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元件和被动元件的区别

合集下载

什么是主被动

什么是主被动
【应用面】:信息、通讯、消费性电
子及各种仪表1.3 热敏电阻及可变
电阻器:主要用在温度感知或控制、
马达保护与激活装置、以及过电流/
电压保护装置为主。【应用面】:
温度感知或控制、马达保护与激活装置
、以及过电流/电压保护装置2 电容器:
当两导电物质间以介质隔离,用来储存可
能产生的静电的,就是电容器。电容器的
就是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依材料及产品包装方式可以分为三类。
1.1 固定式非芯片型电阻器:
这种产品主要用来处理电源功率或讯号,
以电源供应器和监视器等电子产品的需求量最大。
【应用面】:电源供应器、监视器1.2 固定式芯片型电阻器
:此种电阻器产品广泛地运用在信息、
通讯、消费性电子及各种仪表之中。
这在电子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
二极管、三极管可以是无源的,也可以是有源的。取决于外部条件:
有电源偏置作限幅器的二极管是无源器件
有电源偏置工作在负阻状态的隧道二极管是有源器件
作调谐用的变容二极管是无源器件
作参量放大器的变容二极管是有源器件
三极管在有电源偏置作开关调制器时是无源器件。
主动元件、被动元件是外行的叫法。应该叫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
1. 无源器件的简单定义
如果电子元器件工作时,其内部没有任何形式的电源,则这种器件叫做无源器件。
从电路性质上看,无源器件有两个基本特点:
(1) 自身或消耗电能,或把电能转变为不同形式的其他能量。
(2) 只需输入信号,不需要外加电源就能正常工作。
电子电路有主动与被动两种装置,所谓被动组件
不必接电就可以动作,而产生调节电流电压、

被动元件与主动元件的区别

被动元件与主动元件的区别

被动元件与主动元件的区别(2007/05/29 09:30)主动元件:电路元件中能够执行资料运算、处理的元件。

包括各式各样的晶片,例如半导体元件中的电晶体、积体电路、影像管和显示器等都属于主动元件。

被动元件:不影响信号基本特徵,而仅令讯号通过而未加以更动的电路元件。

最常见的有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

被动元件在整个计算机产业的位置,是和IC 一样,位处上游,是电子产品中不可缺的基本元件。

电子电路有主动与被动两种装置,所谓被动元件不必接电就可以动作,而产生调节电流电压、储存静电、防治电磁波干扰、过滤电流杂质等的功能。

相对于主动元件,被动元件在电压改变的时候,电阻和阻抗都不会随之改变。

被动元件可以涵盖三大类产品: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

以下分别介绍:1 电阻器:电阻器的功能,就是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依材料及产品包装方式可以分为三类。

1.1 固定式非芯片型电阻器:这种产品主要用来处理电源功率或讯号,以电源供应器和监视器等电子产品的需求量最大。

【应用面】:电源供应器、监视器1.2 固定式芯片型电阻器:此种电阻器产品广泛地运用在信息、通讯、消费性电子及各种仪表之中。

【应用面】:信息、通讯、消费性电子及各种仪表1.3 热敏电阻及可变电阻器:主要用在温度感知或控制、马达保护与启动装置、以及过电流/电压保护装置为主。

【应用面】:温度感知或控制、马达保护与启动装置、以及过电流/电压保护装置2 电容器:当两导电物质间以介质隔离,用来储存可能产生的静电的,就是电容器。

电容器的种类繁多,依使用的材料可分为30多种,而国内厂商以生产铝质电解电容、陶瓷电容及塑料薄膜电容为主。

其中,投资大人们最常在报导上看到的,就是陶瓷电容的其中一类-积层型陶瓷电容(MLCC) 。

基本上,陶瓷电容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单层型陶瓷电容,另一种就是积层型陶瓷电容(MLCC)。

MLCC 因为体积小、相对电容量大、高频使用时损失率低及稳定性高等的特性,因应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未来,MLCC 前景相当看好,主要应用在主机板、笔记型计算机、行动电话、扫描仪、光驱及调制解调器等。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电子元件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被动元件和主动元件。

被动元件是在电路中不具有放大、放大和产生功率的功能,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和变压器等;主动元件是具有放大、放大和产生功率的功能,主要包括晶体管、集成电路、发光二极管、光敏电阻、光电晶体管等。

