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配位化学基础
配位化合物知识介绍

结果: [Ni(CN)4]2-形成之前和之后, 中心原子的d电子排布发生了
变化,原来由单电子占据、后来腾空了的(n-1)d轨道参与了杂化, 这样一类络合物叫内轨型配合物(Inner orbital complexes), 它们是 指配位体孤对电子填充在(n-1)d轨道和一部分n层轨道上的一类 络合物 。
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III)
Cu(NH3)4 SO4 硫酸四氨合铜(Ⅱ)
K3 Fe(NCS)6 六异硫氰根合铁(Ⅲ)酸钾
H2 PtCl6 六氯合铂(Ⅳ)酸 Cu(NH3)4 (OH)2 氢氧化四氨合铜(II)
K PtCl5 (NH3) 五氯•氨合铂(Ⅳ)酸钾 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
Zn(OH)(H2O)3 NO3 硝酸一羟基•三水合锌(II)
1.2 配合物的命名
(一) 内外界之间 阴离子前,阳离子后;
(二) 配合单元
配体数目(汉字) + 配体名 + 合 + 中心离子名(氧化态,
(多种配体,以 • 分隔)
用罗马数字)
例:[Cu (NH3)4]SO4 硫酸四氨合铜(II)
[CrCl2 (H2O)4 ]Cl 氯化二氯•四水合铬(III)
配位化合物[CoCl2(H2O)4]Cl的配位体分别是_______;配位原子 分别是______;配位数是_____;命名为_____________。
(三)配体顺序
1.先无机,后有机 : [PtCl3 (C2H4 )] 三氯•乙烯合铂(II) 阴离子
2. 无机配体: 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最后阳离子:
K[PtCl3(NH3)] 三氯•氨合铂(II)酸钾
3.同类配体: 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
[Co
配位化学基础及解题

Co(H2O)62+,粉红色;Co(H2O)63+,红色
4、中心原子d电子组态
八面体配合物的中心原子d电子组态
弱场
强场
t2g
Eg
t2g
Eg
d1
1
1
d2
2
2
d3
3
3
d4
3
1
4
d5
3
2
5
d6
4
2
6
d7
5
2
6
1
d8
6
2
6
2
d9
6
3
6
3
d10
6
4
6
4
x
平面正方形场
z
37.5O
y
x
7.5O
22.5O
三角双锥场
表1 在各对称场中d轨道的能级(Dq)
结构
d(Z2)
四面体 -2.67 八面体 6.00 平面正方 -4.28 四方锥 0.86 五角双锥 4.93
d(x2-y2) d(xy) d(xz)
-2.67 6.00 12.28 9.14 2.82
成对能P<分裂能时,电子尽可能配对而不进入能 量较高的d轨道。此时,配合物未成对电子数少, 这种配合物称为内轨型配合物或低自旋配合物。
成对能P>分裂能时,电子不配对而是优先进入能 量较高的d轨道。此时,配合物未成对电子数多, 这种配合物称为外轨型配合物或高自旋配合物。
低自旋与高自旋由磁矩来判断
= U n(n+2) UB
该公式适用于第一过渡系金属离子
7、高、低自旋的经验判据
配位化学基础

1.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的几何异构体结构式的书写
(1) [MA4B2 ]型: 以[CoCl2(NH3)4]+ 为例
Cl Cl
n( n 2) B . M
(6-1)
n 表示分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 n μ / B.M 0 0 1 1.73 2 2.83 3 4 5 5.92
3.87 4.90
3、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与杂化轨道类型
4、配合物的形成
(1) 配位数为4的配位单元
配位数为4的配位单元的空间构型有两种: 四面体 sp3 ; 平面四方形 dsp2,取决于形成体的价电子结构和配体的性质。
中心原子 (形成体) 配位体
[Ni(CO)4 ]
中心原子 (形成体) 配位体
内界 (配离子)
外界
外界
内界 (配离子)
内界
配合物
配合物
配合物
