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本科)形成性考核(网考)
2019-2020年电大考试《新地域文化(本)》(山西》形成性考核四

地域文化课程(本科)第四次作业任务: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汉高祖二年,刘邦乘项羽攻打田荣之际,采纳韩信的建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定三晋。
(错误)2、韩信大军横扫河东,河东52城尽数攻占,韩信在这里设置了汉的河东郡,这是刘邦直接统治山西的开始。
(正确)3、井陉之战的胜利,使赵归属西汉王朝的统辖,汉又设置了太原郡和上党郡。
(正确)4、西汉的政治体制基本上“汉承秦制”。
(正确)5、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又立第4子刘恒为代王,其封地领有太原郡、雁门郡、代郡,共辖53县。
初都晋阳,后徙都中都(今山西榆次)。
(正确)6、吕后死,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等大臣在诛灭诸吕势力之后,一致主张迎立代王刘恒为帝。
(正确)7、刘恒得知拥立是真之后,刘恒才赴京即位,是为汉文帝。
(正确)8、汉武帝在位23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约法省禁,使社会稳定,生产发展,形成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
(错误)9、山西不仅是汉文帝的发迹之地,也是保卫京师的边陲要地,汉文帝在他在位的23年时间里,曾先后2次巡游山西。
(错误)10、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文帝出京东巡,在太原居留十余天,召见代国旧臣,给予丰厚赏赐,还免除晋阳、中都百姓三年租税。
(正确)11、汉文帝四次巡视,对于显示皇恩、鼓舞民心、稳定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正确)12、汉武帝在称帝的第二年(前178),封子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把代国一分为二。
(错误)13、“白登之围”迫使刘邦放弃了进击匈奴的计划,采用娄敬建议的“和亲”政策。
(正确)14、汉武帝刘彻即位后,汉朝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中央集权大大加强,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反击匈奴的条件已完全成熟,汉武帝决定抛弃“和亲”政策,展开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反击匈奴战争的序幕是从山东拉开的。
(错误)15、马邑之谋掀开了反击匈奴大战的序幕。
(正确)。
16、,在汉匈战争中,为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就是河东人卫青、霍去病。
《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作业2

《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作业(二)一、判断题(20分)
①史书上常说的“陶朱公”就是范蠡。
()
②鸦片战争以后,浙江最早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城市是温州。
()
③所谓龙游商帮是指以浙江衢州府龙游县为中心的衢商集团。
()
④衢州地区素以“丝绸之府,鱼米之乡”著称于世。
()
⑤南浔镇有著名的私家藏书楼“嘉业堂”。
()
⑥世界船王包玉刚和影视大王邵逸夫是宁波人。
()
⑦“草根浙商”指的是改革开放后的浙江第二代商人。
()
⑧南宋浙东学派中的“永嘉学派”以陈亮为代表。
()
⑨“阳明先生”指的就是明朝学者王守仁。
()
⑩《观堂集林》是海宁人王国维的代表著作之一。
()
二、简答题(40分)
①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是怎样评价浙商的?
②东汉时期浙江上虞人王充所著的《论衡》一书中的要旨有哪些?
③为什么梁启超要将清人龚自珍誉评为“中国的卢梭”?
④西泠印社的创始人吴昌硕在艺术上的贡献有哪些?
