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矢量化实验报告示范文本
矢量化实习报告

矢量化实习报告地形图矢量化前言一:实习时间2021年7月二:实训地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楼二楼机房三:指导老师唐桂彬老师四:实训目的:1、掌握MAPGIS系统设置。
2、掌握输入编辑系统的各窗口操作。
3、了解输入编辑系统的菜单项和工具栏。
4、矢量化基本过程、方法,熟练使用矢量化工具。
5、熟练运用mapgis软件扫描矢量化地形图,掌握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6、认识到自己mapgis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学习mapgis相关知识和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适应未来mapgis发展的需要。
7、掌握造区、及图形输出的方法、操作。
五:实训内容实训要求:1、比较系统地理解MapGis的功能,掌握其使用的基本命令、基本方法。
2、能按要求完成地图数据的生产。
3、能够完成工程的输出打印项目一:非标准地形图矢量化实训步骤:1、矢量化前期准备工作启动MapGis软件进行工作存放目录的设置;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
打开MAPGIS软件图形处理部分下属的输入编辑菜单项,进入了MAPGIS编辑子系统,并且会弹出一个窗口,如下图所示:直接按默认显示点击“确定”打开MAPGIS编辑子系统,在MAPGIS编辑子系统左方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窗口,如下图所示,选择所要新建的文件类型并修改名称。
依次新建图框点、线文件;并选择图廓线文件为当前可编辑状态,在编辑区(右侧)右键更新、复位窗口;单击线编辑,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输入线→键盘输入线,在弹出的线位置编辑框中,根据图框尺寸400×600公里,输入第一点坐标0,0;点击下一点为0,400;点击下一点、完成。
再次选择键盘输入线,输入第一点0,0;下一点坐标为600,0;单击下一点、完成。
更新、复位窗口,选择线编辑→阵列复制,选择一条刚生成的横向内图框线,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按图框尺寸填写阵列复制参数,并确定。
同理采用阵列复制生成纵向内图廓线。
在此选择线编辑→输入线→造平行线,依次拾取生成的外侧图廓线,在弹出的菜单中,输入如图所示参数,待生成后,在图廓的四个角点外侧做辅助线,并用线编辑中的延长缩短线→靠近线,对生成的外图廓线进行延长修饰,然后应用剪短母线修剪多余的线,最后用联接线功能连接外图廓线,并修改外图廓参数、内图廓参数。
图形矢量化实习报告

图形矢量化实习报告在上个星期,我们在地图学的实习课上用MAPGIS绘图软件对“XXX”地图进行了图形矢量化,矢量化就是把读入的栅格数据通过矢量跟踪转换成矢量数据,它是MAPGIS的主要功能之一,很多的实际应用都是在矢量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矢量化数据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准确性。
所以我们必须从工程的开始就要把基础打好,以保证质量。
矢量化可以为我们节省大量的外业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工作,节约了工作成本。
MAPGIS 是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新一代面向网络超大型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平台。
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多层体系结构,实现了面向空间实体及其关系的数据组织、高效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索引、大尺度多维动态空间信息数据库、三维实体建模和分析,具有TB级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可以支持局域和广域网络环境下空间数据的分布式计算、支持分布式空间信息分发与共享、网络化空间信息服务,能够支持海量、分布式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在矢量化过程中我们就是将栅格图像转化为矢量图像,附上各种属性并进行分层的工作。
下面针对地形图“高家庄”来谈一下矢量化的基本过程:要进行图形矢量化首先要运行MAPGIS软件狗,然后打开MAPGIS软件,再进入“图形处理”中的“输入编辑”。
在矢量化过程中既可以先对图像进行配准,也可以先矢量化再进行配准。
下面所说的是先矢量化再配准。
进入系统后,新建工程,设置系统参数,建立点、线、区、网等文件并设置存储路径。
