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辆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合集下载

铁路车辆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铁路车辆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车辆安全事故案例案例一2016年2月27日,某钢铁公司翻车机操作员在翻卸车辆时,离开操作台到窗口查看邻线空车清车情况,翻车机自行翻卸过程中,由于拨车机脱钩装置在脱钩时有阻滞,造成车辆没有及时脱钩并将车辆带出翻车台2米,而翻车平台的光电感应开关失灵,没有及时停止设备翻转而继续翻车,造成车辆南端第一担轮对西面压崩出口处的西侧钢轨,导致车辆脱线。

车型车号二位转向架二位转向架交叉杆弯曲变形二位转向架4位防脱拉环弯曲二位转向架3位防脱阀破损、拉环顶杆折断现车7位轮对脱线点案例二2016年3月8日,某电厂翻车机操作由于空车迁车台限位未到位,信号采集联锁系统失效,翻车机操作人员对翻车机自动作业情况实时监控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迁车台移动未到位的问题(路轨未对准,左右偏差90mm),而迁车台自动推进车辆过程中造成C64K 4934364全车轮对脱线,走行12.1m。

事故车辆全车4担轮对脱线,空车。

其中现车1位、2位左边轮对离开钢轨460mm,3位、4位左边轮对离开钢轨440mm,5位、6位、7位、8位左边轮对离开钢轨100mm 。

车型车号全车脱线外观一位转向架脱线、一位交叉杆弯曲变形二位转向架脱线、一位交叉杆弯曲变形路轨未对准,车辆脱线点迁车台限位未对准路轨左右偏差90mm迁车台迁车台铭牌案例三2016年4月20日,某电厂2道翻车机在作业中造成车辆C70 1584267脱线,由于翻车机压力机构液压站缺油,导致压车镐、靠车镐压力不足、不均衡,造成翻车机压不住被翻车辆,使车辆在翻卸、牵车推进时脱轨。

车型车号全车脱线外观现车1位、2位交叉杆弯曲变形50mm,1位枕梁翼板变形35 mm,1位上拉杆弯曲变形,1位人力制动机拉杆弯曲变形。

1位转K6型转向架共2位轮对脱线、1位、2位防脱装置破损,且相对应防脱拉环变形。

1位迁车台迁车台铭牌案例四2016年5月5日,某港口专用线内6道发生C64K4895639车辆脱轨,原因是自卸车在卸货(粉矿)时,由于倒入C64K 4895639车厢内的粉矿湿润、粘性较大,大量粉矿一次冲入该车时导致车辆受力发生侧翻,1-4位轮对均脱线。

铁路交通事故实际案例

铁路交通事故实际案例

铁路交通事故实际案例在铁路交通事故中,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铁路交通事故的实际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事故原因和应对方法。

案例一,2018年某地铁路脱轨事故。

2018年某地,一列载有数百名乘客的列车发生了脱轨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伤和严重的列车损坏。

经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因为列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未严格遵守限速要求,导致列车在弯道处发生脱轨。

另外,列车的安全设施也存在一定的隐患,未能有效减缓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这起事故中,列车公司和相关部门未能及时做好应急处理,导致事故后续处理不力。

案例二,2019年某地铁路追尾事故。

2019年某地,一列货运列车在行驶中突然发生了追尾事故,造成了货物损失和列车设备受损。

经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因为前方列车发生故障停车,而后方列车未能及时发现并采取避让措施,最终导致了追尾事故的发生。

在这起事故中,列车司机和相关部门未能有效地进行事故应急处置,导致事故后果进一步扩大。

案例三,2020年某地铁路道口事故。

2020年某地,一辆小车在铁路道口与列车相撞,造成了车辆损毁和驾驶员受伤。

经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因为驾驶员在通过铁路道口时未注意观察列车行驶情况,导致了与列车的相撞。

在这起事故中,铁路道口的警示标识和安全设施未能有效地提醒驾驶员注意列车行驶情况,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以上几个实际案例反映了铁路交通事故的一些常见原因和特点。

在铁路交通事故中,往往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列车驾驶员的操作、列车设备的安全性、铁路道口的警示措施等。

只有全面了解事故的原因和特点,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铁路交通事故实际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对于预防和应对类似事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和广大乘客能够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教训,共同努力,确保铁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只有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安全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铁路交通事故的防范能力,保障乘客和列车设备的安全。

