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解析

合集下载

解读我国首部农村环保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解读我国首部农村环保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2019年第07期《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制定和实施的第一部农业农村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其颁布实施是我国农业农村环保领域法制建设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标志,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农民生存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视,也为农村的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提供了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法律依据,为提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及促进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至今5年了,使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生活环境、土地资源及水资源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也有一些违规的养殖业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彰显了《条例》的法治威力,维护了广大农民健康生活的公共卫生安全的权利。

由于我国的养殖业大多分布于比较偏远且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随着市场经济杠杆的调整,从业人员的流动和更替比较频繁,加之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有限,对《条例》的学习和理解仍有不到位的地方。

本文将以自己的理解对《条例》中的以下问题进行解读。

1《条例》制定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向好,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上,就是人们食物构成中动物性蛋白质比重大大增加。

对肉类食品需求的增多,推动了传统低效的畜禽养殖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养殖技术的滞后和污物处理方法设施的缺失,使过度养殖和超规模养殖产生的污物超出了规划单位土地面积的承载消纳能力,随意无制约的排放不仅对养殖场户周边的环境(空气、土地和水源等)造成了污染,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恶劣的养殖环境也使病原微生物急剧增多,导致新老畜禽疫病频繁暴发,养殖效益的骤减又严重制约了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此,国家下决心,为了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护公众身体健康,推动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和实施了本《条例》。

2《条例》适用范围《条例》第2条指出,本条例适用于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养殖污染防治。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3.11.11•【文号】国务院令第643号•【施行日期】2014.01.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农村环境保护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3号)《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已经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2013年11月11日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养殖污染防治。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规模标准根据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确定。

牧区放牧养殖污染防治,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当统筹考虑保护环境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激励引导。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扶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协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和各自职责,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条从事畜禽养殖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活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要求,并依法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

认真学习贯彻《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努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认真学习贯彻《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努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今天, 国务 院法制 办 、 环 境保 护部 、 农业
部联合召开 《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 以下简称《 条例》 ) 学习贯彻工作 电视 电话
会议 , 主要任务是对学习宣传贯彻《 条例》 进 行 动 员部 署 ,进 一 步加 强 畜禽 养 殖 污 染 防
治, 促 进 农 业 领域 污 染 减 排 , 改 善农 村 地 区


道防线 。近年来 , 畜禽养殖污染对农村地
导思想 。 《 条例》 在规定指导原则、 主要措施 、 法律责任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 即在加 强环境保护的同时 , 兼顾保 障畜禽养殖业健 康发展的需要 , 实现双赢。 二是坚持预防为主 、 防治结合 , 综合利 用优先的方针 。《 条例》 将统筹规划 、 合理布 局和综合利用作为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 , 对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做出了详细规定 。 三是 坚持 分类 管理 、 突 出重 点 的工作 思 路 。《 条例》 适用范围为畜禽养殖场和小区, 对规模 以下养殖污染 防治仅作一般性规定 。 考 虑各 地情 况差 异较 大 , 明确 养殖 场 和小 区 的产 能 规模 标 准 由省 级 政府 确定 。 四是坚 持 奖惩并 举 、 注重 激励 的污染 防 治策 略 。考 虑 到畜禽 养殖 业 特点 , 《 条 例》 将 “ 激 励 引导 ” 作 为 污染 防治 的原 则 之一 , 并设 “ 激励措施” 专章 , 从税收 、 价格 、 财政等多方 面做 出规定 , 鼓励和扶持畜禽养殖废弃物综 合利用和污染治理 。 具体讲 , 《 条例》 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和亮 点: 是 明确 了管 理体 制 。 确定 了环 保部 门 负责畜禽养殖污染 防治统一监督管理与相 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 。 环保部 门负责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统一监督管理 ; 农牧部门 负责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 ; 发展改革部门 负责畜禽养 殖循环经济工作 的组织协 调 。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附件二: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务院令第643号《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已经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2013年11月11日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保护与改善环境,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养殖污染防治。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规模标准根据畜牧业发展状况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确定。

牧区放牧养殖污染防治,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当统筹考虑保护环境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激励引导。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扶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与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协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她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与各自职责,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条从事畜禽养殖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活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要求,并依法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国家鼓励与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的科学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的提高。

第八条任何单位与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举报。

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对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与奖励。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防治畜禽规模养殖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生产、经营畜禽规模养殖的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

