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前端开发“1+X”试点单位名单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1+X”证书制度下的专业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终期验收结果的通知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1+X”证书制度下的专业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终期验收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苏州市教育局
•【公布日期】2023.11.02
•【字号】苏教高〔2023〕17号
•【施行日期】2023.11.0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
正文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1+X”证书制度下的专业教学改革研
究项目终期验收结果的通知
苏教高〔2023〕17号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各在苏州高职高专院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各在苏州分院:
根据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苏州高职高专院校“1+X”试点理论实践研究课题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23〕11号)精神,苏州高职高专院校联席会议“教学联盟”组织专家组进行了验收评审,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1+X’书证融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研究”等20项课题通过验收(详见附件),特此公布。
附件:苏州高职高专院校“1+X”试点理论实践研究课题通过验收名单
苏州市教育局
2023年11月2日附件
苏州高职高专院校“1+X”试点理论实践研究课题通过验收名单。
2022年“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报告

2022年“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报告“i+x”证书制度试点是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一项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2020年和2021年学校分别有13个和12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省教育厅批准试点。
2022年,学校又有14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省教育厅批准试点。
我校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契机,积极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务处、考培处、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组成,全面领导学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教务处负责证书的组织、统筹、证书申报、考点申报、组织考试等工作;考培处负责社会人员培训和考证工作;各相关教学单位对应相关证书,实施负责人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每个证书的师资培训、学生培训、考试组织等工作。
学校还将教师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表现将列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以“1+X”证书试点为契机,推动“三教”改革各试点专业认真做好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对接,组织教师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能力要求、标准内容、考核方案等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学习、系统研究,对本专业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要求等专业人才培养关键要素进行全面梳理、科学定位,以职业教育培养培训并重的新理念,重构“1”与“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从公布的446个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来看,以中级证书为例,完成职业能力目标培养需要100—160个标准课时,试点专业在分析现有教学内容基础上,确定己经纳入教学和将来能够在教学中完成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然后将标准内容转化为几门专业核心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或转化为若干教学模块纳入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新学期,各相关证书对应专业己调整开课计划,开设了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需的课程,部分专业还利用课余时间增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需的课程和内容;学校还计划在考证前一周组织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考证的过关率。
“1+X”证书制度下Web前端开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1+X”证书制度下Web前端开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作者:***来源:《软件》2021年第02期摘要:以首批“1+X”证书中的Web前端开发试点院校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1+X”证书Web前端开发技能标准对标,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的人才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及评价模式,在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
关键词:“1+X”证书;Web前端;职业教育;软件技术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21.02.009本文著录格式:刘小强.“1+X”证书制度下Web前端开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软件,2021,42(02):031-034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Web Front-end Development under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Taking the Software Technology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LIU Xiaoqiang(Information and Media School, Sanmenxia Polytechnic, Sanmenxia Henan 472000)【Abstract】:Taking the first batch of "1+X" certificate Web front-end development pilot college--- Sanmenxia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after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of software technology and compar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skillstandard of "1+X" certificate Web front-end, this paper tries to reset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build new talent program and curriculum system, strengthen teaching team building, innovate teaching model and evaluation model, and carry out reform and exploration in the exchange of academic certificates and professional skill level certificates.【Key words】:"1+X" certificate;Web front-end;vocational education;software technology0 引言隨着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教育部职成司也发布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1],这一方案第一批有6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启动试点,其中就包括Web前端开发证书试点。
“1+X”证书Web前端开发等级考试简介

“1+X”证书Web前端开发等级考试简介
