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2005温医统计试卷详解

合集下载

2005~2012年_考研西医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1]

2005~2012年_考研西医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1]

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医综合试题一、A型题:1-106小题,每小题1分,共10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021-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浆E.组织间液2.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中,Na+跨膜转运的方式是A.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B.单纯扩散和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D.易化扩散和出胞或入胞E.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3.能以不衰减的形式沿可兴奋细胞膜传导的电活动是A.静息膜电位B.锋电位C.终板电位D.感受器电位E.突触后电位4.下列选项中,能有效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血浆含量增加的是研A、缺02,B.C02滞留C、雌激素D.肾脏疾患E.再生障碍性贫血5.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凝血酶的活性B.防止血小板的激活C、对抗血液凝固研D.促进纤维蛋白单体聚合E.抑制纤维蛋白溶解6.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下列哪项指标明显增高?A.每搏输出量B.射血分数C.心输出量D.心指数E.心脏做功量7.在微循环中,下列哪种结构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的调节?A.微动脉B.微静脉C.通血毛细血管D.毛细血管前括约肌E.真毛细血管8.下列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指肺通气量和肺血流量的比值B.人体平卧时,平均比值等于0.64C.人体直立时,肺尖部的比值减小D.比值增大意味着肺泡无效腔减小E.比值无论增大或减小,都不利于肺换气9.下列哪项能使氧解离曲线发生右移?A.糖酵解加强B.温度降低C•pH升高D.CO2分压降低E.CO中毒10.下列关于胃液分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头期调节属于纯神经反射B.胃期调节包括神经长、短反射和体液调节C.迷走神经引起的胃泌素释放可被阿托品阻断D.肠期调节约占进食分泌总量的30%以上.E.三个时期的分泌是顺序发生,互不重叠的11.胰泌素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特点是A、水和多,酶少B.水和少,酶多C.水多,和酶少D.水、和酶都少E.水、和酶都多12.机体各种功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中,最终不能转化为体热的是A.心脏泵血并推动血液流动B.细胞合成各种功能蛋白质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D.肌肉收缩对外界物体做功E.内、外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发热开始前,先出现寒战的原因是A、人身体特别虚弱B.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C.机体过度散热D.机体产热量不足E.体温调定点上移14、下列关于在近端小管重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重吸收率约为67%B.以的形式重吸收C.与小管分泌H+相耦联D.滞后于的重吸收E.与的重吸收无关15、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的原因是A.饮水过多B.肾小球滤过率增高C.肾小管重吸收NaCl量减少D.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E.肾交感神经紧张度降低16、下列关于正常人眼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视远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成像于视网膜B.晶状体变凸有助于消除球面像差和色像差C.瞳孔缩小可避免强光对视网膜的有害刺激D.双眼球会聚可避免复视而形成单视视觉E.调节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得到加强17、声波传入内耳最主要的途径是A、颅骨颞骨中耳蜗内淋巴B.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膜耳蜗C.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圆窗膜耳蜗D.外耳道鼓膜鼓室空气圆窗膜耳蜗E.外耳道鼓膜颞骨中耳蜗内淋巴18.在周围神经系统,毒蕈碱受体分布于A.自主神经节B.骨骼肌终板膜C.多数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D.多数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E.消化管壁内神经丛所有的神经元19.人小脑绒球小结叶损伤后,将会出现下列哪种症状?A.站立不稳B.四肢乏力C.运动不协调D.静止性震颤E.意向性震颤20.下列哪种激素是通过基因调节机制而发挥生物学效应的?A、肾上腺素B.心房钠尿肽C.胆囊收缩素D.甲状腺激素E.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21.患者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下列哪种变化正确?A、血中CRH增加B.血中ACTH减少C.血中TSH增加D.血中GH减少E.血中PRL增加22.下列关于孕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B.使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变化C.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含量D.促使并维持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E.促进子宫收缩23.当溶液的pH与某种氨基酸的pI一致时,该氨基酸在此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是A.兼性离子B.非兼性离子C.带单价正电荷D.疏水分子E.带单价负电荷24.DNA受热变性时,出现的现象是A、多聚核苷酸链水解成单核苷酸B.在26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增高C.碱基对以共价键连接D.溶液黏度增加E.最大光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25.