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中国食品工业规模效益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食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5年,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35亿元,比上年增长4.6%,年均增长13.25;上缴税金总额9643亿元,比2010年增长71.4%,年均增长11.4%;食品工业实现利润总额8028亿元,比2010年增长56.9%,年均增长9.4%。
图表2011-2015年中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和增长率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图表2011-2015年中国GDP、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单位:%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2016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不含烟草)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8811.2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利润总额4962.7亿元,同比增长8.2%;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54.2亿元,同比减少9.7%;资产合计63,009.9亿元,同比增长5.6%;存货8349.7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产成品存货3478.1亿元,同比增长0.5%)。
中国食品工业区域发展状况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食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排在前十位的地区是山东、河南、湖北、江苏、四川、广东、湖南、福建、安徽和吉林,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328亿元,占全国食品工业的66.5%。
“十二五”期间,东部地区继续保持了领先和优势的地位,2015年东部地区实现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97万亿元,比2010年的3.26万亿元增长52.5%;中部地区借助农业资源优势,努力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食品工业快速发展;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15万亿元,比2010年的1.45万亿元增长117.2%;西部地区借助政策优势,食品工业发展进入快车道,2015年西部地区实现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21万亿元,比2010年的1.20万亿元增长84.2%;东北地区实现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27万亿元,比2010年的0.91万亿元增长39.6%。
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食品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业、餐饮业、酿酒业、乳品业以及食品机械制造、包装业等相关配套行业。
食品工业作为我国产业中的一个传统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食品工业的现状民以食为天,这句流传甚广的话,揭示了食品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也因为此,食品工业成为经济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
按照国家统计局起草,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今年11月 1 日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食品工业被分为 4 个大类、22 个中类、56 小类。
4 个大类名称分别为: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下,食品工业成为工业发展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截至“十一五”期末的2010 年底,全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有41867 家,从业人员654万人,现价工业总产值达到 6.31 万亿元;按工业增加值计算,食品工业占全国工业的10.4%。
“十一五”期间,经过食品工业全行业的努力,《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的各项主要指标已经全面或超额完成。
这五年中,食品工业企业布局趋向合理,加快向主要原料产区、重点销区和物流节点集中,集约化程度提高,规模企业数目有较大增长;食品工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上升,品种档次更加丰富,市场供应保障能力大大增强;食品工业整体科技水平有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除美国、德国之外少数几个可以制造食品冷加工、高效能太阳能干燥、大型连续成套高技术设备的国家之一;食品工业节能减排成效明显,食品工业“三废”排放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范围。
平均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以上;食品工业对外贸易总额比“十五”期间增长125.9%,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7.7%,五年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3810.7 亿美元,其中出口1750.4 亿美元,进口2060.3 亿美元。
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中国食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和巨大成就。
目前,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食品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食品行业年产值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同时,食品行业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给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其次,食品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食品行业加大了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也提高了食品行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再次,食品行业结构不断升级。
现代人对于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促使食品行业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和产品创新。
传统的食品企业逐渐转型升级,加大了对新产品开发和研发的力度,提供更多新鲜、健康和安全的食品产品。
此外,食品行业国际化水平提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食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推动我国的食品行业走向世界。
越来越多的中国食品企业通过出口,将优质的中国食品推向世界各地,提高了我国食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我国食品行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尽管我国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但仍然不时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和问题,给消费者带来担忧和不安。
其次,食品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
虽然我国食品行业已经进行了一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但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和低端产品过多的问题。
最后,食品行业还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
总之,我国食品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动结构调整和品牌建设等措施,相信我国的食品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章,,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章,,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食品行业发展现状第一章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第一节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一、食品行业定义与分类食品行业是对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制造以取得食品的生产部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它包括门类非常广泛,通常大致分为十类,即制糖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加工、罐头食品加工、烟草工业、饮料工业、调味品工业、屠宰加工、食品冷藏工业及食品加工废料利用工业。
