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有毒试剂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有毒试剂及其防护措施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有毒试剂及其防护措施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是一种高度敏感的环境,需要使用许多有毒试剂。
这些试剂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精确的实验结果,但如果不小心接触到这些试剂,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因此,在实验室中正确地使用和防护这些有毒试剂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有毒试剂及其防护措施:1. 乙醛乙醛是一种常用的固定剂,可以用于固定细胞和组织。
但是,乙醛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可以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
因此,在使用乙醛时必须戴上防护眼镜和呼吸面罩,并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2. 氯仿氯仿是一种有机溶剂,可以用于DNA提取和PCR反应。
但是,氯仿是一种易燃的液体,可以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
因此,在使用氯仿时必须戴上防护眼镜和呼吸面罩,并远离火源。
3. 氨基甲酸盐氨基甲酸盐是一种缓冲液,可以用于DNA电泳。
但是,氨基甲酸盐是一种有毒的粉末,可以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
因此,在使用氨基甲酸盐时必须戴上防护眼镜和呼吸面罩,并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4. 氰化物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可以用于RNA提取和蛋白质电泳。
但是,氰化物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物质,可以导致中毒和死亡。
因此,在使用氰化物时必须戴上全面罩和防护手套,并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5.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是一种用于研究神经传递的化学物质。
但是,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导致中毒和死亡。
因此,在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时必须戴上全面罩和防护手套,并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6. 氧化铊氧化铊是一种用于研究DNA和RNA的化学物质。
但是,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导致中毒和死亡。
因此,在使用氧化铊时必须戴上全面罩和防护手套,并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7. 氟化物氟化物是一种用于研究DNA和RNA的化学物质。
但是,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导致中毒和死亡。
因此,在使用氟化物时必须戴上全面罩和防护手套,并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在使用这些有毒试剂时,应该遵循以下安全措施:1. 戴上防护装备:戴上适当的防护眼镜、呼吸面罩、全面罩和防护手套等装备,以避免接触到有毒试剂。
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

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⒈EB(溴化乙锭,C21H20N3Br)性质:EB是分子生物学常用染料毒性:强诱变剂、中度毒性注意:通风橱中配制,接触时需戴手套,勿将该染色剂洒在桌面及地上,凡是污染有溴化乙锭的器皿或物品,必须经专门处理后,才能进行清洗或弃去。
棕色瓶保存。
净化处理:1、对于EB含量大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将EB溶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0.5mg/ml;加入一倍体积的0.5mol/L KMnO4,混匀,再加入等量的25mol/L HCl,混匀,置室温数小时;加入一倍体积的2.5mol/L NaOH,混匀并废弃。
2、EB含量小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按1mg/ml的量加入活性炭,不时轻摇混匀,室温放置1小时;用滤纸过滤并将活性碳与滤纸密封后丢弃。
⒉SDS(十二烷基硫酸钠,CH3(CH2)11OSO3Na)毒性: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急救措施①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②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③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使用注意:①呼吸系统防护:SDS微细结晶粒易于扩散,称量时应戴面罩。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②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③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⒊氯仿(CHCl3)性质:带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挥发。
毒性:是一种致癌剂,可损害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
对皮肤、眼睛、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中毒表现:头疼、恶心、轻微黄疸、食欲不振、昏迷;长期或慢性暴露可致癌。
使用注意1、由于它易挥发,要注意避免吸入挥发的气体。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口罩和安全眼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2、强碱与氯仿或其他氯代烷混合会引起一系列爆炸,应注意避免与其接触。
实验室有毒试剂

(二)药品危险性及注意事项◆A:极度危险药品1)苯甲基磺酰氟(PMSF) ,是蛋白酶抑制剂,为剧毒试剂,能严重损害呼吸道粘膜、眼睛及皮肤,吸入、吞进或通过皮肤吸收后有致命危险。
操作时应带上12 层口罩及双层手套并在通风柜进行。
凡被PMSF 污染的衣物应丢弃。
2)焦磷酸二乙脂(DEPC)是一种强有力的蛋白质变性剂,而且怀疑是致癌剂。
开瓶时将瓶子远离你,内压可导致溅泼。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穿工作服,并在化学通风柜里进行。
3) 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对黏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的组织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吸入可致命。
长时间接触可引起严重的刺激或灼伤。
仅在化学通风柜里使用。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安全眼镜和其它防护服,操作过后要彻底洗手。
是易燃品,其挥发的气体能传到相当远的火源并引起火光四闪,切勿靠近热、火花和明火。
4) 溴化乙锭(EB)是一种强有力的诱变剂,有毒。
避免吸入其粉末。
使用含有溴化乙锭的溶液工作时要戴手套。
5) 丙烯酰氨(未聚合的)是一种强的神经毒剂,并可通过皮肤吸收(其效应是累加的),应避免吸入粉末。
当称量粉末状的丙烯酰氨和亚甲双丙烯酰胺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口罩,在通风柜内进行。
6) beta-巯基乙醇(β-巯基乙醇,HOCH2CH2SH):beta-巯基乙醇有非常难闻的味道,如果吸入或通过皮肤吸收可以致命。
高浓度的巯基乙醇对黏膜、上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有非常严重的损伤作用。
要始终在化学通风柜里使用,且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7) 过硫酸铵((NH4)2S2O8)对黏膜、上呼吸道组织、眼睛和皮肤有极大危害性,吸入可致命。
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安全眼镜和防护服,始终在通风柜里操作,操作完后彻底洗手。
8) 叠氮钠(NaN3) 毒性非常大,它能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运送系统,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损害健康。
含有叠氮钠的溶液要标记清楚。
操作时要格外小心,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
实验室常见的有毒试剂介绍

