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智慧政务顶层设计
电子政务云平台顶层设计方案

电子政务云平台顶层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总体设计 (7)1.1.设计目标 (7)1.2.设计理念 (9)1.3.设计原则 (9)1.4.设计方向 (10)1.5.实现途径 (11)1.5.1.技术路径 (11)1.5.2.市场化运维管理 (11)1.5.3.规范化标准化绩效考核机制 (12)1.5.4.自主建设与服务外包相结合 (12)1.6.服务使用机构设计 (12)第二章需求设计 (34)2.1.已有资源分析及基础设施需求设计 (35)2.1.1.机房资源 (35)2.1.2.计算资源 (37)2.1.3.电子政务传输网络资源 (38)2.1.4.存储资源 (41)2.2.应用支撑资源需求设计 (42)2.3.信息资源需求设计 (43)2.4.业务应用部署需求设计 (45)2.5.安全可靠需求设计 (46)2.6.运维需求设计 (49)第三章系统架构设计 (51)3.1.总体架构 (51)3.2.服务资源架构 (54)3.3.服务管理架构 (55)3.4.服务实施架构 (56)3.5.服务保障架构 (57)3.6.服务安全架构 (58)3.7.系统架构实施设计 (59)第四章基础设施服务设计 (60)4.1.设计思路 (60)4.2.机房资源服务设计 (61)4.2.1.设计思路 (61)4.2.2.机房资源服务设计 (62)4.2.3.机房资源服务实施设计 (64)4.3.计算资源服务设计 (67)4.3.1.设计思路 (67)4.3.2.主机管理服务设计 (68)4.3.3.虚拟机管理服务设计 (69)4.3.4.运行虚拟机服务设计 (70)4.3.5.动态资源调度服务设计 (70)4.3.6.计算资源服务实施设计 (71)4.4.存储服务设计 (72)4.4.1.设计思路 (72)4.4.2.存储资源管理服务设计 (72)4.4.3.存储资源维护服务设计 (74)4.4.4.存储数据管理服务设计 (74)4.4.5.存储服务实施设计 (75)4.5.网络资源服务设计 (76)4.5.1.设计思路 (76)4.5.2.网络资源管理服务设计 (77)4.5.3.网络资源分配服务设计 (77)4.5.4.网络分区隔离服务设计 (78)4.5.5.网络资源服务实施设计 (78)4.6.灾备服务设计 (79)4.6.1.设计思路 (79)4.6.2.灾备服务设计 (80)4.6.3.灾备服务实施设计 (83)第五章支撑软件服务设计 (83)5.1.设计思路 (84)5.2.构件服务管理设计 (85)5.2.1.构件仓库 (85)5.2.2.开发工具 (85)5.2.3.运行环境 (86)5.3.软件服务化封装设计 (86)5.4.应用API接口服务设计 (87)5.5.电子政务预置服务构件设计 (88)5.6.支撑软件服务实施设计 (89)第六章应用功能服务设计 (91)6.1.设计思想 (91)6.2.应用管理功能服务设计 (92)6.3.应用服务业务设计 (92)6.3.1.基础应用功能服务设计 (93)6.3.2.通用应用功能服务设计 (95)6.4.不同业务互通接口服务设计 (108)6.5.移动应用功能服务设计 (108)6.5.1.移动服务框架 (109)6.5.2.移动互联网应用管理功能 (109)6.5.3.网络接入、安全、移动应用支持 (114)6.6.应用功能服务实施设计 (115)第七章信息资源技术服务设计 (116)7.1.设计思路 (116)7.2.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服务设计 (118)7.3.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服务设计 (122)7.4.信息资源质量管理服务设计 (123)7.4.1.数据质量指标管理服务设计 (124)7.4.2.数据质量规则管理服务设计 (124)7.4.3.数据质量检测管理服务设计 (125)7.4.4.数据质量评估服务设计 (125)7.5.信息资源管理服务设计 (126)7.5.1.数据采集技术设计 (126)7.5.2.数据存储技术设计 (128)7.5.3.数据集成技术设计 (129)7.5.4.数据处理技术设计 (131)7.5.5.数据服务技术设计 (133)7.5.6.数据管理目录技术设计 (135)7.5.7.数据交换共享技术设计 (136)7.6.信息资源技术服务实施设计 (137)第八章大数据服务设计 (139)8.1.发展现状 (139)8.2.大数据支撑设计 (140)第九章信息安全服务设计 (144)9.1.设计思路 (144)9.2.信息安全体系设计 (146)9.3.基础环境安全服务设计 (148)9.3.1.网络资源安全设计 (148)9.3.2.主机资源通用安全设计 (156)9.3.3.虚拟主机资源安全设计 (161)9.3.4.终端接入安全设计 (164)9.3.5.物理环境安全设计 (167)9.4.业务和数据支撑安全服务设计 (169)9.4.2.业务部署支撑安全设计 (174)9.5.安全隔离设计 (179)9.5.1.基础环境隔离设计 (179)9.5.2.虚拟主机隔离设计 (180)9.5.3.业务与数据隔离设计 (181)9.6.信息安全等级安全保障设计 (182)9.6.1.网络和主机资源等级安全保障 (182)9.6.2.业务和数据资源等级安全保障 (182)9.7.安全服务设计 (183)9.7.1.网络资源安全服务设计 (183)9.7.2.数据和平台资源安全服务的计 (183)9.8.信息安全服务实施设计 (186)9.8.1.安全服务能力实施过程设计 (186)9.8.2.服务安全保障实施设计 (192)9.9.服务安全运维设计 (194)9.9.1.基本要求 (195)9.9.2.安全运维保障及分工 (195)9.9.3.安全事件管理 (196)9.9.4.安全运维管理 (199)9.9.5.安全审计 (205)9.10.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服务安全管理 (205)9.10.1.安全责任边界和责任划分 (205)9.10.2.风险评估管理 (207)9.10.3.服务能力安全管理 (207)9.10.4.软硬件资源安全管理 (208)9.11.安全测试设计 (211)9.11.1.基础环境安全测试 (211)9.11.2.数据承载安全测试 (222)9.11.3.业务支撑安全测试 (224)第十章应用部署服务设计 (228)10.1.设计思路 (228)10.2.应用功能部署设计 (229)10.2.1.应用快速部署服务设计 (230)10.2.2.应用自主部署服务设计 (230)10.2.3.应用开发部署服务设计 (231)10.3.