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器耐压试验与气密性试验

合集下载

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工艺守则

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工艺守则

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适用于钢制压力容器产品和零部件的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

产品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时,应执行设计文件的规定。

2、引用标准GB150-2011 《压力容器》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试验设备空压机、试压泵、压力表等。

4、耐压试验4.1 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分为液压试验和气压试验、气液组合试验。

4.2 需进行耐压试验的容器制造质量经检验合格。

4.3 耐压试验前,所有内表面应清扫干净,各连接部件的紧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紧固妥当。

4.4 耐压试验用法兰盖的压力级别必须与试验压力相匹配。

4.5 耐压试验必须使用2块经校验且在有效期内的同一量程的压力表,压力表的量程应是试验压力的1.5~3倍,宜为试验压力的2倍。

压力容器压力表精度选不得低于1.6级,表盘直径不小于100mm。

4.6 压力表应安装在被试验容器顶部便于观察的位置。

4.7 耐压试验场地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应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安全部门检查认可,耐压试验过程中不得进行与试验无关的工作,无关人员不得在试验现场停留。

4.8 容器的开孔补强圈应在耐压试验以前通入0.4 MPa~0.5MPa的压缩空气检查焊接接头质量。

4.9 液压试验4.9.1 试验介质4.9.1.1 试验介质一般采用水。

4.9.1.2 奥氏体不锈钢制容器用水进行液压试验时,应严格控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

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将水渍去除干净。

4.9.2 试验压力试验压力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

4.9.3 试验温度液压试验时,试验温度(容器器壁金属温度)应当比容器器壁金属无延性转变温度高30℃,如果由于板厚等因素造成材料无延性转变温度升高,需相应提高试验温度。

4.9.4 试验方法4.9.4.1 试验容器内的气体应当排净并充满液体,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容器观察表面的干燥。

4.9.4.2 当压力容器器壁金属温度与液体温度接近时,才能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确认无泄漏后继续升压到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时间不少于30min;然后将压力降至设计压力,保压足够长时间,对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

压力容器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压力容器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压力容器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南京化学工业化工机械厂标准通用工艺规程 Q/NH04/J0601.22-1999 第22部分压力容器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制压力容器压力试验包括液压试验和气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的基本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钢制压力容器的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的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亦可参照使用有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GB 151-89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3 总则3.1 容器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GB151以及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规定3.2 容器制造完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3.3 容器的开孔补强圈应在压力试验前通入0.4 MPa0.5MPa的压缩空气检查焊接接头质量3.4 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应用两个量程相同的并经过校验的压力表压力表的量程在试验压力的2倍左右为宜但不应低于1.5倍和高于4倍的试验压力试验压力低于1.6MPa时所用压力表精度不低于2.5级; 试验压力高于或等于1.6MPa时所用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5级压力表应装在试验装置上便于观察的部位3.5 按压差设计的容器或换热器应按图样规定的要求进行压力试验3.6 除非图样另有说明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时应采用与图样相同的密封垫片3.7螺栓应用规定的工具均匀地紧固不允许将扳手任意加长使用以防螺栓过载M64 以上的螺栓宜用液压拉伸器按事先计算出来的油压进行紧固螺栓紧固至少应分三遍进行每遍的起点应相互错开120紧固的顺序按图1的规定COPY3.8试验时压力容器外表面应保持干燥气压试验不允许在烈日曝晒下进行3.9 容器升压前应用温度计测量介质的温度和容器壁温待其温度接近时方可缓慢升压3.10 容器受检部位应有充足的光线光线不足的受检部位应安装临时照明灯3.11 气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应有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在安全部门的监控下进行在试验时严禁带压敲击拧紧螺母移动容器进行焊接和其他非检验操作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有异常响声压力下降等现象均应立即停止试验并查明原因3.12 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结束后检验人员应填写试验记录报告并绘制压力时间曲线3.13 试验中如有泄漏应泄压修补后重新试验4 液压试验4.1 试验液体试验液体采用清洁的水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用水进行液压试验应控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4.2 试验温度试验温度按GB150-1998中10.9.4.3 的规定4.3 试验方法4.3.1 将容器置于枕木或滚轮架上加以固定卧式容器可直接置于鞍座上对于薄壁大直径容器应增加支承点用弧形钢板或鞍座增大支承面积防止容器局部受力过大发生变形或失稳4.3.2 试验时应将容器上的接管置于最高位置作为排气口必要时加设U形软管充液时应将容器内空气排放干净4.3.3 灌水后待容器壁温与液体温度接近时才能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4.3.4 液压试验的保压时间降压检查按 GB150-1998中10.9.4.4的规定4.3.5 对于夹套容器先进行内筒液压试验合格后再焊夹套然后进行夹套内的液压试验4.3.6 液压试验完毕后应将液体排净并用压缩空气将内部吹干4.4 容器液压试验后符合下列情况即认为合格a) 无渗漏;b) 无可见异常变形;c) 试验过程中无异常响声5 气压试验图 1 不得将容器直接暴露在雨雪中进行试验COPY5.1 试验气体试验所用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5.2 试验温度试验温度按GB 150-1998中10.9.5.3 的规定5.3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按GB 150-1998中10.9.5.4 的规定在试验中观察压力表读数可采用望远镜远距离观察5.4 容器气压试验后符合下列情况即认为合格a) 经肥皂液或其他检漏液检查无气体渗漏;b) 无可见异常变形5.5 试验结束后应缓慢泄压严禁大气量排气泄压6 气密性试验6.1 气密性试验应在容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6.2 试验气体按5.1 的规定6.3 试验温度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5其他材料制压力容器按图样的规定6.4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安全附件应安装齐全6.5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按GB150-1998中10.9.6 的规定6.6 容器经肥皂液或其他检漏液检查无气体渗漏即认为合格------------------------。

