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2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物质的量,英文称Quantity of Substance,简称QoS,是指任何物质的比例关系和物质的量。
它是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数量的度量标准。
一般情况下,按照物质的单位质量来计算,它具有普遍的意义。
物质的量是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和制药中最重要的物质属性之一,在化学计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物质的量是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量的大小和物质的比例(量的数量和物质的量的比值)之间的关系。
因此,物质的量可以用来决定调节或改变反应物质的比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物质的量来计算物质的数量和物质的比例,以便于量化地表示物质的量。
同时,物质的量在计算和测量化学反应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化学实验中,物质的量是用来决定反应物所需的量,以及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物质的量可以用来衡量反应系统中物质的数量,也可以应用于推测反应系统中物质的比例和反应结果的推测。
此外,在制药中,物质的量也是用来测量药物的数量,以及药物之间的比例,以及药物在药物组合中的比例,是确定药物组合的重要指标。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它可用于计算、测量和推算反应物的比例、反应物的分子量和溶解度等,它也可以用于一些物质的量计算,如采用物质的量计算溶液的浓度等。
另外,物质的量还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的热物理量,比如反应的反应热、反应前后的温度差、反应前后的比热等。
总而言之,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可以用来衡量反应物、测量反应物比例、推算反应结果、计算溶解度、计算反应热物理量等。
它在计算和测量反应物的数量、比例以及结果,计算溶液的浓度和计算反应热物理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化学计算中物质的量是十分重要的物质属性,应受到重视。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案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案【学习目标】1.基于物质的量认识化学变化;2.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环节一:温故知新,承前启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可以明确表示出化学反应中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
2Na+2H2O=== 2NaOH+H2↑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2 ∶ 2 ∶ 1扩大6.02×1023倍2×6.02×1023∶2×6.02×1023∶2×6.02×1023∶1×6.02×1023物质的量之比____ mol ∶____ mol ∶___ mol ∶___mol 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______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环节二:实例切入,新知突破例题:250 mL 2 mol·L-1的硫酸与足量的铁屑完全反应。
计算:(1)参加反应的铁屑的物质的量;(2)生成的H2的体积(标准状况)。
请及时记录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环节三:运用计算,思维发散医疗上颇为流行的“理疗特效热”,就是利用铁粉缓慢氧化成Fe2O3并放出均匀、稳定的热,使患处保持温热状态。
若56 g铁粉完全氧化成氧化铁,则需要消耗标况下氧气的体积为多少?牛刀小试:某化学实验室准备用一定量的Fe与足量的1 mol/L的H2SO4溶液反应来制取H2。
若要制得2.24 L H2(标况),试计算:(1)参加反应的H2SO4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Fe的质量。
(Fe:56)把一定量的CO还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得10 g沉淀,那么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是 g。
(CaCO3:100 CO:28)即时小练:用足量的CO还原Fe2O3,将所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为60 g,则Fe2O3的质量是( )A.16 g B.32 gC.64 g D.80 g环节四:归纳总结,习题巩固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1)审题并设有关物理量(n、m、V)(2)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3)在方程式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方标出相关物理量注意:注意左右比例相当,上下单位一致(4)列出正确比例式求解【学习效果】一、单项选择题1.标准状况下,2.7 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a L的氢气,化学方程式比例关系正确的是()A.2Al+ 6HCl =2AlCl3 +3 H2↑2 mol 67.2 L2.7 g a LB.2Al+ 6HCl =2AlCl3 +3 H2↑27 g 22.4 L2.7 g a LC.2Al+ 6HCl =2AlCl3 +3 H2↑54 g 67.2 L2.7 g a LD.2Al+ 6HCl =2AlCl3 +3 H2↑54 g 3 mol2.7 g a L2.有关反应2Na+2H2O===2NaOH+H2↑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Na与NaOH的质量相等B.反应中H2O和H2的质量相等C.反应中H2O和H2的质量比为2∶1D.反应中Na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为( )。
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用来描述物质的数量的一个物理量,通常用摩尔(mol)作为单位。
在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变化是以一定的比例进行的,而物质的量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这种比例关系,从而在方程式计算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物质的量可以用来确定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
在化学反应中,不同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反应程度。
例如,在燃烧反应中,乙烯(C2H4)和氧气(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化学方程式为C2H4 + O2 → CO2 + H2O。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乙烯和氧气的摩尔比为1:3,即每1摩尔的乙烯需要3摩尔的氧气才能完全反应。
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可以确定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从而在实际操作中控制反应条件,使反应物能够以最佳的比例进行反应,提高反应的产率和效率。
物质的量还可以用来确定反应产物的摩尔比。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产物的生成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摩尔比和反应的限制因素。
限制因素是指在反应中数量少的反应物,它决定了反应的进行程度和产物的生成量。
