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读书笔记
名人故事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

名人故事读书笔记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名人故事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人故事读书笔记1《名人故事》这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发明家、文学艺术家、英雄与伟人、财富思想家等40位名人的故事。
阅读这些伟大人物的传记,能够领略他们年少时经历的故事和成功智慧,使我及其他青少年从中受到启发和教益,提高素质,培养有益的爱好。
特别是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这本书图文并茂、语言精美、可读性强,是青少年儿童最佳的课外知识读物。
这本书能启迪心灵、陶冶情操、培养趣味、丰富知识、开发智力。
培根曾经说过:“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
”也许说的就是这本书里面的伟大人物吧!里面有许多名人,比如爱迪生、牛顿、李时珍、居里夫人、诺贝尔、伽利略等大家都很熟悉的许多名人,他们都有各自的发明,各自的创造。
妈妈给我说过,成功人士的背后,其实有艰苦的一面,没有一个成功的人没有受过苦的,所以我们现在受些苦是值得的。
我非常喜欢看名人故事,每当看过一个人的事迹后,我的心里就老光琢磨:我要怎样才能做一个成功人士呢?现在我才知道,我既然想做到,就不能老光空想,要实际去做一做,没有努力,是不会有结果的,光说不练假把式,不说真练才最棒!作者利用名人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它极具收藏价值,是馈赠少年儿童的最佳礼品。
名人故事读书笔记2翻开《名人故事》,我很快就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住了。
陶侃是东晋的大将军,非常注重勤俭节约。
看到糟蹋粮食的浪荡公子,他毫不留情的进行责骂;修造船只时,他收集木屑,妥善保管,下雪天用来覆盖地面,方便行人;征集竹子时,他砍下竹根,制成竹钉,代替铁钉,为国家节省开支。
有一次,陶侃看到一个人在麦穗旁,手拿着一把麦穗。
陶侃问:你拿着一把麦穗干什么?他说:我看麦穗好玩就抓了一把玩。
孔子传《苛政猛于虎》读书笔记

《苛政猛于虎》是孔子在其弟子曾参的陪伴下,游历齐国时发生的一段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于苛刻政治的看法,以及他对于统治者应如何治理国家的观点。
在故事中,孔子和曾参在路上遇到了一群流民,这些流民因为无法忍受本国统治者的苛刻剥削和无辜镇压,被迫离开家园,四处流浪。
孔子看到这些流民后,深感震撼,便和曾参一起前往询问他们的情况。
通过与流民的对话,孔子深刻地认识到了苛政的危害性,他感慨道:“苛政猛于虎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残酷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因为老虎只是凶猛的动物,而残酷的政治则会让人们无法生存。
在故事中,孔子对统治者的治理方式提出了批评。
他认为,统治者不应该过度剥削人民,而应该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关注人民的生计和福祉。
孔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够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认识到苛政的危害性,如果统治者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人民的生计,那么人民的生活将变得非常艰难,甚至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反抗。
其次,我了解到孔子对于仁政的重视。
孔子认为,一个好的统治者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实行仁政,关注人民的福祉。
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国家才能够稳定和发展。
总之,《苛政猛于虎》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统治者应该如何治理国家,以及苛政的危害性。
我相信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史记·孔子世家》读书笔记(通用6篇)

《史记·孔子世家》读书笔记(通用6篇)《史记·孔子世家》读书笔记(通用6篇)《孔子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学习吸收夏、商、周三代文明与知识。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史记·孔子世家》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史记·孔子世家》读书笔记篇1孔子为人谦恭好礼,有些过分好礼了,所以齐国晏婴建议齐景公不用他,确实他不适合齐国的施政方针。
要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得脸厚、心狠、手辣,得见机行事善于权变,看样子孔子不具备这些特质,而且他提倡的那一整套关于礼的理论,并不适合那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不实用啊。
再说他脸皮也太薄了,与南子见了一面,回来被学生“不悦”,就急得发誓赌咒,“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不必这么紧张吧,反倒引人遐想。
在他后期是有所醒悟了,会权变了,但他的形象已定型,没人敢用他了。
孔子真正令人称道的,还是在思想上和教育上的成就,他整理编写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确是中国千年文化中经典中的经典,他教育学生的种种言论,让我在这里评价一句正确都觉得不够贴切不够资格,因为孔子的思想已经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每一个中国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孔子思想的滋养,我们其实更多要做的是用孔子的思想来衡量现实的所作所为,而不是以一已之私对孔子思想进行评论。
关于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太博大的话题,以我笨拙的笔墨无法写出其中万一,只是觉得很奇怪的是:一个说出那么多经典的对的话的人,为什么不能做对的事,让他能够在当世得偿所愿施展才华呢?看到他那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让人不能不品出一些苦涩。
《史记·孔子世家》读书笔记篇2太史公以诗赞孔子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太史公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名人故事读书笔记10篇

