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实验:安全与仪器使用

分子生物学实验:安全与仪器使用

分子生物学实验安全
紫外线辐射的危害和防护
在实验室里常用的紫外光源包括 手提式紫外灯和紫外透射仪、凝胶成像系统 。 只能通过吸收有害波长的滤片或安全玻璃片才能观察。在紫外光下操作时要戴合适的预防性手 套。应佩戴具有紫外线防护功能的护目镜和/或防护面罩,并遮蔽暴露的皮肤。
建议:使用荧光染料,切胶在Dark reader上操作。
分子生物学实验安全
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
DTT 二硫苏糖醇
很强的还原剂,散发难闻的气味。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 害健康。当使用固体或高浓度储存液时,戴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中 操作。 PMSF 苯甲基磺酰氟 一种高强度毒性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它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有非常 大的破坏性。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致命。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使用。在接触到的情况下,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或 皮肤,已污染的工作服作为有害废物处理。 Triton X-100 引起严重的眼睛刺激和灼伤。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害。戴合适 的手套和护目镜。
分子生物学实验安全
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
过硫酸铵 (NH4)2S2O8 对黏膜和上呼吸道组织、眼睛和皮肤有极大危害性。吸入可致命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安全眼镜和防护服。始终在通风橱里操作, 操作完后彻底洗手。 叠氮钠(NaN3) 毒性非常大。它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运送系统。含有叠氮钠的溶液要 标记清楚。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损害健康。戴合适的手套和安 全护目镜,操作时要格外小心。 吉姆萨(Giemsa) 染料咽下可致命或引起眼睛失明,通过吸入和皮肤吸收是有毒的。 其可能的危险是不可逆的效应。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在化学通 风橱里操作,不要吸入其粉末。
Dark Reader 荧光透射仪 (Transilluminators) 的特点 : 1.Dark Reader 使用新的无毒 DNA 染料 : SYBR Green, SYBR Gold等, 避免了Ethidium Bromide (EB) 染料对人体的伤害。 2.Dark Reader使用 可见光 (400-500 nm),没有UV(紫外线),将其对人体的伤害降低 至零。同时,大大降低了 对DNA样本的损伤,克隆DNA的效率将成百倍的提高。 3.灵敏度高,远远高于UV检测仪。 4.适 用染料范围广;荧光素 (fluorescein), AttoPhos, GelStar, Vistra Green, SYPRO Orange, red-shifted GFP variants等都可使用。对于Rhodamines, Ethidium Bromide(EB)等激发光大于500 nm的染料亦 可适用;可以广泛用于DNA、RNA 以及蛋白质的检测。 5.Dark Reader同时提供琥珀色镜片的观 察眼镜(AG16),供切割凝胶时使用。 紫外照射消毒后由于空气中臭氧富集,不宜立即开始工作,应在停止紫外照射30 min后开始 工作,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安装无臭氧紫外灯。 超净工作台中进行紫外照射消毒后,也应用强风进行吹扫后再进行工作,以免臭氧危害身 体健康。

氰化物对微生物生理代谢的影响研究

氰化物对微生物生理代谢的影响研究

氰化物对微生物生理代谢的影响研究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能够极大地影响微生物的生理代谢。

氰化物在自然界中存在广泛,由于其亲水性和易挥发性,在自然界的生物圈和工业化生产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氰化物对微生物的影响的方面,深入地探讨氰化物在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氰化物的分类氰化物主要有无机氰、有机氰和氰化合物三种类型。

无机氰包括氢氰酸及其盐、氰化物等。

无机氰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化工、半导体、有色金属、电镀、制药等生产过程中都需要用到,同时也在农业和养殖业中使用。

因此,无机氰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大。

有机氰主要包括氰酸酯类和氰基金属化合物。

氰酸酯是有机物中最主要的一种有机氰。

含有半乳糖酸、葡萄糖、果糖和苹果酸等,这些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和人类生活中广泛存在,同时也在化学生产和工业中广泛应用。

氰基金属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铁、镉、铬、银及金等金属的氰化物,主要是用来制造柔性聚氨酯泡沫、弹性体和漆面,广泛应用于建筑、船舶、汽车、电器等领域。