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可以确定反应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从而预测产物的生成量。
例如,在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的反应中,根据化学方程式2HNO3 + Cu → Cu(NO3)2 + H2O + NO,可以知道硝酸和铜的摩尔比为2:1,即每2摩尔的硝酸需要1摩尔的铜才能完全反应。
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可以确定反应产物的生成量和反应的限制因素,为实验操作提供依据。
物质的量还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量的关系。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可以反映它们之间的量的关系。
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可以根据已知的物质的量计算出其他物质的量。
例如,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可以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确定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摩尔比,从而计算出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体积或浓度等相关参数。
这对于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也称为阿伏伽德罗数),1 摩尔的任何物质都包
含6.022×10^23个粒子,这个数值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以摩尔表示)在化学方程式中起着平衡方程的作用。
根据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的摩尔数的改变会导致其他物质的摩尔数的改变。
因此,通过计算物质的量可以确定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量的关系。
使用物质的量来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量可以用化学计量学的概念进行。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可以确定摩尔比之间的关系,从而计算出不同物质的摩尔数。
然后,通过摩尔质量或摩尔质量比可以将摩尔数转换为物质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质量和摩尔数的比值,它通常以克/摩尔(g/mol)表示。
例如,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原子质量或化合物的分子质量计算得出。
在反应质量计算中,使用物质的量可以确定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摩尔比和化学方程式的摩尔系数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数和产物的摩尔数。
然后,根据摩尔质量,可以将摩尔数转换为质量。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确定反应物质的质量或产物的质量,以及确定化学反应的理论产率。
总之,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用于确定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摩尔数、质量和摩尔比,从而计算出
反应物质和产物的质量以及反应的理论产率。
这种计算方法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x
(4)列:1 L×11mmooll·L-1=40x g
(5)解:x=40
g×1
L×1 1 mol
mol·L-1=40
g
NaOH的含量4500 gg×100%=80%
(6)答:该样品中NaOH的含量为80%。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
(1)基本计算: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求解其他物质 的有关量,此时,只要按照化学方程式的量的关系,列出已知 物质和待求物质的比例式计算便可。
(1)2Na+2HCl===2NaCl+H2↑
46g
1mol
xg
ymol
(2)2Na+2HCl===2NaCl+H2↑
2mol
22.4L
xmol
yL
(3)2NLeabharlann +2HCl===2NaCl+H2↑
46g
22.4L
xg
yL
上述三种方法均正确,解题时选用哪种格式,要根据题目所给
量的单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再见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
现有1 L 1 mol•L-1的盐酸与50 g NaOH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则该样品中NaOH的含量为多少?
解 (1)设:该样品中NaOH的质量为x
(2)写:HCl
+
(3)标:1 mol
NaOH===NaCl+H2O 40 g
1 L×1 mol·L-1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 算中的应用
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化学计量数之比
N2+3H2 2NH3 1∶3∶2
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1∶3∶2 1∶3∶2
气体体积之比
1∶3∶2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运用

通过相应的换算公式进行转换。例如,质量浓度(g/L)与物质的量浓度
(mol/L)之间的换算可通过溶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进行。
稀释定律在化学计算中应用
稀释定律表达式பைடு நூலகம்
M1×V1=M2×V2,其中M1和V1分别表示稀释前溶液的 摩尔浓度和体积,M2和V2分别表示稀释后溶液的摩尔浓 度和体积。
稀释定律的应用范围
电极产物判断和计算
电极产物判断
根据电极反应式可以判断电极产物。在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物通常为氧化产物,阴极产物通常为还原 产物。根据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和电极材料的性质,可以预测可能的电极产物。
电极产物计算
通过电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电极产物的计算。根据法拉第定律,电极上析出或溶解的物质的量与通过 的电量成正比。通过测量电量,可以计算出电极产物的量。
电解池工作原理及电极反应式书写
电解池工作原理
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在电解过程中,电流 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引起化学反应。阳极发生氧 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书写
电极反应式描述了电解池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阳极反应 式表示阳极材料失去电子的过程,阴极反应式表示阴极材料 得到电子的过程。总反应式为阳极和阴极反应式的总和。
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负 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形成电流。
电极反应式书写
电极反应式描述了原电池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式表示负极材料失 去电子的过程,正极反应式表示正极材料得到电子的过程。总反应式为负极和 正极反应式的总和。
原子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应用
