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雪白的墙》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 《雪白的墙》(经典课件)

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 《雪白的墙》(经典课件)

朦胧诗
朦胧诗,指以舒婷、顾城等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为代表的具有探索性 的新诗潮。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 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 变革。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 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例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 寻求光明”(顾城《一代人》)。顾城笔下一代人的形象,正是这一代青年 最真实的象征。因而,在他们丰富而又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中,既有置身 于那个时代的惊悸、恐怖、苦闷、激愤,又有心灵的痛苦、迷茫、空虚、失 落,同时也有在反思过程中所孕育的新的希望和理想。于是他们一改传统直 白浅露的抒情模式,而大量采用象征、隐喻、反讽、变形、通感、暗示等艺 术手法,使之呈现出一种隐约朦胧,含混甚至歧义的诗意氛围,因此人们便 把这类诗称作“朦胧诗”甚至贬称为“古怪诗”。
孩子的梦: 象征光明和希望
“雪白的墙”和“肮脏的墙”真正的内涵 是什么?
文明与野蛮 理智与蒙昧
诗人的情感
诗歌的结尾为什么变了调子?(严肃、庄重、犹如誓言)
蒙昧的心觉醒,无知的少年获得了清明的理性, 一种新的成熟意识已向自己的过去诀别。
内心是痛苦的,但对未来 有一种浪漫的憧憬
总结:如何鉴赏诗歌
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 2、找到诗歌中出现的意象 3、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4、总结诗人的情感
问题:诗歌中出现的一系列的意 象,我们能不能看出这首诗歌的 表现手法?
象征
诗歌的表现手法
象征
洁白的墙: 纯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
粗鲁的字: 人民心灵所遭受的毒害
蜡笔:
本是可以画出美丽图画的工具,但在这里 却变成了制造黑暗和污浊的帮凶

人教版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雪白的墙 (共45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雪白的墙 (共45张PPT)
18 、每当我们在做人与处世中有了疏忽和遗漏时,请不要灰心和失望,关键是要记住:走错一步不算什么,路还很长呢,别忘了,还有下一 步呢! 2 、成功如同谷仓内的金表,早已存在于我们周围,散布于人生的每个角落,只要执著地去寻找,就一定能找到。所以会飞,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很轻… 15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12 、俗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在现代激烈竞争社会,铁饭碗不复存在,一个人很少可能在同一个单位终其一生。所以多交一些朋友很 有必要。
14 、人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心理。因为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浅尝辄止或半途而废,就学不到高深的技艺。 5 、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12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 16 、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定要学会自己拯救自己,这样才能在逆境中奋勇前行。 10 、庸人的缺点就在于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容易失去理智,而成功者则善于把握这个尺度,谨慎处事。 3 、尊严来自实力,实力来自拼搏! 1 、成功的人,都有浩然气概,他们都是大胆的勇敢的,他们的字典上,是没有“惧怕”两个字的。 6 、凭借财大气粗来改变自己在公众中的丑陋形象是不明智的,一切的成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并不是靠攀高结贵。 5 、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只是短暂的欢愉;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功。 20 、工作是一场赛跑,中途没有停歇,过程异常艰苦,需要毅力坚持,才能取得成绩,为了年终红包,望君努力工作。 11 、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你要无怨无悔地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想要怎样才能充实地走完这段历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碌碌 无为,虚度韶华?还是踏踏实实,拼搏奋斗?这取决于自己。要想成就理想,需要做到不唯众,不唯上。不在意普通的路上是否比别人走得更 快,而是又在无人行走的荒野上行走的勇气,这样才能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情境。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雪白的墙》何芳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雪白的墙》何芳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雪白的墙》教学设计辉县市高级中学何芳 2018年6月28日 | 1 《雪白的墙》教学设计辉县市高级中学何芳【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和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2、分析意象:朗读诗歌,通过诵读和品味让学生通过“墙”这一意象理解诗人的沉痛经验与情感 3、鉴赏诗歌口语化叙述式的语言。

