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经典歌词赏析

合集下载

林夕经典歌词赏析

林夕经典歌词赏析

歌词里的镜‎花水月——林夕经典歌‎词赏析林夕,原名梁伟文‎,香港著名词‎人,代表词作有‎《十年》《红豆》《暗涌》《约定》等。

对很多人来‎说,林夕是福星‎,一首《K歌之王》成就了陈奕‎迅,一颗《红豆》奠定了王菲‎,一曲《春光乍泄》为黄耀明复‎出护航。

而对更多人‎来说,林夕是教材‎。

我们在“如果你知我‎苦衷,何以没有一‎点感动”中学习苦恋‎,又在“我们都是这‎样失恋中”学习放手最近听林夕‎写的歌,歌中那比梦‎还沉的叹息‎,那来不及相‎遇的镜花水‎月,那句“我说你好你‎说打扰”,那纷纷繁繁‎串联的爱情‎的因果,那强烈的悲‎剧意识、不安全感和‎宿命感,那羽毛一样‎薄薄的细节‎在专辑里神‎出鬼没。

一切都要从‎林夕那句“原来我非不‎快乐”说起。

心有林夕,林夕百态。

这位将自己‎隐匿在旋律‎背后、字句之间的‎现代词人,这位从文2‎0年、创作三千首‎歌词,身患七年抑‎郁症,却写出了“教人快乐”书的绝世怨‎男。

林夕说他写‎的最悲凉的‎的词就是“原来我非不‎快乐”。

“我是快乐的‎,只是只有我‎一个人没有‎发现,浪费了很多‎,这种孤独感‎很无辜。

”一切歌词也‎都从这一句‎“原来我非不‎快乐”开始。

林夕的歌词‎,末了都是深‎深深深的落‎寞和看开,原来我是快‎乐的啊,那一切的痛‎苦都不要紧‎了,于是就有了‎《约定》,有了《再见二丁目‎》,有了《人来人往》,有了《钟无艳》。

《约定》中,他写道:“当天整个城‎市,那样轻快,沿路一起走‎半哩长街,还记得街灯‎照出一脸黄‎,还燃亮那份‎微温的便档‎”“剪影你的轮‎廓太好看,凝住眼泪才‎敢细看”。

这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歌‎词。

约定当是林‎夕的心水。

旅馆、门牌、便当的典故‎确有其事。

他和人去旅‎行,很怕没下次‎,所以记下了‎门牌也觉温‎馨。

恋人不到便‎恋物,从《约定》一直绵延到‎《邮差》和《集体回忆》。

于是成就了‎“长街、旅馆、门牌、便当、旅程”系列三部曲‎。

如此琐碎细‎微,却全当掌纹‎,刺入血肉,深深镌刻到‎掌和心。

林夕歌词中的美学建构及哲理意蕴

林夕歌词中的美学建构及哲理意蕴

林夕歌词中的美学建构及哲理意蕴林夕是一位著名的华语流行音乐词作家,在中国香港乃至亚洲音乐界都具有极高的声望。

他的歌词描绘了大量的生活场景,情感故事以及社会问题,充满了哲理启示和文化内涵,在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的美学建构和哲理意蕴。

一、美学建构1.音乐风格林夕歌词的美学建构是和音乐风格相结合的,如歌曲《十年》、《蓝色夜曲》等均有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

这些歌曲可以让听众沉浸于华丽的旋律和深刻的歌词之中。

他的词曲经常深受古典音乐、摇滚乐等风格的影响,充满张力和活力。

2.形象化的歌词林夕歌词中充满了形象化的描述,能够唤起听众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

如《刚刚好》中的“你把我灌醉,又从不醒”以及《平凡之路》中的“路,再长也要走,只要这一秒有你在身旁”等句子,都是词语和形象的完美呈现。

3.反讽与双关语林夕善于使用反讽和双关语等修辞手法来营造情感的张力和人物的情感矛盾,以此塑造更为丰满的人物形象。

如《无与伦比的美丽》中“我只是个布偶不屑一笑,宁拜棺材也不买帐”以及《念》中“余生多短暂,且行且珍惜”等,都是具有强烈反讽意味的句子。

二、哲理意蕴1.社会问题的思考林夕在歌词创作中常常涉及社会问题,如《暴风中》、《晴天霹雳》等歌曲,都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现状的担忧和呼唤。