再装入光栅文件,在“图层”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改当前层”,对图层进行设置,把矢量化过程中的各类特征的地物、地貌分入各自的图层中。
接下来就进行矢量化过程,可以先单击右键,打开工具箱。
在矢量化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每次都去更改属性最好先对相同的部分进行矢量化。
例如可先把道路部分矢量化,单击“造线”功能,在里面可以设置线的各种属性,主要有线型、线宽、颜色、图层等。
在通过“矢量化-交互式矢量化”功能可以快速,且能较精确地进行矢量化,输入点元时与此类似。
Mapgis实验报告范文

Mapgis实验报告范文实验员:胡蝶班级学号:1002601时间:2022.4指导教师:周青山老师实验名称:地图投影的制作、判别和变换实验地点:湖南城市学院实验楼418实验原理:mapgi、envi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实验材料和条件: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计算机,铅笔;MAPGIS软件等。
实验目的:1、巩固学过的地图投影知识;2、掌握地图投影判别的方法、步骤;3、为正确使用地图投影奠定理论基础。
实验内容与步骤:1、地图投影类型回顾1.1、几何投影中、小比例尺地图投影:正轴圆锥、圆柱、方位投影;横、斜轴方位投影;大、中比例尺地图投影:高斯投影、UTM投影。
1.2、条件投影等积锥投影;等角锥投影;等距柱投影。
2、投影判别的一般原则2.1、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大尺度中尺度区域形状近似圆形区域南北延伸型区域两极地理位置赤道附近小尺度2.2、制图比例尺东西延伸型区域中纬度地区大、中比例尺地图,对制图几何精度要求高,制图区域范围小,宜采用高斯投影,UTM等;中、小比例尺地图概括程度高,制图范围大,多采用正轴圆锥、圆柱、方位等投影。
2.3、地图的主题和内容要求方向正确,应选择等角投影;要求面积对比正确,应选择等积投影;教学或一般参考图,要求各方面变形都不大,则应选择任意投影。
2.4、出版方式单幅图;系列图、地图集:同一图组(或系列)内投影尽可能一致,且投影种类不宜过多。
3地图投影判别的方法与步骤3.1方法1)观察法:观测地图的经纬网形状;2)量测法:经纬线方向形状变形量,3.2步骤1)根据投影判别的一般原则,并结合经纬网形状初步确定投影系统;A.经纬线形状的判别:目视并辅以量算判断。
经线形状有:直线,曲线。
纬线形状有:直线,同心圆弧,同轴圆弧,曲线B.经纬线是否直交。
2)量测中经上纬线间距变化,判定投影性质。
A.在中央经线上,找到标准点(线)的位置;圆锥投影、圆柱投影:标准切(割)纬线与中央经线的交点。
地图配准及矢量化实验报告

实验五、地图配准及矢量化一、实验目的1. 利用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 工具进行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2. 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数字化)。
3 认识并掌握出线的专业英语术语注意:在基于ArcMap 的操作过程中请注意保存地图文档。
二、实验准备数据:昆明市西山区普吉地形图1:10000 地形图――70011-1.Tif,昆明市旅游休闲图 YNKM.jpg (扫描图)。
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 ---ArcMap三、实验任务1、练习打开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 等工具2、利用扫描地图上的公里网信息,进行扫描地图的配准;3、利用GPS实测数据点的坐标,进行扫描地图的配准;4、学会地图(或影像)数据的矢量化过程。
5、把实验内容和你通过实验掌握的内容和主要过程及步骤,写成详细的实验报告6、写实验总结和体会四、实验内容及步骤第1步:打开ArcMap->添加“影像配准”工具栏->增加配准的影像—70011-1.TIF 到ArcMap 中第2步:“影像配准”工具栏->点击“添加控制点”按钮->点击一个控制点->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位置->用相同的方法,在影像上增加多个控制点(大于7 个),输入它们的实际坐标。
点击“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的“查看链接表”按钮。
检查控制点的残差和RMS,删除残差特别大的控制点并重新选取控制点。
转换方式设定为“二次多项式”:第3步;设定数据框的属性“影像配准”菜单->点击“update display->执行arcmap主菜单命令“视图”-“数据框属性”,设定数据框属性->“常规”选项页中,将地图显示单位设置为“米”“坐标系统”选项页中,设定数据框的坐标系统为“Xian_1980_Degree_GK_CM_102E”(西安80 投影坐标系,3度分带,东经102度中央经线),与扫描地图的坐标系一致第4步:矫正并重采样栅格生成新的栅格文件 “影像配准”菜单->点击“矫正Rectify”,对配准的影像根据设定的变换公式重新采样,另存为一个新的影像文件。
631201040217孙成鹏地图矢量化