而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分类方法,食品行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五个部分。
表1-1 我国食品行业分类主类细类食品加工及制造业粮食加工业、植物油加工业、糕点、糖果制造业、制糖业、屠宰及肉类加工业、蛋品加工业、乳品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罐头食品制造业、加工盐业、食品添加制造业、调味品制造业及其他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饮料酒制造业、酒精制造、无酒精饮料制造业、制茶业及其他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烟草烘烤业、卷烟制造业及其他烟草加工业采盐业盐加工业资料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7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该报告所研究范围侧重于食品加工及制造业,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食品行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和采盐业将不进行重点论述。
二、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法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超过了汽车工业,居国民经济之首。
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拥有初具规模的食品企业18811家,2001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约9000亿元,同比增长13%左右,2001年食品工业生产和销售持续以11%—13%的增长速度高位运行,2002年中国食品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突破10000万亿元的产值大关。
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3.1%。
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26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2.12%,连续八年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
食品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食品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需求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行业也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
本文将从食品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食品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不论是从供给端还是需求端来看,都展现出了良好的势头。
从供给端来看,食品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得食品加工更加高效、安全,能够更好地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同时,食品行业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成为了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各类食品品牌争相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建立强大的销售网络和品牌形象,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从需求端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健康、营养、方便成为了人们选择食品的重要因素。
这推动了食品行业从传统产品向功能性产品和个性化定制产品的转变。
例如,低脂、低糖、低盐等功能性食品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定制化餐饮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
除此之外,跨国食品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消费体验,促进了市场竞争的加剧。
未来,食品行业将呈现出更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首先,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绿色、有机食品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消费者将更加注重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对食品的溯源和供应链透明度提出更高要求。
这将推动食品行业加大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和控制;同时,也为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食品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其次,科技的发展将为食品行业注入新的动力。
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改变食品行业的经营模式和消费者体验。
比如,通过互联网平台,消费者可以直接与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交流和互动,实现个性化定制需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食品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市场预测和产品研发,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食品供应链的追溯和监控,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国内外有机食品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有机食品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越来越重视,有机食品市场迅速发展,成为全球食品行业的一个重要领域。
有机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或化肥,不使用转基因技术,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
本文将从国内外有机食品发展现状和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国内有机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有机食品市场以极快的速度增长,成为全球有机农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根据中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中国有机食品的销售额从2000年的不足1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约300亿元,增长了300倍。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有机农场的数量也从2005年的不足10万家增长到2024年的超过50万家,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
其次,国外有机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欧洲是全球有机食品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地区之一、根据欧盟有机农业和食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欧洲有机食品市场2024年产值为约400亿欧元,增长稳定。
同时,美国也是全球有机食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美国有机食品的销售额从2000年的约75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超过500亿美元,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在有机食品发展的趋势方面,国内外都存在一些共同点。
首先,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机食品因其不含化学物质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青睐。
其次,有机食品产业链的完善。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需求,有机食品产业链从农场到餐桌逐渐完善,包括种植、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多个环节都在不断改进和提升。
最后,有机食品的可持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有机农业被视为推动农业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越来越多的农民和企业选择转向有机农业,推动着有机食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国内外有机食品市场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有机食品市场将会继续发展。
同时,有机食品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高价格、监管标准不一和市场认知度不高等问题,但随着相关政策和标准的进一步完善,相信有机食品市场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食品市场调研分析工作报告7篇

