公羊传》) 22、孟子的政治理想是(王道) 23、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时的国君是(齐桓公) 24、下列对鲁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土质肥沃, 地势平坦, 首都是曲阜) 25、据考古发现,山东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沂源猿人。对 26、汉武帝时,郑玄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汉代的文化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错 27、下列典籍中,属于“六经”的是(《诗经》, 《尚书》) 2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陈规发明“木牛流马”, 陈规反对攻势防御) 29、《六韬》的作者是诸葛亮。错 30、下列学说中,属于孟子创立的是(民本主义, 性善论)

2020年秋季开课程网络形考地域文化第3次作业(综合)

[第1题](单选题)()为了在知行观上突出人道之诚,提出了“行先知后”、“知行相资以为用”等重要命题, 强调了“行”在人性形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 A.王夫之 B.周敦颐 C.张栻 D.胡宏 [第2题](单选题)()的小说以描写市民生活见长,如《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A.张天翼 B.叶紫 C.丁玲 D.沈从文 [第3题](单选题)()舆榇出征,收复伊犁,被梁启超誉为“五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的人”。 A.左宗棠 B.曾国藩 C.魏源 D.陶澍 [第4题](单选题)()是我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传统戏曲改革的先驱。他创办了“南国社”和“南国艺术学院”,致力于戏剧创作和戏曲改革。他的代表作有话剧《咖啡店之一夜》、《月光曲》、《丽人行》 等。 A.田汉 B.沈从文 C.丁玲 D.欧阳予倩 [第5题](单选题)()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疑问,提出了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人 不相预”等一系列重要的观点的著作是

A.《天对》 B.《天问》 C.《南轩易说》 D.《皇朝经世文编》 [第6题](单选题)()贬谪长沙期间,写下了《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等名篇。 A.贾谊 B.柳宗元 C.颜真卿 D.秦观 [第7题](单选题)下列作品不是沈从文创作的是 A.《莎菲女士的日记》 B.《边城》 C.《长河》 D.《萧萧》 [第8题](单选题)近代湖湘散文,与近代湖湘诗歌的思潮流派大体一致。其中有以()为代表的桐城派——湘乡派散文。 A.曾国藩 B.魏源 C.谭嗣同 D.陈天华 [第9题](单选题) 1897年,在湖南总督()的支持下,湖南建立了时务学堂,成为湖南新政的一个核心机关。 A.陈宝箴 B.谭嗣同 C.唐才常

地域文化(本科)网上答题试题答案

《地域文化》网考试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 1、我国唯一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火洗礼的城市是 A B C D 2、距今约四五千年前 A.东夷族 B.羌族 C.汉族 D.不其族 3、从现在出土的文物来看 A.旧石器 B.新石器 C.铁器 D.青铜器 4、青岛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化遗址是 青岛文化便开始萌芽了。 A.三里河文化遗址 B.岳石文化遗址 C.齐长城文化遗址 D.琅琊台文化遗址 5、即墨因地居 A.不其县 B.琅琊郡 C.齐国 D.墨河 6、即墨故城始建于 A.秦国 B.汉朝 C.春秋战国 D.夏朝 7、“朱毛城 A.即墨故城 B.平度 C.莱西 D.城阳 8、战国时期 A.青州 B.胶州 C.不其县 D.即墨 9、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建长城的是 A.秦国 B.燕国 C.齐国 D.赵国 10、创建于春秋初期2500多年的历史470 多年 A.燕长城 B.齐长城 C.赵长城 D.楚长城 11、齐国长城比秦朝的万里长城还要早 A400 B500 C370 D470 12、公元前685年面进行 改革 A B C D 13、公元前221 其 A B C D 14 A B C D 15140 A B C D 161088(今胶州) A B C D 17 A B C D 18

A B C D 19 A1990 B1991 C1992 D1993 20 A B C D 21、2011 A100 B110 C120 D130 22、光绪十七年(1891年)4个营2000余人移驻青岛。 A B C D 23、1897年11 A B C D 24、1898年3月6 湾口南北两面租与德国9910条款。 A B C D 25 A B C D 26、1913年以恭亲王溥伟为首在青岛发 A B C D 27 A B C D 28 A B C D 29、1914 A.法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30 A.烟台 B.威海 C.仰口湾 D.龙口 31、1914年11月16 A.日本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32 A.民政署 B.守备军司令部 C.总督府 D.总兵衙门 33 A.14 B.15 C.16 D.17 34 A.14 B.15 C.16 D.17 35、1922年12月10日正午12 北洋政府统治青岛时期由此开始。 A. 胶澳督办公署 B.总督官邸 C.总兵衙门 D.胶澳商埠 36、1924 A.王尽美 B.俞启威 C. 邓恩铭 D.杨振声 37、1925年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