一个简单的酶促反应,当[S]≤KmA.反应速度最大B.反应速度太慢难以测出C.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D.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不变E.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降低时26.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不包括的辅助因子是A.FAD B.NAD+ C.硫辛酸D.辅酶A E.生物素27.下列代谢物经相应特异脱氢酶催化脱下的2H,不能经过NADH呼吸链氧化的是A、异柠檬酸B.苹果酸C.酮戊二酸D.琥珀酸E.丙酮酸28.血糖浓度低时,脑仍能摄取葡萄糖而肝不能是因为A、脑细胞膜葡萄糖载体易将葡萄糖转运入细胞B.脑己糖激酶的Km值低C.肝葡萄糖激酶的Km值低D.葡萄糖激酶具有特异性E.血脑屏障在血糖低时不起作用29.脂肪酸活化后,下列哪种酶不参与β—氧化?A.脂酰辅酶A脱氢酶B、β—羟脂酰辅酶A脱氢酶C、—烯酰辅酶A水化酶D.β—酮脂酰辅酶A硫解酶E.β—酮脂酰还原酶30.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A.鲨烯环化酶B.鲨烯合酶C、HMGCOA还原酶D.HMGCoA合成酶E、HMGCoA裂解酶31.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A.叶酸B.生物素C、维生素B12D.四氢叶酸E.S-腺苷蛋氨酸32.RNA引物在DNA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是A.提供起始模板B.激活引物酶C.提供复制所需的5′—磷酸D、提供复制所需的—羟基E.激活DNA-pol Ⅲ33.下列关于TATA盒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操纵子的第一个结构基因处B.属于负性顺式调节元件C.能编码阻遏蛋白D.发挥作用的方式与方向无关E.能与RNA聚合酶结合34.原核生物的mRNA转录终止需要下列哪种因子?A.释放因子B.Rho因子C.信号肽D.O因子E.DnaB35.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是指A.蛋氨酸密码可作起始密码B.一个密码子可代表多个氨基酸C.多个密码子可代表同一氨基酸D.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之间不严格配对E.所有生物可使用同一套密码36、cAMP能别构激活下列哪种酶?.A、磷脂酶A B.蛋白激酶A C.蛋白激酶CD.蛋白激酶G E.酪氨酸蛋白激酶37.脂褐素大量增加最常见于A.细胞萎缩B.细胞坏死C.细胞凋亡D.细胞水样变性E.细胞玻璃样变性38.假膜性炎渗出物中的特征性成分是A、黏液B.浆液C.纤维蛋白D.坏死的炎症细胞膜E.坏死的黏膜上皮细胞膜39.下列哪种新生的细胞是机化时出现的特征性细胞?A、平滑肌细胞B.成纤维细胞C.类上皮细胞D.横纹肌细胞E.上皮细胞40.组织修复过程中,再生能力弱的组织是A.上皮组织B.纤维组织D.骨组织E.毛细血管41.混合血栓的形态学特征是A、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B.血小板小梁、纤维蛋白及红细胞C.血液中细胞成分与血浆成分分层D.同质的纤维蛋白E.纤维蛋白网眼中充满红细胞42、栓子的最确切定义是A.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B.阻塞血管的液态物质C.阻塞血管的固态物质D.阻塞血管的气态物质E.阻塞血管的脂肪43.肿瘤分期是指A.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B.肿瘤的恶性程度C.肿瘤细胞核分裂像的多少D.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扩散程度E.肿瘤细胞的浸润及转移能力4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是A.左主干B.左旋支C.左前降支D.右冠脉E.后降支45.肺癌中恶性程度最低的类型是A、类癌B.腺癌C、鳞癌D.大细胞癌E.小细胞癌46.肝细胞点状坏死的特点是A.肝细胞核碎裂为小点状的坏死B.破坏界板的坏死C.形成嗜酸性小体D.坏死灶仅累及几个肝细胞E.伴有严重脂肪变性的坏死47.镜下肿瘤细胞间有散在巨噬细胞存在,形成满天星图像的淋巴瘤是A、Burkitt淋巴瘤B.大B细胞淋巴瘤C.霍奇金淋巴瘤D.滤泡型淋巴瘤E.周围T细胞淋巴瘤48,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最重要的依据是A.癌细胞核明显异型B.癌细胞有大量核分裂像C.癌细胞核明显深染D.癌细胞核有粗大核仁E.癌细胞核呈毛玻璃状49.结核瘤是指A、结核引起的良性肿瘤B.结核引起的恶性肿瘤C.结核引起的肿瘤样浸润性病灶D.结核引起的孤立性干酪样坏死灶E.结核引起的冷脓肿50.狼疮性肾炎的特征性病变是A、内皮细胞增生B.苏木素小体C.上皮细胞增生D.中性粒细胞浸润E.巨噬细胞浸润51.下列哪项不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作时的典型体征表现?A、血压下降B.心率加快C.第二心音逆分裂D.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E.一过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52.下列哪项是临床确定患者存在急性心肌损害最有价值的指标?A、乳酸脱氢酶增高B.肌钙蛋白T增高C.血清肌红蛋白增高D.磷酸肌酸激酶增高E.心电图出现ST段水平下移53.下列关于左房室瓣关闭不全患者早期病理生理改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左心房压力负荷增加B.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C.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D.肺静脉压力负荷增加E.肺静脉容量负荷增加.54.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出现下列哪种征象应首先考虑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A.心律失常B.心力衰竭C.阵发性心前区疼痛D.发热持续一周以上E.尿频、尿急、尿痛55.下列关于心房颤动发病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房颤动的自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B.阵发性心房颤动可见于正常人C.急性酒精中毒时可出现心房颤动D.孤立性心房颤动是指短阵发作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的心房颤动E.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最常见的出现心房颤动的非心脏性疾病56.下列哪项是影响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的主要因素?A.年龄B.性别C.血脂水平D.血糖水平E.体重恒定57.女性,44岁,因风心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颤动,长期服用地高辛每天0.25 mg,1周来腹泻,恶心呕吐,进食量少。