食品市场调研分析工作报告7篇食品市场调研分析工作报告篇1康师傅方便面的产品布局是以红烧牛肉面为核心产品、发展多种定位不同的副品牌,以吸引不同人群。
“福满多”系列定位为农村市场,“亚洲精选”定位为年轻人,“福香脆”则是针对中小学生消费者的。
”一、市场概况及营销环境分析数据显示,康师傅在市场上所占份额约为42%,在方便面市场中占据这领导者地位。
而从近几年的方便面销售量走势图可以看出,方便面食品今年来的消费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_年达556.3亿包,人均消费量达42包。
根据日本的经验,年人均消费达40袋后,方便面市场的发展会趋于平稳。
根据产业周期来判断,一个行业的增长率维持在10%左右,即表明该行业进入成熟期。
现方便面行业增长率在10%左右,进入了缓慢增长的阶段。
且方便面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和成熟化的行业,门槛本身就高,加之行业先天的利润微薄,使得行业格局呈现稳定。
市场主要集中在几家大型方便面制造企业,康师傅、统一、白象、华龙、华丰等方便面厂家市场占有率超过了70%,行业集中度很高。
’方便面市场竞争日益加大:1、价格竞争白热化,渠道争夺日益激烈。
2、品牌形象竞争及广告促销投入越来越大。
3、地区性品牌的竞争优势逐渐形成(规模、品质、设备、成本)。
4、一线品牌(康师傅、统一)向下延伸,二线品牌(华龙、白象)向上发展。
5、工厂布点增加,合理化布局。
6、追求经济规模效应,利润最大化。
二、产品及竞争对手分析从整体竞争格局上看,方便面市场的集中度很高,仅康师傅和统一两个品牌就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70%。
而在忠诚度上,康师傅高达76%,统一是唯一一个有实力能与康师傅抗衡的品牌,但他的品牌忠诚度与康师傅的差距还是比较大。
而从区域差异化上,康师傅的强势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而统一则集中在南方地区,但目前康师傅也在南方地区建立遍布城乡的密集网点,有效保证了市场占有率。
在品牌差异化上,个品牌都进行差异化经营,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差异化上。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章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取得食品的生产部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它包括门类非常广泛,通常大致分为十类,即制糖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加工、罐头食 品加工、烟草工业、饮料工业、调味品工业、屠宰加工、食品冷藏工业及食品加工废料利用 工业。
而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分类方法,食品行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五个部分。
表1-1 我国食品行业分类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7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该报告所研究范围侧重于食品加工及制造业 ,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食品行业 ,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和采盐业将不进行重点论述。
二、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法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超过了汽车工业,居国民经济之首。
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拥有初具规模的食品企业 18811家,2001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约9000亿元,同比增长13%左右,2001年食品工业生产和销售持续以11 %— 13%的增长速度高位运行,2002年中国食品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突 破10000万亿元的产值大关。
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3. 1%。
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26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 12. 12%,连续八年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
食品工业不仅与人 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而且是消费品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最多、吸纳城乡劳动就业人员最多、与农业依存度最大、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门类。
中国食品工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行业, 这决定了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深刻第一节中国食品 行业发展 概述 一、食品行 业定义与 分类食品行 业是对农、林、牧、畐y 、 渔等部门生 产的产品进 行加工制造999和2001《中国食品工业年鉴》、《2001年食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国际化的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第一节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一、食品行业定义与分类食品行业是对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制造以取得食品的生产部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它包括门类非常广泛,通常大致分为十类,即制糖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加工、罐头食品加工、烟草工业、饮料工业、调味品工业、屠宰加工、食品冷藏工业及食品加工废料利用工业。
而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分类方法,食品行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五个部分。
表1-1我国食品行业分类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7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该报告所研究范围侧重于食品加工及制造业,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食品行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和采盐业将不进行重点论述。
二、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法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超过了汽车工业,居国民经济之首。
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拥有初具规模的食品企业18811家,2001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约9000亿元,同比增长13%左右,2001年食品工业生产和销售持续以11%—13%的增长速度高位运行,2002年中国食品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突破10000万亿元的产值大关。
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3.1%。
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26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2.12%,连续八年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
食品工业不仅与人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而且是消费品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最多、吸纳城乡劳动就业人员最多、与农业依存度最大、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门类。
中国食品工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行业,这决定了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产生并快速发展了如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等新生的“朝阳产业”;加速了产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
到1997年,食品工业中非国有经济产值所占的比重平均为62.87%,而且近二三年,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前后,其进程仍在加速。
这一变化,适应了食品工业的发展规律,使中国食品工业在过去20年中,年平均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工业的年均增加值。
食品工业在连续十余年保持上扬势头的同时,在今后5~10年内仍将持续发展。
这是因为:1、世界食品工业以约27000亿美元的营业额居世界工业之前列,中国仅占其不到5%的份额,潜力巨大。
2、到“十五”末期,城镇将进入富裕生活的初等水平,恩格尔系数虽下降,但绝对值上升。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食品消费与需求将完成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营养、安全、多样和方便型的转化。