测绘工程专业地图学实习报告实习内容:地图矢量化班级:测绘工程2班学号:631201040217姓名:孙成鹏指导老师:李华蓉时间: 2014-10-7一、实验内容( 1)利用ARCGIS软件作一幅完整的地图即地形图扫描矢量化,并熟练过程。
(2)对给定地图进行分层矢量化。
二、实验目的(1)掌握ArcGIS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基本功能。
(2)掌握ArcMap显示和编辑空间数据的方法和基本操作。
(4)掌握ArcCatalog定位、浏览和管理空间数据的功能。
(5)掌握ArcCatalog数据创建和组织的方法。
(6)培养使用ArcGIS Desktop软件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产生缘由及常用矢量化软件随着社会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传统的生活方式正逐渐改变,在许多领域,人们需要使用计算机技术模拟显示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查询和处理。
由此需要对实际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即进行各种数据的采集和矢量化处理,使之变成我们需要的电子信息。
纸质地图是我们平时常用的一种地图,但存在数据有限且更新慢、信息描述简单且形式单一、查询分析不方便和地形景观不直观等特点,使它很难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经常带来诸多麻烦。
电子地图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它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可以对声音、图文和数字多媒体进行集成,图形直观、数字准确、声音引导并具有亲切感。
最大优点是可进行多级比例尺之间无缝转换,实现图形放大、缩小、漫游等动态变化功能,另外一个优点是查询检索和分析功能,可以帮您方便的查找和分析。
目前市场上,可以用来进行矢量化处理的软件也很多,比如AUTOCAD、COREL TRACE、COREDRAW、FREEHAND、VPHYBRID MAP、WISEIMAGE、MAPINFO、SUPERMAP GIS等,都可以用来进行地图的矢量化处理。
四、实验过程(1)、在电脑上安装Arcgis软件,并且在电脑上创建一个文件夹。
矢量化实习报告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发展,矢量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图处理手段,在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我于2023年在某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矢量化实习。
二、实习目的1. 掌握矢量化软件的基本操作,熟悉矢量化工作流程。
2. 学习矢量化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提高地图制作水平。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三、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矢量化软件操作:学习并熟练掌握ArcGIS、MapGIS等矢量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图层管理、要素编辑、属性查询等。
2. 矢量化工作流程:了解矢量化工作的前期准备、数据采集、数据编辑、数据检查、数据输出等环节。
3. 矢量化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学习如何利用矢量化技术制作不同类型的地图,如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交通图等。
4. 实际项目操作:参与实际项目,如制作某地区地形图,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习过程1. 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对矢量化软件进行了自学,了解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同时,查阅了相关资料,对矢量化工作流程有了初步认识。
2. 矢量化软件操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学习了ArcGIS、MapGIS等矢量化软件的基本操作。
通过实践,我掌握了图层管理、要素编辑、属性查询等功能。
3. 矢量化工作流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矢量化工作的各个环节。
从数据采集到数据输出,我亲身体验了矢量化工作的全过程。
4. 实际项目操作:在实习后期,我参与了某地区地形图的制作。