2.人生哲理的探讨林夕的歌词涵盖了许多生命的哲理,如《伤痕》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伤疤”,以及《故乡的原风景》中“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等,都是对生命价值和真理的思考和探讨。

3.情感与人性的探讨林夕的歌词中也探讨了情感与人性等方面的话题,如《天下无双》中有“把酒问青天,我与妻恩如何,她是百媚千红,我是醉翁之意”等句子,表达了爱情中人性和情感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综上,在林夕的歌词中,美学建构和哲理意蕴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词风和艺术风格,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能够得到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典型辞格在林夕歌词中的艺术表现

典型辞格在林夕歌词中的艺术表现

典型辞格在林夕歌词中的艺术表现【摘要】林夕歌词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华语音乐领域享有盛誉,其中典型辞格的运用是其艺术表现的关键之一。

通过反复运用比喻、拟人等典型辞格,林夕能够巧妙地表达情感,描绘角色形象和情感冲突,并展示对比与对照。

这些手法不仅让歌词更加生动形象,也使其充满深刻含义。

林夕还善于运用双关语、暗示等技巧,增加歌词的趣味性和隐晦性。

林夕歌词中典型辞格的作用是为了凸显情感与细节,并丰富歌词的层次感。

他的作品不仅在华语音乐界获得了广泛认可,也为整个音乐领域树立了典范,展示了辞格在艺术表现中的无限可能性。

【关键词】林夕歌词、典型辞格、艺术表现、比喻、拟人、情感表达、对比、对照、角色形象、情感冲突、双关语、暗示、作用、意义、地位、影响。

1. 引言1.1 林夕歌词的独特魅力林夕歌词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与追捧。

他的歌词不仅在音乐领域有着重要地位,更是文学创作中的亮点之一。

林夕擅长运用各种典型辞格,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和语言,引发听众共鸣。

他的歌词常常富有诗意和意境感,让人仿佛置身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林夕的歌词打动人心的也展现了他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和对情感的细腻触摸。

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林夕歌词将人们带入一个情感丰富、思想深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一个词语都充满无限的可能性,每一句歌词都承载着一种情感,一种思想。

林夕的独特魅力在于他对语言的把握和对情感的表达,这种魅力使得他的歌词在音乐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1.2 典型辞格在歌词中的重要性典型辞格在林夕歌词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丰富了歌词的表现形式,更增加了歌曲的艺术层次和情感共鸣。

典型辞格是歌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对比等,通过对实物或概念的描述和象征,使歌词更具有生动性和深度。

在林夕歌词中,反复运用比喻、拟人等典型辞格,不仅丰富了歌词的意象,更让听众在欣赏歌曲时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情感的传达和表达。

人来,人往——林夕歌词叙事分析

人来,人往——林夕歌词叙事分析

人来,人往——林夕歌词叙事分析前言林夕(真名黄伟文)是香港乐坛最具代表性的词人之一。

他被誉为华语音乐史上最杰出、引领潮流的词人之一。

他的词作极富现实的社会意义,并将现代派诗歌的表现手法融入华语流行音乐之中。

本文将以林夕的歌曲为素材,探讨他在歌词中的叙事表现。

人来人往在林夕的歌词中,常常出现“人”的形象,这一形象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歌词常常通过几个人的生命故事来叙述一个更大的话题,如《人生如逆旅》描述的是人的人生旅途,而《外面的世界》则讲述了个人在社会大环境下的生存现状。

其中,林夕最著名的歌曲之一便是《人来人往》。

这首歌曲讲述了一个街头唱片摊主的故事。

歌词通过描述唱片摊主那些被翻遍的唱片,以及不断消失的客人来体现生活无常、人事难料的现实。

歌曲开头便引起听众的共鸣:沉稳的唱片店主一如既往地蹲在孤独的摊位死板的从容自信就好像等着客人的事情从未发生过...歌词首先通过描述唱片摊主的稳定性来引起听众的注意,这种稳定性是比较稀有的,但是被归为“正常”的状态。

