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来压防护措施详细版

合集下载

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安全措施

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安全措施

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安全措施前言现代煤矿一般采用综采法开采煤矿,综采法采用连续开采方式,将一段时间内的煤炭、煤矸石、顶板等一次性掏出,结束一次采区生产后,该采区处于废弃状态,需要长期支护保护。

在这个过程中,采煤工作面会被暂时封闭,对采煤顺序、支护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保障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缩短封闭时间,降低停车井下经济成本,对综采工作周期的安全保障措施需要重视和加强。

综采工作面周期安全措施的必要性防止顶板失稳在工作面采完后,顶板需要进行稳定,以保证井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采面周期定期支护是保证采面长时间稳定的元素。

稳定的煤层顶板条件可以让所有井下矿工安全,其在掘进中安心地进行工作。

如果顶板失稳,不仅会影响矿工的安全,还会导致采煤周期的延长,影响煤矿经济效益。

防止煤与瓦斯等地质灾害在采煤的过程中,煤矿工作面处于大量的煤与瓦斯的集中区域,同时通风条件不佳。

如果不注意采取预防措施,极易引发煤与瓦斯等地质灾害,这不仅会危及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而且还会严重影响采煤生产的正常运作。

综采工作面周期安全措施的实施和方法定期支护根据采煤的煤层特点,制定安排定期支护计划,执行定期支护计划,对采煤区域进行支护,稳定压实支架,保证该部位的力学性能。

同时在顶板、久未进行出煤的支架压实以及采面开堆积物时,应进行特殊支护及及时检查。

通风管理通风管理是采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通风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煤与瓦斯的浓度,降低井下瓦斯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同时,加强通风管理也可以保障井下矿工的健康安全,提高采煤效率。

瓦斯检测瓦斯检测是预防采煤过程中瓦斯等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手段。

在综采工作面的周期内,需定期开展瓦斯检测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地排除可能存在的瓦斯积聚的危险。

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是维护采煤过程中安全的必要工作内容。

开展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井下矿工对安全防护的意识,促进真正做到安全第一,有效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8103工作面周期来压防范措施周期Microsoft Word 文档 (2)

8103工作面周期来压防范措施周期Microsoft Word 文档 (2)

8103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安全技术措施为了确保8103综放工作面在周期来压期间能够安全顺利地回采,特编制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8103综放工作面走向长度680m,倾斜长度179.2m。

通过8103工作面初期开采情况及8101工作面开采资料收集汇总,总结出8103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为27~33m。

二、组织措施成立应对8103工作面周期来压领导组组长:李建平常务副组长:张真宝副组长:马武图郭宏王守禄成员:张艳军刘在世刘金业师宝章超前支护组组长、检修班班长、各生产班班长三、安全技术措施1、领导组成员、特别是队跟班干部、班长和安检员,要随时观察工作面和两顺槽的顶板变化情况,准确掌握工作面进度。

2、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及“四位一体”安全检查制度。

3、泵站压力不得低于30MPa,工作面所有支架不得出现漏液、窜液现象。

发现漏液的支架和管路接头,必须及时更换。

4、工作面必须备足各种规格的液管、密封;必须备足作业规程规定的各种支护材料;必须备有必要的工具。

5、工作面必须做到支架直、煤壁直、运输机直,减少周期来压对煤壁弯曲段的集中应力而引起的片帮现象。

必须保证顶底板平、上下出口畅通。

头部溜头与顺槽高差较大,应设置移动台阶,以方便人员行走、撤退。

6、采煤过程中支架初撑力必须达到前柱24MPa、后柱18MPa以上,超前支护单体支柱初撑力必须达到90kN以上。

7、上下顺槽超前支护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要求严格控制间排距,保证支设长度。

严禁缩短支设长度及放大间排距。

单体支柱支设必须迎山有力,防倒防坠装置必须齐全完好,自降的单体支柱和损坏的钢梁必须及时更换。

8、正常生产时,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要在架间通道行走。

接近周期来压步距时,采煤机司机必须在架前通道行走时,必须佩带头盔;因特殊原因或工作需要,需在架前通道作业时,必须停止采煤机割煤且不准操作作业地点前后各5架支架。

9、架间浮煤必须及时清理,架前通道必须清理干净。

10、采煤机司机要准确掌握采高,掌握顶板,严禁割底。

煤矿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煤矿开采中,来压事故是一种常见但也是致命的安全事故。

