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合集下载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观后感作为一个在学校里从小就学习红色革命历史的人,我一直想知道更多的事情。

所以,在难得的旅游时间里,我前往参观晋察冀
边区革命纪念馆。

革命纪念馆坐落于邯郸市丛台区南街477号,
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基地。

革命纪念馆分为纪念馆和展览馆两个部分。

纪念馆主入口是一座高大的墓碑形式的造型,墓碑上刻有鲜红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字样。

展览馆内部是参观者必经之地,它位于革命纪念馆的二楼,展览馆通过墙上灯光照射,营造出一种战争时期的真实感。

展览馆展示了许多革命文物和图片,每一件文物和图片都让参观
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感受在那个年代英雄们
的坚定决心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在参观中,我对边区时期的战斗经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这些历史故事涉及很多不同的元素,如革命的初衷、斗争的残酷,
以及英雄们生死与共、不屈不挠的信念等等。

在这里,我对周铁农、王淮山等烈士深表敬意。

他们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
先驱。

他们以生命守护着人民安宁,他们个个都是伟大的英雄。

参观革命纪念馆让我深刻认识到了革命的艰难险阻和付出。

在回望这段历史时,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自豪和震撼。

我们更应该像烈士们一样勇敢前进、始终坚持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做出应有的努力。

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我触摸了红色革命历史的真实面貌,对英雄先烈表达了崇高敬意,也坚信着自己将继续高举中国梦的伟大旗帜,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英勇血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有幸参观了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那是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当我踏入纪念馆的那一刻,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

眼前的每一件展品、每一幅图片,都像是在默默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我在展厅中缓缓前行,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有战士们用过的破旧步枪,那枪身上的斑驳痕迹仿佛在讲述着激烈的战斗;有已经泛黄的书信,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家人的思念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其中,有一套粗布制成的军装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

那军装的颜色已经不再鲜艳,上面还打着补丁,但却整齐地摆放着,让人不禁想象当年那位穿着它的战士,是如何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地冲锋陷阵。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组展示根据地军民生活的场景。

那是一个简陋的农家小院,院子里摆放着一些农具,角落里还堆着一些柴火。

房间里的土炕上,铺着破旧的被褥,墙上挂着几张黑白照片,照片中的人们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

看着这一切,我仿佛看到了在艰苦的环境中,军民们依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们相互扶持,共同为了革命的胜利而努力着。

在一个展柜里,陈列着一些当年孩子们用的课本和文具。

那些课本的纸张已经发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却承载着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我不禁想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些孩子们依然坚持学习,他们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才能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巨大的浮雕面前。

浮雕上刻画着战士们奋勇杀敌的场景,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无畏。

那一刻,我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敬意。

这些英勇的战士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在纪念馆中,我还看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介绍。

有一位年轻的女战士,为了掩护群众转移,不幸被敌人抓获。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壮烈牺牲。

还有一位老村长,为了保护八路军的机密文件,与敌人周旋了数日,最终成功地将文件安全转移。

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作文

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作文

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作文篇一《走进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那天,我来到了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

刚到门口,我就被那古朴又庄重的建筑风格给震住了,就好像它在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进了纪念馆,里面陈列着好多老物件儿。

我看到了那些锈迹斑斑的枪,感觉每一把枪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我凑近了一个展柜,里头放着一双破破烂烂的草鞋,旁边的牌子上写着“战士们穿的就是这样的鞋行军打仗”。

我就琢磨,这玩意儿穿着能舒服吗?那粗糙的麻绳,打着补丁的鞋底,肯定把战士们的脚都磨破了好多回。

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穿着这样的草鞋,淌过泥水,翻山越岭,脚都肿了也咬牙坚持着。

再往前走,墙上挂满了黑白照片。

有一张照片是一群战士们站在破房子前面,一个个瘦得皮包骨头,但是眼神特别坚定。

我站在那儿看了好一会儿,我想他们当时是不是刚打完一场仗,肚子正饿得咕咕叫,却还在想着怎么保卫家园呢?我又看到了一幅画,画的是老百姓给战士们送粮食的场景。

老百姓挑着担子,里面装满了窝头和红薯,战士们脸上满是感动和感激。

这让我觉得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军民鱼水情是多么的深厚啊。

看着这些,我好像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和战士们、百姓们在一起。

我在纪念馆里慢慢晃悠着,看了各式各样的展品。

等我走出来的时候,满脑子都是那些画面。

我知道这个纪念馆不仅仅是存放物品的地方,更是把那段英雄的历史给牢牢锁住,让像我这样后来的人可以来看一看,去感受一下当年的热血和激情。

篇二《探秘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去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的那趟,可真让我长了不少见识。

我一进去,就像进了一个装满宝藏的大屋子,只不过这些宝藏都是饱含着历史厚重感的东西。

馆里有好多展示战役的区域。

看到那些模拟战争场景的沙盘,我的老天爷,就像看到了当时打仗的实况一幕幕在眼前演着一样。

我仔细瞅着那个模拟平原作战的沙盘,上面的小土坡、小沟渠都做得特别精细。

我就琢磨着当年咱们的战士在这里头,得咋个躲藏、咋个进攻呢?肯定是像小老鼠一样机灵地钻来钻去,还得时刻提防敌人的子弹。

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作文

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作文

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作文篇一《难忘的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之旅》去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就像是一场穿越时光的奇妙旅行。