由配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是由内界和 外界构成的。配合物的内界称配离子 用[ ]括起来。内界是配合物的特征部分。
配合物的外界是与内界保持电荷平衡的简单离子或离子团。内界与外界 之间以离子键结合。
如写出[M a2 b c d e]的几何异构体, 处在相对位置的配体可列出如下
组合, 再删除相同的组合, 剩余的部分画出结构式。
再如写出[M a3 b c d]的几何异构体, 处在相对位置的配体可列出如
下组合, 再删除相同的组合, 剩余的部分画出结构式。
A B D A A C
B C
A A D A
B C
2-1配合物的立体化学

[Co(en)3]3+
2、旋光异构
四配位 Td点群: MABCD
乳酸
OH
COOH C H CH3
六配位Oh点群: M(L-L)3, cis-M(L-L)2A2, MA2B2C2, MABCDEF eg. [Co(en)3]3+
N N Co N N N N
N N Co N N N N
D (+) Co(en)33+
配合物的异构类型
1、几何异构(geometric isomerism) 2、旋光异构(chiral isomerism)
异构类型
3、键合异构(linkage isomerism) 4、电离异构(ionization isomerism) 5、溶剂合异构(solvate isomerism)
6、配位异构(coordination isomerism)
空间斥力:配体间静电排斥, 与配体大小有关。
立方体场
Oh
四面体场
Td
球形场
八面体场 四方畸变
Oh D4h
平面四方场
D4h
中心离子的电子组态为:d0
d5
d10 d1
d6
通常与弱场配体形成 Td构型配合物。 例如: TiBr4 (d0),
FeCl4- (d5),
ZnCl42- (d10),
VCl4 (d1),
③ 同类配体(同为阴离子或同为中性分子)以配 位原子元素符号英文字母的先后排序。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原则:
① 阴离子名称在前,阳离子名称在后,阴、阳离子名称 之间用“化”字或“酸”字相连。此时,配阴离子一 律当含氧酸根看待; ② 配位个体中:配体名称在前,中心原子名称在后;
不同配体名称的顺序同书写顺序,相互之间以中圆点 “”分开,最后一种配体名称之后缀以“合”字;
第11章 配位化学基础

N P
O S
F Cl
Ne Ar Kr Xe Rn
Sr Y 配位原子 Ba Lu
Tc Re Bh
Fr Ra Lr Rf Db Sg 配体中与中心金属直接 结合的原子。
Cu Zn Ga Ge As Se Br •Ni 排列在中心金属周围 Ag Cd In Sn Sb Te I •Pd分子或者阴离子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 分为单齿配体与多齿配体
2018/5/31
21
配合物的分类
特殊配合物
1)夹心配合物:
金属原子 M 被夹在两个平行的碳环之间,形成夹心配合物。
2)羰基配合物
以 CO 为配体的配合物称为羰基配合物。
3)原子簇状化合物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原子以金属 –金属键( M–M)直接结合而 形成的化合物。
4)多核配合物
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中心金属离子的配合物。
单齿 配体
特点 多齿 配体 举例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同时与中心金属
结合。可分为二齿、三齿、多齿配体等。
O :O
N N
O H 2C :N CH2 CH 2 N: CH2 C O O: H 2C CH2 C O:
C C O
:O
邻二氮菲 (phen)
乙二胺四乙酸根 (EDTA4-)
配位数
配合物的组成
2018/5/31
11
[Fe(SCN)(H2O)5]2+, [Co(SCN)4(H2O)2]2-, [Cu(NH3)4(H2O)2]2+, [CuBr4]22018/5/31
12
2018/5/31
第11章 配位化合物

1第 11 章 配位化合物2配位化合物的发展史19世纪末期,德国化学家发现一系列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氯化钴跟氨结合,会生成颜色各异、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