之后歌词反转,并突显唱片摊主的努力无益:换了四个季节斑驳了天地失声的喊着最后清唱的歌才明白不拼命怎么能永远占领宝贵的位置...透过这种特殊的表达,林夕将听众带入一个非常具象的周围世界。

听众可以感受到唱片摊主身上传递出的淡淡的忧虑和不安,以及对市井生活规律的深刻体味。

在歌词的结尾,唱片摊主的可塑性和角色转换回到了其高峰:唱片店主慰问着看上去没什么可慰问人来人往的脚步唱片页拂过每个身躯...唱片摊主慰问者,似乎他们需要来感谢唱片摊主对艺术的敬意。

这样的“改变”不仅深化了歌曲的主题,而且使歌曲的结构显得更有力量。

叙事结构林夕的歌词具有清晰的叙事结构。

他的歌词经常采用现代派小说的叙述手法,将复杂的生活和心理境界转换为抽象叙述。

他还常把事件和小角色安排在不同的角度,让歌曲的剧情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他在《岁月神偷》中描写了一个位于意大利”的英国人,他爱上了夏威夷的女孩、或者在《难忘今宵》中,他描述了两个陌生人之间的相遇和扯扯。

典型辞格在林夕歌词中的艺术表现

典型辞格在林夕歌词中的艺术表现

典型辞格在林夕歌词中的艺术表现林夕是香港著名的作词人,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流行歌曲。

在他的歌词中,经常运用到典型辞格,这是他艺术创作的一大特点。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是林夕歌词中经常运用的一种典型辞格。

比如在《风云之下》这首歌中,他用“血染狂风雨,江湖静默”这样的比喻来描述江湖的残酷和冷漠。

通过这个比喻,林夕将江湖描绘得更加深刻、鲜活。

二、拟人拟人是将非生物或抽象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感情,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形象感。

林夕在《傻女》这首歌中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他写道:“就算什么都不做,像尘土里,百般等待自由。

”通过将尘土拟人化,赋予其等待自由的意愿和渴望,从而使歌词更富有情感和生动。

三、排比排比是一种将相同结构或相似意义的词语或短语并列使用的手法,能够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冲击力。

林夕在《忘情别绪》这首歌中运用了排比的手法:“人间喜,人间悲,百般破碎中找回人类。

人间离,人间合,茫茫苍海有多少人类?”通过排比,林夕将人间的各种情感和经历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听众产生共鸣。

四、借景借景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情绪变化。

在《罪与罚》这首歌中,林夕使用了借景的手法:“城市疯,城市醉,所有人一起变疯一起醉。

”通过描写城市的疯狂和醉意,反映出人们内心的失控和迷失。

五、对仗对仗是一种通过词语的音韵和配搭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美感。

林夕在《伤心太平洋》这首歌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海上漂荡,心上漂荡,感情漂荡,谁也漂荡。

”通过对仗的使用,他将人的漂泊和感情的躁动生动地展现出来,使歌词更加优美和韵律感。

典型辞格在林夕的歌词中的艺术表现非常丰富多样。

通过比喻、拟人、排比、借景和对仗等手法的巧妙运用,他的歌词既富有情感的共鸣力,又具有艺术的美感。

这些典型辞格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歌词的表达方式,也突出了歌曲的主题和情感,使其更加深入人心。

林夕歌词颓废色彩论析

林夕歌词颓废色彩论析

林夕歌词颓废色彩论析林夕原名梁伟文,是20世纪80年代晋身香港词坛的专业词人。

迄今为止,林夕创作的作品超过三千首,佳作甚多。

林夕歌词文字优美,意象独特,歌词内容丰富,他往往是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中游刃有余,在迎合大众的口味的同时亦不忘打造歌词的艺术个性。

因此,其词作都不失为当今词坛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现当代文学中,颓废一词往往容易遭人误解,一提及“颓废”,不难令人联想到“颓加荡”的沉沦和颓靡。

然而,实际上“颓废”一词本身并不带褒贬色彩,它是一种现代精神文化品格。

“颓废”一词所包含的内容是宽泛的,放之于歌词中亦是如此。

歌词中的颓废色彩并不是指一阕悲歌,应是歌词中所带有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因子,体现的是现代精神文化品格。