为了防止来压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其中,煤矿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是煤矿开采中的两种常见情况,接下来将针对这两种情况探讨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工作面初次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概述煤矿工作面初次来压是指煤矿开采中新凿的工作面首次受到压力的情况。

由于此时地质情况尚未确定,无法准确评估地面支护能力,因此来压难以避免。

为了确保工作面首次来压时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1. 矿山测量在工作面初始阶段,通过矿山测量获取地质情况和岩层变形数据,为制定工作面支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需要将工作面地质记录、变形曲线、煤顶与煤底地压、安全预警等数据及时上传到矿山监控系统。

2. 工作面支护方案依据矿山测量数据和实际情况,制定工作面的支护方案。

支护方案应符合GB/T 23469-2009《煤矿开采支护设计规程》的要求。

设备、材料要符合规定,并进行质量检测。

作业前要确保支护设备按要求安装牢固,与固定点连接可靠。

3. 安全监测采用声学定位、变形监测、温度监测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工作面煤层突出、顶板下沉等异常现象,确保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需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检测,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4. 安全教育对涉及到工作面初次来压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了解来压的危害和应对措施,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概述周期来压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工作面连续受到压力的情况。

周期来压事故的发生率较高,为确保工作面在周期来压时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1. 工作面综合支护周期来压时,工作面的支护强度需增大。

支护设施应及时加固和更换,将支护体系从单纯依靠锚杆锚索转向综合支护,以提高支护强度和稳定性。

2. 实时监测采用实时监测技术手段,可及时发现工作面内部的温度和变形变化等现象,避免来压事故发生。

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概况21604采煤工作面已推进6米,根据21602—2采煤工作面回采经验和工作面现阶段顶板垮落情况,预计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10~15m左右,周期来压步距为15~20m,为加强顶板管理,保证21604工作面初采和正常回采的安全,特编制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安全技术措施。

二、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特点:1、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时,顶板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急剧增大,支架压力大,顶板破碎,出现平行煤壁裂隙,甚至出现顶板台阶式下沉。

2、工作面前方煤壁内的压力出现过渡集中,至使煤壁破坏范围扩大形成严重片帮。

3、老顶有折断或跨落时、在采空区深处产生闷雷声和剧烈的响动顶板掉渣严重。

4、初次来压时、会使工作面支架大量下沉插入底板、如底板支撑不够,会引起冒顶。

5、采空区跨落的大块岩石也会冲向工作面推倒支架。

三、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一)顶板管理1、带班矿长、跟班队长、班组长进入工作面认真观察顶板及煤墙情况,尤其是两端头,出现顶板压力异常时必须加强支护或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向前推进。

2、加强端头、端尾的支护,沿切顶线增设二排戗柱,排拒不大于0.6m,柱距300mm-500mm,每排不少于3根,根据现场条件柱距可以适当调整,防止推棚。

保证超前支护强度及长度。

3、由于煤壁松软、工作面推进时、必须及时逼帮,防止片帮、冒顶。

4、采取小进度多循环作业方式加快工作面的推进度,以保持煤壁的完整性,使之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5、落煤后必须超前移架,并保证支架的初撑力和有效支护。

6、现场安全员、生产技术科人员严密观察顶板压力变化,当顶板来压增大或异常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顶板管理,并观察顶板的垮落情况,每班向调度室汇报顶板垮落情况,并将每班顶板垮落情况进行记录。