经分析它们的分子式分别是CoCl 3∙6NH 3、CoCl 3∙5NH 3、CoCl 3∙5NH 3∙H 2O 、CoCl 3∙4NH 3。
同是氯化钴,但它的性质不同,颜色也不一样。
为了解释上述情况,化学家曾提出各种假说,但都未能成功。
直到1893年,瑞士化学家维尔纳(A .Werner )发表的一篇研究分子加合物的论文,提出配位理论和内界、外界的概念,标志着配位化学的建立,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311-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11-2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11-3 配位化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11-4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411-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11-1-1 配位化合物1. 配位化合物定义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几个配体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相结合而形成的复杂分子或离子,通常称为配位单元,含有配位单元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
配位阳离子: [Co ( NH 3 )6 ]3+ 和 [Cu ( NH 3 )4 ]2+ 配位阴离子: [Cr(CN)6]3- 和 [Co(SCN)4]2-中性配合物分子:Ni(CO)4 和Cu(NH 2CH 2COO)252. 配合物组成配体个数配体个数63. 中心原子(离子): 也称为配位化合物的形成体。
4. 配位体与中心离子结合的含孤电子对的离子或分子。
中性分子配体 :H 2O 、NH 3等 阴离子配体 :Cl -、CN -等直接同中心离子相连接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
结构特点:离子或原子外层具有空轨道。
配位原子的结构特点:有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
75 配位数在配位个体中与一个中心离子(原子)成键的配位原子的总数称为该形成体的配位数。
例如[Cu(NH 3)4]2+中,Cu 2+的配位数为4; [CoCl 3(NH 3)3]中Co 3+的配位数为6。
配位化学基础

氢氧化二氨合银(Ⅰ) 氢氧化二氨合银 (Ⅰ) 四氯合铂(Ⅱ)酸 四吡啶合铂( 四氯合铂(Ⅱ)酸 四吡啶合铂(Ⅱ) (Ⅱ) 四羰基合镍(0) 四羰基合镍(0) 三氯化二氨 乙二胺)合钴(Ⅲ) 三氯化二氨 ·二(乙二胺)合钴(Ⅲ) 六氯合铂(Ⅳ)酸 六氯合铂 (Ⅳ)酸 (Ⅳ)
[Co(ONO)(NH3)5]SO4 硫酸 一亚硝酸根 · 五氨合钴(Ⅲ) 合钴(Ⅲ) [Pt(NO2)(NH3)(NH2OH)(Py)]Cl Ⅱ 氯化 一硝基 · 一氨 · 一羟氨基 · 一吡啶合铂 (Ⅱ)
n(n + 2)
- 2 + 4 + 4µ 2 n= 2
- 2 + 4 + 4 × 4.52 n = 3.61≈ 4 [CoF6]3-(4.5): = : 2
Co3+ :3d6 sp3d2 正八面体 [CoF6]3-: 外轨型
- 2 + 4 + 4 × 3.2 2 = 2.35≈ 2 n [Ni(NH3)4]2+(3.2): = : 2
配合物的组成: 二. 配合物的组成: [Cu ( NH3 ) 4 ]2+ SO4
内界 中 心 离 子
配 位 键 离子键
K 2 [Hg I4 ]
外 界 配 位 数 内 界
外界
配 位 体
配 位 体 数
配 离 子 的 电 荷
内界
配离子
[Cu ( NH3 ) 4 ] SO4
是体现配合物性质的核心部分 用方括号标明 1. 中心离子 ( 形成体 ) 位于配离子的中心 是配离子的核心部分 金属离子 某些金属原子 高氧化值的非金属元素 过渡金属离子
NH4[Cr(NCS)4(NH3)2] 四异硫氰酸根 ·二氨合铬(Ⅲ)酸铵 合铬(Ⅲ) (Ⅲ)酸铵 NH4[Cr(SCN)4(NH3)2] 四硫氰酸根 ·二氨合铬(Ⅲ)酸铵 合铬(Ⅲ) (Ⅲ)酸铵
中科院--配位化学基础知识

特点?