氰化物取得方式主要有化学合成、生物发酵和肝脏降解等两种方式。

二、氰化物对微生物的影响氰化物在微生物的生理过程中,能够引起多种影响,如能够影响微生物的呼吸过程、能源代谢、电子传递链、酶系统活性、细胞膜组成和功能等多个方面。

这些影响导致微生物的死亡、生长缓慢、生理代谢受损等严重后果,使得氰化物成为一种能够阻碍微生物生长的有力武器。

1、氰化物对微生物呼吸过程的影响氰化物对微生物呼吸过程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并且是大多数研究的重点。

氰化物能够影响微生物的呼吸过程,由于其可以结合细胞内或细胞外呼吸链的酶,抑制细胞呼吸的完成。

2、氰化物对微生物的能源代谢影响氰化物对微生物能源代谢的影响非常显著,它能影响葡萄糖的代谢,导致细胞内ATP生成受到限制,而ATP又是细胞所需的能源物质。

这些受损会使细胞功能逐渐衰竭,导致细胞死亡3、氰化物对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氰化物主要影响酶的功能和结构,抑制酶的活性并导致酶变性,从而影响细胞内不同酶的活性水平。

实验室安全知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实验室安全知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实验室安全知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1、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等实验中,哪种常见药品是致癌物质?实验中不能让药品接触到皮肤上。

A、单体丙烯酰胺B、溴化乙锭(EB)C、无D、甲叉双丙稀酰胺答案:B2、在使用化学药品前应做好的准备有:A、明确药品在实验中的作用B、掌握药品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等)和化学性质C、了解药品的毒性;了解药品对人体的侵入途径和危险特性;了解中毒后的急救措施D、以上都是答案:D3、以下哪个不是减少电磁辐射的方法:A、用布覆盖辐射源B、辐射源远离敏感物体或人C、对辐射源进行屏蔽D、尽量缩短处于辐射区的时间答案:A4、不是实验室常用于皮肤或普通实验器械的消毒液为?A、2%碘酊B、0.2%-1% 漂白粉溶液C、70%乙醇D、0.2%-0.5%的洗必泰答案:B5、实验解剖用过的污染动物尸体,应:A、放入塑料袋中,随意丢弃B、放入塑料袋中,直接作为生活垃圾处理C、先在实验室内灭菌后放入塑料袋中,再交由学校动物中心统一处理答案:C6、实验室存放化学品不得使用哪类冰箱?A、机械温控冰箱B、电子温控冰箱C、防爆冰箱答案:A7、过氧化酸、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及其盐、重铬酸及其盐、高锰酸及其盐、过氧化苯甲酸、五氧化二磷等是强氧化剂,使用时应注意:A、环境温度不要高于30℃B、通风要良好C、不要加热,不要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共同使用D、以上都是答案:D8、运动中腹痛多数在中长跑时产生,主要是因为准备活动不充分,开始运动过于剧烈,或者跑的过快,内脏器官尚没有达到竞赛状态,致使什么功能失调,引起腹痛?A、呼吸B、脏腑C、精神紧张D、血液循环答案:B9、实验完成后,废弃物及废液应如何处置?A、任意弃置B、倒入水槽中C、倒入垃圾桶中D、分类收集后,送中转站暂存,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答案:D10、皮肤若被低温(如固体二氧化碳、液氮)冻伤,应:A、马上送医院B、应尽快浸入热水C、用温水慢慢恢复体温D、用火烘烤答案:C11、若某种废液倒入回收桶会发生危险,则应:A、直接向下水口倾倒B、随垃圾一起丢弃C、单独暂存于容器中,并贴上标签答案:C12、雷电放电具有什么特点?A、电流大,电压低B、电磁波辐射C、电流大,电压高D、电流小,电压高答案:C13、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什么方向疏散?A、顺风B、上风C、下风答案:B14、实验室的废弃化学试剂和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液、废物,可以:A、随垃圾丢弃B、集中分类存放,贴好标签,待送中转站集中处理C、向下水口倾倒答案:B15、在体育锻炼时或体育锻炼后即刻,立即测 10秒钟的心率和脉搏,就一般体育锻炼者来说,运动后即刻的心率最好不要超过多少次/10秒?A、30次B、25次C、35次D、20次答案:B16、下列选项中属于防爆的措施有:A、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化学品泄漏B、控制可燃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C、消除火源、安装检测和报警装置D、以上都是答案:D17、安全电压是指保证不会对人体产生致命危险的电压值,工业中使用的安全电压是多少以下?A、50VB、25VC、1 0VD、36V答案:D18、易燃化学试剂存放和使用的注意事项正确是:A、要求单独存放于阴凉通风处B、放在冰箱中时,要使用防爆冰箱C、远离火源,绝对不能使用明火加热D、以上都是答案:D19、实验室电器设备所引起的火灾,应:A、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灭火B、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用水灭火D、无答案:A20、单相三芯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什么?A、地线B、零线C、火线D、不明确答案:C21、实验室人员发生触电时,下列哪种行为是不对的?A、应迅速注射兴奋剂B、当患者伤势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强救C、应迅速切断电源,将触电者上衣解开,取出口中异物,然后进行人工呼吸答案:A22、以下过滤除菌操作的顺序是: a.使用前,将滤器和过滤瓶等全部装置用纸包好经高压灭菌 b.用橡皮管以无菌操作将过滤瓶、安全瓶、压差计和抽气系统连接 c.将待过滤液体注入滤器过滤,时间不宜过长,压力控制在 10 -20 mmHg为限 d.使用时,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滤器安装到过滤瓶上A、abcdB、adcbC、abdcD、adbc答案:D23、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的什么部位喷射。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有毒试剂及其防护措施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有毒试剂及其防护措施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有毒试剂及其防护措施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是一种高度敏感的环境,需要使用许多有毒试剂。

