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和稀有气体》教案

合集下载

氢和稀有气体

氢和稀有气体
他设法从空气中除去氮气和氧气后,发觉还有极少旳气体, 约占总体积旳 1% 。这种剩余气体不同任何物质发生反应,但在 放电管中发生特殊旳辉光,有特征旳波长。于是, Ramsay 宣告 他在空气中发觉了一种新元素,命名为 “氩” ( 拉丁文名旳原意 是 “不活泼” ) 。
这一发觉惊动了科学界,因为当初普遍以为空气已研究得够 清楚了,所以 Ramsay 旳工作具有划时代旳历史意义。
2 氙旳氟化合物旳生成 氙旳氟化物能够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生成,反应在一定旳温 度和压强下,在镍制旳容器中进行。为何在镍制容器中进行?
Xe ( g ) + F2 ( g ) ——— XeF2 ( g ) Xe 大过量,防止 XeF4 旳生成 ;
Xe ( g ) + 2 F2 ( g ) ——— XeF4 ( g ) F2 过量,但反应时间应短些,防止 XeF6 旳生成; Xe ( g ) + 3 F2 ( g ) ——— XeF6 ( g ) F2 大过量,反应时间长。 F2 和 Xe 旳混合气体在光照下,也能够直接化合成 XeF2 晶体 。
认识到 “ 惰气 ” 也不是绝对惰性旳。他旳工作为开拓 “ 惰气 ” 元 素化学Ba打rt下let了t 基曾础使。O2 同六氟化铂反应,而生成一种新旳化合物 O2+ [ PtF6 ]- 。他联想到 “惰气” 氙 Xe 旳第一电离能 ( 1171.5 kJ·mol-1 ) 同 O2 分子旳第一电离能 ( 1175.7 kJ·mol-1 ) 相近旳 事实,由此推测到 PtF6 氧化 Xe 旳可能性 。
杂化方式 sp3 不等性
杂化方式 sp3 等性
分子构型 三角锥
分子构型 正四面体
XeOF4 价层电子总数
对数 电子对构型

无机化学第13章_氢和稀有气体

无机化学第13章_氢和稀有气体

⑤野外工作,用硅等两性金属与碱液反应
0.63kg Si可制取1m3H2 :
Si+2NaOH+H2O→Na2SiO3+2H2(g)
或 LiAlH4+4H2O→Al(OH)3+LiOH+4H2(g)
19
Light work with water, NATHAN S. LEWIS Nature 414, 589 - 590 (December 6, 2001) Direct splitting of water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with an oxide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t, ZHIGANG ZOU, JINHUA YE, KAZUHIRO SAYAMA & HIRONORI ARAKAWA Nature 414, 625 - 627 (December 6, 2001)
11
11/20/2020
性质: a. 溶解性 273K时1体积水仅能溶解0.02体积氢 b. 可燃性 燃料
c. 氢的化学性质:还原剂原料
冶金
加氢反应等
Vegetable oil to fat 植物油 氢化到 脂肪
人造黄油
肥料
12
检验反应:PdCl2(aq) + H2 → Pd(s) + 2HCl(aq)
11/20/2020
第13章 氢和稀有气体
“机遇号”重大发 现
1
11/20/2020
序言
从本章开始学习元素部分。HUMPHREYO说:“真正的化学 是叙述性化学,即元素化学。只有理论没有性质那就不是化 学。”F A COFTON说:“我们确信象其他教科书那样,没有 或几乎没有包含实际内容的无机化学,就好象没有乐器演奏 的一张乐谱。”因此,我们的学习就是要掌握重要元素及其 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第18章氢和稀有气体讲解