应用迁移服务设计 (232)10.3.1.整体迁移服务设计 (232)10.3.2.租用物理资源迁移服务设计 (233)10.3.3.租用虚拟资源迁移服务设计 (233)10.3.4.应用改造迁移服务设计 (234)10.4.应用部署服务实施设计 (235)10.4.1.新建业务应用系统部署 (235)10.4.2.已建业务应用系统迁移 (237)第十一章运行保障服务设计 (243)11.1.运行保障服务目标 (244)11.2.运行保障服务机构设计 (245)11.3.运行保障服务流程设计 (247)11.3.1.面向公众的运行服务 (247)11.3.2.面向公务员的运行服务 (252)11.3.3.面向服务使用机构的运行服务 (257)11.4.服务资源运行保障设计 (264)11.4.1.服务行政、管理机构设计 (264)11.4.2.资源监测设计 (270)11.4.3.资源分配设计 (271)11.4.4.资源优化设计 (273)11.4.5.运行安全设计 (274)11.4.6.备份恢复设计 (275)11.4.7.灾备管理设计 (276)11.4.8.应急管理设计 (276)11.4.9.资产管理设计 (278)11.4.10.运行服务支撑系统设计 (278)11.5.运行保障管理制度设计 (280)11.6.运行保障服务评价设计 (280)11.6.1.绩效考核服务设计 (281)11.6.2.服务质量评估设计 (281)11.7.运行保障服务实施设计 (283)第十二章服务实施设计 (285)12.1.设计思路 (285)12.2.服务实施设计 (286)12.2.1.组织保障体系 (286)12.2.2.制度体系 (287)12.2.3.管理机制 (288)12.2.4.技术保障 (290)12.3.服务资源集中管理设计 (290)12.4.服务实施模式设计 (292)附件一: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服务能力测试办法 (295)附件二: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管理办法 (309)第一章总体设计1.1.设计目标结合XX市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设计理念,XX市将创新电子政务发展模式,打破政务各部门自建自维,转变为市信息化服务中心统一建设、统一运维的发展模式,确保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服务的安全、集约和高效,提高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支撑部门业务应用发展,促进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电子政务技术服务能力,实现应用与网络、技术、产业、安全协同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电子政务重复建设、投资浪费、资源利用率低、信息无法共享等问题,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动全市电子政务发展,提升电子政务技术服务能力。
智慧政务顶层设计方案

人,鞭策落后部门改进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与关系
基础设施层: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 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包括云服务、服务器、网络设备等 。
应用支撑层:提供通用的应用支持和服务,如身份认证 、权限管理、工作流引擎、报表引擎等,为业务应用层 提供快速开发和部署的能力。
用户展现层: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入口和操作界面, 包括PC端、移动端等多种访问方式,实现政务服务的 随时随地访问。
03
智慧政务关键技术应 用
云计算技术应用
云计算基础设施
建设高效、安全、可靠的云计算 基础设施,为政府各部门提供统 一的计算、存储、网络等云服务
,实现资源共享和弹性扩展。
云服务平台
打造支持多样化应用的云服务平 台,提供包括政务办公、公共服 务、数据中心等在内的各类云服 务,推动政府业务创新和流程优
智慧政务顶层设计 方案
汇报人: 2023-11-21
目录
• 智慧政务概述 • 智慧政务总体架构设计 • 智慧政务关键技术应用 • 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01
智慧政务概述
智慧政务的定义与背景
定义
智慧政务是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 ,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增 强政府公信力和治理能力的一种 新型政务模式。
数据资源层:负责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为 上层应用提供统一、标准的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系 统、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分析系统等。
业务应用层:针对政务部门的业务需求,开发各类应用 系统,如办公自动化、政务服务、决策支持等。各业务 系统间通过应用支撑层提供的服务进行交互和集成。
各组成部分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和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和交 互,共同构成智慧政务的完整体系。同时,安全保障体 系贯穿于整个架构,确保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新型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

分散、孤 立的数据
9/37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突出“六个一”
6 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 共性基础“一张网” 一个通用功能平台 一个数据体系
让信息时代带来的数据存量转化为产业增量
是数据的总和
——人、物、组织、设施、事件…….
一个高效的运行指挥中心
