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音乐培训教学大纲模板

音乐培训教学大纲模板

---音乐培训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具体课程名称,如:流行声乐培训、古典钢琴演奏、音乐理论基础等]2. 课程代码:[课程唯一标识代码]3. 适用对象:[针对的学员群体,如:初学者、中级学员、专业学员等]4. 课时安排:[总课时数、每周课时、每次课时时长]5. 课程目标:[课程希望学员达到的学习目标,如:掌握基础音乐理论、提高音乐素养、具备一定的演奏或演唱能力等]二、教学大纲1. 教学目的- 培养学员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 提升学员的音乐理论知识水平。

- 锻炼学员的实践操作技能。

2. 教学内容- 基础理论:音乐史、乐理、音乐术语等。

- 实践技能:演奏/演唱技巧、音乐表现力、舞台表现等。

- 作品分析:经典作品分析、风格特点研究等。

3. 教学安排- 理论教学:讲解音乐理论知识,结合实例进行解析。

- 实践教学:进行乐器演奏/演唱练习,指导技巧。

- 作品学习:分析并学习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作品。

- 实践活动:举办音乐会、参加比赛、进行公开课等。

4. 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音乐理论知识。

- 示范法:教师进行演奏/演唱示范。

- 练习法:学员进行反复练习。

- 讨论法:鼓励学员参与讨论,激发思考。

-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

5. 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音乐理论入门、基础演奏/演唱技巧训练。

- 第二学期:作品分析、技巧提高、舞台表现力训练。

- 第三学期:综合实践、音乐会准备、考核。

三、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练习等。

2. 期中考试:音乐理论知识测试、演奏/演唱技巧展示。

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包括理论测试和实践操作。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指定教材名称及作者]2. 参考书目:[推荐阅读的书籍列表]五、教学资源1. 教学设施:音乐教室、乐器、音响设备等。

2. 网络资源:音乐教学网站、在线课程等。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模板,具体的教学大纲需要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目标进行详细设计和调整。

音乐教学大纲

音乐教学大纲

音乐教学大纲
1. 引言
- 介绍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和目的
- 概述本大纲的内容和结构
2. 教学目标
- 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维度确定音乐教学的目标
- 列举与学生年龄和能力相适应的具体目标
3. 教学内容
-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 包括音乐知识、技巧乐器演奏、歌唱、音乐鉴赏等方面
4. 教学方法
- 介绍适合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 强调听、说、读、写、唱、写作等多种方式的结合使用
5. 教学评价
- 设定合适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 包括作业、考试、表现、互动等方面的评估
6. 教学资源
- 列举适合音乐教学的教材、参考书、音乐作品等
- 提供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7. 教学时间安排
- 设定适合的教学时间分配
- 包括课时安排、课程周期等方面
8. 教学环境
- 提供适合音乐教学的教室设施、乐器等
- 强调良好的研究氛围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9. 特殊需求
- 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方案和支持
10. 教学评估和改进
- 设立定期的教学评估
-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改进课程和教学方法
11. 教师发展
- 提供教师培训和进修的推荐和建议
- 强调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自我发展
12. 总结
- 简要总结本大纲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 强调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
以上是本音乐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具体的教学细节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2023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

2023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

2023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一、前言根据我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精神,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制定本教学大纲,以指导全国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

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如唱歌、演奏、舞蹈等,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引导学生体验、理解和评价音乐的美。

4. 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理论:音乐的基础知识,如音阶、节奏、和声等。

2. 音乐欣赏:中外著名音乐作品欣赏,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特点。

3. 歌唱与演奏:学习歌曲演唱、乐器演奏技巧,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

4. 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

5. 音乐与舞蹈: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唱歌、演奏、舞蹈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音乐。

2. 欣赏教学法: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 情境教学法:创设丰富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4.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进步幅度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音乐会等形式,检验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我国教育部门审定的音乐教材。

2.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3. 乐器:钢琴、吉他、民族乐器等。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获取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源。

七、教学建议1. 注重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课教学大纲

音乐课教学大纲

音乐课教学大纲音乐课教学大纲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语言,通过音符和旋律传递情感和思想。

音乐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为了确保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制定一份完善的音乐课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一、教学目标音乐课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音乐课的目标可以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

在知识方面,学生应该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史和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在技能方面,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乐理知识和音乐表演技巧。

在情感方面,学生应该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音乐课教学大纲应该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

这包括音乐理论、音乐欣赏和音乐表演三个方面。

音乐理论包括乐理知识、音乐符号和音乐结构等内容。

音乐欣赏包括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音乐表演包括声乐和乐器演奏两个方面。

三、教学方法音乐课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采用讲解、示范、互动和实践等多种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音乐理论知识,示范演奏技巧,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或乐器演奏等实践活动。