耐压实验和气密性实验工艺守则

耐压实验和气密性实验工艺守则

1.1本守则依据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关规定编制1.2若图样或工艺文件有特殊要求时,则应按图样或工艺文件执行。

1.3容器制造完毕后,方可进行耐压实验和气密实验。

1.4需要焊后整体热处理的容器,应在热处理后进行耐压实验和气密性实验,实验后若发现缺陷需补焊的则需要重新热处理或局部热处理,热处理后需要重新进行耐压实验或气密实验至合格为止。

1.5容器耐压实验和气密实验的压力应符合图样要求,且不小于下表规定。

表中:P一容器的设计压力,MPa;[δ]一实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6]一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当XAl/[6]之比值大于1.8时取L82耐压实验2.1耐压实验必须用两个量程相同的并经过定期校正的压力表,压力表的量程为实验压力的2倍,但不应低于1.5倍和高于3倍.压,达到规定实验压力时,保压30分钟,然后将压力降至规定实验压力的80%,至少保持30分钟,同时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

2.9.8立放容器若卧置进行水压实验时,实验压力应为立放实验压力和水柱静压力。

299液压实验经过检查完全合格后,即将液排尽,并用压缩空气或其它惰性气体将内部吹干。

2.10气压实验2.10.1除设计图样规定要求,用气体代替液体进行耐压实验外,否则一般不得采用气压实验,气压实验压力按图样要求。

2.10.2进行气压实验的容器焊缝必须经过100%探伤合格后方可进行。

2.10.3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的实验用气体温度不得低于15℃,其他材料按设计图样规定。

2.10.4其它按第3条气密实验要求。

3气密性实验3.1气密性实验3.1.1气密性实验必须经过监检人员检查后才能进行。

3.1.2气密性实验场地不得有杂物障碍物等不安全因素存在。

3.1.3容器须经液压实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气密性实验。

3.1.4气密性实验时所用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其实验用气体温度应不低于5C,其他材料按图样规定。

一建《机电实务》机电工程塔器设备的安装技术

一建《机电实务》机电工程塔器设备的安装技术

1H413041 塔器设备的安装技术塔器类工艺设备是静置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是非标准设备,现场安装施工程序复杂,质量要求高。

一、塔、容器类工艺设备的工艺结构特点、分类和现场到货状态2.塔器现场到货状态到货状态分为整体到货、分段到货、分片到货。

整体到货的设备长度小于20m,直径小于3.8m;分段到货的设备直径在3.8m.以内,长度超过20m;分片到货的设备直径大于3.8m。

二、塔器设备安装技术(一)塔器安装或现场组焊施工的一般原则:对于属于受监察的压力容器的塔器的安装、现场组焊,施工单位应具有《特种设备安全法》相关法规规定的许可资格。