本文以林夕的歌词作为研究对象,以颓废作为一个切入点,体会其中的精神文化品格。

本文分三个部分对林夕歌词的颓废色彩进行论析。

第一章是林夕歌词中的颓废“书写”,通过对其歌词内容的分析发掘出其中的颓废色彩。

当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都市空间下的孤独个体,林夕歌词中不乏对城市中的孤独个体的情感描写,当中既有亲情也有友情。

二是放逐于时间的感伤。

任何事物无法逃离被时间放逐的命运,林夕歌词中展现出的时间意识,不仅是社会环境下的产物,也是词人心绪的表现。

三是在自我欺骗中沉沦。

在词人的笔下,爱情意义的缺失使之成为一个自我欺骗的名词。

幻想是通向自我欺骗的途径,林夕的这类歌词往往是支离破碎的,虽然会有让人不知所云之感,但在这精神分裂式的写法中可以看到人对现实的逃离。

在第二章是林夕歌词的“颓废”色彩构建,主要是通过意象、词句、色彩对其艺术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分析其中所包含的颓废色彩。

第三章是林夕歌词的传播。

没有经过传播的歌词都是未完成的文本,而本章正是从传播的角度来对林夕的歌词进行考察,考察林夕歌词中的颓废色彩对其传播的影响。

文中着重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探究林夕歌词中的颓废色彩是如与受众产生共鸣,从而发掘中当中的精神文化品格,体会当中的人文关怀。

典型辞格在林夕歌词中的艺术表现

典型辞格在林夕歌词中的艺术表现

典型辞格在林夕歌词中的艺术表现林夕是香港的一位著名填词人,他的歌词一直以来被广大歌迷所称赞。

林夕的歌词不仅内容深刻,而且表达方式独特,其中运用了较多的典型辞格,进一步丰富了歌词的艺术性。

本文将试图深入探讨林夕歌词中典型辞格的艺术表现。

林夕在歌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这是一种常见的辞格。

比喻是以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来进行类比,以此来表达出更加深刻的意义。

比如在《爱情字母表》这首歌中,林夕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来形容爱情的种种变化,比如“爱如鲜花开在你瞳孔里”,将爱情比喻为绚烂盛开的鲜花,生动形象地传达了爱情的美好与多变。

林夕还运用了反讽手法,这是一种利用言语上的矛盾来表达出截然相反的意义的辞格。

在《谢谢你的爱》这首歌中,林夕写到“谢谢你给我伤害”,这是一种明显的反讽,用来表达出歌词中主人公对于爱情的矛盾与痛苦之情。

通过这种反讽的手法,林夕使歌词更具深度与内涵。

林夕运用了对比手法,这是一种通过对比来突显事物的特点的辞格。

在《匆匆那年》这首歌中,林夕写到“匆匆那年我们究竟说了几遍再见”,通过对比“那年”和“现在”,林夕通过回忆过去与现实的对比来表达对逝去的时光的思念之情。

这种对比使得歌词更加有感情色彩,并且能够引发听者的共鸣。

林夕的歌词中常常运用对偶手法,将两个相反或互相补充的词语或短语放在一起,以此来达到对比或烘托的效果。

比如在《细水长流》这首歌中,林夕写到“纯真与颓废在我之间左右摇摆”,通过对比纯真与颓废来描绘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迷茫。

这种对偶的手法使得歌词更具张力与情感。

林夕还善于运用排比手法,将同类事物或相似的词语进行排列,以此来强调相似之处或增强表达的力度。

比如在《月半小夜曲》这首歌中,林夕写到“寂寞像我的爱情那么重”,通过多次重复的“那么重”来突出歌词中主人公的孤独与爱情的沉重。

这种排比的手法使得歌词更加生动有力。

林夕在歌词中广泛运用了典型辞格,如比喻、反讽、对比、对偶和排比等,通过这些辞格的巧妙运用,使得歌词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性。

