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水痘的中医药防治
婴幼儿水痘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婴幼儿水痘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水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
传统上,水痘常以中医药疗法为主,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西医也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水痘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一、中医疗法中医认为水痘是由风热邪毒引起的,疾病表现为发热、红疹、水疱等。
中医疗法主要通过调节体质、清热解毒来缓解症状。
1. 中草药疗法在中草药疗法中,采用了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草药,如连翘、金银花、野菊花等。
这些草药可以通过煎煮或者熏蒸的方式使用,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2. 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是通过按摩特定穴位来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水痘的效果。
常用的按摩穴位有百会、足三里等。
3. 中医调理饮食在中医理论中,水痘也与饮食有关。
中医建议婴幼儿患水痘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的摄入,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
二、西医疗法西医疗法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水痘引起的症状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西药治疗西药治疗中常使用的药物有抗病毒药物和镇痛药物。
抗病毒药物可以缩短水痘的持续时间和减轻症状,镇痛药物可以缓解婴幼儿痛苦和不适感。
2. 物理降温疗法高热是婴幼儿水痘的常见症状之一。
西医建议通过物理降温来减轻婴幼儿的发热,如使用冷毛巾敷在额头上、给宝宝冷水澡等。
3. 预防措施西医提倡根据疫苗接种计划,让婴幼儿接种水痘疫苗,可有效降低水痘的发生率。
三、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是将中医和西医疗法相结合,旨在综合利用两种方法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该疗法主要是通过中医草药、按摩、调理饮食的综合应用,配合西医药物治疗和物理降温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婴幼儿水痘中有以下优势:1. 综合利用两种方法的优势,可以更全面地治疗水痘,提高治愈率和减轻症状。
2. 中医疗法的使用可以缓解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减少西药的使用量。
3. 中医调理饮食可以改善患儿的体质,增强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水痘都有哪些治疗偏方

水痘都有哪些治疗偏方
水痘的发病是因为小儿外感风寒之邪,最终外发到肌皮,身上才起红色斑丘疹甚至水疱。
这种病多发于冬春两季,初期类似感冒症状,有较强的传染性,在儿童中易流行,但患病后可获得免疫力,
用法:上药纱布包裹水煎,头煎药液50-100毫升,分2-3次服,二煎外洗患部。
银石汤
药物:金银花、石膏各30克,玄参、紫草、泽泻各15克,薄荷9克,荆芥6克。
用法:水煎服。
每天1剂,共取药液250毫升,分服。
水痘的饮食原则
(1)宜给予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
宜饮绿豆汤、银花露、小麦汤、粥、面片、龙须鸡蛋面等。
(2)忌油腻、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及发物。
(3)宜多饮开水及饮料。
水痘食疗方
疏风清热宜选用下列食疗方:
胡萝卜芫荽羹:胡萝卜、芫荽各60克、洗净切碎,加水煮烂,加冰糖服,每日1剂,分3次服完。
连服一星期,婴儿只服汤汁。
金银花甘蔗茶:金银花10克,甘蔗汁100毫升。
金银花水煎
至100毫升,兑入甘蔗汁代茶饮。
可频频服之。
日1剂,7~10天为1疗程。
解毒祛湿宜选用以下食疗方:
苡薏红豆粥:苡薏仁20克,红豆、土茯苓各30克,粳米100克,洗净共煮,粥熟豆烂拌冰糖。
