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用户管理规范》正文.compressed
2022征信合规管理培训题库-判断题

一、判断题1.征信是一种专业化的活动,即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
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信用信息和个人信用信息。
(对)2.征信活动的开展,主要涉及以下主体: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信息监管部门。
(错)3.完整的征信体系应当是对债务人债务信息的全覆盖,而不管债务人、债务信息在哪个行业领域。
(对)4.在我国,金融信用信息和市场化征信机构即要竞争,又要互相学习互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整、有序的征信体系。
(错)5.信息不对称最典型的代表是双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错)6.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不均匀。
(对)7.征信对债权人的影响有增加双向选择、防范道德风险、弱化风险定价、平衡交易成本。
(错)8.征信对债务人的影响有获得公平交易的机会,避免过度负债,形成良好的信用记录。
(对)9.信用信息是指反映信息主题信用状况的信息,主要包括负债历史记录以及偿债履约能力判断信息。
(对)10.共享债务人的债务信息并据此判断债务人的偿债履约能力,是贯穿征信的逻辑主线,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征信的边界。
(对)11.信用信息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个人信用信息、企业信用信息、债务信息和非债务信息、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
(对)12.个人信息大多无需信息主题授权同意,企业信息往往遵循信息主题授权同意的方法采集。
(错)13.在征信活动中,个人信用信息是指自然人的所有信息。
(错)14.在征信活动中,企业信息不得包含危害国家利益、侵犯商业秘密的信息。
(对)15.单纯的非债务信息服务,也属于征信。
(错)16.征信主要是围绕债务信息开展的信息服务活动。
(对)17.非债务信息在征信活动中居主体地位,是债务信息的有益补充。
(错)18.正面信息是指对信息主题偿债履约能力判断构成积极、正面影响的信息。
(对)19.征信机构应该只采集债务人的正面信息,而不采集负面信息。
(错)20.征信活动中的信用信息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合法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暂行)

曲靖市商业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曲靖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我行”)征信业务活动,加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工作,根据人民银行《征信业管理条例》,并结合我行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征信业务活动指我行依法合规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查询及使用客户信用信息的活动.本办法所称客户信用信息是指我行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或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获取的、与客户信用状况有关的信息。
包括:(一)基本信息。
即自然人客户的身份识别信息、职业和居住地址等信息;法人客户的性质、地址等信息。
其中自然人客户的基本信息不包括: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收入、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不动产的信息和纳税数额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二)信贷交易信息。
即客户在贷款、信用卡、担保等信用活动中形成的交易记录;(三)反映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即除信贷交易信息之外,反映客户信用状况的相关信息;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包括企业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个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异议处理管理、用户管理等内容。
第四条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依法合规:各行部(中心)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征信法律法规,并保障我行征信制度得以贯彻落实;(二)客户真实:各行部(中心)相关部门在录入、查询及使用客户信用信息时,以及系统在进行客户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过程中,不得歪曲、篡改,确保客户信用信息真实无误;(三)安全保密:各行部(中心)必须严格执行客户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得侵犯客户隐私和商业秘密,确保客户信用信息不被泄露。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五条风险管理部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牵头部门;公司业务部、零售业务部、授信评审部、融惠通小企业信贷中心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管理部门;信息科技部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技术支持部门;各行部(中心)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的提供者。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金融机构)用户管理办法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金融机构)用户管理办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金融机构用户管理办法(暂行)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系统”)的数据安全,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规范系统中各级用户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征信服务中心负责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
第三条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分别指定专人负责系统用户管理、数据上报及信息查询。
第四条系统各级用户的权限划分、创建以及管理等应当严格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二用户种类及其权限第五条系统采用多级用户体系,用户分为各级用户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两种。
第六条金融机构的用户角色和权限。