(二)整体到货塔器的一般安装程序塔器现场检查验收、摆放安在吊装要求位置→吊耳制作安装,设置吊装机具→基础验收、设置垫铁→整体吊装、找正、紧固地脚螺栓、垫铁点固及二次灌浆。

(三)分段到货塔器的现场组对安装程序1.分段到货塔器组对安装方式:分卧装和在基础由下至上逐段组对安装两种方式。

1H413041 塔器设备的安装技术一、塔、容器类工艺设备的工艺结构特点、分类和现场到货状态1.结构与工艺作用2.塔器现场到货状态到货状态是根据铁路运输的尺寸界限制定的,根据运输手段和道路条件情况,可以不受该尺寸限制而确定设备的到货状态。

到货状态分为整体到货、分段到货、分片到货。

整体到货的设备长度小于20m,直径小于3.8m;分段到货的设备直径在3.8m以内,长度超过20m;分片到货的设备直径大于3.8m。

三、产品焊接试板的制作与检验(一)产品焊接试板的制作要求(重点)1.试板的原材料必须合格,且应与容器用材具有相同钢号、相同规格和相同热处理状态。

试板应设置在筒节纵向焊缝的延长部位,与筒节同时施焊。

2.试板应由施焊容器的焊工,采用施焊容器时相同条件与相同焊接工艺焊接。

有热处理要求的容器,试板应随容器一起进行热处理。

3.试板的识别标记,包括:工作令号或容器编号;材料钢号;焊工钢印号。

4.试板尺寸:应满足试验所需的试样类别和数量的截取要求。

压力容器耐压及气密性试验通用规程

压力容器耐压及气密性试验通用规程

压力容器耐压及气密性试验通用规程一、总则本规程适用于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及气密性试验的操作过程管理。

二、内容1、试验通用条件⑴耐压试验及气密性试验应有专门的试验场地,并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

⑵试验用的工装应为经过设计、审核并验证过的合格工装。

⑶试验前个连接部位的紧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紧固妥当。

⑷按工艺文件要求,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两个量程相同且经过计量校验合格的压力表,并应安装在被试验容器的顶部便于观察的位置。

⑸试验过程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且试验过程中不得带压紧固螺栓或向受压元件施加外力。

⑹试验过程中无关人员不得在试验现场停留。

2、耐压试验规定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一般分为液压试验及气压试验两种。

⑴液压试验要求①液压试验用的介质一般采用水。

如采用可燃性液体进行液压试验时,试验温度必须低于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试验场地附近不得有火源,并且应配有适用的消防器材。

②当采用水为介质进行液压试验时,所用的水必须是洁净的。

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用水进行液压试验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

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将水渍抹去或用压缩空气吹干。

③液压试验时,容器内应充满液体,滞留在容器内的气体必须排净,并保持容器外表面的干燥。

④碳素钢、16MnR和正火15MnVR制的压力容器在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不得低于5℃;其他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液体温度不得低于15℃。

如果由于板厚等因素造成材料无延性转变温度升高,则需相应提高液体温度。

⑤液压试验过程中,当压力容器壁温与液体温度接近时,才能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检查确认无泄露后继续升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30分钟,然后降至规定试验压力的80%,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

⑥压力容器的液压试验,检查时应符合以下条件方为合格:a. 无泄露;b. 无可见的变形;c. 试验过程中无异常的响声;d. 对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表面经无损检测抽查未发现裂纹。

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规程适用于压力容器的气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操作,并可作为参考指南供操作人员使用。

2. 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性,验证其气压或气密性,并规范试验操作程序,以减轻任何可能的危险和风险。

3. 试验前准备在进行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之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3.1 审查操作人员应在试验前仔细审查相关文档和要求,包括压力容器的设计规范、试验方法以及试验设备的操作手册等。

3.2 试验设备检查操作人员应检查试验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确保仪器、传感器、阀门等设备工作正常并处于良好状态。

如发现任何故障或损坏,应立即报告维修部门进行维修或更换。

3.3 安全措施在试验前,操作人员应确保以下安全措施已经采取:•保证工作区域干净整洁,清除杂物和障碍物。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并了解应急情况处理程序。