电阻是最常见的被动元件之一,它的作用是阻碍电流通过。

它的单位为欧姆(Ω),常用颜色编码标识电阻的阻值。

电阻根据材料的不同,分为金属电阻、碳膜电阻、电解电容器电阻等。

电容是储存电荷的被动元件,由两个导体板和之间的绝缘材料组成。

它的单位是法拉(F),常用的电容有陶瓷电容、铝电容、电解电容等。

电容的作用是在电路中储存电荷,对交流信号有阻挡直流信号通过的作用。

电感是能储存磁能的被动元件,它是由线圈的导线和铁芯组成。

它的单位是亨利(H)。

电感的作用是在电路中储存能量,对交流信号有阻隔直流信号通过的作用。

电感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电感和可调电感。

变压器是一种使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变换电压的被动元件。

它由两个线圈和一个铁芯组成。

变压器的作用是实现电压的升降,根据线圈的匝数比可以调整输入输出电压的比例。

变压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变换。

晶体管是一种具有放大和开关功能的主动元件,它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晶体管的三个区域分别为发射区、基极区和集电区。

晶体管根据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为NPN型和PNP型。

晶体管的主要功能是放大电压、放大电流和作为开关开闭电路。

集成电路是将许多晶体管和其他元件集成在一起形成某种功能的主动元件。

集成电路可以分为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

模拟集成电路可以放大、判断和处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而数字集成电路可以处理数字信号,如计算机中的处理器。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主动元件。

发光二极管具有发光的特性,广泛应用于照明、指示和显示领域。

发光二极管的颜色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选择,常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和蓝色等。

电子元件分类及其特点

电子元件分类及其特点

电子元件分类及其特点电子元件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构成单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根据其功能和特点的不同,电子元件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元件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电子元件的分类1. 被动元件:被动元件是指在电子电路中不具有放大、开关、振荡等主动功能的元件。

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和变压器等。

2. 主动元件:主动元件是指在电子电路中具有放大、开关、振荡等主动功能的元件。

主要包括二极管、三极管、MOS管和集成电路等。

3. 功率元件:功率元件是指在高功率电路中使用的元件,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和电压,并具备较好的散热能力。

主要包括晶闸管、功率二极管和功率三极管等。

二、被动元件的特点1. 电阻:电阻用于限制电流或改变电路的电压分布。

其特点包括阻值、功率、精度和温度系数等。

- 阻值:电阻的阻值决定了电阻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Ω)。

- 功率:电阻元件可以承受的最大功率决定了其能否适用于高功率电路。

- 精度:电阻的精度指的是其真实阻值与标称阻值之间的差距,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 温度系数: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系数用以表示这种变化程度。

2. 电容:电容用于储存电荷和调节电压。

其特点包括容值、电压、温度系数和漏电等。

- 容值:电容的容值决定了其储存电荷的能力,单位为法拉(F)。

- 电压:电容元件可以承受的最大电压决定了其适用范围。

- 温度系数:电容的容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系数用以表示这种变化程度。

- 漏电:电容元件不可避免地存在漏电现象,即电容分两端电压不断下降。

3. 电感:电感用于储存电流和调节电压。

其特点包括感值、电流和温度系数等。

- 感值:电感的感值决定了其储存电流的能力,单位为亨利(H)。

- 电流:电感元件可以承受的最大电流决定了其适用范围。

- 温度系数:电感的感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系数用以表示这种变化程度。

4. 变压器:变压器用于实现电压的变换或隔离。

其特点包括变比、功率和效率等。

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点总结

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点总结

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点总结一、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分类电子元器件可以按照其功能和特点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般来说,电子元器件主要分为被动元器件和主动元器件两类。

1. 被动元器件被动元器件是指不具有放大或控制功能的电子元器件,只能随着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改变其自身特性。

被动元器件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电子管、光电器件、磁性元器件等。

被动元器件在电路中主要用于调节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

2. 主动元器件主动元器件是指具有放大或控制功能的电子元器件,能够对电路中的信号进行放大、调制或控制。

主动元器件主要包括晶体管、集成电路、光电器件、光电子器件、发光器件等。

主动元器件在电路中主要用于放大信号、控制电路、调制信号等功能。

二、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应用1. 电阻电阻是指在电路中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其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电路的电流,起到稳定电路、保护元器件的作用。

电阻的种类有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常见的电阻有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电位器等。

电阻在电子电路中广泛应用于电流限制、电压分压、信号调节等方面。

2. 电容电容是指具有存储电荷和存储能量的元器件,其单位是法拉(F)。

电容主要作用是存储电荷、稳压、滤波等。

电容的种类有电解电容、陶瓷电容、多层陶瓷电容等,常见的电容有贴片电容、铝电解电容、片式电容等。

电容在电子电路中广泛应用于信号耦合、滤波、稳压等方面。

3. 电感电感是指具有产生感应电动势和存储能量的元器件,其单位是亨利(H)。

电感主要作用是储能、滤波和谐振等。

电感的种类有铁芯电感、无铁芯电感、射频电感等,常见的电感有铁氧体电感、高频电感等。

电感在电子电路中广泛应用于滤波、谐振、储能等方面。

4.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主动元器件,其主要作用是放大、开关和调制信号。

晶体管的种类有普通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双极型晶体管等,常见的晶体管有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等。