(一)用户管理员:负责管理同级普通用户和下一级用户管理员,具体是:新建用户、修改用户资料和权限、查询用户信息、停用/启用用户、重置用户密码、下级机构权限维护。
(二)普通用户:分为信息查询员和数据上报员,分别负责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对人民银行的数据上报。
1、信息查询员:单笔信用报告查询;修改登录密码;查看自己的基本资料和权限。
2、数据上报员:报文预处理;报文报送;报文上报情况查询;修改登录密码;查看自己的基本资料和权限。
三用户的职责第七条金融机构的各级用户管理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不得随意增加或删除用户的权限,不得随意修改用户的基本信息。
对创建的所有用户都应登记造册,以备征信服务中心检查。
第八条金融机构的数据上报员应按征信服务中心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地上报本行的数据。
第九条信息查询员由金融机构负责个人贷款、贷记卡和准贷记卡审核、风险管理的业务和管理人员担任。
第十条金融机构要保存与查询目的相关的原始文档,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有权对各行查询的合法、合规性进行检查。
第十一条金融机构是否有查询行为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的查询记录为准。
四用户的创建第十二条各级用户的创建规则。
金融机构的总部级用户管理员负责创建总部的普通用户和直属下级机构的用户管理员,以此类推。
第十三条金融机构根据工作需要,需新增总部级用户管理员时,应先向征信服务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征信服务中心根据需要为该机构增加新的总部级用户管理员。
2023征信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

2023征信考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征信服务中心应当在接受异议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向异议申请人或转交异议申请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提供(D)答复。
A.口头B.邮件C.文件D.书面2.商业银行管理员用户、数据上报用户和查询用户须报(C)备案。
A.当地银监局和中国人民征信管理部门B.当地政府和征信服务中心C.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和征信服务中心D.当地银监局和当地政府3.商业银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处以(A)罚款。
A.三万元B.四万元C.五万元D.两万元4.征信服务中心内部核查未发现个人信用数据库处理过程存在问题的,应当立即书面通知提供相关信息的商业银行进行核查。
商业银行应当在接到核查通知的(B)个工作日内向征信服务中心作出核查情况的书面答复。
A.5B.10C.15D.205.管理员用户(A)直接查询个人信用信息。
A.不得B.可以C.取得授权后可以D.酌情可以6.除(D)项规定外,商业银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应当取得被查询人的书面授权。
A.审核个人贷款申请的;B.审核个人贷记卡、准贷记卡申请的;C.审核个人作为担保人的;D.对已发放的个人信贷进行贷后风险管理的;E.受理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贷款申请或其作为担保人,需要查询其法定代表人及出资人信用状况的。
7.商业银行应当制定(A)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内部授权制度和查询管理程序。
A.贷后风险管理B.个人贷款发放C.贷前尽职调查D.贷时风险审查8.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B )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A.3B.5C.10D.159.信息主体可以向征信机构查询自身信息。
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每年(B )次免费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
A.一B.二C.三D.四10.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所在地的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投诉。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用户管理规范

ICS03.060A 11 JR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JR/T 0115-2014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用户管理规范FORMTEXT Specification for User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Credit InformationBasic Database2014-11-02发布2014-11-02实施中国人民银行发布JR/T 0115-2014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术语与定义 (1)3 管理原则 (3)4 制度建设 (4)5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用户管理 (4)6 中国人民银行各级查询网点用户管理 (7)7 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用户管理 (9)8 金融监管部门用户管理 (12)9 信息反馈 (12)10 内控检查 (13)11 用户培训 (13)IJR/T 0115-20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0)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银行。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煜、李斌、王俊山、谢业华、常可、佟岳男、章红、关伟、沈良辉、沈凯蓉、杜鲲、姬南、陈怡、江翠君、赵星霖、曾华、王磊。
IIJR/T 0115-2014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用户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员用户、数据报送用户、查询用户、异议处理用户等各类用户管理的一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或查询信息的机构进行用户设置与管理,并为各类机构建立内部审计和培训机制提供指导。
2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信用信息 credit information能够反映个人、企业或其他组织信用状况的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信贷交易信息以及反映信息主体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等。
企业征信相关多选题—2014年