Ir4(CO)12的结构
5. 螯合物 由中心离子与多齿配体形成具有环状 结构的配合物 。五元、六元环最稳定。
NH2 H2C H2C NH2 Cu H2N H2N CH2 CH2
2+
[Cu(en)2]2+的结构
(2)能提供 电子的分子.
如: H
C H C H H
3. 配体的类型 (1)单齿配位体: 只有 1 个配位原子的配体. 例 : NH3 H2O F-
(2)多齿配位体: 有 2个配位原子的配体.
例 : en H2N .. CH2 CH2 NH .. 2
双齿配体
(3)桥联配体 ( bridge ligand ) : 联结 2个中心原子的配体.
配位数增大 [AlF6]3– 配位数减小
如:[HgCl4]2- 和 [CdCl6]4– 101ppm 97ppm
中心离子相同 配体电荷越大
配位数减小
如:[Co(CN)6]4- 和 [Co(SO4)2]2– 中心离子相同 配体半径越小
配位数增大
如:[AlCl4]– 和 [AlF6]3–
5. 配离子的电荷
NCH2CH2.. N ..
CH2COO :
乙二胺四乙酸根(edta)
冠醚类:
O O O O O
O O O O O O
S S S S S S
15-冠-5
O O O O O O
18-冠-6
O O O O
18-硫冠-6
O O
二苯并-18-冠-6
二环己基-18-冠-6
分子配体:
例如: 分子氢(H2)配体 分子氧(O2)配体 二氧化碳(CO2)分子配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 [ Ni (CO) 4 ] 都是配位单元。
分别称作配阳离子、配阴离子、 配分子。
配离子与异号电荷的离子 结合即形成配位化合物,如
[ Co (NH3) 6 ]Cl3,
[ Co (NH3) (CN) 6 ] [ Cr 6] K3 [ Cr (CN) 6]
中性的配位单元即是配位 化合物,如 [ Ni (CO) 4]
Cu2 [ SiF6 ]
六氟合硅(IV)酸亚铜
阴阳离子之间加‘ 化’ 字或 ‘ 酸’字,配阴离子看成是酸根。 [ Co (NH3) 5 H2O ] Cl3
三氯化五氨•水合钴(III)
Cu2 [ SiF6 ] 六氟合硅(IV)酸亚铜
2. 配位单元 在配位单元中,先配体后中心, 配体与中心之间加‘合’字。 [ Co (NH3) 5 H2O ] Cl3
1. 结构异构 结构异构又叫构造异构。
键联关系不同,是结构异构
的特点。 中学阶段学习过的有机化合
物的异构现象多属此类。
结构异构主要有如下几种:
(1) 解离异构
(2) 配位异构 (3) 键合异构 (4) 配体异构
(1) 解离异构 配位化合物内外界之间是完全
解离的。 内外界之间交换成份得到的配
位化合物与原配位化合物之间的结
五氯化 μ-羟·二 [ 五氨合铬(Ⅲ)]
对于 π 电子配体,根据需要, 可用词头“η -”表示其特殊性。
PtCl2 (NH3) (C2H4) 二氯·氨·(乙烯)合铂(Ⅱ) 或 二氯·氨·(η -乙烯)合铂(Ⅱ)
配位化合物的种类繁多, 命名极其复杂,这里所提及的 命名规则是最基本的。
11. 1. 3 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是指 配位单元的异构现象。
主要有两大类 : 结构异构(或称为构造异构)和 立体异构(或称为空间异构)。
配位单元的组成相同, 但配体与中心的键连关系不 同,将产生结构异构;
配位单元的组成相同,配体 与中心的键连关系也相同,但在 中心的周围各配体之间的相关位 置不同或在空间的排列次序不同, 则产生立体异构。
第 11 章
配位化学基础
1893 年维尔纳(Werna) 发表的一篇研究分子加合物的 论文,标志着配位化学分支学 科的建立。
