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健康宣教知识
手卫生与健康(患者宣教)

注意指甲的健康状况
如果发现指甲出现变色、变形、断裂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 早期治疗。
手部的美容护理
保持手部皮肤的光泽和弹性
通过涂抹护手霜或美容精华液等产品, 可以保持手部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延 缓皮肤衰老。
定期去角质
通过定期去角质,可以去除手部皮肤 的死皮细胞,促进新陈代谢,使手部 皮肤更加光滑细腻。
注意防晒
手部皮肤同样需要防晒,外出时应涂 抹防晒霜或戴手套等防护措施,避免 紫外线对手部皮肤的伤害。
手部按摩
通过手部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 速新陈代谢,使手部皮肤更加健康。
06
CHAPTER
手卫生与健康宣教
提高手卫生意识的方法
开展手卫生宣传周活动
通过定期开展手卫生宣传周,提高公 众对手卫生的关注度和意识。
病的传播风险。
预防接触性传播疾病
总结词
接触性传播疾病如皮肤感染、性病等, 通过手部接触传播的风险较高,保持手 卫生是预防这类疾病的有效方法。
VS
详细描述
接触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皮肤接触或黏膜 接触传播。我们的手部常常会接触到这些 疾病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通过勤洗手和使用手部消毒液,可以减少 手部上的病原体数量,从而降低接触性传 播疾病的传播风险。
手卫生与健康(患者宣教)
目录
CONTENTS
• 手卫生的重要性 • 手卫生的操作方法 • 手卫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手卫生与预防感染性疾病 • 手卫生与个人护理 • 手卫生与健康宣教
01
CHAPTER
手卫生的重要性
手卫生对预防疾病传播的作用
预防感染性疾病
2024幼儿园手卫生宣教PPT课件

01手卫生重要性及目的Chapter预防疾病传播与感染保持手卫生还可以防止幼儿因接触不洁物品而导致皮肤过敏、感染等问题。
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手卫生是维护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减少因手部不洁而引起的腹泻、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维护幼儿身体健康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手卫生宣教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让幼儿从小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助于幼儿身体健康,还可以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手卫生宣教,可以引导幼儿养成注重个人卫生的习惯,从而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幼儿园加强手卫生宣教可以增强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提高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通过手卫生宣教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家园共育。
同时,手卫生宣教也可以让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方式,从而增强其对幼儿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提升家长满意度和信任度02手卫生基本知识与技巧Chapter湿手搓揉冲洗干手01020304正确洗手方法及步骤演示洗手液肥皂注意事项030201合适使用洗手液或肥皂产品介绍注意事项与误区提示注意事项误区提示实际操作演练环节演练步骤演练准备按照正确洗手方法及步骤进行实际演练,注意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和顺序。
演练评估03幼儿园日常手卫生管理规范Chapter制定并执行定期清洁消毒制度明确清洁消毒的时间、频次和方法01分配责任和任务02建立记录制度03确保清洁用品质量与安全性能选择符合标准的清洁用品购买和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洗手液、消毒液等清洁用品。
定期检查更新对清洁用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有效期内且性能良好;及时更新过期或损坏的清洁用品。
正确使用与储存培训员工正确使用清洁用品,并按照规定进行储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监督检查机制建立与完善设立监督检查小组成立由园方管理人员、家长代表等组成的监督检查小组,负责对手卫生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手卫生宣教资料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宣教今天,你洗手了吗?——手部卫生—医院感染的控制医生、护士和其它医务人员做一个简单的操作都可能增加手上的细菌100-1000个,如:❖把病人从床上扶起来❖测量血压或脉搏❖接触病人的手❖给病人翻身❖接触病人的衣服或床单❖接触床头柜、床垫等洗手可有效减少手部污染:❖肥皂洗手30秒,手部金葡菌的对数减少值为2.54;铜绿假单胞菌的对数减少值2.8。
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济方法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手部卫生的重要性手卫生的定义:❖手卫生(hand hygiene):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hand washing):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1.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2.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征❖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处理药物或配餐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洗手方法:1.湿手;2. 取液;3.揉搓及其方法;4.冲洗干燥;5.护肤七步洗手法:1.掌心对掌心;2.手指交交,掌心对;3.手指交交,掌心对搓擦,手背搓擦,掌心搓擦4.双手互握搓揉指背;5.拇指在掌中搓揉;6.指尖在掌心中搓揉;7.手腕注意事项❖应注意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缝和指关节等部位。
手卫生的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手卫生的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x
一、关于手卫生的健康教育宣传
为了推动公众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促进全民身体健康,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我们必须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积极宣传手卫生的重要性,加强人们的健康意识,让每一个人都受益于健康的生活。
二、手卫生的重要性
手卫生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手卫生方式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减少疾病的传播途径。
从护理、食品加工、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应该严格遵守手卫生规则,改变不良的习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三、如何做好手卫生
1.需要及时洗手。
用开水加肥皂,仔细清洗手部,着重擦洗指尖和指缝,然后用毛巾擦干,洗完后涂上洗手液或者洗手消毒液;
2.需要注意手卫生的场合。
准备食物、处理动物、打扫卫生、接触病人或病原体时都需要做好手卫生;
3.应该更换洗手毛巾及洗手液。
一般洗手毛巾和洗手液要每天更换一次;
4.还应该注意洗手时的动作要规范。
洗手时动作要有规律,需要从背部向正面按照肚脐、掌心、掌背、腕部、指尖等部位一一清洁。
四、结语
手卫生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预防传染病,提高我们和
家庭成员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让我们享受健康的生活。
请大家加强健康意识,记住做好手卫生,生活中每天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清洁,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
关于手卫生知识培训内容【十六篇】