名人故事读书笔记10篇名人故事读书笔记10篇名人故事读书笔记1我从来都以为皇帝都是继承父业的,直到我看了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里的朱元璋聪明、可爱、坚强勇敢、坚忍不拔。
这篇文章生动的描写了朱元璋的悲惨童年。
当他很小的时候,就在地主家放牛,地主不但不给吃的,还抽鞭子。
在1344年,朱元璋的家乡濠州(今安徽风阳)遇上了百年大旱,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
几天过去后,一滴雨没见到,却迎来了一群铺天盖地的蝗虫,一会功夫,庄稼被吃了,人被饿死了,还流行着可怕地瘟疫。
朱元璋的爸爸、妈妈、大哥、大哥的大儿子被夺去了生命。
仅仅只用了半个月,一家九口人就去了四人,只剩下朱元璋和他的二哥、大嫂王氏及她的一双儿女五口人还活着。
最后两兄弟决定分头外出逃荒、,自谋生活。
可是,他的二哥放心不下朱元璋,最后,两兄弟之后挥泪分别了。
吉人自有天相,朱元璋终于找到了吃的东西,总算饱餐了一顿。
几年的漂泊时间,铸就了朱元璋坚强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也练久了他强健的体魄。
1352年闰三月初一,朱元璋来到濠州城下,义军见一人到城下,以为朱元璋是元军派来的奸细,准备问斩。
幸好郭子兴听到报告后,赶到了城下,见朱元璋五花大绑着,却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一副轻松、从容地样子,他身材高大,浑身散发着大无畏的精神,老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希望是,不是我也没有办法了。
可能是天样子特别威武,郭子兴一见就非常喜欢他,最后才知道他来做义军,郭元帅大喜,收他做了一位步兵,从此,朱元璋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原来帝王也有这样悲惨的童年,我和不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呢?名人故事读书笔记2人们常说: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
《名人传》即: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篇传记。
他们的主人公分别为音乐家、雕塑家和小说家,不过,虽然他们的职业和所处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却是相同的为了真理和正义所做出的努力。
面对痛苦、面对孤独,贝多芬选择了坚持自己的信念,作为一个听不到任何声音的音乐家,他给人一种傲慢的错觉,对于政治上的专制统治,无情的战乱,他却选择了反抗,为了和平,贝多芬曾说:只要是为了获得更美的事物,任何规律都可以破除。
《中外名人故事》读书笔记

《中外名人故事》读书笔记(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评语大全、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comprehensive reviews,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外名人故事》读书笔记《中外名人故事》读书笔记6篇[精选]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孔子的故事的好词好句精选

一好词1 . 谦虚谨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2 .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3 . 公正不阿: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4 . 无言以对:完全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语言来反驳。
5 . 愁眉苦脸:皱着眉头,哭丧着脸。
形容愁苦的神色。
6 . 井然有条: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7 . 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8 . 一板正经: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
9 . 靡靡之音: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
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10 . 耀眼争光:形容器物闪闪发亮,使人眼花。
11 . 仆仆风尘: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劳累。
12 . 千锤百炼:喻经历屡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
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屡次精心的修改。
13 . 一字不苟: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14 . 镇静如常15 . 称霸天下16 . 不顾廉耻17 . 和悦近人18 . 有职有权19 . 谦逊淳朴20 . 又窄又小二好句1 . 季札是一个博学而有文学修养的人,他对于听到的乐歌都有中肯的、深刻的批评。
2 . 因为穷困生活的磨炼,因为父亲原是体格很好的,所以孔子身子也健壮这时她日后能经受其中中磨难,而始终精力充分的原因之一。
3 . 孔子称赞子产是对人们有着惠爱的人,在思想上,子产也是比拟开明的。
4 . 他欺凌过孔子,但孔子雍容的态度终于折服了他,他于是诚心诚意的做了孔子的学生。
5 . 子路是一个坦白直爽、忠实可靠的人。
6 . 鲁昭公容许了了,便给他们一辆车子,两匹马,还派了一个仆人,打发他们到洛阳去。
7 . 老子比孔子年纪大得多,经验阅历也丰富得多,他所接触的文物史料也远比孔子这是所接触到的广博得多。
8 . 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国文化史上其杰出的人物,他们的会见时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上饶有意义的一页。
9 . 孔子的主张也和齐国贵族有矛盾,而他所看中的那一套繁琐礼节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失败是当然的。
10 . 佛看到孔子正彷徨无路,也知道孔子因为赵简子杀了贤人而不满意赵简子,他认为孔子很有去的可能。
孔子的故事读书笔记500字精选