第三条定义本条例所称“畜禽规模养殖”,是指以规模化的方式养殖畜禽,包括但不限于集约化畜牧场、养殖场、养鸡场、养猪场等。

第二章畜禽规模养殖设施建设与管理第四条设施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场应当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设施建设,包括但不限于养殖场地选址、场地规划、养殖设备、饲养环境等。

第五条污染防控设施畜禽规模养殖场应当配备相应的污染防控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污水处理设备、粪便处理设备等,并按照规定进行运行和维护。

第六条环评与验收畜禽规模养殖场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照规定进行环境验收,取得环境保护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畜禽规模养殖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第七条废弃物处理畜禽规模养殖场产生的废弃物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分类、处理和处置,不得随意倾倒、堆放或排放。

第八条废弃物利用畜禽规模养殖场应当积极探索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科研推广和示范工作。

第九条监测报告畜禽规模养殖场应当定期向环境保护部门提交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的监测报告,确保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工作的合法性和效果。

第四章畜禽规模养殖废气排放与噪声控制第十条废气排放畜禽规模养殖场的废气排放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标准,严格控制产生的氮氧化物、硫化物、氨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第十一条噪声控制畜禽规模养殖场应当采取降低噪声污染的措施,减少动物鸣叫、机械设备噪声等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第十二条监测与检测畜禽规模养殖场应当定期进行废气排放和噪声的监测和检测,确保排放和噪声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第五章畜禽规模养殖水源保护与防治寄生虫病第十三条水源保护畜禽规模养殖场应当合理规划和使用水资源,并采取措施防止养殖废水对水源的污染和损害。

畜牧法第四十六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畜牧法第四十六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畜牧法第四十六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一、条文内容: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保证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防止污染环境。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违法排放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应当排除危害,依法赔偿损失。

国家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设施。

二、主旨:本条是关于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畜禽粪污处理责任及综合利用的规定。

三、条文释义:《农业法》规定:“从事畜禽等动物规模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粪便、废水及其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综合利用。

”本法规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

”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规定“畜禽养殖场必须设置畜禽废渣的储存设施和场所,采取对储存场所地面进行水泥硬化等措施,防止畜禽废渣渗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也有相关规定,因此,畜禽养殖单位应当遵守上述规定,采取治理和综合利用措施,防止畜禽粪污污染环境。

本条第一款规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不但要有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还要保持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转,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第二款是环境违法责任。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没有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或不能正常运转,导致污染物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将污染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并依法对受害人进行合理赔偿。

第三款体现了国家对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的支持政策。

近年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的提出,党和国家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通过小额信贷、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养殖小区。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解读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解读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解读之一:以环境保护制度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对保障消费者“菜篮子”供给、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规划,更多地是自发地单纯地面向市场需求自由发展,导致我国畜禽养殖业布局不合理、种养脱节,部分地区养殖总量超过环境容量,加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普遍配套不到位,大量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处理并进入循环利用环节,导致环境污染。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表明,畜禽养殖业COD、总氮、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1268万吨、106万吨和16万吨,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1.9%、21.7%、37.7%,分别占农业源排放量的96%、38%、65%。

近年的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显示,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在全国污染物总排放量中的占比有所上升。

可见,畜禽养殖污染物减排已不容小觑,攸关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攸关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

畜禽养殖业环境问题也已经成为妨碍产业本身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粪便、尸体、废水等废弃物处置不当,将恶化生产环境,大量病原体、高浓度恶臭气体、粉尘等,都将严重危害畜禽健康,甚至导致疫病,直接威胁生产安全,导致经济损失。

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常常引发社会问题,如由于恶臭或水污染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的民事纠纷,直接妨碍畜禽养殖经营活动。

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滞后,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的浪费,也直接妨碍产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农业要提升效益,就必须走综合利用的路子,走生态化、循环化的路子。

畜禽养殖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和升级,就必须搞好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走种养结合、种养平衡的路子。

为此,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必须加强。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颁布之前,我国还没有国家层面上专门的农业环境保护类法律法规。

长期以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无法可依,仅有的原环保总局2001年颁布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效力有限,无法作为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的依据,导致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配套率低,环境管理不到位;此外,部门规章也无法协调更多力量、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水平的提高。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通知-甘农牧牧便函[2013]23号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通知-甘农牧牧便函[2013]23号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通知正文:----------------------------------------------------------------------------------------------------------------------------------------------------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通知(甘农牧牧便函〔2013〕23号)各市州农牧(畜牧兽医)局:国务院令第643号公布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防治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