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
创新经济要靠数据驱动
10/37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突出“六个一”
6
19/37
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理念 二、新型智慧城市体系架构 三、顶层设计的目标 四、顶层设计的内容 五、顶层设计的实施路径
设计目标:构造6+N完整体系
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
N个开放应用:“一张图+”
共性基础“一张网” 一个通用功能平台 一个数据体系
6+N
一个高效的运行指挥中心
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
21/37
新型智慧城市 能力
民生服务能力
城市治理能力
创新经济能力
绿色低碳能力
网络空间安全 能力
民生服务能力
城市治理能力
创新经济能力
低碳绿色发展能力
网络空间安全能力
面 面向 全新向不 市型社同网 统卫会空络 一生需间化 的管求的文 电理的城体 子和教市旅 公医育便游 共疗智捷服 服服慧生务 务务服活能 能能务服力 力力能务 力能
处置资源
公安
城管 消防 安监 医疗 其他
28/37
设计系统架构
民生服务
业
务
统 服一 智 智 智 智
应
务电 慧 慧 慧 慧 门子 医 教 社 社
用
户公 疗 育 保 区 共
城市治理
智慧应用
创新创业
智慧政务顶层设计方案

智慧政务安全架构应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结合政务业务 需求,从总体上规划设计。
数据安全设计
数据安全是智慧政务安全架构的核心,需从数据的机密性、 完整性、可用性和可追溯性等方面进行设计。
数据安全设计包括数据分类、数据加密、数据备份和恢复等 方面的措施。
智慧政务顶层设计方案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背景与目标 • 总体架构设计 • 业务架构设计 • 技术架构设计 • 安全架构设计 • 实施步骤和计划 • 项目管理和质量保证 • 效益分析和评估
01
背景与目标
背景介绍
当今社会信息化进 程加快,数字化转 型成为政务工作的 重要方向。
智慧政务是解决这 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也是适应数字化 时代的发展需要。
耗,有利于环保。
效益评估方法
01
பைடு நூலகம்
02
03
定量评估
通过采集数据和建立模型 ,计算智慧政务的各项效 益指标,以便定量评估其 价值。
定性评估
通过调查问卷、专家评审 等方式,对智慧政务的各 项效益指标进行评估。
综合评估
将定量和定性评估结果相 结合,综合评估智慧政务 的效益情况。
效益评估结果
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智慧政务,某市成功降低了20%的行政成本,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
质量保证措施
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审计和评估,确保项目满 足既定的质量标准。
问题解决与改进
建立问题反馈和解决机制,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 施进行改进,提升项目质量。
项目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
识别项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组织、资源、市场等风险。
谈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谈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慧城市的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
智慧城市旨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高效运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则是构建智慧城市的关键一步,它如同绘制一幅宏伟蓝图,为城市的智慧化发展指明方向。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规划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现状、发展需求以及未来的趋势。
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智慧城市的建设就可能会陷入混乱,各个系统之间无法有效协同,资源浪费严重,甚至可能导致项目的失败。
那么,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到底包括哪些方面呢?首先,它需要对城市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
这包括了解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结构、人口分布等情况。
只有清楚地掌握了这些基础信息,才能准确地判断城市在智慧化发展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后续的规划提供依据。
其次,明确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是顶层设计的核心任务之一。
这个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且有时限的。
例如,在交通领域,目标可能是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公共交通的使用率;在环境方面,目标可能是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公共服务领域,目标可能是实现政务服务的一站式办理,提高居民的满意度。
在确定了发展目标之后,接下来就要规划智慧城市的架构体系。
这就像是搭建一座大厦的框架,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等。