7、周期来压时要尽量缩小工作面控顶距,采空区内的支柱要回收干净,使直接顶充分跨落以缓冲老顶跨落对工作面支架的冲击。

8、检修班加强支架、泵站检修,保证支架的每根立柱完好,保证支架的出撑力不小于24Mpa,泵站压力不小于30Mpa。

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来压支护管理安全技术措施一、概述(一)采煤工作面的初次来压初次来压就是老顶的第一次断裂。

由于直接顶的垮落以及面积不断扩大,老顶岩梁加宽,其自身强度小于自重和上覆岩层产生的作用力时,出现第一次断裂。

通常把老顶第一次大面积垮落而造成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时有以下特点:1、由于老顶的剧烈活动,致使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急剧增加。

2、老顶的活动和顶板下沉的急剧增加,使支架受力猛增,顶板破碎,并出现平行煤壁的裂缝,甚至出现工作面顶板台阶下沉。

3、因老顶悬露跨度增大,煤壁内的压力过于集中,在煤帮出现严重的大范围、大深度片帮。

4、支柱下缩、插底、批子压断。

5、老顶折断垮落时,在采空区深处发出闷雷声,来压剧烈的还伴有暴风并扬起大量煤尘。

(二)采煤工作面的周期来压老顶初次垮落后,由双支承梁状态变为悬臂梁状态。

当工作面推进一定距离后,老顶悬臂梁在自重和上覆岩层的作用下,又会发生断裂与垮落,且同样会给工作面带来压力增大的现象。

由于这种垮落与来压是随工作面不断推进而周期性出现的,所以就叫周期来压。

周期来压时,工作面的顶板压力和顶板下沉量比平时要大30%到40%,如果不掌握周期来压的规律,预先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作面支护,就会发生大冒顶。

为了防止在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由于支护不良造成垮顶和捂面事故,特编制此安全技术措施,请有关部门审批,施工连队严格按审批、贯彻后的本措施进行施工。

二、安全技术措施(一)、初次来压时,单体支护工作面应采取下列措施:1、加强支护,沿放顶线增设1到2排密集支柱;2、为提高支架的稳定性,沿放顶线每隔5到8米增设一个木垛,增设一梁三柱的戗棚或一梁三柱的抬棚;3、可适当加大工作面控顶距,以便于增加特种支架,有利于顶板垮落;4、采取小进度多循环作业方式,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以保持煤壁的完整性,使之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5、落煤后及时支架,并增大支护密度,提高支护质量;6、指派专人严密观察顶板变化,同时在工作面和采空区内设木信号点柱,如果劈断折断,便是报警信号。

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345(解决方案范本系列)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工作面回采期间,日常进行顶板观测,摸清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在来压前加大支护密度,提高工作面支柱的总支撑力。

2、来压前,沿放顶线增设1—2排密集支柱或丛柱,增加支撑力隔离老塘。

沿放顶线每隔5—8米增设一个木垛;也可打双排交叉布置的木垛;或增设一梁三柱的戗棚或抬棚增加采面支架的稳定性。

3、初次来压期间,适当加大工作面控顶距,以便架设特殊支架。

周期来压期间则适当缩小控顶距,适当缩小一次放顶距,减轻老顶对采面的影响。

4、采取小进度循环方式,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保持煤壁完整,使其有良好支撑作用。

5、保证采面内支护的质量符合要求,落煤后及时支护有片帮危险要支设贴帮柱。

6、在工作面和采空区内设木信号点柱,以便顶板来太时能及时报警。

7、对大面积悬露的坚硬老顶,必须提前采取人工强制放顶,以减轻老顶来压对工作面的压力。

8、采空区的支柱要回收干净,使直接顶充分垮落,以缓冲老顶垮落对工作面支柱的冲击。

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安全措施

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安全措施

综采工作面周期压力的安全措施
1、周期来压前,必须加强对工作面内所有设备的维护,确保各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2、必须保证液压支架支护状态良好,各种阀组、乳化液管接头等必须完好,接顶严密,必须达到初撑力。

