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合集下载

带你了解什么是临床微生物检验

带你了解什么是临床微生物检验

带你了解什么是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也被称作诊断微生物学,它属于医学微生物学的范畴,重点是对感染性疾病能够快速、准确地检验出病原体的策略与方法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并对进一步合理用药和防止感染继续扩散进行指导的学科。

今天,我们将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1什么是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是对人体的各种物质进行微生物检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整个检验过程包括病人样品的采集、运送、处理,样品中致病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出具检验报告。

2临床微生物检验的项目微生物室检验是医学检验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用于检测人体内的微生物感染情况。

微生物室检验的项目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病毒检测、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等。

细菌培养是微生物室检验中最常见的项目之一。

通过对患者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细菌,并且可以确定细菌的种类。

细菌培养的方法包括血液培养、尿液培养、脑脊液培养等。

在细菌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3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目的:可靠的微生物检验结果,可以对临床的诊断治疗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临床科学用药和成功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是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监测医院感染最重要的一步。

4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要求:临床微生物检测要求快速准确地出具检测报告;化验员应具备较好的微生物学基础,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并培养良好的无菌观。

在检测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并接受质量监督检查。

同时要高度重视实验室的消毒和灭菌。

诊断试验的选择原则:选择有鉴别价值的试验来鉴别两种细菌,必须选择一项两种菌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试验,也就是一种菌表现出阳性,一种菌表现出阴性,该试验才有鉴别价值。

否则,就没有鉴别价值。

(1)鉴定一种细菌可能有多种特异的方法,但没有必要逐一进行试验,只选择其中一种或两种达到目的即可,多选无意义。

(2)选择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出鉴定结果
粪便中细菌(肠道粪便菌)鉴定流程图
接种 24h MAC 无色、透明半透明菌落 KIA、MIU 可疑志贺菌 诊断学清 凝集 SS 中心黑色菌落 扁平无色半 透明蜡滴状 蓝绿 色 24h 米泔水样便
TCBS
黄色菌落
革兰染色 G-,鱼群排列的弧菌
疑似霍乱弧菌 疑似副溶血 上机 诊断学清 凝集
可疑沙门菌
涂片 固定 初染 经火焰固定
目的:1、杀死细菌;2、使菌体与玻片粘附 牢固;3、菌体蛋 白变性,易于着色。
使各成分着色
石碳酸复红溶液, 5min,水洗甩干
酸性酒精溶液, 2min,水洗甩干 亚甲基蓝溶液, 30s,水洗甩干
脱色
使各成分脱色,抗酸杆菌不易脱色
复染
镜检
复染各成分成蓝色
蓝色背景下,染成红色细长或略带弯曲的杆菌,并有分支趋向。
涂片 目的:1、杀死细菌;2、使菌体与玻片粘附牢 固;3、菌体蛋 白变性,易于着色。 使细菌各成分着色 其作用是增强染料与细菌的亲和力,更好地 加强染料与细胞的结合。 帮助染料从被染色的细胞中脱色。利用细菌对染料脱色 的难易程度不同,而将细菌加以区分。革兰阳性细菌不 易被脱色剂脱色,而革兰阴性细菌则易被脱色。 目的是使脱色的细菌重新染上另一种颜色,以便与未脱 色菌进行比较。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干粉培养基 1.5ml超纯水 充分溶解 阴性孔加50ul 棉拭子于培养 瓶中搅动数次
石蜡油液封
每空吸取50ul
混匀
取出棉拭子, 弃去
置35-37℃温箱孵育24小时
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
• 检验原理:用抗衣原体脂多糖 单克隆抗体和羊抗鼠IgG多克隆 抗体分别固定于固相硝酸纤维 素膜,并和胶体金标记的另一 抗衣原体脂多糖单克隆抗体及 其他试剂和原料制成,应用胶 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采用双抗 体夹心的形式建立的衣原体检 测方法,用于女性宫颈和男性 尿道中沙眼衣原体抗原的检测。 结果判读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参考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参考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01群霍乱弧菌的生物型包括(2011年初级士)A、古典生物型和小川型B、Eltor生物型和小川型C、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D、稻叶型和小川型E、彦岛型和小川型正确答案:C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成分为(2016/2017年初级师)A、肽聚糖B、磷壁酸C、几丁质D、胆固醇E、脂多糖正确答案:B3.患者男,25岁。