晶体管在电子电路中广泛应用于放大信号、开关控制等方面。

电子元件的分类和特性

电子元件的分类和特性

电子元件的分类和特性电子元件是构成电子设备和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计算机、家电等领域。

了解电子元件的分类和特性对于工程师和电子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子元件的主要分类和各类元件的特性。

一、电子元件的分类根据功能和作用,电子元件可以分为被动元件和主动元件两大类。

1. 被动元件被动元件不具备放大和开关功能,主要用于电路中的衰减、滤波、耦合和抑制电磁干扰等作用。

常见的被动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

- 电阻:用于限制电流流动的元件,根据电阻值的大小分为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

- 电容:用于储存电荷和释放电荷的元件,可以根据介质的不同分为固定电容和可变电容。

- 电感:通过电感产生的磁场储存电能,根据线圈的大小和材料分为固定电感和可变电感。

- 变压器:用于改变交流电压大小的元件,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压的升降。

2. 主动元件主动元件具备放大和开关功能,主要用于信号放大或者控制电路的开关。

常见的主动元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等。

-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特性的元件,通过正向偏置可以实现电流的导通,而通过反向偏置可以实现电流的截断。

- 三极管: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和控制的元件,其中包括NPN型和PNP型。

- 场效应管:根据栅极电压的变化改变漏极电流的元件,有增强型和耗尽型之分。

- 集成电路:将多个元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具有高度集成度和功能复杂度的元件,分为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

二、电子元件的特性不同的电子元件具有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直接影响着电子设备和电路的性能。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电子元件特性的介绍。

1. 电阻特性电阻特性主要包括电阻值、功率耗散、温度系数等。

电阻值描述了电阻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常用单位为欧姆(Ω)。

功率耗散表示电阻在工作中所消耗的功率,一般使用瓦特(W)作为单位。

温度系数是指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程度,用ppm/℃(百万分之一/摄氏度)表示。

2. 电容特性电容特性主要包括电容值、最大工作电压、介质损耗角正切等。

电子元件与电路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与电路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与电路基础知识电子元件与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电子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元件与电路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子元件的分类、电路的基本概念以及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内容。

一、电子元件的分类电子元件是构成电路的基本单元,可分为被动元件和主动元件两类。

1. 被动元件被动元件是指不具备放大、整形等一切能力的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的常用元件,用于限制电流的大小。

其单位为欧姆(Ω),常用于电流检测、电压分压等应用。

- 电容:电容是存储电荷的元件,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能。

其单位为法拉(F),常用于滤波、隔离等应用。

- 电感:电感是产生磁场的元件,用于储存和释放磁能。

其单位为亨利(H),常用于变压器、滤波器等应用。

2. 主动元件主动元件是指具备放大、开关等功能的元件,如晶体管、二极管、集成电路等。

-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用于放大和控制电流的器件。

它有三个引脚,分别为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

晶体管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放大倍数。

-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元件。

它有两个引脚,分别为阳极和阴极。

二极管在正向电压下具有导电性,而在反向电压下具有截止性。

-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形成的新型元件。

它可以实现复杂的逻辑功能,并具有小尺寸、低功耗的特点。

常见的集成电路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等。

二、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是由电子元件组成的路径,用于传输电能或信号。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的设计至关重要。

1.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物理现象。

它的量度单位为安培(A)。

电流的方向从正极(正电压)流向负极(负电压)。

2. 电压电压是电荷在电路中产生的电势差。

它的量度单位为伏特(V)。

电压可以驱动电流的流动,并决定电流的大小。

3.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对电流流动产生阻碍的元件。

它的量度单位为欧姆(Ω)。

电子元件识别

电子元件识别

电子元件识别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电子元件的识别可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因此,本文将介绍电子元件识别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电子元件。