2005级本硕卫生统计学试题

2005级本硕卫生统计学试题
2
6.两样本均数比较,经 t 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 P 越小,说明________。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E.I 型错误的概率越小 7.四个样本率作比较,
2 2 0 .05, 3 ,可认为________。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C.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E.各总体率相差很大
B.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D.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深圳男科医院 人体 4S 健康管理
8.为研究新药“胃灵丹”治疗胃病(胃炎、胃溃疡)疗效,在某医院选择 50 例胃溃疡 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胃灵丹治疗,对照组用公认有效的“胃 苏冲剂” 。这种对照在实验设计中称为________。 A.实验对照 B.标准对照 C.安慰剂对照 D.空白对照 E.潜在对照 9.为探讨某恶性肿瘤的预后,收集了 63 例病人的生存结局(生存和死亡)及影响因素 (包括治疗方式、肿瘤的浸润程度、组织学类型等) ,这种资料最适合选用的统计分 析方法是________。 A.等级相关 B.多重线性回归 C.logistic 回归 D.直线相关 E. 检验
2 2 0.05,1 3.84 2 0.01,1 6.63
( b c 1) 2 bc
深圳男科医院 人体 4S 健康管理
Tests for Normality Group 烫伤对照组 24h切痂组 96h切痂组 --Statistic--W W W 0.917129 0.929374 0.975552 -----p Value-----Pr < W Pr < W Pr < W 0.3336 0.4418 0.9370
2

温州医学院硕士生考试《临床流行病学》部分历年考题精选

温州医学院硕士生考试《临床流行病学》部分历年考题精选

温州医学院硕士生考试《临床流行病学》部分历年考题精温州医学院硕士生考试《临床流行病学》部分历年考题精选选一、1990年某疾病监测点为了查实该地主要疾病的发生、死亡及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有关数据如下:1990年7月1日该监测点人口数9.5万;同年1月1日该点人口数9.2万;同日记录的恶性肿瘤病例62例,其中,当天新病例2例;1990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80例,同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人数120。

请计算该监测点人群1)1990年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

2)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时点患病率。

答案:1990年恶性肿瘤发病率=180/9.5万=189/10万1990年恶性肿瘤患病率=180+(62-2)/9.5万=253/10万1990年恶性肿瘤死亡率=120/9.5万=126/10万1990年恶性肿瘤病死率=120/180+(62-2)*100%=50%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时点患病率=62/9.2万=67/10万二、2006年1月~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门诊进行了一项关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关系”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对照选自该口腔医院门诊的非口腔粘膜白斑病就诊者,如:镶牙、补牙、洁牙、牙周炎等患者。

病例和对照的配比条件:同性别,年龄相差在2岁以内,温州市居民,并且近10年来一直居住在该市。

结果为:病例与对照均吸烟者共45对;均不吸烟者20对;病例吸烟而对照不吸烟者共25对;病例不吸烟而对照吸烟者共10对。

1)将以上资料整理成规范的供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的四格表。

2)如何分析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3)如何计算和解释关联强度?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如何下结论?4)该研究的设计是否存在不足,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根据以上资料,整理出四格表如下:表温州市100对口腔粘膜白斑病与对照的吸烟史2)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分析:x 2=(∣b -c ∣-1)2/(b+c)=(∣10-25∣-1)2/35=5.60,P<0.05结果表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关联。

医学统计学辅导(温医11-12)

医学统计学辅导(温医11-12)
一、两组计量资料比较(20分) 分
题干由试题和相关SPSS 题干由试题和相关SPSS分析结果组成 SPSS分析结果组成
1、根据资料选择正确的统计检验方法; 根据资料选择正确的统计检验方法; 2、请写出假设检验步骤:检验假设;检验水准;根据给 请写出假设检验步骤:检验假设;检验水准; 定的检验统计量值,确定P值、并作出结果判断;或根据 定的检验统计量值,确定P 并作出结果判断; SPSS结果选择正确的统计量值和 结果选择正确的统计量值和P 并作出结果判断。 SPSS结果选择正确的统计量值和P值、并作出结果判断。 3、说明:正态性检验提供矩法检验或K-S检验结果;方 说明:正态性检验提供矩法检验或K 检验结果; 差齐性检验提供Levene 检验结果。 差齐性检验提供Levene’s检验结果。正态性检验和方差 齐性检验不必列出检验步骤,作出判断即可。 齐性检验不必列出检验步骤,作出判断即可。
t -1.730
Sig. df (2-tailed) 11 .112
b
Test Statistics
Ranks GROUP 1 2 Total N Mean Rank Sum of Ranks 18 14.94 269.00 16 20.38 326.00 34
X
Mann-Whitney U Wilcoxon W Z Asymp. Sig. (2-tailed) a Exact Sig. .117 [2*(1-tailed Sig.)] a. Not corrected for ties. b. Grouping Variable: GROUP
高低温季节污水中伤寒菌的检出率
季节气温 高 低 合计 阳性水样数 1(4) ( ) 7(4) ( ) 8 阴性水样数 11(8) ( ) 5(8) ( ) 16 合计 12 12 24 阳性率( ) 阳性率(%) 8.33 58.33 33.33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统计复习汇编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统计复习汇编

一:单样本T检验:例3-5 某医生测量了36名从事铅作业男性工人的血红蛋白含量,算得其均数为130.83g/L,标准差为25.74g/L。

问从事铅作业工人的血红蛋白是否不同于正常成年男性平均值140g/L?One-Sample Test单样本检验Test Value实验值= 140t Df自由度Sig.(2-tailed)P值(双侧)MeanDifference均数差值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Difference差值的95%可信区间Lower Upper血红蛋白含量-2.137 35 .040-9.16667-17.8762 -.4572二:配对样本T检验:例3-6 为比较两种方法对乳酸饮料中脂肪含量测定结果是否不同,随机抽取了10份乳酸饮料制品,分别用脂肪酸水解法和哥特里-罗紫法测定其结果如表3-5第(1)~(3)栏。