林夕歌词赏析

林夕歌词赏析

林夕歌词赏析林夕歌词赏析1、尘埃落定之后,回忆别来挑拨。

2、大概每个人都得在临死前,因为再没有可以失去的,在生命最后的时刻才活在当下,讲出最想讲的,最敢讲的话。

3、有人活着是为了快乐,但越快乐越恋生,越恋生越怕死。

4、灾难催促成长。

成长,该包括心灵上的抗灾能力。

5、没有得你的允许,我都会爱下去,互相祝福心软之际或者准我吻下去。

我痛恨成熟到不要你望着我流泪,但漂亮笑下去,彷冬天饮雪水。

6、明白活得开心的方式,有太多选择,人生在世本为灭苦之终身学习。

不能理解与吃苦,如何享受无后顾之忧的乐。

离苦得乐之外,也有因苦尽尔找到永乐之道,因舍而得。

7、在世间千万人亿万人,有一些人却实在不适合被宠爱。

你又美丽又伟大又这么慷慨,我被厚待亦相当意外,然而这恋爱的结果却如此苍白,大概只是我不好爱。

8、原来我非不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

9、据说狗的一切起居行藏都是以气味为依归。

而我们人只依重一双眼,所以好色。

有一天假如我们都瞎了,所有感情都只好寄放在气味之中。

这是我住过的地方,这是我家人朋友情人的气味,永远忠实。

10、你是千堆雪我是长街,怕日出一到彼此瓦解,你是一封信我是邮差,最后一双脚惹尽尘埃。

11、心的确就想一块田,放什么进去,都会播下种子,或早或晚,在条件成熟时结出果实,或甜或苦,或绿树成荫,或芒刺满地,心念一动,即如撒种,有时连有了收成也毫无知觉。

12、闭起双眼你最挂念谁,眼睛睁开身边又是谁。

13、游荡只不过为逃避,期待只不过为回味,即使给我盛放的蔷薇,贪恋的只怕是那愉快的气味。

14、一千种恋爱,一些需要清泪灌。

枯毁的温柔,在最后会长回来。

15、忆苦不够好玩的话,最好思甜,回味有生之年最快乐的一段日子,是人物还是物件带来的。

最终可能发觉,竟与金钱一点关系都没有,原来只是与暗恋已久的人在茶餐厅表白成功,两杯鸳鸯已够浮一大白。

16、爱一个人总是从不知不觉开始,风平浪静甜甜蜜蜜,难以抽空学习研读“幸福”这两个字。

到大势渐去,力挽狂澜时才知道当时不只是寻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词里的镜花水月——林夕经典歌词赏析
林夕,原名梁伟文,香港著名词人,代表词作有《十年》《红豆》《暗涌》《约定》等。

对很多人来说,林夕是福星,一首《K歌之王》成就了陈奕迅,一颗《红豆》奠定了王菲,一曲《春光乍泄》为黄耀明复出护航。

而对更多人来说,林夕是教材。

我们在“如果你知我苦衷,何以没有一点感动”中学习苦恋,又在“我们都是这样失恋中”学习放手
最近听林夕写的歌,歌中那比梦还沉的叹息,那来不及相遇的镜花水月,那句“我说你好你说打扰”,那纷纷繁繁串联的爱情的因果,那强烈的悲剧意识、不安全感和宿命感,那羽毛一样薄薄的细节在专辑里神出鬼没。

