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编辑校对培训:常见语法错误简析共48页
出版物常见差错类型及出错规律

出版物常见差错类型及出错规律出版物常见差错类型及出错规律一、出版物常见差错类型分析现代出版物中经常出现的差错,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十种类型。
(一)文字差错出版物中常见的文字差错包括错别字、多字、漏字、颠倒字、已明令禁止使用的异体字、不符合《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字形规定的旧形字,以及汉语拼音和外文等方面的差错等。
其中最主要的差错是使用错别字。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合称。
错字,指像字但不是字,规范字典里查不出的字;别字,指把甲字写成乙字,规范字典里虽然有,但用在这里不当的字。
错字虽然与正字形似,但不是字,比较容易鉴别;别字则不同,或者形似,或者音同,或者义近,似是而非,判别并不容易,如"屈指可数"错成"曲指可数","山清水秀"错成"山青水秀"等,因此,判断别字错误,要从字义入手。
(二)词语差错出版物中词语差错主要有误解词义、词性而误用词语,异形词选用不当,误用成语等。
词语误用的根本原因是误解词义。
处在不同的语境,表示不同的事物,应当使用不同的词语。
如果不在准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用词,就会造成词语误用的差错。
如"招工启事"的"启事"错为"启示","战争启示录"的"启示"错为"启事","随声附和"的"附和"错成"附合"等,就是没有弄清"启事"和"启示"、"附和"与"附合"的确切含义而错误使用的结果。
中文校正中常见的语法错误及其纠正说明

中文校正中常见的语法错误及其纠正说明前言在中文写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语法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清晰度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中文校正中常见的语法错误,并提供相应的纠正说明,以助于读者在写作过程中避免这些错误。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中文写作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主谓不一致指的是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不匹配,导致句子不通顺或意思不明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谓不一致错误以及纠正说明:1. 人称不一致错误示例:我喜欢跑步,他们喜欢游泳。
纠正示例:我喜欢跑步,他们喜欢跳舞。
2. 数量不一致错误示例:这些苹果是新鲜的,但它们酸。
纠正示例:这些苹果是新鲜的,但它们甜。
3. 时态不一致错误示例:昨天我去买了一本书,但现在我不喜欢它了。
纠正示例:昨天我去买了一本书,但现在我不会再买它了。
4. 语气不一致错误示例:请你帮我一个忙,谢谢你!纠正示例:请你帮我一个忙,谢谢你。
二、主谓宾不一致主谓宾不一致是指主语、谓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不匹配,导致句子意思不明确或语法结构混乱。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谓宾不一致错误以及纠正说明:1. 主谓不一致错误示例:他们为了学好英语很努力,而我却不是。
纠正示例:他们为了学好英语很努力,而我没有。
2. 谓宾不一致错误示例:我喜欢唱歌,所以尽管不会却经常尝试。
纠正示例:我喜欢唱歌,所以尽管不会却经常尝试着。
3. 主宾不一致错误示例:我请了他去看电影,但他却不付钱。
纠正示例:我请了他去看电影,但他却不给钱。
三、时态误用时态误用是中文写作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时态误用指在表达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件时使用不正确的时态,导致句子意思不明确或语法结构混乱。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时态误用错误以及纠正说明:1. 现在和过去混用错误示例:昨天我坐公交车去学校,我常常这么做。
纠正示例:昨天我坐公交车去学校,我以前常常这么做。
2. 现在和将来混用错误示例:我明天要去北京,现在感到很兴奋。
纠正示例:我明天要去北京,现在感到很紧张。
报告编辑中的常见拼写和语法错误

报告编辑中的常见拼写和语法错误一、正文部分1. 主谓一致错误主谓一致错误是报告编辑中最常见的语法错误之一。
在编写报告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主语和谓语不一致的情况,这会导致句子结构混乱,影响读者对内容的理解。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仔细检查每一个句子,确保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2. 动词时态错误动词时态错误是报告编辑中常见的拼写和语法错误之一。
在文章的不同段落和句子中,经常需要使用不同的时态表达。
然而,经常会出现动词时态混乱的情况,这给读者带来困惑。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编辑报告时,仔细检查动词的时态,确保它们与上下文一致,以保持句子的流畅性。
3. 拼写错误拼写错误是报告编辑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
在编辑报告时,我们经常需要使用许多专业术语和生僻词汇,这增加了拼写错误的机会。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编辑报告之前,我们应该使用拼写检查工具仔细检查每一个单词,并查阅专业词汇和术语的正确拼写。
二、图表部分1. 图表标题错误图表标题错误是在编辑报告时常见的错误之一。
在图表部分,我们经常需要为每个图表编写相关的标题。
然而,有时候标题与图表内容不符,或者标题过于简单,无法准确传达图表的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仔细审查每个图表的标题,确保它们准确地概括了图表的内容。
2. 图表标签错误编辑报告时,图表标签错误也是常见的错误之一。
在图表部分,我们经常使用标签来注释图表中的数据和趋势。
然而,有时候标签缺失或者错误的标签会导致读者对图表的解读产生困惑。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仔细审查每个图表中的标签,确保它们清晰地说明了数据和趋势。
3. 图表说明错误图表说明错误也是在编辑报告时常见的错误之一。
在图表部分,我们通常需要为每个图表编写相关的说明,解释图表中的数据和趋势。
然而,有时候说明过于简单或者缺乏详细的信息,无法准确地传达图表的含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仔细审查每个图表的说明,确保它们清晰地解释了图表中的数据和趋势。
出版物常见差错类型及出错规律