质量守恒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 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根据这一原 理,可以计算出反应物或生成物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1.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化学反应通常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表示了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平衡状态下的化学方程式要求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就是守恒原理。
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物质的量来推算其他未知物质的量,并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2.反应物的计算已知化学方程式中部分物质的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推算出其他未知物质的量。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给定物质的量计算其他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可以通过给定的物质的量计算出其他物质的量。
(2)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一些反应中,反应物的摩尔比和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可能不完全一致。
通过已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可以利用反应物的比例关系计算其他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3)反应限量的计算:在反应中,如果将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过量给定,而另一个反应物B的物质的量未知,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关系以及反应物A和B的物质的量计算出反应限量。
3.产物的计算已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推算出反应产物的物质的量。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反应的理论产率:根据已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利用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反应的理论产物的物质的量。
理论产率是指在理想条件下,按照摩尔比例关系计算得到的产物的最大产量。
(2)反应的实际产率:实际产率是指在实验中实际得到的产物的量。
通过实验中测得的实际产物的量,可以计算出反应的实际产率。
(3)反应的副产物:在一些反应中,除了主要产物之外,还可以产生一些副产物。
通过已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可以计算出这些副产物的物质的量。
除了以上常用的计算方法,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反应物的单位转换: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通常使用摩尔(mol)作为单位,而实验中常常使用克(g)作为单位。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的应用

第3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新课导入】在初中时同学们就已经知道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构成物质的粒子数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可用物质的量作桥梁联系起来,既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那么,化学反应中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之间又遵循什么关系呢?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有何应用呢?【教材讲解】一、复习回顾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是离子反应的,再写出离子方程式。
学生书写方程式。
新课导入:由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可知,金属能与氧气反应,较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而金属与碱能否反应呢?今天我们来探究少数金属与强碱的反应。
金属铝是当今世界产量最高、用途最广的有色金属,请同学们归纳总结你学过的有关铝的知识。
学生归纳整理,回答。
归纳整理:有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二、新课教学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实验学习铝的另一点性质。
实验探究:1.取2支小试管分别加入5mL盐酸和5mLNaOH溶液,再分别放入一小段铝片,观察现象。
2.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两支试管口,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铝的性质。
交流讨论,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归纳整理并板书:(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1.与酸反应产生氢气——金属性2Al+6HCl=2AlCl3+3H2↑2.与碱反应产生氢气——特性2Al+2NaOH+2H2O=2NaAlO2+3H2↑思考与交流:使用铝制餐具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交流回答。
解释:使用铝制餐具应避免长时间盛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思考与交流: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金属在参加化学反应时通常表现出什么性质?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归纳整理:通过分析,我们知道金属在参加化学反应时,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且都从单质变为化合态阳离子,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课堂导学案....据此设计配套课件
A.0.5 mol·L-1
B.1 mol·L-1
C.1.5 mol·L-1
D.2 mol·L-1
4.使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Cl-完全沉淀时,若用去相同
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三种溶液的体积比是()
A.9∶4∶1
B.3∶2∶1
C.6∶3∶2
D.9∶3∶1
5.(2015·苏州高一检测)将铁加入100
mL某浓度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为VL(标准状况下),将铝加入100 mL 2 mol·L-1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为3V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铁和铝的物质的量相等
B.原盐酸的浓度为2 mol·L-1
C.铁加入盐酸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Fe+6H+2Fe3++3H2↑
D.盐酸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
6.在同温同压下,50 mL气体A2跟100 mL气体B2化合生成50 mL气体C,则C的化学式是()
A.AB2
B.B2A
C.AB3
D.A2B4
9.(8分)将30 g MnO2的质量分数为76.6%的软锰矿石与足量的浓度为12 mol·L-1的浓盐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试计算:
(1)参加反应的浓盐酸的体积是________L(结果保留3位小数)。
(2)在标准状况下,生成Cl2的体积是________L(结果保留1位小数)。
(已知软锰矿石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