这些试剂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精确的实验结果,但如果不小心接触到这些试剂,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因此,在实验室中正确地使用和防护这些有毒试剂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有毒试剂及其防护措施:1. 乙醛乙醛是一种常用的固定剂,可以用于固定细胞和组织。

但是,乙醛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可以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

因此,在使用乙醛时必须戴上防护眼镜和呼吸面罩,并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2. 氯仿氯仿是一种有机溶剂,可以用于DNA提取和PCR反应。

但是,氯仿是一种易燃的液体,可以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

因此,在使用氯仿时必须戴上防护眼镜和呼吸面罩,并远离火源。

3. 氨基甲酸盐氨基甲酸盐是一种缓冲液,可以用于DNA电泳。

但是,氨基甲酸盐是一种有毒的粉末,可以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

因此,在使用氨基甲酸盐时必须戴上防护眼镜和呼吸面罩,并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4. 氰化物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可以用于RNA提取和蛋白质电泳。

但是,氰化物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物质,可以导致中毒和死亡。

因此,在使用氰化物时必须戴上全面罩和防护手套,并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5.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是一种用于研究神经传递的化学物质。

但是,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导致中毒和死亡。

因此,在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时必须戴上全面罩和防护手套,并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6. 氧化铊氧化铊是一种用于研究DNA和RNA的化学物质。

但是,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导致中毒和死亡。

因此,在使用氧化铊时必须戴上全面罩和防护手套,并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7. 氟化物氟化物是一种用于研究DNA和RNA的化学物质。

但是,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导致中毒和死亡。

因此,在使用氟化物时必须戴上全面罩和防护手套,并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在使用这些有毒试剂时,应该遵循以下安全措施:1. 戴上防护装备:戴上适当的防护眼镜、呼吸面罩、全面罩和防护手套等装备,以避免接触到有毒试剂。

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等实验中接触的溴化乙锭(eb)是致癌物质,做实验中不

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等实验中接触的溴化乙锭(eb)是致癌物质,做实验中不

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等实验中接触的溴化乙锭(eb)是致癌物质,做实验中不溴化乙锭(eb)是一种含氯化合物,一种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

它由一种被称为“溴化乙锭(eb)”或“溴化乙锭(eb)”的化合物被认为具有致癌性。

已知对人体有害。

但不是唯一。

这种化合物被认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我们使用常见物品进行分析处理时使用这些气体。