一、电子元件的分类电子元件是指在电子设备中起到不同功能的各种元件。

电子元件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被动元件、主动元件和电子器件。

1. 被动元件被动元件是指不具备放大、调节等功能,在电子设备中主要是对电流、电压、电阻等进行控制和调整。

常见的被动元件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二极管等。

2. 主动元件主动元件是指具有放大、开关、锁存、计数等功能的元件,例如三极管、场效应管、光电管、放大器等。

3. 电子器件电子器件是指在电子设备中作为功能单元应用的元件。

常见的电子器件包括CPU、存储器、微控制器、电源和显示器等。

二、电子元件的标识为了方便电子元件的识别和区分,每一个电子元件都有相应的标识。

常见的电子元件标识包括三部分:元件符号、参数值和封装类型。

1. 元件符号元件符号是指每个电子元件所特有的符号标记。

这些符号通常是由不同的线条、箭头、符号等组成的。

不同的元件符号表示了其不同的电学性质和功能。

例如,电容器的元件符号是由两条竖直的线条和中间连接一条平行线条组成的。

电阻器的元件符号由一个矩形框,两端各有一个箭头或斜线组成。

2. 参数值参数值是指每个电子元件的特定值。

这些参数通常根据元件的功能和用途而不同。

例如,电容器的参数值可能是电容量、电压、寿命等;电阻器的参数值可能是电阻值、功率等。

参数值通常书写在电子元件的标识符号的旁边,以便于电子工程师进行元件的选择和组合。

3. 封装类型封装类型是指每个电子元件的封装形式。

不同的封装形式可以影响电子元件的电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常见的封装类型包括SMD、DIP、BGA等。

三、常见电子元件的识别1. 电阻器电阻器是电子元件中最常见的元件之一,通常用于限制和调节电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元件和被动元件的区别
主动元件:电路元件中能够执行资料运算、处理的元件.
包括各式各样的晶片,例如半导体元件中的电晶体、积体电路、影像管和显示器等都属于主动元件.
被动元件:不影响信号基本特徵,而仅令讯号通过而未加以更动的电路元件.
最常见的有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
IC和芯片的区别
IC是指集成电路,芯片是指基于集成电路技术制成的器件.
IC的全写是integratedcircuit.以前的电脑是用几千几万个电子管和晶体管组装而成的,如果这么多的器件中,只要有一个的焊点断了,那么整台机器就无法运作.于是,人们利用微电子技术制成了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分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在几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包含了几十个至几千万个电子管、晶体管以及其它的器件,所以,不要小看这小小的集成块.既然这么小的面积内有几千万个元件,无数条线路,那么制造起来自然是不简单的.你看看相关的文章,会介绍沙子是如何变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PU的.普普通通的沙子,在生产流水线出来后就变成了价值不菲的CPU,中间经过的工艺你是想不到的.
至于芯片,是指用集成电路制成的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CPU,就是一个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它的线路图如果不用以平方米为单位的纸来画,根本看不清楚.一个有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的地图,连同郊外那些很小很小的羊肠小道,即使是田野里的人走过的地方也画出来,然后跟市区里的道路连接起来,再缩小成CPU那么大,这就相当于CPU的线路图,道路是线路,所以是多么的复杂.除了CPU,影碟机里的各种光碟的解码器也是芯片,收音机里的将无线电变成音频信号的器件也可称为芯片,掌机游戏里的卡带也有芯片,IC卡、SIM卡都有芯片.我们身边的电器几乎都有芯片,只有规模大小的区别.
常见的无源电子器件
电子系统中的无源器件可以按照所担当的电路功能分为电路类器件、连接类器件.
1.电路类器件
(1) 二极管(diode)
(2) 电阻器(resistor)
(3) 电阻排(resistor network)
(4) 电容器(capacitor)
(5) 电感(inductor)
(6) 变压器(transformer)
(7) 继电器(relay)
(8) 按键(key)
(9) 蜂鸣器、喇叭(speaker)
(10) 开关(switch)
2.连接类器件
(1) 连接器(connector)
(2) 插座(shoket)
(3) 连接电缆(line)
(4) 印刷电路板(PCB)
常见的有源电子器件
有源器件是电子电路的主要器件,从物理结构、电路功能和工程参数上,有源器件可以分为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两大类.
1.分立器件
(1)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ipolar transistor),一般简称三极管,BJT
(2) 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ive transistor)
(3) 晶闸管(thyristor),也叫可控硅
(4) 半导体电阻与电容——用集成技术制造的电阻和电容,用于集成电路中.
2.模拟集成电路器件
模拟集成电路器件是用来处理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模拟电压或电流信号的集成电路器件. 基本模拟集成电路器件一般包括:
(1) 集成运算放大器(operation amplifier),简称集成运放
(2) 比较器(comparator)
(3) 对数和指数放大器
(4) 模拟乘/除法器(multiplier/divider)
(5) 模拟开关电路(analog switch)
(6) PLL电路(phase lock loop),即锁相环电路
(7) 集成稳压器(voltage regulator)
(8) 参考电源(reference source)
(9) 波形发生器(wave-form generator)
(10) 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
3.数字集成电路器件
(1) 基本逻辑门(logic gate circuit)
(2) 触发器(flip-flop)
(3) 寄存器(register)
(4) 译码器(decoder)
(5) 数据比较器(comparator)
(6) 驱动器(driver)
(7) 计数器(counter)
(8) 整形电路
(9)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10) 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MPU)
(11)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MCU)
(12) DSP器件(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