实验室常见的有毒试剂介绍0.溴化乙锭(EB):大家都比较熟悉了。
具有强诱变致癌性,使用时一定要戴一次性手套,注意操作规范,不要随便触摸别的物品。
1.DEPC(焦碳酸二乙酯):闻起来香香甜甜的,可是害人不眨眼!一种强有力的蛋白质变性剂,而且怀疑是致癌剂.开瓶时将瓶子远离你,内压可导致溅泼.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穿工作服,并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2.PMSF(苯甲基磺酰氟):老板说是神经毒!!!是一种高强度毒性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它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有非常大的破坏性.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致命.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使用.在接触到的情况下,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镜或皮肤,已污染的工作服丢弃掉.3.乙腈,易挥发易燃,是一种刺激物和化学窒息剂,通风橱中远离热、火。
4.放线菌素D,是一种致畸剂和致癌剂,通风橱中操作。
5.alpha-鹅膏蕈毒环肽,具有强毒性,可能致命。
6.NN-亚甲双丙烯酰胺,有毒,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切勿吸入粉末。
7.甲醇,有毒,能引起失明。
8.乙酸(浓的):可能因为吸入或皮肤吸收而受到伤害,要戴手套和护目镜,最好在化学通风橱中操作。
9.过硫酸铵:对粘膜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又较大危害性,吸入可致命。
操作时戴手套、护目镜。
始终在通风橱中操作。
10.氯化铯: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操作时戴手套和护目镜。
DTT: 很强的还原剂,散发难闻的气味。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当使用固体或高浓度储存液时,戴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
11.甲醛:毒性较大且易挥发,也是一种致癌剂,易通过皮肤吸收,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
避免一如其挥发的气雾。
戴手套和护目镜。
始终在通风橱中操作。
远离热、火花及明火。
12.TRIzol ,对眼睛有刺激性,腐蚀皮肤。
有一次不小心溅出一小滴在脸上,马上就红了,过一会儿感觉到疼,一周之后才好。
如果溅上,马上用大量的水冲洗。
生物实验室的有毒试剂

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大家在实验室里,接触到化学试剂多半都有危害性,紫外灯,等等,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保护自己,而不能因为图省事或者别什么原因而放松对平安注意。
注意标准操作,提高平安意识,为自己,也为大家!溴化乙锭〔EB〕:具有强诱变致癌性,使用时一定要戴一次性手套,注意操作标准,不要随便触摸别物品。
叠氮钠,有毒,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运送系统Tris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与护目镜。
氨基乙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与护目镜。
防止吸入尘埃。
X-半乳糖(X-gal):对眼睛与皮肤有毒性。
使用粉剂时遵循常规考前须知。
应注意是,X-gal 溶液是在一种有机溶剂〔DMF〕中制备。
β-半乳糖苷酶:有刺激性,可产生过敏反响。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与护目镜。
苯二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与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苯酚:有剧毒性与高度腐蚀性,可致严重烧伤。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适宜手套与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
假设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肥皂与水清洗,不要用乙醇洗。
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为一有剧毒胆碱酯酶抑制剂。
对上呼吸道黏膜、眼睛与皮肤有极大损害。
戴好适宜手套与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万一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此药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丢弃被污染衣物。
苯甲酸: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与护目镜,不要吸入。
苯甲酸苄酯: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防止接触眼睛。
戴好适宜手套与护目镜。
乙腈:易挥发易燃,是一种刺激物与化学窒息剂,通风橱中远离热、火。
苯乙醇: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与护目镜,远离火源、火花与明火。
丙烯酰胺〔未聚合〕:为一种潜在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有累积效应〕。
防止吸入尘埃。
称量丙烯酰胺与亚甲基双酰胺粉末时,戴好手套与面罩,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