这种化合物通过它进入生物和土壤。

它会在生物体内积累并与酶结合形成致癌物质。

它可能会导致儿童白血病或成人癌症或死亡。

在生物工程领域广泛使用。

对溴化乙锭(eb)有研究表明其在动物体内具有致癌作用。

在生物体内可以导致细胞分裂。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开始研究生物体时会引起严重死亡。

1.含有溴化乙锭(eb)的化合物可能会导致儿童白血病或成人癌症。

它可以引起癌症或导致儿童白血病。

它与某些动物有关,例如袋鼠,老鼠和小白鼠。

它也可以导致婴儿出生后不久即死亡。

在动物中可能会发生严重的细胞分裂,造成死亡以及某些类型的癌症。

但是,这也可以通过控制实验和临床研究得到解决。

因此,对溴化乙锭(eb)进行了限制。

但是我们不能太早地对其进行大量研究来确定它的致癌作用。

现在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它是强致癌物质。

它可以与蛋白质, DNA结合并最终形成癌细胞。

2.可能会引起婴儿畸形。

在动物中发现的许多癌症都是由于出生后接触溴化乙锭(eb)而导致的。

这一发现将对未来作出贡献。

这种物质不会使婴儿健康。

但是可以导致智力障碍和发育障碍。

此外,该方法可能导致严重疾病而无法治疗。

因此。

即使儿童使用溴化乙锭(eb)也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只有大约一半人会在出生后2-3年内接触溴化乙锭(eb)而不是致癌。

这是因为其具有致癌性!这也是为什么在动物中很少发生细胞分裂现象。

而不是因为它们来自同一种细胞。

溴化乙锭(eb)具有一种“低毒性”特征。

在该水平下可以与细胞膜结合,并激活蛋白质并导致细胞死亡。

3.严重的副作用可能会导致儿童白血病或成人癌症或死亡。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_图文(精)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_图文(精)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主编:于冰马春泉高传军杨峰山主审:李海英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6 年 3月目录绪论分子生物学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所需要的仪器设备................................................... 1 实验一植物基因组 DNA 的分离.................................... 6 实验二 RNA 的分离................................................... 11 实验三 DNA/RNA的琼脂糖凝胶检测.............................. 15 实验四 DNA/RNA浓度、纯度的测定及浓度的调整............ 21 实验五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24 实验六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反应(RAPD ..................... 28实验七甜菜 M14品系 AFLP 分析.................................... 32 实验八生物信息学 (49)前言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成立以来,相继成立了生物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制药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二十一世纪的前沿学科,而实验操作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结合了我院现有的仪器设备及材料情况,为本科生设立了八个分子生物学实验项目(包括一个综合性实验项目 ,以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基本的实验技能。

本书编写充分考虑了实验的系列操作性,比如从基因组 DNA 、总 RNA 的提取到琼脂糖凝胶检测,从 DNA 浓度的调整到 PCR 技术,从分子标记技术到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完全贯穿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

对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生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实验教材。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有毒物质的危害及管理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有毒物质的危害及管理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有毒物质的危害及管理目前,分子生物学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已深入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一些常用的技术,如基因组DNA的分离纯化,质粒DNA的抽提及纯化,RNA的提取,PCR扩增,Southern blot等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后,这些实验操作技术都涉及到氯仿、DEPC、同位素等有毒有害或具放射性的物质,对环境和人身安全也造成巨大的威胁。

因此,弄清这些有害有毒物质的作用,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建立良好的制度和处理,保证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成为真正的科研阵地。

1完善实验室安全制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化学试剂种类繁多且成分复杂。

如果处理不好、管理不善,就会对实验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应加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对不同的化学品进行分类专人专管,对易燃、剧毒物品应有领用管理办法,签定安全责任书,确保做到责任到人。

同时,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购买、运输、储存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使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

此外,分子生物学实验中。

经常要用到整只动物或动物的部分组织器官进行实验,因此,建立健全实验动物的临时饲喂、管理和死后处理制度,对动物的食物、排泄物及毛发及时进行处理,对动物的抓咬、逃逸等也应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和制度。