刚到纪念馆门口,那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建筑的外观有着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就像一位饱经风霜却依旧坚毅的老人,默默守护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忆。

走进纪念馆,馆内的灯光有些昏暗,这反倒让展出的物品和图片更显神秘。

各式各样的枪支、破旧的军装、发黄的信件,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个无声的讲述者。

我在一个生锈的军功章前站了许久。

这军功章看起来其貌不扬,边缘还有些磨损,可我能想象得出它背后有着怎样的英勇故事。

我就盯着它,脑子里仿佛出现了一个画面:一个满脸汗水和硝烟污渍的年轻战士,在激烈的战场上,奋勇杀敌,不顾枪林弹雨。

他那坚定的眼神仿佛能穿透一切,只为了取得胜利。

战斗结束后,他在战友们祝贺的欢呼声中,接过这枚象征荣誉的军功章,脸上满是自豪。

有着阳光晒伤印记的脸上,咧着嘴笑得格外灿烂。

而这个战士,可能只是众多英雄里默默无闻的一个,但他的勇气和奉献,却通过这小小的军功章传递给了我这个站在纪念馆里的参观者。

馆里墙上有很多黑白照片,照片里的人大多面容消瘦,但眼神却炯炯有神。

他们或聚集在一起商量战事,或在简陋的住处缝补衣物。

这些照片就像是一扇扇通向过去的窗户。

从一幅照片移步到另一幅照片,就像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步。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一些模拟的战斗场景。

那逼真的模型人物和音效,仿佛把我带到了当年枪炮齐鸣的战场上。

我能闻到硝烟弥漫的味道,听到战士们冲锋的呐喊声,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与残酷。

这次参观纪念馆,不只是看了一堆老旧的东西,更像是经历了一场充满热血和牺牲的时代之旅。

那些场景、那些物件,像烙印一样刻在我脑海里,让我对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革命故事有了更深的认识。

篇二《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历史的窗口》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听到这个名字,最初我只是觉得这会是个充满严肃气息的地方,但去了之后才发现独特之处。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的感想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的感想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的感想
今天我去参观了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刚下车,我就被纪念
馆大门前浓厚的革命气氛深深地感染,情不自尽的往馆里走去。


进纪念馆大门就看到了很多关于革命先辈战斗的视频、影像,还有
许多战争留下的宝贵文物。

我的心情无比的激动,感觉自己深陷其中,热血沸腾,自己就像是一个共产主义革命战士,愿为祖国奉献
一生。

在室外旧址前院是聂荣臻司令员的铜像,完美的勾勒出大义凛然,威风凛凛气势;后院是军区司令部工作、住宿的地方,有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宿舍。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毛主席宿办室旁边的炮弹坑,我想象到炮弹落下时的情景都感觉后怕。

弹坑离墙体不到5米之短,就是这5米,挽救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挽救了我们新中国!后山还有一条长约128米的防空洞,进去就会发现其洞室至今都保存很完整,可见当时挖洞人的认真精神。

这次参观,使我受益匪浅,革命先辈们爱国情怀;不怕苦、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为国家、为人民利益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与敌人抗争到底的坚强意志深深地熏陶着我。

我们现在安逸、稳定的生活都是前辈们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拼搏?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们拥有钢铁般的意志,不怕困难与挫折,努力前进,建设祖国,为人民、为中建路桥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的体会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的体会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的体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让我们在追寻的脚步中汲取力量,获得启迪。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便是这样一处充满红色记忆的神圣之地。

当我踏入这片土地,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走进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

展厅里陈列着的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历经沧桑的文物,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那泛黄的纸张上,记录着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英勇事迹;那陈旧的武器装备,见证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为了理想而浴血奋战的决心。

在参观过程中,我被晋察冀边区军民的顽强斗争精神深深震撼。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和残酷围剿,边区军民没有丝毫退缩。

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们自力更生,发展生产,为前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持。

这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同时,晋察冀边区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也让我深感敬佩。

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晋察冀边区为全国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团结一心,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有效地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全国的抗战局势赢得了转机。

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看着那些曾经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们的事迹,我的心中涌起无限的崇敬之情。

他们有的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有的在艰苦的环境中积劳成疾,但他们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纪念馆中,我还了解到了许多普通民众在革命中的贡献。

他们虽然没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但却在后方默默支持着前线的战斗。

妇女们为战士们缝补衣物、做军鞋;儿童们为部队传递情报;老人们为战士们烧水做饭。

正是因为有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参与,晋察冀边区的革命事业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种军民鱼水情,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了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刚到纪念馆门口,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就扑面而来。

眼前的建筑高大而雄伟,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巨大的浮雕,上面刻画着英勇的战士们冲锋陷阵的场景,那栩栩如生的画面,瞬间就把我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随着脚步的移动,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战场。