第18章氢和稀有气体讲解
第18章 氢和稀有气体
教学目标: 1.了解氢的成键方式,氢气及氢化物的性质、制备和 用途。了解稀有气体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建议掌握氙的氟化物和氧化物的强氧化性。 2. 掌握用VSEPR理论判断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结构。 3. 掌握非金属氢化物和含氧酸的酸碱性递变规律和 原因;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和溶解性规律;含氧酸 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递变规律和原因。
4.掌握主族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次级周期性。
18-1 氢
18-1-1 氢的成键方式
1 失去电子 氢的 1s 电子可以失去形成 H+ 离子,H+ 仅是一个质子。 在水溶液中,有溶剂水参与的情况下,H+ 离子将与溶剂分子 结合成 H3O+ 。
2 获得电子
氢原子能获得1个电子,达到氦的结构 1s2,形成含 H– 离 子的活泼金属的氢化物。
氢有三种同位素:普通氢或氕(11H或H)、重氢或氘(21H或D) 和氚(31H或T)。
氢气是无色、无嗅、无味的可燃性气体,比空气轻,具有
很大的扩散速度和很好的导热性,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氢气 容易被镍、钯、铂等金属吸附。
H2 中 H-H 键能比一般单键高很多,常温下 H2 不活泼,只有
某些特殊的反应能迅速进行,如H2同F2在暗处能迅速化合。
3 共用电子对——共价键的形成
在大多数含氢化合物中,H
原子都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共用1对 电子,或者说形成1个共价键。
4 特殊键型
(1) 氢桥键 (2)氢桥配位键 (3)氢键
18-1-2 氢气的性质与制备 1 氢气的性质
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在地壳和海洋中化合形式的氢
若以质量计,在丰度序列中占第九位。
多反常的性质,例如超导性、低粘滞性等。

氢和稀有气体

氢和稀有气体

第四篇元素化学(一)非金属第13章氢和稀有气体[教学要求]1.了解氢及氢化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了解稀有气体的发现简史,单质、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及用途。

[教学重点]1.氢化物的化学性质。

2.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教学难点]VSEPR理论判断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结构。

[教学时数] 1学时,学生自学为主。

[主要内容]1.氢的存在,氢气的性质,氢化物。

2.稀有气体的存在、性质、制备和应用,稀有气体的化合物。

[教学内容]13-1 氢13-1-1 氢的存在和物理性质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在地壳和海洋中化合形式的氢若以质量计,氢在丰度序列中占第九位。

以知氢有三种同位素,它们是普通氢或氕(11H或H )、重氢或氘(21H或D )和氚(31H或T )。

氢气是无色、无臭、无味的可燃性气体,比空气轻14.38倍,具有很大的扩散速度和很好的导热性,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氢气容易被镍、钯、铂等金属吸附。

当用液态空气冷却普通的氢气并用活性炭吸附分离,可得到氢分子的两种变体,即正氢和仲氢。

13-1-2 氢的化学性质和氢化物1.氢在化学反应中的成键情况:(1)氢原子失去1s电子成为H+。

但是除了气态的质子流外,H+总是与其它的原子或分子相结合。

(2)氢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H-离子,主要存在于氢和IA、IIA中(除Be外)的金属所形成的离子型氢化物的晶体中。

离子型氢化物的化学性质:①有很高的反应活性,与水发生激烈的反应,放出氢气:NaH+H2O=NaOH+H2↑反应的实质是:H-+H+=H2②是强还原剂,尤其在高温之下可还原金属氯化物、氧化物和含氧酸盐:TiCl4+4NaH=Ti+4NaCl+2H2UO2+CaH2=U+Ca(OH)2PbSO4+2CaH2=PbS+2Ca(OH)2③在非水溶剂中能与一些缺电子化合物(如B2H6、AlCl3)结合成复合氢化物,例如:2LiH+B2H6=2Li[BH4]4LiH+AlCl3=Li[AlH4]+3LiCl(3)氢原子和其它电负性不大的非金属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形成共价型氢化物。

第四篇 元素化学(一) 非金属

第四篇 元素化学(一) 非金属

三. 稀有气体
He
2.用途:
超低温冷却剂;填充气球;作惰性保护气用于核 反应堆热交换器;液氦在温度小于2.2K时,是一 种超流体,具有超导性和低粘性,对于研究和验 证量子理论有重要的意义。
Ne Ar
氖的导电性是空气的75倍,用于放电管中发射红光, • 也用于作金属焊接的保护气。
氩 氩的导热性很差,用于填充灯泡,也 用作焊接的保护气。
第十三章 氢和稀有气体
制作人 何晓燕
• [教学要求]
1.了解氢及氢化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了解稀有气体的发现简史,单质、化合 物的性质、结构及用途。
• [教学重点]
1.氢化物的化学性质。 2.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 [教学难点]
VSEPR理论判断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结构。
[主要内容]
1.氢的存在,氢气的性质,氢 化物。 2.稀有气体的存在、性质、制 备和应用,稀有气体的化合物。
早在1785年,英国著名科学家Cavendish H.在研究空气 组成时,就发现在电火花作用下,用缄液吸收了氮和 氧化合生成的氧化氮后,仍然有近1%的残存气体,但 这并未引起重视,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少量气体里 竟藏着整整一个族的化学元素。
100多年后,英国物理学家瑞利(Rayleigh J.W.S.)在研究氮气时发现,从氮的化合物中 分离出来的氮气每升重1.2508g,而从空气中 分离出来的氮气在相同情况下每升重1.2572g, 瑞利无法解释,于是写信给《自然》,遍请 读者回答,但无复信。 1894年,他与Ramsay合作,把空气中的氮气 和氧气除去,用光谱分析鉴别剩余气体时发 现了氩。由于氩和许多试剂都不发生反应, 极不活泼,故命名为 Argon(在希腊文中是 “懒惰”的意思,中译为氩,元素符号是 Ar)