四、教学评价音乐课教学大纲还应该包括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评价可以分为形ative评价和summative评价两种形式。

形ative评价主要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等。

summative评价主要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考试和演出等。

评价方法可以采用考试、作业、观察和听力测试等。

五、教学资源音乐课教学大纲还应该明确所需的教学资源。

这包括教材、教具和音乐设备等。

教材应该包括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和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具可以包括乐器、音乐符号卡片和录音设备等,用于辅助教学和实践活动。

音乐设备可以包括音响设备和乐器演奏设备等,用于演示和演奏。

六、教学环境音乐课教学大纲还应该考虑教学环境的因素。

教室应该具备良好的音响效果和乐器演奏条件。

教室内应该配备合适的音响设备和乐器,以满足教学需求。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音乐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音乐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音乐欣赏2. 课程代码:MUS1013. 课程性质:公共艺术课程4. 学分:2学分5. 学时:32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8学时)6. 适用专业:全校学生7. 教学负责人:[教师姓名]二、课程目的与要求1. 目的:-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 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 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审美情感。

2. 要求:- 学生能够掌握音乐的基本术语和概念。

- 学生能够欣赏和分析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 学生能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三、课程内容与安排1. 第一部分:音乐基础知识(8学时)- 音乐的基本元素- 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音乐体裁与风格2. 第二部分:西方古典音乐欣赏(12学时)- 巴洛克时期音乐- 古典时期音乐- 浪漫时期音乐- 现代音乐3. 第三部分:中国民族音乐欣赏(8学时)- 中国古代音乐- 中国近现代音乐- 中国民族器乐4. 第四部分:音乐实践与体验(4学时)- 音乐欣赏实践- 音乐创作实践- 音乐表演实践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音乐基础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音乐作品。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鉴赏能力。

4. 实践体验法:组织音乐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5.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音乐作品,丰富教学形式。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60%):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音乐欣赏》([作者])2. 参考书目:- 《西方音乐史》([作者])- 《中国音乐史》([作者])- 《音乐鉴赏教程》([作者])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1-4周:音乐基础知识2. 第5-8周:西方古典音乐欣赏3. 第9-12周:中国民族音乐欣赏4. 第13-16周:音乐实践与体验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和原则音乐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学科,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审美素养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推动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原则: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通过学习乐器演奏、合唱、舞蹈等形式的音乐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通过音乐创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作能力,并且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

4. 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通过学习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文化素养。

在音乐教学中,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1. 体验性原则: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2. 循序渐进原则:音乐教学应该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多元化原则: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化音乐兴趣和素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鉴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四个方面。

1. 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符号、音阶、音程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 音乐鉴赏:通过学习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 音乐表演:包括乐器演奏、合唱、舞蹈等形式的音乐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音乐创作:通过学习音乐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作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要求:1.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创造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觉和口头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的意境和情感。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在合唱和乐团表演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作能力,在音乐创作中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想法和表达方式。

音乐教学大纲范例

音乐教学大纲范例

音乐教学大纲范例引言:音乐教学大纲是指为了指导和规范音乐教学活动而制定的一份教学计划和指南。

它对于音乐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音乐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份音乐教学大纲的范例,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音乐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

本教学大纲的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提高他们的演奏和演唱水平;4. 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使他们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符号和乐理知识等;2. 音乐欣赏:学生将学习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了解音乐的风格和特点;3. 音乐表演:学生将学习演奏乐器或者演唱歌曲,提高他们的演奏和演唱技巧;4. 音乐创作:学生将学习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听力训练:通过听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的演奏和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3.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个性化的音乐教学活动;4.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四、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本教学大纲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1. 考试评价:通过书面考试,测试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 演奏评价:通过学生的演奏表现,评价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3. 作品评价:通过学生的音乐创作作品,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4.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各项表现,评价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份音乐教学大纲的范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音乐教学大纲

音乐教学大纲

音乐教学大纲音乐教学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指导音乐教学工作,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音乐教学大纲的制定内容、目标及实施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音乐教学大纲的制定内容1.教学内容:音乐教学大纲应当明确规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包括音乐理论、音乐史、音乐欣赏、音乐表演等方面内容的安排和分级。

2.教学目标:音乐教学大纲应当规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要求、学生发展潜力的挖掘和培养目标等。

3.教学方法:音乐教学大纲应当规定教学方法和手段,明确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评价方法等。

4.教学资源:音乐教学大纲应当规定教学资源的配置,包括教学设备、教学材料、教学场地等方面的保障。

5.其他内容:根据实际需要,音乐教学大纲还可以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安排、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二、音乐教学大纲的目标1.培养音乐素养:音乐教学大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包括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演能力、音乐欣赏能力等。