100 多年后的今天,配位化 学不仅成为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 领域,也极大地促进了化学基础 理论的发展。
11. 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11. 1. 1 配位化合物
1. 定义 配位化合物,以前叫络合物。
实际上, 很难为其下一个准 确的定义。
一个被化学界基本认可的方 法是首先定义配位单元。
而后在配位单元的基础上,
进一步定义配位化合物。
由中心原子(离子)和几个 配体分子(离子)以配位键相结 合而形成的复杂分子或离子,通 常称为配位单元。 含有配位单元的化合物称为 配位化合物。
3+,[ Cr CN ]3- [ Co NH ] ( 3) ( ) 6 6
二氰·过氧根·氨·双氧合铬(II)酸钾
[Co ( en) 3]Cl3 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钴(Ⅲ)
配位单元经常有异构现象,
根据实际需要,对不同的异构体 可加特定的词头以示区别。
桥联配体只能出现在多核
配位化合物中,所谓多核配位
化合物,是指在配位单元中存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中心原子。
为了区别于端基配体,可 在桥联配体前加词头“μ-”。 [ NH3) ( ( NH3) 5Cr-OH-Cr 5]Cl5
若中心的电荷高,半径大,则 利于形成高配位数的配位单元。 中心的电荷高,则中心对配体 引力大,中心可以吸引更多的配体 以形成高配位数的配位单元。
另一方面,中心的半径大 时,其周围才有足够的空间容 纳多个配位原子。
从配体的角度看,配体的半 径越大,在中心周围能容纳的配 体就越少,利于形成低配位数的 配位单元。
3- 是内界, [ Cr ] (CN ) 6
K+ 是外界。
配位化合物中可以无外界,如
[ Ni (CO) 4 ] 中就没有外界。 [ Co (NH3) (CN) 6 ] [ Cr 6 ] 中也 没有外界。
但配位化合物不能没有内界。
在溶液中,内外界之间是完全 解离的。 而配位单元即内界较稳定,解 离程度较小,在水溶液中存在着配 位单元与其中心、配体之间的配位 解离平衡。
阴离子多基配体与阳离子
中心形成的中性配位单元,称
为内盐。
H2N-CH2-COO- 和 Cu2+ 可形成内盐
11. 1. 2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配体的种类很多,必须有统一 的名称。
最常见的配体列在下面
F- 氟 Cl- 氯
OH-
羟
CN-
氰
O2-
氧
O22- 过氧根
N3- 叠氮 硝基 亚硝酸根
SO42- 硫酸根 - NO2- - ONO-
后者则可以解离出 Br- 使
Ag+ 沉淀。
H2O 经常做为配体出现在内 界,也经常存在于外界。 由于 H2O 分子在内外界不同 造成的解离异构,称为水合异构。 例如 [ Cr (H2O) 6 ] Cl3 和
[ CrCl (H2O) 5 ] Cl2•H2O
(2) 配位异构 内界之间交换配体,得到的异构 体称为配位异构。 如 [ Co (NH3) (CN) 6 ] [ Cr 6] 和 [ Cr (CN) (NH3) 6 ] [ Co 6] 互为配位异构。
构异构称为解离异构。
互为解离异构的两种配位化 合物,解离出的离子种类不同。 如 [ CoBr (NH3) 5 ] SO4 和 [ CoSO( ) 4 NH3 5 ] Br 两 者互为解离异构。
[ CoBr (NH3) 5 ] SO4 [ CoSO ( 4 NH3) 5 ] Br
前者可以解离出 SO42- 使 Ba2+ 沉淀。
- ONO
黄褐色的硝基配位化合物 [ Co (NO2) (NH3) 5 ] Cl2 红褐色的亚硝酸根配位化合物