问两法测定结果是否不同?表3-5 两种方法对乳酸饮料中脂肪含量的测定结果(%)编号哥特里-罗紫法(2) 脂肪酸水解法(3)差值d(4)=(2) (3)1 0.840 0.580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 0.591 0.509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 0.674 0.500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 0.632 0.316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 0.687 0.337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 0.978 0.517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7 0.750 0.454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8 0.730 0.51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9 1.200 0.997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0 0.870 0.506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aired Samples Test配对样本检验Paired Differences t df自由度Sig.(2-tailed)双侧P值Mean差值均数Std.Deviation标准差Std. ErrorMean标准误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the Difference差值的95%可信区间Lower UpperPair 1 哥特里-罗紫法脂肪酸水解法.272400 .108681 .034368 .194654 .350146 7.926 9 .000三:两样本T检验:(成组设计两样本T检验)例3-7 为研究国产四类新药阿卡波糖胶囊的降血糖效果,某医院用40名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同期随机对照试验。

2005级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考试题

2005级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考试题

2005级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考试题2005级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考试题1一、最佳选择题σ表示()1.xA.总体均数标准误B.总体均数离散程度C.总体标准差D.反映以固定n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获得的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2.t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A.中心位置左移,但分布曲线相同B.中心位置右移,但分布曲线相同C.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峰高D.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峰低,两侧较伸展3.用计数器测得某放射性物质10分钟内发出的脉冲数为660个,据此可估计该放射性物质平均每分钟脉冲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660A.660±1.96660±660±66±104.直线回归中,如果自变量X乘以一个不为0或1的常数,则有()A.截距改变 B.回归系数改变 C.两者都改变 D.两者都不改变5.参数是指()A.参与个体数 B.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6.两样本秩和检验与t检验相比()A. 秩和检验比t检验好B.检验效能相同C. t检验比秩和检验好D.应根据资料决定优劣7.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平均数D.百分位数8.设某实验因素A有K(K≥3)个水平,观测数据是连续性资料,且满足各种参数检验的前提条件。

用多次t检验取代方差分析和q检验。

将会()A.明显增大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B.使结论更加具体C.明显增大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D.使计算更加简便9. 某血库提供6094例ABO血型分布资料如下:血型 O A B AB,人数分别为 1823 1598 2032 641,该资料的类型是:A.计量资料B.有序资料C.计数资料D.名义资料10.两样本均数比较时,P越小,说明 ( )A.两样本均数相差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B.两总体均数相差越大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11.下列哪种资料不适用t-检验 ( )A.一个小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比较B.四格表资料的比较C.两个小样本均数的比较D.两个大样本均数的比较12.比较某地两种传染病发病率高低用()A. t-检验B. U-检验C. F-检验D. X2-检验13.R×C表的卡方检验中,P<0.05说明 ( )A.被比较的任何两个率之间差别均有显著性B. 样本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C.至少某两个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别D.只有两个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别14.关于四分位数间距,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适用条件同中位数B.反映数值变量资料的离散趋势C.考虑了每个变量值的变异情况D.较极差稳定15.观察各种死因造成死亡的比重,宜选择的图形为()A.直方图B.直条图C.团图D.普通线图16.为了使显著性检验的两类错误同时减少,可采取措施:()A.提高显著性水平B.增加样本含量C.降低实验误差D.增加人员和设备17.某年甲、乙两地儿童麻疹流行,甲地发病300人,乙地发病250人。