472、根据《湖北省贷款卡管理规定》,法人企业持填好的《贷款卡申请表》,可携带下列哪些资料去当地人民银行申办贷款卡?()A、《企业法人营业执照》B、法定代表人有效身份证明C、组织机构代码证D、注册资本验资报告E、领卡前上年度和申办日上月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答案:ABCDE473、根据《湖北省贷款卡管理规定》,非法人企业申领贷款卡除需提供法人企业应提供的材料外还需提供:()A、法人授权书B、营业执照C、法人贷款卡D、金融机构出具的贷款意向书E、财务报表答案:AD474、根据《湖北省贷款卡管理规定》,关于贷款卡的管理机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是湖北省贷款卡的管理机关B、湖北辖内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是当地贷款卡的管理机关C、湖北省银监局是湖北省贷款卡的管理机关D、湖北辖内各金融机构是湖北省贷款卡的办理机构E、湖北省工商局负责湖北省贷款卡的年审工作答案:AB475、根据《湖北省贷款卡管理规定》,借款人可凭()到中国人民银行申请贷款卡密码修改。
A、单位证明B、经办人身份证件C、贷款卡D、营业执照E、财务报表答案:ABC476、根据《湖北省贷款卡管理规定》,下列哪些属于可以申办贷款卡的特殊借款人?()A、符合《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借款人条件的证券公司B、项目工程公司、展览会、博览会、政府批准的临时机构等正在运转的临时性组织C、敬老院等由民政部门批准的经营性社区类组织D、法人企业出具授权书的非法人企业E、个体工商户、农村经营承包户答案:ABCDE477、关于贷款卡迁移,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跨县区迁移时,由地市人民银行调整借款人的行政区划B、省内跨市迁移时,由省会人民银行调整借款人的行政区划C、跨省迁移时,由征信中心调整借款人的行政区划D、无论何种迁移,均由征信中心调整行政区划E、贷款卡迁移,系统自动调整行政区划答案:ABC478、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借款人性质分为哪几种?()A、法人企业B、非法人企业C、事业单位D、社团组织E、外国企业答案:ABCD479、根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试行)》,持有贷款卡的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须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湖南省征信业务知识“微”竞赛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征信业务知识“微”竞赛试题及答案湖南省征信业务知识“微”竞赛试题及答案征信业务: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信用信息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湖南省征信业务知识“微”竞赛试题及答案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征信机构取得了某家庭户主的书面授权,并留存了该家庭所有成员身份证复印件和户口本复印件,该征信机构可以据此采集哪类人员信息?(C)A、户主及配偶信息B、不能采集任何人信息C、户主本人信息2、采集以下哪类信息,不符合《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C)A、企业高管人员职务B、企业高管人员出生C、主要出资人宗教信仰3、企业认为其信用报告中的环境违法信息错误,并确认该信息由征信机构通过媒体报道自行采集,可以向谁提出异议?(B)A、环保局B、征信机构C、报道该信息的媒体4、征信的基础是(A)。
A、信用信息B、征信系统C、征信机构D、从业人员5、征信的目的是(AC)。
A、了解交易对方的信用状况B、处置经济纠纷C、供交易主体决策参考D、侦查刑事犯罪6、以下哪些属于私营征信机构的特点?(ABC)A、私营征信机构由私人投资设立和运营管理B、私营征信机构的信息采集不具有强制性C、私营征信机构信息采集内容相对广泛。
D、私营征信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满足金融活动的信用信息。
7、征信机构一般具有以下哪些特征?(ACD)A、信用信息主要来源于外部B、信息采集通常带有强制性C、主要经营征信业务D、信用信息提供给第三方使用8、美国是典型的私营征信机构国家。
目前,美国主要的信用评级机构有(BCD)。
A、邓白氏B、标准普尔C、穆迪D、惠誉9、以下哪些属于湖南省各级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的职责?(ABCD)A、信用体系建设B、征信市场培育和发展C、管理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D、征信知识宣传普及10、企业征信机构应向(C)备案。
A、申请机构所在地人民银行B、申请机构所在地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C、申请机构所在地人民银行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D、申请机构所在地人民银行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征信管理部门11、以下哪些属于征信业务?(ABD)A、信用调查B、信用评分C、信息登记D、信用评级12、以下哪些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主体信用评级等级符号?(ACD)A、AAA+B、BBC、C-D、D13、放贷机构为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可参考以下哪些内容?(ABC)A、信用评分B、信用评级C、财务报表D、征信文化14、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确定某一企业的利率水平可参考以下哪些指标?(AB)A、信用报告B、信用评级报告C、当地GDP水平D、当地上年度财政收入情况15、王先生的居住地在长沙,工作地在株洲,他认为自身信用报告存在错误,可采取以下哪些方式来维护自身的权益?(ABCD)A、向信息涉及的'商业银行提出异议申请B、向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提出异议申请C、向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提出异议申请D、向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提出投诉16、以下对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个人信用报告描述不正确的有哪些?(AC)A、信用报告是“红黑榜”B、信用报告是“个人经济身份证”C、信用报告的不良记录是“黑名单”D、信用报告是对个人信用状况的客观记录17、常见的信用调查方法有(AB)。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金融机构用户管理规定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金融机构用户管理规定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金融机构用户管理办法(暂行)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系统”)的数据安全,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规范系统中各级用户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征信服务中心负责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
第三条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分别指定专人负责系统用户管理、数据上报及信息查询。
第四条系统各级用户的权限划分、创建以及管理等应当严格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二用户种类及其权限第五条系统采用多级用户体系,用户分为各级用户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两种。
第六条金融机构的用户角色和权限。