铁路事故案例汇总

铁路事故案例汇总

铁路事故案例汇总铁路事故是指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这些事故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下面我们就来汇总几起近年来发生的铁路事故案例,以便引起大家对铁路安全的重视和警惕。

2018年7月23日,湖北省黄冈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铁路事故。

当时,一列货运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出现脱轨,造成了多节车厢的脱轨倾覆,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超速行驶,而且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存在严重疏忽。

这起事故给当地铁路运输安全敲响了警钟,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铁路安全管理的高度关注。

2019年5月15日,河南省郑州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铁路信号系统故障事故。

当时,一列客运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信号系统故障,导致列车失去了正常的行驶指引,最终发生了追尾事故。

这起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伤亡,给铁路运输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经过事故调查,最终确定了信号系统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及时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这次事故也引起了铁路部门对信号系统设备的加强维护和更新换代。

除了以上两起严重的铁路事故,近年来还发生了许多其他类型的铁路事故,如火车脱轨、信号系统故障、行车冲突等。

这些事故的发生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铁路运输安全,加强对铁路设备的维护保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可靠。

铁路事故的发生往往给人们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不仅是对人身安全的威胁,也给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形势带来了严峻挑战。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关注铁路运输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共同维护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铁路运输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希望通过对这些铁路事故案例的汇总,能够引起大家对铁路安全的重视和警惕,共同努力,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可靠。

铁路系统18个典型事故案例及故调查处理报告范文

铁路系统18个典型事故案例及故调查处理报告范文

铁路系统18个典型事故案例及故调查处理报告范文案例一、列车运行中车门移开,安全意识淡薄错过时机,刮坏进站信号机1、事故经过:XXXX年X月XX日,XXXX次在A站通过后A站值班员汇报机后13位运行方向左侧敞车车门未关,列车调度员没有已引起重视,布置B北站值班员停车处理,减小对运输的干扰。

当列车行至B站3道进站信号机处时,未关闭的车门将3道进站信号机刮坏。

2、事故定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后处理规则》第十四条,构成列车运行中刮坏行车限速设备一般C类事故。

3、违反规章:《技规》180条:注意列车在车站到发及区间内的运行情况,正确、及时地处理临时发生的问题,防止列车运行火灾。

《调规》第58条:调度指挥必须坚持数据安全生产。

当得到现场关于快车、线路出现危及行车安全的报告时则,应及时指示有关人员立即停车,查明情况,妥善处理;4、存在问题:1、快车调度员安全意识淡薄,对列车氢氧化铵在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未引起高度重视。

2、在接到危及行车安全的信息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布置车站停车处理,错过处理时机,给行车安全、事故频发埋下隐患。

5、吸取教训:1、列车调度员在日常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

2、当接到有关列车、线路出现危及行车安全的报告时,应及时发现指示有关人员立即应停车,查明情况,妥善处理,杜绝臆测行车。

6、思考问题:1、在突发情况下,如何把好列车运行安全管理关?2、在接到有关列车、线路出现危及行车安全的报告书时,应如何妥善处理?3、在遇到安全与效益效率发生冲突时则,如何错误摆正关系?案例二、中间站加挂轨检车,漏发限速下令耽误列车一、事故经过:XXXX年XX月XX日XX线30681次1时29分到达D站加挂到G站轨检车一辆,因调度员漏发D站至G站间轨检车限速80km/h运行命令,致使30681次列车D站晚开1小时03分。

二、事故定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十五条:漏发、错发、漏传、错传调度命令耽误车厢,构成一般D类事故。

最新全路车务系统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最新全路车务系统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全路车务系统典型事故案例汇编一、人身伤害事故(共9件)1.2007年襄樊北站“11.18”铁路交通一般B1类人员死亡事故(翻越车辆)事故概况:2007年11月18日17时50分,武汉局襄樊北站峰尾车间调车一班制动员李某,参加完班前点名会后,按照连结员安排到1号防溜房待令。

李某到1号防溜房将对讲机和安全带放在凳子上,未向任何人讲明去向,独自携带信号灯离开防溜房。

18时05分左右,峰尾调车一班制动员郑某自1道检查到12道停留车辆防溜时,发现李某躺在14道南端第三位车辆东面,左腿已从大腿跟部被轧断,经抢救无效死亡。

构成铁路交通一般B1类人员死亡事故。

原因分析:制动员李某在待令时间内,违反“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严禁串岗”规定,自行离开待令处所;横越线路翻越车辆时,违反TB1699-85的规定:“横越停有车辆的线路时,先确认车辆暂不移动,然后在车辆较远处通过”,未确认停留车动态情况下翻越车辆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2012年“11.14”红旗营站铁路交通一般B1类人员死亡事故(上道除雪)事故概况:2012年11月14日8时20分,哈尔滨局齐齐哈尔车务段红旗营站副站长独自携带风力除雪机到该站上行进站侧巡视道岔积雪清理情况。