•确保试验区域有充足的通风,并确保试验设备周围没有易燃或易爆物质。

4. 气压试验操作规程气压试验是验证容器的耐压能力的测试,下面是相关的操作规程:4.1 步骤说明1.将压力容器置于试验台上,并固定好。

2.连接压力表或传感器到容器,并确保连接牢固。

3.慢慢增加气压,观察压力变化,并记录下沿途的压力数值。

4.当达到试验要求的压力时,保持该压力一段时间,并观察容器是否发生泄漏或异常。

4.2 注意事项•气压试验时应有专人监控试验过程,密切关注压力的变化。

•如果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或异常,应立即停止试验,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气压试验结束后,应将压力缓慢释放,并确保容器恢复到安全压力范围内。

5. 气密性试验操作规程气密性试验是验证容器的密封性能的测试,下面是相关操作规程:5.1 步骤说明1.将压力容器放置在密闭测试装置中,并确保容器与密闭装置完全贴合。

2.通过密闭装置提供气体压力,并监测气压的变化。

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安全操作规程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是对压力容器进行安全性能测试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障试验的安全性,需要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

下面是关于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 首先要确保试验所需的设备完好,并经过相关部门的检验和合格。

2. 对试验区域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明火、爆炸物等其他危险物品。

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为试验区域配备相应的消防、急救设备。

3. 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试验操作,并确保人员具备相关的试验技能和知识。

二、试验操作步骤1. 首先,对试验对象进行检查,包括容器的外观、固定方式、阀门等部位是否完好无损。

2. 检查试验系统的可靠性,包括试验设备、压力表、安全阀等的正常工作情况。

3. 在试验前,对试验对象进行准确的气密性检验。

确保容器没有明显的泄漏现象。

4. 根据试验对象的工作压力和试验要求,确定试验压力,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5. 打开试验系统的排气阀,确保系统内无残余气体。

6. 将试验对象连接到试验系统上,并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

7. 在试验前,对试验系统的各个阀门进行检查,并做好固定,确保试验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操作。

8. 缓慢开启供气阀,逐渐增加气体流量,使试验对象逐渐增压。

9. 在试验过程中,密切观察试验对象的变化,注意观察是否有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

10. 在试验达到预定压力后,稳定压力一段时间,并记录压力变化情况。

11. 试验完成后,逐渐关闭供气阀和排气阀,使试验系统逐渐减压。

12. 检查试验对象和试验系统的密封性,确保无泄漏现象。

三、安全事项1. 在试验过程中,严禁将身体部位放在试验对象的方向上,以防止突发破裂导致伤害。

2. 试验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

特别注意对眼睛的保护,以防止气体或碎片的伤害。

3. 试验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紧急停止系统的操作流程,并能及时正确应对突发情况。

4. 在试验过程中,严禁操作人员单独留守试验区域,必须有其他人员在场监督和协助。

塔气密性方案

塔气密性方案

一、工程概况单体精馏装置中4台塔要求直接做气密性试验,气密性试验压力为0.3MPa。

塔各项技术参数表:4台塔V301、V302、V303、V304、此附塔管线与塔一起气密。

二、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2、《钢制塔容器》JB/T4710-20053、《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4、《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三、气压试验程序试验前检查→制堵盲板→向塔内充气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10%→停压10分钟对所有焊缝及连接部位进行初漏检查→合格后,升压至试验压力的50%→观察设备无异常变形→其后按每级为规定试验压力的10%的级差逐级升压至试验压力→停压30分钟,对所有焊缝及连接部位进行检查,以不可见的异常变形、压力不降、无渗漏为试验合格→泄压、排气→盲板等→清理现场四、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4.1 试验前检查:4.1.1 气密试验前须对下列资料进行审查:4.1.2 塔在试验前应进行外部检查,要检修几何形状、焊缝、连接件是否符合要求,螺栓等紧固件是否已紧固完毕,试验前海应检查塔内部是否清洁、有无异物;二次灌浆是否完毕且强度达到要求;无损检查资料是否完整;塔内件施工是否已经施工完毕;脚手架搭设是否合格具备使用;附件=塔管线是否施工完善。