一切都要从林夕那句“原来我非不快乐”说起。

心有林夕,林夕百态。

这位将自己隐匿在旋律背后、字句之间的现代词人,这位从文20年、创作三千首歌词,身患七年抑郁症,却写出了“教人快乐”书的绝世怨男。

林夕说他写的最悲凉的的词就是“原来我非不快乐”。

“我是快乐的,只是只有我一个人没有发现,浪费了很多,这种孤独感很
无辜。


一切歌词也都从这一句“原来我非不快乐”开始。

林夕的歌词,末了都是深深深深的落寞和看开,原来我是快乐的啊,那一切的痛苦都不要紧了,于是就有了《约定》,有了《再见二丁目》,有了《人来人往》,有了《钟无艳》。

《约定》中,他写道:“当天整个城市,那样轻快,沿路一起走半哩长街,还记得街灯照出一脸黄,还燃亮那份微温的便档”“剪影你的轮廓太好看,凝住眼泪才敢细看”。

这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歌词。

约定当是林夕的心水。

旅馆、门牌、便当的典故确有其事。

他和人去旅行,很怕没下次,所以记下了门牌也觉温馨。

恋人不到便恋物,从《约定》一直绵延到《邮差》和《集体回忆》。

于是成就了“长街、旅馆、门牌、便当、旅程”系列三部曲。

如此琐碎细微,却全当掌纹,刺入血肉,深深镌刻到掌和心。

原是镜中花,留在镜中死,原谅自己不记得忘记。

《再见二丁目》便是“原来我非不快乐”的出处。

这是一首悲凉的歌曲,字里行间都弥漫着一种空虚寂寞到骨子里去的悲哀,哀莫大过于心死,林夕便用那么平淡的文字,用一种淡淡的口吻,写出了这种伤到极致后的绝望心死。

听完以后,想象出的意境画面里,全是灰暗的色调,没一点生动的颜色。

“原来我非不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如能忘掉渴望,岁月长,衣裳薄”。

如能忘记渴望,岁月长,衣裳薄。

无可名状的悲伤,恍恍的神
思,似无逻辑,却直至悲凉的况味,扣入人心最酸软的那根弦。

怎样忘记渴望,那个人那份需要在心底留下了永远的印痕。

若能忘记渴望,岁月悠悠便不会再寒冷,衣衫可薄,不若现今,衣裳再多也薄,缠绵的伤口,等不来细水长流。

一份记忆,当自己要辛苦劝说自己遗忘的时候,就大可在心里认清了:这一生都不再可能忘得掉,不必枉费心力,徒劳挣扎。

亦舒说得好:“在该刹那,身体的一部分永远死亡。


杨千嬅的声音很完美的契合了《再见二丁目》的意境,唱出了里面浓的化不开的悲凉。

于是她第一次录歌的时候哭了,林夕在台下当众落了泪,很多人不经意间湿了眼眶。

“闭上眼睛我最挂念谁,眼睛睁开身边竟是谁”“谁勉强娱乐过谁”。

林夕《人来人往》中这两句堪称绝句。

我们都在歌里寻找自己的故事,而《人来人往》的不可穿越性就在于,它一开始,就不是你的故事。

这是一首关于“不能拥有”的故事,但是你却放弃不了这些不属于你的故事。

它像诅咒一样烙印在人生每道小小落差的褶皱里。

陈奕迅歌声唱到了心里,林夕的词透到了骨子里。

人的一生中,身边的人往往像车站般人来人往,乘客一个接一个的上车,下车,终究是过客。

虽然如此,每段感情中总能留下让自己难忘的回忆,就像列车靠站时在月台上短暂的相处,在独自上车以后总让人泪流满面。

“缠在那颈背后,最美丽长发虽未留我手,我也开心饮过酒”,爱情的人来人往让人感叹,看似豁达,却是苦到蚀骨。

齐桓公有个娘娘叫《钟无艳》很多人都知道的,也有这部电影,也是都看过的,但是敢将她写成歌的,只有林夕一人,敢于将她唱成歌的,亦只有谢安琪一人,而歌中将这个女子写的入木三分,也算是极致了。

这就是使谢安琪一举成名的钟无艳。

林夕说到自己这首歌,亦是感叹:每个人都做过谁的钟无艳吧。

无艳至此,当是悲剧中的最悲惨结局
最触动心的当是这句:“无奈被你识出这个念头,得到好处的你,明示不肯失去绝世好友”。

绝世好友,是齐宣王的钟无艳得到的结果,也是现实中无数个钟无艳得到的结果。

最苦痛莫过于此,那种坚持,那种无奈,那种背后的眼泪,被林夕血淋淋的写出来,想必会击中很多人的心事。

林夕的词确实是绝、毒。

林夕说:我写了很多词,到最终赢不到一个人。

这也许就说清了歌中所有的哀伤无奈凄凉哀婉,这也许是林夕的幸运。

谁说的:谁毁了林夕的孤独就是毁了他的才华。

这份想要而又得不到的远远注视,是梦先生的苦难,是歌迷的福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