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材料课程标准
《服装材料》课程教学与考核标准

《服装材料》课程教学与考核标准(2020版)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识别服装材料、运用服装材料的基本技能,能将本课程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服装设计与服装制作工作中去,为学生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和今后就业打下重要基本。
二、课时46课时三、学分2.8学分四、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了解服装材料、识别服装材料、应用服装材料的能力目标,并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为生产服务。
同时,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上岗就业作好准备。
课程目标如下:(一)知识目标1、了解服装材料的种类。
2、掌握纤维、纱线、织物的概念。
3、了解纤维、纱线、织物的结构;了解纤维、纱线、织物的分类以及它们的用途。
4、掌握纺织物基本性能和服用性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5、掌握棉型织物、麻型织物、丝型织物、毛型织物、化纤织物、针织物和毛皮织物的特点。
6、了解棉型织物、麻型织物、丝型织物、毛型织物、针织物的种类及其常用品种的原料、组织结构特点、织物风格和用途。
7、了解毛皮类和皮革类面料的种类以及用途。
8、了解服装辅料的分类及组成,掌握辅料的特点和选用原则。
9、了解服装材料保管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掌握服装材料的保管方法及原则。
10、了解服装材料的质感和风格概念。
11、掌握服装制作的算料、排料、铺料、裁剪、缝纫、熨烫方法。
(二)技能目标1、能识别服装材料的大类2、能识别纤维、纱线的种类;3、能识别纺织物面料的大类;能识别毛皮和皮革面料的大类;能识别人造毛皮和人造皮革面料的大类。
4、能评价织物的风格特点。
5、能运用服装原料的识别方法来识别服装原料。
6、能认识面料的经纬向、正反面、倒顺以及疵点。
7、能识别常用服装辅料的大类。
8、能看懂纺织物的编号的含义;能看懂服装使用图形符号的含义。
9、能为不同材料的服装选择正确的洗涤、除渍和保管方法。
服装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教学内容(2学时)BC服装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1A1790一、 课程教学对象本课程教学对象为服装工程与设计专业的本科生 二、 课程的性质、冃的和任务《服装材料学》是服装工程与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对培养高级 服装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本科程,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系统地 学习和掌握服装材料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服装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 现代服装方面的知识。
三、 对先修课的要求学生应先修有关服装专业的基础他识。
四、 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木要求和学时分配熟悉纺织纤维,纱线和纺织制品的分类、命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形态结 构;了解纺织纤维的大分子结构和超分子结构的研究方法及有关理论;掌握纺 织纤维的各种工艺性质、机械性质和其他性质,熟悉各项性质的有关机理及其 相互关系;了解纱线的几何特征和织物的基本结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掌握 纯纺及混纺纱线和织物的基木性质,这些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与服用性能的 关系。
章节内容(一)绪论 纺织材料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概念、分类、发展简史。
14学时 第一节服装材料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第二节服装材料的历史和发展 第三节服装类别和对材料的基本要求第一章服装用纤维第一节纤维原料的分类与结构特征第二节纤维原料的基本性能第三节服装用新型纤维A 第四节纤维鉴别第二章服装用纱线第一节纱线分类第二节纱线结构与特征第三节新型纱线第四节缝纫线第三章服装用机织物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机织物的组织及产品第三节机织物的服用性能第四章服装用针织物及其他服装材料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针织物的组织与产甜第三节其他服装材料第五章衣料的认识及选择第一节各种衣料的认识与鉴别第二节各种衣料的选用第六章纺织用裘皮与皮革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毛皮第三节皮革第七章服装辅料第一节服装衬料与垫料第二节服装里料及絮填料第三节服装的固紧与其它辅料第八章服装材料与服装的整理及保养第一节服装材料的后整理第二节服装的洗涤与熨烫第三节服装的保养A:要求重点掌握B:一般掌握C:了解五、试验内容和实验要求本课程在期屮安排一次习题课,主要解决习题屮的疑难问题,以巩I古I课堂教学的内容。
(完整word版)《服装CAD》课程标准

《服装CAD》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服装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其专业内容实用性强、针对生产实践。
因而以实践教学为主线, 实施理实一体的项目教学模式, 直接为行业对服装高职毕业生适应能力与知识方面的需求服务。
(二)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基本理念主要阐明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要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 学生通过CAD基础知识学习来构建合理、有效的认知结构, 要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提供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使学生参加任务、增加体验、获得认知、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和谐统一。
使学习成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
服装CAD课程教学设计要关注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 就要把学习中的发现、探究等活动凸显出来, 更多地由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服装CAD课程必须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教学评价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给学生成功的机会。
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 让学生在课程中找到自己, 赏识自己, 找到进步的方向。
同时, 要通过深入有效的评价, 及时强化和矫正课程与教学的信息更好地实现课程目的,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实践活动, 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适应现代服装业生产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习惯, 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明习惯、社会沟通能力, 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服装材料学教学教案