每日1剂,分3次服完。
适于水痘已出,发热、尿赤、神疲纳差者。
马齿苋荸荠糊:鲜马齿苋、荸荠粉各30克,冰糖15克,鲜马齿苋洗净捣汁,取汁调荸荠粉,加冰糖,用滚开的水冲熟至糊状。
中医怎么治疗水痘

中医怎么治疗水痘小孩起水痘怎么办?婴幼儿是水痘的高发人群之一,那么小孩起水痘怎么办?今天,店铺为你带来了中医治疗水痘方法。
中医治疗水痘方法治疗水痘偏方一:青黛牡滑散治疗小儿水痘药物:青黛粉、生牡蛎粉、滑石粉等量。
用法:将上药混匀,加适量麻油拌成糊状,涂抹在患处每天1-2次疗效:次方治小儿水痘32例,治愈24列,显效8例。
治疗水痘偏方二:银石汤治疗小儿水痘药物:金银花、石膏各30克,玄参、紫草、泽泻各15克,薄荷9克,荆芥6克用法:水煎服。
每天1剂,共取药液250毫升,分服。
疗效:次方治小儿水痘116列,均治愈。
一般服2-5剂。
治疗水痘偏方三:荆防半蓝根烫治疗小儿水痘药物:荆芥、防风各10克,半蓝根20克,芦根15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每天2次。
疗效:次方治疗小儿水痘94列,全部治愈小孩起水痘注意事项1、隔离避免传染因为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高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以及直接接触。
当小孩确诊为出水痘时,如果是上幼儿园的小孩,妈妈们要把小孩带回家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其他学校孩子。
2、开窗促进空气流通空气流通也有杀灭空气中病毒的作用。
当然,妈妈们也要注意房内温度不能过低,避免小孩受凉患病,注意保暖。
另外房间有阳光的照射能利用紫外线对病毒进行杀灭。
3、小孩日常用品要分开消毒使用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大人共用。
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
4、避免小孩用手抓破痘疹当小孩出水痘时,皮肤部位会感到发痒,小孩会不小心将痘疹抓破,加重感染。
因此,妈妈注意让小孩不要抓破面部、手部等的痘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化脓感染,若病变损伤较深,有可能留下疤痕。
此外,水痘患儿应注意多休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油炸类食品。
小孩起水痘后的饮食禁忌,一起来看看。
小孩起水痘后的饮食禁忌1、忌发之物水痘患者不可以吃发物,食用发物后会使水痘增多、增大,从而延长病程,故疾病初期禁食发物,如芫荽(香菜)、酒酿、鲫鱼、生姜、大葱、羊肉、雄鸡肉、海虾、鳗鱼、南瓜等。
水痘的中医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水痘的中医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染率很高。
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
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
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中医认为该病为外感时行邪毒,多由口鼻而入,蕴郁肺脾。
肺合皮毛,主肃降,外邪袭肺,宣降失常,初期多见肺卫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
若肠胃伏有湿热,或病毒深入时,则可出现气分症状,下面介绍几种水痘的中医治疗方法。
1、风热型:无发热或发热较轻,1-2日内出疹,先于躯干、头面部见红色小丘疹,疹色红润,疱浆清亮,根盘红晕不明显,疱疹稀疏,可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喷嚏等。
脉浮数,舌质淡红,苔薄白。
治以疏风透表,清热解毒,或佐以利湿。
方药用金苦参白花蛇爽肤洗液:主要成分;金银花、苦参、紫花地丁、蒲公英、儿茶、乳香、紫荆皮、没药、麝香、龙血竭、海螵蛸、白花蛇、皂角刺等40余味中药材提取精制而成。
使用方法;取本品适量倒在干净的容器里,再用医用棉签,然后涂抹患处(禁止医用棉签直接在原装瓶中取用,防止污染)。
每天涂抹2-8次。
4、水痘方:柴胡3克,茯苓6克,桔梗3克,生甘草1.5克,黄芩1.5克,竹叶10片,灯草1团,水煎服。
适用于水痘轻症。
5、针灸疗法:治以清热疏风利湿。
取穴:大椎、曲池、合谷、丰隆、三阴交。
若痘疹紫暗,加血海以除血分湿热;若邪陷营血,高热神昏,加刺水沟、十宣放血,以清营凉血,清心开窍。
6、推拿疗法:清天河水、揉小天心、退六腑、清脾经、开天门、推坎宫。
加减:毒热重证,加清胃经、清肺经以清肺胃实热;高热神昏,加掐人中、掐老龙、拿肩进以清热开窍。
