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要点
转述句

改为: 老师对李明说,他现在要批改那些作业。
作业:
1.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2.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3.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4.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练一练: 小张对小红说:“我还要等小王呢,你告诉李老师,叫 他不用等了。”
改为: 小张对小红说,他还要等小王呢,让我告诉李老师,叫李 老师不用等了。
例句4: 周总理对何其芳说: :“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改为: 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四、在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中,直述内容中如果有 “这”,在改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练一练: 老师对李明说:“我现在要批改这些作业。”
亦可把语句稍作改动,改为: 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 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不要等他了。
三:这样的句式中出现了“我”“你”“他”等人称 代词,在转述中,如还是把“我”改成“他”,就和 原句中的“他”混淆,产生误会,因而,原句中的 “他”要改成张春(引号中的那个人名)。注意:句 中的“他”一定是指说话的那个人。
一: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 ”要改 为第三人 称“ 他 ” 或“ 她 ”。
练一练: 1、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2、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 名胜古迹。”
改为: 1、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2、小姑娘说,她要去北京,她要去看看北京 的名胜古迹。
例句2: 张明对王芳说:“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店去买东西,回去可 能要迟一点,请你告诉我妈妈。”
在转述句中,出现第二人称“你”时,该怎么办 呢? 方法:在转述中,把“我”改成“他”、“你” 指王芳,可去掉,改成:
直述句变转述句

直述句改转述句:
1.标点符号的变化:就是去掉引号,冒号变成逗号。
2.代词的变化就是一个特殊语境下产生的相应变化,这是比较复杂的。
3.提示语位置变化,不论提示语在前、中、后,变为转述句时,都要放在最前位置。
例:1.爸爸说:“我晚上要去工作。
”
改为:爸爸说,他今晚要去工作。
2.“我晚上要去工作。
”爸爸说。
练习:
1.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2、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3.“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4.“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
7、小明对小芳说:“你的书包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
8、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方法(教师版)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转述句: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不直接引用别人的话)首先搞懂人称。
第一人称有:我、我们。
第二人称有:你、你们。
第三人称有:她、他、它、他们、它们,她们以及具体的名字、称呼等。
一、标点符号的改变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把“:”改为“,”再把“”去掉二、人称的变化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你),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我)。
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4.引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改为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如: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改: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这其实是要看前面的说话对象。
例如(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例(1)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我”。
因此,此句应改为: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我自己做饭吃。
而例(2)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小明”。
因此,此句应改为: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他)冤枉了小红。
三、直述句改转述句的类型:(一)从转述的那个人或者向谁转述上来分析有大致2种情况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步骤及技巧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步骤及技巧一.直述句改转述句的理解点a。
什么是直述句:是作者用【直接引用】的方法写出<说话人>说的话。
即把<说话人>说的话原句原意地写出来。
作者只是写了〈说话人>说的话。
直述句:小圆说:“我和小方一块去小尖那里.”写的人是作者,说话的人是小圆。
说的内容是【“我和小方一块去小尖那里.”】。
b。
什么是直述句改转述句:改写人充当写直述句的作者,用【转述】的方法把原<说话人>说的话转述给别人听。
也就是改写人转述了原〈说话人>说的话后写了这句转述的话,即当改好这句话后,相当于整句话(包括提示语和原〈说话人>说的话)是改写人(转述人,作者)说的。
转述句:小圆说,他和小方一块去小尖那里。
写的人是改写人(现在是作者),说话的人是改写人。
说的内容是:【小圆说,他和小方一块去小尖那里。
】。