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明显增加,脓血便。

便培养SS琼脂上分离出透明菌落。

生化鉴定初筛结果:KIA培养基K/A,产酸不产气,H2S(-),MIU试验结果为(3-)。

该病原菌可能是(2016年初级师)(2020初级士)A、伤寒沙门菌B、痢疾志贺菌C、普通变形杆菌D、大肠埃希菌E、奇异变形杆菌正确答案:B4.患者男,18岁。

进食炒饭3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

其呕吐物中培养出蜡样芽孢杆菌。

有关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2014年初级士)A、主要见于革兰阴性杆菌B、不同种类细菌的芽孢位置、大小相同C、属于细菌的基本结构D、是某些疾病的潜在传染源E、对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弱正确答案:D5.下列不能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是(2014年初级师)A、大肠埃希菌B、链球菌C、伤寒沙门菌D、破伤风梭菌E、脑膜炎奈瑟菌正确答案:D6.关于革兰染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013年初级师)A、是最经典、最常用的染色方法B、对血液标本在培养前要常规进行革兰染色、镜检细菌C、属于复染色法D、可对病原菌进行初步鉴定E、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正确答案:B7.下列哪种抗生素不受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水解作用的影响(2011年中级师)A、哌拉西林B、头孢西丁C、氨曲南D、头孢唑林E、头孢噻肟正确答案:B8.产气荚膜梭菌在厌氧血平板上呈现双层溶血环,产生此现象的毒素是(2013年初级士)A、α毒素和β毒素B、β毒素和γ毒素C、α毒素和δ毒素D、α毒素和γ毒素E、α毒素和θ毒素正确答案:E9.患者男,40岁。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

4.用镊子将E-TEST试条的抗菌药物的一面贴向琼脂表 4.用镊子将E TEST试条的抗菌药物的一面贴向琼脂表 面,有刻度的一面向外,直径140mm的平板可放置 面,有刻度的一面向外,直径140mm的平板可放置 6条,9mm平板只能放置1~2试条 。 条,9mm平板只能放置1 5.孵育,置平板于35℃孵育16~24h。 5.孵育,置平板于35℃孵育16~24h。
第四章 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徐元宏
常用方法:
纸片扩散法 微量液体稀释法 E-TEST法 TEST法
原理:
纸片扩散法(Kirby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 Bauer法)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 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 脂中水分溶解后不断向纸片周围扩散形成递减 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 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圈 即为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 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5.制备0.5麦氏比浊管,然后1:200稀释,使之最终 5.制备0.5麦氏比浊管,然后1:200稀释,使之最终 浓度10 CFU/ml。 浓度105 CFU/ml。
6.用微量加样器接种100μl 6.用微量加样器接种100μl 到96孔中,盖上盖板。 96孔中,盖上盖板。 同时作阳性、阴性对照。
6.根据选择的菌株挑选相应的抗菌纸片。 6.根据选择的菌株挑选相应的抗菌纸片。
肠杆菌科: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肠杆菌科: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噻肟、环丙沙星、亚胺培 南、氨曲南、庆大霉素; 铜绿假单胞菌: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哌拉西林、 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 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 葡萄球菌属:头孢西丁、青霉素、红霉素、万古霉 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 ;