考试简介
“1+X”证书制度是为了深⼊贯彻党的⼗九⼤精神和全国教育⼤会精神,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案》,其中《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国有424所试点院校
考试⽅式:机考
试卷结构
理论考试:120分钟,共50道试题,单选30题,多选15题,判断5题,满分100分,60分通过。
实操考试:150分钟,3-5道实操性试题,试题形式包括案例分析,软件代码编码或⽹页效果呈现题,满分100分,60分通过。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4.19•【字号】浙教办函〔2019〕133号•【施行日期】2019.04.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函〔2019〕133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根据教育部职成司《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36号)要求,现将该通知和《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教职成〔2019〕6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X证书改革是国家职教改革重大制度创新。
为保证这项改革顺利进行,请各地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组织符合条件院校积极参与试点,统一协调相关事项。
二、突出重点,摸清底数。
首批启动试点的为建筑信息模型(BIM)、Web 前端开发、物流管理、老年照护、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新能源汽车等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试点院校以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为主,应用型本科高校及国家开放大学等积极参与。
请各设区市教育局在对相关学校和专业进行认真排摸评估的基础上,把握条件,稳妥推进。
三、加强对接,及时上报。
拟试点院校要结合需要和可能,与教育部指定的培训评价组织对接了解相关事项,结合实际制订本校试点工作方案。
请设区市教育局负责统筹审核所辖高职、中职申报院校,并将推荐院校名单(按“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情况汇总表”格式填报)及院校试点工作方案统一上报,应用型本科院校及省级部门属高职院校等直接将名单和工作方案上报我厅,我厅将根据有关要求对符合条件的申报院校进行备案。
1+X证书制度实施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实施1+X 证书制度。
截至目前,教育部已经牵头认定并公布了4批试点名单。
其中,第一批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 )试点院校320所、Web 前端开发试点院校424所、老年照护证书试点院校233所、物流管理证书试点院校354所、汽车运用与维修证书试点院校466所、智能新能源汽车证书试点院校194所,第二批包括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试点院校375所、网店运营推广试点院校570所、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试点院校397所、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试点院校325所、特殊焊接技术试点院校155所、智能财税试点院校468所、母婴护理试点院校241所、传感网应用开发试点院校303所、失智老年人照护试点院校156所、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试点院校288所,第三批包括63家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7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第四批包括270家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355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X 证书制度实施一年多以来,取得了大量试点经验,但毕竟还是新生事物,在试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研究缘起关于1+X 证书制度实施,目前已有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度体系。
例如,王兴、王丹霞认为,关键是要构建起两基础(国家资历框架、学分银行)、一个架构(纵向推进、横向衔接的多模块体系)、五个主体(以培训评价组织为主,政[摘要]1+X 证书制度实施一年多以来,取得了大量的试点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为了更为精准地分析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研究团队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研究发现,在1+X 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各主体的职责划分还不明确,制度体系建设也不完善;支持政策较为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证书效力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培训评价组织性质有待明确,能力有待考验;院校实施有待深入,具体操作存在困难。
2020年辽宁省1+X证书制度试点牵头院校名单【模板】

66
邮轮运营服务
中船舰客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辽宁建筑**学院
67
商用车销售服务
中德诺浩(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学院
68
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
中德诺浩(北京)教育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学校
69
精算实务分析
中国精算师协会
**大学
70
轨道交通电气设备装调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学院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学院
6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
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学院
7
5G移动网络运
8
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与管理
北京华唐中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
9
污水处理
北京化育厚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学院
10
数控设备维护与维修
北京机床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54
3D引擎技术应用
唯乐屋(北京)软件有限公司
**学院
55
多轴数控加工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学院
56
数控车铣加工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学院
57
激光加工技术应用
武汉天之逸科技有限公司
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
58
财务数字化应用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学院
59
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金融**学院
**学院
22
数字媒体交互设计
凤凰新联合(北京)教育科技
有限公司
**学院
23
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211041462_基于5G_专网打造服装柔性智造生产线

Internet Technology 互联网+技术随着消费者对服装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的追求日益提高[1],服装企业急需打造少量多款、快速迭代的生产方式,才能适应客货交付周期越来越短和产品更新快的市场需求。
在服饰消费“快时尚”背景下,保持“小而快”的生产模式成为企业主要核心竞争力之一。
这也向服装企业也发出了新的挑战。
服装柔性智造生产线可实现多款订单并行的柔性化生产,通过AI 智能调度和智能AGV 打造的在服装行业中可以多款式并行的矩阵式生产单元,可满足当前服装行业“小单快反”的生产要求。
通过柔性智造技术的引入,提高员工收入,提升输出产能,创造更公平透明的生产环境。
一、服装行业生产痛点服装行业传统的生产方式是通过吊挂系统组织单款订单的流水线作业[2],单款生产规模偏大,经常出现库存过高情况。
在行业里,库存是决定一家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库存造成资源浪费且使得企业成本增加。
但传统吊挂线方式使产线换线时间长,难实现临时插单,如基于5G 专网打造服装柔性智造生产线同时,服装行业同行之间恶性竞争,互相挖高技能工人。
所以很多服装企业都希望能找到一种灵活的生产方式,打造上新快、翻单快、低库存的生产模式。
二、5G 专网技术在服装行业的应用5G 专网可分为“独立专网、混合专网、虚拟专网”三种5G 专网建设模式。