4.单位中文符号的书写和使用不准确。主要表现在:把名称或不是中文符号的"符号"当中文符号使用,组合单位中使用2种符号,非普及性书刊中使用了中文符号,等等。
5.单位国际符号书写的使用错误。主要表现为:单位符号错用了斜体字母,单位
8.图、表等中在用特定单位表示量的数值时未采用标准化表示方式。
9.数理公式和数学符号的书写或使用不正确。主要表现在字母、符号的正、斜体混淆,数理公式的转行不符合规定等。
(七)版面格式差错
出版物中常见的版面格式差错主要有如下几种:
1.不统一,主要是全书各个部分的规格、体例不统一。如各章标题及正文的字体、字号不统一,注释的位置不统一,标题、书眉位置不统一,参考文献标著录格式不统一,图表排版格式不统一,等等。以插图为例,横置插图应一律朝向左侧,即反时针转90度,如果同一出版物中有的朝左,有的朝右,就形成了版面格式错误。
(九)事实性错误
事实性错误是指出版物内内容表述违反了有关的客观事理、事实。校对中发现的事实性错误,主要是在通读中通过前后、左右内容的对照,推断出来的相互矛盾之处。如某书谈到一个单位近几年来为职工共建宿舍10000多平方米,该单位有100多人,平均每人有30多平方米。这组数字中就含有事实性错误。
1.对相关科学知识不了解形成表述错误。如某书校样中有这样的描述:"黄河源于河套",这就犯了知识性错误,河套在内蒙和宁夏境内,黄河并非源于河套,而是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2.误用文字或标点符号致错。如将"电解质"错成"电介质",就使一种能导电的化合物错成了绝缘体;将"声纳"错成"声呐",就使一个物理量成了一种水声定位器。
常见的语法错误 19页PPT文档

⒌句式杂糅:
①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血液循环不畅的缘 故而引起了新陈代谢缓慢。 ②我们应该经常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也是十分必 要的。 ③他的脸色惨白的十分吓人。
㈣、复句运用的错误:
⒈分局之间缺乏密接的意义联系; ⒉结构层次混乱; ⒊关联词语使用错误。
⒊成分多余:
①按照早期教育的观点,儿童六岁入学问题并不算 早。 “问题” ②中国队获得参加决赛阶段的资格。 “阶段” ③当时我们正在进行排练新戏。 “新戏” ④成立业余体校两年来的今天,我们共培养专业运 动员二十多名。 “的今天”
⒋语序不当:
①领操员的口号划破了寂静的清晨。 ②全体同学深刻地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③他便瞪了我狠狠的两眼。 ④林晓梅成为造船厂出色的第一个女气焊工人。 ⑤一列火车轰隆隆的突然从东面开过来。
㈢、单句结构常见的错误:
⒈搭配不当; ⒉成分残缺; ⒊成分多余; ⒋语序不当; ⒌句式杂糅。
⒈搭配不当:
①参加长跑的运动员在公路上驰骋。主谓搭配不当
②中国队在比赛中发扬了自己的风格和水平,取
得了冠军。 动宾搭配不当
定语中心语搭配不当
③葡萄沟人民今年又提出了响亮的战斗任务。
④今年我要努力地生活,报效伟大的祖国。状 搭语 配中 不心 当语
“和”表示并列关系,“或”表示选择关系。
⒋助词的误用:
①别看花钱不多,可吃的挺舒服。 ②今天,他考上了北师大举办作家函授班。 ③这是我们两国之间第一次的友好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④客人们一边吃了点心,一边欣赏了节目。
注意: “的”定语的标志,“地”状语的标志,“得”
补语的标志。 “了”表示动作、变化的完成或实现。
②这种意外的发生是很偶尔的。 副词误用为形容词
③难道谁能否认地球不是绕太阳转的吗? 否定副词误用
中常见的语法错误及解析