关于手卫生知识培训内容【十六篇】【篇一】手卫生知识培训内容一、手卫生规范中的术语和定义。
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2、洗手,医务人员应用洗手液在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悄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3、手卫生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应用洗手液在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5、常居菌,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6、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7、手消毒剂,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8、手卫生设施,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二、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2、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3、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4、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清除或者杀灭三、手卫生设施。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手术室、妇科处置室、外科处置室、内镜室、口腔科、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应配备清洁剂;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二次污染;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手卫生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2、外科手消毒设施:应配置洗手池;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设置,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应配备清洁剂;应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可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品;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内使用;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应配备干手物品;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四、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手卫生的重要性的健康宣教

手卫生的重要性的健康宣教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洗手方法和频率来减少或防止疾病传播的一种行为。
正确的手卫生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和避免感染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探讨手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实施手卫生。
第一部分:手卫生的重要性手是人与外界接触最频繁的部位,也是最容易被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地方之一。
研究表明,许多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手部接触传播,如感冒、腹泻等。
因此,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对于预防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首先,正确的手卫生能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
利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双手可以去除细菌和病毒。
研究发现,经常洗手可以将感染率减少50%以上。
此外,手卫生还可以防止病原体通过双手进入口腔、眼睛、鼻子等黏膜,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其次,手卫生对于维护个人和社区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的手卫生习惯不仅可以保护个人免受疾病侵害,还可以减少疾病在整个社区中的传播。
尤其在公共场所,如学校、医院等,正确实施手卫生是预防疾病蔓延的关键。
第二部分:正确实施手卫生的方法要确保手卫生的有效性,以下是实施手卫生的正确方法:1. 使用肥皂和清水:首先,用流水将双手打湿,然后涂抹适量的肥皂。
记得搓揉双手的每个部位,包括手背、手指缝、指甲等。
持续搓揉20秒以上,最后用流水冲洗干净。
2. 单次性纸巾或手帕:用纸巾或手帕擦干双手,以减少细菌的再污染。
如果没有纸巾或手帕可用,可以用肘部遮住口鼻打喷嚏或咳嗽。
3. 使用洗手液或免洗洗手液:当没有肥皂和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洗手液或免洗洗手液。
洗手液含有酒精,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但记住它只是一个替代品,使用频率不宜过高。
4. 注意特殊场所和时间:在特殊场所,如厕所、动物接触后、处理食物前等,手卫生尤为重要。
在这些情况下,应更加认真和彻底地洗手。
第三部分:树立良好的手卫生意识要树立良好的手卫生意识,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1. 教育宣传:学校、社区和医疗机构应该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讲座、宣传册等方式向公众宣传手卫生的重要性和正确实施方法。
手卫生规范专题知识宣教