三、分析题(40分)
①1956年《人民日报》曾发表了一篇专题,名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就此分析昆曲的现状,谈谈我们应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问题。
电大形成性考核《地域文化(本)》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陈规发明“木牛流马”B. 陈规反对攻势防御C. 陈规是宋代人D. 《守城录》为陈规所作反馈正确答案是:陈规发明“木牛流马",陈规反对攻势防御题目2题干《六韬》的作者是诸葛亮。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题干墨子思想的核心是()选择一项:A. 兼爱B。
节用C。
尚贤D. 非攻反馈正确答案是:兼爱题目4题干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A。
韩非子B。
孔子C. 孟子D。
墨子反馈正确答案是:孟子题目5题干鲁国的稷下学宫,在齐鲁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题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孙武本为齐国人B。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C.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D. 孙武本姓陈反馈正确答案是:孙武本姓陈, 孙武本为齐国人,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题目7题干下列对鲁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重视工商业B。
地势平坦C。
首都是曲阜D。
土质肥沃反馈正确答案是:土质肥沃, 地势平坦, 首都是曲阜题目8题干下列人物中,没有到过“稷下学宫"讲学收徒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老子B. 邹衍C. 孔子D. 荀子反馈正确答案是:孔子, 老子题目9题干封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祭泰山的形式来神化帝王,以树立帝王的威信。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0题干下列典籍中,属于“六经”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尚书》B. 《诗经》C. 《论语》D。
《孟子》反馈正确答案是:《诗经》,《尚书》题目11题干“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选择一项:A. 《墨子》B。
《管子》C。
《公羊传》D。
《论语》反馈正确答案是:《公羊传》题目12题干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时的国君是( )选择一项:A。
齐宣王C. 齐景公D。
2019-2020年最新电大《新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2

2019-2020年最新电大《新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2地域文化课程(本科)第二次作业任务: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天子衰微,诸侯争霸,是中国战国时代最为显著的政治特点。
(错号)2、在春秋五霸中,称霸时间最长、对诸侯列国乃至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影响最深的要数晋国。
(对号)3、齐国是春秋时期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她不仅是山西历史上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国古代史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错号)4、西周初年,周王室为了巩固其统治,大力推行宗法分封.(对号)5、周成王封他的同母弟叔虞于古唐国。
(对号)6、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父继位,改国号为晋,从此始称晋国。
(对号)7、第一个充当霸主角色的是晋文公。
(错号)8、晋文公在丧乱之后归国,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提高晋国的实力,他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和改革。
(对号)9、晋政下移对晋国的霸业是一种很有利的因素。
(错号)10、“下宫之役”是公室对卿大夫斗争所取得的第一次胜利,也使公室摆脱了赵氏对晋国政治的垄断。
(对号)11、城濮战后的践土之盟,开始了晋主夏盟的历史。
(对号)12、“晋无公族”,是指献公之后的历代晋君都严格排斥其子弟于国家政权之外,诸公子除了嗣子留待继承君位以外,其余都得出居他国,不再被分封以官爵和采邑。
(对号)13、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周天子承认韩、赵、魏三家的合法地位。
(对号)14、晋国之所以称雄诸侯一个半世纪,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晋国公族的实力雄厚。
(错号)15、春秋时期,晋国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的主要标志,表现在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普及。
(对号)16、晋国从公元前632年的践土之盟称霸,经11代国君、150年之久的霸业到公元前482年的黄池之会就告结束。
(对号)17、弭兵会前后共有三次,第一次在公元前579年。
(错号)18、晋国在弭兵会上是吃了大亏,但从全局来看,弭兵会后的四十余年,中原地区的战争大大减少,这对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人民来说,无疑是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
《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一答案

《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一答案1.陕西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单选题 (4 分)A.西周初年B. 东周初年C. 商朝初年D. 秦朝初年正确答案: A1.()是秦地四大关塞之首。
单选题 (4 分)A.萧关B. 武关C. 大散关D. 潼关正确答案: D2.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是()。
单选题 (4 分)A.北京B. 南京C. 西安D. 洛阳正确答案: C4.1609年,()创办了“关中书院”。
单选题 (4 分)A.王安石B. 冯从吾C. 张载D. 范仲淹正确答案: B5.我国最早的历法出现在()。
单选题 (4 分)A. 周B. 秦C. 汉D. 唐正确答案: A6.()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单选题 (4 分)A.老官台遗址B. 河姆渡遗址C. 姜寨遗址D. 半坡遗址正确答案: D7.陕北黄土高坡上标志性的民居是( )。