孔子的故事读书笔记500字精选“感悟圣人的思想精髓,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这就是我们班同学的奋斗目标。
今天,我读完了《孔子的故事》,真正感悟到了圣人的思想精髓,并提高了自己的品德修养。
孔子热爱学习,一生饱读诗书,他认为:只有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这样的读书才是有效的,书中的知识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合理的运用,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好学。
子木就是这样的人。
有一次,他和同学外出郊游,天气晴朗子木却带着雨伞,大家都很疑惑。
子木便说自己昨晚见月近星毕,第二天就会大于下个不停。
同学们在子木的劝说下半信半疑地带上伞,旅途中果然下起了雨。
子木正是运用了《诗》中的知识:月亮靠近毕星,大于下个不停,得到了孔子的大力赞赏。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否则那次郊游大家就要被淋成落汤鸡了。
孔老夫子坚持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常常用到书中的知识,不忘记用书中的知识来教导学生。
做到学用结合,才能真正领悟书中的知识。
其实学用结合和劳逸结合是一样的。
劳逸结合是人生心愉快,同样学用结合能使人进步。
学以致用,可以使你得到赞扬的掌声;可以使你感到知识的伟大;可以是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学以致用是多么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在生活与学习中,处处用到学以致用。
生活中,的确有人做到了学以致用,我也是其中的一个。
我在课堂上新学到了什么叫积云,卷云,层云,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我就根据云的不同和云的变化来穿衣,带伞,并且预测天象。
这真使我这个不懂天文的小丫头感到大自然的神奇。
其实,生活中处处需要学以致用,学以致用也对生活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合理地运用学以致用。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儒学的奠基者,他的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孔子的故事》这本书更是对孔子一生品格的赞颂。
孔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他从小聪明好学,二十多岁的时候就收徒。
他带着自己的学生周游列国十四年之久,用自己的智慧和为人折服了人们,度过了重重难关。
孔子如此博学多才,与他谦虚好问的美德是分不开的。
《孔子的故事》读书笔记(通用20篇)

《孔子的故事》读书笔记(通用20篇)《孔子的故事》读书笔记篇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在学习中,我只知道孔子的这两句名言,但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话为什么能千古流传?读了《孔子的故事》这本书后,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故事》一书从孔子的出生以及成长开始讲起,主要讲述他开创杏坛教育,招收弟子,广推周礼、六艺之道,周游列国14年,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暮年的孔子,因为抱负不能施展,开始编撰《春秋》,他的言论以及与弟子们的对话也被编写成《论语》一书,千古传诵。
孔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很多举止行为都值得我们学习。
从他初习周礼,到下定决心学习圣贤,造福于民,孔子的虚心好学、求实上进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
我感受最深的是寒窗学易。
由于孔子很小就失去了父亲,渐渐地,母亲没有能力教导他了,就把他交给了外公。
一个下着大雪的冬天,孔子在雪地里一会儿原地小跑、一会儿扎马凝神,一会儿又俯卧在地练双臂腕,读到这里,我想:孔子才十岁呀!一个十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天气里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带着疑问,我继续往下读。
原来是孔子是在看《周易》的时候,有一些疑问,见外公在休息,由于天气寒冷,于是就练武强身一下。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学好问,热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孔子。
我想:孔子真是勤奋啊!在这样冷的天气里也不休息,仍然在学习,而且遇到不懂的就虚心请教外公,怕打扰外公,又挤时间来强身健体,他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回首前文,其实孔子从那次庙宇祭祀之后就已经在心中扎下了学习礼道的决心啊!他宣传礼道,就是希望所有的国君都能用仁义德心治理天下,一个孩子,小小年纪居然心怀天下,真让人佩服!这篇故事中孔子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在生活中,我们也要从小树立人生的目标,遇到不懂的知识时,要虚心请教别人。
另外,我们还要会利用时间,像孔子一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故事》读书笔记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儒学的奠基者,他的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仁”,《孔子的故事》这本书更是对孔子一生品格的赞颂。
《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孔子的一生介绍。
从这本书中,我看出了孔子的谦虚、大胆、聪明、好学和勤奋。
孔子三岁时就丧了父亲,十七岁丧了母亲,自己只能流入孤僻和冷酷,但是他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更加好学、更加勤奋,不懂就问,这让我也想起了他的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孔子的谦虚令我最敬佩。
在他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
一天中午,烈日当空,孔子正坐在一辆马车上赶路,忽然,孔子听见了两个孩子的争论声,好奇的他走过去一看究竟。
“你们好,小朋友。
”孔子先打了招呼,“请问你们在争论些什么?”“我们在争论太阳早晨时离我们近还是中午时离我们近!”一个小孩抢先回答。
孔子听到这个问题后,开始认真思考,可想过来想过去,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便又问了一下两个孩子:“小朋友,你们说说看你们自己的理由!”“我先说。
我认为太阳早上离我们近,因为早晨时的太阳大,所以我认为太阳早晨时离我们近!”个子高一点的小孩说道。
“不,我反对。
我认为太阳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近,因为太阳在中午的时候最热,所以我认为太阳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近!”个子矮的小孩说道。
孔子听了两个小孩的话后,仔细想了又想,觉得两个孩子的话都很有道理,但他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于是,他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对两个孩子说:“两位小朋友,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你们让我回去再想想吧!”……
孔子就是这样的谦虚,没有不懂装懂,他这样的好习惯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也正是因此,孔子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开阔了眼界,使自己变得更加博学,最终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