感知层负责收集各类数据,如通过传感器收集环境数据、通过摄像头收集交通数据等;网络层负责数据的传输,确保数据能够快速、安全地在各个系统之间流通;数据层负责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建立数据仓库和数据中心;平台层则提供各种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工具和技术,支持应用层的开发和运行;应用层则是直接面向居民和企业的各种智慧化应用,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
数据的管理和共享也是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数据是智慧城市的血液,如果数据无法有效整合和共享,各个系统就会成为信息孤岛,无法发挥协同效应。
智慧政务顶层设计方案

02
智慧政务顶层设计思路
以服务人民为中心
满足民众需求
智慧政务应以服务民众为首要任务,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提高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以高效便捷的方式满足民众的需求。
提供个性化服务
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民众提供个性化的政务服务,包括定制化的信息、在 线办事、预约服务等。
强化民意反馈
建立有效的民意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民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和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服务 质量和效率。
感知设备部署
在各政府办公场所、服务窗口、公共场所等关键区域部署智能感知设备,如 摄像头、传感器等,实现对环境的实时感知和监控。
数据采集与传输
通过感知设备采集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以及人员流动、 窗口业务办理情况等实时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汇聚。
网络层设计
网络架构规划
构建智慧政务专网,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同时保证网络安全 和稳定。
智慧政务包括智慧政务服务、智慧政务监管、智慧政务决策 等多个方面,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智慧政务的背景和发展
01
智慧政务是在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出现的,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 要延伸和发展。
02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推动智慧政务的建设,以 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确定评估指标
从政策、技术、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选取评估 指标,全面衡量智慧政务顶层设计的优劣。
建立评估模型
运用系统动力学、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构建智 慧政务顶层设计的评估模型。
分析评估结果
1 2
定量与定性分析
对评估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明确智慧政 在的问题和不足 ,为优化设计提供思路。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
一、项目概述
智慧城市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以信息化手段整合城市资源,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详细、合规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为城市转型升级提供全面指导。
二、项目目标
1.构建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城市数据资源共享。
2.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4.产业创新推动
(1)支持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
(2)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吸引高端人才,激发城市创新活力。
(3)加强与国际合作,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
5.绿色和谐城市营造
(1)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空气质量。
(3)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1)建立城市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
(2)构建城市运行监控中心,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3)开展智能分析,为城市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3.公共服务优化
(1)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2)打造智慧交通体系,优化公共交通资源配置,缓解交通拥堵。
(3)发展智慧医疗,实现医疗资源高效利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2)构建智慧交通体系,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3)发展智慧医疗,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4.产业发展创新
(1)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