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实验队伍的业务素质。

不仅让实验员会操作各种仪器,还必须熟悉实验室各种试剂的性能、毒性、防护等。

加强对实验员人员的管理和安全教育。

使实验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如进入细胞培养宣前更衣、戴帽、换拖鞋;进入同位素室先穿铅衣,戴上一次性手套,再用盖革计数器将可能污染的物品全部检查一遍,确保没有放射源的情况下开始动手实验;实验中有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毒的挥发性气体,必须在通风柜里进行操作等。

实验内容设计要尽量选择无公害、低毒品做实验,实验残液、残渣要少、要可回收,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实验一常用试剂配制

实验一常用试剂配制

实验一 分子生物学实验 常用试剂配制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注意事项
• 规范使用仪器 • 有毒试剂使用和净 • 蓝色:1ml 黄色:200ul 白色:10um 带一次性PE手套 高压灭菌后使用
微量移液器的正确使用
• 1.设定取液值:转动移液器的调节旋钮,反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可 提高设定取液量。顺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可降低取液量。在调整旋钮 时,不要用力过猛,并应注意使移液器显示的数值不应超过其可调范 围。 2.吸液: (1)选择吸头(Tip) 放在移液器套筒上,稍加压力使之与套筒之间无 空气间隙。 (2)把按钮压至第一停点(图A),垂直握持加样器,使吸头浸入液 面下3-5毫米处,然后缓慢平稳地松开按钮,吸入液体(图B)。 3.放液: (1)将吸头口贴到容器内壁底部并保持倾斜,平稳地把按钮压到第 一停点(图C),再把按钮压到第二停点以排出剩余液体(图D)。 (2)压住按钮,同时提起加样器,使吸头贴容器壁擦过(图D)。松 开按钮(图E),按吸头弹射器除去吸头。
常用试剂配制
需配
0.25% 溴酚蓝 40% M/V 40%(M/V)蔗糖 4℃贮存
1mol/L CaCl2
54 g CaCl2•H2O溶于200mL纯水中,0.22um 滤器过滤除菌,分装每 小份10mL,-20℃贮存。用时稀释。
75% 乙醇 RNA酶 酶
1.取0.5g RNase A置于50ml塑料离心管中。 2.加入40ml灭菌水,充分混合溶解之后定容50ml。 3.100℃煮沸15min,缓慢冷却至室温,小份分装(1ml一管)后, 置于-20℃保存。 实验书P7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DMSO:
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

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

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

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

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

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
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

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

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吸收:吸收危险性很低。

2.EB:EB(Ethidium bromide,溴化乙锭)
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

溴化乙锭用标准302nm紫外光透射仪激发并放射出橙红色信号,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

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

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

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

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DNA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其荧光产率比游离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

DNA吸收254nm处的紫外辐射并传递给染料,而被结合的染料本身吸收302nm和366nm的光辐射。

这两种情况下,被吸收的能量在可见光谱红橙区的590nm处重新发射出来。

由于溴化乙锭-DNA复合物的荧光产率比没有结合DNA的染料高出20-30倍,所以当凝胶中含有游离的溴化乙锭(0.5ug/ml)时,可以检测到少至10ng的NDA条带。

溴化乙锭可以嵌入碱基分子中,导致错配。

溴化乙锭是强诱变剂,具有高致癌性!会在60-70度是蒸发(所以最好不要在胶太热的时候加,或者应该加到液体里,0.5ug/ml,染色半小时)(当EB加得过多时,也可以在室温用水将已染色的凝胶浸泡20min以降低未结合的EB引起的背景荧光)。

溴化乙锭溶液的净化处理:由于溴化乙锭具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对含EB的溶液进行净化处理再行弃置,以避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1)对于EB含量大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①将EB溶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0.5mg/ml;
②加入一倍体积的0.5mol/L KMnO4,混匀,再加入等量的25mol/L HCl,混匀,置室温数小时;
③加入一倍体积的2.5mol/L NaOH,混匀并废弃。

(2)EB含量小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①按1mg/ml的量加入活性炭,不时轻摇混匀,室温放置1小时;
②用滤纸过滤并将活性碳与滤纸密封后丢弃。