中常见的语法错误及解析语法是语言的基础,对于中文写作来说,正确使用语法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常常犯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这不仅影响了文章的质量,还给读者留下了不专业的印象。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些中文写作中常见的语法错误,并进行解析和纠正。
一、标点符号错误1. 逗号错误逗号是中文写作中最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然而,很多人在使用逗号时容易出现错误。
错误示例:明天,我要去游泳。
错误分析:逗号的使用应该基于成分之间的停顿关系,而不是为了让句子更容易读。
因此,这里的逗号是多余的。
修改建议:明天我要去游泳。
2. 句号错误句号的使用也是中文写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错误示例:今天天气很好。
错误分析: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使用句号结束。
修改建议:今天天气很好。
3. 冒号错误冒号用于引出例证、解释或列举等情况,然而,错误的使用冒号会影响句子的逻辑连贯性和语法正确性。
错误示例:他有很多喜好:阅读,旅行,写作。
错误分析:这里应该使用逗号而不是冒号。
修改建议:他有很多喜好,阅读、旅行、写作。
二、主谓一致错误主谓一致是指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然而,一致错误在中文写作中非常常见。
错误示例:我喜欢读书给我带来了快乐。
错误分析:主语"我"是单数形式,但是谓语动词"带来"却是复数形式。
修改建议:我喜欢读书,它给我带来了快乐。
三、时态错误时态错误指的是句子中动词所表达的时间与实际所要表达的时间不一致。
错误示例:昨天我去了图书馆学习。
错误分析:"昨天"表示过去的时间,所以应该使用过去时态,而不是现在完成时。
修改建议:昨天我去图书馆学习。
四、介词错误介词在中文写作中的使用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错误示例:我有很多经验在这个领域。
错误分析:介词"在"与"有很多经验"不搭配。
修改建议:我在这个领域有很多经验。
五、句子结构错误句子结构错误指的是句子中成分之间的组合不当,影响了句子的表达和理解。
出版物上常见错误

3.转行差错
单词转行(1)行末未加连字符 (2)没有按音节转行 (3)行首或行末只有一个字母
4.字体差错
(1)外文书刊名未用斜体 (2)法定计量单位符号错用斜体
5.标音符号差错(音标、音调位置) 6.上下位置差错(公式 ,上标下标)
(5)不合事理
校长再三强调要防止别出现事故。 晚会现场的观众都情不自禁地按照主持人的要唱了起来。 一辆重型卡车呼啸而来,二人躲闪不及,撞了上去。
三、字母差错
1.大小写差错 2.分写或连写差错
汉语拼音 (1)姓名(姓和名分开写)毕淑敏Bi Shumin 张磊Zhang Lei (2)地名(专名、通名分开写)河南省Henan Sheng
1.你与其找他当面质问,不如我先侧面了解一下情况。 2.这样的课堂练习,既使学生能全面复习已学的内容,也能锻 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藕断丝连 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 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 习。
c.举棋不定 中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键在于人生观起决定作用。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 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7.同位语、独立语
(1)同位语 指同一对象,充当同一成分。又叫“复指成分”。例: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重叠式) 让全国人民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指代式)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恼怒,二忌临睡饱食,三忌卧处当风。(总 分式)
(2)独立语(口头语言上)
报刊编校中常见语法错误例说(二)

报刊编校中常见语法错误例说(二)作者:张福平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5期摘要:语法,是用词造句的方式、语言的结构规则。
所谓语法错误,是指由于语句不符合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思维规律,从而导致语言结构或语义出现偏差。
报刊编校中常见的句子的语法错误主要表现为句子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错位、重复累赘、句式杂糅、表述不清等。
编校工作中出现语法错误,许多是由作者或编者对语法认识不到位、经验不足或敏感性不够所致。
多了解一些常见语法错误,有助于我们正确判断、及时化解文稿中的语法差错,提高出版质量。
关键词:编辑;校对;语法错误《校刊编校中常见语法错误例说(一)》(见本刊2016年第3期)对句子成分残缺进行了剖析,本文接着就搭配不当、语序错位、重复累赘、句式杂糅、表述不清予以例说。
二、搭配不当句子是由在一定位置、担负一定职责的词和词组构成的,这些充当一定句子成分的词和词组之间是按照合理的关系组合在一起的,彼此之间要相互适配、有机组合。
否则,就会因搭配不当而影响表意。
1.主谓/主表不搭配主语是谓语/表语的表述对象,谓语/表语是表述主语的。
如果是动作句,谓语表动作,主语是主动者、被动者或使动者;如果是存现句,谓语表主语有什么、在何处等;如果是判断句,谓语表主语是什么、像什么;如果是形容句,谓语表主语怎么样[1]。
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2]中将“是”“变成”“为”等后面的成分称为表语,有时不用“是”字而直接用名词或形容词的也称表语。
凡是主语跟谓语/表语不能形成表述与被表述关系的句子,均属主谓/主表不搭配。
[错例]宣传工作也概莫能外。
[评说]这是对充当表语的词汇意指理解似是而非所造成的表语不能陈述主语的病句。
正确把握词义,才能将其所代表的事物或现象确切地表达出来。
误解词义,或是不了解词的具体含义,或是一味求新、故作高深,该用甲而用了乙,则会造成词不达意或张冠李戴。
“概莫能外”,即“一概不能除外”,句前必须列举多项事物,才能说“都在所指范围之内”,而该句只讲到了“宣传工作”这一项,所以跟“概莫能外”不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