对话场景仿佛是:改写人对旁边的人说:【小圆说,他和小方一块去小尖那里。
】二.直述句改转述句的关键点转述句是作者(或改写人)在转述别人的说的话,所以在转述句中可以出现指作者“我”的第一人称代词,其它人物的人称代词一律都必须是第三人称代词或直接称呼。
直述句:王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数学,张老师教你妹妹语文。
”提示语中的“我”通常指作者。
说话语中的“我”指王老师,改成“他",说话语中的“你”指作者(或改写人),改成“我”.转述句:王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数学,张老师教我妹妹语文.对话场景仿佛是:改写人对旁边的人说:【王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数学,张老师教我妹妹语文。
】改的步骤如下:第一步:一定要读懂原话的意思,弄清楚谁在说,找出说的人在原话里他的第一人称代词“我”,改成第三人称“他”。
弄清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即他们对应的人称代词,特别是“你”指得是哪个人物。
把“你"改成人物名或第三人称代词“他"。
如果对话中涉及到作者本人,转述句中就有“我”的第一人称代词。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含义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含义: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不直接引用别人的话)1、人称的改写。
首先搞懂人称。
第一人称有:我、我们。
第二人称有:你、你们。
第三人称有:她、他、它、他们、它们,她们以及具体的名字、称呼等。
2.标点符号的改写:一般引号改写成逗号,双引号去掉。
3.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但有时候,适当的改写或删减词语也是必要的。
注:说的话中有反问句,我们要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还要注意指示代词(这、那)和趋向动词(去、来)的变化。
一、标点符号的改变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转述句改直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二、人称的变化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 ”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 他” 或“ 她”应改为第一人称“ 我” ,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4.在把引述内容改为转述句中,引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改为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
如: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 改: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这其实是要看前面的说话对象。
例如(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 例(1)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我” 。
因此,此句应改为: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我自己做饭吃。
而例(2)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小明” 。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七种方法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七种方法方法一:使用「说」或「告诉」等动词引用1. 直述句:他说他明天要来见你。
转述句:他告诉我,他明天要来见你。
在转述句中,使用动词「告诉」引用了直述句中的说话者的话。
这样可以明确地表达直述句原本的意思。
方法二:使用引语符号和冒号来引述2. 直述句:她说:“我很高兴今天见到你。
”转述句:她说她很高兴今天见到我。
在转述句中,使用引号来引述直述句中的具体语句。
冒号后的部分则是以转述的形式表达出来。
方法三:使用连接词引述3. 直述句:他说他很困。
转述句:他说他很困。
在转述句中,使用连接词「那」来引述直述句中的内容。
这种方式常用于对文本进行强调或重复说明时。
方法四:使用连词「问」引述问句4. 直述句:他问:“你会游泳吗?”转述句:他问我他会游泳吗?在转述句中,使用连词「问」引述直述句中的问句。
这样可以明确表达直述句原本的疑问。
方法五:使用动词引述感受或看法5. 直述句:她说:“这个电影很好看。
”转述句:她评价这个电影很好看。
在转述句中,使用动词「评价」引述直述句中的感受或看法。
这样可以表达直述句原本的态度。
方法六:使用动词引述意图或计划6. 直述句:他说:“我打算明天去旅行。
”转述句:他透露他打算明天去旅行。
在转述句中,使用动词「透露」引述直述句中的意图或计划。
这样可以明确表达直述句原本的内容。
方法七:使用动词引述命令或要求7. 直述句:老师说:“请记住这个单词的意思。
”转述句:老师要求我们记住这个单词的意思。
在转述句中,使用动词「要求」引述直述句中的命令或要求。
这样可以明确表达直述句原本的内容。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要领之阳早格格创做直述句是直交引用他人的话.转述句是把他人道的话转达出去.1.标面:去掉冒号单引号,改冒号为逗号2.单引号中的“尔”改为“他”如:弛白道:“尔一定要脆持少跑锻炼. ”改:弛白道,他一定要脆持少跑锻炼.3.单引号中的“您”瞅句子中的“您”指谁→能精确便改为相映人名、人称→不克不迭精确便改为“尔”如:叶一茜对于周笔畅道:“《条记》那歌您唱得实佳,能教教尔吗?”改:叶一茜对于周笔畅道,《条记》那歌周笔畅唱得实佳,能教教她吗?如:姐姐道:“您道得对于,尔便那样干.”改:姐姐道,尔道得对于,她便那样干 .4.单引号中的“他”瞅句子中的“他”指谁→能精确便改为相映人名、人称→不克不迭精确便改为“尔”如:尔不竭天对于自己道:“那便是咱们新华夏的总理.尔瞅到了他的一夜处事.他是如许的劳苦,如许的简朴!”改:他不竭天对于自己道,那便是新华夏的总理.他瞅到了周总理的一夜处事.周总理是如许的劳苦,如许的简朴!如:女亲道:“尔早已不管他了.”改:女亲道,他早已不管尔了.5.单引号中有“那”改为“那”如:周总理对于何其芳道:“尔即日要批那些文献.”改:周总理对于何其芳道,他即日要批那些文献.6.单引号中有“去”改为“去”如:妈妈对于尔道:“尔去给您烧饭.”改:妈妈对于尔道,她去给尔烧饭.例子:●老班少道:“尔不完毕任务,出把您们照应佳.”改:老班少道,他不完毕任务,出把咱们照应佳.●妈妈对于尔道:“即日尔要启会,您自己干饭吃.”改:妈妈对于尔道,即日她要启会,尔自己干饭吃.