4.2 气密试验的有关规定4.2.1 试验时应装设两块压力表,压力表装设在塔的最高处与最低处,且避免安设在加压装置的出口管路附件。

压力表须经校验,其精度不低于1.5级,量程为最大被测压力的1.5-2倍。

4.2.2 气密试验所用的空气为干燥、洁净的压缩空气,气体温度不得低于15℃。

4.2.3 试验压力根据要求采用0.7MPa的干燥空气,试验要求按《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规定的压力进行。

4.2.4 试验前所有设备口采用盲板封堵。

4.3 气密试验时是具体操作步骤:气压试验:试验前,必须用空气进行预试验,试验压力为0.3MPa。

4.3.1 检查所有设备口盲板及连接管底部的盲板封堵情况,临时管线的连接情况,压力表的连接情况,确认无误后进行下一步;4.3.2 打开气源,缓慢向设备内通气升压至试验压力的10%,停压10分钟,对所有焊缝、设备口及连接部位进行初漏检查,合格后进行下一步;不合格,卸掉压力进行处理,然后进行上一步;4.3.3 继续升压至设备试验压力的50%,在升压工程中,密切关注整台塔的表面情况,发现油漆剥落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加压,并查明原因,进行第一步,若无异常直接升压至试验压力的50%,观察设备无异常变形,各个设备口无渗漏,若有上述情况,泄压,处理后再重新升压;4.3.4 其后按每级为规定试验压力的10%的级差逐渐升压至试验压力,缓慢升压到试验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器耐压试验与气密性试验
(一)耐压试验
1. 耐压试验前应确认的条件
(1) 设备本体及与本体相焊的内件、附件焊接和检验工作全部完成;
(2) 开孔补强圈焊接接头检查合格;
(3) 焊后热处理的设备热处理工作已经完成;
(4) 在基础上进行耐压试验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达到强度要求;
(5) 试验方案已经批准,施工资料完整。

2. 水压试验
(1) 试验介质宜采用洁净淡水。

奥氏体不锈钢制容器用水作介质试压时,水中的氯
离子含量不超过25ppm。

(2) 在设备最高与最低处且便于观察的位置设置两块压力表。

上下两块压力表的量程应相同,压力表经过校验且在校验有效期内。

压力表量程不低于1.5倍且不高于3倍试验压力。

(3) 试验充液前应先打开放空阀门。

充液后缓慢升至设计压力,确认无泄漏后继续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时间不少于30min,然后将压力降至试验压力的80%,对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

(4) 合格标准:无渗漏;无可见变形;试验过程中无异常的响声。

放水后,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等于540MPa的钢制
容器,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未发现裂纹。

3. 气压试验
(1) 采用气压试验代替液压试验的规定1) 压力容器气压试验前对设备的对接焊缝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以符合原设计文件规定的合格标准为合格;常压设备气压试验前对设备的对接焊缝进行25%射线或超声检测,射线检测Ⅲ合格,超声检测n合格。

2) 有本单位安全技术部门确认、本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

3) 试压系统的安全泄放装置应进行压力整定。

(2) 试验区应设置警戒线,试验单位的安
全部门进行现场监督。

(3) 介质宜为干燥洁净的空气,也可用氮气或惰性气体。

脱脂后的容器气压试验时,必须采用不含油气体。

(4) 程序要求
1) 缓慢升至试验压力的10%,且不超过0.05MPa,保压时间不少于lOmin,对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初次泄漏检查。

2) 初次泄漏检查合格后,继续升压至试验压力的50%,观察有无异常现象。

3) 如无异常现象,继续按规定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直到试验压力,保压30min 后将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并在该压力下对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

4) 检查期间保持压力不变,并不得采用继续加压的方式维持压力不变。

(5)合格标准:试验过程中无异常的响声,经过肥皂液或者其他检漏液检验无漏气,无可见变形。

泄压后,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等于540MPa的钢制容器,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未发现裂纹。

(二)气密性试验
1. 试验条件:(1)气密性试验前将安全附件装配齐全。

(2)经耐压试验合格后进行。

对作气压试验的塔器,气密性试验可在气压试验压力降到气密性试验压力后一并进行。

2. 合格标准:无泄漏。

(三)重新试验
耐压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渗漏、异常响声等不正常现象,应停止试验并卸压,查明原因经处理后方可恢复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