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案 (1)

合集下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4章第4节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4章第4节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4章第4节欧姆定律的应用一、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的表述及意义;2. 欧姆定律的应用场景;3. 电阻的计算与测量;4. 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5. 实际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表述及意义,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欧姆定律的应用场景;2. 电阻的计算与测量方法;3. 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4. 实际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源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充电器,让学生思考:充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电流、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2. 知识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表述及意义,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电阻的计算与测量方法。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实际电路问题,如: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两端电压为U,通过电阻的电流为I,求电阻的值。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压和电流下的电阻值。

5. 实验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压和电流下的电阻值,验证欧姆定律。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U = IR电阻的计算与测量:R = U / I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欧姆定律的表述及意义;2. 请解释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3.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压和电流下的电阻值;4. 请举例说明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实验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欧姆定律,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课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欧姆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电子技术、电力工程等。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案

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第1课时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的第一课时电阻的测量,是学生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的一节,是欧姆定律的应用,也让学生掌握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而安全使用电路元件,对下一节也是一种启示。

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从整个初中电学来看,本节内容是继规律型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探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电阻的关系之后的第一个测量型实验,运用间接测量的研究方法,是后续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是初中电学的重点,处于电学实验的核心位置。

二.学情分析:教材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等,并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学生虽然经历了几个探究,有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

但学生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可能还存在以下方面的困难:(1) 学生不能很好的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表格(2) 在实验操作中,出现一些电路故障,不能迅速排除故障。

(3) 在数据分析中出现困难。

为此我这样考虑,整个教学为三个板块,一是探究前的准备,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步骤。

这个是学生是否可以顺利完成探究的前提。

二学生自主探究,三是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三个环节是层层递进的。

实验探究,一般可以分为七个环节,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因此本节课我重点训练的是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三个环节。

另外我让学生一半做小灯泡、另一半做定值电阻,通过对比,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

三.教法学法分析:教法: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探究前的准备,要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仪器选择、电路图、表格、注意问题等,采用启发引导、师生互动的教法。

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探究。

当然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可以适当的指导。

第三个环节是数据处理。

学法:1、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参与探究,学会在小组中合作。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四、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四、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

14.4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巩固深化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并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简单运用。

2.使学生进一步正确掌握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方法3.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并学会用图像法分析4.会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推导出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时学会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2.学会用等效替代的思想,根据物理规律进行正确推导的思维方法(三)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交流合作精神的培养二、重点和难点重点:用“伏安法”测电阻难点:小灯泡电阻变化的原因三、教学方法:点拨法、提问法、实验探究为主。

四、教具准备: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待测小灯泡、开关、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导线若干、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复习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明确哪些物理量可以直接测量。

板书:欧姆定律的应用提出问题:如何来测一个导体的电阻?(二)新课教学一、伏安法测电阻1.实验原理提问: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学生积极思考可以得出:用电压表并联在电阻两端测出电压,用电流表与电阻串联测出电流,然后根据R=U/I算出电阻。

2.设计电路图师生讨论交流画出电路图,强调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作用3.器材实验步骤需要那些器材?实验的步骤是什么?学生积极思考回答。

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阻值未知的电阻、滑动变阻器和若干导线4.学生实验学生相互合作,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数据处理,求出R的平均值教师巡回指导,指出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实验中的注意点。

实验后教师总结这种利用电流表测待测电阻电流和电压表测电压继而利用公式R=U/I求的电阻R的方法叫伏安法。

二、小灯泡电阻的测量按照伏安法测电阻相同的步骤进行进行实验,并测出不同电压下的小灯泡的电压、电流,进步一计算出电阻。

强调灯泡两端电压太大,会烧毁灯泡,所以灯泡两端电压不能太大。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其变形,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电流、电压、电阻的计算,以及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其变形,理解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其变形,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如何判断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电路图,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其变形,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含义,并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几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题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的计算,以及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掌握程度。

5. 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的应用1. 欧姆定律公式:I = U/R2. 欧姆定律变形公式:U = I R,R = U/I3. 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电流、电压、电阻的计算4. 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判断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七、作业设计电路图:电源电阻器1 电阻器2 电阻器3 接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点和难点解析: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一、重点解析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其变形,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14.4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14.4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一、教学内容1. 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U = IR2. 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包括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以及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

3. 学会利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未知电阻的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未知、追求真理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解电流、电压和电阻。

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运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实验器材(电阻、电压源、电流表、导线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中的元件和连接方式。

2. 理论知识讲解:(1)介绍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U = IR。

(2)讲解欧姆定律的应用,如何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

3. 例题讲解:示例1: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路,电压源电压为U,求电路中的电流I。