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检验

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检验
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
主要内容
➢ 1.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检验
一、血、骨髓、静脉导管标本 二、痰及下呼吸道标本 三、尿液标本 四、大便标本 五、生殖道系统标本
六、化脓和创伤标本 七、穿刺液标本 八、眼、耳、鼻、咽拭子标本 九、组织标本
一、血、骨髓、静脉导管标 本
(一)血培养检测采血指征 临床上疑为败血症、脓毒血症或其他血液感染的 患者
无菌生长,需要进行末次接种。
双相培养瓶
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标本培养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最常见的为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与导管种 类、导管相关医疗操作的频率、患者病情等因素有关。
短期留置的血管内导管,皮肤定值菌通过皮下隧道移植到导管尖端, 随后引发感染;
长期留置的血管内导管,导管头被细菌污染,导管腔发生细菌定植, 引发感染;
三、 尿培养标本
尿路感染是指尿道内有大量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尿路 炎症。尿路感染并非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种临 床综合征。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如肾盂 肾炎)及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男性还可出现前 列腺感染,不同部位同时感染也很常见。尿路感染是 人类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好发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10。
2.延迟送检或待处理标本应置于4 ℃冰箱保存(疑似肺炎 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苛养菌的例外),但应在24小时 内处理;
3.对可疑烈性呼吸道传染病(SARS、炭疽、鼠疫等)的 标本,必须全过程注意生物安全;
4.经口腔部污染的标本均不可以做厌氧菌培养。
痰标本的处理
一.痰标本的革兰染色涂片检测:
其目的是判定标本是否适合做细菌培养,并初步判定有否病原菌, 病原菌的数量级类别,有助于初步报告、培养基选择和培养结果 的判定。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引言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一种通过检测和分析患者体内微生物的存在和活动水平来帮助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方法。

微生物学检验可以确定感染的原因和类型,并确定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概念、常见的检验方法和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概念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通过收集患者样本(如血液、尿液、血液培养物等)并对其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来确定感染病原体的方法。

它涉及一系列实验室操作和技术,包括细菌培养、抗生素敏感性测试、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确认感染病原体的存在、确定其感染类型(细菌、真菌、病毒等)以及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常见方法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它涉及将患者样本置于培养基中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可以支持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生长,如常见的血液琼脂培养基可用于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的时间可以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具体取决于患者样本中微生物的增殖速度和种类。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是一种用于确定感染病原体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和抵抗性的方法。

常见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以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和抵抗性的产生。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检测微生物的核酸(如DNA或RNA)来快速鉴定微生物的存在和类型。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PCR (聚合酶链反应)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微生物。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应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确定感染的病原体,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并监测治疗的疗效。

以下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不同感染疾病中的应用示例:细菌感染在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可以帮助确定感染的菌种、菌株的数量和敏感性,从而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什么是临床微生物检验

什么是临床微生物检验

什么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医院微生物学是人类与病原斗争中建立并发展的一门科学,经过长期发展,临床微生物检验学科在我国医学的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已成为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交叉融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承担着提供快速准确病原学诊断、揭示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参与医院院感防控等多方面的任务。

目前很多人对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了解不足,那么究竟什么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呢?本文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1.什么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是一门研究微小生物的科学,临床微生物学也被称作医学微生物学,主要指研究与医学和疾病相关的病原微生物,是一门分支学科,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对象便是病原微生物,其工作任务包括:(1)对临床标本进行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满足临床对感染性等疾病的诊治要求;(2)进行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3)参与医院的感染监测、控制和管理工作,负责定期向临床发布耐药监测;(4)密切结合临床,对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为临床提供全面的咨询和服务。

1.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主要内容病原学诊断。

纵观人类疾病史,其中一大部分便是人类和病原微生物的斗争史,抗生素的研发和使用,为人类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但是病原微生物的类型不断增加,且随着抗生素滥用现象严重,微生物耐药性不断提高,因此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也面临全新的挑战,为了快速且准确鉴定病原微生物,临床微生物检验应满足下述要求:(1)定性、定量、定位与临床的充分结合。

检验人员对细菌进行鉴定时,应结合不同来源的临床标本合理选择检验方法,明确鉴定程序及培养基进行鉴定,结合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情况,对细菌类型、性质进行判定,如致病菌、条件致病菌以及非致病菌。

针对源于人体的有菌部位标本,检出细菌的意义应参照微生物数量。

针对人体无菌部位的标本,分离出细菌无论多少均具有意义。

对微生物进行鉴定时,应充分结合患者病情,观察是否符合病情。

临床诊断学微生物学检查的方法

临床诊断学微生物学检查的方法

临床诊断学微生物学检查的方法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立即进行微生物学检验。

主要包括直接镜检、检测特异性抗原或病原体成分、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体外药敏试验(一)直接镜检标本经涂片染色或制备湿片镜检,有些标本如尿液、脑脊液等经过离心浓缩后镜检出其初步结果对有些病人标本有诊断参考价值。