【学习重点】分析意象:朗读诗歌,通过诵读和品味让学生通过“墙”这一意象理解诗人的沉痛经验与情感。

【学习难点】鉴赏诗歌口语化叙述式的语言。

【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法 2、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一说到诗歌,你脑海里首先就想到的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些传统的经典古诗。

我们来看一首我们熟悉的诗歌,《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我来找同学来说一下,鉴赏这首诗歌的方法是什么? | 2 一是知人论世二是分析意象。

其实啊,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也出现了新的诗歌,这些诗歌被称为现代诗歌。

我们这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选修就选了很多现代诗歌让我们欣赏品味。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当代诗人梁小斌的《雪白的墙》。

那关于现代诗歌,你了解多少?二、现代诗歌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

用白话写作,打破旧体诗格格律形式束缚。

20、30年代主要新诗:尝试中的新诗,代表作是胡适的《尝试集》,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湖畔诗人开创了情诗的先河。

新月派诗人,早期象征派诗歌。

50、60年代,新民歌运动。

70年代末80年代新时期诗歌,主要有朦胧诗派,第三代诗人(新生代诗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梁小斌的雪白的墙就是80年代朦胧诗作。

三、初读诗歌,明了感情基调 1.听读诗歌《雪白的墙》通过朗读,你来说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伤感 2.为什么会有伤感的感情基调呢?诗歌鉴赏方法之一:知人论世四、知人论世鉴赏诗歌 1.关于诗人。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雪白的墙》张利华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雪白的墙》张利华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雪白的墙》教学设计陕西省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张利华一、教学目标 1、熟读体会作者感情 2、了解作者基本情况 3、了解写作背景 4、掌握象征手法的作用二、教学重点 1、象征手法 2、本诗主题三、教学难点通过掌握意象掌握主题四、教学过程(一)、导语德国二战时期的柏林墙,墙隔断了一家人的联系,隔断了一个国家。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名作《墙》。

当代诗人梁小斌在他的现代诗《雪白的墙》一诗中给我们展现了关于墙的不同的解读。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首诗。

(二)、作者情况梁小斌(1954---)朦胧诗派代表人物。

曾从事过多种基层工作。

1972年开始诗歌创作,他的诗《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被列为新时期朦胧诗代表诗作。

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05年梁小斌被为年度推荐诗人. (三)、介绍现代诗阅读方法 1 、初步感知 2 、找意象 3 、探求深层意蕴(四)、初步感知 1 、初读读准字音(请学生范读,老师纠正。

) 2 、再读说出感受(学生讨论并说出感受)(五)、寻找意象诗中反复出现哪个意象?请同学们圈画出来?明确:墙(雪白的墙,洁白的墙及墙共出现八次之多。

)(六)、讨论 1 、为什么不断突出“雪白”和“洁白”?明确:和受污染的墙进行对比,突出作者的愿望,引发对墙的思考。

2 、墙一直都很洁白吗?诗中哪些地方写到墙被弄脏了?明确:不是。

第四节写到墙被污染了,“肮脏”“写满粗暴的字”“辱骂”的语言。

3 、墙脏了之后哪些人受到了伤害?明确:第四节,妈妈“哭过”,爸爸“永远的不在了”。

| 4 、为什么墙脏了父母受到伤害了?墙上都写了什么?墙和父母之间有什么关系?(结合巴金《小狗包弟》分析)明确:结合高一必修《小狗包弟》,通过分析包弟的悲惨命运看文革对人的戕害。

文革对父母,对一代人造成的伤害。

(插入本文背景介绍:大字报的盛行,始于1957年那场后来被称为”严重扩大化”的反右派运动。

早出现大字报的高校是北京大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雪白的墙 (共45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雪白的墙 (共45张PPT)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将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最常见的勇气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和正直,能够抵制诱惑,敢于讲真话,表现自己真实的一面,而不要虚伪造作。 不求做的最好,但求做的更好。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希望,只有和勤奋作伴,才能如虎添翼。 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人越是高兴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不要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么就改变自己的心态。 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的成功。 早晨给自己一个微笑,种下一天旳阳光。 谁不向前看,谁就会面临许多困难。 很多时候,感情往往能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淡;友情往往能经得起平淡,却经不起风雨。 不要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么就改变自己的心态。 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性。 拼尽全力,逼自己优秀一把,青春已所剩不多。 冰冻三尺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 那一串记忆的珍珠雪白的墙课件3【VIP专享】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 那一串记忆的珍珠雪白的墙课件3【VIP专享】