中国的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的比重,2000年为37.88%,而发达国家为80%,差距即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以年均递增1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
1、主要成就与问题(1)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2001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食品工业企业达19316个,其固定资产原值已由1980年的154亿元增加到5103.7亿元。
“九五”期间,食品工业总产值最低年增长率为9%,最高达14.5%。
2000年,食用植物油产量856.2万吨,味精产量91.28万吨,柠檬酸产量37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制盐产量3108.55万吨,啤酒产量2273.3万吨,均居世界第二位;食糖产量70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表1—21998年和2001年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1998 2001 增或减(%)品名1998 2001 增或减(%)2242.52 3108.55 38.62 味精63.23 91.28 44.36 3965.29 2092.95 -47.22 酱油176.85 156.94 -11.26 3555.89 2338.95 -34.23 淀粉386.20 601.49 55.75 825.82 619.19 -25.03 饮料酒2845.72 2803.16 -1.50 602.48 856.20 42.11 白酒573.33 420.19 -26.71 318.81 381.59 19.69 啤酒1987.67 2273.80 14.4037.94 39.11 3.08 发酵酒精181.08 200.83 10.9054.03 105.43 95.13 软饮料958.90 1669.21 74.08190.31 262.76 38.07 冷冻饮品62.27 53.24 -14.50 156.46 173.70 11.02 卷烟3362.67 3402.11 1.17999和2001《中国食品工业年鉴》、《2001年食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2)食品工业在总体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
各类食品在质量、档次、品种、功能以及包装等方面已基本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如油脂品种从单一的二级油为主,发展到可生产一级油、高级烹饪油、色拉油和食品工业各种专用油等,全精炼油产量已占油脂总产量的30%左右;粮食加工中,特二级以上精度的小麦粉已占面粉总产量的70%,精米占大米总产量的85%左右;奶粉生产实现了系列化、配方化,产品品种增加,不同包装规格的消毒液体奶和各种乳酸奶供应大幅增加;方便主副食、速冻食品、各种保鲜食品,正在逐步进入居民的一日三餐;名优产品得到较快发展,产品质量稳定,产量不断增加,产品市场覆盖面扩大。
(3)企业组织结构有所改善,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2000年啤酒行业拥有43个10万吨/年以上的企业,约占行业企业总数的8%,其产量占全国啤酒总产量的59%,大型啤酒企业的规模已达180-260万吨/年;液体乳产量排行前10位的乳品企业液体乳产量占全国销售总量的49%。
在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排名中,挤身中国企业500强的食品工业企业达36家,其中烟草加工企业14 家,酿酒企业 5家,饮料和乳品企业6 家,肉制品企业 2家,粮油加工企业 3家,其他食品企业6家。
表1—3在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中食品工业企业的排序名次号名次企业名称营业收入(万元)35 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419,81275 上海烟草(集团)公司1,487,460105 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1,060,000129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819,066141 昆明卷烟厂732,238144 湖南省长沙卷烟厂726,597151 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06,672156 吉林粮食集团有限公司690,000170 中国粮油集团公司631,9860 176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623,1811 202 云南红河卷烟厂540,7502 207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527,6723 210 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519,3684 213 常德卷烟厂518,4655 227 维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1,8176 231 上海梅林正广和(集团)有限公司496,7037 239 山东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483,6888 274 冠生园(集团)有限公司392,891继上表9 301 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352,0210 302 将军烟草集团有限公司349,8211 305 吉林德大有限公司346,3672 338 贵阳卷烟厂313,6823 340 江苏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312,7874 341 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312,5265 344 广东省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310,9216 357 广州卷烟二厂298,7577 363 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289,2818 375 南昌卷烟厂281,2599 389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70,1980 391 广州市珠江啤酒集团公司269,0591 431 重庆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237,4852 437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35,7223 440 河南省莲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234,5504 477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214,4005 487 陕西宝鸡卷烟厂209,6006 497 许昌卷烟厂201,914来源: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关于公布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的通知》(4)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得到较好应用,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如生物工程技术、超高温杀菌、冷冻速冻、超临界萃取、膜分离、分子蒸馏等一大批高新技术在食品行业得到了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啤酒、葡萄酒、饮料、乳品、烟草加工等行业中较先进的技术装备,已接近发达国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先进水平,我国食品机械设备制造水平正在逐步适应食品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改造的要求。
(5)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有了新的进展。
许多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同发展。
近年来,除了国有资本外,私人资本、外资、港澳台资纷纷进入食品工业,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民营食品企业发展较快,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骨干企业。
2001年我国拥有食品工业民营企业11279家,占到了60%的比重,实现食品工业总产值5099.64亿元。
表1—4 2001年按经济类型食品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比重及排序表项目食品工业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食品工业合计比重% 排序食品工业合计比重% 排序食品工业合计比重% 排序单位数(个)18571 7292 39.27 2 11279 60.73 1 2613 14.07 3产值(亿元)9244.64 4145.00 44.84 2 5099.64 55.16 1 2189.95 23.69 3 加值(亿元)3132.20 1821.75 58.16 1 1310.45 414.84 2 592.67 18.92 3 售收入(亿元)8826.71 4089.57 46.33 2 4737.14 53.67 1 2115.95 23.97 3 售利润(亿元)961.83 561.18 58.35 1 400.65 41.65 2 205.23 21.34 3 亿元)442.69 269.78 60.94 1 172.91 39.06 2 80.40 18.16 3劳动生产率元/人/年)83153 105688 1 64140 3 86572 2 销售率(%)98.20 98.32 1 97.42 2 96.90 3 2002中国统计年鉴(6)食品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