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2020届中考适应性专项监测二诊语文试题含答案

锦江区初2017级适应性专项监测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填涂作答;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盘桓.(huán)长吟.(yín)沥尽心血.(xuè)B.分歧.(qí)嗔.怒(zhēn)味同嚼.蜡(jiáo)C.塌.败(tā)召.唤(zhào)忧心忡.忡(chōng)D.琐屑.(xiè)镌.刻(juān)屏.声敛息(bǐng)2.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工作,不幸以身徇职。
B.鹰斜移着,忽一栽身,射到壁上,倾刻又飞起来,翅膀一鼓一鼓地扇动。
C.我的重要抉择是花大的力量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逐步取代我的作用。
D.国民党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六月的若尔盖花湖芳草茵茵、繁花似锦、湖光潋滟,真让人目眩神迷....啊!B.春季开学督导检查时,管理部门对防疫细节吹毛求疵....,以确保校园安全。
C.鲁迅先生写了许多针贬时弊的杂文,它们言辞锐利,常有振聋发聩....之效。
D.他平时不喜欢阅读和思考,所以写作文时就只能靠寻章摘句....来拼凑内容。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发改委紧急通知:禁止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凛.冽(lǐng)要塞.(sài)轻盈.(yíng)锐不可当.(dǎng)B.颁.发(bān)仲.裁(zhòng)履.行(lǚ)屏息敛.声(liǎn)C.悄.然(qiāo)翘.首(qiáo)湛.蓝(zhàn)摧枯拉朽.(xiǔ)D.凌.波(lín)镌.刻(juān)督.战(dū)一丝不苟.(gǒu)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翔实词不达意冷寞一愁莫展B.痉孪不经之谈偏辟励精图治C.风靡蘖根祸种攀缘始作俑者D.倾轧气冲宵汉弘扬扑溯迷离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内向胆怯、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许多外出务工家长却不以为然....。
B.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C.酷热的天气里,人们大多躲在房间吹空调,大街上行人寥寥无几....。
D.在中考励志大会上,校长那激情四射、惟妙惟肖....的演讲让同学们夺取中考胜利的信心更足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鲁迅故乡绍兴的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草长莺飞的地方。
B.我国未成年人所占网民比例不断提高,调查显示大约有92%左右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
C.在异国他乡,不论华人华侨还是中方项目员工来中国大使馆求助,总是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应与帮助。
D.通过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体味到了童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二.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5.(12分)【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第1页(共30页)。
2020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 年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统一招生考试语文A卷(共 100 分)第I 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 每小题 3 分, 共 12 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校对 (jiào)别墅( shù)..B. 萌发 ( m éng)嘹亮( liáo)..C. 鲜妍 ( y án)哺乳(fǔ)..D. 菜畦 (q í)思慕(mù)..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仙露琼浆 ( qióng).抑扬顿挫 ( cu ò).一气呵成 ( h ē).惟妙惟肖 (xi ào).)A.但是当冬天来临的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会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B.在人类的生活中,恐惧是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争锋相对。
C.我沉浸在烦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喜悦。
D.“他哥哥来啦 ?”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晴,“哎呀,我还不知道呢!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成都医务人员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 清幽宁静的青城山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炎炎夏日一到,八方游客就会接踵而至。
....C. 川流不息的锦江,古老而现代,它承载着成都的历史记忆,见证了蓉城的飞速发展。
....D. 地铁 6 号线尚未开通就已家喻户晓,其科学而极具个性的设计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生问题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随时留心对此的新闻报道。
B.成渝两地联合举办的“爱成都·迎大运”绿道跑步活动,吸引了约一万左右市民参加。
C.成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鼓励开展夜间消费活动,以此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复苏。
D.惊闻成都文化名人流沙河先生离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寄托对先生的哀思。
中考语文综合模拟测试题(带答案解析)

语文中考综合模拟检测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30分)1.班级开展”家训”专题活动,请你阅读材料。
中国历代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源最为深厚的一部分,最早可追溯到周公告诫子侄周成王的诰辞(”诰辞”是古代的一种告诚性的话或文章),从此绵( )数千年。
好的家训(甲)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价值追求,(乙)体现了中华民族代秀传统,从而逐渐成为国人”修身”“齐家”“治国”的标准,乃至典范。
在思想多变、文化多元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的基础上,,,,让这面家国同在的千年旗帜凝聚民族精神,除旧貌,换新颜,引领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
(3分)(2)给加点字注音追溯.(________)(1分)(3)看拼音写汉字:绵yán(________)(1分)(4)在文中(甲)(乙)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分)(甲)________ (乙)________(5)在第二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剔除糟粕②丰富家训的时代意义③发掘精华④葆有中华传统文化内核A.②①③④B.④①③②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6分)(1)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
(刘禹锡《秋词》)(3)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4)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几千年来,家国情怀始终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假如你参与了学校开展的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四川成都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一模分题型分层汇编-4病句(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一模分题型分层汇编-04句子(病句)一、选择题1.(2022·四川成都·模拟预测)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
B.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固体废物进口国,平均每年进口固体废物规模不少于5亿吨以上。