单选题 (4 分)A.窑洞B. 半边房C. 厢房D. 土楼正确答案: A8.镇北台是陕西境内长城遗址中最宏伟的建筑,修建于()朝。
单选题 (4 分)A.汉B. 唐C. 明D. 宋正确答案: C9.陆游在《书愤》一诗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其中的大散关在()。
单选题 (4 分)A.延安市B. 宝鸡市C. 商洛市D. 安康市正确答案: B10.1963年出土的一件西周时期的文物上,铭文出现了“中或”的字样,中或就是中国。
这件文物是(),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单选题 (4 分)A.墙盘B. 毛公鼎C. 何尊D. 司母戊大方鼎正确答案: C11.秦末汉初,刘邦领兵是从()入关中灭秦。
单选题 (4 分)A. 萧关B. 潼关C. 武关D. 大散关正确答案: C12.4000多年前,农耕始祖()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被后人称为“农神”。
单选题 (4 分)A.黄帝B. 炎帝C. 后稷D. 舜正确答案: C13.北宋时期,出生于宝鸡眉县的()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
国开《地域文化(专)》网上形考任务(第一次至三次练

[2022秋期版]国开河南电大《地域文化(专)》网上形考任务(第一至三次练习作业、测试)满分试题及答案第一次练习作业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法家人物多出于中原,法家思想多兴于晋、秦。
[答案]错误2.在法家的思想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
[答案]错误3.黄帝将“龙”作为图腾,以龙名设官,肇始了龙文化。
[答案]错误4.豫东文化区域在先秦时期,尤其是伏羲至商代,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区。
[答案]错误5.墨子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一书的《非攻》中。
[答案]错误6. 《老子》一书是不谈军事的。
[答案]错误7.孔子的弟子卜商,其字为子夏。
[答案]错误8.推进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答案]正确9.中原有两个国家级名镇神屋镇和汜水镇。
[答案]正确10.中原制度文化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的总称。
[答案]错误11.宋朝苏舜钦的散文《答韩持国书》,前人认为可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相媲美。
[答案]错误12.韩非积极实践君主专制制度,将尊君思想推向了极端。
[答案]错误13.宋程颐的思想是朱熹“理学”的源头。
[答案]正确14.中国戏曲音乐主要有两大结构形态:一是歌行体;一是板式变化体。
[答案]错误15. 《孙子》是孙膑的著作。
[答案]错误16.程颐曾制定“为学六则”:一曰立志;二曰养志;三曰穷理;四曰实践;五曰虚心;六曰有恒。
[答案]错误17. 《吕氏春秋》是一部杂家著作。
[答案]错误18.书院萌芽时,仅是校书、藏书的机构。
[答案]错误19.汉武帝首创了太学。
[答案]错误二、多项选择题20.下列作家属于河南籍的是( )。
A. 阎连科E. 刘震云21.在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儒家哲学代表人物有( )。
A. 朱熹B. 孟子C. 孔子D. 慧能22.下列书院属于中原的有( )。
A. 花洲书院B. 应天府书院C. 欧阳书院D. 伊皋书院E. 龙门书院23.张载在龙门书院的教学目的是学( )。
山东电大一网一《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1.蒲松龄最后终于考中了进士。
答案:错误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齐民要术》卷首的序是全书总纲B.贾思勰生卒年不详C.贾思勰是汉代农学家D.《齐民要术》共10卷答案:ABD3.下列作品中,同情被压迫人民痛苦、不幸的是()A.《窦氏》B.《叶生》C.《促织》D.《王子安》答案:AC4.现存的唯一一幅得到认可的李成的真迹是()A.《秋岭遥山图》B.《冬景遥山图》C.《读碑窠石图》D.《寒林平野图》答案:C5.刘徽是魏晋时期的人。
答案:正确6.左思《咏史》八首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巧用比喻B.思想先进C.主题深刻D.善用典故答案:AD7.李攀龙诗歌的主要特点是()A.对仗工稳、辞藻典丽B.构思奇妙、神鬼莫测C.清新婉丽、淳朴自然D.境界宏阔、气势奔放答案:ACD8.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有名有姓的科学家是()A.墨子B.鲁班C.神农D.扁鹊答案:B9.刘徽撰《九章算术注》,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A.“今有术”B.割圆术C.“齐同术”D.“图验法”答案:B10.辛弃疾词的主要内容是()A.嘲讽主和派B.收复中原、抗金报国C.描写农村风光D.表现城市繁华答案:ABC11.在《九章算术注》中,刘徽运用的计算方法主要有()A.“割圆术”B.“今有术”C.“齐同术”D.“棋验法”答案:ABCD12.孔尚任的一生大约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答案:正确13.李清照的父亲是苏轼的学生。
答案:正确14.四诊法中的“问”就是问病情。
答案:正确15.杀害春秋战国之际著名医学家扁鹊的是()A.秦穆公B.赵简子C.秦武王D.蔡桓公答案:C16.“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这两句词见于李清照的词作()A.《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B.《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C.《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D.《声声慢》“寻寻觅觅”答案:A17.《九章算术注》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是古代劳动人民和数学家在长期生产斗争中运用数学知识的结晶。
电大法学本科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作业

教育部人才培训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地域文化(本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制学校名称: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织金直属学习中心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2017春法学本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制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地域文化(本科) 作业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 )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 )系统。