(一)用户管理员:负责管理同级普通用户和下一级用户管理员,具体是:新建用户、修改用户资料和权限、查询用户信息、停用/启用用户、重置用户密码、下级机构权限维护。
(二)普通用户:分为信息查询员和数据上报员,分别负责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对人民银行的数据上报。
1、信息查询员:单笔信用报告查询;修改登录密码;查看自己的基本资料和权限。
2、数据上报员:报文预处理;报文报送;报文上报情况查询;修改登录密码;查看自己的基本资料和权限。
三用户的职责第七条金融机构的各级用户管理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不得随意增加或删除用户的权限,不得随意修改用户的基本信息。
对创建的所有用户都应登记造册,以备征信服务中心检查。
第八条金融机构的数据上报员应按征信服务中心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地上报本行的数据。
第九条信息查询员由金融机构负责个人贷款、贷记卡和准贷记卡审核、风险管理的业务和管理人员担任。
第十条金融机构要保存与查询目的相关的原始文档,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有权对各行查询的合法、合规性进行检查。
第十一条金融机构是否有查询行为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的查询记录为准。
四用户的创建第十二条各级用户的创建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03.060A 11 JR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JR/T 0115-2014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用户管理规范FORMTEXT Specification for User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Credit InformationBasic Database2014-11-02发布2014-11-02实施中国人民银行发布JR/T 0115-2014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术语与定义 (1)3 管理原则 (3)4 制度建设 (4)5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用户管理 (4)6 中国人民银行各级查询网点用户管理 (7)7 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用户管理 (9)8 金融监管部门用户管理 (12)9 信息反馈 (12)10 内控检查 (13)11 用户培训 (13)IJR/T 0115-20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0)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银行。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煜、李斌、王俊山、谢业华、常可、佟岳男、章红、关伟、沈良辉、沈凯蓉、杜鲲、姬南、陈怡、江翠君、赵星霖、曾华、王磊。
IIJR/T 0115-2014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用户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员用户、数据报送用户、查询用户、异议处理用户等各类用户管理的一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或查询信息的机构进行用户设置与管理,并为各类机构建立内部审计和培训机制提供指导。
2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信用信息 credit information能够反映个人、企业或其他组织信用状况的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信贷交易信息以及反映信息主体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等。
2.2征信业务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信用信息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
2.3用户机构 user institutions金融信用信息基础库的各类用户所在机构。
2.3.1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Credit Reference Centre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负责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2.3.2中国人民银行各级查询网点inquiry network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设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地市中心支行和县支行的查询网点,提供对外查询、异议处理服务。
2.3.3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 institutions engaged in lending activities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1JR/T 0115-2014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住房公积金中心等非金融机构。
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信贷信息,通过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信息主体的信用信息。
2.3.4金融监管部门 financial regulatory authorities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监督管理部门。
金融监管部门与中国人民银行协商一致后,通过接入方式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获取信贷信息,用于防范金融风险,履行金融监督管理职责。
2.4用户 users各类机构管理、使用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用户,包括管理员用户、报送用户、查询用户、异议处理用户。
2.4.1管理员用户 administrator users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设置的高级用户,用于设置和管理下级用户。
2.4.1.1超级管理员用户 the super administrator user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系统内置初始用户,负责管理征信中心的一般管理员用户。
2.4.1.2一般管理员用户 general administrator users征信中心、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各级查询网点负责管理数据报送用户、查询用户、异议处理用户和下级一般管理员用户的管理员用户。
2.4.2数据报送用户data reporting users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负责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本单位信贷信息的用户。