《防治条例》共6章44条,适用于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养殖污染防治,就畜禽养殖污染管理、预防、综合利用与治理、激励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各地要高度重视《防治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工作。

一、迅速将《防治条例》宣传到养殖场户。

各地要采取网络宣传、印制宣传册、发放宣传单、进场入户宣讲等多种措施,务必于12月底前将《防治条例》宣传到养殖场(小区),让养殖经营者尽快掌握相关规定要求,进一步增强减排责任心,切实落实减排任务。

二、认真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农牧部门要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养殖场(小区)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咨询服务,推广新的污染物处理技术,指导养殖场(小区)做好减排工作。

三、帮助养殖场(小区)做好相关扶持政策争取工作。

《防治条例》规定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利用、设施建设改造等方面税收、资金扶持政策,各地农牧部门要帮助养殖场(小区)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努力提高污染物处理水平。

各地贯彻《防治条例》过程中的好的经验、措施和存在问题请及时上报我厅畜牧处。

甘肃省农牧厅2013年12月6日——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牛业科学2014,40(1):4-6
China Cattle Science


对《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解析
林 清,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要:关于《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出台,本文从目的、思路和防治途径等方面进
行了解析。并就条例出台的背景及本次条例的特点做了分析,然后对目前我国畜禽规模养
our
described.Whe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untry was documented,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this ordinance on livestock and
source
distribution,environment protection,and pollution
效利用,造成水体和土壤环境污染。大量数据和研 究表明,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农 业生产流失的氮磷等养分,而畜禽养殖是农业源氮 和磷重要来源。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长期依赖 化肥,许多地区的农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有机质减 少、地力下降等情况,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不少地方 化肥投入的增加甚至不能再对作物增产有更多贡 献。可以说,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已迫在眉睫。 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部署,要求 逐步建立与资源和环境相适应的发展方式、产业结 构和消费方式。农业领域转变发展方式,也是其中 重要内容。如何建立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体制 机制?如何改变长期以来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得 不到合理利用反而形成环境污染的困局?《畜禽规 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正是破解这个困局的制度建 设实践。
物资源密度低,收集、处理、利用等环节的增值空间 小;制造、购买、使用畜禽粪便制造的有机肥的优惠 政策不足,生产和使用者盈利空间小,甚至可能亏 钱,生产者和使用者效益通常无法与长期享受更多 政策优惠和扶持的化肥相比,导致畜禽粪便等优质 的肥料资源无法得到利用。为此,条例特别规定,利 用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进行有机肥生产等综合利用活 动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以畜禽粪便制造的有机肥 产品享受化肥运力安排、购买使用有机肥产品享受 不低于化肥的使用补பைடு நூலகம்等优惠政策。这些规定都将 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畜禽粪便收集、处理、利用的困 局,大大提高畜禽粪肥还田利用的比率。 此外,条例还规定,对利用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进 行厌氧发酵和沼气发电的,电网企业要提供无歧视 的接人服务并全额收购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多余电 量;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制造沼气、以及进行沼气净 化生产生物天然气,享受新能源优惠政策。可以预 见,条例的实施会大大促进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厌氧 发酵处理和沼气生产等方式的综合利用,在保障肉 蛋奶等畜禽产品的同时,为社会提供绿色能源,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
畜禽养殖污染的政策现状
在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出台以前,水污
染防治法等法律的个别条款涉及了畜禽养殖污染防 治,原环保总局于2001年专门制定了《畜禽养殖污 染防治管理办法》,这些规定对于防治畜禽养殖污染 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总体来看,仍然存在规定过于原则,针对性和 操作性不强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当前亟须解决的 突出问题:
controlling was also
ex—
plained.Finally,the new changes in scale cultivation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livestock and poultry were pointed
Analysis of Ordinance of the Scale Cultivation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Livestock and Poultry
LIN Qin,CHEN Hong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
也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据测算,目前每年产生 各类畜禽粪便约18亿t,还不包括养殖所产生的污 水以及畜禽尸体及其它废弃物。畜禽粪便等废弃物 是良好的生物质资源,可以用于制造沼气、生产有机
收稿日期:2013—11—14修回日期:2013—12—26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项(No.CARS-38) 作者简介:林清(1966一),男,陕西杨凌人,编辑,主要从事《中国牛业科学》编辑及畜禽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利用。
5)
各级政府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
国家鼓励和支持对染疫畜禽、病死或者死
的科学技术研究、装备研发提供支持。 2)针对畜禽养殖活动的特点,明确环境影响 评价的重点内容,并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支出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咨询费用给予补助。 3)采取多种措施扶持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 殖,规定各级政府应当采取示范奖励等措施,支持畜 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进行标准化改造和污染防治设 施建设与改造;将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纳入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明确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明确建设
万方数据
第1期
林清,等:对《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解析 标,随意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3.2畜禽养殖者的污染防治义务不明确