那么得了水痘该如何护理呢?1、隔离患儿:对可疑或确诊为水痘的患者应进行隔离。
中医处方治疗水痘

中医处方治疗水痘
中医处方治疗水痘是一种传统的医疗方法,它依据中医理论,通过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根据中医理论制定的几种水痘治疗处方:
1. 清热解毒方
- 金银花10克
- 连翘10克
- 板蓝根15克
- 黄芩10克
- 甘草5克
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每日服用两次,具有清热解毒、散风止痒的功效。
2. 凉血解毒方
- 地黄15克
- 丹皮10克
- 赤芍10克
- 紫草10克
- 甘草5克
煎煮方法同上,适用于水痘伴有发热、皮肤瘙痒的症状。
3. 祛湿止痒方
- 茯苓10克
- 泽泻10克
- 薏苡仁15克
- 白术10克
- 荆芥10克
煎煮后服用,有助于祛湿止痒,缓解水痘引起的皮肤不适。
4. 补气养血方
- 黄芪15克
- 当归10克
- 白芍10克
- 熟地黄15克
- 甘草5克
适用于水痘后期,身体虚弱,需要补气养血的患者。
5. 外用洗剂方
- 金银花30克
- 黄柏10克
- 薄荷10克
将药材煎煮后,取汁液用于患处的清洗,可减轻瘙痒和红肿。
在使用这些处方时,患者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
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抓挠疱疹,以防感染。
中医治疗水痘,不仅注重症状的缓解,更强调整体调理,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水痘怎么治疗好的最快 治疗水痘最快偏方秘方

水痘怎么治疗好的最快治疗水痘最快偏方秘方治疗水痘的最好方法1、青黛牡滑散药物青黛粉、生牡蛎粉、滑石粉等量。
用法将上药混匀,加适量麻油拌成糊状,涂抹在患处每天1-2次。
2、翘一丁汤药物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六一散各10克,紫花地丁15克。
用法上药纱布包裹水煎,头煎药液50-100毫升,分2-3次服,二煎外洗患部。
3、银石汤药物金银花、石膏各30克,玄参、紫草、泽泻各15克,薄荷9克,荆芥6克。
用法水煎服。
每天1剂,共取药液250毫升,分服。
中医治水痘1、桑菊饮桑叶10g,菊花6g,牛蒡子10g,杏仁10g,板蓝根30g,银花10g,连翘6g,苡仁10g,车前子(包)10g,芦根10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黄连解毒汤合清营汤黄连6g,黄芩6g,黄柏5g,栀子5g,生地10g,玄参4g,竹叶10g,银花10g,连翘10g,丹参6g,麦冬6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外治法1、三黄擦剂外用,每日3次。
2、糜烂化脓者用青黛膏,外用每日3次。
3、口腔粘膜溃烂者用青吹口散外吹,每日3次。
4、如意金黄散30g,化毒散1.5g,百部酒100g。
混匀外涂,每日3次。
治疗水痘六个中医秘方(1)薏苡仁粥薏苡仁30g、粳米60g放在一起煮成粥喝。
每天可以当成饭来吃,每天吃两次。
可以帮助利湿、清热。
(2)板蓝根银花糖板蓝根100g、银花50g、甘草15g,将上3味加水600ml,煎取500ml,去渣加冰糖适量。
每次服10~20g,每日数次。
能清热凉血解毒。
适用于水痘及一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发热。
(3)芫荽汤鲜芫荽150g、鲜胡萝卜200g、风栗(干板栗)150g、鲜荸荠100g,先分别将芫荽、胡萝卜、栗、荸荠洗净,然后切碎,一同放入搪瓷锅或砂锅内,加水适量,煎沸后取汤2碗,去渣即可。
分作2次温热饮用,连用3~5天,起透发痘疹的作用。
适用于小儿水痘。
(4)绿豆汤将绿豆加水500g,然后煮成汤来喝。
喝的时候还可以加一点白糖放在里面。
中医是如何治疗小儿水痘的

中医是如何治疗小儿水痘的小儿水痘,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吧。
这是身体内部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这里小编介绍一种中医偏方给大家,石膏知母。
石膏知母的处方中成分还是很多的,还有石膏知母的功能,需要大家一一去辨别。
但是石膏知母治疗小儿水痘的效果很好的,一起来看下吧!功能主治主治小儿水痘。
偏方组成石膏、知母各12克,牛蒡子、升麻、葛根、浮萍各10克,水牛角、丹皮、紫草、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4~5次内服。
疱疹痒用棉签蘸药液涂患处。