2005~2013年考研西医综合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

2005~2013年考研西医综合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

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医综合试题一、A型题:1-106小题,每小题1分,共10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021-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浆E.组织间液2.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中,Na+跨膜转运的方式是A.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B.单纯扩散和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D.易化扩散和出胞或入胞E.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3.能以不衰减的形式沿可兴奋细胞膜传导的电活动是A.静息膜电位B.锋电位C.终板电位D.感受器电位E.突触后电位4.下列选项中,能有效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血浆含量增加的是研A、缺02,B.C02滞留C、雌激素D.肾脏疾患E.再生障碍性贫血5.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凝血酶的活性B.防止血小板的激活C、对抗血液凝固研D.促进纤维蛋白单体聚合E.抑制纤维蛋白溶解6.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下列哪项指标明显增高?A.每搏输出量B.射血分数C.心输出量D.心指数E.心脏做功量7.在微循环中,下列哪种结构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的调节?A.微动脉B.微静脉C.通血毛细血管D.毛细血管前括约肌E.真毛细血管8.下列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指肺通气量和肺血流量的比值B.人体平卧时,平均比值等于0.64C.人体直立时,肺尖部的比值减小D.比值增大意味着肺泡无效腔减小E.比值无论增大或减小,都不利于肺换气9.下列哪项能使氧解离曲线发生右移?A.糖酵解加强B.温度降低C•pH升高D.CO2分压降低E.CO中毒10.下列关于胃液分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头期调节属于纯神经反射B.胃期调节包括神经长、短反射和体液调节C.迷走神经引起的胃泌素释放可被阿托品阻断D.肠期调节约占进食分泌总量的30%以上.E.三个时期的分泌是顺序发生,互不重叠的11.胰泌素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特点是A、水和多,酶少B.水和少,酶多C.水多,和酶少D.水、和酶都少E.水、和酶都多12.机体各种功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中,最终不能转化为体热的是A.心脏泵血并推动血液流动B.细胞合成各种功能蛋白质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D.肌肉收缩对外界物体做功E.内、外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发热开始前,先出现寒战的原因是A、人身体特别虚弱B.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C.机体过度散热D.机体产热量不足E.体温调定点上移14、下列关于在近端小管重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重吸收率约为67%B.以的形式重吸收C.与小管分泌H+相耦联D.滞后于的重吸收E.与的重吸收无关15、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的原因是A.饮水过多B.肾小球滤过率增高C.肾小管重吸收NaCl量减少D.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E.肾交感神经紧张度降低16、下列关于正常人眼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视远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成像于视网膜B.晶状体变凸有助于消除球面像差和色像差C.瞳孔缩小可避免强光对视网膜的有害刺激D.双眼球会聚可避免复视而形成单视视觉E.调节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得到加强17、声波传入内耳最主要的途径是A、颅骨颞骨中耳蜗内淋巴B.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膜耳蜗C.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圆窗膜耳蜗D.外耳道鼓膜鼓室空气圆窗膜耳蜗E.外耳道鼓膜颞骨中耳蜗内淋巴18.在周围神经系统,毒蕈碱受体分布于A.自主神经节B.骨骼肌终板膜C.多数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D.多数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E.消化管壁内神经丛所有的神经元19.人小脑绒球小结叶损伤后,将会出现下列哪种症状?A.站立不稳B.四肢乏力C.运动不协调D.静止性震颤E.意向性震颤20.下列哪种激素是通过基因调节机制而发挥生物学效应的?A、肾上腺素B.心房钠尿肽C.胆囊收缩素D.甲状腺激素E.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21.患者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下列哪种变化正确?A、血中CRH增加B.血中ACTH减少C.血中TSH增加D.血中GH减少E.血中PRL增加22.下列关于孕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B.使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变化C.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含量D.促使并维持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E.促进子宫收缩23.当溶液的pH与某种氨基酸的pI一致时,该氨基酸在此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是A.兼性离子B.非兼性离子C.带单价正电荷D.疏水分子E.带单价负电荷24.DNA受热变性时,出现的现象是A、多聚核苷酸链水解成单核苷酸B.在26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增高C.碱基对以共价键连接D.溶液黏度增加E.最大光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25.一个简单的酶促反应,当[S]≤KmA.反应速度最大B.反应速度太慢难以测出C.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D.