2. 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用“山川秀丽”来评价贵州的( ),用“气候宜人”来评价贵州的(“ 天 ”),用“人民勤劳”来评价贵州的( ),不仅对贵州省情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还看到了贵州“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的美好( )和巨大( )。
3. 中共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 )和( )两大战略,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奋力后发赶超,贵州的发展必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而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 )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 )毗邻。
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 )典型发育的山区。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1分,共10分) 1.从点上看,全省最高点是:( )A 、赫章韭菜坪B 、铜仁梵净山C 、威宁草海D 、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2.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 ) A 、赫章 B 、玉屏 C 、威宁 D 、铜仁3.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 )A、红水河B、乌江C、北盘江D、赤水河4.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A、黄壤B、石灰土C、紫色土D、水稻土5.贵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错综复杂,呈现过渡变化。
在高大山脉具有垂直分布特点,一般从山脚到山顶依次表现为:()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落叶阔叶混交—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三、多项选择题(所列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域文化(本科)形成性考核(网考)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人类是()。
B. 巫山人
2. 抗战时期寓居重庆的作家()将重庆吊脚楼称为“世界上最奇怪的建筑”。
C. 张恨水
3. 全国大佛的前五位中,重庆的大佛就占了几位()。
C. 三
4. 巴族的舞蹈出现在古代史籍的记载中的是( )。
C. 《巴渝舞》
5. “巴蛇食象”的传说在远古时代的( ) 中流传甚广。
A. 巴人
6. ()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奠定今日的格局。
D. 1997
7. 1926年,重庆合川人()在重庆创办了民生公司。
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民生公司成为最大的
民族资本航运企业。
B. 卢作孚
8. 古代巴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是在()。
C. 大巴山
9. 1911年,重庆蜀军政府成立后任都督的是()。
B. 张培爵
10. 万盛石林系我国第二大且最古老石林,形成于()。
A. 奥陶纪
11. 抗战爆发后,战时中国的航空中心是()。
D. 重庆
12.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农民起义军领袖( )称帝于重庆,国号大夏。
D. 明玉珍
13. 川江船工们在拉纤等劳动生产中产生的说唱艺术是( )。
C. 川江号子
14. 大宁河栈道,连绵三百里,江岸悬崖有()个栈道石孔,全是在悬崖山岩中凿成。
A. 6888
15. 重庆开埠以后重庆江津人卞小吾自办的一家宣扬民主革命的报纸是()。
A. 《重庆日报》
16. 1936年,由成都经重庆到达贵阳的()公路全线通车,全长979公里,这是四川第一条对外交通干线。
C. 川黔
17.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竹枝词的作者是( )。
A.
刘禹锡
18. 巴渝先民的主要交通形式是()。
C. 水路
19. 大足石刻以艺术的形式来表现()融合的思想灵魂。
D. 儒释道三教
20. 巴人以( )为图腾。
C. 蛇
21. 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化,企图侵吞民间股银,出卖国家路权,由此引发了声势浩大的()运动。
B. 保路
22. 重庆川剧最有代表性的是近年来屡获大奖金奖的( )。
D. 金子
23.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歌的作者是()。
D、李白
24. ( )是陪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抗战文化中的主角和先锋。
C. 戏剧
25. 1996年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和“九五”建设规划,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的高校之一的是
()。
B. 重庆大学
二、简答题
1. 简述刘禹锡所作的十一首“竹枝词的分类和内容。
刘禹锡在夔州三年,得三峡旖旎风光的慰籍,为三峡的竹枝词民歌所打动,采写《竹枝词》,他先作《竹枝词九首》,之后,他又作了《竹枝词二首》。
综观刘禹锡所作的十一首“竹枝词”,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五类:
第一,描写爱情的。
第二,描写劳动情景的。
第三,描写山水风情的。
第四,慨叹人世艰难的。
第五,寄托乡思的。
著名的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三、论述题
1. 论述巴渝地区的古人类遗存。
第一、远古时代的文化遗存:
早在200多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第二、旧石器、新石器时期巴渝大地的文化遗存:
奉节人:14万年前的奉节兴隆洞, 已经萌生了现代人类思维制作能力。
合川人:8万年前的,发现距今8万多年的旧石器时期石器制品多件。
铜梁文化遗存。
巫山魏家梁子新石器时代遗址。
云阳县石盘镇龙安村大地坪新石器遗址。
巫山县长江瞿塘峡南岸的大溪发现了公元前约4400-3300年的人类活动遗址,这就是考古学界指称的大溪文化。
源于巴县的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第三、进入文明时期的巴文化,以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