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氨基乙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避免吸入尘埃。
苯二胺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苯酚:有剧毒性和高度腐蚀性,可致严重烧伤.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
若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乙醇洗。
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为一有剧毒的胆碱酯酶抑制剂。
对上呼吸道的黏膜、眼睛和皮肤有极大损害.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万一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此药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丢弃被污染的衣物。
苯甲酸: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
二甲苯:可燃,高浓度有麻醉作用。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始终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
N,N—二甲基酰胺(DMF):刺激眼睛、皮肤和黏膜。
可通过吸入,摄入,和皮肤吸收发挥其毒性。
慢性吸入可导致肝、肾损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二甲亚砜(DMSO):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DMSO为可燃物保存于密封容器中。
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
过二硫酸铵:对黏膜组织、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极大的破坏性.吸入可致命。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必须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操作后要彻底清洗。
过氧化氢:有腐蚀性、毒性,对皮肤有强损害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环乙酰亚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磺基蓖麻酸(二水合物);对黏膜和呼吸系统有极大破坏性。
不要吸入粉尘,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甲氨蝶呤(MTX):为一种致癌剂和致畸胎剂。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暴露于其中可导致胃肠反应,骨髓抑制,肝或肾损害。
实验室毒性物质列表

1、相关试剂:苯、苯酚:数的有机物都有毒呢有能腐蚀皮肤的,有对呼吸系统有损伤的,还有对神经系统有损伤的。
甲醇:较强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
丙酮: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属于轻微中枢神经抑制剂。
氯仿:态可致皮炎、湿疹,甚至皮肤灼伤。
异丙醇: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
乙酸乙酯:属低毒类。
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
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
四氯化碳(CCl4):是典型的肝脏毒物,但接触浓度与频度可影响其作用部位及毒性。
染胶EB:剧毒,可致癌。
生物实验中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十分激烈,因此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潜伏着发生各种意外的因素,实验人员在思想上要重视,需具备必要的实验中化学试剂安全知识。
化学药品大致分为二类,一类是具有刺激性腐蚀性药物,一类是有毒化学药品。
(1)毒物某些侵入人体的少量物质引起局部刺激或整个机体功能障碍的任何疾病都称为中毒,这类物质称为毒物。
根据毒物侵入的途径,中毒分为摄入中毒、呼吸中毒和接触中毒。
接触中毒和腐蚀性中毒有一定区别,接触中毒是通过皮肤进入皮下组织,不一定立即引起表面的灼伤,腐蚀性中毒是使接触它的那一部分组织立即受到伤害。
毒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为毒物的毒性,习惯上用半致死剂量(LD50)或半致死浓度(LC50)作为衡量急性毒性大小的指标,将毒物的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级。
上述分级未考虑其慢性毒性及致癌作用,我国国家标准GB 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根据毒物的LD50值、急慢性中毒的状况与后果、致癌性、工作场所最高允许浓度等6项指标全面权衡,将毒物的危害程度分为1-Ⅳ级。
(2)刺激性腐蚀性药物这类药物有的有刺激性,对眼睛、粘膜、气管有刺激作用,腐蚀损害皮肤、组织,对眼睛非常危险。
实验室里常见的有毒试剂的技术知识点