C.2020感动中国人物——张定宇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D.中学生会不会用心观察生活,能不能重视写作素材的搜集,能不能注重语言的积累,是他们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2.(2022·四川成都·模拟预测)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近几年抗击新冠疫情肺炎的战斗中,让勇敢“逆行”的抗疫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尊重和敬佩。
B.市面上很多止咳丸的主要成分由五倍子、莲子、甘草、肉桂、玉竹、麦冬等中草药配制而成。
C.她通过奋斗,即让自己走上了致富道路,还带动身边同胞从事蜡染工作,绘出幸福的生活。
D.每一位奋斗者都是自己幸福生活的创造者,也是他人美好生活的守护者,更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3.(2022·四川成都·模拟预测)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21年“蓉城智碳”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项目评选及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各单位分享了各自低碳消费等生态环境保护。
B.都江堰市灌口街道以智慧赋能、精准精细、安全韧性为导向,压紧压实“城区+景区+林区一体化”森林防灭火责任,构筑森林防灭火安全“防火墙”。
C.中国书法因为承载着汉字独特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所以融入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
D.“各美其美”之所以值得我们坚守的原因,不仅在于表达了不一样,更可贵的是为这种不一样提供了表达的平台。
4.(2022·四川成都·统考一模)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收官之战、决胜之战,神舟十三号开启了中国空间站有人长期驻留的时代。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2020届中考适应性专项监测二诊语文试题含答案

锦江区初2017级适应性专项监测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填涂作答;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盘桓.(huán)长吟.(yín)沥尽心血.(xuè)B.分歧.(qí)嗔.怒(zhēn)味同嚼.蜡(jiáo)C.塌.败(tā)召.唤(zhào)忧心忡.忡(chōng)D.琐屑.(xiè)镌.刻(juān)屏.声敛息(bǐng)2.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工作,不幸以身徇职。
B.鹰斜移着,忽一栽身,射到壁上,倾刻又飞起来,翅膀一鼓一鼓地扇动。
C.我的重要抉择是花大的力量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逐步取代我的作用。
D.国民党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六月的若尔盖花湖芳草茵茵、繁花似锦、湖光潋滟,真让人目眩神迷....啊!B.春季开学督导检查时,管理部门对防疫细节吹毛求疵....,以确保校园安全。
C.鲁迅先生写了许多针贬时弊的杂文,它们言辞锐利,常有振聋发聩....之效。
D.他平时不喜欢阅读和思考,所以写作文时就只能靠寻章摘句....来拼凑内容。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发改委紧急通知:禁止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2020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 第Ⅱ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A卷 (共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18分)注意事项:1. 第Ⅰ卷共2页,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 第Ⅰ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请注意机读答题卡的横竖格式。
一、基础知识 (9 分 , 每小题 3 分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罗布泊干涸.(hé)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防沙卫士胡杨成片死亡,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浑.(hún)然一体。
B. 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rǒng)杂的观众心上,观众的心也蓦.(mù)然变成了牛皮鼓面,也是隆隆、隆隆的。
C. 他们讲究亭台轩.(xuān)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chèn),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D. 我是干瘪.(biě)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yū)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B.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阴庇树下的幽花芳草,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C.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缪的画面。
D.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之故态。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四川省成都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四川省成都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试题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惦.记(diàn ) 翌.日(yì) 哄.堂大笑(hōng )B.蓦.然(mò) 山涧.(jiàn ) 自出心裁.(cái )C.教诲.(huì) 栈.桥(zhàn ) 不折不挠.(náo )D.气氛.(fēn ) 热忱.(zhěn ) 强.词夺理(qiǎng ) 【答案】D 【解析】 【详解】 D. 热忱.(chén )。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涛涛白浪的大胡子。
B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C .大致说来,苏州园林里的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俭朴而别具匠心。
D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习惯和愿望总是莫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第2页,总18页A. 涛涛白浪—滔滔白浪。
C. 俭朴—简朴。
D. 莫不关心—漠不关心。
故选B 。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 .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 .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D .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答案】C 【解析】 【详解】A.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B.忍俊不禁意思是指忍不住笑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四川省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分为第A卷和第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恻.隐(cè)执拗.(niù)忧心忡忡..(chōng)B.剽.悍(piāo)黄晕.(yūn)鲜.为人知(xiān)C.挑衅.(xìn)屏.息(bǐng)如坐针毡.(zhān)D.溅.落(jiàn)憔悴.(cuì)跋.山涉水(bá)【答案】B【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我想起马儿带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谶语,原野上怪涎的风。
B.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都变得焦燥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似乎大难凌头。