8时51分,副站长与助理值班员正在6号道岔处进行清理积雪时,副站长被Ⅱ道通过的T310次旅客列车撞出线路死亡。

构成铁路交通一般B1类人员死亡事故。

原因分析:副站长违反哈尔滨局有关规定,在既没有登记也没有与车站值班员联系的情况下,独自携带背式除雪机到车站上行咽喉进行巡视;同时在没有安排专人防护的情况下,不主动联系确认列车运行情况,盲目上道除雪作业是造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3.2013年“5.18”流芳车站铁路交通一般B1类人员死亡事故(走道心)事故概况:2013年5月18日,武汉局武昌东车务段南环线流芳车站运转四班调一组调车区长兼车号员王某,3时15分在步行前往7道N46662次货票途中,顺便对23时34分到达流芳站5道停轮待令的武昌南机务段调车机机班进行叫班。

铁路安全事故案例

铁路安全事故案例

铁路安全事故案例近年来,铁路安全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铁路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造成严重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起铁路安全事故案例,以便引起人们对铁路安全的重视和关注。

案例一,2018年某铁路列车脱轨事故。

2018年某地铁路公司一列货运列车在行驶途中突然发生脱轨事故,造成了数十人死伤和大量财产损失。

经调查发现,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列车司机在行驶过程中疲劳驾驶,导致操作失误。

同时,列车的部分设备也存在质量问题,加剧了事故的发生。

此外,铁路公司的安全管理措施也存在疏漏,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针对这起事故,铁路公司迅速展开了全面的调查和整改工作。

首先,对列车司机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对全体司机进行了安全培训和教育,加强了对疲劳驾驶的监管和管理。

其次,对列车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和维护,确保了列车的安全运行。

同时,铁路公司也加强了对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建立了更加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提高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水平。

这起铁路安全事故案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促使铁路公司加强了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和加强了安全管理措施。

通过对事故的调查和整改,铁路公司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也为其他铁路公司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铁路运输的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之,铁路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和损失,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铁路公司应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和加强安全管理措施,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铁路安全事故的调查和整改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为铁路运输的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铁路事故案例

铁路事故案例
➢ 训练有素。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对事故的 判别能力。
➢ 指挥有力。发挥集体的战斗力,形成合力。
➢ 出动迅速。必须按《救规》规定,保证在30分钟内 开出救援列车。
事故救援“十要素”
➢ 信息准确; ➢ 上下畅通; ➢ 出动迅速; ➢ 领导挂帅; ➢ 方案科学; ➢ 分工明确; ➢ 指挥有力; ➢ 控制影响; ➢ 严肃调查; ➢ 搞好总结。 ➢ 要以这些要素为重点,提高救援的整体水平。
➢ 三是未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和能力。
➢ 未充分考虑到现场救援人员实际工作能力。本次 救援共产生调车作业8勾,仁里冲站是没有调车作 业的车站,调车水平有限,而溆浦站每天都有调 车作业。
➢ 未充分考虑车站股道占用情况,调车作业是否方 便。仁里冲站4股道(含正线),已摆放二列车, 救援返回后还要占用一条股道,另外还要办理接 发列车,股道运用相当紧张,而溆浦站内空闲。
➢ 按下引导按钮后,引导按钮白色表示灯点 亮,表示实现引导锁闭,待按下进站信号 机的列车信号按钮和总人工解锁按钮后, 引导按钮表示灯才熄灭。
➢ (2)引导总锁闭方式:如果道岔失去表示或向非接 车线路引导接车时,采用引导进路锁闭方式不能 开放信号,可采用引导总锁闭方式。办理方法是 将本接车咽喉的引导总锁闭按钮启封按下,点亮 白色表示灯,即将本咽喉内的联锁道岔全部锁在 所处的位置,然后按下引导信号按钮,引导信号 开放,进站信号机复示器同时点亮红色和白色表 示灯。
➢ 一是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 二是把影响降低到最小范围。
➢ 三是以最快的速度开通线路,恢复行 车。
救援列车(装备、配备)的主要作用
➢ 布局合理。这是关键环节,对迅速、有效地抢险救 援具有重要作用。
➢ 装备精良。这对压缩事故时间十分有利。有条件 的单位可配备一些先进的救援设备。