加减流涕、咳嗽甚者,加薄荷、桔梗;湿重、苔白厚腻者,加苍术;便秘者,加酒大黄;热甚者,加青蒿、银柴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水痘患儿236例(年龄1~3岁),痊愈224例,无效12例,有效率94.9%。
小儿水痘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是由疱疹病毒中的一种引起的。
疱疹病毒有很多不同的种类,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初次感染后,这类病毒会潜伏在身体里,可能会过很长时间后再次被激活。
再次激活的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叫做带状疱疹,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这种疾病就有可能会发作。
出水痘时,宝宝有哪些症状出水痘时,有些孩子会发高烧,但有些宝宝只是看起来气色稍稍不好。
水痘初发时只是一些小红点,然后在几小时之内,红点上长出小小的水疱。
水痘通常最先出现在面部和躯干上,然后成片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有时水痘太多,可能看起来重重叠叠地连到一起。
头皮、嘴、咽喉和外阴附近的疱疹会特别疼痛。
有治疗水痘的方法吗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水痘的治疗方法,不过,最近的研究显示,在刚刚患病的早期使用抗病毒药能稍微有点帮助。
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或百服宁,一种解热镇痛药)能缓解水痘导致的发烧以及发烧引起的肌肉疼痛。
炉甘石洗液或碳酸氢钠溶液能缓解水痘引起的瘙痒,用普通食用苏打(食用碱)溶解在少量水中,就可以制成碳酸氢钠溶液。
水痘是怎样传播的水痘病毒通过飞沫(例如打喷嚏)以及与受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进行传播。
多数孩子都会在小时候感染上水痘,小朋友感染水痘通常症状较轻;但如果青少年和成人感染水痘,病情就会严重得多。
治水痘验方

治水痘验方
治水痘验方
银紫汤:金银花30克,紫草20克,板蓝根20克,生地20克。
上药水煎2次,取汁混合,浓缩至200~300毫升,分2~3次服用。
银紫汤:金银花30克,紫草20克,板蓝根20克,生地20克。
上药水煎2次,取汁混合,浓缩至200~300毫升,分2~3次服用。
其中3岁以下者每日服200毫升,3岁以上者每日服250毫升。
本方有清热泻火,解毒透疹之功。
清痘解毒汤:蝉衣15克,丹皮10克,金银花10克,白鲜皮10克,生地黄10克,生薏苡仁10克,玄参10克。
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一般用3~7日。
土蒲药浴方:土茯苓30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大青叶10克,紫草10克,苦参10克,百部10克,甘草10克。
每日1剂,水煎洗浴,日2次,早晚用。
金银蓝根汤:金银花15克,板蓝根10克,牛蒡子10克,苦参10克,山栀子10克,玄参10克,竹叶10克,甘草10克。
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
治疗期间忌食油腻、辛辣、海鲜类食品,并隔离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痘的中医药防治
【概述】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6岁幼儿,偶尔出现于成人及婴儿。
容易在托儿所、幼儿园内引起流行。
潜伏期10—24天。
其病多由外感风毒时邪,内蕴湿热,邪自口鼻而入,侵袭肺胃两经,发于肌肤而成。
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呈球形,直径150~200nm。
中心为双股DNA,其外为20面体核衣壳,衣壳表面有一层脂蛋白包膜,内含补体结合抗原,不含血凝素或溶血素。
【传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通过衣服、用具、玩具传染。
传染性较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
【临床症状】小儿传染上水痘病毒后,要经过2~3周的潜伏期后才出现症状。
一般是先发烧一天,伴有头痛、厌食、哭闹、烦燥不安、全身不适或咳嗽,然后有皮疹出现。
皮疹大多散布于头面部、躯干及腋下,发生在四肢、手掌、足底的很少,呈向心性分布。
初起时皮肤出现米粒至豆子大小的鲜红色斑疹或斑丘疹,24小时内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水疱,周围有红晕,水疱极易破裂而溃烂。
3~5天后,水疱渐渐干燥,先由中央萎缩,然后结痂,再经数天或2~3周,结痂完全脱落而痊愈,一般不留痕迹。