[ Co (ONO) (NH3) 5 ] Cl2
互为键合异构
(4) 配体异构 如果两个配位体互为异构体, 那么由它们分别形成的相应的配位 化合物互为配体异构。
1,2 — 二氨基丙烷
NH2CH2CHNH2CH3
三氯化五氨•水合钴(III)
Cu2 [ SiF6 ]
六氟合硅(IV)酸亚铜
配体前面用 二、三、四 ··· ··· 表示该配体的个数。 [ Co (NH3) 5 H2O ] Cl3
三氯化五氨•水合钴(III)
Cu2 [ SiF6 ]
六氟合硅(IV)酸亚铜
[ Co (NH3) 5 H2O ] Cl3
(表示为 en)和 C2O42- 等。
含有多个配位原Leabharlann 的配体称多基配体(或多齿配体),
例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
它的两个 N,4 个 -OH 中的 O 均 可以配位。
由双基配体或多基配体形成的
配位化合物经常有环。
两个乙二胺像蟹的双螯将 Cu2+ 钳住,形成两个环。 称这种配位化合物为螯合物。
3. 配位原子和配位数 配位原子指配体中给出孤电子 对与中心直接形成配位键的原子。 配位数指配位单元中与中心直 接成键的配位原子的个数。
配位化合物 [ Co ( NH3) 6 ] Cl3
中,N 是配位原子,Co 的配位数
是 6。 注意,配体的个数与配位数不
是同一个概念。
[ Cu (NH2CH2COO ) 2 ] 中配 位数是 4,有 2 个 N 原子、2 个 O 原子与 Cu 配位,但配体个 (II) 数是 2 。
三氯化五氨•水合钴(III)
④
配位原子相同,配体
中原子个数少的在前。
[ Pt ] Cl (NO2) ( NH2OH) (py) (NH3) 氯化硝基•氨•羟氨• 吡啶合铂(II)
⑤
配体中原子个数相同,
则按和配位原子直接相连的配体 中的其他原子的元素符号的英文 字母表次序。 如 NH2- 和 -NO2- 排序,
① 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
[ PtCl ( 2 Ph3P) 2]
二氯•二( 三苯基膦 ) 合铂(II)
② 先阴离子类配体,后阳 离子类配体,最后分子类配体。 K [ PtCl( ] 3 NH3)
三氯•氨合铂(II)酸钾
③ 同类配体中,以配位
原子的元素符号在英文字母表
中的次序。
[ Co (NH3) 5 H2O ] Cl3
三氯化五氨•水合钴(III)
Cu2 [ SiF6 ] 六氟合硅(IV)酸亚铜 几种不同的配体之间加 “ • ‖
隔开。
[ Co (NH3) 5 H2O ] Cl3
三氯化五氨•水合钴(III)
Cu2 [ SiF6 ] 六氟合硅(IV)酸亚铜 中心后面加( ),内写罗
马数字表示中心的化合价。
3. 配体的先后顺序 在配位单元中,可能涉及多种 配体,所以要明确规定命名时配体 的次序。 下述的每条规定均以其前一条 规定为基础。
和 1,3 — 二氨基丙烷
NH2CH2CH2CH2NH2
互为异构体
因此配位化合物
[ CoCl2 (NH2CH2CHNH2CH3) 2] 和 [ CoCl2 (NH2CH2CH2CH2NH2) 2] 互为配体异构。
2. 立体异构 空间异构又叫立体异构。 立体异构的特点是键连 关系相同。
配体相互位置关系不同的 称为几何异构或称为順反异构。 配体相互位置关系相同但 在空间的排列取向不同的称为 旋光异构或称为对映异构
(3) 键合异构
配体中有两个配位原子,但 这两个原子并不同时配位,这样 的配体称两可配体。 两可配体可产生键合异构。
例如若 NO2- 以 N 为配位原子
时,则形成硝基配位化合物。 其中的配体硝基表示为 -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