(2)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吸引高端人才。
(3)加强与国际合作,提升城市影响力。
5.居民生活质量提升
(1)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便捷的社区服务。
(2)发展智能家居,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
智慧政务一网通办云平台顶层设计与建设方案

智慧政务一网通办云平台顶层设计与建设方案11中国政务云发展状况分析2智慧政务云平台顶层设计与建设方案3案例介绍4问题和讨论“互联网+政务”推动政务信息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简除烦苛,禁查非法”,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提升决策支持和风险防范水平,提高社会治理精准性和有效性•促进政府简政放权,降低政府运行成本•促进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管有机结合,形成政府主导、社会自治、公众参与、多方协同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模式变革•推进“互联网+”益民服务,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教育、旅游、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建立基于互联网的O2O 服务模式,将线下服务向线上迁移•探索实现 “一号式、一窗式、一网式”公共服务模式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当前我国政务信息化存在的主要挑战重复建设效率低基础设施委办局机房、硬件设备、软件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忙闲不均,投资效益差安全信息安全难保障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信息系统国产软硬件比例较低,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竞争力不足,风险不断积累和渗透应用信息孤岛难协同政府部门之间和应用系统独立封闭,缺乏数据共享,影响政府科学决策管理维护管理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维护人员不足,缺乏集中维护能力,易出现人为或非人为的业务停滞国家政务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大系统共治大数据决策大平台整合大服务融合统一大平台提供集约化基础设施服务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带动公共服务事项的深度一体化融合信息共享、数据开放、社会大数据应用,提高决策与治理水平跨部门、跨地区重大系统有效支撑协同共治 坚持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相并重,坚持全局统筹、部门统一、央地协同、市场服务相衔接,坚持“数、云、网、端”相融合,构建形成我国电子政务集约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大平台,促进纵横联动和协同共治,节约工程投资,促进我国电子政务集约创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政务基本内涵
丽水“智慧政务”是浙江智慧城市试点的“试金石” 丽水“智慧政务”是丽水政务效能提升的“助推器” 丽水“智慧政务”是丽水为民服务创新的“一指通”
核心特征
丽水政务信息基础设施平台集约、稳定、安全 丽水政务信息资源 纵横覆盖、开放共享 丽水政务服务协同、精细、高效、主动 丽水政务运作一体化、管控智能化、安全化
民的愿景
13
总体目标
到2016年,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智慧感知、分析、集成等 服务,初步构建
目录
1.解读丽水 2.内涵与核心特征 3.远景与目标 4.总体和重点项目设计 5.体系设计 6.组织和运营模式
7.实施和措施计划保障
发展形势与环境
发展形势
➢ 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 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信息化与工业化、 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并向更高阶段迈进 的表现。
➢ 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 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全 面启动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
● 2013年7月2日,丽水市政府和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云)、北京中软 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软国际)签署了《丽水市智慧政务战略合作协 议》,并于2013年12月4日签订了《丽水市智慧政务建设项目框架商务合同》,丽水 市政府确定与阿里云公司合作,中软国际为指定的政务云集成与运营商。
● 丽水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以“智慧政务”为主题,以重点项 目实施为抓手,以应用创新促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将“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发 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智慧丽水。
