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同课异构3套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复述《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主要内容,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讨论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技进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认识到科技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科技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想象与创造教学准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多媒体课件,包含科技图片、视频和相关历史资料。
学生分组讨论用的卡片、笔和展示板。
科技产品模型或图片,用于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导入阶段(5分钟)1. 视频导入:播放一段现代科技产品的视频,如智能手机、无人机等。
2. 激发兴趣:提问学生对视频中科技的看法,讨论科技如何改变日常生活。
新课呈现(15分钟)1. 课文朗读: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和停顿。
2. 词汇教学:讲解并示范“呼风唤雨”、“世纪”等重点词汇的用法,通过互动游戏加深学生记忆。
3. 内容梳理: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补充。
深入理解(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科技对生活的一个方面,如交通、医疗、通讯等。
2. 角色扮演:每组选择一个科技产品,扮演其发明者,向其他同学介绍其发明的初衷和影响。
拓展延伸(15分钟)1. 科技畅想:学生个人或小组想象20年后的科技生活,可以绘画、写作或制作模型。
2. 分享交流:每组选出代表,展示他们的科技畅想,全班讨论其创新性和可行性。
课堂小结(5分钟)1. 中心思想提炼:教师总结科技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强调科技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的双刃剑特性,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科技。
作业布置1.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想象中的未来科技生活,不少于300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的内容。
2.理解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3.掌握课文中生僻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能力目标1.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主要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2.生僻词语的学习和记忆。
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暗示和含义。
2.联系课文内容进行思维拓展。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和课文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第二步:课文学习1.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解释生词和语法结构。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人物性格。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背后的含义和主题。
第三步:拓展延伸1.给学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拓展课文内容。
2.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四步: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知识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1.用一句话总结本课的主题。
2.背诵课文中生僻词语的读音和意义。
3.按要求完成阅读或写作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情况等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节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老师们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文本内容提取信息、推理和总结归纳。
3.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二、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掌握使用标点符号的规则,能在写作中合理运用。
三、教学内容1. 形式与风格介绍科技发展史,讲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
2. 主要内容《呼风唤雨的世纪》主要以科技的发展为主题,通过讲解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科技成果和前景展望,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 文本结构•第一部分:过去的科技•第二部分:现在的科技•第三部分:未来的科技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过去几节课学习的内容,提出如下问题:–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哪些?–科技发展对我们带来哪些便利?–你有没有看过或听说过一些高科技产品或发明?2. 学习文本•将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分成三个部分,逐部分进行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结构和内容。
第一部分:过去的科技•向学生介绍过去的科技发展情况,如蒸汽机、电灯等。
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过去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提醒学生阅读过程中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特别是逗号、句号等。
第二部分:现在的科技•引导学生了解现在的科技发展情况,如互联网、智能手机等。
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现代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变化。
•引导学生辨别不同句子之间的关系,如并列关系、因果关系等。
第三部分:未来的科技•向学生展示一些未来可能出现的科技,如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
让学生阅读文本,对未来的科技发展进行思考。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总结归纳关键信息。
3.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展开讨论和思考:–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如何正确使用科技,使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你对未来的科技发展有什么期许和展望?4. 作业布置•布置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回答与文本相关的问题,并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进行书写。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内容:《呼风唤雨的世纪》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奇幻的故事,展示了主人公呼风唤雨的神奇能力。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认识生字、生词,积累好词好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引导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如“呼风唤雨”、“世纪”等。
2. 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主人公呼风唤雨的神奇能力。
3. 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哲理。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呼风唤雨的人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呼风唤雨的故事。
2. 出示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圈出生字、生词。
2. 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生词的意思。
3. 学生讨论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三、合作学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2. 各组针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各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四、探究学习1. 学生针对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展开探究。
2. 教师引导学生从科学知识、生活哲理等方面进行思考。
3. 学生分享探究成果,全班交流。
五、总结全文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故事情节。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教师总结全文,强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三、合作学习四、探究学习五、总结全文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生词,并理解其意思。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设计学案说课【3套】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设计2020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科学说明文,主要介绍了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人类的生活状况和20世纪以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发展给人类的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文章采用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体现出了20世纪人类利用科技取得的非凡成就;为了增强文章语言的生动性,文章还运用设问、引用等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呼风唤雨、发现、发明、科学技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3.体会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如:用词准确,结构严谨,采用多种说明方法等。