C.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也划不动了,鬼子们紧紧追了上D.历史,现实,在雨中溶合了——变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带着”改为“戴着”;“怪涎”改为“怪诞”;“谶语”改为“谰语”B:“焦燥不安”改为“焦躁不安”;“大难凌头”改为“大难临头”。
D:“溶合”改为“融合”【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洗耳恭听....:指做好准备用心地聆听别人说的话,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不符合语境。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答案】A【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五柳先生传【东晋】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亦不详.其姓字详:详细B.造.饮辄尽造:到C.曾不吝情去.留去:离开D.不戚戚..于贫贱戚戚:忧愁的样子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因以.为号焉不以.物喜B.亲旧知其.如此其.真无马邪C.既醉而.退学而.不思则罔D.无怀氏之.民欤予尝求古仁人之.心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A.(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B.(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C.(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D.(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新奇得忘记了吃饭。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借为“五柳先生”作传,从思想性格、志愿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B.五柳先生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是五柳先生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读书、饮酒、著文章是他的三大志趣。
C.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显著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不慕荣利”“不求甚解”“曾不吝情去留”等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D.本文刻画人物生动形象。
“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
【答案】5.A6.D7.B8.D【解析】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A项的“详”是清楚、了解的意思。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注意“甚解”“会意”“欣然”等关键词的翻译。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8.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本文刻画人物生动形象。
“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出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2分)①,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②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2)请在刘禹锡的《秋词》和杜牧的《泊秦淮》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4分),。
,。
【答案】(1)【答案】①温故而知新②只有香如故③留取丹心照汗青(2)【答案】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猴年说猴①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有些人一生都未必见过真正的猴,但对猴似乎并不陌生。
在中国,猴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②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
位于北京平谷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了一件小石猴雕塑,它头部如猴形,下身似蝉状,被考证为人类早期的辟邪饰物。
据史料记载,在殷商后期王室中就有了养猴、戏猴的习俗。
同时,猴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也有一席之地,排名第九,称为“申猴”。
③猴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喜爱呢?一是猴有“封侯”之兆。
“猴”与“侯”音同,拜相封侯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期盼。
在民间吉祥图案上,这样的“期盼”随处可见:一只猴攀在挂有一枚封印的枫树上,表达“封侯挂印”的寄托;两只猴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就有了“辈辈封侯”的寓意。
二是猴能觉察、预防马疾,是马的守护神。
猴被称为“避马瘟”即由此而来。
妇孺皆知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就曾经当过“弼马温”。
直到今天,中国云贵高原上,当马帮长途贩运时,也常携带一只猴同行。
④古往今来,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
文学中有猴,影视中有猴,民间杂耍中有猴,工艺作品中也有猴,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猴的形象满足了人们对猴的喜爱心理。
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孙悟空,成了正义美好的化身。
《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猴,成了重播率最高的影视作品。
民间盛行的猴戏,作为汉族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其中的猴翻筋斗、猴担水、猴走索、猴爬竿、猴开箱戴面具等节目,深得男女老少的喜爱。
在各类工艺品中,艺人们利用猴的天然属性,结合人们对猴的认识,创造了许许多多极具个性的猴的形象:西北的“护娃猴”、南阳的“猴加官”、北京的“毛猴”……⑤由此可见,在民众的意识里,猴从来就不是一只普通的动物,而是一只文化猴。
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之中了。
(选文略有删改)10.围绕“中国人对猴的喜爱”,文章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3分)11.举例子是文章主要的什么方法,第④段划线处的四个例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12.文章题目是“猴年说猴”,却没有介绍有关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如果要在本文增加这部分内容,是否恰当?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3分)【答案】10.①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②猴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③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11.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的写出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12.不恰当。
因为这篇说明文主要说明了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是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说明阐述的。
而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不是人们喜欢猴的根本原因,与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关系不紧密,所以不恰当。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围绕主题回答此问题即可。
本文的主题是“猴文化”而不是具体的介绍猴。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五、作文(60分)13.进入中学,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你是否仔细琢磨过“散步”这个寻常的词语呢?“散步”,可结伴同行,也可独自一人;“散步”,可在自然的田野,也可在精神的天地……生活中,我们需要奔跑,也需要“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