发病时眼结膜、口腔与咽部粘膜、阴道粘膜皆可发生损害。
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少数患儿抵抗力弱、免疫功能差,会出现出血性水泡和继发性细菌感染,可导致脑炎、肺炎、心肌炎或其他器官疾病。
【治疗】水痘患儿的病情一般比较缓和,很少有并发症,无
须特殊治疗,常可在7~10天内自然痊愈。
但要精心护理,以防止感染。
发热出疹期:要卧床休息,给病儿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忌吃辛辣鱼虾等食物;预防受凉感冒,特别不要吹风;常洗手洗脸,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讲究卫生。
居室要经常通风,温湿度要适宜。
剪短指甲,避免小儿抓伤皮疹而引起感染。
如果瘙痒严重,可擦炉甘石洗剂止痒,也可服用扑尔敏等药物;疱疹破溃可涂龙胆紫,已有感染可局部涂一些消炎软膏,必要时可服用黄连素、磺胺类药物;切忌使用肤轻松、强的松一类的软膏,以免造成全身性水痘。
如出现持续高烧、咳嗽、头痛、胸痛或疱疹密集,色红赤,疱液混浊以及已经发生弥漫性脓疮、蜂窝组织炎或淋巴腺炎的患儿,则需送医院治疗。
宋·张李明《医说》谓水痘“其疮皮薄如水泡,即破易干,无渐次,白色或淡红,冷冷如水浆者,谓之水痘”。
水痘临床分轻、重两证。
一、水痘轻证:外感风热时邪,夹湿扰卫。
其症发热身倦,面赤唇红,眼光如水,咳嗽喷嚏,疹色红润,泡浆清亮,脉浮数,舌红苔白。
二、水痘重证:邪入气营,身热炽盛,面赤唇红,烦躁口渴,口舌生疮,疮形大而紫暗,舌绛无津,脉细数。
现代中医认为本病为外感时邪,伤及肺脾,生湿化热,发于肌肤所致。
治疗以疏风清热、解毒祛湿为主,根据病情的轻重可分以下两种类型:
一、风热夹湿证属轻型,证见发热,咳嗽,流涕,水痘红润,分布稀疏,内含水液清澈明亮,伴有瘙痒,纳差,二便调和,
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宜用疏风解表,清热祛湿法。
方选银翘散加减。
二、湿热炽盛证属重证,多见于体质虚弱的患儿。
发热重,表现为壮热烦渴,唇红面赤,精神萎糜,痘疹稠密色紫暗,痘浆混浊不透亮,甚至口腔亦见疱疹,伴有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黄厚而干,脉洪数或滑数。
此乃邪盛正笃,湿热毒邪内犯。
治疗当加大清热凉血解毒之力。
方选加味消毒饮加减。
一、上部:指颈部以上至头面,治以清热泻火、平肝凉血为主,方用银翘三黄汤(黄连、黄芩、人中黄、丹皮、银花、连翘、紫草、大青叶)加野菊花。
二、中部:指腰腹至胸胁,治以清肝泻火,理气止痛,方用银翘三黄汤加延胡索。
三、下部:指少腹以下,治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方用银翘三黄汤加黄柏。
四、方药用清营汤合清胃散加减:水牛角10克,生地15克,丹参10克,玄参10克,麦冬12克,黄连6克,银花15克,连翘12克,当归12克,丹皮15克。
水煎服,1日1剂。
疹色深红者可加紫花地丁、紫草、山栀清热凉营;阴津耗伤甚,口干燥者加花粉、麦冬、芦根等养阴生津;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燥者,加服硝黄粉或大黄、枳实等泻火通腑。
验方
一、银花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3天。
二、芦根60克,野菊花10克,水煎连服2-3天。
三、黄芩5克,木通2.5克,共为細末,或水煎,分3-4次口服。
若服散剂,其量减半。
本方有清热利湿之功,适用於水痘湿热较盛者。
四、三豆汤:黑豆、绿豆、赤小豆各60克(生用),甘草90克。
將豆淘净,同甘草用雪水或长流水煮至豆熟为度,去甘草將豆晒干,又入汁再浸,再晒干。
逐日取豆任意食用。
适用于痘疹將发之际,服之令多者少、少者可无或有终生不出者。
五、水痘方:柴胡3克,茯苓6克,桔梗3克,生甘草1.5克,黄芩1.5克,竹叶10片,灯草1团,水煎服。
适用于水痘轻症。
六、紫草0.3克,隄皮0.15克,为粗末,新汲水煎服。
适用於小儿痘廑紫暗,发出不畅。
【预防】为预防水痘传染,对患儿应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接触过水痘病人的孩子最好也要隔离观察3周,体弱者可在接触后4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
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12月龄以上的健康个体,高危及其健康密切接触者,可以接种水痘疫苗。
加强自身的免疫力。
诗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6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