第13 章氢和稀有气体

第13 章氢和稀有气体

第13 章氢和稀有气体[ 教学要求]1、掌握氢原子的性质、成键特征、氢化物。

2、了解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性质和用途。

[ 教学重点]氢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 教学难点]稀有气体化合物的性质。

[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13-1 氢13-2 稀有气体[ 教学方法与媒体]讲解,ppt展示。

13.0元素化学引论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的元素和人工合成的元素共113种,其中非金属元素有22种,金属元素有91种。

从第四篇起我们将系统地学习元素化学,即周期系中各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存在、性质、制备和用途等。

一、元素化学元素化学是研究元素所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制备、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各门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无机化学的中心内容。

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对工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义。

本篇起系统学习元素化学,即周期系中各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存在、性质、制备和用途等。

无机物单质、化合物的性质:酸碱性质、沉淀溶解性质、配位性质、氧化还原性质学习目的:进一步地应用无机化学基本原理(主要是热力学原理及结构原理)去学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存在、制备、性质及性质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无机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 进一步运用有关原理去研究、讨论、说明、理解、预测相应的化学事实,从而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元素化学的内容1.物质的存在;2.物质的结构特点、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重要单质、化合物的主要工业和实验室制法;4.重要单质、化合物的规律性变化和用途(应用)。

三、学习方法元素无机化学的特点:内容庞杂,叙说繁琐,知识零散,要记的东西多,规律性较少,不易理解、记忆困难。

1、理论指导:热力学理论(宏观角度——统计)、物质结构(微观结构——分子结构、原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2、预习——复习——总结:规律性、特殊性、反常性, 记忆重要性质。

3、注重实验。

4.作业。

四、元素化学概况1、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各种元素在地球上的含量相差极为悬殊。

氢和稀有气体

氢和稀有气体

TiCl4 + 4NaH == Ti+4NaCl+2H2
金属型氢化物(过渡型)
当氢同P区元素(稀有气体和铟、铊除外)结合形成形成 共价氢合物时,存在三种形式: ⑴ 缺电子氢化物,如 B2H6,结构为: ⑵ 满电子氢化物,如 CH4,结构为: ⑶ 富电子氢化物,如 NH3,结构为:
1—6 氢能源
氢燃烧时可放出大量的热,是一种新型高能燃料。但 是氢能源的使用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石油资源日渐匮 乏的今天,各国都在加紧对氢能源的开发利用。
与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卤化物的反应 WO3 + 3H2 → W + 3H2O TiCl4 + 2H2 → Ti + 4HCl 与CO的反应 2H2 学性质和化学反应, 无疑氢的化学性质与还原性这其主要特征,氢的用途也 都基于这一点。
(2) 原子氢
将氢分子加热,特别是通过日以电弧或者进行低压放 电,皆可得到原子氢。将原子氢气流通向金属表面即是常 说的原子氢火焰,可用于焊接金属。 原子氢是一种较分子氢更强的还原剂。如与As、S等 金属单质的反应 As + 3H → AsH3 S + 2H → H2S
5-1-2 氢的成键特征
氢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1s1,电负性为2.2。因此,当 氢同其它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其成键特征如下: (1) 离子键 当它与电负性很小的金属(Na,K,Ca等)形成氢化 物时,获得一个电子形成 H-离子(半径为 208pm),仅存在于离子型氢化物的晶体中。如 NaH (2) 共价键 A 非极性共价键,如 H2 B 极性共价键,其极性随非金属元素电负性 增强而增强 (3) 独特的键型 ——金属氢化物、氢桥键、氢键
(3)工业生产 来获得氢气。
工业生产中,可用碳还原水蒸气的方法