直接镜检对于确定进一步检出步骤及鉴定方法也很有帮助。

另外,直接镜检还可评价标本是否符合检验要求。

(二)快速诊断快速检测病原体成分主要是指特异性抗原和核酸检测。

特异性抗原检测包括免疫荧光技术、胶乳凝集试验、酶免疫技术、对流免疫电泳、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等。

核酸检测包括核酸探针杂交、PCF技术。

其他快速检测法还有气-液相色谱法、化学发光、生物发光测定法和基因或蛋白微型阵列芯片技术等。

(三)直接药敏试验直接药敏试验即在分离培养病原体的同时,直接将临床标本接种于平板,用抗生素纸片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在18〜24h内可获得结果。

但因其在试验时接种量难以标准化,且对混有杂菌和混合感染的标本不易明确其结果,故分离出纯培养物后应再作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四)常规检验1.分离培养:通常由正常无菌部位采取的标本接种血平板,置于空气或含5%〜10 % CO2的气缸中培养,大部分细菌可于24〜48h生长良好。

若原始培养为阴性,但据镜检结果和临床信息提示可能有病原菌存在,则应再采集大量标本,离心浓缩或溶解离心法处理,取沉淀接种营养丰富的需氧或厌氧培养基来培养。

对于存在正常菌群部位采集的标本,分离时应采用选择培养基以利于病原菌生长,也可加某些抗生素抑制污染菌的生长。

对于某些感染标本中发现的细菌,如尿路感染的尿液中检出大肠埃希菌,可能是病原菌,也可能是污染菌或正常菌群,其临床意义的确定有赖于定量培养法。

即取一定量的标本如液体标本用液体培养基作一系列稀释;组织标本称量后制成悬液,并稀释成l0-1,10-2,10-3等,分别取0.1ml涂布于血琼脂平板或倾注培养,35 C 24h后计算每克标本所含细菌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确保高压效果的可靠性。

【适用范围】蒸气式高压锅。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操作方法】1.将水加到高压锅内至其刻度线,将欲灭菌物品放入锅内,关闭锅门,拧紧螺丝并确认已经封闭。

2.打开排气阀。

3.打开蒸汽开关,向锅内输入蒸汽或接通电源,使产生蒸汽。

4.观察排气阀的排气情况,待排出的气体由冷气变为蒸汽,压力表达到0.05mPa 时,关闭排气阀。

5.观察压力表,当压力升至0.15mPa时,开始计时。

6.压力达0.15mPa后,可调节进气阀,减少进气量,维持压力并使其稳定在0.15mPa。

电加热时,可切断电源,维持压力持续15分钟,至多不超过30分钟,否则营养物质破坏。

7.关闭进气阀门或切断电源,让锅内物品自然冷却,不可马上打开排气阀,以免发生意外。

8.待锅内压力降为零时,可打开锅盖,取出物品。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日期 06年06月06日确保培养箱温度恒定。

【适用范围】各种类型隔水式、温度设定为27℃、35℃、42℃、56℃培养箱。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操作方法】1.培养箱应放置于水平地面(或坚固的水平台),电源电压须匹配。

2.从注水口先将隔水箱内的水注满到浮标要求的位置。

3.将温度调节旋扭调至所需温度,然后将电源开关拨至“开”处。

4.每次使用时应在培养箱顶部插入标准温度计,监测实际温度。

5.培养箱工作温度波动范围应控制在±10C以内。

6.培养箱正面贴有温度记录表,记录每天上班和下班时温度,如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指示该温度的刻度应划上红圈,并把修正温度记录下来。

7.培养箱内外应保持清洁。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日期 06年06月06日保证培养基的质量。

【适用范围】使用成品培养基干粉制备各种分离培养基。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1.在玻璃容器中加入所需蒸馏水的二分之一量,然后放入一定量培养基干粉,补足水量,轻轻搅拌以促进溶解。

