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幼儿园心理辅导表格

郑智睿
班级
大一
性别
男
年龄
6
辅导
时间
2017.11.3
基本
情况
亦激动、愤怒,无法较长时间保持注意力,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
问
题
表
现
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好晃椅子,经常惹同桌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但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一定效果;课余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剧”,如有时接连用头把几个同学撞倒,自己却满不在乎,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好晃椅子,经常惹同桌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但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一定效果;课余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剧”,如有时接连用头把几个同学撞倒,自己却满不在乎
辅
导
对
策
首先,应对这位儿童关心、体谅,不能因其好动而感到厌倦、心烦,也不能因其多动而造成儿童的自卑心理或精神压力。
其次,要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耐心地矫正这位儿童的多动行为。矫正中应坚持正面鼓励,积极强化。针对这位学生尚能接受教师暗示的特点,及时提醒这位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再次,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父亲需纠正急躁、粗暴的缺点,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要多看一看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母亲则应克服对孩子溺爱的、娇惯的弱点,努力做到热爱孩子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原
因
分
析
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这位儿童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如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课余活动中常搞“恶作剧”,好冲动,精力特别旺盛,活动过度等,但这位儿童在以下几方面又与多动症有着明显区别:第一,当他在课堂上受到教师批评或暗示后,一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而患有多动症的儿童这一点却很难做到,他们往往是不知“天高地厚”,“无法无天”,根本不听规劝;第二,这位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能够持续观看较长时间,这说明他的注意力并无障碍,只是由于多动的特点影响了注意效果。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标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一、基本信息姓名:小明(化名)年龄:4岁性别:男家长联系方式:138xxxx5678教师:李老师辅导时间:2022年3月20日二、问题描述小明近期在幼儿园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不愿意离开父母,对新环境适应困难,经常哭泣。
三、辅导过程1. 了解情况:与小明的父母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到小明的家庭环境稳定,没有明显的生活压力或家庭矛盾。
小明之前在家中由祖父母照顾,近期才开始上幼儿园,可能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了他的焦虑。
2. 心理评估:通过观察和沟通,发现小明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需要进一步提升。
3. 辅导策略:制定了一套以增强安全感、提升自我效能感和改善情绪调节能力为主的辅导计划。
四、辅导措施及效果1. 增强安全感:在入园初期,允许小明携带他喜欢的玩具或者毛绒公仔,让他有一个熟悉的物品陪伴;同时,安排他在班级里有经验、友善的大孩子做他的朋友,帮助他更快地适应新环境。
2. 提升自我效能感:鼓励小明尝试自己做一些事情,如自己吃饭、穿衣等,每次成功后都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让他感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3. 改善情绪调节能力:教给小明一些简单的深呼吸、数数等放松技巧,当他感到紧张或害怕时可以使用这些方法来缓解情绪。
五、后续跟踪经过一个月的辅导,小明的焦虑情绪有所减轻,他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日常活动,并且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但还需要持续关注他的情绪变化,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和辅导。
六、建议建议家长和老师继续保持与小明的良好沟通,理解并尊重他的感受,提供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成长环境。
同时,也可以考虑为小明提供更多社交的机会,帮助他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提高他的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1

心理辅导员刘益清
辅导
对象
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熙
班级
中三
性别
男
年龄
5岁
辅导
日期
2015.9—2016.7
基本
情况
不爱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经常不去厕所大便拉裤子,平时喜欢打小朋友
问
题
表
现
经常闷不作声,打小朋友,老师问什么也不说话或者无故哭闹
原
因
分
析
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这位儿童并不胆小,爱贪玩,却又不知道怎么和别人玩,而且对教师有种心里距离,不敢靠近,
反
思
针对类似这样的学生要耐心引导,多与孩子交流,多做有意义的游戏,与家长多沟通,让孩子感觉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切不可操之过急,误导幼儿,给孩子正确而有利的教育。
在与她家长沟通后发现,孩子在家特别活泼可爱,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都很娇惯孩子,而且经常说你不听话就告诉你老师,这样把孩子来进行约束,让孩子的心里就觉得老师很怕,孩子在家太娇惯,来了幼儿园一不顺心喜欢打闹。
从上述可知,孩子从小的环境造就成不会与小朋友交流,不敢和老师说话。
辅
导
对
策
第一,教师主动和她做朋友,平时多关心她,多和她亲近,多与孩子讨论他的父母及他熟悉的家人及环境,不大声责骂孩子,注意说话的语气。
第二,与家长多交流,了解孩子的喜好,多让孩子参加他喜欢的活动。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上厕所大便,教育孩子将卫生,
第三,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以正确方式与别的孩子交流,不打闹,懂礼貌。
第四.与家长沟通一定与老师的教育方法一致,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最后,就是要多举行家庭聚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增强安全感。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一、基本信息幼儿姓名: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班级:_____二、问题概述1、情绪问题经常哭闹,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
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和沮丧。
2、社交问题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经常独自活动。
在集体活动中,不敢主动参与,表现得较为退缩。
3、学习问题对学习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较差。
在完成任务时,缺乏耐心和毅力,容易放弃。