境监管,另一方面则是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废弃 物综合力利用设施的建设实施资金补贴,规定“可以 按照国家规定申请包括污染治理贷款贴息补助在内 的环境保护等相关资金支持”。此外,对于自愿采取 高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控制标准、进一步削 减污染物排放量的,条例规定县级政府可以依照国 家有关规定予以奖励,并优先列入环保和畜牧发展 相关资金扶持范围。
2.2
第26饮常务会议通过,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1.2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出台的思路和途径 条例对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采取的是“疏堵结 合、以疏为主”思路,以“激励、扶持、引导”生物质资 源综合利用为根本途径。条例的颁行,将有力地提 升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整体水平,有利于 促进形成种养平衡、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 模式,推动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水平从本质上得到 提升,有利于从根本上突破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 资源和环境瓶颈。
殖污染的现状从政策方面做了论述,也对条例在统筹畜禽养殖生产布局与环境保护、强化污
染源头管控方面的意义做了说明。最后具体说明条例在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方面的新规
定。
关键词: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解析
中圈分类号:S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1l(2014)01—0004—03
因不明畜禽尸体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并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对处理费用、养殖损失给予适当补助。 6)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达标排放后自愿 签订进一步减排协议的,给予奖励,并优先列入政府 安排的环境保护和畜禽养殖发展相关资金扶持范
围。
7)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之外的养殖户自愿 建设配套设施,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也可以 享受有关激励扶持政策。
畜禽养殖生产布局与农村环境保护统筹协调
不够 一方面,有的地方为追求增加畜禽养殖量,盲目
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已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 代为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可以不自行建设污
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导致局部地区环境不断
恶化;另一方面,有的地方为实现污染物总量减排目
染防治设施。要求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之外的其

4条例在统筹畜禽养殖生产布局与环境保 护、强化污染源头管控方面的意义
合理安排畜禽养殖生产布局、强化污染源头管 控,是实现促进畜禽养殖业发展和加强环境保护“双 赢”的前提和基础。对此,条例明确制定畜牧业发展 规划,要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污染防治要求,合 理布局畜禽养殖生产,科学确定畜禽养殖的品种、规 模、总量;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要与畜牧业 发展规划相衔接,确定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同时, 条例还要求地方政府通过划定禁养区、对污染严重 的养殖密集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等措施,对不合理的 畜禽养殖生产布局进行调整,并对整治中遭受损失 的养殖者依法予以补偿。
3.1
5条例中体现的新规定
条例规定,考虑到我国的畜牧业发展相对较弱,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形势又比较严峻的现实,条例明 确其适用范围是养殖场、养殖小区,并要求省级政府 根据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确定 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具体规模标准,同时明确牧区放 牧养殖不适用本条例。要求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出台的背景
及特点
2.1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出台的背景 我国畜禽养殖业生产能力已居世界第一,同时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特点
2.2.1从实施资金方面支持虽然我国畜禽养殖 业总量大,但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与国际先进水平 还有不小的差距,总体上讲,管理水平还比较低,经 营还比较粗放,畜禽粪便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能力还 比较弱。因此,条例一方面规定加强畜禽养殖业环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出台的目
肥,适量适时的还田利用对于保障土壤有机质含量、 保障农田生产力的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 缺乏有效的政策机制保障,大量畜禽粪便得不到有
的、思路和途径
1.1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出台的目的 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 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 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畜禽规模 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已经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
out.
Key words:scale cultivation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rdinance for livestock and poul— try;analysis
Abstract:As the ordinance of scale cultivation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livestock and poultry came out,this paper would analyze this ordinance in aim,design,prevention and treatment.The backgrou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ordinance were thoroughly scale cultivation in poultry produ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