2.校正pH:高压灭菌前可用pH计或精密pH试纸校正培养基的pH。

3.分装:液体培养基一般在灭菌前分装,分装时应注意每管的分装量不应高于试管的2/3。

琼脂平板是在培养基高压灭菌后冷至50-600C时再倾注平板。

4.质量检查[1] 无菌试验:将制好的培养基在350C孵育过夜,判定是否灭菌合格。

[2] 效果检验:按不同的培养要求,接种相应的菌种,观察细菌的发育、菌落形态、色素、溶血等特征,判断培养基是否符合要求。

5.保存:液体培养基及琼脂平板须在40C保存,一般不超过7天,如用塑料袋密封至多保存2周。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日期 06年06月06日确保染色结果清晰可靠。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试剂】1.结晶紫溶液A液:结晶紫 2g95%乙醇 20mlΒ液:草酸铵 0.8g蒸馏水 80ml使用前24小时将A液Β液混合后,过虑后装入试剂瓶内备用。

2.碘液碘 1g碘化钾 2g蒸馏水 300ml3.脱色液:95%乙醇4.复染液储存液:沙黄 2.5g95%乙醇 100ml应用液:储存液 10ml蒸馏水 90ml【方法】1.待检标本用无菌生理盐水涂片,经自然干燥或火焰固定。

2.加结晶紫液染1分钟,清水冲去染液。

3.加碘液染1分钟,清水冲去染液。

4.加95%乙醇脱色液,不时摇动约10-30分钟,至紫色已脱落为至,水冲洗。

5.加复染液(伊红),染30分钟,水冲洗。

6.待涂片自然干燥后,油镜镜检。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日期 06年06月06日确保染色结果清晰可靠。

【方法】(一)碱性复红染色法【试剂】1、萋纳石炭酸复红溶液碱性复红乙醇饱和溶液 10ml5%石炭酸溶液 90ml2、脱色剂浓盐酸 3ml95%乙醇 97ml3、复染液(吕弗勒美蓝液)美蓝乙醇饱和溶液 30ml10%氢氧化钾 0.1ml蒸馏水 100ml【染色步骤】1、涂片经自然干燥或火焰固定后,加石炭酸复红溶液,徐徐加热至有蒸汽出现,切不可沸腾。

染5分钟(若染色奴卡菌需要加长时间),水洗。

2、加脱色剂,不时摇动坡片至无红色脱落为至,水洗。

3、加复染液,染0.5-1分钟。

4、干后镜检。

分枝杆菌呈红色,背景为蓝色。

注:奴卡菌、放线菌标本染色时,脱色剂改用2%硫酸水溶液。

(二)金胺O-罗丹明Β染色法【染剂】1、罗丹明Β液:罗丹明Β 0.1g加蒸馏水100ml;2、0.1%金胺O液:金胺O 0.1g加蒸馏水95ml,再加入纯石炭酸5ml,混匀。

3、3%盐酸酒精。

4、稀释美蓝液:吕弗勒美蓝液10ml,加蒸馏水90ml,混匀。

【方法】1、涂片固定后加第1液30-90分钟。

2、弃去第1液后加第2液染15分钟。

3、用第3液脱色1-2分钟,水洗。

4、滴加第4液染30分钟,水洗,待干,荧光镜检。

【结果】抗酸菌在暗背景中呈现金黄色荧光。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日期 06年06月06日指导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1.选择一适当的静脉穿刺处,先以70%酒精擦拭。

2.再用棉签沾取2%碘酊涂于欲作静脉穿刺处,让其干后再用70%酒精擦拭。

3.全部手续再作一此(如必要)4.用一支无菌的21号针头与10ml针筒抽空(成人约抽取10ml血液,小孩约抽取1-5ml)。

5.血液抽出后,立即注入血液培养瓶,马上充分混匀后,再送入检验。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日期 06年06月06日保证血(骨髓)培养结果的正确性。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实验条件】培养箱或厌氧培养箱(或厌氧罐)或全自动血培养仪。

【操作程序】(一)标本采集严格无菌技术取血液10ml(儿童血液1-5ml)、骨髓0.5-1 ml注入血培养瓶后立即送实验室,注入厌氧瓶时要注意勿将注射器内的空气注入瓶内,培养瓶在送试验室前,不可放冰箱暂存。