化学竞赛无机化学绝密课件 氢和稀有气体

化学竞赛无机化学绝密课件 氢和稀有气体
在较高的压力下,用水吸收掉 CO2, 得到 H2。
精品PPT
17. 2 氢化物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与氢生成离 子型氢化物。
其中 LiH 和 BaH2 较稳定。
精品PPT
BeH2 可以利用 LiAlH4 在乙醚 介质中还原铍的化合物制得
(CH3)2Be + LiAlH4 ——
BeH2 + LiAlH(2 CH3)2
精品PPT
许多种金属硫化物,高温下可
以被 H2 还原,例如
—— > 900℃
FeS2 + 2 H2
Fe + 2 H2S
精品PPT
在特定的温度、压力下,采用 特定的催化剂,H2 和 CO 反应可 以合成一些有机化合物 CO + 2 H2 —C—u,—Zn—O CH3OH(g)
精品PPT
17. 1. 2 氢气的制备 实验室制 H2 常采用稀盐酸与 金属锌反应的方法。 但是由于金属锌中有时含有砷 化物、磷化物等杂质,致使制得的 H2 不纯。
H2 和 Cl2 的混合物在光照下爆 炸化合。
H2 和 F2 的混合物在没有光照 时亦将爆炸化合。
精品PPT
高温下,H2 与活泼金属反 应,生成金属氢化物
H2 + 2 Na —— 2 NaH H2 + Ca —— CaH2
精品PPT
高温下 H2 能还原许多种金属 氧化物
CuO + H2 —— Cu + H2O WO3 + 3 H2 —— W + 3 H2O
精品PPT
巴特利特曾使 O2 同六氟化铂 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化合物
O2+ [ PtF6 ]-
电离 能相比较
Xe I1 1170.3 kJ·mol-1 O2 I1 1175.7 kJ·mol-1 由两者第一电离能的接近,他 推测到 PtF6 氧化 Xe 的可能性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和稀有气体》教案教学要求]1. 掌握氢原子的性质、成键特征、氢化物。

2 . 了解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性质和用途。

[ 教学重点]氢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稀有气体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1. 掌握氢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2. 掌握稀有气体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及其结构特点。

3. 了解稀有气体的用途。

13-1 氢一、概述1 、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氢是周期表中的第一个元素,它在所有元素中具有最简单的原子结构。

它由一个带+1 电荷的核和一个轨道电子组成。

碱金属也都具有一个外层轨道电子,但它们在反应中很容易失去这个电子而生成正离子;与此相反,氢不容易失去这个电子,而是使这个电子配对生成一个共价键。

卤素像氢一样,比稀有气体结构缺少一个电子。

在许多反应中,卤素容易获得一个电子而生成负离子;但氢只有在同高电正性的金属反应时才会获得电子而生成负离子。

氢的这些独特性质是由氢的独特的原子结构、氢原子特别小的半径和低的电负性决定的。

因为它的性质与碱金属和卤素的性质都不相同,使得很难把它放在周期表中的一个合适位置上。

在本科件中,按原子序数把氢放在第IA 族元素的位置上。

2 、氢的同位素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质量数,这些原子就叫同位素。

质量数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原子核中含有不同的中子。

氢有三种同位素:11H ( 氕,符号H) ,21H ( 氘,符号D) 和31H ( 氚,符号T) 。

在它们的核中分别含有0 、1 和2 个中子,它们的质量数分别为 1 ,2 ,3 。

自然界中普通氢内H 同位素的丰度最大,原子百分比占99.98% ,D占0.016%,T的存在量仅为H 的10 -17 。

二、氢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 、物理性质单质氢是由两个H原子以共价单键的形式结合而成的双原子分子,其键长为74pm 。

氢是已知的最轻的气体,无色无臭,几乎不溶于水(273K 时1dm3的水仅能溶解0.02dm3的氢),氢比空气轻14.38 倍,具有很大的扩散速度和很高的导热性。

将氢冷却到20K 时,气态氢可被液化。

液态氢可以把除氦以外的其它气体冷却都转变为固体。

同温同压下,氢气的密度最小,常用来填充气球。

2 、化学性质( 1 )常温下氢气不活泼。

但在常温下能与单质氟在暗处迅速反应生成HF ,而与其它卤素或氧不发生反应。

高温下,氢气是一个非常好的还原剂。

①氢气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燃烧时火焰可以达到3273K 左右,工业上常利用此反应切割和焊接金属。