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不变E.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降低时26.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不包括的辅助因子是A.FAD B.NAD+ C.硫辛酸D.辅酶A E.生物素27.下列代谢物经相应特异脱氢酶催化脱下的2H,不能经过NADH呼吸链氧化的是A、异柠檬酸B.苹果酸C.酮戊二酸D.琥珀酸E.丙酮酸28.血糖浓度低时,脑仍能摄取葡萄糖而肝不能是因为A、脑细胞膜葡萄糖载体易将葡萄糖转运入细胞B.脑己糖激酶的Km值低C.肝葡萄糖激酶的Km值低D.葡萄糖激酶具有特异性E.血脑屏障在血糖低时不起作用29.脂肪酸活化后,下列哪种酶不参与β—氧化?A.脂酰辅酶A脱氢酶B、β—羟脂酰辅酶A脱氢酶C、—烯酰辅酶A水化酶D.β—酮脂酰辅酶A硫解酶E.β—酮脂酰还原酶30.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A.鲨烯环化酶B.鲨烯合酶C、HMGCOA还原酶D.HMGCoA合成酶E、HMGCoA裂解酶31.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A.叶酸B.生物素C、维生素B12D.四氢叶酸E.S-腺苷蛋氨酸32.RNA引物在DNA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是A.提供起始模板B.激活引物酶C.提供复制所需的5′—磷酸D、提供复制所需的—羟基E.激活DNA-pol Ⅲ33.下列关于TATA盒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操纵子的第一个结构基因处B.属于负性顺式调节元件C.能编码阻遏蛋白D.发挥作用的方式与方向无关E.能与RNA聚合酶结合34.原核生物的mRNA转录终止需要下列哪种因子?A.释放因子B.Rho因子C.信号肽D.O因子E.DnaB35.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是指A.蛋氨酸密码可作起始密码B.一个密码子可代表多个氨基酸C.多个密码子可代表同一氨基酸D.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之间不严格配对E.所有生物可使用同一套密码36、cAMP能别构激活下列哪种酶?.A、磷脂酶A B.蛋白激酶A C.蛋白激酶CD.蛋白激酶G E.酪氨酸蛋白激酶37.脂褐素大量增加最常见于A.细胞萎缩B.细胞坏死C.细胞凋亡D.细胞水样变性E.细胞玻璃样变性38.假膜性炎渗出物中的特征性成分是A、黏液B.浆液C.纤维蛋白D.坏死的炎症细胞膜E.坏死的黏膜上皮细胞膜39.下列哪种新生的细胞是机化时出现的特征性细胞?A、平滑肌细胞B.成纤维细胞C.类上皮细胞D.横纹肌细胞E.上皮细胞40.组织修复过程中,再生能力弱的组织是A.上皮组织B.纤维组织D.骨组织E.毛细血管41.混合血栓的形态学特征是A、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B.血小板小梁、纤维蛋白及红细胞C.血液中细胞成分与血浆成分分层D.同质的纤维蛋白E.纤维蛋白网眼中充满红细胞42、栓子的最确切定义是A.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B.阻塞血管的液态物质C.阻塞血管的固态物质D.阻塞血管的气态物质E.阻塞血管的脂肪43.肿瘤分期是指A.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B.肿瘤的恶性程度C.肿瘤细胞核分裂像的多少D.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扩散程度E.肿瘤细胞的浸润及转移能力4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是A.左主干B.左旋支C.左前降支D.右冠脉E.后降支45.肺癌中恶性程度最低的类型是A、类癌B.腺癌C、鳞癌D.大细胞癌E.小细胞癌46.肝细胞点状坏死的特点是A.肝细胞核碎裂为小点状的坏死B.破坏界板的坏死C.形成嗜酸性小体D.坏死灶仅累及几个肝细胞E.伴有严重脂肪变性的坏死47.镜下肿瘤细胞间有散在巨噬细胞存在,形成满天星图像的淋巴瘤是A、Burkitt淋巴瘤B.大B细胞淋巴瘤C.霍奇金淋巴瘤D.滤泡型淋巴瘤E.周围T细胞淋巴瘤48,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最重要的依据是A.癌细胞核明显异型B.癌细胞有大量核分裂像C.癌细胞核明显深染D.癌细胞核有粗大核仁E.癌细胞核呈毛玻璃状49.结核瘤是指A、结核引起的良性肿瘤B.结核引起的恶性肿瘤C.结核引起的肿瘤样浸润性病灶D.结核引起的孤立性干酪样坏死灶E.结核引起的冷脓肿50.狼疮性肾炎的特征性病变是A、内皮细胞增生B.苏木素小体C.上皮细胞增生D.中性粒细胞浸润E.巨噬细胞浸润51.下列哪项不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作时的典型体征表现?A、血压下降B.心率加快C.第二心音逆分裂D.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E.一过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52.下列哪项是临床确定患者存在急性心肌损害最有价值的指标?A、乳酸脱氢酶增高B.肌钙蛋白T增高C.血清肌红蛋白增高D.磷酸肌酸激酶增高E.心电图出现ST段水平下移53.下列关于左房室瓣关闭不全患者早期病理生理改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左心房压力负荷增加B.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C.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D.肺静脉压力负荷增加E.肺静脉容量负荷增加.54.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出现下列哪种征象应首先考虑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A.心律失常B.心力衰竭C.阵发性心前区疼痛D.发热持续一周以上E.尿频、尿急、尿痛55.下列关于心房颤动发病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房颤动的自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B.阵发性心房颤动可见于正常人C.急性酒精中毒时可出现心房颤动D.孤立性心房颤动是指短阵发作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的心房颤动E.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最常见的出现心房颤动的非心脏性疾病56.下列哪项是影响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的主要因素?A.年龄B.性别C.血脂水平D.血糖水平E.体重恒定57.女性,44岁,因风心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颤动,长期服用地高辛每天0.25 mg,1周来腹泻,恶心呕吐,进食量少。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统计学资料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统计学资料