●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务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政 发[2012]41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浙政办发[2011]107号),为切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工作,完善丽水智慧 政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与建设目标,加强对试点实施方案落实情况的 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签订《丽水智慧政务示范试点项目责任书》 。
➢ 基础数据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通过合办共建,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初具
规模。
丽水遇到的挑战
市政府网站评价和政府网络透明度相对较低 资金及人才问题突出,制肘了智慧政务的发展 重复建设依然存在,资源整合力度还需加强 业务分割现象需要进一步消除 信息安全的保障能力有待加强
建设背景
● 2011年,浙江省政府与国家工信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浙江 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和“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创造性地 提出了“3+X”的“智慧城市”试点推进模式,并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 于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
丽水智慧政务顶层设计 汇报材料
二〇一四
专家意见
在数据层面要体现丽水特色。 在总体设计前面加个帽子,与丽水市政府实际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 顶层设计太细,具体项目可以作为附件或分册存在 顶层设计重点项目处说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不用太细 统一术语,对政府单位名称不准确,参照政府机关文件统一修改 数据交换平台:只是架构描述,如何发挥效用 顶层设计没有体现主体思路,重点项目太零散,没有形成基于云或数据交换的可穿起 来的应用
on platform)
技术 (Technol
ogy)
资源 (Resource)
如何建设智慧政府?
以打造服务型政府为最终目标,通过科学 的管理与运营,建设信息化专业应用平台, 最终达到各类资源的整合,完成技术架构 的升级。
智慧政务,是在智慧城市总体建设规划框架内的政务建设,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内容。是指政 府在其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 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的分割制约,全方位实时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 明的服务。它旨在提高效率、改善财政约束、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政 务决策的科学性,以期建立良好的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企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 之间的关系,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
丽水政务与浙江智慧城市
丽水“智慧政务”提出的建设 目标、建设模式、建设内容与浙江 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相辅相成,丽水 “智慧政务”建设能够对浙江智慧 城市建设目标起到充分的支撑作用。
丽水“智慧政务”将采用超前 设计,边实践探索、边总结完善, 形成业务、技术与监管流程高度融 合的建设及运营模式创新的标准, 尽量达到在浙江省内推广、复制的 目的。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试点
实施方案和项目建设运营方案,提
目录
1.解读丽水 2.内涵与核心特征 3.远景与目标 4.总体重点项目设计 5.体系设计 6.组织和运营模式
7.实施和措施计划保障
丽水智慧政务建设愿景
责任型企业
信信息息共共享享 业业务务协协同同
服务型政府
智慧政务
网网络络互互通通
幸福型市民
丽水“智慧政务”以提高政府办公、服务、 监管、决策四个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形成 集约、高效、便捷、智能新型政府为目标
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 促进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 政务业务的协同和数据共享,完善“政务 大数据”的积累和挖掘机制
为全体市民带来“一站式”、“一点通” 的政务服务
为政府工作人员打造更轻松、更便捷的办 公环境
为领导提供更准确、更智能的决策环境 实现服务型政府、责任型企业、幸福型市
目录
1.解读丽水 2.内涵与核心特征 3.远景与目标 4.总体和重点项目设计 5.体系设计 6.组织和运营模式
7.实施和措施计划保障
智慧政务的内涵
政府服务 (Service)
管理与运营 (Manage t&Ma intenance)
智慧政务(Smart Goverment)
应用平台 (Applicati
➢ 丽水以“智慧政务”为主题开展智慧城 市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 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 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 务型政府。
发展基础和环境
➢ 丽水市电子政务经过多年发展,框架基 本成型,单项业务应用覆盖广,政务信 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初步成果
➢ 政务外网建设工程比较完备,显现一定 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