●张教授对于小明道:“那件事务,您冤枉了小白.”改:教授对于小明道,那件事务,他冤枉了小白.训练:●他微笑着道:“咱们到延安去,博门赶去采槐花蜜.”●贝多芬道:“尔是去弹一尾直子给那位女人听的.”●王教授道:"尔要尽自己的力量,让您们健壮发展.●教授对于尔道:"您先回去吧,尔还要批改做业."●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于老班少道:“尔助您所有找,尔找得睹.”●总理站起去对于尔道;“尔要去戚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介进活动.您也回去睡眠吧.”●凡是卡正在疑中写讲:“尔正在给您写疑.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供上帝保佑您.尔出爹出娘,惟有您一个亲人了.”。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例子及解析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例子及解析直述句是最为常见的句式之一,在日常交流与写作中都被广泛使用。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将直述句转化为转述句,以更好地表达观点或者引用他人的言论。
本文将以一些典型的例子为例,介绍直述句如何转化为转述句。
一、一般疑问句1、直述句:你喜欢吃巧克力吗?2、转述句:他问我是否喜欢吃巧克力。
分析:我们将直述句中的疑问句转化为“是否”的形式,使句子更加正式。
同时,这个转述句也让我们知道了句子是由别人问我的。
二、反义疑问句1、直述句:他喜欢吃水果,不是吗?2、转述句:他喜欢吃水果,这不是吗?分析:将反义疑问句转化为正式一些的句子方式,我们可以使用诸如“这不是吗?”这样的表达。
这种转述方式更加严谨,也更加客观。
三、感叹句1、直述句:天气真好啊!2、转述句:他惊叹道,天气真好啊!分析:感叹的直述句可以通过在前面添加“他惊叹道”这样的表述使得句子变得更加客观和正式。
同时,这样的转述方式也能够让我们知道他人的想法和感情。
四、陈述句1、直述句:我喜欢音乐。
2、转述句:他说他喜欢音乐。
分析:当我们需要引用别人的观点或者言论时,我们可以将直述句转化为“他说他...”这样的形式。
这种转述方式让我们明确了出处和句子的主语对象。
五、状语从句1、直述句:刘老师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努力学习,就一定会成功。
2、转述句:刘老师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努力学习,那么我们就一定会成功。
分析: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在转述句中增添一些成分以便于更好地表达内容。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增添了一个“那么”连接状语从句。
综上所述,同样的一个直述句可以转化为多种转述句。
不同的转述句既有更加客观严谨的形式,也有更加具体的描述和表达。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要选择最为合适的转述方式,以便于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引用他人的言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要点
首先,理解直述句和转述句的含义
直述句就是把说话者的原句原意写出来,也叫做直接引用。
比如:李明说:“其实我不生气。
”
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也叫间接引用。
比如:楚王说,其实他不生气。
直述语是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面对面的对话。
说话者应当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第一人称跟听话者表述自己的意思。
这时候,听话者相对于说话者而言,是第二人称。
说话者所说出的每一个字、词、句,都是说话内容,应当用引号引起来,表示直接引用说话者的说话内容。
比如:张华对田丽丽说:“我的书不见了。
”
转述语是通过他人转述说话者的话。
因为是他人转述的话,不是说话者本人当时的说话内容,所以不能用引号引起来。
如:张华对田丽丽说,他的书不见了。
其次,通过趣味练习帮助理解
平时我们的转换练习中,可以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扮演说话者、听话者、转述者进行现场表演,这样更加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和掌握。
也可以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扮演转述者进行练习。
如改写句子:张华对田丽丽说:“我的书不见了。
”
自问(扮旁人问):张华对田丽丽说什么呀?
自答(扮转述者):张华对田丽丽说,他的书不见了。
又如:张华对我说:“我的书不见了,你帮我找找。
”
自问(扮听话者):张华对我说什么呀?
自答(扮听话者):张华对我说,他的书不见了,叫我帮他找找。
当然,直述句改转述句的相互转换,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难点。
在答题时,我们往往会错误百出,要么标点不对,要么人称出错,要么就是句子表述不合理。
因此,我们还得掌握二者的特点及转换方法。
然后,掌握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改写要点:二改一不改
(一)改变标点符号。
改变标点符号就是将直述句中的引号去掉,冒号变成逗号。
(二)改变人称
人称的变化是一个特殊语境下产生的相应变化,这是比较复杂的。
要了解人称的变化,我们先要明白表人称的词有哪几类。
第一人称有:我、我们、咱们等;
第二人称有:你、你们、您等;
第三人称有: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以及具体的名字、称呼等。
(三)不改变句子原意
适当改写增删,使句子通顺合理,符合原意。
第四,了解直述句改转述句的人称变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提示语中说话者听话者都是第三人称×××的直述句
(二) 提示语中说话者是第一人称“我”的直述句
(三)提示语中听话者是第一人称“我”的直述句
(四)提示语中没有出现听话者的直述句
第五,为了保证句子原意不变,注意几种特殊的变化。
在进行了标点符号和人称词这两项最基本的转换后,为了保证句子的原意不改变,有时候,还需进行适当的改写或增删,使句子通顺合理,符合原意。
通常有以下几种变化:
1、指示代词(这、那)的变化。
2、趋向动词(去,来)的变化。
3、代词“它”的变化。
4、直述句里没有代词的改写。
5、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反问句等要注意语气。
6、直述句的提示语在中间或后面,改为转述句时需将提示语移至句首。
这个课讲到这,下个微课讲的是《人称变换1》。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