一、两组计量资料比较(20分)题干由试题和相关SPSS 分析结果组成 1、根据资料选择正确的统计检验方法;2、请写出假设检验步骤:检验假设,检验水准,根据SPSS 结果选择正确的统计量值和P 值、并作出结果判断。

3、说明:正态性检验提供K-S 检验结果;方差齐性检验提供Levene ’s 检验结果。

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不必列出检验步骤,作出判断即可。

可能包括的内容:● 配对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 ● 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 ● 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近似t 检验 ● 配对设计的两样本比较的符号秩和检验 ● 成组设计的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举例:例2.17 某医生测得1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16例健康人的尿17酮类固醇排出量(mg/dl )分别为X 1和X 2,试问两组的均数有无不同。

X1:3.14 5.83 7.35 4.62 4.05 5.08 4.98 4.22 4.35 2.35 2.89 2.16 5.55 5.94 4.40 5.35 3.80 4.12 X2:4.12 7.89 3.24 6.36 3.48 6.74 4.67 7.38 4.95 4.08 5.34 4.27 6.54 4.62 5.92 5.18O n e -S a m p l e K o l m o g o r o v -S m i r n o v T e s t18164.4544 5.29871.3245 1.3820.102.113.075.113-.102-.091.434.452.992.987NMeanStd. Deviation Normal Parameters a,b Absolute Positive NegativeMost ExtremeDifferencesKolmogorov-Smirnov Z Asymp. Sig. (2-tailed)慢支患者健康者Test distribution is Normal.a. Calculated from data.b.Ind epend ent Sa mples Test.225.638-1.81832.078-.8443.4644-1.7904.1017-1.81331.163.079-.8443.4656-1.7938.1052Equal variances assumedEqual variances not assumedXF Sig.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t df Sig.(2-tailed)Mean DifferenceStd. Error DifferenceLower Upper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 t-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答案】jszb1、此资料是计量资料,研究设计为完全随机设计 (又称成组设计);2、根据正态性单样本K-S 检验结果:P 值分别为 0.992、0.987,均大于 0.1,因此两样本均服从正态分布;3、根据方差齐性检验结果:F=0.225、P=0.638,P >0.05,因此两样本总体方差齐性;4、根据以上三点,统计方法选用成组设计两样本 t 检验,其假设检验过程如下: (1)建立假设检验,确立检验水准:H0:u1=u2,即两组的总体均数相同 H1:u1≠u2,即两组的总体均数不同 α=0.05(2)计算检验统计量t 值:ν=18+16-2=32t= -1.818(3)确定 P值,做出统计推断:P=0.078>0.05根据α=0.05的检验水准,不拒绝 H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例某种癌症病人随访资料
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治疗组 A B B A A B A A B B B A B B A B
分组日期 68.05.12 70.10.18 69.02.12 72.01.30 73.11.11 68.03.12 69.01.06 69.02.08 71.05.02 68.03.08 73.12.12 74.05.01 72.07.02 68.12.18 69.01.01 73.09.02
人,服 A 药;另一组 60 人,服 B 药。结果发现:服 A 药的 40 人中有 30 人治愈;服 B 药
的 60 人中有 11 人治愈。问 A、B 两药对该病的疗效有无差别?( 20 分)
要求: 请写出上述题目假设检验过程: 检验假设、检验水准、计算表、统计检验方法、
检验统计量值和 P 值,并作出结果判断。
终止日期 68.05.30 71.04.16 70.11.06 74.05.31 74.01.02 73.03.30 69.01.04 70.02.08 71.11.13 68.05.23 74.02.20 74.05.09 72.07.15 74.04.31 74.05.31 73.09.20
是否该病死亡 Y Y Y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将构成比指标按率的概念去解释的错误
� 分母不宜太小 即计算相对数应有足够数量,如果例数较少会使相对数波动较大,例数很少的情况下最好用
绝对数直接表示。
� 正确计算合计率
对分组资料计算合计率或称平均率时,不能简单地由各组率相加或平均而得,而应用合计的
有关实际数字进行计算。
� 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绣品厂 12.1 42.9 0.0 0.0 11.1 25.0 0.0 26.3 9.1 25.0
蓄电池厂 72.5 75.3 28.3 60.0 70.5 73.1 60.0 20.0 20.0 32.6
要求: 请写出上述题目假设检验过程: 检验假设、检验水准、统计检验方法、检验统计量
值和 P 值,并作出结果判断(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不必列出检验步骤,作出判断即可 )。
24
12
18
10
3
4
1. 选用何种指标描述其集中位置和离散程度较好?为什么?
2. 估计该地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的正常值范围。 SPSS 软件有关分析结果见附页。
答 案 :(提示:此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原理为中位数和均数较接近,且偏度系数接近 0)
① 描述其集中位置较好指标:均数 描述其离散程度较好指标:标准差
7
:由处理因素(雌激素)的不同水平作用和随机误差产生的变异 :由不同区组(不同种系)作用和随机误差产生的变异 :完全由随机误差产生的变异 ③ 由 SPSS 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 1) 三种不同剂量的雌激素作用后,子宫重量的总体均数全不相等,即不同剂量的雌激素对 子宫的重量有影响 2) 不同种系大白鼠对雌激素的反应也不同 考点: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应用、多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及 SPSS 结果的读取
� 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做样本率(或构成比)假设检验
八、现欲研究四种药物(A、B、C、D)联合用药对慢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 的疗效,以白细胞计数增加量为观察指标。每种药物都分成用与不用两个水平,并分析交互 作用 AB、AC、BC。拟采用正交试验,请根据上述资料进行表头设计。(7 分)
行同年龄别、同性别的小组率比较或对总率(合计率)进行标准化后再作比较
� 对比不同时期资料应注意客观条件是否相同
例如, 疾病报告制度完善和资料完整的地区或年份,发病率可以“升高”;居民因医疗普及,
就诊机会增加,或诊断技术提高,也会引起发病率“升高”。因此在分析讨论时,应根据各
方面情形全面考虑,慎重对待。
SPSS 软件有关分析结果见附页。
答案: ① 此资料为两样本成组设计 ② 两样本经正态性 K-S 检验均服从正态分布(其 P 值分别为 0.886、0.575,均大于 0.1) ③ 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即方差齐性(Levene's 齐性检验,F=7.454,P=0.14>0.1)
根据以上三点,其假设检验过程如下: (1)建立假设检验,确立检验水准 H0:u1=u2,即两组的总体均数相同 H1:u1≠u2,即两组的总体均数不相同
② 正常范围为:
=14.03 ±1.96 ⅹ1.0282
均数 中位数 标准差 偏度系数
峰度系数
百分位数
偏度系数标准误 峰度系数标准误
考点:计量资料统计描述各指标的选择,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
4
四、16 例某癌症病人在不同时期经随机化分配到 A、B 两治疗组,并继续进行随访至 1974
年 5 月 31 日结束。资料如下表:(8 分)
在比较相对数时,除了要对比的因素(如不同的药物),其余的影响因素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 。
在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时,应遵循随机抽样原则进行分组。
下列因素可能影响对比组之间的可比性:
(1) 观察对象是否同质,研究方法是否相同,观察时间是否相等,以及地区、周围环
境、风俗习惯和经济条件是否一致或相近等。
(2) 观察对象内部结构是否相同,若两组资料的年龄、性别等构成不同,可以分别进
178
10.2
1100
49
4.5
答案:
以上分析不妥当
对于第一个结论,犯了以比代率的错误
对于第二个结论,各性别间内部构成不同,因此不具可比性,应先进行标准化
考点: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事项、率的标准化
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 避免以比代率
构成比是用以说明事物内部某种构成所占比重或分布,并不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本题样本数为 100>40,最小理论频数 T 为 11>5,选用卡方检验非校正专用公式或基本公式
6
六、为研究雌激素对子宫发育的作用,用四个种系的未成年雌性大白鼠各 3 只,每只按一定
剂量注射雌激素,至一定时间取出子宫并称重,结果如下表所示:(15 分)
未成年雌性大白鼠的子宫质量(mg)
种系
雌激素剂量(μg/100g)
仍存活 Y
车祸死亡 Y
迁出 Y Y Y Y 时间单位以(日)、(月)、(年)哪个较合适?为什么?
截尾值
√ √ √
√ √
2. 判断上述随访时间哪些属截尾值,并在截尾值栏相应处打钩。
3. 要比较 A、B 疗法对该种癌症病人的疗效,宜选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
4. A、B 治疗组随访资料生存时间的特征量(代表值)一般用何指标表示?
温州医学院 2005 级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卷
学号
姓名 08 泌外 华
一、 随机 抽 样 调 查 了 某 地 绣 品 厂 和 蓄 电 池 厂 工 人 各 10 名, 测 定 其 血 中 锌 卟 啉 含 量
(µg/100ml)如下表。问这两个工厂工人血中锌卟啉含量有无差别?( 20 分)
某地绣品厂和蓄电池厂工人血中锌卟啉含量(µg/100ml)结果
0.2
0.4
0.8