独立专网就是从无线基站、传输到核心网端到端单独建设,提供物理独享的 5G 专用网络,具有数据不出园、超低时延、灵活自服务、生产不中断等优点,适用于矿井、港口、核电等局域封闭园区场景使用;混合专网就是通过下沉MEC 以及用户面 UPF [4],而核心网控制面还是在公网的,提供部分物理独享的5G 专用网络,具有数据不出园、超低时延、基础自服务等优点,适用于工厂、钢铁、城市安防等局域开放园区;虚拟专网是基于5G 公众网络资源,利用端到端QoS 或切片技术,为客户提供一张时延和带宽有保障的、与公网数据隔离的专有网络,具有建设周期短、低成本、服务范围广、高灵活性等优点,适用于电网、摘要:基于5G 专网实现服装生产现场缝纫机、AGV、PAD 等终端的高效连接,打造集成5G+MEC+AI+AGV 的服装柔性智造生产线,打破原流水线模式的物理强链接,通过AGV 智能自动运送原料和设备, AI 智能排产调度系统充分计算现场实际人、机、料、法等生产资源情况,输出最优的排产计划,合理利用空闲生产资源,达到生产效率最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1 2
3
区域 北京 天津
河北
证书名称 Web前端开发
(12所)
Web前端开发 (14所)
Web前端开发 (32所)
试点院校名称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首钢工学院 北京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 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天津职业大学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 天津市武清区职业教育中心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乐山市计算机学校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
大竹县职业中学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24
贵州
Web前端开发 (5所)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5
云南
Web前端开发 (9所)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8
黑龙江
Web前端开发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12所)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黑龙江职业学院
牡丹江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杉达学院 Nhomakorabea泉州师范学院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14
江西
Web前端开发 (11所)
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兴国中等专业学校 赣州农业学校
江西省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
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
南昌工业工程学校
南昌工学院
威海职业学院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12
安徽
Web前端开发 (25所)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科技贸易学校
阜阳工业经济学校
安徽材料工程学校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30
新疆维吾 Web前端开发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尔自治区 (4所)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31
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
Web前端开发 (1所)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Web前端开发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 (18所)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荆楚理工学院
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罗田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18
湖南
Web前端开发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6所)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安庆工业学校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13
福建
Web前端开发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18所)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福建经济学校
永安职业中专学校
长汀职业中专学校
厦门理工学院
龙岩学院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23
四川
Web前端开发 (23所)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校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
桂林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
广西银行学校
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20
广西
Web前端开发 (11所)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河池学院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21
海南
Web前端开发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4所)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
神木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西北工业学校
南郑区职业教育中心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27
甘肃
Web前端开发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4所) 兰州城市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
28
青海
web前端开发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所)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29
宁夏
Web前端 (3所)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银川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19
广东
Web前端开发 (43所)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玉溪工业财贸学校
腾冲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云南省曲靖农业学校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理工大学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26
陕西
Web前端开发 (17所)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安康学院
西安欧亚学院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
10
江苏
Web前端开发 (31所)
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 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沧州工贸学校
河北商贸学校
冀州职教中心
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邢台现代职业学校
宁晋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
定州市职教中心
邯郸武安市综合职业技术
教育中心
邯郸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吕梁学院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4
山西
Web前端开发 (7所)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经贸职业学院
汾阳市高级职业中学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6
辽宁
Web前端开发 辽宁职业学院 (6所)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7
吉林
Web前端开发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6所) 延吉市职业高级中学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淄博职业学院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烟台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