操作液压支架时,支架应呈直线。

3、在周期来压前,检查所有的单体支柱,确保所有单个支柱处于良好状态。

4、超前支护必须符合《综采工作面操作规程》中有关要求执行。

5、所有工人下井前必须系好安全帽的安全带。

6、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所有作业人员都要集中注意力,随时注意顶板及煤帮的变化情况。

发生异常情况时,组长和值班组长应立即组织人员有序疏散,保证所有人员都能撤离到安全区域。

7、采煤机驾驶员应切割平屋顶,保证支架接顶良好,工作面采高不得低于3.8米。

8、工作面工作人员在来压前操作设备时,一手操作、用一只手抓住支架上的大柱液管或大柱上的吊环。

9、当发现听到采空区顶板有异常声音后,作业人员停止工作,工作面人员撤到支架上,蹲下抓住固定物体;其他人员撤到巷道顶板稳定、支护完好巷道内。

10、在老顶跨落前,任何人不得在脚手架前行走、不能在架前清浮煤。

11、在老顶跨落前,不允许外来人员参观工作面。

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顶板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顶板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顶板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压和周期来压顶板是煤矿安全生产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

为了确保矿工的人身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来管理和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需要进行顶板稳定性评价。

对于煤矿井下的顶板情况,必须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评估顶板的稳定性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矿工的安全。

其次,采用合理而有效的支护措施。

在煤矿工作面上,必须采取各种支护措施来保障矿工的安全。

例如,可以使用冷弯螺旋钢管、带式支护、剪力支柱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确保安全工作面能够稳定并且顶板不发生坍塌。

另外,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教育。

熟悉和掌握正确的作业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对于确保矿工的安全至关重要。

矿工必须接受适当的培训,并了解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如何正确使用支护设备以及如何判断顶板的稳定性。

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

通过实时监测顶板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顶板问题。

监测系统应覆盖整个工作面,并设置相应的预警机制,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报警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此外,安全检查和巡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对顶板支护设备和检测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进行顶板巡视工作。

矿工需要密切关注顶板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报告给相关的管理机构。

最后,加强对压和周期来压顶板的科学研究。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可以提出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

在压和周期来压顶板中,可以通过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等手段来探索和优化顶板的支护结构和措施。

总之,压和周期来压顶板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是一个复杂而严格的工作。

通过顶板稳定性评价、合理的支护措施、培训和教育、监测系统、定期检查和科学研究等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矿工的安全。

在矿山安全生产中,必须始终将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确保矿工能够安全地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2348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周期来压防护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周期来压防护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3103综放工作面在初次放顶后,随着工作面的继续推进,老顶可能不会随回随落。

老顶会以切顶支柱为支点,形成一个悬臂梁结构,造成工作面切顶线及工作面其它支柱支承压力加大,即为工作面周期来压,因此,在发现有下列来压显现时,就按照本措施执行。

进入采面的人员必须熟知顶板来压预兆:
(1)顶板下沉速度及下沉量急剧增加
(2)支架受力猛增,大支柱有卸载现象
(3)煤壁片帮,底鼓,顶板裂开
(4)顶板出现台阶状下沉
(5)顶板发出巨大响声
(6)顶板掉渣/突然淋水
(7)切顶支柱发生下沉或下缩并伴有响声。

(8)柱子歪斜,煤壁片帮严重。

(9)梁头向采空区倾斜,严重时顶可能会沿煤壁断开。

工作面正常回采过程中,严格按作业规程的要求对工作面进行常规支护。

当发现有上述九条之一者,一律按下面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1、工作面上下顺端头支护要打稳打牢,柱爪卡在顶梁牙槽内,支柱迎山有力,严禁打在浮煤浮矸上。