106
116
145

42
68
115

70
111
133

42
68
115
问:1. 上述试验属何种试验设计?
2. 按照题义,把总变异分成哪几个部分?并说明各部分的意义。
3. 根据附页 SPSS 计算结果,作出正确的结论。
答案:
① 此试验属于随机区组设计
② 总变异可以分解为 3 部分,其各自的意义如下
2) 中位生存时间常用于代表随访资料生存时间
3) 截尾值又称删失值:有的观察对象终止随访不是由于失败事件发生,而是由于中途失访 、 死于其它原因、随访截止。由于不知道这些观察对象发生失败事件的时间,他们的资料不能 提供完全的信息,这些对象的观察值称为截尾值,常用符号“+”表示。如 140+天。
5
五、为观察药物 A、B 治疗某病的疗效,某医生将 100 例该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 40
L4(23)、L8(27)和 L12(211)的交互作用列可参照下表。
9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B
AB
C
AC BC
D
考点:正交试验表头设计 正交试验表头设计注意事项 1) 要留有空列作为误差的来源 2) 各列要注意是否考虑了一阶及二阶甚至三阶交互作用 3) 试验样本量不能太少,否则无法获得变异(如 06 年试卷,试验 8 次只用了 8 例患者)
SPSS 软件有关分析结果见附页。
答案:
(1)列出计算表
组别
有效
无效
合计
A药
30
10
40
B药
11
49
60
合计
41
59
100
(2)欲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有无差别应用卡方检验。
① 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
H0:π1=π2 即两种药物的疗效无差别 H1:π1≠π2 即两种药物的疗效有差别
α=0.05
② 计算检验统计量值
1
ɑ =0.05
(2)计算检验统计量 t= -4.182 自由度= 18 (3)确定 P 值,做出结论 P=0.001<0.05 根据ɑ =0.05 检验水准,拒绝 H0,接受 H1;因此认为两个工厂工人血中锌卟啉含量有差别
2
二、研究胃癌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某医生记录了 50 名胃癌患者术后院内感 染情况(结果为有=1 或无=0),并调查了下列可能的影响因素:① 年龄(岁)、②手术创伤 程度(分 5 等 级 )、 ③营养状态(分 3 等 级 )、 ④术前预防性抗菌(有=1,无=0)、 ⑤ 白细胞 数(109/L)、 ⑥ 肿瘤病理分级(1~9 级 ), ⑦淋巴结转移(有=1,无=0)。( 15 分) 1. 欲筛选哪些因素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宜选择何种统计分析方 法? 2. 经统计分析得知营养状态( X3)、肿瘤病理分级( X6)和淋巴结转移( X7)是有意义的 影响因素,现计算得 b0= −123.405,b3= −5.517,b6=6.279,b7= 4.232,请列出其回归方程? 3. 淋巴结有转移的胃癌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危险性是淋巴结没有转移的胃癌患者的多 少倍(若无计算器,列出算式也可)? 4. 假如此例是研究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受哪些因素影响,所调查的因素同上,现欲分析 哪些因素是主要的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因素,宜选择何种统计分析方法? 答案: (1)Logistic 回归 (2)ln(P/1-P)= −123.405−5.517X3+6.279X6+4.232X7 (3)OR=exp(4.232),即淋巴结有转移的胃癌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危险性是淋巴结没有转 移的胃癌患者的 exp(4.232)倍 (4)COX 回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