我看到了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定地守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他们穿着破旧的军装,脚上的鞋子也早已磨破,但他们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和无畏。

在一个展柜里,摆放着一双破旧的草鞋。

那草鞋的草已经磨损得不成样子,鞋底也几乎要磨穿。

我盯着那双草鞋,想象着战士们穿着它翻山越岭,走过无数的荆棘和坎坷。

他们或许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或许在烈日下汗流浃背,但他们从未停下脚步。

这双草鞋,见证了他们的坚韧和不屈,让我不禁鼻子一酸。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面墙上挂满了烈士的照片。

他们有的还很年轻,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

我在一张照片前停住了脚步,那是一位年轻的战士,他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可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和坚定。

我不禁想,他在奔赴战场之前,是不是也有着对家人的牵挂和不舍?但为了国家和人民,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战斗,最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另一个展厅里,展示着一封封战士们的家书。

那些字迹歪歪扭扭,但却饱含着深情。

有一位战士在信中写道:“亲爱的爹娘,儿子不孝,不能在你们身边尽孝。

但国家有难,儿当挺身而出。

等赶走了鬼子,儿再回家好好孝敬你们。

”这朴实无华的话语,让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他们也是普通人,有着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可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个模拟的战场场景。

硝烟弥漫,炮声隆隆,战士们在奋勇杀敌。

我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喊杀声,能感受到他们的热血在沸腾。

在这个场景中,有一位受伤的战士,他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枪,尽管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但他依然顽强地坚持着。

乐陵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学习报告

乐陵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学习报告

参观冀鲁边革命纪念馆有感三篇参观冀鲁边革命纪念馆有感今天,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参观了”冀鲁边革命纪念馆”,从馆内的文字信息,图片的介绍,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革命的知识。

至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爸爸带我和弟弟到达纪念馆后,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塑雕像,雕像中是正在投入战斗中的战士和普通老百姓,这雕像很自然的使我们联想到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

在雕像的左右两边是许多架老式飞机,有丰收-2等,之后我们又拍摄许多其它其它老式的飞机和战斗工具等。

进入馆内,我们了解了中国革命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了解了当年老一辈革命者的艰辛历程;体会到了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气概;体会到了当年劳苦大众在水深火热处境下的悲惨命运。

我们看到了“黄骅”等具体其他人的生平,获得的奖状,以及做过的光荣事件和如何牺牲的。

参观的过程,我们也看到革命战士用过的刀,枪,炮弹,以及使用过的水壶,煤油灯等。

最让我们震惊的是“千人坑”,在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千人坑”,是在大孙出现的,当时乐陵伤亡人高达21356人。

最后,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乐陵冀鲁边区观后感整理星期天,我跟XX晚报的小记者们一起去乐陵做客,在那里,我们度过了开心又充实的一天。

到了乐陵,我们首先和乐陵的小伙伴们一起参观了“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

在纪念馆,我们与“娃娃司令”肖华面对面,和“革命母亲”常妈妈合了影;见识了从日本人手中夺来的机枪、大炮;并目睹了被可恶的鬼子埋下1004人的“千人坑”……在那里,我们了解了冀鲁边区人民跟鬼子做斗争的革命事迹,不禁感叹如今美好的生活来得多么不容易。

乐陵的第二站,我们去了“千年万亩枣林”。

其实去之前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很不以为然,甚至觉得太夸张了,不过就是一片枣树林子而已。

可真到了那里,我立刻就被震撼了。

那简直是一片枣树的海洋,一眼望不到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06月30日,我行机关党委组织优秀党员和新党员到革命圣地保定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这次参观学习收获很大,开了眼界,长了知识。

时间虽短,但受教育甚深,终生难忘,受益非浅。

她使我重温了边区军民抗日斗争的光辉历史,深切缅怀了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

通过参观学习,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同时也增强了我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并要以实实在在地行动,为建行的金融业务改革和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进入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在晋察冀边区军民抗日斗争中具有代表的立体群雕,它告诉我们在聂荣臻和彭真等同志领导下,创建的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里涌现出了无数英雄儿女;在八年的抗战中,英勇的边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斗争,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荡气回肠的慷慨壮歌。

边区军民创造的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麻雀战等一系列游击战法,打得敌人魂飞魄散。

在艰苦的抗日斗争中,锻造了狼牙山五壮士、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子弟兵母亲戎冠秀、人民的好干部周建屏等一个个永垂史册的英雄人物。

这些都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敢于战斗、不怕牺牲、奋勇向前的伟大精神。

同时,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作为统一战线实验区和先导区,积极推进统一战线工作,加强抗日民主建设,努力发展边区经济,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为夺取全国抗战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60多年过去了,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伟大艰辛的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始终围绕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继承晋察冀边区的革命传统,学习边区人民的革命精神,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扎实工作、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革命前辈的新业绩,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共产党员肩负的历史使命,紧密结合建设银行实际,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建设银行的各项业务健康稳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