服装材料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各种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应用范围;(2)掌握常见服装材料的识别、选用和搭配技巧;(3)了解我国服装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识别各种服装材料;(2)能够根据设计需求选用合适的服装材料;(3)能够分析服装材料的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服装材料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服装材料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天然纤维:棉、麻、毛、丝;(2)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3)其他材料:蕾丝、羽毛、皮革等。
2. 服装材料的特性及应用(1)棉:柔软、透气、吸湿性强,适用于夏季服装;(2)麻:透气、吸湿、散热快,适用于夏季服装;(3)毛:保暖、舒适,适用于冬季服装;(4)丝:光泽柔和、透气、吸湿,适用于女性服装;(6)合成纤维:尼龙、涤纶等,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7)蕾丝:精美、富有女性魅力,适用于装饰性服装;(8)皮革:质地坚韧、耐磨,适用于外套、鞋子等。
3. 服装材料的识别与选用(1)识别方法:观察、触摸、闻味等;(2)选用原则:根据设计需求、季节、场合等选择合适的材料。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应用;2. 演示法:展示各种服装材料,让学生触摸、观察,提高识别能力;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选用和搭配服装材料。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的掌握程度;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选用和搭配服装材料时的实际操作能力;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服装材料学教材;2. 教具:各种服装材料样品、展示图片;3. 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等。
六、教学内容4. 服装材料的搭配技巧(1)色彩搭配:对比色、邻近色、中性色等;(2)材质搭配:硬朗与柔软、透明与不透明等;(3)风格搭配:复古、简约、浪漫等。
服装材料学 教学大纲

《服装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21131040总学时:48学时(方案一:讲授/理论32学时,实验/技术/技能16学时)(方案二:讲授/理论40学时,实验/技术/技能8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工程(针织服装方向)、服装艺术设计先修课程:无一、本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服装材料学在我国定位为学科基础课,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实用技术性的重要课程。
服装材料学课程主要讲述服装用纤维、纱线、织物等各类纺织材料的种类、结构和形态以及它们的各种性能对服装的影响,同时讲述服装辅料的种类、性能和选用方法,各类纤维面料的鉴别方法,服装对材料的要求评价和选用方法等,并对服装及其材料养护知识进行了介绍。
服装材料学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通过对服装材料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纺织材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服装材料学的现状与发展,掌握各类服装用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与服装风格、服装制作、服用性能等方面的关系,初步掌握主要纺织材料理化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方法,能够根据服装的目的、类别及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正确选择面料,能在现有的材料上进行重新设计或改造,根据服装面料能够正确选用辅料,并为进一步的服装设计、市场开发以及生产管理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服装材料学课程以构成纺织材料的各个系统为单位来阐明服装材料的结构与特性,主要讲授服装材料的纤维与纱线、服装材料的织物、纤维和纱线的物理性能、服装面料的特征风格与鉴别选用、服装材料的毛皮与皮革、服装材料的辅料、新型服装面料以及服装面料的鉴别与选用等。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以下内容:1.服装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服装用纤维、纱线、织物的结构、性能及其鉴别;3.能够根据服装的目的、类别及材料的基本要求正确选择面料;4.根据服装面料能够正确选用辅料。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1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学时分配讲授讨论习题实验其他第一章绪论 2 2第二章服装材料的纤维8 6 2 第三章服装材料的纱线 6 4 2 第四章纤维和纱线的物理性能8 4 4 第五章服装材料的面料12 6 6 第六章服装面料的特征与鉴别选用 4 2 2 第七章服装材料的辅料 4 4第八章新型服装材料 2 2第九章服装的消费与养护 2 2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2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学时分配讲授讨论习题实验其他第一章绪论 2 2第二章服装材料的纤维8 6 2第三章服装材料的纱线 6 6第四章纤维和纱线的物理性能 4 4第五章服装材料的面料14 8 6第六章服装面料的特征与鉴别选用 4 4第七章服装材料的辅料 4 4第八章新型服装材料 4 4第九章服装的消费与养护 2 2(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对服装材料的概念和主要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能认识到服装材料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1. 服装材料的主要内容;2. 服装与材料的关系。
服装材料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服装材料二、课程目标:1. 理解和掌握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应用。
2. 了解各种服装材料的结构、性能和风格特点。
3. 培养学生对服装材料的审美能力和鉴别能力。
4. 提高学生运用服装材料进行服装设计、制作与搭配的能力。
三、教学对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内容:1. 服装材料概述2. 纤维材料3. 纱线材料4. 面料材料5. 服装辅料六、教学重点:1. 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应用。
2. 纤维材料、纱线材料、面料材料和服装辅料的特点。
七、教学难点:1. 服装材料的鉴别方法。
2. 服装材料的搭配技巧。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各类服装材料的实际应用案例。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手触摸、观察服装材料,加深对材料特性的理解。
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服装材料有哪些种类吗?- 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
2. 服装材料概述- 讲解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应用。
3. 纤维材料- 讲解纤维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在服装中的应用。
4. 纱线材料- 讲解纱线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在服装中的应用。
5. 面料材料- 讲解面料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在服装中的应用。
6.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课堂复习-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
2. 服装辅料- 讲解服装辅料的种类、特性及在服装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 分析各类服装材料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材料搭配技巧。
4. 实践操作- 让学生亲手触摸、观察服装材料,加深对材料特性的理解。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十、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一种新型服装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2. 设计一款服装,并说明所选用材料的特点及搭配理由。
十一、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应用的掌握程度。
《服装材料》课程标准