2.促进全面发展:音乐教学大纲应当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智力等方面的素质。

3.激发学习兴趣:音乐教学大纲还应当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提高教学质量:音乐教学大纲的制定需要科学性和时代性,能够引领音乐教学的发展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5.促进教学改革:音乐教学大纲还应当积极促进教学改革,推动音乐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更新和完善。

三、音乐教学大纲的实施方法1.强化教师培训:音乐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教师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音乐教学水平。

2.加强学生评价:音乐教学大纲的实施应当注重学生评价,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3.拓展教学资源:音乐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音乐厅资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音乐》教学大纲 (1)《舞蹈基础》教学大纲 (4)《服装表演》教学大纲 (7)《服饰赏析》教学大纲 (10)《公共关系》教学大纲 (12)《市场营销》教学大纲 (14)《现代推销理论与技巧》教学大纲 (17)《服装表演编导》教学大纲 (20)《广告影视表演》教学大纲 (22)《秘书学》教学大纲 (24)《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 (26)《营销实务与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29)《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 (32)《秘书实务》教学大纲 (34)《乐器钢琴》教学大纲 (36)《服饰搭配艺术》教学大纲 (38)《摄影艺术》教学大纲 (41)《文学欣赏》教学大纲 (43)《客户关系管理》教学大纲 (45)《服装品牌策划》教学大纲 (48)《发型》教学大纲 (51)《形象礼仪》教学大纲 (54)《实用美容技术》教学大纲 (56)《化妆》教学大纲 (58)《服装表演实践》教学大纲 (60)《现代营销模拟实训》教学大纲 (62)《毕业设计与答辩》教学大纲 (64)《岗位实习》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音乐》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音乐》课程代码:30603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0学时3.0学分(其中讲课30 学时,实践20学时)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服装表演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音乐课程是服装表演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艺术思维能力及良好的音乐感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根据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力图对音乐文化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基本要求:1、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

并在歌唱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2、通过指挥教学使学生学会歌唱指挥的基本技能。

3、音乐欣赏教学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聆听、歌唱等活动中,发展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培养节奏感;掌握一定的音乐表现力;通过音乐的赏析,拓宽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

本课程的难点:学生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的掌握。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歌唱指挥1、歌唱2、指挥第二章音乐艺术与审美鉴赏第三章音乐作品的体裁与表现形式1、声乐作品的体裁与表现形式2、器乐作品的体裁与表现形式第四章通俗音乐第五章中外民族民间音乐第六章中外音乐史与名曲赏析1、中国音乐史与名曲赏析2、西方音乐史与名曲赏析第七章音乐与其他艺术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一)实验教学的要求1、本课程安排20学时的实验教学。

2、实践教学环节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基本技能(歌唱指挥、音乐审美)的重要环节。

3、根据学生的实际日常考核和面试进行评分。

(二)实验安排四、考核办法1、课程考试方式:第一学期考查,第二学期考试。

2、课程考核办法采用期末考核--音乐知识,闭卷笔试与平时作业考核--歌曲演唱,面试两种形式结合。

歌曲演唱占总成绩40%。

音乐知识笔试总成绩60%。

五、学时分配表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推荐教材制定:俞晓康审稿:董肖宇审定:服装表演专业指导委员会《舞蹈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舞蹈基础》课程代码:30602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108学时,6.5学分(讲课12、实践96)先修课程: 无适用专业:服装表演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一门通过人体的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利用人体这一“工具”来使自己的身体能够运用自如的传情达意。

二、课程内容(一)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韧带与动作组合本课程的难点:提高学生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用舞蹈形体动作来表达人体的内心感觉。

(二)课程内容1、基础训练(1)基本动作(2)示例练习(3)地面练习(4)小跳练习(5)柔韧性练习(6)扶把练习2、古典舞元素训练部分(1)基本手位(2)头眼练习(3)基本脚位(4)横拧练习(5)含腆组合。

3、云南花灯(1)云南花灯简介(2)基本动作介绍(3)小崴组合(4)反崴组合(5)剧目(6)剧目4、胶州秧歌(1)胶州秧歌简介(2)基本动作介绍(3)推扇组合(4)小嫚组合(5)剧目排练5、东北秧歌(1)东北秧歌简介(2)基本动作介绍(3)手巾花踢步组合(4)走场组合(5)顿步组合(6)剧目排练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一)、实践教学的要求。