②高温下,氢气还能同卤素、N2等非金属反应,生成共价型氢化物。

大量的氢用于生产氨。

③高温下氢气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

H2+ 2Na → 2NaH④高温下,氢气还能还原许多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卤化物为金属:H2 + CuO —— Cu + H2O3H2 + WO3—— W + 3H2O能被还原的金属是那些在电化学顺序中位置低于铁的金属。

这类反应多用来制备纯金属。

(2) 在有机化学中,氢的重要反应是加氢反应和还原反应。

这类反应广泛应用于将植物油通过加氢反应,由液体变为固体,生产人造黄油。

也用于把硝基苯还原成苯胺(印染工业),把苯还原成环己烷(生产尼龙-66 的原料)。

氢同CO 反应生成甲醇等等。

(3) 氢分子虽然很稳定,但在高温下,在电弧中,或进行低压放电,或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氢分子能发生离解作用,得到原子氢。

H2 → 2 H Δ H = 436kJ/mol所得原子氢仅能存在半秒钟,随后便重新结合成分子氢,并放出大量的热。

三、氢的成键特征氢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为1s1,电负性为2.2 ,当氢原子同其它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可以形成:1 、离子键当H 与电负性很小的活泼金属(如Na 、K 、Ca 等)形成氧化物时,H 获得 1 个电子形成氢负离子。

这个离子因具有较大的半径208pm ,仅存在于离子型氢化物的晶体中。

2 、共价键①两个H 原子能形成一个非极性的共价单键,如H2分子。

②H 原子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形成极性共价键,例如HCl 分子。

键的极性随非金属元素原子的电负性增大而增强。

3 、特殊的键型①H 原子可以填充到许多过渡金属晶格的空隙中,形成一类非整比化合物,一般称之为金属型氢化物,例如:ZrH 1.30 和LaH 2.87 等。

②在硼氢化合物(例如乙硼烷B2H6)和某些过渡金属配合物(例如H[Cr(CO)5]2)中均存在着氢桥键。

③能形成氢键。

在含有强极性键的共价氢化物中,近乎裸露的H 原子核可以定向吸收邻近电负性高的原子(如F 、O 、N 等)上的孤电子对而形成分子间或分子内氢键。

例如在HF分子间存在着很强的氢键。

四、制备方法(1) 实验室方法①化学法常利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与锌或铁等活泼金属作用制备氢气。

需经纯化后才能得到纯净的氢气。

②电解法在电解法中,采用质量分数为25% 的NaOH 或KOH 溶液作为电解液,电解法制得的氢气比化学法纯。

(2) 工业生产方法①用碳来还原水蒸气制取氢气。

用赤热的碳与水蒸气在1273K 的高温下反应的H2与CO的混合气体——俗称水煤气。

②在天然气丰富的国家里,采用烃类裂解的方法(甲烷高温裂解)制取氢。

其它烃类如石脑油和柴油也可以用作氢原料。

③水蒸气转换法制取氢得到水煤气。

④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由烷烃制取烯烃反应的副产物即氢气。

⑤盐型氢化物与水反应也可以制取氢气:NaH + H2O → NaOH + H2↑⑥用硅与碱反应制备氢气: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五、氢化物氢与其它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叫做氢化物。

除稀有气体以外,大多数的元素都能与氢结合生成氢化物。

依据元素电负性的不同,氢化物可以分为三大类:1 、离子型或类盐型氢化物离子型氢化物都是白色盐状晶体,常因含少量金属而显灰色。

除LiH 和BaH2具有较高的熔点(LiH 965K ,BaH2 1473K )外,其它氢化物均熔化前就分解成单质。

离子型氢化物不溶于非水溶剂,但能溶解在熔融的碱金属卤化物中。

离子型氢化物熔化时能导电,并在阳极上放出氢气,这一事实证明了离子型氢化物都含有负氢离子。

①离子型氢化物都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与水发生激烈的反应,放出氢气:NaH + H2O —— NaOH + H2↑利用这一特性,有时可用离子型氢化物如CaH2 除去水蒸气或溶剂中微量的水分。

但水量较多时不能使用此法,因为这是一个放热反应,能使产生的氢气燃烧。

这个反应的实质是H+ + H-→ H2↑②离子型氢化物都是强还原剂,尤其在高温之下可还原金属氯化物、氧化物和含氧酸盐:TiCl4 + 4NaH —— Ti + 4NaCl + 2H2↑③离子型氢化物在非水溶剂中能与一些缺电子化合物(如B3+、Al3+、Ga3+)结合成复合氢化物,例如:乙醚乙醚2LiH + B2H6—— Li[BH4]4LiH + AlCl3—— Li[AlH4] + 3LiCl2 、共价型或分子型氢化物在周期表中,p 区元素的单质(稀有气体、铟、铊除外)与氢结合生成的氢化物属于共价型氢化物,亦称为分子型氢化物。