实验室里常见的有毒试剂的技术知识点一、引言在实验室中,各种化学试剂是进行实验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然而,其中一些试剂可能具有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了解实验室中常见的有毒试剂及其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关键。
二、常见有毒试剂1.氰化物:氰化物包括氰化钠、氰化钾等,具有剧毒性,可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长期接触可能导致慢性中毒,甚至致癌。
2.汞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如汞盐、汞蒸气等具有高度毒性。
长期接触汞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肾损伤和免疫系统异常。
3.有机溶剂:许多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正己烷等对人体有毒。
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肝损伤、神经损伤和免疫系统异常。
4.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乐果等具有强烈毒性,可对人体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5.重金属盐:重金属盐如铅盐、汞盐等具有毒性,可对人体器官和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三、毒性作用机制上述有毒试剂的毒性作用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对细胞的损害、对酶的抑制、对DNA和RNA的影响等。
这些试剂可能对人体器官和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导致健康问题的出现。
四、防护措施1.正确使用和储存:对于有毒试剂,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和储存。
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其蒸气。
2.个人防护:在进行实验时,务必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避免直接接触有毒试剂。
3.废弃物处理:对于废弃的有毒试剂,应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4.培训和教育: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有毒试剂的认识和安全操作意识。
5.定期检查:实验室应定期对有毒试剂进行检查和管理,确保试剂的储存和使用符合安全规定。
五、结论实验室里常见的有毒试剂包括氰化物、汞及其化合物、有机溶剂、有机磷农药和重金属盐等。
了解这些试剂的毒性作用机制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边有毒有害的试剂2014-07-31 13:45 来源:丁香园点击次数:2132 关键词:有毒有害试剂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无机酸和无机碱的腐蚀性,并能够有意识地加以防护;通常情况下,也并不会发生误食的事件,因此我们着重提醒经呼吸道吸收和皮肤接触吸收的毒性物质。
其中部分操作,除了手套,还要戴上护目镜。
没有列出并不一定说明该物质是安全的,因为目前我们所能够了解的还很有限。
苯甲基磺酰氟(PMSF):是一种高强度毒性的胆碱酯酶抑制剂。
它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有非常大的破坏性。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致命。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使用。
在接触到的情况下,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或皮肤,已污染的工作服丢弃掉。
注意:PMSF在碱性,在室温存放数小时,即失活,可安全丢弃。
甲醛:有很大的毒性并易挥发,也是一种致癌剂。
很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对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
避免吸入其挥发的气雾。
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始终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远离热、火花及明火。
丙烯酰胺(未聚合的)、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可通过皮肤吸收及呼吸道进入人体。
在搬运和使用中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如防毒服,防毒口罩及防毒手套等。
聚丙烯酰胺无毒,但由于可能含有未聚合的物质故仍应谨慎对待。
二硫苏糖醇(DTT):很强的还原剂,散发难闻的气味。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当使用固体或高浓度储存液时,戴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
过硫酸铵:对黏膜和上呼吸道组织、眼睛和皮肤有极大危害性。
吸入可致命。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安全眼镜和防护服。
始终在通风橱里操作,操作完后彻底洗手。
溴乙啡啶( EB):强致突变剂,有毒性。
避免吸入粉末和蒸汽,现已有可代替的核酸燃料Goldview 等,建议实验室取缔。
含此物质的废液处理请参考相关书籍。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有毒,是一种刺激物,并造成对眼睛的严重损伤的危险。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损害健康。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
不要吸入其粉末。
X‐半乳糖(X‐gal):对眼睛和皮肤有毒性。
应注意,X‐gal溶液以DMF为溶剂,该物质刺激眼睛、皮肤和黏膜。
慢性吸入可导致肝、肾损害。
应在通风橱内操作。
TEMED:强神经毒性,防止误吸,操作时快速。
易燃,存放时密封,远离热源、火花。
Triton X-100 :引起严重的眼睛刺激和灼伤。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害。
戴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乙酸(高浓度):使用要非常小心,吸入、摄入或者皮肤接触都可能造成伤害,在通风橱内操作。
氯仿( CHCl3 ):致癌剂,有肝肾毒性。
长期慢性吸入可导致危及胎儿健康。
有挥发性和刺激性,在通风橱内操作。
甲酰胺:可导致畸胎。
其挥发气体刺激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
操作在通风橱内进行,尽可能将反应的溶液盖住。
焦碳酸二乙酯( DEPC):潜在的蛋白变质剂和致癌剂。
在通风橱内操作。
其水溶液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分解,可安全使用或丢弃。
多聚甲醛:剧毒。
易通过皮肤吸收,并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严重破坏性。
避免吸入粉末,在通风橱内操作。
用于调控细胞周期的试剂,神经生物学的离子通道的抑制剂、阻断剂等,大多数均对人体有高度危险,操作时要额外小心。
秋水仙碱:剧毒,可致命,可导致癌症和可遗传的基因损伤。
吸入、摄入和皮肤吸收都可造成伤害。
不要吸入粉末,在通风橱内操作。
甲氨喋呤:为致癌剂和致畸胎剂。
暴露于其中可导致胃肠反应,骨髓抑制、肝肾损坏。
在通风橱内操作。
叠氮化钠(NaN3):剧毒。
含此药物的溶液要明确标记。
氧化剂,保存时远离可燃物品。
甲醇:有毒,可致失明。
操作时注意通风、不要吸入气体,在通风橱内操作。
β‐巯基乙醇:吸入或皮肤吸收可致命,有难闻气味。
要在通风橱中操作。
DAB :为致癌剂,操作时要非常小心。
避免吸入气体。
柠檬酸:有刺激性,对眼睛有极大伤害。
避免吸入粉末。
三氯乙酸:有很强的腐蚀性。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防目镜。
二甲苯:可燃,高浓度有麻醉作用。
在通风橱内操作。
DAPI :可能为致癌剂,可引起刺激。
避免吸入。
BCIP/NBT :两种物质均有毒性,不要吸入。
BrdU :致畸胎剂,有刺激性,不宜吸入。
通风橱内操作。
链霉素:有毒性,怀疑为致癌剂和突变诱导剂,可导致过敏反应。
β‐半乳糖苷酶:有刺激性,可产生过敏反应。
氯化锌:有腐蚀性,对胎儿有潜在危险,不要吸入粉末。
氯霉素:为致癌剂,在通风橱内操作。
氨基乙酸(甘氨酸):避免吸入粉尘。
聚乙二醇:避免吸入粉末。
磷酸钾/钠:避免吸入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