用儿童的视角反映对文革的反思有什 么好处?
• 强烈的“伤痕意识”在该诗中有着具 体而明确的表现。诗中的“我”怀着童 心向妈妈述说了他所看见的粉刷一新的 雪白的长长围墙,然后“我”面对此情 此景,脑海中浮现对过往的回忆并对未 来寄予美好的祝愿。诗人着眼于一点, 思路纵横,在形式上又毫无雕琢之感, 语言运用上没有押韵,全以一个儿童的 口语道出,读起来亲切和谐,平易自然 ,与诗所表现的儿童情绪相吻合。全诗 以有机的整体创造了亲切感人的艺术境 界。
反复朗读诗歌,想一想,有些相同的词句,是否 应该读出不同来?
• 【明确】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妈妈,我
看见了雪白的墙”除了可以用不用语气读
,其每一句的侧重点都不一样:第一句,
侧重“我”,是“我”早晨去买蜡笔,是
“我”看见了雪白的墙,刷墙的叔叔是对
“我”微笑,强调了小孩那种急于向妈妈
分享发现的快乐与自豪感;第二句侧重“
那一串珍珠 雪白的墙 ★梁小斌★
雪白的墙
梁小斌
作者
走近作者
梁小斌,1954年生于合肥,山东荣成 人。1972年毕业于合肥市第32中学。同年 开始创作诗歌。1976年参加工作,先后为 合肥制药厂工人、秘书,安徽人民广播电 台文艺部编辑,《婚育》杂志编辑部主任 。1979年经诗人公刘介绍到北京参加诗刊 社举办的首届“青春诗会”。
两首诗的表现手法、视角有何不同 ?
不同之二:《这》以亲历者的口吻, 将读者带到离别的第一现场,使诗歌 有一种直接的冲击力、感染力; 《雪》以孩子的视角和口吻,倾诉内 心的新奇感受,读来质朴自然却耐人 寻味。
有人说这首诗是象征主义的诗, 你同意吗?

诗歌直接映射了文革那个年代和那个时代人 们的心理。全诗看似写墙,而事实上句句 都是诗人对于渴望幸福,逃离痛苦发自内 心的真实情感的表露。 之所以说这是一首象征主义的诗歌,关键 点是要知道作者笔下的墙与作者在当时社 会生活中所见的墙的同异。同:二者都是 墙。异:后者仅仅是一堵普通的墙,前者 却是文革时期写大字报,使“爸爸不在了 ”的墙。以后者写前者,这是一种象征。

〖2021年整理〗《雪白的墙》赏析1

〖2021年整理〗《雪白的墙》赏析1

《雪白的墙》赏析《雪白的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诗。

“雪白的墙”这一意象如同某类情感经验的网结点,连结了纷繁复杂的情感经验现象:失而复得的希望,纯洁美好的理想,充满友爱和温暖的人与人的关系……融进了丰富具体的内容。

直观和记忆,现实与梦魇,理性与感性……这一切,都凝聚在“雪白的墙”这一意象的感性概括中,通过音乐式的复沓结构,给你一种富有时代特色却又摆脱时空局限的感觉。

诗篇开始于洁白的美的复归的惊喜,展示出一种心灵的“眼睛”所看到的幻景,仿佛是美好梦境后的回味和诉说,“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这简洁而又充满柔情的诗句,传达出对久已失落的某种美好事物重现在面前的欣喜。