• 让我们大家旳行为 • 更规范、更理性、更科学、更文明!!!
谢谢
• 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 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 病房等要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 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旳物品后 • 4、脱手套后 • 5、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手消毒指征
• 1、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 后
• 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旳物品后 • 3、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 常居菌——能从大部分人旳皮肤上分离 出来旳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旳固有寄 居菌,不易被机械旳摩擦清除。如凝固 酶阴性葡萄酒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 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 病
• 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 很轻易被清除旳微生物。直接接触病人
或被污染旳物体表面时可取得,可随时 经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亲密有关
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外科洗手措施与要求
• 1、洗手之前先摘除手部饰物,修剪指甲,长 度不超出指尖
• 2、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 3、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冲
洗时手掌旳位置应高于肘部,使水由手掌流向 肘部,不能使水倒流,而且防止遇到洗手衣 • 4、用无菌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 1/3,禁止来回擦手
如图
外科洗手措施图片
手卫生要求
• 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 • 医院全员手卫生依从性≥95%
• 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95% • 要点部门洗手正确率100%
洗手时间
• 规范要求揉搓双手至少15s? • 一般洗手时间40-60s • 一般手消毒时间20-30s(本科教材每个
环节来回3次) • 外科手消毒时间2-6min • 外科洗手时间2-6min(不超出10min)
手卫生健康宣教ppt

注意事项
在接触公共场所物品后,吃饭前,上厕所后应 及时洗手,洗手要彻底,时间不少于30秒。
手部消毒的方法
正确的洗手方式
用肥皂和水充分清洗双手,尤其 是手指间和指甲缝,清洁时间至
少20秒。
消毒液的使用
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消毒液 涂抹双手,等待1分钟后再用清
水冲洗干净。
03
手卫生在日常生 活中的应用
谢谢
汇报人:XXX
04
手卫生与预防疾 病
手卫生对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减少细菌传播
经常洗手可以显著减少手上的细菌数 量,从而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 01
促进个人卫生习惯
手卫生习惯的培养有助于人们养成良 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3
降低感染率
研究表明,正确的洗手方法能够有效
降低感染疾病的概率。 02
手卫生在医疗场所的应用
勤洗手的重要性
01 手卫生健康
保持手部清洁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勤洗手是日 常生活中的重要卫生习惯。
02 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是一种个人卫生习惯,通过经常清洗双手可以减 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有助于维护自身健康。
03 环境卫生维护
在公共场所和家庭环境中,勤洗手可以帮助减少交叉感 染的风险,有利于公共卫生和环境卫生的维护。
手卫生健康宣 教ppt
汇报人:XXX
01
手卫生的定义和重要性
02
手卫生方法
03
手卫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4
手卫生与预防疾病
05
手卫生误区与注意事项
目 录
01
手卫生的定义和 重要性
手卫生的定义
定义和重要性
手卫生是指在卫生工作中遵循洗手、手消毒和卫生手作手术的技术,以 及穿戴手术衣、手套等,对手部卫生的清洁程度,能够有效降低病毒和 细菌的传播几率,减少疾病的发病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
手卫生健康宣教知识
(文字版)
1、小朋友知道为什么要洗手吗?(洗手的重要性)
小手每天要做很多事情,比如:做游戏、玩玩具、穿鞋、做值日搞卫生、上厕所等等……不经意间就沾染上肉眼看不到的病菌。
如果没有养成洗手的好习惯,再用这双小脏手抓食物、揉眼睛、摸鼻子,病菌就会趁机进入身体,小朋友就很容易感染到各种传染病。
所以,洗手是生活中最简单有效的防病方法。
2、小手的哪些部位容易弄脏呢?
手心、手指缝、手指尖、大拇指,这些部位是最容易被病菌感染的,要对付这些病菌,就要勤洗手。
3、小朋友哪些时候应该洗手?
吃饭前(包括吃任何东西前)
手接触眼睛、耳朵、鼻子前
上厕所后
接触血液、鼻涕、痰液、口水后
做完值日卫生后、在室外玩耍后、接触过宠物后、外出回家后
触摸过公共物品,例如乘坐公交车、地铁、电梯扶手、按钮、门把手、钱币等
4、洗手的顺序包括哪些?
挽袖子——拧开水龙头——将手打湿(湿)——抹肥皂——两手对搓(搓:即6步洗手法)——冲洗(冲)——关水龙头(捧)——用毛巾擦干(擦)
5、洗手的过程包括“湿、搓、冲、捧、擦”五步,其中“搓”包括哪六个步骤?
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搓:【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第六步:将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捧:用手捧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擦: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把手擦干
附件二:六步洗手法
正确洗手六步骤(组图)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第六步:将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