铁路事故案例大全

铁路事故案例大全

铁路事故案例大全铁路运输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铁路事故也时有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铁路事故案例,主要包括列车脱轨事故、信号系统故障、火车相撞事故、自然灾害影响、设备老化问题、操作失误事故以及安全管理漏洞等方面。

一、列车脱轨事故列车脱轨是铁路事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很多情况下是由于线路质量不好、车辆转向架损坏或轨道维护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例如,2011年美国东部时间3月13日,一列火车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布伦特里小镇外脱轨并倾覆,造成至少35人受伤。

事后调查显示,列车脱轨可能是由于车轮长期缺乏保养、轴承内部断裂等原因导致的。

二、信号系统故障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正常运行的重要设备之一,如果信号系统出现故障,很容易导致列车相撞等事故。

例如,2013年7月24日晚,由两列动车组成的京沪高铁枣庄至徐州东段发生信号系统故障,导致多趟列车晚点或停运。

事后调查发现,故障原因是列控中心计算机系统软件出现异常,错误地发送了停车指令。

三、火车相撞事故火车相撞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铁路事故,通常是由于列车调度不当、信号系统故障或人为失误等原因造成的。

例如,2008年1月23日,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列车在山东境内与5034次列车相撞,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伤。

事后调查发现,T195次列车在限速地段超速行驶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四、自然灾害影响自然灾害也是铁路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暴雨、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都可能对铁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例如,2010年8月23日,受台风“凡亚比”影响,广东省境内多条铁路出现水害塌方等灾害,造成多趟列车晚点或停运。

五、设备老化问题设备老化是另一种常见的铁路事故原因。

铁路设备和设施使用多年后会出现磨损、腐蚀等现象,如果不及时维修和更换,就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例如,2015年3月14日,一列货运列车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脱轨并起火,造成至少3人死亡。

事后调查发现,列车脱轨是由于车轮轴承出现故障导致的,而这种故障很可能是由于设备老化造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车辆安全事故案例
汇编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车辆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一 2016年2月27日,某钢铁公司翻车机操作员在翻卸车辆时,离开操作台到窗口查看邻线空车清车情况,翻车机自行翻卸过程中,由于拨车机脱钩装置在脱钩时有阻滞,造成车辆没有及时脱钩并将车辆带出翻车台2米,而翻车平台的光电感应开关失灵,没有及时停止设备翻转而继续翻车,造成车辆南端第一担轮对西面压崩出口处的西侧钢轨,导致车辆脱线。

车型车号二位转向架
二位转向架交叉杆弯曲变形二位转向架4位防脱拉环弯曲
二位转向架3位防脱阀破损、拉环顶杆折断现车7位轮对脱线

案例二 2016年3月8日,某电厂翻车机操作由于空车迁车台限位未到位,信号采集联锁系统失效,翻车机操作人员对翻车机自动作业情况实时监控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迁车台移动未到位的问题(路轨未对准,左右偏差90mm),而迁车台自动推进车辆过程中造成C64K 4934364全车轮对脱线,走行。

事故车辆全车4担轮对脱线,空车。

其中现车1位、2位左边轮对离开钢轨460mm,3位、4位左边轮对离开钢轨440mm,5位、6位、7位、8位左边轮对离开钢轨100mm 。

车型车号全车脱线外观
一位转向架脱线、一位交叉杆弯曲变

二位转向架脱线、一位交叉杆弯
曲变形
迁车台限位未对准
路轨左右偏差90mm
路轨未对
迁车台迁车台铭牌
案例三 2016年4月20日,某电厂2道翻车机在作业中造成车辆
C70 1584267脱线,由于翻车机压力机构液压站缺油,导致压车镐、靠车镐压力不足、不均衡,造成翻车机压不住被翻车辆,使车辆在翻卸、牵车推进时脱轨。