3.DEPC:
DEPC即二乙基焦碳酸酯(diethylprocarbonate),可灭活各种蛋白质,是RNA酶的强抑制剂。

DEPC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在操作中应尽量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并避免接触皮肤。

DEPC毒性并不是很强,但吸入的毒性是最强的,使用时戴口罩。

不小心占到手上注意立即冲洗,RNaseAwayTM试剂可以替代DEPC,操作简单,价格低,且无毒性。

只需将RNaseAwayTM直接倒在玻璃器皿和塑料器皿的表面,浸泡后用水冲洗去除,即可以快速去除器皿表面的RNase,并且不会残留而干扰后继实验。

4.丙烯酰胺:
属中等毒性物质。

可通过皮肤吸收及呼吸道进入人体,因此,在搬运和使用中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如防毒服,防毒口罩及防毒手套等。

丙烯酰胺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神经毒性,同时还有生殖、发育毒性。

神经毒性作用表现为周围神经退行性变化和脑中涉及学习、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部位的退行性变化,试验还显示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能致癌物,职业接触人群的流行病学观察表明,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会出现嗜睡、情绪和记忆改变、幻觉和震颤等症状,伴随末梢神经病如手套样感觉、出汗和肌肉无力。

累积毒性,不容易排毒。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可列为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观察对象:
a.接触丙烯酰胺的局部皮肤出现多汗、湿冷、脱皮、红斑;
b.出现肢端麻木、刺痛、下肢乏力、嗜睡等症状;
c.神经-肌电图显示有可疑神经源性损害。

治疗原则:
可用B族维生素、能量合剂,并辅以体疗、理疗及对症治疗。

重度中毒者应同时加强支持疗法。

5. NN-亚甲双丙烯酰胺,有毒,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切勿吸入粉末。

6. DTT 二硫苏糖醇,很强的还原剂,散发难闻的气味。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当使用固体或高浓度储存液时,戴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

7.TEMED强神经毒性,防止误吸,操作时快速,存放时密封。

8.PMSF:苯甲基磺酰氟[(PMSF),C7H7FO2S或C6H5CH2SO2F]是一种高强度毒性的胆碱酯酶抑制剂。

它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有非常大的破坏性。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致命。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使用。

在接触到的情况下,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或皮肤,已污染的工作服丢弃掉。

9. 氯仿(CHCl3)对皮肤、眼睛、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它是一种致癌剂,可损害肝和肾。

它也易挥发,避免吸入挥发的气体。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10. 甲醛(HCOH)有很大的毒性并易挥发,也是一种致癌剂。

很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对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

避免吸入其挥发的汽雾。

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始终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远离热、火花及明火。

11. 吉姆萨(Giemsa)染料咽下可致命或引起眼睛失明,通过吸入和皮肤吸收是有毒的。

其可能的危险是不可逆的效应。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

在化学通风橱里操作,不要吸入其粉末。

1
2. 叠氮钠(NaN3)毒性非常大。

它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运送系统。

含有叠氮钠的溶液要标记清楚。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损害健康。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操作时要格外小心。

13.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有毒,是一种刺激物,并造成对眼睛的严重损伤的危险。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损害健康。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

不要吸入其粉末。

14. 三氯乙酸(TCA)有很强的腐蚀性。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防目镜。

15. Triton X-100引起严重的眼睛刺激和灼伤。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害。

戴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16. 过硫酸铵[(NH4)2S2O8]对黏膜和上呼吸道组织、眼睛和皮肤有极大危害性。

吸入可致命。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安全眼镜和防护服。

始终在通风橱里操作,操作完后彻底洗手。

17. Trizol含有毒物质苯酚,如皮肤接触Trizol。

请立即用大量去垢剂和水冲洗,如仍有不适,请听取医生意见。

如果只是少量接触,并处理后症状减轻,估计问题就不大了。

紫外光或紫外线可损伤眼视网膜。

切勿用裸眼和没有防护装置的紫外光源。

在实验室里常用的紫外光源包括手提式紫外灯和紫外透射仪。

只能通过吸收有害波长的滤片或安全玻璃片才能观察。

紫外线也是诱变剂和致癌的。

为使暴露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紫外光源要采用适当防护装置。

在紫外光下操作时要戴合适的预防性手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