2.4.3查询用户inquiring users查询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用信息的各类用户2JR/T 0115-2014 2.4.3.1业务查询用户 business inquiring users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为自身业务需要查询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用信息的用户。
2.4.3.2窗口查询用户 window-inquiring users征信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各级查询网点为信息主体、法律规定有权查询的国家机关提供查询服务的用户。
2.4.3.3金融监管查询用户 financial regulation inquiry users金融监管部门为防范金融风险查询信息主体信用信息的用户。
2.4.4异议处理用户dispute resolution users征信中心、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各级查询网点处理信息主体提出的异议的用户。
2.5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 the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 and its local branches of the state council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征信中心、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或者查询信息的机构的征信业务及其相关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3 管理原则3.1 权限控制原则各类用户的权限应与其职责相适应,机构应对用户权限严格控制,明确规定各类用户的权限和岗位职责,为用户分配权限时,应遵循权限最小化原则。
用户岗位调整时,及时调整用户权限。
3.2 监督制约原则通过对各类用户权限的合理分配,建立不同用户之间权力制衡机制,形成各类用户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3.3 责任落实原则用户机构应确保对报送、查询信息、处理异议的人员的业务操作行为做到可追溯,责任可落实,用户操作痕迹均保存在日志中,各类用户及其操作行为均不能删除;用户机构的业务操作行为应与其具体用户相对应,操作记录不因用户离职离岗等原因删除;用户机构发现本机构各类用户有违规行为,应及时予以处理。
3JR/T 0115-20143.4 信息安全保护原则各类用户应依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查询信息主体的信息,对知悉的信息主体信息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使用,不得泄露、违规使用,不得违法向第三方提供。
各类用户应妥善保管自己的系统密码,依照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系统功能设置定期更改;因密码保管不善、密码更改不及时而导致信息安全事故的,泄露密码的用户及其所在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4 制度建设用户机构应按照法律法规、中国人民银行管理要求,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技术水平以及组织架构等情况,制定与本机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内控制度。
内控制度应当涵盖用户及其权限管理、数据加工、信息报送、信息查询及使用、异议处理、信息安全等各项工作。
5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用户管理5.1 超级管理员用户5.1.1 用户职责负责征信中心一般管理员用户的管理。
5.1.2 用户管理5.1.2.1 用户创建超级管理员用户是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内置的初始化用户,由征信中心指定专人管理。
5.1.2.2 管理人变更超级管理员用户不停用,超级管理员用户实际管理人发生改变的,应经征信中心负责人审批同意。
5.1.2.3 用户操作根据系统设置,在权限范围内对本人登陆密码进行设置和修改。
审查征信中心一般管理员用户的申请;符合条件的,设置用户信息,赋予其相应权限。
应征信中心一般管理员用户的申请维护用户信息、重置用户密码和停用用户。
超级管理员用户不得擅自创建一般管理员用户、修改所创建的一般管理员用户的基本信息,不得创建除征信中心一般管理员用户以外的其他用户。
超级管理员用户不得直接访问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用信息。
5.2 一般管理员用户5.2.1 用户职责管理征信中心窗口查询用户和异议处理用户。
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查询网点、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总部一般管理员用户,在需要的情况下,也可直接管理上述机构的查询用户、异议处理用户。
4JR/T 0115-2014管理金融监管部门的查询用户。
一般管理员用户不得随意创建用户、修改所创建用户的基本信息、增加或删除用户权限。
一般管理员用户和窗口查询用户、异议处理用户不得兼任。
5.2.2 用户管理5.2.2.1 用户创建征信中心一般管理员用户需经征信中心分管负责人批准,由超级管理员用户创建,设置在征信中心相关业务部门。
5.2.2.2 用户操作审查设置征信中心窗口查询用户和异议处理用户、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查询网点和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总部一般管理员用户的申请,以及由征信中心直接管理的上述机构的查询用户、异议处理用户等非一般管理员用户的申请;符合条件的,设置用户信息,赋予其相应权限。
应上述用户的申请维护用户信息、重置用户密码、变更用户权限和停用用户。
发现所创建的用户存在异常操作时,应及时向用户所在机构和当地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提请用户所在机构或当地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核查,必要时经征信中心负责人同意,宜停止其操作权限,同时报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
根据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通知,停止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或其某一分支机构的查询权限。
一般管理员用户不得访问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用信息。
5.2.2.3 用户停止一般管理员用户因离职、离岗或其他原因不再担任管理员用户岗位的,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征信中心分管负责人同意后,停用其用户,同时创建新的一般管理员用户。
5.3 窗口查询用户5.3.1 用户职责征信中心应设立窗口查询用户,对外提供查询服务。
接受信息主体的申请,为其提供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服务。
接受法律规定有查询权的国家机关的申请,为其提供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服务。
5.3.2 用户管理5.3.2.1 用户创建创建窗口查询用户,应经窗口查询用户所在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向一般管理员用户所在部门提出申请,由一般管理员用户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