同时感受本文在文字表达上的生动性。
4.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信念,为实现理想脚踏实地的去学习。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导入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9课。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2.介绍作者。
(课件示)3.指课题说一说“世纪”“呼风唤雨”的意思你怎么了解的这么详细?(引导查工具书、电脑等)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呢?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思路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本课的词语)(1)自由读,检查读。
(2)文中有两个生字大家在书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字形结构。
(出示)师范写“幻,赖”。
三、初步感受科技的力量1.自由读第二段,想一想: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2.(1)学生汇报,相机出示: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描写了怎样一个人物以及他的事迹和性格特点。
2.能够理解并复述主要情节,体会故事情感。
3.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表达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4.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点1.掌握《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
2.能够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3.能表达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2.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文学鉴赏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小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引入主题。
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关注。
第二步:学习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体会语音语调。
2.逐段讲解,解释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语境。
第三步:阅读课文1.学生课本上读一遍,老师逐段点评。
2.学生齐读,感受整体语感。
第四步:深入探究1.分组讨论,探讨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
2.学生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文片段。
第五步:复述和总结1.学生自由复述课文,强化记忆。
2.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1.默写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或段落。
2.配合图片或音频,完成语文听力练习。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习题。
2.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七、反思与评价1.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需求。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3、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4、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一边读一边想象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学习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从择山洞而居,到结茅而往;从土瓦房到今日的高楼大厦,人类的住宅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的住宅会如何呢?今天让我们结识一座电脑住宅。
2、引入新课,板题:电脑住宅3、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师对生提的问题在黑板上板出来)二、初读感知1、你想了解这座电脑住宅吗?请你自读课文,读准课文的字音。
2、检查生字的读音:cāngchǔpēngrèndàozōngpàn仓库储存烹调烹饪防盗综合判断三、默读理解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1、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2、那里的电脑有什么功能?是怎样工作的?⑴过度激趣:刚才你们都到了电脑住宅里参观了,哪个地方的设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⑵指名汇报,指导朗读。
四、小组合作探究1、学习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以电脑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一种或几种设施的布局功能以及使用方法。
2、小组汇报,集体交流:⑴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⑵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
⑶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⑷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⑸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⑹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五、导语激励同学们,科学技术能带给人类美好的未来,但是最美好的是能够创造美的人!你们愿意做这样的人吗?那我们该怎样做呢?……六、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电脑住宅,不但领略到它的神奇,还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捷,让我们努力学习本领,在科技迅猛的21世纪创造出你的神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范文(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范文(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范文第【1】篇〗<说教材>《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小教版第七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属于科技类课文。
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这篇课文,一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二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较为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说学情>由于课文是一篇科技类文章,文中的语言比较枯燥乏味,形象性不强。
因而,在教学课文时,我利用一些,音像呈现,提供说话练习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视界差距,凭籍课前的这一精心预设为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提供平台。
<说文本生长点>“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
因而,为了更好地生成,我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生长点进行自主建构:1、在游戏中生成建构。
课前,我与学生玩起“说说自家的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的游戏,目的是创设愉悦、民主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与文本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及热情。
2、在引领中生成建构。
以课文第一个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中心句进行提问,理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让学生在潜心会文之后,达到对整个文本的整体把握。
3、在情境中生成建构。
“入境始为亲”。
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一组跟20世纪和21世纪取得的科技成就相关的画面及短片,使学生内心为之惊讶、震撼,“情动辞发”畅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4、在说话练习中生成建构。
当学生对课文有所了解时设计几个说话训练,让学生在一次次说的过程中,掌握了不同句式的训练,也切身体验到是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美好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同课异构3套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师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新课 教学( )分钟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发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
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出示课件3)2.同学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3.交流感受: 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课件4) 三、学习生字。
1.出示会认字: (出示课件5) 唤 技 获 赖 潜 亿 索 奥 舶 质 哲 兰形近字识字:唤—换 亿--忆 素—索 质象形识字:获:甲骨文写作“隻”:(隹,鸟雀)(又,抓持),像猎人手持 一只鸟,表示猎获鸟雀。
兰:隶书将篆文“艸”简化成“艹”。
俗体楷书组词识字:赖皮 质量 哲学2.出示会写字:(出示课件6)唤 纪 技 改 程 超 亿 核 奥 益 联 质 哲 任 善易错字: “技”是“扌”,不要写成“木”。