三、家庭背景1、家庭成员父亲:_____ 职业:_____母亲:_____ 职业:_____2、家庭环境家庭氛围较为紧张,父母经常因为琐事争吵。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经常批评和指责孩子。
四、辅导目标1、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哭闹和发脾气的次数。
2、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愿意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和合作。
3、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成绩。
五、辅导过程1、第一阶段(第 1-2 周)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和感受。
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记录其情绪变化和社交互动情况。
2、第二阶段(第 3-4 周)针对幼儿的情绪问题,采用情绪认知疗法,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绪。
例如,当幼儿发脾气时,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我很生气,因为……”。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模拟的情境中练习控制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第三阶段(第 5-6 周)对于幼儿的社交问题,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幼儿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如搭积木、拼图等。
教给幼儿一些社交技巧,如主动打招呼、分享玩具、关心他人等,并在活动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表扬。
4、第四阶段(第 7-8 周)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
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小步骤,逐步引导幼儿完成,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5、第五阶段(第 9-10 周)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反馈幼儿在园的表现和进步,指导家长在家中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为幼儿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而是要与母亲一起制定合理的惩罚和奖励机制,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最后,可以通过体育锻炼等方式,帮助孩子消耗多余的精力,增强体质,提高注意力。
同时。
也可以尝试一些放松训练和冥想练,帮助孩子缓解紧张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总之,针对这位儿童的多动行为,应该采取综合性的辅导对策,包括培养良好惯、家长教育、
体育锻炼和放松训练等方面,从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和成长成为可能。
家长应该注重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克服溺爱和娇惯的弱点,热爱孩子并严格要求自己。
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与学校教育的一致,以及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可以逐步改善孩子的多动行为。
家长还可以适当控制孩子的饮食,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观察这种控制对减轻孩子的多动行为是否有效。
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应该循循善诱,不要急于求成,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帮助他们逐渐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融入集体中,通过多元评价和活动参与,促进反思和成长。
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

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经过与___的交流,我了解到她的自卑感来自于对自己外貌的不满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我通过与她谈话,让她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外貌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同时,我也鼓励她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辅导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___的性格逐渐开朗,不再像过去那样胆小、自卑。
她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参加集体活动,做作业的速度和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她的研究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班级三(2)辅导时间2016.05.23咨询老师___问题研究成绩下降,缺乏自信心,情绪波动大___是一个成绩一直很好的学生,但在最近几个月,他的成绩开始下降,缺乏自信心,情绪波动大。
在辅导过程中,我发现他在家中受到了一些影响,家长对他的期望值很高,经常批评他的研究成绩不够好,这让他感到很沮丧。
同时,他还受到了同学的排挤和欺负,导致他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辅导过程1、倾听和理解在辅导过程中,我首先倾听了他的心声,理解他的感受,让他感到被关注和尊重。
我和他一起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和他一起制定解决方案。
2、树立自信心通过与他的交流,我发现他的自信心需要得到提高。
我鼓励他,肯定他的优点和长处,让他感到被认可和肯定。
同时,我也帮助他找到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技巧,让他在研究上更加自信和有效率。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和他一起探讨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让他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
我也和他的家长进行了交流,让他的家庭环境更加和谐,让他感到被爱和支持。
辅导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___的研究成绩逐渐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情绪波动也逐渐减少。
他学会了与人相处的技巧,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他的家庭环境也变得更加和谐。
在未来的研究和生活中,我相信他会更加自信和成功。
该生可能存在注意力缺陷和过度活跃障碍(ADHD)的问题,同时也可能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关爱。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段
辅导追踪
******在辅导后情绪有所缓解,开始表现出更多的活力和积极性,学习成绩也有 所改善。同时,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恢复到以往的融洽状态。
反思
通过此次辅导,我意识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压力和困扰,作为 心理辅导员,我需要及时发现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与学生的沟通是非常重要 的,需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支持。我将继续关注******的情 况,并在必要时给予进一步的辅导和帮助。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理辅导员:****** 辅导对象 ****** 班级 **(**)班 性别 ** 年龄 ** 辅导日期 ****年**月**日