不过,这决不是一种单纯的喜悦之情。

肮脏的颜色可以被刷白,但是记忆呢?“雪白的墙”不能不引起抒情主人公对自己所经历过的生活、遭遇的痛苦的缅怀、忏悔和深省:“这上面曾经那么肮脏/写有很多粗暴的字。

/妈妈,你也哭过,/都为那些辱骂的缘故,/爸爸不在了,/永远地不在了。

”没有亲身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们,也许不能理解,大街小巷“那么肮脏”“写有很多粗暴的字”的墙壁,与国家和千百万个小家庭的悲剧有什么关系?因此,你或许无法在最深刻的意义上来谈论“雪白的墙”与“肮脏的墙”之间的戏剧性变化意味着什么,你也许不像诗的抒情主人公那样为自己曾经的幼稚、天真、轻信和盲从悔恨终生。

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人们了悟“肮脏”“粗暴”所象征的真正内涵。

“雪白的墙”和“肮脏的墙”分别象征了文明与野蛮,理智与蒙昧。

诗人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一点,因此诗的结尾已不是起始时的那种喜悦的调子了,它变得严肃、庄重,犹如誓言一般:“永远地不会在这墙上乱画/不会的/像妈妈一样温和的晴空啊/你听到了吗?”这时,蒙昧的心灵觉醒了,无知的少年获得了清明的理性,一种新的成熟意识已向自己的过去诀别。

这首诗的特点是以惊人的单纯表现了惊人的丰富。

诗人选择了十年动乱中人们感受最强烈的“墙”这一物象作为抒发自己沉痛的经验与情感的题材,摒弃一切直接事实的陈述,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雪白的墙》诗歌鉴赏
正像《春天的故事》那首歌里所唱到的,"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春风涤荡了神州大地层层的阴霾。

但人们不会忘记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神州大地变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不会忘记那个让人心灵阻隔的年代,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怀疑和猜测;不会忘记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人们的心灵被涂抹的肮脏不堪,整个社会充满了污浊、暗淡。

诗人梁小斌写于1980年《雪白的墙》是对经历十年浩劫人们心灵的一次真切呼唤。

文革之后,人们从劫后余生的创痛中复苏,开始憧憬美好的生活,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作者从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他看到一个工人在粉刷那个曾经脏乱不堪的围墙,虽然他工作很吃力,但面带微笑,因为它遮盖了那些污言秽语。

那个曾经在梦中出现的洁白的墙如今就出现的眼前,它比牛奶还要洁白。

我要去告诉所有的小朋友不要再在上面涂抹,永远让它洁白。

这是发自儿童内心的呼唤,发自心灵深处的爱。

作者以通晓明白的语言,深邃的象征,去唤醒人们的曾经麻木的心灵。

生活中人们易于忽略一些小的事情,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笑,然而正是这些易于被人们忽略的事情往往能够唤起人们的真爱。

对于诗歌创作,梁小斌认为,"意义重大不是由所谓重大政治事件来表现的。

一块蓝手绢从晒台上落下,同样也是意义重大的。

"因此,他在艺术实践中致力于从日常生活撷取平凡的意象,以表现某种深刻的寓意。

本诗中,作者选择了"洁白的墙"这个尺方之地,显现了神州大地的全貌,以小见大,避免了大而空洞的说教。

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这个深刻的主题。

"洁白的墙"象征了纯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

"粗鲁的字"象征了对人们心灵所遭受的毒害。

"蜡笔"本来是可以画出美丽图画的工具,但在这里却变成了制造黑暗和污浊的帮凶。

"工人"象征了和诗人一样心怀天下,以真诚和爱心去关爱他人,去唤醒他人的拯救者。

孩子的"梦"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

"作为主旋律在全诗中先后出现了三次,其中在诗歌的开头和结尾各一次,这样的结构不但使全诗首尾呼应,气势连贯,而且达到了一咏三叹的艺术效果,加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诗意在反复的咏叹中,达到了高潮。

诗作中借用儿童的眼睛抒发了诗人的主观感觉世界,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新鲜独特的象征的选择,使诗作亦真亦幻,让人们有一种朦胧感,这些和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朦胧诗的创作主张不谋而合,所以本诗也可以列入朦胧诗的研究范畴。

此篇和作者的另一篇诗作《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在写作风格、视角选择和意义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精心校对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