根据它们结构中电子数和键数的差异,分三种存在形式:①缺电子氢化物第IIIA 族 B 与Al 的氢化物都属于缺电子氢化物。

例如在 B 2 H 6分子中,中心原子硼未满足8 电子构型,在这个分子中,两个 B 原子通过氢桥键连在一起,形成一个三中心两电子键。

②满电子氢化物第IVA 族的 C 、Si 等均有 4 个价电子,在形成CH4、SiH4时,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全部参与成键,没有剩余的非键电子时,满足了8 电子构型,形成满电子氢化物。

CH4、SiH4等均为正四面体结构。

③富电子氢化物第V 、VI 、VIIA 族的氢化物都属于富电子氢化物。

例如NH3、H2O 、HF 等,中心原子成键后,还有剩余未成键的孤电子对,由于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使NH3分子成为三角锥形,H2O 分子为V 形,HF 是通过氢键而缔合的链状结构等。

p 区氢化物属于分子型晶体,它们是由单个的饱和共价分子通过很弱的范德华力或在某些情况下通过氢键把分子结合在一起而构成的。

这钟结构使得共价型氢化物的熔沸点比较低,一般条件下多为气体,比较软,有挥发性,没有导电性等。

由于分子型氢化物共价键的极性差别较大,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比较复杂。

例如单就与水的反应来说:① C 、Ge 、Sn 、P 、As 、Sb 等的氢化物不与水作用。

②Si 、 B 的氢化物与水作用时放出氢气SiH4 + 4H2O —— H4SiO4 + 4H2 ↑③N 的氢化物NH 3 在水中溶解并发生加合作用而使溶液显弱酸性:④S 、Se 、Te 、 F 等的氢化物H2S 、H2Se 、H2Te 、HF 等在水中除发生溶解作用外,还会发生弱的酸式电离而使溶液显弱酸性。

⑤Cl 、Br 、I 的氢化物在水中则发生强的酸式电离而使溶液显强酸性。

HCl 、HBr 和HI 都具有还原性,同族氢化物的还原能力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强。

3 、金属型或过渡型氢化物d 区或过渡金属的钪族、钛族、钒族以及铬、镍、钯、镧系和锕系的所有元素,还有s 区的Be 和Mg ,与氢生成确定的二元氢化物。

它们被称为过渡型氢化物。

过渡型氢化物基本上保留着金属的外观特征,有金属光泽,具有导电性,它们的导电性随氢含量的改变而改变。

这些氢化物还表现有其它金属性如磁性等。

所以这些氢化物又叫做“金属型”氢化物。

金属型氢化物的密度比母体金属的密度低,某些过渡金属能够可逆的吸收和释放氢气。

在大多数情况下,金属型氢化物的性质与母体金属的性质非常相似。

例如它们都具有强还原性等。

从组成上看,金属型氢化物有的是正比化合物,如CrH2、NiH ,有的是非整比化合物,如VH 0.56 、TaH 0.76 、ZrH 1.75 等。

六、氢能源氢气和电力一样,是一种二级能源,因为要取得氢气必须用一种来自一级能源如石油、煤炭、太阳能或原子能取得的能量,并把这种能量转化为电能,再用电解或其它方法分解水而产生氢气。

使用氢气作为气体燃料的最大优点是它不会造成污染,它唯一燃烧产物是水气,这对人和环境都无害。

另外,氢气本身也无毒,可以用管道把它输送到千家万户,在充分注意安全使用的条件下,可以代替煤气或天然气作为民用和工业用的燃料气。

目前,有关氢能源研究的三大课题是:1 、氢气的发生从能量的观点看,利用太阳能来光解水是最好的办法,太阳能取之不尽,而水用之不竭。

但光解水的工作尚在研究中,现在还达不到生产性的规模。

2 、氢气的储存氢气是一种密度最低的气体。

常温常压下,每立方分米氢气不到0.09g 。

作为燃料,装载和运输都不方便。

另外, 它同空气接触容易引起爆炸,不够安全。

怎样把氢气储存起来备用和运输,就成为氢能源利用的一项很重要的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