******是**(**)班的学生,家庭情况良好,父母关系融洽,平时表现较为活泼 基本情况 开朗,与同学相处融洽,但最近几周开始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与同学沟通、
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
******最近常常在课堂上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业的效率明显降低,考试 问题表现 成绩也有所下降。同时,他在课间休息时也较往常更为消沉,喜欢一个人独处,与同
学疏远,且交流减少,显得比较孤单。
原因分析
通过与******交流和观察发现,他最近可能受到了一些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 的影响,可能与家庭环境或同学之间的关系有所关联。
对策 及过 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 一
1.与******进行了心理辅导会谈,倾听他的内心感受,并了解他近期的生活状况和学 习情况。
阶 2.鼓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困扰,并尝试引导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段
第 二 阶
1.通过引导******进行自我调节,教导他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如运动、放松呼吸等 。 2.鼓励他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4岁就诊日期:2021年6月8日主诉:小明的家长反映他最近情绪不稳定,经常莫名其妙地哭闹、发脾气,导致家庭生活受到影响。
初步观察:小明面容委靡,眼神无神,和平时活泼可爱的形象完全不同。
询问其情况,小明反应迟钝,只是简单地回答“不愿意干什么事情”,也回答“没关系”“我不知道”等语句。
个案分析:从小明的家长反映和观察表现来看,小明的情绪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迹象,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经过一番询问后,我逐渐发现小明似乎有些焦虑和担忧,他可能并不明白自己的情绪来自何处。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督促和约束过于严格,给小明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又因为小明是独生子,很少有机会和其他孩子交往,这可能导致他缺乏社交技能,无法有效地应对和解决问题。
治疗计划:针对小明的状况,我制定了以下治疗计划。
1、情感沟通:和小明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帮助他表达自己,树立对人的信任和安全感。
通过和小明一起玩耍、画画、唱歌等方式,建立亲近感和信任感。
2、情感管理:通过情感管理的方式,帮助小明认识到情绪的变化,掌握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等,从而能够自我调节情绪,降低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的产生。
3、社交技能训练:培养小明适应社交环境的能力和技巧,如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分享玩具、交流感受等行为,在实践中提高自我调适的能力和自信心。
4、家庭教育辅导:对小明的家长进行教育辅导,帮助他们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需要,提高家长与孩子的情感联系,建立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治疗效果:在治疗期内,小明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和活力。
他和其他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自如,自信心、社交能力和协作能力等不同方面得到了提高。
结论:通过情感沟通、情感管理、社交技能训练和家庭教育辅导等综合和个性化治疗方法,小明的情绪和行为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他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得到了提高,家庭生活也变得更加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导
对象
王博
班级
大一
性别
男
年龄
5岁
辅导
日期
2012.10.25-2013.1.9
基本
情况
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
问
题
表
现
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好晃椅子,经常惹同桌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但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一定效果;课余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剧”,如有时接连用头把几个同学撞倒,自己却满不在乎;在家里则表现得任性、冲动,遇到想办的事情父母不能满足,便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显得特别充足,对看电视很感兴趣,碰到爱看的节目能一连看上一、二个小时,但做作业时却少不了边做边玩,注意力难以集中。
根据以上分析,这位儿童属于一般性的多动行为,而不是患有儿童多动症。儿童一般性多动行为与多动症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一般性多动行为可以随着儿童发展和教育影响逐渐改善,但多动症儿童则必须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方能好转。
辅
导
对
策
首先,应对这位儿童关心、体谅,不能因其好动而感到厌倦、心烦,也不能因其多动而造成儿童的自卑心理或精神压力。
最后,家长还可以适当控制一下孩子的伙食,少吃西红柿、苹果、桔子一类的食物,不食胡椒、辣椒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注意观察一下这种饮食上的控制对减轻孩子的多动行为是否有效。
反
思
针对类似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
其次,要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耐心地矫正这位儿童的多动行为。矫正中应坚持正面鼓励,积极强化。针对这位学生尚能接受教师暗示的特点,及时提醒这位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再次,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父亲需纠正急躁、粗暴的缺点,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要多看一看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母亲则应克服对孩子溺爱的、娇惯的弱点,努力做到热爱孩子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只要父母教育方式正确,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并加强同学校的联系,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多动行为是可以逐步得到改善的。
原
因
分
析
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这位儿童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如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课余活动中常搞“恶作剧”,好冲动,精力特别旺盛,活动过度等。
但这位儿童在以下几方面又与多动症有着明显区别:第一,当他在课堂上受到教师批评或暗示后,一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而患有多动症的儿童这一点却很难做到,他们往往是不知“天高地厚”,“无法无天”,根本不听规劝;第二,这位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能够持续观看较长时间,这说明他的注意力并无障碍,只是由于多动的特点影响了注意效果,而多动症儿童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具有明显的缺陷,特别是不能持续地将一项活动进行到底,注意的有意性和坚持力很差;第三,根据教师的反映,在专心听讲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学习上没有其他障碍,而多动症儿童除了注意障碍之外,往往还伴有其它学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