《服装材料》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服装材料是服装三要素之一,是服装专业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服装材料的组织结构,基本服用性能及其面料鉴别,质量检验:根据各类服装特点合理选用面料,为服装设计和服装工艺课打下必要的专业技术基础。
可与《服装结构制图》、《服装缝制工艺》同时开设。
后导课程为《服装设计》。
二、学时与学分34学时,2学分。
三、课程目标(一〉了解面料的组织、规格、指标及特点。
(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全面掌握棉、毛、麻、针织、化纤、装皮面料及辅助材料的性能,用途及鉴别方法,并能选用各种面、辅料。
(三)解和掌握种类面料的洗涤、保养知识,并合理使用。
(四〉通过太量的实物接触,鉴别及市场调研获得面料的综合应用知识。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课程重点:能全面掌握棉、毛、麻、针织、化纤、袭皮面料辅助材料的性能,用途及鉴别方法课程难点:各种纺织材料的鉴别与使用五、课程内容与要求1.本课程是考试课。
2.成绩评定:总评成绩100%=平时(过程)成绩50%+期末(成果)成绩50%七、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一〉推荐教材教材与参考书名称《服装材料》(二〉推荐参考书教材与参考书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服装材料》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03(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1.人的资源是课程中最关键的资源,在本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加强专业交流和企业实践,提高专业水平,为教学实施和教学创新提供知识基础。
2.配全本专业常规必备的工具书和电子读物,充分向学生开放:实验实训场所配齐必备的教学设各和实验、实训器材,定期向学生开放,充分提高设备利用率。
3.注重企业生产实践现场、服装产品展览会的课程资源作用,安排服装加工车间的参观学习,熟悉服装企业生产流程、服装加工新技术,增强学生服装加工的感性认识。
4.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利用仿真软件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自主开发信息化教学课件和服装技术交流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和成果共享。
服装材料课程标准

《服装材料》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服装材料是服装款式造型设计、结构工艺设计的根本和载体。
《服装材料》作为所有服装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成为了将服装的技术与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联系起来的纽带,使服装的技术与艺术、纺织与服装、技术与市场等得到结合。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和服装制作与营销两专业共用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服装材料的基本知识(包括结构、性能、用途等),训练学生识别与应用材料的技能,为他们今后从事服装设计及服装制作与营销工作打下基础。
二、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了解服装材料、识别服装材料、选择服装材料、设计服装材料的能力目标。
研究服装材料的选择,服装材料与服装的相关系,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各类服装新型材料的发展及其在服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具体如下: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1)了解服装面料的种类,掌握其基本组织结构、服用性能与用途;(2)掌握辅助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3)掌握常用服装面料的鉴别与保养知识;(4)能合理选择、使用服装材料;(5)具备识别常用面料、辅料的能力;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1)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职业理论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了解服装材料、识别服装材料、选择服装材料、设计服装材料的技能。
四、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项目一教学内容与能力表项目二教学内容与能力表项目三教学内容与能力表项目四教学内容与能力表项目五教学内容与能力表五、学习资源的选用1.教材选取的原则: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将课程的知识、技能、态度三者融入教材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材与实际结合、操作与管理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建议使用校本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材料》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服装材料是服装款式造型设计、结构工艺设计的根本和载体。
《服装材料》作为所有服装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成为了将服装的技术与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联系起来的纽带,使服装的技术与艺术、纺织与服装、技术与市场等得到结合。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和服装制作与营销两专业共用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服装材料的基本知识(包括结构、性能、用途等),训练学生识别与应用材料的技能,为他们今后从事服装设计及服装制作与营销工作打下基础。
二、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了解服装材料、识别服装材料、选择服装材料、设计服装材料的能力目标。
研究服装材料的选择,服装材料与服装的相关系,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各类服装新型材料的发展及其在服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具体如下:
1.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服装面料的种类,掌握其基本组织结构、服用性能与用途;
(2)掌握辅助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3)掌握常用服装面料的鉴别与保养知识;
(4)能合理选择、使用服装材料;
(5)具备识别常用面料、辅料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职业理论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了解服装材料、识别服装材料、选择服装材料、设计服装材料的技能。
四、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一教学内容与能力表
项目二教学内容与能力表
项目三教学内容与能力表
项目四教学内容与能力表
项目五教学内容与能力表
五、学习资源的选用
1.教材选取的原则: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将课程的知识、技能、态度三者融入教材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材与实际结合、操作与管理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建议使用校本教材。
2.推荐教材: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项目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课件教学,理论讲授法,项目教学法,学生分组训练、服装材料市场调研,企业参观交流、老师讲授与设计经验分享。
七、学习场地
为保证学生项目、任务的实施与完成,本课程必须在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室或专用实训室完成教学过程。
八、考核方式与标准
课程考试考核采用项目实训加平时成绩综合评定的考核方法,实施百分制评定,其中项目实训占50%,平时成绩占50%。
考核成绩见表:
课程整体成绩表
课程考核成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