示例2: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路,电流为I,求电路中的电压U。

4. 随堂练习:(1)根据给定的电阻值和电压源电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

(2)根据给定的电流和电阻值,计算电路中的电压。

5. 实验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利用欧姆定律测量未知电阻的值。

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U = IR2.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1:一个电阻值为8Ω的电路,电压源电压为12V,求电路中的电流。

答案:I = 1.5A2. 题目2:一个电阻值为4Ω的电路,电流为2A,求电路中的电压。

答案:U = 8V3. 题目3:利用欧姆定律,设计一个实验测量未知电阻的值。

14.4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4.4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2)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电阻值。

(3)会推导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欧姆定律的变换式R=U/I领悟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方法,根据实验原理制订方案、设计电路、选择器材、拟定步骤。

(2)能利用伏安法正确测量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电阻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测电阻的过程,加深对“研究物理学的主要方法是观察与实验”的理解。

(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定律的内容以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到目前所学的电学知识为止,我们学了哪些物理量?哪些可以直接测量?哪些不能?二、探究新知如何测量导体的电阻由欧姆定律I=U/R可推出R=U/I.R=U/I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该式是用比值来定义导体的电阻的,是电阻的定义式,不是决定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思考:如何改变电流、电压进行多次测量方法1:通过改变电电压,改变待测电阻的电压和电流,达到多次测量。

方法2:通过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的电阻,改变待测电阻的电压和电流,达到多次测量。

实验目的:伏安法测电阻(通过改变串联电池的节数实现多次测量)原理:步骤:①电路图。

②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当。

③试触开关,观察的示数是否异常。

④闭合开关,通过改变进行多次实验。

⑤计算电阻学生实验:伏安法测电阻(通过串联滑动变阻器并移动滑片实现多次测量)1、原理:R=U/I2、器材:电、导线、开关、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3、实验步骤:⑴实验电路图:⑵连接实物电路电键应当。

闭合开关前应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图中应将滑片移到端。

连接实物电路注意:①摆放好各元件;②先连串联,③再并电压表。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4.4《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4.4《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4.4《欧姆定律的应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第4节《欧姆定律的应用》。

本节课主要介绍欧姆定律的应用,包括电流的计算、电阻的计算以及功率的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2.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阻和功率。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包括电流的计算、电阻的计算以及功率的计算。

难点: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尺子、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电路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2. 新课讲解:(1)电流的计算:引导学生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公式为 I = U/R。

(2)电阻的计算:引导学生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阻,公式为 R = U/I。

(3)功率的计算:引导学生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功率,公式为 P = UI。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几个欧姆定律应用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的应用电流 I = U/R电阻 R = U/I功率 P = UI七、作业设计电路图:U|R|I电路图:U|R1|R2|I答案:1. 电流 I = 2A,电压 U = 12V,电阻R = 6Ω2. 电流 I = 3A,电压 U = 18V,电阻R1 = 6Ω,R2 = 12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电路图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展知识。

九年级物理上册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1 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1 苏科版

欧姆定律应用【教学时间】________ 【教者】【教学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并进行简单的公式变换;2.学会“伏安法测电阻”;3.知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数据的处理。

【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学:个人复备二、目标定学:三、预习探学:“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原理是。

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活动:用“伏安法”测量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一)根据实验原理(R=U/I),议一议:(1)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每个器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你能设计电路图吗?(3)你能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吗?(二)实验要求:(1)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2)将数据填入你设计的表格中(三)小结与交流(1)如果实验用电源的电压为3V,未知电阻的大小约10Ω,那么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处于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位置,电压表应选择量程,电流表应选择量程。

(2)下面列出的是某些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请你结合实验电路图帮助他们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故障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改进?①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和电压表就立即有示数个人复备②连接好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很大③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④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出现反偏⑤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五、总结提学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还可以做哪些实验:①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②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③“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六、达标检学:【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版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第四节。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会连接电路,会使用滑动变阻
器,也学会了欧姆定律的原形以及变形,具备了测量
电阻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学会伏安法测电阻。

2、能正确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3、学会正确选择电压表量程,并用试触法确定电流表的量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设计实验电路图,并且比较各个电路图的优缺点,从而确定本实验用哪个电路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产生探测未知阻值的欲望,积极动手操作,感受运用物理知识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设计电路,并能比较出为什么要使用滑动变阻器。

2、能够设计表格,并能理解测小点灯电阻时不需要平均值。

五、教具与学具:
教师:多媒体电脑一台,投影仪一台。

学生:干电池2*8节、开关1*8个、滑动变阻器1*8个、待测电阻1*4个、灯泡1*4个、电流表1*8只、电压表1*8只、导线7*8条。

板书设计: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
----伏安法测电阻
六、教学设计
word版初中物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