1、实践教学环节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术技能的重要环节。

该课程开课后,任课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内容、考核的方法、安全等问题。

2、在教学中应抓重点克服难点,重视基本姿态训练基础训练。

3、在教学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到难。

4、重视教师自身表现和主导作用的发挥,同时也应重视挖掘学生的潜能,积极引导学生的自我表现力。

(二)、实验安排四、考核办法考试方法:1、以实践方式。

2、由教师选择学期内容的一到二项命题,并制定评分标准。

教师根据学生技能完成情况和试卷评分标准进行对比评分,占的比例是70%。

3、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和平时检查占30%。

五、学时分配表六、推荐材料及参考书目制定:杨卉审稿:董肖宇审定:服装表演与营销专业指导委员会《服装表演》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服装表演》课程代码:30600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分学时:10学分,156学时(理论:58学时,实践:78学时)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服装表演一、课程教学性质、任务和要求服装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是服装表演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通过服装表演的不同风格的步伐、造型、表情、转体及组合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服装表演的基础知识和表演技能,培养学生的舞台概念及基本的舞台感觉,为今后的表演实习以及服装表演的组织和编导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时装表演的发展历史, 以及中国时装表演的发生与发展。

2、掌握走台的基本技能,并且可以区分表现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演风格。

3、掌握各种转体的基本要领及不同转体的组合运用。

4、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找到自然挺拔向上的形体感觉,在静态的造型中做到“形”、“神”的统一与和谐,在多人的组合的造型中要求考虑到整体的和谐。

5、可以熟练运用不同的服饰配件,从而更好的表现服装。

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1、服装表演步伐、造型、转身、表情基本表演技能的方法和技巧;2、不同服装风格、音乐风格的表演方法和技巧。

本课程的难点:1、表演中的神形兼备,动作、眼神、内心情感和谐一致、流畅自然;2、不同服装风格表演的把握、表现能力;3、镜头感、瞬间的爆发力及应变能力。

(二)课程内容:1、理论知识:时装表演的起源与概述,中国的时装表演的发生与发展。

时装表演的种类和特点;时装模特儿的分类及形貌条件2、辅助练习:靠墙直立站立练习,小八字站立练习,原型站立练习;胯部律动练习,吸腿迈步,画圈迈步,胯部练习。

3、转体训练:180度转体练习、360度转体练习、540度转体练习,270度转体组合4、造型训练:造型的基本脚位,基本脚位的变化;形体线条的练习(曲线型、垂线型、折线型的训练);多人的集体组合造型;“意念”的练习。

5、走台训练:一字步练习;原地的造型变换、步伐和转体的组合练习,多人的组合练习。

6、风格训练:不同音乐、不同服装风格的表现能力;掌握几种不同的表演风格和表演方式,并能加以综合运用。

7、服饰配件的表现及运用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一)实践教学的要求1、本课程应该安排78个学时的实践教学时间,进行走台、造型及基本功的练习。

2、时践教学环节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基本功,学习走台步伐、造型、转身、音乐的表达与表现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3、根据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评分(二)实践安排四、考核办法1、课程考试方式:考试2、考试方式: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3、考核方法:平时30%,考试70%五、学时分配表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制定:张丽丽审稿:董肖宇审定:服装表演专业指导委员会《服饰赏析》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服饰赏析》课程代码:205010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1.5学分,24学时(理论24学时)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服装表演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服饰赏析是一门以鉴赏为主的专业必修课,侧重介绍服饰风格、著名服装品牌欣赏等方面内容。

通过图片的鉴赏、分析,介绍服装的主要形式与风格特征,使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对服饰特征、风格、品牌的鉴别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重点是服装风格分析及品牌服饰鉴赏。

教学难点:风格形式的表达及品牌文化内涵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服饰概述第二章服装审美评判原则第一节审美原则分析第二节秦汉服饰欣赏第三节唐宋服饰欣赏第四节明清服饰欣赏第三章服装风格欣赏第一节古典风格第二节浪漫风格第三节简约风格第四节华丽风格第五节民族风格第六节前卫风格第四章世界顶级品牌服饰赏析第一节法国顶级品牌第二节意大利顶级品牌第三节美国顶级品牌第四节日本顶级品牌第五章考试要求与分析三.考核办法本课程根据平时考试、期末考试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四.学时分配表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推荐教材(二)推荐参考书制定:李小凤审稿者:董肖宇审定者:服装表演专业指导委员会《公共关系》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公共关系》课程代码:41201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6学时3.5学分(其中讲课56学时)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服装表演。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公共关系学》课程是服服装表业与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运用所学的公共关系知识,努力适应和利用社会环境,为今后从事相关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概念、范畴及其本质;了解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理解公共关系的功能;掌握公共关系三大要素的概念、特点、功能以及类型;了解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学会初步的公共关系实务操作方法,增强学生的公关意识,培养学生的公关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公共关系的主体、公共关系的对象本课程的难点:公共关系的手段与实务(二)课程内容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及特征l、公共关系的概念2、公共关系的特征3、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1、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概况2、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3、现代公共关系在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