3.词语理解。
(出示课件7)呼风唤雨: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
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
依赖:.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环境来感染学生。
】【设计意图: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材分析】《呼风唤雨的世纪》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课文中的一篇文章。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作者介绍】1.作者介绍:路甬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流体传动及控制学家。
1964至1979年浙江大学助教、讲师。
在机械工程特别是流体传动与控制、高等工程教育等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曾在欧、美和中国等国获得20项专利,在国内外发表过250多篇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教育论文及二本科学著作。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科学改变人类生活2000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这本书由路甬祥主编,书中介绍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以下是书中介绍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事例。
X射线:190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和物质结构的研究。
空调:1902年由美国人开利设计成功并申请专利。
洗衣机:1906年,美国人费歇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
磁悬浮列车:1911年由俄国一位教授最早做出磁悬浮列车的模型。
霓虹:1912年由法国化学家克劳德发明。
维生素: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发现了维生素。
第一条汽车生产线:福特发明了用装配线生产汽车的方法,并于1913年在他的T型汽车生产过程中使用。
这种生产技术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彩色胶片:1923年,戈德斯基和曼内斯制成世界上第一张彩色胶片。
因特网: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移动电话: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步话机是移动电话的雏形。
20世纪70年代,民用的对讲式移动通信业务开始普及。
现在,移动通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其他资料】老师们备课需要的而其他资料。
比如,一些有助于上课或者制作课件的资料,供使用我们教案的老师选择性使用,换句话,他们想得到的一切资料,我们全盘提供到位。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选字填空。
唤换赖懒哲折呼()依()()学二、连一连。
登上潜入洞察探索天体月球奥秘深海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指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
()2.意思是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四、基础积累大巩固。
从文中抄写描写科技飞速发展的诗句。
阅读能力大提升五、课文整体梳理。
以前的人们一直依赖_________,随着科学的进步,改变着人类的,也改变着人类的。
六、重点段落品析。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1.仿写句子。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一读,说说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你能说出有什么发明吗?思维创新大拓展七、想象一下你最想要发明什么,你也描述一下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二、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三、出乎意料依赖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自然精神文化生活物质生活六、1.谁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当然是父母。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因为光合作用。
2.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3.飞机电话七、略新课 教学 ( )分钟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发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
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出示课件3)2.同学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3.交流感受: 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课件4) 三、学习生字。
1.出示会认字: (出示课件5) 唤 技 获 赖 潜 亿 索 奥 舶 质 哲 兰 形近字识字:唤—换 亿--忆 素—索 质象形识字:获:甲骨文写作“隻”:(隹,鸟雀)(又,抓持),像猎人手持 一只鸟,表示猎获鸟雀。
兰:隶书将篆文“艸”简化成“艹”。
俗体楷书组词识字:赖皮 质量 哲学2.出示会写字:(出示课件6)唤 纪 技 程 超 亿 索 奥 益 联 质 任 善易错字: “技”是“扌”,不要写成“木”。
“索”下半部分不要写成“系”。
3.词语理解。
(出示课件7) 呼风唤雨: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
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
依赖:.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环境来感染学生。
】【设计意图: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材分析】《呼风唤雨的世纪》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课文中的一篇文章。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作者介绍】1.作者介绍:路甬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流体传动及控制学家。
1964至1979年浙江大学助教、讲师。
在机械工程特别是流体传动与控制、高等工程教育等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曾在欧、美和中国等国获得20项专利,在国内外发表过250多篇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教育论文及二本科学著作。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科学改变人类生活2000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这本书由路甬祥主编,书中介绍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以下是书中介绍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事例。
X射线:190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和物质结构的研究。
空调:1902年由美国人开利设计成功并申请专利。
洗衣机:1906年,美国人费歇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
磁悬浮列车:1911年由俄国一位教授最早做出磁悬浮列车的模型。
霓虹:1912年由法国化学家克劳德发明。
维生素: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发现了维生素。
第一条汽车生产线:福特发明了用装配线生产汽车的方法,并于1913年在他的T型汽车生产过程中使用。
这种生产技术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彩色胶片:1923年,戈德斯基和曼内斯制成世界上第一张彩色胶片。
因特网: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移动电话: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步话机是移动电话的雏形。
20世纪70年代,民用的对讲式移动通信业务开始普及。
现在,移动通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其他资料】老师们备课需要的而其他资料。
比如,一些有助于上课或者制作课件的资料,供使用我们教案的老师选择性使用,换句话,他们想得到的一切资料,我们全盘提供到位。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选字填空。
唤换赖懒哲折呼()依()()学二、连一连。
登上潜入洞察探索天体月球奥秘深海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指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
()2.意思是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四、基础积累大巩固。
从文中抄写描写科技飞速发展的诗句。
阅读能力大提升五、课文整体梳理。
以前的人们一直依赖_________,随着科学的进步,改变着人类的,也改变着人类的。
六、重点段落品析。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1.仿写句子。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一读,说说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你能说出有什么发明吗?思维创新大拓展七、想象一下你最想要发明什么,你也描述一下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换赖哲二、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三、出乎意料依赖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自然精神文化生活物质生活六、1.谁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当然是父母。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因为光合作用。
2.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3.飞机电话七、略7呼风唤雨的世纪1.会认“唤、技”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等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呼风唤雨、世纪”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表达简洁的特点,学习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