(二)培养1.实验室接到血培养瓶后,放350C孵育。

2.经过12-18小时,350C孵育后,在血平板或巧克力平板上盲传一次。

3.盲传后继续孵育,每日早晨观察有无细菌生长,直至第7天。

4.无细菌生长表现的培养瓶,在观察的7天中,最少应做2次盲目传种。

5.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时,待其仪器报警,涂片、接种;若仪器未报警,5天后盲种,仍为阴性,才能报告。

(三)分离鉴定1.盲传阳性或肉眼可见生长现象,直接涂片做革兰染色,所见结果应及时报告临床医师。

2.根据涂片结果,如为一种细菌生长,则直接以增菌液做鉴定实验;如有两种或多种细菌同时生长,则必须经过分离培养,以获得纯菌种后做鉴定。

3.细菌鉴定要做到种的鉴定。

(四)药敏实验1.根据涂片结果,直接以培养瓶内的增菌液做直接药物敏感性测试,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得出初步结果,供临床医师作为治疗的参考。

2.标本经平板分离纯培养后,做标准化药敏实验正式报告给临床。

【结果的判断】1.疑有细菌生长者,经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后,电话通知主管医师。

2.任何时候平板上长出单个菌落,应立即完成鉴定就及标准化药敏实验,并发出报告,报告形式为“XXX细菌生长”,药敏实验报告形式为“XXX敏感”等。

3.培养3天为阴性的标本,应电话通知临床医师,培养7天仍为阴性者,应报告“经7日培养无细菌生长”。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日期 06*年06月06日保证质量评价的准确可靠。

【目的】保证纸片扩散法药敏结果的可靠性。

【材料】(一)培养基Mueller-Hinton琼脂平板,只适合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霍乱弧菌;HTM琼脂,只适合嗜血杆菌;GC琼脂+1%特定的生长因子,只适合淋病奈瑟菌;Mueller-Hinton琼脂+5%羊血,只适合链球菌。

(二)药敏纸片抗菌药物纸片直径约为6.0-6.35mm,每片的吸水量约20ml。

(三)质控菌株K-Β法质量控制用菌株常规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四)菌液比浊管接种菌液浓度为1.5x108/ml,相当于0.5的麦氏比浊管。

【方法】1.制备接种菌液:挑选琼脂平板上,形态相同的菌落移种于M-H液体培养基中,置350C温箱中孵育4小时,校正浊度,或用接中环挑取菌落,置浮于生理盐水中振荡混匀后与标准化浊管比浊,调整浊度与比浊管相同。

2.接种平板:用无菌棉签蘸取已制备好的接种好的菌液,在管壁上旋转挤压九次,去掉过多的菌液,涂布整个M-H培养基表面,并将平板旋转60℃,反复几次,最后沿平皿周边绕两圈,保证涂布均匀。

3.贴纸片:待平板上的水分被琼脂完全吸收后(约15分钟),用无菌镊子取纸片贴在琼脂平板表面,并用镊尖轻压一下,使其贴平。

每张纸片间距不少于24mm,纸片中心距平皿边缘不少于15mm。

4.孵育:把贴好药敏纸片的平皿放进350C孵平板,最好单独摆放,不超过2个叠在一起,孵育18-24小时后,读取结果。

5.判定结果:培养后取出平板,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的直径,抑菌环的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然后根据抑菌环直径大小、NCCLS判断细菌的敏感性,并加以记录。

二、稀释试验【目的】1.为了决定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2.为了决定抗生素杀菌能力,或实验两种以上抗生素对细菌的协同作用或对抗作用。

【方法】(一)肉汤稀释试验1.适用情况:[1] 血液培养。

[2] 病人对适当治疗方法无效。

[3] 免疫机能障碍病人[4] 病人经治疗后复发者。

2.培养基的选择:一般细菌用调节好阳离子的M-H肉汤(CAMHB),如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霍乱弧菌;某些挑剔性细菌则根据其生长的营养需要,向M-H肉汤中加入适当的营养物进行实验,如HTM肉汤,只适合嗜血杆菌;CAMHB+2-5%冻融马血,适合肺炎链球菌以及以外的链球菌。

3. 肉汤的连续稀释:[1] 将各种抗微生物药物库存液稀释成200ug/ml或200u/ml。

[2] 取10支无菌试管,写上编号1-10,为一组每种抗生素需一种。

[3] 自第2管至10管各加入无菌肉汤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