在项目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1. 掌握了矢量化软件的基本操作,熟悉了矢量化工作流程。
2. 提高了地图制作水平,能够独立制作不同类型的地图。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沟通能力。
六、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矢量化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矢量化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实习的总结:1. 矢量化软件是矢量化工作的基础,熟练掌握软件操作是矢量化工作的前提。
ArcGis矢量化 实习报告

1.添加tif图到ArcMap中,在添加的过程中会提示你创建影像金字塔,还会提示你添加进去的tif图没有参考坐标系。
2.在菜单栏空白处右键,点击
添加控制点
点击进行纠正,误差应该在10以内,不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则重新添加控制点。
纠正之后,将鼠标移到图上有明确坐标的位置,看看状态栏上的坐标值是否和图上标明的坐标相同。
如果一直则可开始矢量化,否则重新纠正。
3.矢量化
1)在ArcCatalog中创建图层。
创建点(林地的权属点),线(林地的范围线),图廓(内图廓线)。
然后将3个图层添加到ArcMap中
在图廓线中画出内、外2条图廓线。
注意设置捕捉。
点图层创建一个属性字段,Field Name为“BM”,Data Type为“text”,用来记录地块的属性。
在线图层画地块的范围线。
画完范围先后,在地块内部点上点,并为点赋地块的编码。
Ps:
有时候遇见分不清的,由于没有参考数据,所有只有凭经验来断定,比如下图的这个地块。
地图制图学实验报告

地图制图学实验报告地形图矢量化报告一、步骤1.为了提高图形显示的速度,在矢量化地形图之前需要先把图像转换成“.msi”格式的图形。
转换方法:如图1所示,单击主界面“图象处理”---“图像分析”,进入图像分析模块,如图2所示。
图1 mapgis 主界面单击图像分析窗口的菜单“文件”,在下拉列表中点击“数据输入”,在弹出的数据转换对话框中将转换数据类型设置为tif,然后点击添加文件,将要转换的tif格式的地形图添加在文件列表中,再点击转换,即可进行文件的转换。
如图三所示。
图3 数据转换对话框2.图像配准图像配准的目的是让扫描的地形图具有地理坐标。
方法:进入主界面“图象处理”---“图像分析”模块,点击菜单文件下的“打开影像”,对话框中选择刚转换好的的msi文件。
如图4所示:图4 打开光栅地形图在镶嵌融合菜单下选择添加控制点,进行图像配准。
方法:单击图上方里网的结点处,在弹出的屏幕中将十字光标尽量与方里网的线条重合。
然后单击空格键,弹出输入控制点的坐标对话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该点的坐标。
即完成对该控制点的配准。
之后即可进入下一结点进行配准,直到将所有控制点都配准完毕。
图6 输入控制点坐标对话框二、实习任务1.矢量化地形图(每人4格地形图),图层包括等高线、高程点和河流三个图层。
等高线包括首曲线和计曲线,河流包括单线河和双线河。
2.对等高线进行拓扑检查(检查有无相交、断开的等高线等),对等高线进行高程赋值。
3.将本小组的所有人矢量化的等高线连接起来。
4.进行拓扑检查无误后生成数字高程模型。
三、实习方法1.用photoshop裁剪我们所需地形图,剪出我们所需区域。
2.将裁剪后的图形转换为msi格式3.进行图像配准单击mapgis主界面上“图像处理”,再单击“图像分析”,点击菜单文件下“打开影像”,选择刚才的msi文件,在“镶嵌融合”菜单下选择“添加控制点”,进行图像配准。
单击每一个方里网节点处,弹出的十字光标尽量与方里网交点重合,按空格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该点坐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矢量化实验报告示范
文本
After completing the work or task, recor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results, inclu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地图矢量化实验报告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报告资料应用在完成工作或任务后,对整体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内容包含整体情况,进度和所取得的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对应策略与解决方案。
,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实验课内容:地图的矢量化
开课实验室:基础实验大楼北90201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班:20xx级测绘工程一班
学生姓名:陈涛
学生学号:631301040116