车型车号全车脱线外观
现车1位、2位交叉杆弯曲变形
50mm, 1位枕梁翼板变形35 mm,1
位上拉杆弯曲变形,1位人力制动机
拉杆弯曲变形。

1位转K6型转向架共2位轮对脱
线、1位、2位防脱装置破损,且
相对应防脱拉环变形。

1位迁车台迁车台铭牌
案例四 2016年5月5日,某港口专用线内6道发生C64K 4895639车辆脱轨,原因是自卸车在卸货(粉矿)时,由于倒入C64K 4895639车厢内的粉矿湿润、粘性较大,大量粉矿一次冲入该车时导致车辆受力发生侧翻,1-4位轮对均脱线。

车型车号现场图片
2位转K2型转向架2担轮对掉到地上脱轨1位心盘圆销离开车体上心盘,2担轮对底下部与钢轨有冲击痕迹
西边第2位小门弯曲变形1位心盘圆销离开车体上心盘,2
担轮对底下部与钢轨有冲击痕迹
案例五 2016年5月22日,某电厂专用线车辆C64K49
55724脱线。

原因为该车上平移台后,未能够与调车机上的车钩进行闭锁连挂,造成调车机的车钩将该车辆2位钩身顶到冲击座(东边)处,产生横向的挤压力,导致第4位轮对经过牵引台与钢轨接缝处时,导致车辆第4位轮对脱线(离开钢轨290mm)。

该车2位13号车钩有碰撞痕迹(新痕)。

(对应的翻车机迁车台车钩也有碰撞痕迹)。

车型车号
全车脱线外观1位迁车台迁车台铭牌
案例六 2016年7月29日,某钢厂翻车机专用线机重1线C64K 4819200发生车辆脱轨,该车2位转K2型转向架的第四担轮对脱轨(现车7位、8位轮对),脱轨位置为翻车机迁车台与路轨连接处。

现车2位交叉杆严重弯曲变形(交叉杆底部有刮碰痕迹),2位横跨梁裂断(新痕),空车。

其主原因:翻车机操作员操作推车机,对空车还没有确认是否到位情况下,操作迁车台返回,造成车辆车轮被迁车台拉出轨。

车型车号2位横跨梁裂断(新痕)
车辆2位转K2型转向架的第四担轮
对脱轨
车辆2位转K2型转向架
的第四担轮对脱轨(现
车7位、8位轮对),脱
轨位置为翻车机迁车台
与路轨连接处。

翻车机迁车
案例七2016年8月24日,某电厂因操作人员在操作抓斗机操作不慎,造成车辆C70 1580371轮对脱轨。

该车前后转K6型转向架的四担轮对均脱轨。

脱轨自动制动装置1位、2位防脱球阀破损,其中1位、2位防脱拉环弯曲变形,3位、4位防脱拉环弯曲断裂(新痕)。

检查车体1位侧内上边梁、2位端内上边梁均存在明显刮碰痕迹,轻微变形(新痕)。

车型车号定检
1位转向架2担轮对脱轨2位转向架2担轮对脱轨
刮碰痕防脱装置球阀破损、相应拉环弯曲变
形车体内侧上边梁刮碰
抓斗机抓斗机设备铭牌
案例八 2016年9月4日,某港口专用线4道装卸作业时,由于操作人员使用汽车(编号:4503)吊运集装箱作业,试吊时未认真检查确认集装箱与X70 5229450车辆锁头分离技术状态,在东头卸X70 5229450集装箱时东边1位锁销孔与车辆F-TR型锁头未分离,使X70 5229450车辆车体与集装箱一同吊起,相邻车X70 5233063受力发生位移(车辆连挂两端17型车钩处于闭锁状态),造成X70 5229450车辆1位转向架共2担轮对脱轨(重车),同时造成第2位X70 5233063车辆1位转向架共2担轮对脱轨(空车)。

X70 5229450车辆脱轨图片
车型车号定检
(重车)曲变形
东边1位锁头(F-TR型)汽车正面吊1位轮对(脱轨)2位轮对(脱轨)
3
位轮对(脱轨)
4位轮对(脱轨)
X70 5233063车辆脱轨图片
车型车号定检
1位转向架第1、第2担轮对脱轨
1-2位防脱装置球阀破损、拉环弯
(重车)曲变形
1位轮对(脱轨)2位轮对(脱轨)3位轮对(脱轨)4位轮对(脱轨)
案例九2017年4月17日,某专用线卸车完毕清道时,作业人员违规使用装载机(铲车)移动货车车辆,造成车辆(路用货车:C62BK 4617641)第2位台车脱轨。

车型车号定检
装载机推车点
脱轨点装载机抓斗机设备铭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