单体支柱的初撑力不小于90KN。

切顶柱和切顶密柱发生歪斜的,从歪斜的另一方打上一根戗柱,戗柱与歪斜的柱子尽量成等腰三角形,使切顶密柱不至于翻倒,并与之共同支撑顶板。

2、在原有的木垛中间每空增加一个木垛,所加木垛的迎山角与基本支柱一致。

3、如果从切顶密柱的空隙往采面漏煤、矸,则回柱时要用坑木背材挡矸,确保采空区相对饱满,增加切顶密柱的稳定性。

4、如发现煤壁片帮严重,支柱下沉并伴有顶板的断裂声,矿井带班领导、安全员、班长应命令作业人员迅速撤离工作面,待压力稳定后方能进入工作面作业。

6、工作面煤壁、溜子和单体柱平直,减少周期来压对煤壁弯曲段的应力集中而引起的片帮现象,若煤壁在周期来压期间出现片帮现象,用贴帮柱和背板闭帮。

7、保证工作面的柱距和排距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保证工作面单体住有良好的支护条件,漏泄柱及
泄液柱及时更换;保证工作面基本排和切顶排单体柱的迎山角度,退山柱迎山过大的单体柱及时改迎山。

8、周期来压期间应坚持循环注液,保证工作面单体柱的柱压不低于11.5Mpa。

9、周期来压期间沿切顶排增设密集柱且每隔10m支设木垛,若周期来压前悬顶面积大,应用圆木一梁三柱支设戗棚。

10、周期来压期间采取小进度循环方式,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保持煤壁完整,使其支架有良好支撑作用。

11、采空区的支柱要回收干净,使直接顶充分垮落,以缓冲老顶垮落对工作面支架的冲击。

在大面积顶板压力下,最后回撤某一孤独承压支柱,锤击打不开水平销时,要停止回柱,在该柱周围补打支柱,再用回柱器回柱,回柱时,所有人员均须撤到危险范
围以外。

12、周期来压期间加强领导和技术人员现场跟班,统一现场指挥;准确掌握工作面的推进度和压力变化情况;
13、生产科设专人24小时值班,每30分钟观察压力监测系统一次,如发现支架压力异常立即与井下综采队观测人员取得联系并核实井下压力情况(片帮、冒顶等)。

14、综采队要提高支架支撑强度,工作面支架初撑力≥24MPa,全工作面支架合格率不得小于80%,如支架合格率小于80%,综采队队长在早调度会上必须说明原因。

泵站提供压力≥30MPa,当压力低于规定值时,应及时查找原因立即处理。

15、提高支架稳定性,严禁出现支架高低差超限,高差不大于支架侧护板的2/3,杜绝倒架、咬
架、压死现象的发生。

16、割煤后及时支护,并保持支架数量和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要尽量缩小控顶距,以减少工作面压力。

17、初次来压或周期来压前2天及初次来压或周期来压期间工作面上下巷端头及超前支护加强管理。

18、当有压力显现时,采煤机割煤过后,及时推溜、移架,工作面支架要升紧、接顶,并及时打开护帮板,尽可能的减少控顶距,减少顶板裸露面积,同时增加两安全出口的支护密度。

19、工作面尽量做到三平、两直、一净、两畅通、工作面采直、采齐,以减少对煤壁的压力。

当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时,及时补压减少片帮现象的发生。

20、综采队每班要设有经验的专人观察工作面煤壁情况(片帮、冒顶、支架卸液等)、支架压力表显现情况,发现顶板出现异常情况并确定来压,观察者(跟班队长)立即通过语音通话系统通知所有人员工作面移架时带压移架、不可频繁降架、片帮处及时拉超前架。

21、调度室要设专门记录本,综采队观察者每班观测煤壁片帮情况、支架压力表显示情况、要向调度室汇报2次,综采队要及时向调度室汇报井下顶板垮落发生时间和显现情况,调度室要切实做好各项汇报记录。

22、未尽事宜按《煤矿安全规程》执行。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