开课时间:20xx年xx月xx号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了解从纸质地形图转化为计算机数字地形图数据的基
本过程,掌握数字图制图软件ArcGIS 中基本的地图编辑处
理方法,巩固地图基础知识,根据所学的知识对扫描地图
进行屏幕跟踪矢量化。
二、地图矢量化的基础知识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数据采集,数据采集也是一个完整的GIS 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地理数据分为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两部分,数据采集也分为空间数据采集和属性数据采集。
空间数据的采集方法很多,根据数据的来源可分为地图数字化,遥感数据获取和以GPS 为数据源的数据采集等。
其中,地图数字化是最基本的数据采集方法,它是指把传统的纸质或者其他材料上的地图(模拟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图形数据(数字信号)的过程,以便进一步在计算机进行存贮,分析和输出。
扫描数字化包括以下步骤:
(1) 获取扫描图像数据
利用扫描仪对纸质地图进行扫描,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分辨率、颜色种类、对比度等参数,从而获得背景图像,格式可以为bmp、jpg、tif 等。
如果扫描的图像效果
不理想,可以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 软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使得背景图像清晰,予以识别。
(2) 确定投影方式和坐标系
地图具有确定的数学基础,即包含了投影方式和坐标系。
但扫描后的图像数据具有的是图像坐标,因此需要将扫描图像坐标转换成地图中的实际地理坐标。
转换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解析法,这是在知道投影公式或坐标变换公式的情况下,直接利用变换公式进行解算,GIS 中图形的缩放、平移、旋转及三维变换等操作都使用这种变换;另一种是数值变换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地图的数字化。
最小二乘法是最为常用的数值变换的方法。
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在背景图像上采集一定的控制点,得到它们的图像坐标,同时通过地图上的坐标信息获得对应点在地图上的实际地理坐标,根据最小二乘法的思想,利用这组坐标值建立线性(或非线性)多项式拟合的
坐标变换公式,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解算出多项式的系数,从而求解出地图上任意点的实际地理坐标。
(3) 利用数字化软件进行数字化
选择数字化软件,根据软件的数据组织方法将地图要素进行分层,然后利用编辑功能将地图上的要素描绘出来,存入相应的图层,完成地图数据的矢量化工作。
三、实验组织及工具
每组一人,个人独立完成;课内2 学时。
电脑、扫描地图数据、ArcGIS 10.0软件。
四、实验步骤
(1)数字化方案设计
仔细研读待矢量化的地图,获得地图上的所有要素,并根据内容进行分类,如控制点、坐标格网、道路及其附属设施、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河流、湖泊、独立地物等。
确定哪些要素对应点文件、哪些要素对应线文件、哪些要
素对应面文件。
以此为基础确定要建立的图层名称和类型。
获得地图的数学基础,包括地理坐标、投影坐标、高程坐标、比例尺等相关内容。
(2)数据库的建立
①打开ArcCatolog。
在指定的目录下,鼠标右击,在“新建”中,选择“文件地理数据库”,并修改数据库的名称“矢量化”。
②向该数据库中添加要素数据集。
右键点击该数据库,在“新建”中,选择“要素数据集”,在弹出的“新建要素数据集”向导框中依次输入名称、地图坐标系、高程系、坐标容差,完成要素数据集的建立。
③向数据集中添加要素。
右键点击新建的数据集地理要素,在“新建”中选择“要素类”,在弹出的“新建要素类”向导框中依次输入文件名、别名、要素类型、数据库存储配置、表结构定义。
④、按照③中的步骤依次添加标记、河流、湖泊、等高线、独立地物、道路要素,完成数据集的建立。
(3)数据库属性设置
同时在ArcMap的左侧“内容列表框”中更改数据框名称、设置数据库属性、包括坐标系、地图定位、显示范围等,该处的坐标系与数据集坐标系和扫描图坐标系一致。
(4)地理配准
将扫描的背景图像添加到数据库,并鼠标右击该图层,在弹出的数据框中选择“缩放至图层”,在右侧的地图窗口将出现背景图像,利用放大、平移工具将视图定位到需要矢量化的区域(3422,18600)-(3424,18602)。
接着对地图进行配准工作:
①在ArcMap中添加地理配准工具。
②选择公里网格的交点,在图中选择需要矢量化的的
区域的四个角度作为控制点。
在“地理配准”工具栏中点击“添加控制点”按钮,使用该工具。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